三国演义里提出读孝经以退黄巾的人是谁

作者&投稿:衷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三国演义里提出读孝经以退黄巾的人是谁~

孔融、向栩、张范兄弟等大儒站在上面高声朗诵《孝经》:“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孔融等大儒绘声绘色地把真实情愿全都融入到了朗诵之中。退敌

收录在明代冯梦龙编撰的《古今谭概》一书中,列为《迂腐部》。 《孝经》可退贼、息讼、却病 张角作乱,向栩上便宜:“不须兴兵,但遣将于河上,北向读《孝经》,贼自消灭。” 赵韩王以半部《论语》定天下,《孝经》何不可破贼? 国初有孝子王渐,作《孝经义》五十卷,事亦该备。而渐性鄙朴,凡乡里有斗讼,渐即诣门高声诵《义》一卷。后有病者,亦请渐诵书。 官员名向栩。 向栩字甫兴,是河内朝歌人,向长的儿子。 如果你要介绍他的古文,百度一下向栩在百科里就有了。 汉朝有个人叫向栩,是个很奇怪的人。年轻时在家读《老子》,好像是在研习道家的学问,好像是在学道。但他又像是个狂生,经常披头散发,拿根红带子系在头上,成年累月坐在一块木板上不起来。也不是打坐,是坐在那,坐到这块木板上居然出现了他膝盖的印记,把木板都快坐穿了。平时不说话,不喜欢说话喜欢长啸,一高兴就吼两嗓子。有客人来拜访他也见,但进来后他不跟人好好说话,也不跟人长啸,趴在那不理对方。这是史书的记载。 向栩有时骑着一头驴上街乞讨,有时又满大街的找那些乞丐到自己家里又吃又住又玩。当时的人看不懂,都认为是个高人。那时候当官的就征召他出来做官。但他不出来,拒绝当官,别人更认为他真是一个高人了。 终于有一天朝廷征召他当一个比较大的官,这回向栩出来当官了。这个官是朝廷里的侍中,很大的官。每当朝廷里讨论军国大事,他就一脸正气大义凛然,弄得别的臣子见得他都有点怕,都觉得这人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终于有一天黄巾闹起来了。黄巾军遍地起义,宫廷讨论要出兵去镇压。向栩就说,不用出兵。别人就问他,你有什么高招。他说:“但请将于河上北向读《孝经》,贼自当消灭。”就不必派兵了,派个将领到河上,黄河上,朝着北面去朗诵《孝经》,贼自然就消灭了。这个就叫诵《孝经》以退黄巾。 当时有个宦官叫张让在旁边,早就看着这个怪人不顺眼。以认为向栩和黄巾军有勾结就把他下狱给弄死了。

  向栩
  向栩字甫兴,河内朝歌人,向长之后也。少为书生,性卓诡不伦。恒读《老子》,状如学道。又似狂生,好被发,著绛绡头。常于灶北坐板床上,如是积久,板乃有膝踝足指之处。不好语言而喜长啸。宾客从就,辄伏而不视。有弟子,名为“颜渊”、“子贡”、“季路”、“冉有”之辈。或骑驴入市,乞丐于人。或悉要诸乞儿俱归止宿,为设酒食。时人莫能测之。郡礼请辟,举孝廉、贤良方正、有道,公府辟,皆不到。又与彭城姜肱、京兆韦著并征,栩不应。
  后特征,到,拜赵相。及之官,时人谓其必当脱素从俭,而栩更乘鲜车,御良马,世疑其始伪。及到官,略不视文书,舍中生蒿莱。征拜侍中,每朝廷大事,侃然正色,百官惮之。会张角作乱,栩上便宜,颇讥刺左右,不欲国家兴兵,但遣将于河上北向读《孝经》,贼自当消灭。中常侍张让谗栩不欲令国家命将出师,疑与角同心,欲为内应。收送黄门北寺狱,杀之。

  ----------------------------------------------------------------------------------------------------------------
  汉朝有个人叫向栩(许),是个很奇怪的人,年轻时在家读《老子》,好像是在研习道家的学问,好像是在学道,但他又像是个狂生,怎么狂法?经常披头散发,拿根红带子系在头上,成年累月坐在一块木板上不起来,也不是打坐,是坐在那,坐到什么地步,这块木板上居然出现了他膝盖的印记,坐功很好的,把木板都快坐穿了,平时也不说话,不喜欢说话喜欢长啸,一高兴就吼两嗓子。有客人来拜访他也见,你进来吧,但进来后他不跟人好好说话,也不跟人长啸,趴在那不理你,就这么一个人,这是史书的记载。向栩有时骑着一头驴上街乞讨,有时又满大街的找那些乞丐到自己家里又吃又住又玩,就这么奇怪的一个人。当时的人看不懂,都认为是个高人,一般我们看到比较奇怪的人,要么认为他疯,要么认为他傻,接着我们就认为这个高人。那时候当官的就要征召他出来做官,我们这还有这么个高人啊,做事都和别人不一样。但他不出来,拒绝当官,那别人更认为这真是一个高人了,越来越高,终于有一天朝廷征召他当一个比较大的官,这回向栩出来当官了,这个官还越混越大,到什么地步,混到朝廷里的侍中,很大的官了。每当朝廷里讨论军国大事,他就一脸正气大义凛然,弄得别的臣子见得他都有点怕,都觉得这人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终于有一天黄巾闹起来了,黄巾军遍地起义,那宫廷里面就要讨论了,要出兵去镇压嘛。向栩就在那说,不用出兵。别人就问他,你有什么高招,平时都见你侃侃大言啊。他说:‘但请将于河上 北向读《孝经》 贼自当消灭’,就不必派兵了,派个将领到河上,黄河上,朝着北面去朗诵《孝经》,贼呢自然就消灭了。这个就叫诵《孝经》以退黄巾,很怪的一个故事,这个提倡读《孝经》以击退黄巾的向栩最后的结局是什么呢?当时有个宦官叫张让在旁边,早就看着这个怪人不顺眼,其实也不怪,弄得自己很怪,你不是说诵《孝经》以退黄巾吗,明摆着是你不打算让朝廷发兵剿灭黄巾了,看样子你跟黄巾有勾结啊,干脆就把他下狱给弄死了。这就是历史上很著名的诵《孝经》以退黄巾的故事《画外音》向栩以为读读《孝经》就可以退兵,这当然显得十分可笑.

向栩

向栩

向栩


初中文学常识考察题
(明)三言二拍、《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清)《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孝经》、《论语》、《尔雅》、《孟子》【二十四史】《史记》〖汉•司马迁〗、《汉书》〖汉•...3、读古今中外的名著,不仅可以学到丰富的知识,而且能够了解社会,懂得人生道理。从(吴承恩)《西游记》里...

歪批三国赏析
这些都可以看作相声演员的前辈之作。以《歪批三国》为例,侯宝林、刘宝瑞、苏文茂等人的版本各有千秋,他们围绕《三国演义》中的“三”字做文章,如侯版的“三妻”、刘版的“三个不知道”和苏版的“三个数学家”,展现出他们对原著的独特见解。侯宝林以学者的视角评点《三国演义》,通过相声的形式...

三国孙吴官员严畯有什么故事?历史上是如何评价严畯的?
1994年电视剧《三国演义》:李谭饰演严畯。如何评价严畯?孙登:诸葛瑾、步骘、朱然、全琮、朱据、吕岱、吾粲、阚泽、严畯、张承、孙怡忠於为国,通达治体。陈寿:严、程、阚生,一时儒林也。至畯辞荣济旧,不亦长者乎!王应麟:严畯之逊吕蒙,有郑子皮之风;陆逊之荐淳于式,有晋祁奚之风,吴安得不...

《三国演义》里都出现过哪些书籍?
《孙子兵法》,《兵书二十四篇》,《孟德新书》,《六稻》,《三略》,《吴子》,《尉缭子》,《战国策》,《司马法》,《墨子》,《太平要术》,《孙膑兵法》,《墨子》,《魏公子兵法》,《韩非子》, 《管子》,《商君子》,《晏子春秋》,《周书阴符》,《四月民令》,《盐铁论》,...

三国演义中被诸葛亮骂死的王朗,历史上是什么样的?
在真正的历史上,王朗是一个能尊敬老师、孝敬长辈、有情有义、尽职尽责、勤政爱民的人。有着很深的学识和见识,不是诸葛亮口中心量狭小,能被他骂死的人。尊师重道。王朗因为自身优秀被封为郎中。这当官当得好好的,却突然收到老师去世的消息,按照传统,父母去世,应该是由子女服丧守孝。但是王朗却...

三国演义中被诸葛亮骂死的王朗,历史上是什么样的
皆对其颇为倚重。后与曹真等人因功得以配享曹操庙庭。不仅如此,作为一生致力经学研究的经学大家,他还校注了很多儒家经典,如《周易》《春秋》《孝经》《周官传》等。魏国朝廷还以王朗所著的《周易传》作为学习《易》的标准。曹丕更是以“此三公者,乃一代之伟人也,后世殆难继矣!”来评价王朗。

明明是个称职的臣子,做了什么会被诸葛亮叱骂为苍髯老贼?
综上史书所载可见,王朗在政治上,不畏帝威,对曹丕、曹叡两代曹魏帝王的奢靡腐化、无谓地耗费民力物力等不端作为,不顾触逆龙颜,屡屡直言劝谏;较之尸位素餐者,于国于民皆有益;对军国大计,王朗也多有谋略规划。另外,史书还记载,王朗品德端正,如说他高才博雅,性严整慷慨,多威仪,恭俭...

巜三国演义》中割发代发的故事充分体现了谁的虚伪?
割发代首的故事充分体现了曹操的虚伪。具体故事如下:三国时期,曹操发兵宛城时规定:“大小将校,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这样,骑马的士卒都下马,仔细地扶麦而过。可是,曹操的马却因受惊而践踏了麦田。他很严肃地让执法的官员为自己定罪。执法官对照《春秋》上的道理,认为不能处罚担任...

三国演义里的王朗是谁
曹丕继王位时,迁御史大夫,封安陵亭侯。曹丕受禅建魏后,王朗改任司空,又进封乐平乡侯。曹叡继位后,迁司徒,进封兰陵侯。太和二年(228年),王朗去世,谥号成。其孙女王元姬,嫁于晋文帝司马昭,生晋武帝司马炎。王朗学识渊博,与其子王肃都为经学大家。著有《周易传》、《春秋传》、《孝经传...

诸葛亮跟王朗全部对话!
王: 我、我、我……诸葛:二臣贼子,你枉活七十有六,一生未立寸功,只会摇唇鼓舌!助曹为虐!一条断脊之犬,还敢在我军阵前狺狺狂吠,我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王: 你、你……啊……(坠于马下,左右上前扶起,已死 )(注:以上是《三国演义》第93回的白话。)...

福建省13558708230: 三国演义里提出读孝经以退黄巾的人是谁 -
须昨脉络: 向栩字甫兴,河内朝歌人,向长之后也.少为书生,性卓诡不伦.恒读《老子》,状如学道.又似狂生,好被发,著绛绡头.常于灶北坐板床上,如是积久,板乃有膝踝足指...

福建省13558708230: 三国演义10个人物评析,结合具体情节,要有独特的看法,500字左右 -
须昨脉络: 关羽,字云长,原字长生,公元161年生,河东解良人,在三国演义里提到他因本处势豪倚势凌人,关羽杀之后逃难江湖,于184年黄巾起义时逃至涿郡(河北涿县)遇到刘备在召集人马,便跟张飞一起追随刘备,当时他只有23岁.三国演义里...

福建省13558708230: 三国演义每回提出问题并解答 -
须昨脉络: 黄巾起义军首领都有谁 答案:张宝,张角,张良 刘关张三人在哪里结义 答案:张飞后院的桃花园里 督邮为何要诬赖刘备坑害百姓 答案;因为刘备没有给督邮好处 张飞为何要鞭打督邮 答案:因为督邮要陷害刘备 郑泰在进谏时候是怎样评价董卓...

福建省13558708230: qq三国推举孝廉答案 -
须昨脉络: 刘备) 1)184年,黄巾民变爆发,受到商人张世平、苏双资助,刘备组织起义兵,跟随邹静讨伐什么军? ------黄巾军 2)当曹操擒得吕布想收为义子时,刘备建了什么言使吕布被宰? ------他专杀义父 3)刘备曾经作过什么职业? -------编草鞋的贩...

福建省13558708230: 谁知道《孝经》是谁写的 -
须昨脉络: 有人说是孔子,但有人怀疑是不是.现在流行的版本是唐玄宗李隆基注,宋代邢昺疏. 该书以孝为中心,比较集中地阐发了儒家的伦理思想.它肯定“孝”是上天所定的规范,“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书中指出,孝是诸德之...

福建省13558708230: 刘玄德三股茅庐主要内容 -
须昨脉络: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今河南南阳城西,一说为湖北襄阳城西南)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恰巧诸...

福建省13558708230: 同步导学 8 三顾茅庐答案 -
须昨脉络: 顾:拜访;茅庐:草屋.多次拜访诸葛亮的茅草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用法】 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应用 《三国演义》把刘备三次亲自请诸葛亮的这件事情,叫做“...

福建省13558708230: 四大名著中的任何一个小故事 -
须昨脉络: <三顾茅庐>: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今河南南阳城西,一说为湖北襄阳城西南)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

福建省13558708230: 荀彧和郭嘉谁更优秀? -
须昨脉络: 发现很多人过于偏重郭嘉,而轻视文若. 其实如果熟读三国,就会发现,郭嘉不过是在曹操失去策士戏之才后,荀彧另推荐的一个谋划之士罢了,即使足智多谋,见识深远,也不过是一个战斗时的出谋划策者,在战略决策方面他根本说不上话,...

福建省13558708230: 刘备三顾茅庐的时间是公年什么时候 -
须昨脉络: 建安十二年(207年),诸葛亮27岁时,刘备“三顾茅庐”于诸葛亮躬耕地(今襄阳城西隆中),会见诸葛亮,问以统一天下大计,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提出了首先夺取荆、益作为根据地,对内改革政治,对外联合孙权,南抚夷越,西和诸戎,等待时机,两路出兵北伐,从而统一全国的战略思想的宏伟蓝图.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