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复习提纲 语文:人教版

作者&投稿:通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科学、语文、数学、英语、社会、思政~

科学
第1章 对环境的察觉复习提纲
一、感觉世界
1、皮肤的感觉功能:
(1)皮肤有哪些感觉功能?(冷、热、触)
(2)触觉较灵敏的部位和热觉较灵敏的部位分别是哪个部位的皮肤?(手指、手背)
(3)人体的皮肤并不能对温度形成感觉,感觉到的是人体皮肤热量的散失和获得。
(4)这些感觉对人类有什么意义?(保护)
2、嗅觉
(1)嗅觉的形成过程?(鼻腔——鼻腔粘膜的嗅觉神经末梢——嗅神经——大脑皮层的嗅觉中枢形成嗅觉)
(2)嗅觉的特点:①容易疲劳;②不同的动物;③嗅觉的灵敏度与年龄有关;④动物对不同物质气味的敏感度也不同。
3、味觉:
(1)味觉的形成:舌头上味蕾中的味觉细胞——味神经——大脑皮层的味觉中枢
(2)味蕾中的味觉细胞对液态物质的刺激特别敏感。
(3)舌的不同部位对甜、酸、苦、咸的敏感性不同。舌尖——甜味;舌根——苦味;舌两侧的中部——酸;舌两侧的前部——对咸味最敏感。
(4)用清水嗽口的作用是什么?
(5)味觉和嗅觉有关吗?(嗅觉影响味觉)
二、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1、声音的发生:物体(包括固、液、气体)的振动产生声音。(能够判断或举例说明)
2、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够传声(能够设计实验证明,或分析实验结论)。真空不能传声。
3、声音的传播形式:声波
4、声音传播的快慢:
(1)15℃的空气中,声音每秒传播340米。
(2)相同温度时,声音的传播速度是:固体大于液体大于气体。
(3)在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
(4)回声是声音的反射形成的
三、耳和听觉
1、耳的结构和听觉的形成
(1)耳的结构:(能说出外耳、中耳和内耳的结构)耳蜗是听觉感受器;半规管和前庭能够感觉头部位置的变化。
(2)听觉的形成过程:声音——外耳道——鼓膜(产生振动)——听小骨(把声音放大)——耳蜗——听神经——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3)听觉的保护:遇到巨大声响时张嘴
(4)为什么要用两只耳听?(跟辨别声源的方向有关)
2、音调、响度、音色
(1)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①音调是由频率(物体在1秒钟内振动的次数)决定的。
②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范围大约是在20到20000赫兹。(什么是超声波和次声波)
(2)响度:人们主观上感觉到的声音强弱。
①声音的响度与声源的振动幅度有关,跟人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
②响度的大小通常用分贝来计量
(3)音色:与发声体的性质、形状、发声的方法等有关。
3、噪声污染
控制噪声污染的有效措施有哪些?
四、光和颜色
1、什么是光源?(正在发光的物体)
2、光的传播
(1)光在同一种均匀的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举例说明:光直线传播的例子、应用(日食、月食、影子的形成、射击、排队等)
3、光的传播有多快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光年是什么物理的单位
阳光下树阴中的圆形光斑是怎样形成的
4、光的色散
(1)太阳光的组成(红、橙、黄、绿、蓝、靛、紫)
(2)太阳是单色光吗
5、看不见的光
红外线、紫外线与人类的关系
6、物体的颜色
透明物体的颜色由什么决定;(他能透过的色光)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跟它被反射的色光颜色相同,吸收跟物体颜色不同的色光
例:红光照到绿纸上是什么颜色?
五、光的反射和折射
1、光的反射定律:三线共面;二线分居;二角相等(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平面镜成像规律:等大等距正立的虚像;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
3、凸面镜和凹面镜对光线各有什么作用(发散、会聚)
4、光的折射
(1)折射规律:三线共面;二线分居;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物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2)举例和应用:城市中的光污染;彩虹;海市蜃楼;岸上的人看水中的物体,物体变浅;水中的潜水员看岸上的物体,物体变高。
六、眼和视觉
1、透镜:
(1)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判断
(2)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平行光的作用(会聚和发散)
2、凸透镜成像规律
u>2f时,成的像是
u=2f v?
2f>u>f
u<f
3、照相机和放大镜
(1)照相机:u>2f
如果要把半身照改成全身照应如何调节
(2)放大镜:u<f
要得到放大、正立的像必须如何来调节放大镜的位置
(3)投影仪 2f>u>f
要使屏幕上的字变大,如何调节
(3)生活中的凸透镜
4、眼睛:
(1)眼球中的折光系统: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2)视觉的形成过程:视网膜、视神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3)瞳孔的变化与光线强弱的关系
为什么从强的太阳光下进入室内会感觉特别暗
5、人类视觉上的限制
(1)视点和盲点的测试
(2)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及矫正
近视的原因主要是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来自远处的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前;需要配戴凹透镜。
远视的原因主要是眼球的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弹性变小,来自近处的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后;需要配戴凸透镜。
(要求能够根据图来判断)
(3)色盲
6、爱护眼睛,保护视力
“二要二不要”;意外情况的外理
7、显微镜和望远镜
《运动和力》复习提纲
一、参照物

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4.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

练习:

☆诗句“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船和山。

☆坐在向东行驶的甲汽车里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去,同时又看到乙汽车也从甲汽车旁向后退去,试说明乙汽车的运动情况。

分三种情况:①乙汽车没动;②乙汽车向东运动,但速度没甲快;③乙汽车向西运动。

☆解释毛泽东《送瘟神》中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第一句:以地心为参照物,地面绕地心转八万里。第二句:以月亮或其他天体为参照物在那可看到地球上许多河流。

二、机械运动

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⑴比较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采用: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

⑵比较百米运动员快慢采用: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

⑶百米赛跑运动员同万米运动员比较快慢,采用: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实际问题中多用这种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也采用这种方法描述运动快慢。

练习:体育课上,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分别是14.2S,13.7S,13.9S,则获得第一名的是 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赛跑快慢最简便的方法是路程相同时间短运动的快。

分类:(根据运动路线)⑴曲线运动;⑵直线运动。

Ⅰ 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计算公式: 变形 , 。

速度单位:国际单位制中m/s;运输中单位km/h;两单位中m/s单位大。

换算:1m/s=3.6km/h。人步行速度约1.1m/s。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人匀速步行时1秒中运动1.1m。

直接测量工具:速度计。

速度图象:

Ⅱ 变速运动:

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须找出该路程及对应的时间)。

物理意义: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

平均速度的测量:原理 。

方法:用刻度尺测路程,用停表测时间。从斜面上加速滑下的小车。设上半段,下半段,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1.v2.v 则v2>v>v1。

常识:人步行速度1.1m/s;自行车速度5m/s;大型喷气客机速度900km/h;客运火车速度140km/h;高速小汽车速度108km/h;光速和无线电波3×108m/s。

Ⅲ 实验中数据的记录:

设计数据记录表格是初中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设计表格时,要先弄清实验中直接测量的量和计算的量有哪些,然后再弄清需要记录的数据的组数,分别作为表格的行和列。根据需要就可设计出合理的表格。

练习:

某次中长跑测验中,小明同学跑1000m,小红同学跑800m,测出他两跑完全程所用的时间分别是4分10秒和三分20秒,请设计记录表格,并将他们跑步的路程、时间和平均速度记录在表格中。

解:表格设计如下

跑步路程 时间 平均速度
小明 1000m 4分10秒 4m/s
小红 800m 3分20秒 4m/s


三、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是物理学最基本的测量,也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m,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3.主单位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

1km=103m;1m=10dm;1dm=10cm;1cm=10mm;1mm=103μm;1m=106μm;1m=109nm;1μm=103nm。

单位换算的过程:口诀:“系数不变,等量代换”。

4.长度估测:黑板的长度2.5m;课桌高0.7m;篮球直径24cm;指甲宽度1cm;铅笔芯的直径1mm;一只新铅笔长度1.75dm;手掌宽度1dm;墨水瓶高度6cm。

5.特殊的测量方法:

A、测量细铜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微小量常用累积法(当被测长度较小,测量工具精度不够时可将较小的物体累积起来,用刻度尺测量之后再求得单一长度)

☆如何测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

答:数出物理课本若干张纸,记下总张数n,用毫米刻度尺测出n张纸的厚度L,则一张纸的厚度为L/n。

☆如何测细铜丝的直径?

答:把细铜丝在铅笔杆上紧密排绕n圈成螺线管,用刻度尺测出螺线管的长度L,则细铜丝直径为L/n。

☆两卷细铜丝,其中一卷上有直径为0.3mm,而另一卷上标签已脱落,如果只给你两只相同的新铅笔,你能较为准确地弄清它的直径吗?写出操作过程及细铜丝直径的数学表达式。

答:将已知直径和未知直径两卷细铜丝分别紧密排绕在两只相同的新铅笔上,且使线圈长度相等,记下排绕圈数N1和N2,则可计算出未知铜丝的直径D2=0.3N1/N2mm

B、测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圆柱的周长等常用化曲为直法(把不易拉长的软线重合待测曲线上标出起点终点,然后拉直测量)

☆给你一段软铜线和一把刻度尺,你能利用地图册估测出北京到广州的铁路长吗?

答:用细铜线去重合地图册上北京到广州的铁路线,再将细铜线拉直,用刻度尺测出长度L查出比例尺,计算出铁路线的长度。

C、测操场跑道的长度等常用轮滚法(用已知周长的滚轮沿着待测曲线滚动,记下轮子圈数,可算出曲线长度)

D、测硬币、球、圆柱的直径圆锥的高等常用辅助法(对于用刻度尺不能直接测出的物体长度可将刻度尺三角板等组合起来进行测量)

你能想出几种方法测硬币的直径?(简述)

①直尺三角板辅助法;②贴折硬币边缘用笔画一圈剪下后对折量出折痕长;③硬币在纸上滚动一周测周长求直径;④将硬币平放直尺上,读取和硬币左右相切的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

6.刻度尺的使用规则:

A、“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

B、“观”: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C、“放”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沿着所测直线(紧贴物体且不歪斜)。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用零刻线磨损的刻度尺测物体时,要从整刻度开始)

D、“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E、“读”: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F、“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也可表达为: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练习:有两位同学测同一只钢笔的长度,甲测得结果12.82cm,乙测得结果为12.8cm。如果这两位同学测量时都没有错误,那么结果不同的原因是:两次刻度尺的分度值不同。如果这两位同学所用的刻度尺分度值都是mm,则乙同学的结果错误。原因是:没有估读值。

7.误差:

(1)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叫误差。

(2)产生原因:测量工具 测量环境 人为因素。

(3)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用更精密的仪器。

(4)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避免,而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和主观粗心造成的,是能够避免的。

四、时间的测量

1.单位:秒(S)。

2.测量工具:古代:日晷、沙漏、滴漏、脉搏等。

现代:机械钟、石英钟、电子表等。

五、力的作用效果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

5.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6.力的测量:

⑴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⑵分类:弹簧测力计、握力计。

⑶弹簧测力计:

A、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B、使用方法:“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调”:调零;“读”:读数=挂钩受力。

C、注意事项: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

D、物理实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的,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这种科学方法称做“转换法”。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温度计、弹簧测力计、压强计等。

7.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8.力的表示法: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六、惯性和惯性定律

1.伽利略斜面实验:

⑴三次实验小车都从斜面顶端滑下的目的是:保证小车开始沿着平面运动的速度相同。

⑵实验得出得结论:在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地越远。

⑶伽利略的推论是: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⑷伽利略斜面实验的卓越之处不是实验本身,而是实验所使用的独特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理想化推理。(也称作理想化实验)它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2.牛顿第一定律:

⑴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笛卡儿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⑵说明:

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但是,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

B、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物体不受力,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物体都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C、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

3.惯性:

⑴定义: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⑵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皆无关。

4.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区别:

A、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而惯性定律是物体不受力时遵循的运动规律。

B、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即不管物体受不受力、受平衡力还是非平衡力),物体受非平衡力时,惯性表现为“阻碍”运动状态的变化;惯性定律成立是有条件的。

☆人们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请就以上两点各举两例(不要求解释)。答:利用:跳远运动员的助跑;用力可以将石头甩出很远;骑自行车蹬几下后可以让它滑行。防止:小型客车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带;车辆行使要保持距离;包装玻璃制品要垫上很厚的泡沫塑料。

七、二力平衡

1.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

概括:二力平衡条件用四字概括“一、等、反、一”。

3.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

相同点: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不同点: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相互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是相同性质的力。

4.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

物体受力条件 物体运动状态 说明


力不是产生(维持)运动的原因
受非平衡力
合力不为0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5.应用: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解题要画出物体受力示意图。

画图时注意:①先画重力然后看物体与那些物体接触,就可能受到这些物体的作用力;②画图时还要考虑物体运动状态。

中离子共存问题的实质是哪些离子之间不能发生反应。能够发生反应的离子就不能共存,不能发生反应的离子才可以共存。
1、在溶液中某些离子间能互相反应生成难溶性物质时,这些离子就不能大量共存。
如SO42- 与Ba2+、Pb2+、Ag+;
OH-与Cu2+、Fe3+、Mg3+、Al3+、Zn2+;
Ag+与Cl-、Br-、I-、CO 、SO 、S2-;
Mg2+、Ca2+、Ba2+、与CO3 2- 、SO3 2- ;
S2-与Cu2+、Pb2+等,不能大量共存。
2、离子间能结合生成难电离物质时,则这些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如H+与、OH-、ClO-、CH3COO-、HPO4 2- 、H2PO4 - ;
OH-与HCO3- 、HS-、HSO3- 、H2PO4- 、HPO4 2- 、H+等不能大量共存。
3、离子间能结合生成挥发性物质时,则这些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如H+与CO3 2- 、SO3 2- 、HCO3- 、HSO3- 、S2-、HS-;
OH-与NH 等不能大量共存。
4、离子之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则这些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一般说来,有氧化性的离子(如MnO 、ClO-、Fe3+、HNO3 等)与有还原性的离子(如S2-、I-、Br-、SO 、Cl-、Fe2+等)不能大量共存。
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1)在有H+存在的情况下,MnO 、ClO-、NO3- 的氧化性会增强。
如Fe2+、Na+、NO3 可以共存;
但Fe2+、H+、NO3- 不能共存,Fe2+被氧化成Fe3+。
(2)Fe2+与Fe3+可以共存,因为它们之间不存在中间价态。
(3)Fe3+不能氧化Cl-。NO3- (有H+时)不能氧化Cl-.
(4)还应注意题目是否给出溶液的酸碱性,是否给定溶液是无色的。在酸性溶液中除题给离子外,还应有大量H+;在碱性溶液中除题给离子外,还应有大量OH-。若给定溶液为无色时,则应排除Cu2+(蓝色)、Fe2+(浅绿色)、Fe3+(黄棕色)、MnO (紫色)。
5、形成络合物,如:Fe3+ 和 SCN-
6、双水解,弱酸根与弱碱阳离子。
HCO3-,HS-和Al3+ Fe2+ Fe3+ NH4 +之间不能共存。

初一语文同步辅导教材

初一语文同步辅导教材(第42讲)

主讲:刘 畛(南大附中 高级教师)

期末复习

一、基础

1、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与写法。

踱步duó 脑髓suǐ 讪shàn笑 伫立zhù 沮丧jǔ 默契qì 颦蹙pín cù

炽痛chì 妇孺rú 脚踝huái 华裔yì 污秽huì 重荷hè 羁绊jībàn

深邃suì 白皙xī 门槛kǎn 嗔视chēn 粲然càn 惬意qiè 叱咤chìzhà

呷嘴xiā 蠕动rú 晦暗huì 冗杂rǒng 戛然jiá 归省xǐng 悲怆chuàng

遒劲qiú 羸弱léi 凛冽lǐn 吞噬shì 步履lǚ 贮藏zhù 庇荫bìyìn

阴霾mái 相觑qù 狩猎shòu 眼瞅chǒu 亢奋kàng 鲁莽mǎng 剽悍piāohàn

2、注意变色字的写法。

疲惫 炯炯有神 姗姗来迟 沥尽心血 肆无忌惮 废寝忘食 锋芒毕露

辜负 海市蜃楼 郑重其事 不毛之地 聊以自慰 斩钉截铁 妇孺皆知

3、注意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错误。

⑴1947年,茅盾在新创办的《小说月刊》任编委,并在《文汇报》上发表长篇小说锻炼。

⑵“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⑶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

⑷商店里卖的东西很多:文具、食品、五金……等,样样都有。

⑸“不能,”他十分坚决地说:“不能这样做!”

错误改正为:⑴《锻炼》 ⑵“一年之计在于春”, ⑶?? ⑷删去冒号或“等”字。⑸“ ,” ,“ !”

4、提示:

⑴注意修辞方法的使用,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

⑵区别病句:缺少成分、语序不当、前后矛盾、搭配不当、词义的种属关系等。

⑶注意恰当的语言表述,符合语言环境、人物的身份。

二、文言文

(一)《狼》:节选自蒲松龄的代表作《聊斋志异》中的《狼三则》(第二则)。蒲松龄,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清代小说家。“聊斋”是书屋名,“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狼》是一篇寓言故事,揭示了:狼无论多么狡诈也不是人的对手,终归会为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

1、解释加点词语。

(1)屠大窘

(2)缀行甚远

(3)弛担持刀

(4)一狼洞其中

(5)屠自后断其股

(6)狼亦黠矣

⑺其一犬坐于前

⑻恐前后受其敌

⑼盖以诱敌

⑽止有剩骨

⑾一狼得骨止

⑿狼不敢前

⒀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⒁意暇甚

⑴困窘,处境危急。⑵紧跟 ⑶放下 ⑷打洞 ⑸大腿 ⑹狡猾 ⑺像狗一样

⑻攻击 ⑼敌方 ⑽通“只” ⑾停止 ⑿上前 ⒀企图 ⒁神情

2、“其”在古汉语中常做代词,本文指代的内容是根据每句话的意思所决定的。如:

A.两狼 B.麦场 C.柴堆 D.屠户 E.半身入垛的狼

指出下列各句中“其”指代什么。

(1)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两狼)

(2)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麦场)(麦场)

(3)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后狼)

(4)一狼洞其中,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柴堆)(屠户)

3、对下列一段话内容理解有误的是( )。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A.这段文字表现出屠户急中生智。

B.这段文字告诉我们,狼并不如我们想象中的凶恶、狡猾。

C.这段文字使故事的情节发生了转化。

D.这段文字描写了屠户的心理和行动。( B )

4、翻译下列句子。

(1)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3)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4)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⑴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⑵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⑶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方的。 ⑷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过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5、对最后一节大意判断正确的是( )。

A.狼是一种狡猾的动物,人们要时刻提防它们。

B.狼虽然很狡诈,但人类的勇敢智慧一定能战胜它。

C.狼很狡诈,给人类增加了许多笑料。

D.屠户不一会儿工夫就杀了两只狼,可见狼并不狡猾。( B )

6、本文的中心意思是( )。

A.说对于狼那样的坏人,可能做必要的让步,如果他们得寸进尺,贪得无厌,那就必须把它们消灭掉。

B.说明狼是一种贪得无厌,狡猾残忍的动物,我们必须坚决消灭它,否则它将危害人类。

C.说明对于狼那样拦路打劫的坏蛋,不能给他们财物,只能把他们消灭掉。

D.说明对于像狼那样的敌人,不应该有丝毫畏惧,而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从而战胜他们。( D )

(二)《口技》节选自清代张潮编选的笔记体小说《虞初新志》。作者林嗣环,清代进士。课文记叙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表现了一位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艺。课文以“善”字总领全文,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来突出口技艺人的技艺高超。

1、解释加点词语。

⑴会宾客大宴

⑵众宾团坐

⑶意少舒

⑷两股战战

⑸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⑹一抚尺而已

⑺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⑻不能名其一处也

⑼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⑽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⑾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⑴适逢,正赶上,恰好。 举行宴会 ⑵围成一团 ⑶稍微 ⑷腿 ⑸只 听见 ⑹罢了 ⑺稍微 渐渐 ⑻说出 ⑼腿 跑 ⑽在这时 ⑾喂奶 发出呜呜的声音

2、古汉语中,往往在数词的后面直接使用名词,而省略了量词。在下列括号中填入适当的量词。

①一( )桌 一( )椅 一( )扇 一( )抚尺而已

②俄而百千( )人大呼,百千( )儿哭,百千( )犬吠。

③虽人有百( )手,手有百( )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 )口,口有百( )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①张 只 把 块 ②个 个只 ③只根 张 条

3、默写课文第2、3、4节,尤其注意描写宾客反应的语句。

4、下列表示时间的词语中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既而儿醒,大啼 B.未几,夫鼾声起

C.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D.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C)

5、对下面一段话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A.这段文字写的是火起时的场景。

B.“凡所应有,无所不有”写出声音的多。

C.这段文字表现了口技者高超的技艺。

D.口技者为了模仿出这么多声音,使用了许多道具。(D)

(三)《山海经》,作者不详,共18篇。《夸父逐日》是我国最早的神话之一。《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列子》相传为战国时列御寇撰写。课文反映了古人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而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⑴逐日:

⑵逐走:

⑶大泽:

⑷道渴而死:

⑸弃其杖:

⑹东游:

⑺问其故:

⑻去人近:

⑼一儿以日初出远:

⑽探汤:

⑾不能决:

⑿孰为汝:

⒀多知乎:

⒁见两小儿辩斗

⑴追赶 ⑵跑 ⑶湖 ⑷在半路上 ⑸遗弃 ⑹往东方 ⑺原因 ⑻距离 ⑼认为 ⑽热水 ⑾决断 ⑿谁 ⒀通“智” ⒁争论

2、默写《夸父逐日》全文。

3、翻译句子。

⑴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⑵及其日中如探汤。

⑶孰为汝多知乎?

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而正午时距离人远。 ⑵到了正午热得像把手伸向热水里。 ⑶谁说你知道的事情多呢?

(四)期中之前三篇文言复习

1、为下列句中的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A.言辞 B.推辞 C.告辞

②及鲁肃过寻阳( )

A.到 B.经过 C.拜访

③卿今当涂掌事( )

A.涂抹 B.通“途” C.图谋

①B ②A ③B

2、下列句中加点词与例句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A.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B.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C.余闻之也久

D.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 A )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北宋抚州临川人,后人称他为临川先生。

B.仲永由神童变成平庸人,责任在于他父亲。

C.王安石和同时代的韩愈、苏轼均被列人唐宋八大家行列。

D.列宁评价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C )

4、关于《伤仲永》一文写作特色,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A.本文运用了寓理于事的创作方法。

B.本文语言精练。如在写别人对仲永的态度时仅用“异”“奇”这样的词就从正面点出了仲永的天资。

C.本文详略得当,详写的是仲永才华极盛时期的情形,略写的是仲永长大后的情形。

D.本文采用了对比的写法,即仲永幼年的神奇天资与成人之后的平庸形成对比。( B )

5、背熟《木兰诗》,填空:

万里赴戎机,____________。朔气传金柝,____________。___________,壮士十年归。

当窗理云鬓,____________。 雄兔脚扑朔,____________。

关山度若飞 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 对镜帖花黄 雌兔眼迷离

三、现代文阅读

⑴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重点写什么?

重点写爸爸对自己的深情和盼望自己长大、懂事的情感。

⑵课文《社戏》描写作者幼时一段看社戏的往事,表现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的心情。

⑶课文结尾说:“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对这个结尾应该怎样理解?

其实那夜的戏,并不好看;那夜的豆,吃起来也平常。文末所谓“那夜似的好豆”“那夜似的好戏”,代表了作者对天真烂漫自由有趣的童年美好的回忆,充满一种浪漫的理想色彩,表现对人生理想境界的渴望和追求。

⑷《安塞腰鼓》主要想要表达什么?

歌颂生命中奔腾的力量。

⑸课文的标题——“伟大的悲剧”是什么意思?

斯科特探险队员虽然都牺牲了,但他们为了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了事业勇于献身的英雄气概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足以证明他们是全人类的英雄,同时永远给我们以精神上的鼓舞。所以称之为“伟大的悲剧”。

⑹一般人是给胜利者作传,为什么茨威格却充满激情地给失败者斯科特作传?

茨威格是一个伟大的作家,想到的是许多历史事件背后给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启迪。他认为给斯科特作传会给人们长久的思考。

⑺斯科特一行探险的意义何在?

认识自然,挑战人类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

⑻课文《荒岛余生》(节选自《鲁滨孙漂流记》)的末尾——希望世上的人都取得一个经验教训:在这不幸的处境之中,我们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从而找到聊以自慰的事情。你能概括这段话蕴含的思想感情吗?

一个人在逆境中不要悲观绝望,而要努力地看到积极的因素,去改变自己被动的局面。

⑼课文《珍珠鸟》中“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在全文有什么作用?

这句话成了统领全篇的点睛之笔,闪耀着动人的思想光彩。不仅是人与动物,人与人之间又何尝不是如此?尊重对方的生存空间、思想空间,真正做到不以强凌弱、不以大欺小,这是建立信赖关系的前提条件,而有了信赖就会使世界多一抹温柔的色彩。

⑽联系《斑羚飞渡》上下文,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一段话有什么含义。

a.山涧上空,和那道彩虹平行,又架起了一座桥,那是一座用死亡做桥墩架设起来的桥。

因为每一只获得新生的斑羚,都是以另一只的斑羚身体为跳板完成飞渡的。是这些必死的斑羚组成了新生的桥,所以说是“用死亡做桥墩”。

b.它(镰刀头羊)走了上去,消失在一片灿烂中。

“灿烂”不光是指那道彩虹,更是象征镰刀头羊行为和精神的闪光。

四、古诗词背诵(填空)

① 滁州西涧 韦应物(唐代)

独怜幽草涧边生,______________。春潮带雨晚来急,_____________。

②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唐代)

______________,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

③ 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唐代)

苍苍竹林寺,______________。荷笠带斜阳,________________。

④ 约客 赵师秀(宋代)

黄梅时节家家雨,______________。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_____。

⑤ 论诗 赵翼

_______________,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_____________。

①上有黄鹂深树鸣 野渡无人舟自横 ②岐王宅里寻常见 落花时节又逢君 ③杳杳钟声晚 青山独归远 ④青草池塘处处蛙 闲敲棋子落灯花 ⑤李杜诗篇万口传

各领风骚数百年

五、名著导读

《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另外两部是:《在人间》《我的大学》。

人物形象:

外祖父——吝啬、贪婪、专横、残暴。

外祖母——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对谁都很忍让,有着圣徒一般的宽大胸怀。如一盏明灯,照亮了阿廖沙敏感而孤独的心。

阿廖沙——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仍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并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鲁滨孙漂流记》简要内容:出身于商人之家的鲁滨孙,不甘于像父辈那样平庸地过一辈子,一心向往着充满冒险与挑战的海外生活,私自离家出海航行,去实现遨游世界的梦想,但每次都历尽艰险。有一次,风暴将船只打翻,鲁滨孙一个人被海浪抛到一座荒无人烟的海岛上,在那里度过了28年孤独的时光。

鲁滨孙的性格:敢于冒险,勇于追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面对人生困境,显示了一个硬汉子的坚毅性格和英雄本色,体现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创造精神和开拓精神。在西方,“鲁滨孙”已经成为冒险家的代名词。

《昆虫记》:法布尔的《昆虫记》(又译《昆虫物语》或《昆虫学札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

《昆虫记》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文学经典,它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

法布尔的《昆虫记》除了真实地记录昆虫的生活,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婚恋、繁衍和死亡,无不渗透着作者对人类的思考。全书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充满了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六、综合性学习要点

1、戏曲大舞台(课本第147——150页)

①中国戏曲的主要特点(角色与行当、“虚拟”、艺术手段和技术方法)

②几个主要剧种:昆剧——中国戏曲之母、京剧——“东方歌剧”、黄梅戏——芬芳的泥土气息。

③京剧的旦角流派:梅派(梅兰芳)、程派(程砚秋)、荀派(荀慧生)、尚派(尚小云)④京剧脸谱的含义(略)

2、黄河,母亲河

课本第74——75页的关于黄河的著名诗句,共5段——要背下来。

3、我也追“星”

对名人——要保持一颗平常心,既不要盲目崇拜,也不要求全责备。

4、马的世界

复习有关马的俗话和成语,了解有关马的历史故事。

5、探险的意义:能更好地开发地球资源,为社会发展进步作贡献;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活动,更能证明生命的价值。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8794354.html?fr=qrl3


小学课程表1一6年级怎么安排?
重点看语文、数学、英语三门课程就好。一年级,9节语文,3节数学,2节英语。二年级,9节语文,4节数学,2节英语。三年级,6节语文,4节数学,4节英语。四年级,6节语文,5节数学,5节英语。五年级,6节语文,5节数学,5节英语。六年级,4节语文,4节数学,4节英语。从这个节数的安排,就能...

三年级下册开学第一课教案大全(语文、数学、英语)
三年级下册开学第一课教案大全(语文、数学、英语)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捐精」的筛选条件是什么?学习打卡君 2023-02-26 · TA获得超过128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59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4.7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 #教案#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

一年级下册部编版人教版语文电子课本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hqnf6TiXkys32SOcJjFdPg ?pwd=bn59 提取码: bn59 2020春季部编版语文(下册)课本电子版|01 部编一下语文方方课堂自制课件-第1套|01 部编二下语文方方课堂自制课件-第1套|01 部编版三下语文方方课堂课件第1套|部编版6年级下册.pdf|部编版5年级下册.pdf|部编版...

语文和数学,哪个更重要?
可以从60上升到110(满分120)3、高中阶段:数学为主 从应试教育高考的分数分布来看,作文+阅读占到了大部分分数。而这两项内容,正是语文本身底蕴的分数,其它的语文技术分,相对占比就少。而阅读和写作的能力,难以一下子改变,这个是长期积累下来的,部分写作的技巧,短期学一下就好。

小学语文人教版的电子课本怎么下载?
进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官网下载,步骤如下:1、百度搜索人民教育出版社,进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官网。2、在官网页面下拉到最下,进入旧站入口。3、下翻看到学科直达栏目后找到小学语文,点击进入进入。4、进入后界面右上角有下载选项,点击下载。5、下载所需资料即可。参考资料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 ...

数学一年级下册知识点
求还有、还剩、剩下是多少,用减法计算。(-)9、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 10、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一年级数学知识点 动物乐园(比大小与比多少)【知识点】:1、比较动物谁多谁少有两种策略:一是基于“数数”,二是进行“ 配对 ”,从而体验“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2、通过比较具体...

在小学学习里语文重要还是数学重要?
语文是所有科目的基础,数学是思维的基础。一般来说,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更要注重语文能力的培养,很多孩子因为语文学不好,读不懂题目,导致理解不了数学或者其他科目的题目,即便有很好的数学天赋,也很发挥不出来。而高年级以后,要语文数学两手抓。在语文学习的基础上,训练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所以小学...

小学三年级下数学题帮忙解答下;方宇同学期末考试成绩如下,语文和数学平 ...
三门总分=(94x2+88X2+90X2)\/2=272 语文和数学平均成绩94分,总成绩94x2=188 英语成绩=三门总分-语文和数学总成绩=272-188=84 数学和外语平均成绩是88分,总成绩88x2=176 语文成绩=三门总分-外语和数学总成绩=272-176=96 外语和语文平均成绩是90分,,总成绩90x2=180 数学成绩=三门总分...

小学五年级学哪几门课程
小学至五年级学习语文、数学、音乐、美术、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英语、道德与法治(思想品德)。1、语文是语言以及文学、文化的简称,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口头语言较随意,直接易懂,而书面语言讲究准确和语法;文学包括中外古今文学等。此解释概念较狭窄,因为语文中的文章不但有文艺文(文学、...

一年级语文课程有哪些?
小学一年级课程 一、明确答案 小学一年级的课程主要包括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体育与健康、艺术(包括音乐和美术)等科目。二、详细解释 1. 语文:语文是小学阶段的主要科目之一,旨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一年级语文课程通常包括基础拼音、汉字书写、简单的阅读和写作训练。2. 数学:数学课程...

弥渡县18930107323: 初一下册科学英语语文数学的复习纲要 -
学曲盐酸: 语文,看课后注释,背诗句和文言文 数学,记公式,多做习题 英语,靠记句型和语法,还有单词 科学,高懂概念,什么原理,是怎么得出的 这样复习差不多了 这样满意吗?

弥渡县18930107323: 七年级(下)数学复习提纲 -
学曲盐酸:[答案] 一元一次方程 1.等式与等量:用“=”号连接而成的式子叫等式.注意:“等量就能代入”! 2.等式的性质: 等式性质1:等式... 多用于“行程问题” 利用图形分析数学问题是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中的体现,仔细读题,依照题意画出有关图形,使图形各...

弥渡县18930107323: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提纲? -
学曲盐酸: 年级数学下期复习提纲 一、 概念知识1、 单项式:数字与字母的积,叫做单项式.2、 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3、 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整式.4、 单项式的次数: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单项式的次数.5、 多项...

弥渡县18930107323: 初一下册数学复习提纲 -
学曲盐酸: 七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提纲(人教版)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5.1 相交线 对顶角(vertical angles)相等.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perpendicular). 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单说成:垂线...

弥渡县18930107323: 七年级下册期中各科复习提纲、 -
学曲盐酸: 我觉得其实用不找什么复习提纲`` 最主要是书,试卷的答案全在书上``对于语文,你最主要是要背,文言文(《伤仲永》……3篇和书后的古诗还有老师指定的重点段),并且生字生词都要会写、读,多看看试卷,做做习题,背背读读课文,肯...

弥渡县18930107323: 七下数学复习提纲 -
学曲盐酸: 第一章 有理数 1.1 正数与负数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负数(negative number).与负数具有相反意义,即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叫做正数(positive number)(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 1.2 有理...

弥渡县18930107323: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提纲
学曲盐酸: 初一语文期末复习计划 期末考试范围是1-6单元: 一、积累:1、词语积累2、课外名句积累3、理解性默写:教材要求背诵的课文(含现代文)4、《课程标准》指定背诵的古诗文 二、运用:重在考查实际运用语文知识的语文实践能力 三、综合...

弥渡县18930107323: 七年级下册科学复习重点 -
学曲盐酸: 4科要考的,语文呢复习文言文,古诗要求熟背,熟记注释 其次是课文的注释,一般在课本每科后都有提示要背的地方,要求要背的就背并掌握,不背的粗略看一下,理解基本意思.另外当然要具有一顶的语文知识.功底.数学熟记定义(记清每一个字,往往出错就在马虎少记那个字,如两点间线段的"长度"就是这两点的距离,"长度"不能丢.课本上练习上的题目做完弄懂.英语熟记单词以及每单元的课文(对写作有帮助)其次是语法.政治资料带齐或拿好生的把缺的笔记补上 祝你考得好成绩

弥渡县18930107323: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
学曲盐酸: 第一、认真看课本上的复习参考题和每章的复习小结,力争复习参考题每题都过关.复习小结了然于心.我那时是常带领学生一起看每章的复习小结的,并在复习考题上做变式练习的. 第二、制定看书计划、能绘出知识结构网络图,然后根据...

弥渡县18930107323: 七年级下学期数学复习知识点(要全)
学曲盐酸: 1. 概念知识 1、 单项式:数字与字母的积,叫做单项式. 2、 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3、 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整式. 4、 单项式的次数: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单项式的次数. 5、 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中次...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