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孔,孟,荀思想的差异

作者&投稿:驹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孔、孟、荀社会思想有何异同?~

孟子和荀子思想的不同,首先表现在孟子提出了"性善说",而荀子提出了"性恶说",前者从性善论出发,大大的深化了孔子的修己,按人学说,如存心养性,反身而成,养浩然之气.而荀子站在儒家的立场上广泛的吸收先秦道法名阴阳等学派的思想成果,他吸收了道家的天道自然无为自然观"天行有常,部位尧存,不为桀亡".
孟子和荀子在王道上具有相同点,,但是荀子不象孟子那样强调统治者要启发民众的道德自觉,强调的是要以社会行为规范-礼约束民众,并且他并不排斥在治民中使用刑罚.孟子的性善是为修己提供人性根据,而性恶说则为修己时要约之以礼"提供人性根据.
荀子将人的生理本能称为"性",将人为的称为"伪".孟子将人天生具备的向善要求和可以为善的能力称为"性"[孟子强调内在修养的重要性,而荀子强调外在环境的重要性.并且有些学说认为孟子是"传道之儒"的代表,而荀子是"传经之儒"的代表,但这种区别不是绝对的.
孟子强调"天命",主张"天人合一";荀子强调天道自然,主张"天人之分".
孟子的"性善"和荀子的"性恶",在最终目的上是殊途同归的,都是为了引导人们在道德上加强修养,成为君子乃至"圣人".荀子的思想更适合当时社会的发展,其弟子韩非和李斯都从于法家,这与荀子的思想部分并不反对刑罚是有一定影响的.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王德峰教授讲座

孔丘、孟轲、荀况是先秦儒家的三个主要代表,孟子、荀子都极力推崇孔子,俨然以孔子的直接继承者自居。孟轲说:“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孔子也。”“乃所愿,愿学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荀子说:“通则一天下,穷则独立贵名,天不能死,地不能埋,桀跖之世不能讦,非大儒莫之能立,仲尼子弓是也”(《荀子•儒效》)。但由于历史上孔、孟并称,后世遂认为孔孟思想完全一致,浑然一体。建国以来,由于受某些政治风潮影响,一个时期在孔、荀之间似划定了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认为孔学与荀学势如水火。实际上,这两种观点都有辩明之必要。

孟学偏离孔学的四个方面
就孔学与孟学而言,论者尽管可从许多方面论证孟子对孔子思想的发展,然而却不能泯灭这样一个事实,即孔学与孟学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何以见得呢?
让我们先从孔孟“仁”的思想谈起。
“仁”在《论语》中主要有四层含义:
一、仁是一种涉及个人的道德修养。如:
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而已。” (《雍也》)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颜渊》)

二、仁是一种行事准则。如:
子贡问为仁。子曰:“公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卫灵公》)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同上)

三、仁是一种向往追求的美德。如:
苟志于仁矣,无恶也。(《里仁》)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
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

四、仁是一种理想的统治秩序。如:
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宪问》)

但无论《论语》中仁的含义有几种,有一点却是共同的,即仁是一种外在于人、经过人的主观努力方能达到的,它并非人天性所然。如第一层含义,可理解为仁的思想;第二层含义,可理解为仁的标准;第三层含义,可理解为仁的境界;第四层含义,可理解为仁的政绩。

我们再看《孟子》中的“仁”。
“仁”在《孟子》一书中也有如下四层含义:
一、从“仁”的缘起来说:
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告子上》)
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离娄上》)
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尽心下》)

就是说,仁是与身俱有,是内在于人的,无须经过人的主观努力,在人的自身中即可找到。

二、仁乃处理家庭关系的准则,说穿了,仁即孝: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梁惠王上》) ‘
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命也,有性焉……。(《尽心下》)

三、仁是-种恻隐之心、或曰不忍人之心: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告子上》)
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人皆有所不为,达之于其所为,义也。(《尽心下》)

四、仁是一种理想的政治:
既竭心思焉,继之以不忍人之政,而仁覆天下矣。(《离娄上》)
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滕文公上》)
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尽心上》)。

以上几层含义,关键是第一层,即仁乃人之天性,与生俱有,由此一层推而广之,人自然要亲亲、行孝。由此推而广之,施及自身亲人以外,自然会产生恻隐之心、不忍人之心。由此恻隐不忍人之心,施及政事,是为不忍人之政;为不忍人之政而思贤若渴,天下即可大治。因此在孟子看来,“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也”(《告子上》)。所以,从仁的存在,求仁的方式,达到仁的手段,孔孟两人恰好走了一条相反的路线。
孔学与孟学的第一个差异就在于此。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是孔孟对人的本性的认识有所不同,前者重客观,后者则是主观的、唯心的。
虽然孔子对人的本性问题缺少系统论述(即《公冶长》中所谓“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等天道,不可得两闻也”),但一些只言片语仍值得注意,最为人熟知的就是《论语•阳货》中“性相近,习相远也”的论述。这句话正确解释是:“人的本性是相近的,但人之所以有高低贵贱之分,君子小人之别,乃是由于“习”,即后天习俗所染的结果。有鉴于此,孔子十分注意后天学习环境对人思想的影响。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均见《为政》),“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述而》)。而孟子则与此相反,他的主要观点是人性本善。他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上》)。“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孟子•离娄下》)。与孔子相比,孟子对后天学习的论述就贫乏得多了,虽然其《尽心上》中有“君子所教者五”,对孔子因材施教的原则有所发挥,然其根本目的是恢复发展人固有的善性,“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告子上》)。
以上是孔学与孟学的第二个差异。
论到孔、孟对人之本性的认识,自然也应分析一下他们对修身之道的看法。实际这一方面孔孟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孔子修身,首重客观外界对人的影响,如:
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泰伯》)
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论语•卫灵公》)

其次,注重礼的约束作用,如:
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论语•雍也》)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论语•秦伯》)

再次,注重身体力行: ‘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论语•公冶长》)

孔子虽亦不废自省,但极少见,可举者仅下面两条:
见不贤而自内省也。(《论语•里仁》)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

然第一条是与“见贤思齐”相提并论,第二条亦仅从“远怨”角度而提,表现了一种消极避祸的思想。
孟子修身之道所走的路线恰与孔子相反。孟子首重内心自省:
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冶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孟子•离娄上》)
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孟子•离娄下》)

孟子又认为,修身之关键乃禁其“放心”:
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孟子•告子上》)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孟子•离娄下》)

他虽然注意到了客观外界对人的影响,但却是从存心养性,使人之善良不致丧失出发的:
伯夷非其君不事,非其友不友,不立于恶人之朝,不与恶人言。立于恶人朝,与恶人言,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孟子•公孙丑上》)

所以他现身说法,以自己不动心、持其志,善养其浩然之气以激励后学:
我四十不动心……持其志无暴其气……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也……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之所生,非义袭而取之也。(《孟子•公孙丑上》)

由此可知从修身的途径、方法,修身所达到的目的,孔孟两人都有重大区别。
这是孔孟之学的第三个区别。

孔孟还有一个重要区别,这就是为政之道。孔子为政,首推礼德: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其次,特重建立在人伦基础上的统治阶级内部秩序的巩固:
齐景公闻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论语•子路》)
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论语•为政》)

再次,强调修身正己以达政化之道:
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论语•子路》)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论语•颜渊》)

而孟子为政之道的基础同样是人性本善、不忍人之心,是人本身所固有的仁心:“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凡有四端于我者,智皆扩而充之……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以此推己及人,行之以不忍人之政,即仁政:
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矣,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梁惠王上》)

孟子有时亦提先王之政,如:“如耻之,莫若师文王,大国五年,小国七年,必为政于天下矣(《孟子•离娄上》)。然先王之政,实即仁政,两者实为一回事: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公孙丑上》)
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孟子•离娄上》)

从上所引可知,孟子的为政思想,实际不过将人本身固有的善性充分发挥出来,由己及人,推而广之,达到尽孝、仁亲、爱民,进而仁覆天下。虽然他在施政上还提出了不少具体措施,如尊贤使能,注意善教,不得罪于巨室等,然其根本是由此而出发,这与孔子为政首重礼德,注重统治阶级内部等级秩序显然不同。
这是孔孟之间的第四个区别。
孔、孟之不同,实际还可再举出一些,但以上四点也足能说明孔学、孟学并非浑然一体,而是存在相当差异的。
也正因此,荀子在其《非十二子》对子思、孟轲之学进行了激烈的攻击,认为他们“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犹然而材剧志大,闻见杂博,案往旧造说,谓之五行,幽隐而无说,闭约而无解”,因而使“世俗之沟犹瞀儒嚾嚾然不知其所非也,遂受而传之,以为仲尼子游为兹厚于世。”言外之意,无非是说,孟子是在先圣先王的旗帜下贩卖自己的舶来品,他们是一伙挂羊头卖狗肉的骗子而已。
关于荀子攻击思孟诸人“按往旧造说,谓之五行”的内容,后人有多种猜测,但不管荀子所指称的是什么,一个确定不移的事实是,在孟子稍后,已有人认为孟子学说有背孔子思想。以上分析,亦可为荀子立论做一佐证。

荀学复归孔学的四个方面
那么荀学与孔学关系又如何呢?从上引荀子言论中亦可以看出,荀子是以孔子嫡派传人自诩,以恢复孔学精神相标榜的。如细读《荀子》一书,可知荀子确也在许多方面反孟子之道而行之,部分地恢复了作为儒学奠基人孔子思想的主要倾向。
荀子对孔学的复归主要可归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是根据孔子“性相近,习相远”观点,批判了孟子的性善论,提出人性本恶思想。其《性恶》一文说: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好利焉……生而有疾恶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

据此他认为:
尧舜之与桀跖,其性一也,君子之于小人,其性一也……凡所贵尧禹君子者,能化性能起伪,伪起而生礼义……所贱于桀跖小人者,从其性,顺其情,安恣睢,以出于贪利争夺……故小人可以为君子而不肯为君子,君子可以为小人而不肯为小人。 (同上)

他认为人之本性与外界关系,就如良马有衔辔鞭策及如造父一样的好驭手,互柙配合,才能一日千里,所以“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辩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才能“身日进于仁义而不自知也”,如“与不善人处”,只能得到“身且加于刑戮而不自知”的结果。这一点完全与孔子重视后天学习的思想相吻合。从《荀子》首列《劝学》与《论语》首列《学而》也可说明这一点。
荀子复归孔学的另一个表现是关于礼的论述。
如前所述,孔子是十分重礼的,他认为礼是人的完美道德形成的关键,是国治政化的首要途径。然到孟子手里,礼的重要被大大忽视。《孟子》中的礼在多数场合就仅局限于~种朝聘辞受婚丧嫁娶的礼仪,如“其接也以礼”,“其馈也以礼”(《万章下》),“事君无义,进退无礼”(《离娄上》),“诸侯之礼,吾未之学也”(《滕文公上》)。孟子实际上已抛弃了孔子关于礼在修身治国方面具有巨大作用的思想。而到荀子手里,则公开,亮出了孔子重礼的旗帜,并把礼提到一个十分隆崇的地步。
荀子关于礼的论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礼的最主要特色是养人之欲,是有别:
故礼者养也,刍豢稻梁,五香调味,所以养口也,椒兰芬芯,所以养鼻也……君子既得其养,又好其别。曷谓别?曰: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礼论》)。

二、礼为“人道之极”,是推原先王之道,寻求仁义之本的主要途径:
故绳者直之至,衡者平之至,规矩者,方圆之至,礼者人道之极也。然而不法礼不足礼,谓之无方之民,法礼足礼,谓之有方之士。礼之中焉能思索,谓之能虑,礼之中焉能勿 易,谓之能固,能虑能固,加好之者,斯圣人矣。 (《礼论》)
将原先王,本仁义,则礼正其经纬蹊径也。若挈裘领,诎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劝学》)

三、礼是国家治乱之根本。
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上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劝学》)
故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家无礼不宁。君臣不得不尊,父子不得不亲,兄弟不得不顺,夫妇不得不欢。(《大略》)

这些实际都是孔子重礼思想的具体化。
荀子复归孔学的第三个表现是对孔子中庸之道的具体阐述。
中庸是孔子的一个基本思想,就孔子观点而言,中庸主要有二层意义:
其一,从修身而言,它指一种无过无不及的美德,如:“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中庸》)。
其二,在为政治国上,表现为持中执正之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舜其大知也欲!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同上)
而孟子治身论政,强调收其放心,推其仁心,很少论及中庸。不仅如此,从他的“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之类激切言论来看,可知其存在不少极端思想,与中庸之道相去更远。程颐评孟子“有些英气。才有英气,便有圭角,英气甚害事”(《四书章句•孟子序说》),也是就这一点而言的。荀子高扬中庸思想,表现了维护孔子学说的坚定立场。
荀子对孔子中庸思想的继承发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认为中庸乃修身养心之关键:
治气养心之术,血气刚强,则柔之以调和;知虑渐深,则一之以易良;勇毅猛戾,则辖之以道顺;齐节便利,则节之以动止;狭隘褊小,则廓之以广大;卑湿重迟贪利,则抗之以高志。(《修身》)

二、认为中庸乃处事以枢机:
主尊贵则恭敬而傅,主信爱则谨慎而赚,主专任则拘守而详……贵而不为夸,信而不处谦,任重而不敢专……福事至则和而理,祸事至则静而理,富则施广,贪则用节……(《仲尼》)

三、认为中庸乃治政理国之原则:
先王之道,仁之隆也,比中而行之。曷谓中?曰:礼义是也。 (《儒效》)
贤能不待次而举,中庸不待政而化。(《王制》)

四、认为中庸与人之日常起居饮食等都有密切关系:
心平愉则色不及佣(孙诒让:“佣与庸通,犹言常”),而可以养目,声不及佣而可以养耳,蔬食菜羹而可以养口,粗布之衣,粗系川之履而可以养体……(《正名》)

这些方面,都表现了荀子对孔学的有意继承。

荀子恢复孔学传统方面所作的又一努力是对孔子正名思想的发挥。
正名思想亦是孔子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说:“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这一思想的提出主要是基于春秋末期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孔子认为:“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论语•季氏》)而礼乐征伐之所以自诸侯出,甚至“陪臣执国命”,臣弑君、子弑父不断发生,主要是因当时的“实”与“名”不相符,即实际上的君做不到周礼规定的君之名应尽的职分,实际上的臣也不安于周礼所规定的臣之名所应尽的职分。是现实世界之“实”违反了先王所制的“名”,才引起许多无道反常现象。为了避免社会动乱,首先须正名,让各人重新按照“名”所规定的去做。
孟子明确提到正名问题的言论很少,因孟子判断是非的标准,主要是仁。以这个标准,如果君不象君,臣也不必全尽臣道,因此当齐宣王提到“汤放桀,武王伐纣”,问他“臣弑其君可乎?”他回答说:“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矣。”(《孟子•梁惠王下》)
荀子的正名愿望,似乎比孔子还要强烈。荀子生活的时代,正是战国名辩思想蜂起之时。当时的情况是:“圣王没,名守慢,奇辞起,名实乱,是非之形不明”,“虽守法之吏,诵数之儒亦皆乱也”(《荀子•正名》)。荀子作为新兴地主阶级思想家,非常重视正名的重要性,他认为:
故王者之制名,名定而实辨,道行而志通,则慎率民而一焉。故析辞擅作以乱正名,使民疑惑,人多辨讼,则谓之大奸;其罪犹为符节度量之罪也。故其民莫敢托为奇辞以乱正名,故其民悫;悫则易使,易使则公。其民莫敢托为奇辞,以乱正名;故壹于道法而谨于循令矣。(《正名》)

荀子主张,通过正名,达到“上以明贵贱,下以辨同异”,“以正道而辨奸”,“邪说不能乱,百家无所窜”,“说行则天下正”的目的。即:使人民认识一致,思想统一,遵守秩序,服从法令,天下归于正道。这一点完全与孔子正名思想一致。
以上几点足能说明我们前面所提问题,即孔学和荀学之间,绝非势若水火,判如冰炭,而是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的。当然由于时代不同,荀子对孔子思想发展得更为系统完整,许多亦超出了孔子思想。然就孔、孟、荀三人关系而言,孔与孟的相异程度要远远超过孔与荀的相同处,孔子与荀子有着更为直接的关系。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呢?我们认为,孔孟荀生活的时代很值得研究。孔子生活的时代,虽然礼崩乐坏,但毕竟周天子还维持着一个天下共主的名义,因此孔子不惜四处游说,希望各诸侯国能克己复礼,恢复周的统治威权。而荀子生活时代已到战国末期,这个时期趋于统一倾向已很明显。两个时代相比,虽然统一向分裂、分裂向统一,起跑点截然相反,然为统一而努力,却是生活于两个时代人们的共同愿望,所以孔子思想虽然是倒退复辟的,但稍加改造,就会成为新兴阶级建立自己政权的理论依据和主要手段,于是形成了孔、荀之间的共同点。而孟子生活的时代,正当战国中期,周天子的天下共主地位连名义也不存在了。这个时期,战国列强都在纷纷寻求领导群雄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孟子的仁义学说,即迎合这种需要而产生。当时分裂局面已成普遍现象,“攻地以战杀人盈野,攻城以战,杀人盈城”,这一状况有别于孔子时代。统一形势未萌,每一国家都暂时不能把其他国家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这一状况又有别于荀子时代,于是形成了孔、荀学说的接近和孔、孟学说的较大差异。

  1. 孔子主张透过「仁」、「守礼」等伦理道德来恢复社会秩序;

  2. 孟子主张回复人本来的善性,并加以发扬光大,便可以成就各种德行;

  3. 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来是恶的,必须通过礼法,使各阶层的人安守本份,社会才会安定.

  孔丘、孟轲、荀况是先秦儒家的三个主要代表,孟子、荀子都极力推崇孔子,俨然以孔子的直接继承者自居。孟轲说:“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孔子也。”“乃所愿,愿学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荀子说:“通则一天下,穷则独立贵名,天不能死,地不能埋,桀跖之世不能讦,非大儒莫之能立,仲尼子弓是也”(《荀子•儒效》)。但由于历史上孔、孟并称,后世遂认为孔孟思想完全一致,浑然一体。建国以来,由于受某些政治风潮影响,一个时期在孔、荀之间似划定了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认为孔学与荀学势如水火。实际上,这两种观点都有辩明之必要。



1、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年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者.名丘,字仲尼,鲁国人.
首先,他提出“仁”的学说,即要求统治者能够体贴民情,爱惜民力,不要过度压迫剥削人民,以缓和阶级矛盾.其次,他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2、孟子(前372-前289)战国时思想家.名轲,字子舆,邹国人.
孟子认识到人民的力量不可轻视,说:“民为贵”,“君为轻”.他主张实行“仁政”,让农民有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并放宽刑罚,减轻赋税.但孟子又宣扬“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这是一种为统治阶级辩护的思想.
3、荀子(前313-前238)战国后期思想家.名况,赵国人.
荀子是一位唯物主义思想家.他认为星坠日食,刮风下雨,春生夏长,是自然界的变化,自然界的变化又是有一定规律的.人力能够征服自然,应该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这是一种人定胜天的思想,它反映了战国时期人们对自然斗争力量的加强.
儒家思想的根本“仁爱”思想,共同表现形式“礼乐制度”.三个人都是一致的,其实只要是儒家最根本的思想,这三位的观点都是一致的,要不然怎么会成为儒家最著名的三位大师呢?
讨论这三位,重要的应该是不同点,我个人认为:
孔子:更关注贵族,士人以上级别的阶级利益,这是儒家思想有等级的“仁爱”思想的体现,本来儒家的政治主张就是维护贵族阶级利益的.
孟子:最关注民生,老百姓的利益,可以说孟子是最关注民生的先秦思想家,甚至超过了以“兼爱”为思想的墨子.
荀子:是比较有争议的,甚至有人认为他是法家思想,所以他的思想比较切合社会实际.荀子有“人性本恶”之说,其实应该是“人性向恶”,两个的差别是,前者是本性是恶,后者说的是有可能向恶.
孔子的细想体系的核心是“仁” 和“礼” 主要内容是 仁者爱人 克己复礼 为政以德
孟子则是把 仁 发展成“仁政”,而“仁政”的实行必须重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主张人性本善 倡导“养浩然之气”先义后利 舍生取义
荀子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他认为 天行有常 不为尧存 不为桀亡,即自然界的运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人也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造自然 即“制天命而用之” 他认为人性本恶 主张 性恶论 ,但是可以凭借后天教育使人由恶变善
由此而论,虽然他们各自主张的偏重各有不同,但他们的学说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就是 仁 .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孟子推广“仁政”,而荀子重视礼(即人的行为规范)和人的作用,强调后天教育教人向善,这本身也是“仁”的一种延伸
参考资料:《中国古代史》人民教育出版社


万宁市17692791312: 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异同点 -
彤泳裸花:[答案]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年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者.名丘,字仲尼,鲁国人.首先,他提出“仁”的学说,即要求统治者能够体贴民情,爱惜民力,不要过度压迫剥削人民,以缓和阶级矛盾.其次,他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

万宁市17692791312: 孔、孟、荀社会思想有何异同? -
彤泳裸花: 孟子和荀子思想的不同,首先表现在孟子提出了"性善说",而荀子提出了"性恶说",前者从性善论出发,大大的深化了孔子的修己,按人学说,如存心养性,反身而成,养浩然之气.而荀子站在儒家的立场上广泛的吸收先秦道法名阴阳等学派...

万宁市17692791312: 比较孔、孟、荀人性论的异同如题了啦 700字左右 是孔子、孟子、荀子三人的哟~要的是他们三人的人性论的异同,是异同~不要简单的给我三人的人性论观点 -
彤泳裸花:[答案] 荀子是法家,且在楚国做官时处处体现法家治国思想. 荀子的两位杰出门生韩非子、李斯,都是法家代表人物 荀子还是阴阳家的代表人物. 荀子既反对“性善论”,又反对“斯孟学派”

万宁市17692791312: 简述孟荀两人对孔子的思想的发展的不同点 -
彤泳裸花: 先秦时期儒家有三个代表人物———孔、孟、荀 ,他们的道德修养论奠定了其后我国传统道德修养论的基调 ,但由于他们三人分处春秋战国时代的不同阶段 ,面临的具体社会情势有所不同 ,导致他们的道德修养论在前后传承发展中又有所损益流变.孔子“仁”“礼”并重 ,在道德修养中注重“学”“思”结合 ,内外兼修的方法 ;孟子推行“王道”、“仁政” ,在道德修养中继承了孔子的“思” ,发展出“存心”、“养性” ,向内反省的道德修养方法 ;荀子“隆礼贵义” ,在道德修养中继承了孔子的“学” ,发展出“强学而求”、“积善成德”的道德修养方法.

万宁市17692791312: 比较孔、孟、荀人性论的异同 -
彤泳裸花: 荀子是法家,且在楚国做官时处处体现法家治国思想. 荀子的两位杰出门生韩非子、李斯,都是法家代表人物 荀子还是阴阳家的代表人物. 荀子既反对“性善论”,又反对“斯孟学派”

万宁市17692791312: 孔子 荀子 孟子 相同点 不同点 -
彤泳裸花: 孔子 孟子 荀子 都主张仁孔 仁者爱人 孟 性善论 仁政荀 性恶论 仁政 王道

万宁市17692791312: 孔子与孟子有何不同?
彤泳裸花: 孔”子把儿子背在背上,“孟”子把儿子扛在头上

万宁市17692791312: 荀子是孔子思想的正宗传人?荀子是孔子思想的正宗传人吗
彤泳裸花: 不是,但他在继承了孔、孟子的思想学说之上发展了自己的学说,是儒家继孔、孟之后的又一位代表人物.他推崇孔子的治国理念,特别看重并继承了孔子的“外王学”. 发展: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孟子是“义”,而荀子在继承二人基础上提出“礼”、“法”;此外,孟子持“性善论”,而荀子持“性恶论”.等等. 荀子是约公元前313年出生的,而孔子是约公元前479年去世的,从年代上来说也不能够直接聆听孔子教诲. 满意回答请好评把~~~O(∩_∩)O谢谢啦

万宁市17692791312: 求文档: 孔孟思想的区别 -
彤泳裸花: 孔子的思想是努力学习,积极向上进取.孟子的是任何事物在客观上有自然的经济规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