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甚解”关于哪人历史故事

作者&投稿:霜狮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历史故事——不求甚解的主角是谁~

【出 处】 晋·陶潜《五柳先生传》:“不慕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
【典 故】陶渊明十八岁那年为自己写了一篇文章,取名《五柳先生传》。文章的开头是这样的:先生不知道是何等样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他的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因而就以“五柳”作为自己的号了。先生喜爱闲静,不多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很喜欢读书,似对所读的书不执着于字句的解释;每当对书中的意义有一些体会的时候,便高兴得忘了吃饭。生性爱喝酒,可是因为家里贫穷,不能常得到酒喝。亲戚朋友知道我这个情况,所以时常备了酒邀我去喝。而我呢,到那里去总是把他们备的酒喝光。

卧冰求鲤
晋王祥,字休征。早丧母,继母朱氏不慈。父前数谮之,由是失爱于父母。尝欲食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卧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归供母。 晋朝的王祥,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并不慈爱,常在其父面前数说王祥的是非,因而失去父亲之疼爱。一年冬天,继母朱氏生病想吃鲤鱼,但因天寒河水冰冻,无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于冰上祷告,忽然间冰裂,从裂缝处跃出两尾鲤鱼,王祥喜极,持归供奉继母。 他的举动,在十里乡村传为佳话。人们都称赞王祥是人间少有的孝子

五 柳 先 生 传
作者:陶渊明

原 文
Original Text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宏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的妻子有这样的话:不为贫贱而忧虑悲伤,不为富贵而匆忙追求。她就是说这一类人吧!醉酒赋诗,以娱乐自己的心志。是无怀氏之民吗?是葛天氏之民吗?
赞曰:黔娄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Translated Text
译 文

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和字。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因而就以“五柳”为号。性情闲静,说话不多,不羡慕名利。好读书,不钻牛角尖;每有会意之处,便高兴得忘了吃饭。好喝酒,可惜家境贫穷不能常常得到。亲戚或老朋友知道他这样,有时就准备了酒邀请他来喝。他只要一去总是喝光,约定必醉方休,要去就去要留就留,从不掩饰自己的感情。家里四壁空荡荡的,挡不住风雨也遮不住太阳。短短的粗麻布衣服破破烂烂的,缝缀补绽着;常常没有吃的没有喝的,但心里很坦然。常写文章娱乐自己,显示了自己的志趣。得失完全忘怀了,并坚守这原则直到死去。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的


古人云什么,就是,告诫世人读书不可以囫囵吞枣,而应该用心细细体会治理行 ...
原文: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意思: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赏析:五柳先生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的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表明了五柳先生是一位有知识的人。

闻鸡起舞,卧薪尝胆,指鹿为马,不求甚解,的主要人公是谁
闻鸡起舞 祖逖,刘琨 卧薪尝胆 越王勾践 指鹿为马 赵高,秦二世 不求甚解 陶渊明 满意请采纳

古今中外,哪些成功人士的事例能说明“不求甚解”?
不求甚解 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也不尽然。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他在《五柳先生传》这篇短文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人们往往只...

不求甚解人生感悟
不求甚解人生感悟 感悟精选一:不求甚解 “不求甚解”一词出自陶渊明《五柳先生传》。文中说五柳先生,(其实是作者本人)“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其实,持这种领悟态度的人很多,想想我等也是属于这个范畴,只是我等碌碌无名之辈,不值一提。而历史上在领悟上“不求甚解”,却建立丰功伟绩的...

他好读书而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解.这个人是谁
《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

名人不求甚解的例子
每天耕种以外,读书作赋,诗酒相伴,从闲适的生活中寻找精神的寄托,品味生活的乐趣。从陶渊明的诗中可以看出,乡居生活中,读书也是陶渊明的重要生活内容。耕种之余,便是读书。对于读书,陶渊明却有一段迥异于他人的高论:“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话每每让劝导后人努力读书的...

不甚求解古代的四类人补充一个论据是什么
“不求甚解”关于哪人历史故事 —— 五 柳 先 生 传 作者:陶渊明 原 文 Original Text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不求甚解的中心论点快快!!! —— 对不求甚解态度的肯定 猜你感兴趣...

不求甚解的理论论据(名人名言)有什么呀~!
陶渊明

古代名人谈读书之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
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此处“奇文”一词,或指自己与朋友所作的文章,或指前人文章。陶渊明提出“奇文共欣赏”,一个“共”字,表达出要与心地淡泊之人一起欣赏。一起欣赏,一起读书,这既是读书的乐趣,也是提高读书质量的途径。三是倡导“好读书,不求甚解”。

名人的读书方法有哪些
晋代文学家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曾写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读书时注意抓住重点,去繁就简和独立思考。三、苏轼的“八面受敌”读书法 苏轼在他的《又答王庠书》里,介绍了他首创并实践的一种读书方法。他说:“书富如入海,百货 皆有之,人之精力,不能兼...

吐鲁番地区17334736365: “不求甚解”关于哪人历史故事 -
子丰韦独圣: 五 柳 先 生 传 作者:陶渊明 原 文 Original Text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

吐鲁番地区17334736365: 历史故事——不求甚解的主角是谁 -
子丰韦独圣: 【出 处】 晋·陶潜《五柳先生传》:“不慕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 【典 故】陶渊明十八岁那年为自己写了一篇文章,取名《五柳先生传》.文章的开头是这样的:先生不知道是何等样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他的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因而就以“五柳”作为自己的号了.先生喜爱闲静,不多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很喜欢读书,似对所读的书不执着于字句的解释;每当对书中的意义有一些体会的时候,便高兴得忘了吃饭.生性爱喝酒,可是因为家里贫穷,不能常得到酒喝.亲戚朋友知道我这个情况,所以时常备了酒邀我去喝.而我呢,到那里去总是把他们备的酒喝光.

吐鲁番地区17334736365: 历史故事的不求甚解里的主人公是谁? -
子丰韦独圣: 陶渊明说的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也不尽然.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他在《五柳先生传》这篇短文中...

吐鲁番地区17334736365: 历史上读书不求甚解的文人 -
子丰韦独圣: 诸葛亮、吕蒙、陶潜等都是

吐鲁番地区17334736365: 名人不求甚解的故事 -
子丰韦独圣: 马南邨,原名叫邓拓,,福建闽侯人,当代作家. 他也写了篇文章《不求甚解》 陶渊明:爱读书不求甚解;他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吐鲁番地区17334736365: 成语“不求甚解”是由什么故事得来的?
子丰韦独圣: 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又名潜,他开创的田园 诗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 时候,便高兴得忘了吃饭(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 会意,便欣然忘食). 他生性...

吐鲁番地区17334736365: 不求甚解这个成语故事的主人公 -
子丰韦独圣: 陶渊明

吐鲁番地区17334736365: 抱残守缺.脚踏实地.不求甚解成语所说的人物是谁 -
子丰韦独圣: 1、刘向的小儿子刘歆在汉哀帝时任骑都尉,奉车光禄大夫,他向汉哀帝建议派专人研究《左传》,同行十分不满意,他指责他们因循守旧,抱残守缺,最后被同行联合排挤出京城,只好去做河内郡太守.2、司马光 3、陶渊明.

吐鲁番地区17334736365: 写出下列历史故事成语的主人公:抱残守缺、胸有成竹、入木三分、呕心沥血、滥竽充数、不求甚解 -
子丰韦独圣: 1.汉哀帝刘歆;2.文与可;3.王羲之;4.诸葛亮;5南郭先生;6.陶渊明

吐鲁番地区17334736365: 不求甚解 举例不求甚解的例子具体事例 除了陶渊明例子 -
子丰韦独圣:[答案] 不求甚解 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也不尽然.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他在《五柳先生传》这篇...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