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天姥吟留别段意和第二段层意(急!急!)

作者&投稿:班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梦游天姥吟留别】作者写了层次、简要概括其层意~

全诗共分三个层次。
1、第一段的听说天姥山,羡慕天姥山到第二段的去天姥山表现的是李白求仕心切,为了自己的抱负感慨的走向长安城。大有我辈岂是蓬蒿人之意。
2、第二段从登山开始用美丽的景色铺就天姥山的美丽壮阔。用来表现李白进入朝廷后初期受到重用之时对朝廷的依赖好感。而“忽已暝”三字表示他已经陷入其中,眼睛已经被迷惑看不见真正的事实。然后忽然间“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表示他已经开始得罪权贵,失宠。但这只是惊,不是贬。后来“列缺霹雳,丘峦崩摧”则映射自己失宠,天颜巨变。而自己则一直在这种“得”与“失”中挣扎。到了顿悟后的境界,“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才发现这一切的一切不过是一场梦。
3、最后一段表现自己对这种黑暗朝廷的不屑与自己性格上的洒脱。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一吐长安三年的郁闷之气。天外飞来之笔,点亮了全诗的主题。

扩展资料
这首诗的题目在唐代《河岳英灵集》中被录为“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则本诗应当是他离开东鲁时所作。李白少年时在四川生活,后来出川游历,三十六岁左右移家东鲁,后入长安,进入官场,不到两年,辞官返回东鲁,又过几年,打算再次游历江湖,于是告别此间众人,写成此诗。
李白已在此地定居了十年,此次告别,短期内必然是不会回来了,于是便极其认真地阐述心志,写诗留别。十年间,李白经历了学道、入仕、辞官等诸多事情,心态也几经变化。
他在此地所交朋友驳杂,观点不一,知心者终是少数,不免有人仍要规劝一二,李白便索性抢先出手,自述理想,叫人无力反驳,再潇洒转身离去。
诗人写梦之作不少,像元稹、白居易就写了许多记梦之诗,其中也颇有几篇长诗,酣畅而细致。李白此诗也写梦,却是为了留别而作,写得有理有据,汪洋恣肆,仿佛是要以此梦来度化友人。
留别之诗,若是大讲道理,则必然大煞风景,若是谈论感情,又不免拖泥带水,李白索性以梦言之,便可肆意吐露心声。这是本诗的特别之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梦游天姥吟留别

第一层:自“我欲因之梦吴越”至“渌水荡漾清猿啼”,写湖;
第二层:自“脚著谢公屐”至“迷花倚石忽已暝”,写登山;
第三层:自“熊咆龙吟殷岩泉”至“仙之人兮列如麻”,写梦中所见;
第四层:自“忽魂悸以魄动”至“失向来之烟霞”,写梦醒。
《梦游天姥吟留别》第二段描绘了四幅图景,即:月夜——剡溪清幽;白昼——山中壮美;傍晚——洞外恐怖;夜晚——洞中仙乐。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李白出翰林之后,其作年一说天宝四载(745年),一说天宝五载(746年)。
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李白在长安受到权贵的排挤,被放出京,返回东鲁(在今山东)家园。之后再度踏上漫游的旅途。这首描绘梦中游历天姥山的诗,大约作于李白即将离开东鲁南游吴越之时。
李白早年就有济世的抱负,但不屑于经由科举登上仕途。因此他漫游全国各地,结交名流,以此广造声誉。
他有一个不安定的灵魂,他有更高更远的追求,于是离别东鲁家园,又一次踏上漫游的旅途。这首诗就是他告别东鲁朋友时所作,所以又题作“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海上来客,谈起东海仙山瀛洲,说它在烟涛浩渺中,实难寻求。越中来人,说起那里的天姥山,尽管云霞或明或暗,间或可见。天姥山高耸入云,象横卧天际,高超五岳遮盖赤城,其势无比。天台山,传说高达四万八千丈,面对天姥山,象拜倒东南偶下。我想游天姥,因而梦游了吴越。一夜飞越,梦里见到镜湖明月。明月清辉,把我身影映在湖里,不久又把我的身影,送到剡溪。当年谢灵运的住处,至今犹在,清波荡漾猿猴长啼,景致凄凄。我脚穿着,谢灵运的登山木屐,攀登峻峭峰峦,如上青天云梯。在云间的山腰,可见东海日出,身体悬在半空,可听天鸡鸣啼。山中尽是�岩,道路千回万转,迷恋倚石赏花,忽觉天色已晚。熊吼声龙吟声,在岩泉间震响,深林为之惊�,峰峦火之抖颤。乌云沉沉低垂,似乎快要落雨,水波淡淡荡漾,湖面腾起云烟。闪电划破长空,一声惊雷巨响,山丘峰峦,仿佛突然崩裂倒塌。神仙石府的石门,在隆隆声中打开。洞里天空青暝暝,望不到边际,日月交相辉映,照耀着金银台。云神们以彩虹为衣,以风作马,他们踩踏祥云,纷纷飘然而下。老虎奏起琴瑟,鸾鸟拉着车驾,仙人翩翩起舞,列队纵横如麻。忽然令人胆颤,不由魂飞魄散,恍恍惚惚惊醒,不免惋惜长叹。醒来时看见的,身边唯有枕席,方才美丽烟霞,已经无影无迹。世间行乐之事,实在如同梦幻,万事从古都象,东去流水一般。我与诸君作别,不知何时回还?暂且放养白鹿,在那青崖之间,要走随即骑去,访问名川大山。我岂能低头弯腰,去事奉权贵,使我心中郁郁寡欢,极不舒坦!
这是全文注释第二段你自己可以找到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5286159246: 梦游天姥吟留别第二段怎样分层?急啊~~原文第二段: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shàn)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lù)水荡... -
尚隶己酮:[答案] 第一层:自“我欲因之梦吴越,”至“渌(lù)水荡漾清猿啼.”,写湖 第二层:自“脚著谢公屐”至“迷花倚石忽已暝.”,写登山 第三层:自“熊咆龙吟殷(yǐn)岩泉,”至“仙之人兮列如麻.”,写梦中所见 第四层:自“忽魂悸以魄动”至“失...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5286159246: 梦吟天姥吟留别 作品赏析分析第一段,思考:既然题目是“梦游天姥”,为何开篇从“瀛洲”谈起?天姥山出带有神秘色彩外,还有什么特点,文中是怎样体... -
尚隶己酮:[答案] 1、 瀛洲本来和天姥山没有关系,不过联系上下(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是说 “从外归来的人们谈及瀛洲,是那么的虚无缥缈的地方.越地的人谈起的天姥山是实实在在可以看见的” ,先说“海客谈瀛洲,烟涛...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5286159246: 《梦游天姥吟留别》作者到底想表达什么?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 -
尚隶己酮:[答案] 天姥山其实映射的是朝廷. 第二段从登山起,描写天姥山的美丽壮阔,来表现自己进入朝廷后初期受到重用之时对朝廷的依赖和好感.而“忽已暝”三字表示自己深陷其中.已被迷惑看不见真正的事实.然后忽然间“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5286159246: 梦游天姥吟留别,第二段理解 -
尚隶己酮:[答案] 我根据越人说的话梦游到了绍兴大都市,一天夜里,飞渡过了明月映照的镜湖.镜湖的月光照着我的影子,一直送我到了剡溪.谢灵运住的地方现在还在,清澈的湖水荡漾,猿猴清啼.脚上穿着谢公当年特制的木鞋,攀登直上云霄的...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5286159246: 梦游天姥吟留别赏析,300字左右.急! -
尚隶己酮:[答案] 一、 诗的形象美 李白非常擅长于从生活中发现美,并用他的如巨笔把它描摹刻画出来.《梦》一诗中不乏这样的句子:“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诗人运用对比与夸张,写出天...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5286159246: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的翻译? -
尚隶己酮:[答案] 原文: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外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5286159246: 《梦游天姥吟留别》第二段诗描绘了五幅图,请扼要概括这五幅图画. -
尚隶己酮:[答案] 诗人在月光照耀下,一夜飞到了剡溪,清水荡漾,山猿啼鸣,景象清幽,这是第一梦景.于是,穿上谢公特制的登山林屐,登临连接青云的石阶,在半山腰观日出,又听到天空的天鸡叫,景色壮观,令人心醉,这就点明了梦游的时间是从朋夜...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5286159246: 梦游天姥吟留别 反应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第二段结尾两句,可以多写点吗?)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
尚隶己酮:[答案] 诗人迭遭失意后对神仙世界的向往,觉得只有梦境才更值得流连,但梦境破灭后,人,不是随心所欲地轻飘飘地在梦幻中翱翔了,而是沉甸甸地躺在枕席之上.看出李白对现实的失望想超脱而不得的惆怅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5286159246: 梦游天姥吟留别,作者为什么要花如此多的笔墨来描写梦境 -
尚隶己酮:[答案] 作者是浪漫主义诗人,运用了比喻、对比、衬托、夸张、联想等手法,把幻想中的事物写得活灵活现,惊心动魄,这是他一贯的风格用梦境的绚丽衬托最后一段,写梦转入写实,揭示了全诗的中心意思,他认为,如同这场梦游一样,世间行乐,总是...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5286159246: 梦游天姥吟留别第二段对天姥山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
尚隶己酮:[答案] 第二段是作者李白通过梦境奇幻场面的描写,抒发浪漫主主情怀和超脱凡俗的志趣,是文中的核心思想的体现,并非是对天姥山的描写.全文中只有第一段是描写天姥山的,却也是“道听途说的”其实,李白在写这首诗时还没有去过天姥山,要不怎么...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