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后坐力炮是什么?

作者&投稿:示孟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无后坐力炮是什么?~

无后坐力炮是发射时炮身不后坐的火炮,主要用于直瞄打击装甲目标,压制,歼击有生力量和火器,在反坦克战只上曾立下了汗马功劳。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人戴维斯利用配重物平衡发射原理,发明了无坐力炮。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50年代,无坐力炮蓬勃发展,充满生机,各国军队装备数量很大,是当时主要的反坦克武器之一。进入70年代以后,由于装甲技术的发展和反坦克导弹的装备,无坐力炮的地位和作用日渐衰落。


目前,发达国家军队已不再装备无坐力炮,但第三世界国家仍在使用。


“戴维斯炮”


1879年,法国的德维尔将军等人发明了火炮的反后坐复进装置,但它并没有消除开炮时的后坐现象,只是使后坐炮身能够自动回复到原来的位置。并且它还会使炮架结构复杂,重量增加,机动性降低。


世界上第一门能够消除后坐现象的火炮是由美国海军少校戴维斯研制的。戴维斯的设计思想非常独特,他把两颗弹尾相对的弹丸放在一根两端开口的炮管内发射。射击时,向前射出的是真弹头,另一颗向后抛的是假弹丸──铅油质的配重体,使其作用力相互抵消,从而使炮射不发生后坐。抛射出的配重体散落在炮尾后不远的地方,射手避开了这个危险区就不会受伤害。戴 维斯于1914年发明的世界上第一门无坐力炮人称“戴维斯炮”。


“戴维斯炮”还有许多不完善之处,人们对它进行了改进和发展。1917年,俄国人梁布欣斯基取消了配重体,直接用向后喷出的火药气体来进行平衡。这样,抛射固体配重体的后半截炮管也就没有用了,使无坐力炮的炮管缩短了一半,此后,英国的库克和苏联的特罗菲莫夫、别尔卡洛夫、库尔契夫斯基等人对无坐力炮作了新的发展,在炮管的尾部安上喷管,使流过喷管的气体速度增大,从而减少喷出的气体量。1936年,梁布欣斯基研制出一种75.2毫米无坐力炮,这是世界上正式装备部队的第一种无坐力炮。无坐力炮的第一次实战应用是1941年的苏联─芬兰战争。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年代,无坐力炮在各国军队中得到广泛应用,并不断改进。无坐力炮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于伴随步兵作战。但后喷火焰大,易暴露。它主要用于近距离射击坦克等装甲目标。


20世纪70年代以后,反坦克导弹和单兵火箭的发展,已大部分取代了无坐力炮的地位。


目前,发达国家军队已不再装备无坐力炮,但第三世界国家仍在使用。


75式105毫米无后坐力炮


该炮炮身由线膛身管、锥形扩大药室、炮闩座、击发的机构、接架箍等组成,炮闩为断隔螺闭锁结构,闭锁后构成4个带锥角的拉瓦尔喷孔;接架箍用于安装瞄准装置和连接炮架;高低机为齿轮螺杆结构,方向机为蜗轮蜗杆结构;前架脚装有胶轮,左右架脚装有抬手,既可配合胶轮使火炮在地面作短距离移动,也是火炮与炮车的紧固连接件;火炮配有由光学瞄准镜、激光测距仪、弹道计算机和电源组成的简易火控系统。


火炮底盘由BJ212A轻型越野车改装,备有8个弹仓;火炮在车上有两个射击位置,除正常紧固射击位置外,大仰角射击时,可将火炮后移,将左、右架脚置于车体后底板的两个脚窝内。


火炮配有尾翼稳定破甲弹和榴弹。尾翼稳定破甲弹装有塑料弹带,飞行时微旋,采用双锥药型罩;榴弹装有导向销,以导向预制槽弹带进入膛线;弹药基数40发,车上只载6-7发弹。


性能数据


口径:105毫米


车体长:3810毫米


车体宽:1750毫米


车体高:1990毫米


战斗状态全重:2185千克


炮身重:121千克


炮架重:91千克


炮身长:3409毫米


火线高:1510毫米


全弹重:


破甲弹:16.2千克


榴弹:21.6千克


破甲弹破甲厚度:


180毫米/68度


初速:


破甲弹:503米/秒


杀伤爆破榴弹:320米/秒


射速:5-6发/分


最大射程:


榴弹:7400米


直射距离:


破甲弹:580米


高低射界:-4度-7度


方向射界:左右各115度


炮班人数:4-5人


日本60式106mm双管自行无后坐力炮


60式自行无后坐力炮是在美国 M40式106mm 无后坐力炮基础上发展而成的。该炮于1956年开始研制,60年装备日本陆上自卫队。目前,该炮仍在日本陆上自卫队服役,但在机械化步兵师中正逐渐退出现役,由反坦克导弹取代。


性能特点


①具有较强的反装甲能力。


②发动机后置,主动轮前置,有较强的越野机动能力。


③火炮可以靠液压或电动装置提升,也可以通过手动泵升降,具有较好的适应能力,操作轻便、灵活。


④配有75cm 立体测距仪以及红外夜视仪,前方配装潜望镜,后方有观察镜,火控设备先进。


⑤车体未配三防装置,也不具备水陆两栖性能。


基本数据


口径106毫米


初速(破甲弹)500米/秒


最大射程7000米


有效射程:


破甲弹(活动目标)1100米


破甲弹(固定目标)1370米


直射距离550米


射速:


最大10发/分


持续6发/分


炮身长3320毫米


膛线36条,右旋


高低射界-15 °~+25 °


方向射界10 °~30 °


炮身重220千克 配用弹种 破甲弹、榴弹


破甲弹重16.9千克


破甲弹破甲厚度(0°着角)550毫米 弹药基数8发


车体型号 SS4型履带车底盘


车体长4300毫米


车体宽2230毫米


车体高1590毫米


车底离地高350毫米


发动机功率88.2~110千米


行驶速度45~55千米


最大行程130千米


爬坡度60%


侧倾坡度30%


通过垂直墙高550毫米


越壕宽1800毫米


涉水深1000毫米


战斗状态全重8000千克


乘员人数3人


识别特征


①两门无后坐炮水平安装在履带式装甲车车体右侧。火炮前方装有蝶形固定器,后方装防弹钢板。


②车体为钢板焊接和铆接结构,装甲厚12毫米。发动机后置,主动轮前置。


③悬挂装置为扭杆式,5对大直径负重轮,3个托带轮。


意大利弗格里80毫米无坐力炮


意大利布雷达机械公司1974年研制,可对付各种装甲目标。其特点是采用无坐力炮技术与火箭增程技术相结合的原理,因所用瞄准镜不同分两脚架型和三脚架型两种。初速380米/秒,最大射程4500米,有效射程500米(两脚架型)、1000米(三脚架型),最大射速4发/分,炮长1850毫米,炮重17千克(两脚架型)、27千克(三脚架型)。


瑞典“卡尔.古斯塔夫”84毫米无坐力炮


瑞典“卡尔.古斯塔夫”84毫米无坐力炮有M2、M2-550和M3三种型号,属瑞典步兵排制式装备。它的结构紧凑,由线膛身管、后喷管、击发机构、两脚架及瞄准具组成。M2型全炮长1.13米,含两脚架全炮重14.2千克,1-2名炮手即可进行操作。炮弹初速310米/秒,射速6发/分,能发射破甲弹、榴弹、照明弹和发烟弹。发射FFV65式破甲弹的有效射程为400米,能击穿400毫米厚均质钢装甲。发射的FFV441式榴弹内装850颗钢珠,配用多用途引信,可触发或空炸,有效射程1.3千米。M3型全炮长1.065米,重9千克,发射F的FV597式火箭助推尾翼稳定超口径破甲弹,弹径132毫米,有效射程250米,可击穿900毫米厚均质钢装甲。


卡尔·古斯塔夫”84毫米无后坐炮有M2、M2-550和M3等3种型号。


属步兵排制式装备.它结构紧凑,由线膛身管、后喷管、击发机构、两脚架及瞄准具组成。M2全炮长1.13米,含两脚架全炮重14.2公斤,可由单兵携带,1~2人操纵,炮弹初速310米/秒,射速6发/分,能发射破甲弹、榴弹、照明弹和发烟弹.


发射FFV65式破甲弹有效射程400米,能击穿400毫米厚均质装甲,发射的FFV441式榴弹内装850颗钢珠,配用多用途引信,可触发或空炸,有效射程1.3公里。M3全炮长1.065米,重9公斤,发射FFV597式火箭助推尾翼稳定超口径破甲弹,弹径132毫米,有效射程250米,可击穿900毫米厚均质装甲,能对付现代先进的主战坦克。有84毫米无后坐炮,足以用来对付汽车自杀炸弹和轻型装甲武器。


“卡尔·古斯塔夫”84毫米无后坐炮可由士兵用两脚架支撑发射,也可车载发射,如在轻型装甲车上发射。


美国M40式106毫米无后坐力炮


M40式106毫米无后坐力炮是美国1940年代的一种反坦克无坐力炮。主要装备在步兵营和装甲步兵营,作为步兵伴随火炮使用。该炮机动方便,战场适应能力强,可配用M79、M92和M149E5三种炮架,既可固定于地面使用,也可以安装在M274轻型拖车、各型吉普车和M113装甲人员输送车上使用;配用弹种多,使用范围广。配用弹种包括,杀伤人员的榴弹和对付装甲目标的破甲弹、碎甲弹;配用新型瞄准系统和新弹后,对目标的命中概率和毁伤增大,与美制型号相比效能有所提高。M40系列无后坐炮自1950年代装备以来,美军对其进行了不断改进。现有主要型号M40A1式、M40A2式和M40A4式。其中,M40式配用三脚炮架,M40A1式和M40A2式配用M79炮架,M40A4式配用M92炮架。此外,该炮还可6门联装在M50式奥图斯轻型履带车上,构成火力强大的反坦克火力车。


该炮口径106毫米,初速(破甲弹)503米/秒,最大射程(破甲弹、碎甲弹)7700米,有效射程破甲弹、碎甲弹1100米、榴弹3300米。射速(持续)1发/分钟。炮身长2692毫米,高低射界(M79式炮架)-17°~+65°,方向射界360°。炮架重(M79式)88公斤。配用破甲弹、碎甲弹、榴弹破甲弹。全炮长3404毫米,全炮重(不含弹)709.5公斤。炮班人数2人。

无后坐力炮是一种炮尾有喷气孔,发射时炮身的后坐力被向后喷出气体的反作用力所抵消,所以它是一种发射时没有后坐的火炮。
这种火炮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操作和携带方便。通常采用定向装药的穿透力很强的炮弹,能摧毁装甲车辆、火力点和堡垒,是步兵一种较为理想的伴随火炮。最早研制成功无后坐力炮的是美国。1914年一种发射时两管对接的无后坐力炮问世,这种火炮在向前射出一颗弹丸的同时,向后射出一铅油质配重体,使炮身没有后坐,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得到了运用。此后20~30年代俄国人制成了带喷管的无后坐力炮,即特罗菲莫夫、别尔卡洛夫和库尔契夫斯基的动力反作用炮。

二战中德军的无后坐力火炮

无后坐力炮是发射时炮身不后坐的火炮,主要用于直瞄打击装甲目标,压制,歼击有生力量和火器,在反坦克战只上曾立下了汗马功劳。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人戴维斯利用配重物平衡发射原理,发明了无坐力炮。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50年代,无坐力炮蓬勃发展,充满生机,各国军队装备数量很大,是当时主要的反坦克武器之一。进入70年代以后,由于装甲技术的发展和反坦克导弹的装备,无坐力炮的地位和作用日渐衰落。

目前,发达国家军队已不再装备无坐力炮,但第三世界国家仍在使用。

“戴维斯炮”

1879年,法国的德维尔将军等人发明了火炮的反后坐复进装置,但它并没有消除开炮时的后坐现象,只是使后坐炮身能够自动回复到原来的位置。并且它还会使炮架结构复杂,重量增加,机动性降低。

世界上第一门能够消除后坐现象的火炮是由美国海军少校戴维斯研制的。戴维斯的设计思想非常独特,他把两颗弹尾相对的弹丸放在一根两端开口的炮管内发射。射击时,向前射出的是真弹头,另一颗向后抛的是假弹丸──铅油质的配重体,使其作用力相互抵消,从而使炮射不发生后坐。抛射出的配重体散落在炮尾后不远的地方,射手避开了这个危险区就不会受伤害。戴 维斯于1914年发明的世界上第一门无坐力炮人称“戴维斯炮”。

“戴维斯炮”还有许多不完善之处,人们对它进行了改进和发展。1917年,俄国人梁布欣斯基取消了配重体,直接用向后喷出的火药气体来进行平衡。这样,抛射固体配重体的后半截炮管也就没有用了,使无坐力炮的炮管缩短了一半,此后,英国的库克和苏联的特罗菲莫夫、别尔卡洛夫、库尔契夫斯基等人对无坐力炮作了新的发展,在炮管的尾部安上喷管,使流过喷管的气体速度增大,从而减少喷出的气体量。1936年,梁布欣斯基研制出一种75.2毫米无坐力炮,这是世界上正式装备部队的第一种无坐力炮。无坐力炮的第一次实战应用是1941年的苏联─芬兰战争。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年代,无坐力炮在各国军队中得到广泛应用,并不断改进。无坐力炮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于伴随步兵作战。但后喷火焰大,易暴露。它主要用于近距离射击坦克等装甲目标。

20世纪70年代以后,反坦克导弹和单兵火箭的发展,已大部分取代了无坐力炮的地位。

目前,发达国家军队已不再装备无坐力炮,但第三世界国家仍在使用。

75式105毫米无后坐力炮

该炮炮身由线膛身管、锥形扩大药室、炮闩座、击发的机构、接架箍等组成,炮闩为断隔螺闭锁结构,闭锁后构成4个带锥角的拉瓦尔喷孔;接架箍用于安装瞄准装置和连接炮架;高低机为齿轮螺杆结构,方向机为蜗轮蜗杆结构;前架脚装有胶轮,左右架脚装有抬手,既可配合胶轮使火炮在地面作短距离移动,也是火炮与炮车的紧固连接件;火炮配有由光学瞄准镜、激光测距仪、弹道计算机和电源组成的简易火控系统。

火炮底盘由BJ212A轻型越野车改装,备有8个弹仓;火炮在车上有两个射击位置,除正常紧固射击位置外,大仰角射击时,可将火炮后移,将左、右架脚置于车体后底板的两个脚窝内。

火炮配有尾翼稳定破甲弹和榴弹。尾翼稳定破甲弹装有塑料弹带,飞行时微旋,采用双锥药型罩;榴弹装有导向销,以导向预制槽弹带进入膛线;弹药基数40发,车上只载6-7发弹。

性能数据

口径:105毫米

车体长:3810毫米

车体宽:1750毫米

车体高:1990毫米

战斗状态全重:2185千克

炮身重:121千克

炮架重:91千克

炮身长:3409毫米

火线高:1510毫米

全弹重:

破甲弹:16.2千克

榴弹:21.6千克

破甲弹破甲厚度:

180毫米/68度

初速:

破甲弹:503米/秒

杀伤爆破榴弹:320米/秒

射速:5-6发/分

最大射程:

榴弹:7400米

直射距离:

破甲弹:580米

高低射界:-4度-7度

方向射界:左右各115度

炮班人数:4-5人

日本60式106mm双管自行无后坐力炮

60式自行无后坐力炮是在美国 M40式106mm 无后坐力炮基础上发展而成的。该炮于1956年开始研制,60年装备日本陆上自卫队。目前,该炮仍在日本陆上自卫队服役,但在机械化步兵师中正逐渐退出现役,由反坦克导弹取代。

性能特点

①具有较强的反装甲能力。

②发动机后置,主动轮前置,有较强的越野机动能力。

③火炮可以靠液压或电动装置提升,也可以通过手动泵升降,具有较好的适应能力,操作轻便、灵活。

④配有75cm 立体测距仪以及红外夜视仪,前方配装潜望镜,后方有观察镜,火控设备先进。

⑤车体未配三防装置,也不具备水陆两栖性能。

基本数据

口径106毫米

初速(破甲弹)500米/秒

最大射程7000米

有效射程:

破甲弹(活动目标)1100米

破甲弹(固定目标)1370米

直射距离550米

射速:

最大10发/分

持续6发/分

炮身长3320毫米

膛线36条,右旋

高低射界-15 °~+25 °

方向射界10 °~30 °

炮身重220千克 配用弹种 破甲弹、榴弹

破甲弹重16.9千克

破甲弹破甲厚度(0°着角)550毫米 弹药基数8发

车体型号 SS4型履带车底盘

车体长4300毫米

车体宽2230毫米

车体高1590毫米

车底离地高350毫米

发动机功率88.2~110千米

行驶速度45~55千米

最大行程130千米

爬坡度60%

侧倾坡度30%

通过垂直墙高550毫米

越壕宽1800毫米

涉水深1000毫米

战斗状态全重8000千克

乘员人数3人

识别特征

①两门无后坐炮水平安装在履带式装甲车车体右侧。火炮前方装有蝶形固定器,后方装防弹钢板。

②车体为钢板焊接和铆接结构,装甲厚12毫米。发动机后置,主动轮前置。

③悬挂装置为扭杆式,5对大直径负重轮,3个托带轮。

意大利弗格里80毫米无坐力炮

意大利布雷达机械公司1974年研制,可对付各种装甲目标。其特点是采用无坐力炮技术与火箭增程技术相结合的原理,因所用瞄准镜不同分两脚架型和三脚架型两种。初速380米/秒,最大射程4500米,有效射程500米(两脚架型)、1000米(三脚架型),最大射速4发/分,炮长1850毫米,炮重17千克(两脚架型)、27千克(三脚架型)。

瑞典“卡尔.古斯塔夫”84毫米无坐力炮

瑞典“卡尔.古斯塔夫”84毫米无坐力炮有M2、M2-550和M3三种型号,属瑞典步兵排制式装备。它的结构紧凑,由线膛身管、后喷管、击发机构、两脚架及瞄准具组成。M2型全炮长1.13米,含两脚架全炮重14.2千克,1-2名炮手即可进行操作。炮弹初速310米/秒,射速6发/分,能发射破甲弹、榴弹、照明弹和发烟弹。发射FFV65式破甲弹的有效射程为400米,能击穿400毫米厚均质钢装甲。发射的FFV441式榴弹内装850颗钢珠,配用多用途引信,可触发或空炸,有效射程1.3千米。M3型全炮长1.065米,重9千克,发射F的FV597式火箭助推尾翼稳定超口径破甲弹,弹径132毫米,有效射程250米,可击穿900毫米厚均质钢装甲。

卡尔·古斯塔夫”84毫米无后坐炮有M2、M2-550和M3等3种型号。

属步兵排制式装备.它结构紧凑,由线膛身管、后喷管、击发机构、两脚架及瞄准具组成。M2全炮长1.13米,含两脚架全炮重14.2公斤,可由单兵携带,1~2人操纵,炮弹初速310米/秒,射速6发/分,能发射破甲弹、榴弹、照明弹和发烟弹.

发射FFV65式破甲弹有效射程400米,能击穿400毫米厚均质装甲,发射的FFV441式榴弹内装850颗钢珠,配用多用途引信,可触发或空炸,有效射程1.3公里。M3全炮长1.065米,重9公斤,发射FFV597式火箭助推尾翼稳定超口径破甲弹,弹径132毫米,有效射程250米,可击穿900毫米厚均质装甲,能对付现代先进的主战坦克。有84毫米无后坐炮,足以用来对付汽车自杀炸弹和轻型装甲武器。

“卡尔·古斯塔夫”84毫米无后坐炮可由士兵用两脚架支撑发射,也可车载发射,如在轻型装甲车上发射。

美国M40式106毫米无后坐力炮

M40式106毫米无后坐力炮是美国1940年代的一种反坦克无坐力炮。主要装备在步兵营和装甲步兵营,作为步兵伴随火炮使用。该炮机动方便,战场适应能力强,可配用M79、M92和M149E5三种炮架,既可固定于地面使用,也可以安装在M274轻型拖车、各型吉普车和M113装甲人员输送车上使用;配用弹种多,使用范围广。配用弹种包括,杀伤人员的榴弹和对付装甲目标的破甲弹、碎甲弹;配用新型瞄准系统和新弹后,对目标的命中概率和毁伤增大,与美制型号相比效能有所提高。M40系列无后坐炮自1950年代装备以来,美军对其进行了不断改进。现有主要型号M40A1式、M40A2式和M40A4式。其中,M40式配用三脚炮架,M40A1式和M40A2式配用M79炮架,M40A4式配用M92炮架。此外,该炮还可6门联装在M50式奥图斯轻型履带车上,构成火力强大的反坦克火力车。

该炮口径106毫米,初速(破甲弹)503米/秒,最大射程(破甲弹、碎甲弹)7700米,有效射程破甲弹、碎甲弹1100米、榴弹3300米。射速(持续)1发/分钟。炮身长2692毫米,高低射界(M79式炮架)-17°~+65°,方向射界360°。炮架重(M79式)88公斤。配用破甲弹、碎甲弹、榴弹破甲弹。全炮长3404毫米,全炮重(不含弹)709.5公斤。炮班人数2人。




关于手枪后坐力。后坐力会影响精准性吗?
指枪弹、炮弹射出时的反冲力。(据《现代汉语词典》)。产生后坐力的原因是动量守恒。炮弹在离开炮管之前,整个火炮的动量总和为零。炮弹出膛之后,炮弹携带了一定的动量,但整个火炮的动量总和还是为零,即炮管必须有一个反向的动量——速度和炮弹的速度相反——这个动量就是后坐力的来源。无后坐力...

无后坐力炮是怎样做到的?真的没有后坐力?
无后坐力炮的装填方式非常类似于传统火炮。但是在开火时,发射药产生的气体中有相当一部分从火炮的后方溢出,从而产生一个接近于推动弹丸前进动量的反向动量。这样就使得火炮本身几乎不产生后坐力(当然发射时仍旧产生一定的后坐力)。这样就使得无后坐力炮不需要常规火炮所需的后坐缓冲装置,使无后坐力...

后坐力是什么?求通俗易懂的解答,能举几个例子也好,谢谢
根据牛顿的第三定律,当你给某个物体一个力的时候,那个物体也会给你一个力,而这个理就是反作用力。二后坐力就是当枪械发出子弹的时候,子弹给予枪的反作用力,而这个反作用力就由枪传到拿着枪的人的手上。如果要理解后坐力的话,最好理解反作用力。比如,你用力推一个人(瞬间用力),你会发现...

电磁炮到底有没有后坐力
所以,实际上,普通弹药就等于我们在一瞬间用力将一辆车急速的推了出去,而电磁炮就等于我们一直推着车从缓慢加速往前跑。于是,如果两辆车要达到同样的速度,那么,很显然瞬间用力我们会感觉更用力些,而一直推着加速我们就感觉不出来了。这也就是为什么会说电磁炮后坐力小的原因,因为时间分散缓冲了...

无后坐力炮是什么?
75式105毫米无后坐力炮该炮炮身由线膛身管、锥形扩大药室、炮闩座、击发的机构、接架箍等组成,炮闩为断隔螺闭锁结构,闭锁后构成4个带锥角的拉瓦尔喷孔;接架箍用于安装瞄准装置和连接炮架;高低机为齿轮螺杆结构,方向机为蜗轮蜗杆结构;前架脚装有胶轮,左右架脚装有抬手,既可配合胶轮使火炮在地面作短距离移动...

国产新型无后坐力炮亮相,
国产新型无后坐力炮亮相 河北延兴机械有限公司公众号发表文章。在这篇文章中,该公司首次展示了正在测试的新一代国产无后坐力炮。同时,文章明确提出,“争取新型武器系统按期列装定型,为部队提供好用、好用、耐用、实用的装备,履行强军第一责任以实际行动,为党的第二个“十功”交出优异成绩”。这...

古斯塔夫无后坐力炮备受美军的青睐
瑞典新型卡尔-古斯塔夫M4无后坐力炮:是一枝由瑞典萨博博福斯动力公司生产、并且是较常见的单兵携带多用途无后座力炮,发射84x246毫米炮弹,美军游骑兵团在1987年最早就开始试装备,海豹突击队也在1997年开始试装备,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经常会遇到巷战,破除坚厚的壁垒或者门板是个大问题。有时候久攻不下...

肩扛火炮治愈火力不足恐惧症
因素2:战备要求,便携性要求 次要因素则是军改后,中国陆军“新质作战力量”火力配系的需求,咱们先前提过很多次,军改之后,中国陆军战斗序列中起码出现了两种新型战役战术军团一级编制,分别是由陆航部队加上精锐轻步兵组成的空中突击旅和由精锐轻步兵糅合部分轻装甲力量组成的特战旅。无后坐力炮有什...

75式105毫米无后坐力炮
75式105毫米无后坐力炮 1964年越南战争中,越南游击队缴获了一些M40无后坐力炮,并将其运到中国。1967年,中国开始对这种无后坐力炮进行仿制,并命名为75式105mm无后坐力炮列装中国陆军。该炮炮身由线膛身管、锥形扩大药室、炮闩座、击发的机构、接架箍等组成。PWL75式105毫米自行无后坐炮是...

无坐力炮真的没有后坐力吗?
在向前发射弹丸的同时,后面那颗起平衡作用的配重弹在其反作用推力下从炮后射出,爆成碎片。从此开始有了一种新的火炮,即利用后喷物质的动量与前射弹丸实现动量平衡,使炮身不后坐的火炮,这种火炮被正式命名为无坐力炮,也叫无后坐力炮。正是基于这种平衡对冲原理,无坐力炮得到了长足发展。后来...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14761291636: 无后坐力炮(美国戴维斯发明的武器) - 搜狗百科
赫昭抗病: 无后坐力炮是火炮的一种.特点是发射时利用后喷物的动能抵消后座力使炮身不后座的火炮.由于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操纵方便,适用于伴随步兵作战,配用空心装药破甲弹,主要用于攻击堡垒、坦克和其他坚固目标.缺点是发射时后喷火会暴露发射阵地,后喷火还使其无法在狭小空间内使用.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14761291636: 无后坐力炮的原理是什么?
赫昭抗病: 十五世纪,著名的大艺术家达·芬奇想了个办法,他建议人们把两门相同的大炮,炮... 现代的无后坐力炮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这种炮一面向前发射炮弹的同时,一面...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14761291636: 无后坐力炮的原理是什么? -
赫昭抗病: 1、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在同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炮弹打出去,必然产生一个相反的力,使得大炮产生巨大后坐力,如果经这个力使用气体消化掉,抵消这个反作用力,那么这个反作用力就不会作用在大炮上,而是推动气体推动相反运动的力量了,这样就大大减少了大炮的后坐力..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14761291636: 无坐力炮又叫什么?
赫昭抗病: 又叫无后坐力炮.发射过程中炮身 不后坐的火炮.主要配用空心装药破甲 弹,由炮身、炮架和瞄准装置组成.炮 身尾部有炮闩,闩上有孔,其后有喷管. 发射时,向前运动的弹丸和火药燃气的 动量与由闩孔和喷管向后喷出的火药燃 气的动量大小相等,故炮身不后坐.其 口径一般为57 ~ 120毫米,对坦克的 直射距离为400 ~ 800米.它体积较小, 重量较轻,适于随身携带;结构简单, 操作方便,适于伴随步兵作战.主要用 于摧毁近距离的装甲目标和火力点.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14761291636: 无坐力炮的特点有什么
赫昭抗病: 无坐力炮是发射时利用后喷物质的动量抵消后坐力使炮身不后坐的火炮.亦称无后坐力炮.它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于随伴步兵作战;但后喷火焰大,...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14761291636: 无后坐力炮和火箭筒有什么区别
赫昭抗病: 首先,无后坐力炮现在的标准称呼为"无坐力炮". 无坐力炮与火箭筒从原理上讲是一样的,都是采用动量守恒原理,利用火药燃气后喷使发射器无明显前冲和后坐. 从...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14761291636: 无坐力炮如何发明的?原理、特点?
赫昭抗病: 无坐力炮是发射时利用后喷物质的动量抵消后坐力使炮身不后坐的火炮.亦称无后坐力炮.一般火炮在发射炮弹的同时,还会产生巨大的后坐力,使火炮后退很远的距离,...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14761291636: 无后坐力炮有哪些优缺点?
赫昭抗病: 无后坐力炮的特点与它的名字有关.由于它在发射时不像加农炮和榴弹炮那样产生巨大的后坐力,因而就不需一套笨重复杂的反后坐装置,火炮的炮架等也不必做得特别结实.这样,它的结构自然就简单多了,而且重量轻,便于运送和随时架起来向敌目标尤其是向坦克和装甲车辆等活动目标射击. 无后坐力炮的特点和优势在于发射时没有后坐力,由此使结构大为简化,重量相应减轻,便于携行和机动.但它也有明显的缺点,与反坦克炮、反坦克导弹等反坦克武器相比,在弹丸威力、射程和精度方面均显不足,已难以对付日益先进的现代坦克.另外,无后坐力炮消耗火药多,发射时有一多半的火药用于后喷,以消除后坐力.后喷火危险区大,易暴露目标.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14761291636: 无坐力炮的研发原理是什么?
赫昭抗病: 无坐力炮是利用发射时炮尾向后喷射产生的反作用力,使炮身不后坐的火炮,也叫无后坐炮.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是轻巧的步兵伴随武器.由于无后坐力,故不需要炮架,因此它的重量只相当于其他同口径火炮的十分之一左右.但这种炮发射时后喷火焰大,配用的是定装式空心装药破甲弹,用于摧毁近距离的敌方坦克、装甲车、野战工事等,是步兵分队反坦克的主要武器之一.无坐力炮按身管结构分为线膛和滑膛两种,按运动方式分为便携式、驮载式、车载式、牵引式、自行式等,按弹药装填方式分为前装式和后装式,按消除后坐方式分为喷管型、戴维斯型和弩箭型.这种口径一般为57 - 120毫米,反坦克直射距离400 - 800米.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