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是统筹兼顾?

作者&投稿:逯恒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之所以要将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一是因为统筹兼顾集中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特征和精髓,注重以全面、辩证的观点来观察和分析发展;二是因为统筹兼顾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定性和规律性,有利于我们认识和把握发展的本质;三是因为只有运用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才能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义,才能达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才能实现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

《科学发展观在博弈世界中运动》一文中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文化进步的方向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文明的流动
科学发展观的正理是精神与物质之间的博弈
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是对道德与博弈的思考

  统筹兼顾是唯物辩证法在发展问题上的科学运用,也是我们党宝贵经验的总结,还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统筹兼顾是唯物辩证法在发展问题上的科学运用
  统筹兼顾的哲学方法论,是唯物辩证法的生动体现,也正是唯物辩证法在发展问题上的科学运用。
  第一,统筹兼顾是唯物辩证法全面观点在发展问题上的科学运用。唯物辩证法要求用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观点看问题,体现在发展问题上就是要求全面发展而不是片面发展。坚持全面发展,就是在经济建设的基础上,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不断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增强综合国力,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统筹兼顾是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点在发展问题上的科学运用。唯物辩证法要求用联系的而不是孤立的观点看问题。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一方面的发展都与其它方面的发展相联系、相依存。因此,要理顺发展中各方面的关系,把全面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把全国发展作为一个大的系统工程,立足全局,实行全国一盘棋,统筹兼顾,又要把地方、部门和产业的发展作为全国发展系统工程的子系统。通过“五个统筹”,推进我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适应,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推进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相协调和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相协调,实现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技、卫生、国防等协调发展。
  第三,统筹兼顾是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点在发展问题上的科学运用。唯物辩证法要求用发展的而不是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对于发展要周密策划,推行可持续发展的前瞻性战略,把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把全面发展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把可持续发展寓于全面发展的过程之中。在谋求当前利益的同时,必须着眼于长远利益,防止为了当代人的利益而牺牲子孙后代的利益,防止只顾眼前发展而牺牲长远的持续发展。
  第四,统筹兼顾是唯物辩证法“两点论”与“重点论”辩证统一的方法在发展问题上的科学运用。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在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时,只有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才能做到既全面,又善于抓重点和主流。“两点论”要求我们坚持全面的观点,防止片面性。“重点论”要求我们在坚持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要抓重点,防止“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四面出击。唯物辩证法“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要求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观点来观察和解决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对发展中的各种矛盾,要抓住主要矛盾,同时也要学会“弹钢琴”,注意解决次要矛盾。科学发展观突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就抓住了我国发展中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了发展链条中的关键环节。
  统筹兼顾是在新起点上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
  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就必须统筹兼顾,逐步解决我国发展中出现的各种不协调、不和谐的问题。
  第一,城乡发展不协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1985年城乡居民收入比是1.86∶1,1990年为2.2∶1,1995年上升到2.71∶1,到2002年高达3.1∶1。2005年在国家采取多种惠农措施的情况下,城乡居民收入比进一步扩大为3.22∶1,如果把城市居民收入中一些非货币因素,如住房、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各种社会福利和农村生产成本支出、实物估价等因素考虑在内,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可能更高。有关专家计算,城乡收入实际差距为5—6倍。
  第二,区域发展不协调。改革开放以来,纵向比较,各个地区经济都有很大发展;横向比较,东部沿海地区比西部地区发展更快,地区差距拉大了。按照东中西地区生产总值(GDP)的倍数比来看,从经济总量看,东部地区占全国经济总量的比重不断提高,从1980年的50%提高到了2003年的59%,中、西部地区分别由30%和20%下降为24.5%和16.5%。从人均GDP看,东部地区人均GDP水平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的幅度进一步提高,由1980年的高出34%,提高到2002年的53%左右,而中西部地区人均GDP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也进一步扩大,由1980年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8%和70%,下降为2002年的70%和59%。
  第三,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经济发展“一条腿长”,而社会发展“一条腿短”,各项社会事业相对落后。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保持了年均9.6%的高速度,在全世界一枝独秀,但各项社会事业相对落后。公共教育体系、科技创新体系、公共卫生体系、文化事业体系以及社会救助体系、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险体系、社会危机处理体系等各项社会事业体系极不完善,发展滞后。
  第四,人与自然发展不协调。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我们常说我们以7%的土地、8%的淡水养活世界22%的人口,这些数字本身就凸显了我国的生存压力。由于地理和气候的原因,我国的生态系统比较脆弱,一半以上的国土面积不适宜人类生活和生产。我国自然资源虽然比较丰富,但人均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维系人基本生存的淡水、耕地、草地、森林资源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1/3、1/2和百分之十几,支撑经济增长的石油、天然气、煤炭、铁矿石、铜和铝等重要矿产资源,人均储量也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1%、4.5%、79%、42%、18%和7.3%。在世界发展的进程中,我国又处于追赶发达国家的地位,总体科学技术水平还比较落后,长期沿用传统发展模式,以拼资源换增长,不仅造成了资源迅速衰减、退化、枯竭,还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水资源短缺和水体污染严重,耕地质量不断退化,草地过牧,森林超采,海洋渔业过度捕捞,自然灾害频繁加剧。
  第五,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不协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内需低迷,需求不旺。在一个大国的经济发展促进因素中,国内消费应该占主导地位,达70%左右。我国国内消费所占比例一直较低,2005年甚至降至创纪录的最低点,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0.7%,而同期美国则达到了78%,日本更高达85%。二是外贸依存度过高。自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外贸依存度一路窜升。据商务部统计,我国外贸依存度即进出口总额与同期GDP之比,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为15%左右,而2002年则达51%,2003年为60.2%,2004年甚至接近80%,远高于世界大国17%的平均水平,成为世界上外贸依存度最高的国家。三是外贸增长方式粗放。主要表现为,出口结构不合理,很多出口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都处于世界产业链的低端;自主知识产权建设和品牌意识薄弱,缺少名牌产品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与世界贸易强国相比较,我国服务贸易仍然比较落后。
  统筹兼顾要运用战略思维正确处理各种重大关系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不但作为矛盾而存在,而且作为系统和过程而存在。作为系统,它包括诸多要素;作为过程,它包括发展的各个阶段。事物的全局,就是事物诸多要素相互联结、相互作用的发展过程。我们的事业极其复杂,包括各条战线、各个地区、各个单位;我们的事业又极其远大,包括一系列相互联系的过程和阶段。因此,必须处理好各个方面与各个阶段之间的关系,包括全局与局部的关系、重点与一般的关系、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战略思维的要点就是,抓住重点,抓住机遇,统筹兼顾,推动全局发展。
  首先,统筹兼顾要处理好全局和局部的关系。首先要把全局作为我们考虑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方面,当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不可兼得时,要以局部服从全局,即谋大利、避大害,而不计局部一时一地之得失。“有所进有所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等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另一方面,照顾全局的同时,也要求对局部“统筹兼顾,全面安排”。全局由局部组成,全局的胜利要靠各个局部的共同努力。一般的局部对全局虽然不起主要的决定的作用,但是,如果多数局部失败了,全局也会起根本的变化。所以,指挥全局的人要善于调动一切局部的积极性为全局服务。尤其是我们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战略思维的方式,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上做到统筹兼顾,必须坚持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其次,统筹兼顾要处理好重点与非重点的关系。搞好统筹兼顾,要考虑方方面面,但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强调发展要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要有针对性地加强薄弱环节,重点解决好当前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不能强调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也不能平均用力,没有重点。当前,尤其要针对城乡和东中西区域发展不平衡,环境承载压力大,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相对滞后,消费需求增长滞后于出口增长和投资需求增长等薄弱环节,解决一系列弱点、重点、难点问题。因此,我们要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前提下,更好地发挥政府调节各方面利益关系的作用。要从规划、政策、法规、科技、资金、市场、体制等各方面统一考虑,调动公共资源,引导社会力量,支持重点领域发展。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按照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时要求解决好分配差别过大的问题。同时,还要解决好就业问题,一定要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更加突出的位置。
  最后,统筹兼顾要处理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进行战略思维,还必须围绕实现战略目标正确处理各个阶段的关系,使当前目标的实现为长远目标的实现创造条件,必要时要牺牲眼前利益确保长远利益,这就要坚持长远性原则。这就是所谓“不谋长远者不足以谋一时”。有些事情,尽管从眼前看是有利的,但从长远看却是有害的,如为了眼前利益而牺牲长远利益,这就叫作缺乏谋“势”的眼光。正如“杀鸡取卵”一样,得到了鸡肚子里现有的蛋,却以鸡长远下蛋机会的失去为代价。同时,我们还要兼顾利益的现实性,让人民群众从发展中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实惠。利益是现实的,现实利益固然不仅仅等于即时的、显然就在眼前的利益,但是在一定情况下,应该包含这种利益。在当前情况下,我们不赞成把根本利益仅仅局限在长远目标和长远利益的理解上,好像现实利益仅仅是具体利益和眼前利益。长与短、远与近,今天与明天,是有机结合的,密不可分的。利益是现实的,还意味着是必然和能够实现的。现实利益不是高亢的口号、空洞的说教、渺茫的追求,抽象的利益在群众中没有说服力、感召力和吸引力。

不是根本,是根本方法。这是解决问题的指导方法

这才体现 科学 2字啊


辨析题:科学技术发展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
一、科学的积极作用1、科技给人类带来了诸多好处、方便,使生活质量提高、长寿…2、科技揭示了许多社会、自然现象的本质,对破除迷信、发现规律起了重大作用3、科技与宗教之间的斗争中茁壮成长并且有强大的生命力4、科技是生产力。科技给产品带来更高的附加值…二、科学的消极作用1、科技发展给地球带来污染,比如汽车、...

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高中、大学相关课程简答题答案: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指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并通过中国民族形式表现出来.2.科学发展观是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马哲简答题之如何理解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
科学技术之所以受到社会的如此关注和重视,是由于它不仅为人类提供了认识世界的系统知识,还在于它为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全面进步注入了不竭的动力。恩格斯说:“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他还说,马克思“把科学首先看成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看成是最高意义...

为什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简答题
促进创新和发展,改善生活质量等。1、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创新提供了基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推动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服务的出现,带动产业的升级和发展。2、科学技术的进步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通过科学技术的应用,可以提供更好的医疗保健、教育、交通、通信等基础...

马原简答题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
马原简答题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对生产力要素的影响。2、其次科学技术促进生产关系的变革。由于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具有最终的决定意义科学技术带来了生产力的变化必然要求生产关系也发生变革。3、对人们的经济生活产生重要影响。科学技术对经济生活的影响主要通过物质文明体现出来,而物质文明又主要...

科学四年级简答题为什么说大树底下好乘凉
因为水的气化热高,在蒸腾过程中可以散失掉大量的辐射热,能降低植物体的温度,使它本身的表面温度低于环境温度,就不会有很多热量辐射散发到周围的空气中。另外,大树产生的阴影本身也抵挡了阳光红外线带来的温度。这样,在大树树荫下的温度确实要比一般建筑物阴影下的温度更低。所以说大树底下好乘凉是有...

马克思简答题: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w
“全球问题”从根本上说,还是我们人自身的问题,是人的活动方式和社会建制问题。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带来幸福还是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是取决于工具。刀子在人类生活中是有用的,但它也能用来杀人。”(3)为此,应改变我们人类的活动方式,变革...

科学问答题
8、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于___9、狭义的自然是指人类社会相区别,相对应的___名词解释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纳米材料:恒星:计算机语言: 简答题1、为什么说核能是高效、清洁和安全的能源2、简述生物技术的安全性问题论述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展开  我来答 5个回答...

科学和哲学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区别: 一、对象不同:科学以某一领域作为自己的对象,哲学以整体的世界作为对象。 二、方式不同:科学以实证知识的方式来进行,哲学则是以对这些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再思考的方式进行; 三、一般与个别的区别,哲学是一般的方法论,具有普遍意义,而具体科学则是个别的特殊的...

为什么科学备考简化答题能提分?
4. 增强自信心:简化答题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考试节奏,避免因为时间紧张而产生焦虑情绪。当考生对自己的答题能力充满信心时,他们在考试中的表现往往会更加出色。5.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科学备考简化答题要求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就养成简洁明了的表达习惯。这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有助于提高考试成绩,...

勉县19364011513: 简答题: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是统筹兼顾? -
在贞奥硝:[答案] 统筹兼顾是唯物辩证法在发展问题上的科学运用,也是我们党宝贵经验的总结,还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统筹兼顾是唯物辩证法在发展问题上的科学运用统筹兼顾的哲学方法论,是唯...

勉县19364011513: 为什么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
在贞奥硝:[答案] 以人为本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突出强调的一个重要思想和基本要求,它之所以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第一,以人为本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古已有之.马克思主义在科...

勉县19364011513: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其原因是?简答题 -
在贞奥硝:[答案]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其核心是以人为本.深刻理解以人为本,才能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切实做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第一,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第二...

勉县19364011513: 2.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
在贞奥硝:[答案] 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一、以人为本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以人为本,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古已...

勉县19364011513: 为什么说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 -
在贞奥硝:[答案] 以人为本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突出强调的一个重要思想和基本要求.它之所以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第一,以人为本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以人为本,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古...

勉县19364011513: 联系你的工作实际,谈谈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
在贞奥硝: 统筹兼顾的字面意思是 统筹:通盘筹划;兼:本义为一手执两禾,引伸为同时进行几桩事情或占有几样东西;顾:照顾.统一筹划,全面照顾.在科学发展观中,统筹兼顾是“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要三者统筹兼顾,地方与全国要统筹兼顾,”的缩略词,说的就是要总揽全局、科学筹划、协调发展、兼顾各方.至于怎么把这种干系不大的一个理论方法和一个口号结合成一篇完美的文章,是御用文人的事,是一件高深的事.这个故事,不干我事. 是你的事.

勉县19364011513: 为什么说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 -
在贞奥硝: 因为以人为本是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 强调的以人为本,与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完全一致的,与党提出的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勉县19364011513: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在贞奥硝: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文明的流动 今日的科学发展观不再是西方唯心主义或唯物主义的哲学,不再用非白即黑的矛盾论看待万事万物.矛盾论是博弈的最终结构,它显示了粗...

勉县19364011513: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什么? -
在贞奥硝: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勉县19364011513: 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属性是实践性 -
在贞奥硝: 答案:科学发展观科学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的重大实践课题.科学发展观是在新的发展实践中逐步提出、形成的.作为最新理论创新成果,其理论价值也在于实践.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