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斗茶图的历史信息

作者&投稿:于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什么叫历史?~

中国历史年代表∶
1、原始社会
五帝∶炎帝、黄帝、尧、舜、禹
约前2528年-前2029年(约500年)
2、先秦时期
夏朝∶前2070年-前1600年(470年)
商朝∶(前1600年-前1046年(554年)
周朝∶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275年),东周∶前770年 -前221年(549年)
春秋∶前770年 -前476年(295年)
战国∶前475年 -前221年(254年)
3、秦汉时期
秦朝∶前221年-前206年(16年)
西楚王朝∶前206年-前202年(5年)
汉朝∶
西汉∶前202—公元8年11月(210年),东汉∶25年-220年(195年)
新朝∶公元8年12月-23年10月(16年)
玄汉王朝∶23年10月-25年(2年)
4、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国∶220年-280年(60年)包含魏,蜀,吴;
魏∶220年-265年(45年)
蜀∶221年-263年(42年)
吴∶222年-280年(58年)
晋朝(266年-420年)包含西晋,东晋;
西晋∶265年-316年(51年)
东晋∶317年-420年(103年)
南北朝(420年—589年)
五胡十六国∶304年-439年(135年)
南朝(420年—589年)包含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四朝;
南朝·宋∶420年-479年(59年)
南朝·齐∶ 479年-502年(23年)
南朝·梁∶502年-557年(55年)
南朝·陈∶ 557年-589年(32年)
北朝(386年—581年)则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
北朝·北魏∶386年-534年(148年)
北朝·东魏 ∶534年-550年(16年)
北朝·西魏∶535年-557年(22年)
北朝·北齐∶550年-577年(27年)
北朝·北周∶ 557年-581年(24年)
5、隋唐时期
隋朝∶581年-619年(38年)
唐朝(618年—907年)包含唐朝前期,武周,唐朝中后期
唐朝前期∶618年-690年(72年)
武周∶690年-705年(15年)
唐朝中后期∶705年-907年(202年)
6、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891年-979年(89年)包含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前蜀,后蜀,杨吴,南唐,吴越,闽国,马楚,南汉,南平,北汉;
7、宋元时期
宋∶960年-1279年(320年) 含北宋,南宋;
北宋∶960年-1127年(167年)
南宋∶1127年-1279年(152年)
大蒙古国∶1206年-1271年(66年)
元∶271年-1368年(98年)
北元∶1368年—1402年(35年)
8、辽金夏
辽朝∶916 年-1125年(210年)
西辽∶1124年-1218年(94年)
西夏王朝∶1038年-1227年(190年)
金朝 ∶1115年-1234年(120年)
大理国包含前大理,后大理937年-1094年,1096年-1253年(316年)。
9、明清时期
明 ∶1368年-1644年(277年)
南明 ∶1644年-1662年(19年)
后金∶1616年-1636年(21年)
清前期∶1636年-1840年(205年)
10、近代时期
晚清∶1840年-1912年(73年)
辛亥革命(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
中华民国∶1912年-1949年(38年)
11、新中国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至今)

扩展资料∶
中国历史经历了几个社会形态∶
一、原始社会
人类蒙昧时代∶公元前100世纪以前
旧石器时代∶ 约公元前100世纪-公元前41世纪
华夏文明初始时代之三皇(部落联盟首领)传说时期∶公元前41世纪到公元前26世纪
华夏文明初始时代之五帝(部落联盟首领)传说时期∶约前26世纪-前2070年
二、奴隶社会
1、萌芽阶段∶ 前2070年-前1559年
2、发展阶段∶前1559年-前1046年
3、衰落阶段∶前1046年--前221年
三、封建社会
1、萌芽发展阶段∶前841年--前221年
2、大一统时期∶前221年--316年
3、大分裂时期∶420年--581年
4、民族大融合时期∶581年-907年
5、民族分裂时期∶916年--1271年
6、封建没落时期∶1271--1840年
四、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封建崩溃时期∶1840-1912年
2、封建终结时期∶1912-1949年
五、新民主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49-1956年
六、社会主义社会
初级阶段∶1988年-至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历史年表

宋代饮茶时仍用茶饼,但大多已不再直接烹煮茶叶,称为点茶。点茶时,将已经碾细的茶末直接投入茶碗,然后冲入沸水,略加搅拌后即行饮用。正是在点茶方式的基础上,宋人创造出了一种被称为“斗茶”的饮茶娱乐方式。    

    “斗茶”也称“茗战”,就是比赛茶叶与点茶技艺的高下。斗茶之风始于五代,宋代时极为流行,从文人士大夫直至平民百姓,无不热衷此道。斗茶前先要将茶末碾碎过筛,茶末越细越好,这样入水后才能漂浮起来,也容易产生汤花并聚集起来,从而“尽茶之色”。     

    斗茶的过程分为四步,首先是熁(xié)盏,即预热杯盏。北宋蔡襄(1012—1067)曾说:“凡欲点茶,先须熁盏令热,冷则茶不浮。”第二步为调膏,即往盏中挑入一定量的茶末,注入少量沸水,调和成浓稠膏状。第三步为点茶,也是斗茶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即往盏中注入沸水。注水时,要求水自壶嘴中涌出呈柱状,注时连续,一收即止。最后一步为击拂,就是用一种类似小扫帚状的茶筅(xiǎn)搅动茶汤,使之泛起汤花。    

    斗茶的输赢主要是看茶面汤花的色泽、均匀度以及茶盏与茶汤相接处的水痕。汤花均匀、色泽鲜白为上品。汤花长时间紧贴盏壁而不退散,是为上好,称为“咬盏”,而汤花散逸较快,则称“云脚涣乱”。    

    除斗茶外,宋代还流行一种名为“分茶”的茶艺。分茶前,先将茶末煮至一定程度以培养汤花,然后注入茶盏,轻轻搅拌以欣赏茶汤表面变幻莫测的各种汤花。南宋陆游(1125—1210)诗句“矮纸斜行闲作草,睛窗细乳戏分茶”中就提到了分茶这种宋代流行的茶艺。



在我国饮茶史上,斗茶最早大约出现于唐代中期。据无名氏《梅妃傅》载:"开元年间,(唐)玄宗与妃斗茶。顾诸王戏曰:'此梅精也。吹白玉笛,作惊鸿舞,一座光辉。斗茶今又胜我点。这是斗茶的最早记录。不过,在历史上最讲究、最热衷于斗茶的则要算宋代了。由于宋代品茶之风大盛,于是使唐代开始的斗茶之风在宋代亦达到高峰。连宋徽宗赵佶也乐此不疲,他曾写就《大观茶论》一册,其中谈到:"天下志士,励志清白, 竞为闻暇修索之玩,莫不碎玉锵金,啜英咀华。较筐筐之精,争鉴裁之别,虽下干于此时,不以蓄茶为羞。"还盛赞此举谓"盛世之清尚也"。北宋文学家范仲淹更是将斗茶写得惟妙惟肖,在他的《和章岷从事斗茶歌》中写道:"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 为了向"天子"献上最好的北苑龙凤团茶,就要在上贡前,雄豪们就要先举行斗茶。而斗茶时,"其间品弟胡能欺,十目视而十手指"。结果是"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
  对如何斗茶,宋代唐庚的《斗茶记》写得较为详细: 二三人聚集在一起,献出各自所藏的珍茗,烹水沏茶,互斗次第。书中还谈到,斗茶茶品,"以新为贵";斗茶用水,"以活为贵"。据北宋江休复的《江邻儿杂志》记载:"苏才翁尝与蔡君谟(即蔡襄)斗茶, 蔡茶水用惠山泉,苏茶小劣,改用竹沥水煎,遂取胜"。可见茶水关系至深,所以新茶配活水,可谓相得益彰,这是符合现代科学道理的。据宋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记述,宋时斗茶,味以"香甘重滑"为上,香以"真香"为佳,色以"纯白"为优。
  到了南宋,不仅名茶产地及寺院有斗茶之举,就连民间也普遍开展。南宋画家刘柏年的《斗茶图卷》 更生动地展现了集市买卖茶叶民间斗茶的群象。这种斗茶,很有些现时评茶的味道,并与茶叶市场交易联系在一起。
  
  【斗茶方法】
  斗茶,有一个文雅的说法叫“茗战”,主要比试三点:茶,水,器。茶是当年的新茶,以龙凤团饼最为名贵;煮茶的水首选泉,江水,雨水或雪水次之,井水最差;饮茶的器具以福建建窑生产的黑釉瓷最佳。斗茶的过程颇为复杂,首先是要把茶盏温热,然后开始煎水,也叫“候汤”。宋人煎水一般用茶瓶,因此不能像唐人那样可以直接观察“三沸”的过程,而仅能凭借听力。宋代的茶书记载了听声辨水的方法:茶瓶里的水发出的声音好像蝉鸣虫唱是“一沸”,好像车辆远远驰过为“二沸”,好像松涛阵阵的声音出现时就是“三沸”。饼茶需要捣碎后再磨碾,磨碾得越碎越好,而且磨碾后要立刻调茶,放置时间不能太长。宋人喝茶是连汤带末茶一起喝下,水温非常重要,水温过低,末茶会浮在水面,水温过高,又回沉到水底,这两种情况都要尽量避免,因此当时人认为“候汤最难”。一些人主张,水沸腾以后先放一放,这样的温度恰好合适。
  接下来把研碎的末茶放在杯盏中,兑入少量沸水,调成膏状,称为“调膏”。然后是点茶的过程,拿水瓶的手臂要灵活转动,让瓶中的水形成稳定的水柱,水柱不能使断时续,忽粗忽细;水注满杯盏六分左右的时候,水柱嘎然而止,不能残留零星水滴。点茶的同时用茶筅不断的旋转搅拌,以手腕带动手指,轻重适度,缓急有度,让茶汤泛起纯白的汤花。宋徽宗的《大观茶论》把调膏,点茶的过程总结为七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手法。
  怎样确定斗茶的输赢结果呢?首先是目测汤色和汤花的优劣。饼茶在制作过程中榨去了茶汁,因此烹茶完成以后汤色应该发白,纯白表明茶叶鲜嫩,制作精细,是最上之选。汤色发青说明“蒸青”的火候不够,泛灰表明蒸青火候过猛,泛黄说明采摘的是老叶,发红则表示烘焙过度,这些都是劣等茶的标志。汤花的品鉴更考究。汤花泛起时要均匀细密,观之如疏星朗月,甚至幻化出鸟兽虫鱼的形状,而且贵在经久不散,汤花要紧咬盏沿,不能很快消失。如果汤花散去,就会在杯壁留下水痕,当时就是以水痕出现的早晚来裁定输赢,水痕出现得越晚,就越容易在比赛中取得胜利。正因为宋人重视汤色的纯白和咬盏的持久,茶具就成了决定斗茶胜负的关键因素。当时斗茶者最喜爱建窑的黑釉兔毫盏,这种杯盏色泽油黑反衬出茶汤的洁白,内壁有兔毫般的花纹与汤花相映成趣,因此大受欢迎。也是出于斗茶的需要,宋人把茶叶为白色的稀有茶树当作无上的珍品。
  目测过后是品尝,味以“香甘重滑”为全,香以“入盏则馨香四达”为妙。经过综合的评定,才能决出斗茶的胜者。两位颇有影响的文人苏轼和蔡襄的斗茶故事一向为人们所称道。蔡襄“参战”的茶品质好,选用的又是驰名天下的惠山泉水,本该取得胜利;但苏轼别出心裁地用竹沥水(烘烤过的竹子,中药之一)参赛,反而后来居上,取得胜利。
  随着散茶全面替代团饼,宋人的斗茶之趣也烟消云散。此后,再未出现以一种广泛的社会参与为特征的“茶道活动”。


谁的《斗茶图》?
大部分文章都说这幅是《斗茶图》,但不同文章说的作者却不同,也都没说这图存在哪里。我在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和文物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绘画全集》第6卷中找到了这幅画,《全集》称之为“卖浆图”,绢本设色,无款,34.1cm×40cm,年代定为南宋,藏于黑龙江省博物馆。      ...

简述中国茶文化发展史
唐朝,茶业昌盛,茶叶成为“人家不可一日 无”,出现茶馆、茶宴、茶会,提倡客来敬茶。宋朝、流行斗茶,贡茶和赐茶等等。中国饮茶开始于汉,而盛行于唐。唐以前饮茶,陆羽《茶经》卷下《六茶之饮》概为言之,谓:“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齐有晏婴,汉有扬雄、司马相如,吴有韦曜,晋...

()是一种能使茶汤纹脉形成物象的古茶道,仅用茶和水便能在茶汤中显现出...
1. 茶百戏,一种古老的茶艺,始于唐朝,盛于宋代。2. 陆游在《临安春雨初霁》中提及茶百戏,描述了其闲适与细腻。3. 茶百戏仅用茶和水,不用其他原料,能在茶汤中显现出文字和图像。4. 茶汤泡沫,被古人称为乳花、琼乳等,是茶汤品质良好的标志。5. 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对点茶法形成的泡沫...

北宋的资料50字?
首先,北宋的建立,结束了53年的战乱动荡,我们都知道,在历史时期上,北宋之前是“五代”。“五代”的顺序,依次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听上去挺多,但是这五个朝代前后加起来只有53年的时间。也就是说,这一时期政权更迭更频繁,平均每个朝代存在还不到11年。为什么这么频繁呢?因为这一时...

宋朝经济发展的对当时社会生活产生的主要影响
5. 东京是北宋最繁华的城市。有夜市、晓市,还有专门娱乐的“瓦子”,里面的勾栏还可以进行舞台演出。南宋临安的娱乐场所叫“瓦舍”。市内的摊点叫行或团。喝茶品茶是宋代城市居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斗茶图》)。茶馆是商人交流信息、商谈生意的好去处。6. 今天的传统节日,像春节、元宵节、...

湖北茶文化的历史发展
湖北茶文化的历史发展 1、五代时期(公元907~960),湖北江陵是内地南北交通枢纽,成为全国最大的茶市。 2、唐代:陆羽,生于湖北天门,唐朝时期,他撰写的《茶经》,对有关茶树的产地、形态、生长环境以及采茶、制茶、饮茶的工具和方法等进行了全面的总结,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对我国茶文化的发展影响极大,...

丝绸之路对我国茶文化的影响
宋徽宗皇帝赵佶著《大观茶论》,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亲自写茶书的皇帝。跟随其后的不少文人雅士也纷纷写诗 作茶画。同时饮茶艺术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点茶”技艺进一步规范,“ 斗茶”之风盛行,佛门茶事兴旺,饮茶技艺也随着佛教的传播而迅速走也国门传至海内外。 4.明清时代散叶茶迅速发展,多茶类的结构逐步...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教案
【诗中“房”】:让学生尝试从古诗中获取信息,提高分析能力。 4、 行:水陆往来频 【图中“行”】:《清明上河图》局部:有哪些交通工具?(交通工具放大),结合课本,这些交通工具分别是哪些阶层的人使用?(达成目标一) 由“船”,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宋代的造船业发达、航海技术先进(指南针),得出宋代的交通是“水陆往来...

学习中国茶文化的书籍有哪些,你知道吗?
《大观茶论》是宋代皇帝赵佶关于茶的专论,成书于大观元年(1107)。全书共二十篇,对北宋时期蒸青团茶的产地、采制、烹试、品质、斗茶风尚等均有详细记述。其中“点茶”一篇,见解精辟,论述深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北宋以来我国茶业的发达程度和制茶技术的发展状况,也为我们认识宋代茶道留下了珍贵的...

宋朝文人:仕途多舛,人生不如意九点九?那就寄情山水、纵酒斗茶是吗?
综合上述信息,文人在宋朝的地位还是比较高的,且没有前朝后代的动不动就给“砍头”、“诛九族”的风险,薪资待遇也很好,名声更是棒,从这一点来看宋朝的文人还是很幸福的。《清平乐》剧照,包拯表示皇帝不对就是要喷口水 竹板这么一打,咱们“画风”有所不同了,...

潮阳区17262567869: 宋代斗茶之风是如何盛行的?
柞施调经: 宋代饮茶风气极盛,茶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即便贫贱人家,也是少不得的.在临安城内,与酒肆并列的就有茶肆,茶馆布置高雅,室中摆置花架,安顿着...

潮阳区17262567869: 斗茶图 - 茶文化斗茶是由哪个朝代开始的?
柞施调经: 斗茶的起源 斗茶,也叫作茗战,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品茶比赛,是古人用来比较茶叶优劣的一个专用名词,据考始发于出产贡茶闻名于世的福建建州茶乡.是每年春季,新茶...

潮阳区17262567869: 宋代的斗茶名人有哪些?斗茶比较厉害,比较有名的有哪些
柞施调经: 宋代是历史上茶饮活动最活跃的时代.由贡茶衍生出来的有“绣茶”、“斗茶”;作为文人自娱自乐的有“分茶”;而在为民间的茶楼、饭馆中的饮茶方式更是丰富多彩. ...

潮阳区17262567869: 宋代斗茶 - 有人了解古代“斗茶”吗
柞施调经: 斗茶始于唐代,据考创造于出产贡茶闻名于世的福建泉州茶乡–安溪. 每年春季是新茶制成后,茶农、茶客们比新茶优良次劣排名顺序的一种比赛活动.有比技巧、斗输赢的特点,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一场 斗茶比赛的胜败,犹如今天一场球赛的胜败,为众多市民、乡民所关 注.唐叫“茗战”,宋称“斗茶”,具有很强的胜负的色彩,其实是 一种茶叶的评比形式和社会化活动. 喜欢去琦泰茶铺喝茶,特别喜欢听琦泰茶艺师讲讲他们安溪老家茶的文化,上次就听他说起“斗茶”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只不过现在改叫为“茶赛”了.

潮阳区17262567869: 宋朝流行哪些关于茶的习俗?是举例说明初一下册历史基础训练上的!?
柞施调经: 宋代斗茶,其法如下:先用瓶煎水,接着调膏.所谓"调膏",视茶盏大小,用勺挑上一定量的加工好的茶末放入茶盏,再注入瓶中的沸水,调和茶末如浓膏油,以粘稠为...

潮阳区17262567869: 为什么说宋代是茶文化的兴盛时期?
柞施调经: 到了宋代,茶文化继续发展深化,形成了特有的文化品位.宋太祖赵匡胤本身就喜爱饮茶,在宫中设立茶事机关,宫廷用茶已分等级.至于下层社会,平民百姓搬家时邻居要“献茶”;有客人来,要敬“元宝茶”,订婚时要“下茶”,结婚时要“定茶”.在学术领域,由于茶业的南移,贡茶以建安北苑为最,茶学研究者倾向于研究建茶.在宋代茶叶著作中,著名的有叶清臣的《述煮茶小品》、蔡襄的《茶录》、宋子安的《东溪试茶录》、沈括的《本朝茶法》、赵佶的《大观茶论》等.宋代是历史上茶饮活动最活跃的时代,由于南北饮茶文化的融合,开始出现茶馆文化,茶馆在南宋时称为茶肆,当时临安城的茶饮买卖昼夜不绝.此外,宋代的茶饮活动从贡茶开始,又衍生出“绣茶”“斗茶” “分茶”等娱乐方式.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