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纪来获得诺贝尔奖的人的简况 一世纪来获得诺贝尔奖的人的简况

作者&投稿:甫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二十一世纪最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是谁???~

现在已经是二十一世纪了 已经有很多人获得诺贝尔奖了。当然目前大陆还没有人得过诺贝尔奖的,挺遗憾的,难道是大陆的教育体制有问题?清华北大那么多才子,到底咋了?

  居里夫人 Marie Curie(1867-1934)法国籍波兰科学家,研究放射性现象,发现镭和钋两种放射性元素,一生两度获诺贝尔奖。居里夫人 Marie Curie(1867-1934)法国籍波兰科学家,研究放射性现象,发现镭和钋两种放射性元素,一生两度获诺贝尔奖。作为杰出科学家,居里夫人有一般科学家所没有的社会影响。尤其因为是成功女性的先驱,她的典范激励了很多人。很多人在儿童时代就听到她的故事 但得到的多是一个简化和不完整的印象。世人对居里夫人的认识。很大程度上受其次女在1937年出版的传记《居里夫人》(Madame Curie)所影响。这本书美化了居里夫人的生活,把她一生所遇到的曲折都平淡地处理了。美国传记女作家苏珊·昆(Susan Quinn)花了七年时间,收集包括居里家庭成员和朋友的没有公开的日记和传记资料。於去年出版了一本新书:《玛丽亚· 居里:她的一生》(Maria Curie: A Life),为她艰苦、辛酸和奋斗的生命历程描绘了一幅更详细和深入的图像。

居里夫人:两次荣获诺贝尔奖的伟大科学家

在世界科学史上,玛丽·居里是一个永远不朽的名字。这位伟大的女科学家,以自己的勤奋和天赋,在物理学和化学领域,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并因此而成为唯一一位在两个不同学科领域、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著名科学家。

  中国网10月10日讯 挪威诺贝尔委员会10月10日在挪威首都奥斯陆宣布,将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授予芬兰前总统马尔蒂-阿赫蒂萨里。

诺贝尔委员会说,授予阿赫蒂萨里诺贝尔和平奖“以表彰其30多年来致力于解决全球国际冲突做出的重要贡献。”

不管是作为一名芬兰高级公务员和总统或者是在联合国等国际机构任职,阿赫蒂萨里一直在为和平事业而努力。在过去20年里,阿赫蒂萨里一 直在积极参与解决全球暴力冲突。1989年至90年,他在促使纳米比亚的独立发挥了重要作用。在2005年,阿赫蒂萨里和其组织“危机管理倡议 ”(CMI)对于解决印尼复杂的亚齐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在1999年和2005年至07年,他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试图找到解决科索沃危机的方法。 2008年,通过“危机管理倡议”和与其它机构的合作,阿赫蒂萨里试图为伊拉克问题寻找一个和平的解决方案。此外,他还对解决北爱尔兰 、中亚、非洲之角的冲突作出了贡献。

尽管事件各方对避免战争和冲突负有主要责任,挪威诺贝尔委员会曾数次将诺贝尔和平奖颁发给国际政治的斡旋者。今天,阿赫蒂萨里是一位杰出的斡旋者。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取得成果,他向人们展示出了外交斡旋在解决国际冲突中所能发挥的作用。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希望,阿赫蒂萨里的努力和成就可以鼓舞其他人。

马尔蒂-阿赫蒂萨里1937年6月23日生于芬兰维堡,社民党人。他1965年进入芬兰外交部工作,曾先后出任过芬兰驻坦桑尼亚 、 赞比亚 、 索马里和莫桑比克的大使。1977年进入了联合国 ,担任联合国纳米比亚问题特别代表、芬兰外交部国务秘书、 前南斯拉夫问题特别代表和联合国负责行政管理事务的副秘书长。1994年3月任芬兰总统 ,2000年3月1日去职。在卸去总统职务后,担任联合国负责处理非洲之角人道主义问题的特使等职务。2005年11月11日被任命为联合国科索沃问题谈判特使。

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在颁奖文告中赞扬了她为“可持续发展、民主和和平所作的贡献。”肯尼亚助理环境部长马塔伊在得知获奖消息后对挪威电视台说:“非常感谢你们,我感到很吃惊。我感到很激动,我并没有想到会获奖。

出生于1940年的马塔伊于1977年发起了“绿色带运动”,这一项目致力于提倡生物多样性,并同时创造工作机会、使妇女在社会上获得更多地位。这一项目已栽下了3千万棵树。树木的养护机构目前还雇佣了数千人,其中有不少是妇女。她说:“我们对这些植物的生态系统负有特别的责任。如果我们不能保护它们,那么我们也无法生存。”

这位著名的生物学者于1971年成为内罗毕大学的首位生物学女教授,后来成为生物学院的院长。这位著名的生物学学者1978年获得了德国学术交流奖学金,是获得这一奖学金的首位东非国家的女性。她后来获得了生物学博士学位。

马塔伊于2002年12月作为绿党成员在肯尼亚的首次自由选举中当选议员。2003年1月,她出任助理环境部长,负责自然资源保护工作。她最近因为对国家的贡献而获得了“手握燃烧着的矛的老者”的头衔。

马丁.路德.金(1929-1968),美国黑人牧师,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他领导了美国五六十年代的民权运动。

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人逐渐认识到,南北战争所致力解放黑奴运动,并没有产生使美国黑人成为完全平等公民的预效果。十九世纪后期,美国黑人的公民权利受到州和地方歧视黑人的法规和惯例层层约束和限制。在日常生活中,美国黑人常常被隔离开来,不能与白人同在一个学校上学,乘坐同一公共交通工具,同在一个地方居住。黑人不能充分参与美国社会生活,甚至在一百年后仍然和奴隶一样被剥夺各种权利,他们生活水准的提高与国家的发展并非完全相称。因此美国黑人的平等问题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黑人志愿团体和教会以及其它各阶层关心此事的美国人团体,同心合力掀起了一场争取民权的运动。他们敦促国会通过强有力的法律,清除美国社会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的最后残余。

一九六三年八月二十八日在华盛顿林肯纪念堂举行的「为工作的自由进军」是民权运动的重要里程碑。那天最激励人心的,是马丁.路德.金恩牧师代表南方基督教领导会议所作的讲演。 一位新闻记者指出,金氏的演讲「充满林肯和甘地精神的象征和圣经的韵律」。他既义正严辞又有节制;公开宣扬-这是其基本哲学的一部分--非暴力的改革途径;并且侃侃陈词,雄辩有力。在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美国国会、总统和法院将金氏在讲演中提到的各种法律障碍解除了
曼德拉
纳尔逊·罗利赫拉赫拉·曼德拉( Nelson Rolihlahla Mandela )1918年7月18日出生于南非特兰斯凯一个大酋长家庭,先后获南非大学文学士和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律师资格,当过律师。曼德拉自幼性格刚强,崇敬民族英雄。他是家中长子而被指定为酋长继承人。但他表示:“决不愿以酋长身份统治一个受压迫的部族”,而要“以一个战士的名义投身于民族解放事业”。他毅然走上了追求民族解放的道路。1944年他参加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简称非国大)。1948年当选为非国大青年联盟全国书记,1950年任非国大青年联盟全国主席。1952年先后任非国大执委、德兰士瓦省主席、全国副主席。同年年底,他成功地组织并领导了“蔑视不公正法令运动”,赢得了全体黑人的尊敬。为此,南非当局曾两次发出不准他参加公众集会的禁令。

1961年6月曼德拉创建非国大军事组织“民族之矛”,任总司令。1962年8月,曼德拉被捕入狱,当时他年仅43岁,南非政府以政治煽动和非法越境罪判处他5年监禁。1964年6月,他又被指控犯有以阴谋颠覆罪而改判为无期徒刑,从此开始了漫长的铁窗生涯,在狱中长达27个春秋,他备受迫害和折磨,但始终坚贞不屈。1990年2月11日,南非当局在国内外舆论压力下,被迫宣布无条件释放曼德拉。同年3月,他被非国大全国执委任命为副主席、代行主席职务,1991年7月当选为主席。1994年4月,非国大在南非首次不分种族的大选中获胜。同年5月,曼德拉成为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1997年12月,曼德拉辞去非国大主席一职,并表示不再参加1999年6月的总统竞选。1999年6月正式去职。

主要著作有:《走向自由之路不会平坦》、《斗争就是生活》、《争取世界自由宣言》、自传《自由路漫漫》。

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曼德拉“乌弗埃-博瓦尼争取和平奖”。1993年10月,诺贝尔和平委员会授予他诺贝尔和平奖,以表彰他为废除南非种族歧视政策所作出的贡献。同年他还与当时的南非总统德克勒克一起被授予美国费城自由勋章。1998年9月曼德拉访美,获美国“国会金奖”,成为第一个获得美国这一最高奖项的非洲人。2000年8月被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授予“卡马”勋章,以表彰他在领导南非人民争取自由的长期斗争中,在实现新旧南非的和平过渡阶段,以及担任南共体主席期间做出的杰出贡献。

1992年曼德拉与温妮分居,1996年3月19日,法院判定曼德拉与温妮离婚。现任妻子格拉萨·马谢尔(Graca Machel)是莫桑比克前总统萨莫拉的遗孀,1998年7月18日与曼德拉结婚。

1992年10月首次访华,5日被北京大学授予名誉法学博士学位。1999年5月,曼德拉总统应邀访华,他是首位访华的南非国家元首。
你说的是特里萨嬷嬷(Mother Teresa)吧!
大学英语教材(复旦版)第三册有一个单元就讲了她的故事。她还获得了1979年的诺贝尔和平奖。
这是转贴的关于她的生平简介:
特里萨嬷嬷(Mother Teresa)原名艾格妮丝·巩霞·博杰舒,1910年8月27日出生在前南斯拉夫的斯科普里一个阿尔巴尼亚农民家庭。她的父亲是个杂货商,家境并不富足,但父慈母爱,手足亲睦,她在温馨的家庭生活中生长起来。善良博爱的天性使她对慈善事业着迷。1928年来到印度,并投身于慈善事业。从40年代起,她在印度开展救助孤儿、穷人和老人的慈善工作,并在印度和其他国家创办众多的学校、医院、收容所和孤儿院等。

1952年,特里萨在一座印度庙的旁边建起了“垂死贫民收容所”,以让那些可怜的人在弥留之际能享受一下人间的温暖。至80年代末,大约有3万名身患不治之症又无家可归的穷人在收容所里度过了他们最后的日子。当记者问到挽救这些患有不治之症的人是否值得时,她甚至根本不能理解这个问题的意思,因为这与她的人生观格格不入。
此后,特里萨开始考虑收治麻风病人一事。1964年教皇保罗六世在印度访问期间接见了特里萨,并将自己的一辆高级轿车送给她。特里萨后来将这部车卖掉,用拍卖所得为麻风病人建了一幢楼房,并培训了一些护理人员,使这里成了加尔各彼得堡唯一的麻风病中心。
1979年的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了印度修女特里萨,以表彰她“为克服贫穷所做的工作”。在授奖仪式上,特里萨嬷嬷说:“我以穷人的名义接受这笔奖金。”在晚祷后,她对记者说:“贪婪——对权力的贪婪,对金钱的贪婪,对名誉的贪婪,这时当今世界实现和平的最大障碍。”获奖后,特里萨嬷嬷卖掉了奖章,连同19万美元的奖金,全部捐赠给贫民和麻风病患者,没有给自己留下一美分。 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和平教育奖授予特里萨嬷嬷,以表彰她将其一生献给解除贫困,促进和平和为正义而斗争的事业。她创建和领导的慈善机构在120个国家设立了569个服务中心,3500名修女在其中供职。
1997年9月5日,享誉全球的慈善家、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特里萨嬷嬷因心脏病发作在印度加尔各答逝世,终年 87岁。印度政府于9月13日为特里萨嬷嬷举行了盛大国葬。特里萨嬷嬷的灵柩盖着印度国旗,放在运送过“圣雄”甘地和印度国父尼赫鲁遗体的炮车上,缓缓驶向举行葬礼弥撒的加尔各答体育馆。逾百万不同宗教信仰的群众沿途跟随护送,向灵车抛掷鲜花并高举她的照片。
特里萨嬷嬷将毕生献给为穷苦人谋福利的事业,深受全世界人民的爱戴,被誉为“善良与光明的化身”。特里萨嬷嬷逝世的消息传开后,整个加尔各答沉浸在悲痛之中,成千上万的印度人含着泪水与特里萨嬷嬷作最后的告别。如今,她的名字已经飞越千山万水,传遍整个世界。她以献身慈善事业的至诚,直面困苦的精神,赢得亿万人民的爱戴和尊敬,被人们尊为“善良与光明的化身”。

  你的命题也太大了。获得诺贝尔奖的分很多领域,以下就几个领域给你点资料吧。
  班廷(1891—1941)
  加拿大医药学家1923年获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

  毕业于加拿大多伦多医学院并任该校教授。1922年,班廷在麦克
  劳德教授的指导下,成功地提取了糖尿病的特效药胰岛素,并第一次
  在糖尿病人身上使用获得成功,使糖尿病这一过去被视为不治之症的
  疑难病被攻克。1923年,他与麦克劳德教授分享了当年的诺贝尔生理
  学及医学奖。

  爱因托文(1860—1927)
  荷兰病理学家、眼科专家1924年获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

  乌德勒支大学医学博士,曾任莱顿大学生理学教授。他的主要贡
  献是对病理学,尤其是对心脏病的研究。1896至1906年期间,他潜心
  研究心脏跳动记录器机械原理,1903年发明了著名的“心电图描记器”,
  这一仪器可以准确地测定由于心肌收缩而引起的电势变化。1906年首
  次应用于临床,轰动了当时的医学界。由于他发明了心电图描记器这
  一重大贡献,1924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

  菲比格(1867—1928)
  丹麦病理学家1926年获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

  哥本哈根大学医学院博士,曾任该校教授、校长。他最重要的贡
  献是对致癌物的研究。他首先搞成使老鼠致癌的实验,使老鼠得了胃
  癌,接着又把癌瘤移植到其它老鼠身上,使这些老鼠也患了癌症。从
  而发现了致癌寄生虫,揭示了癌症病理的一个方面。为了表彰他在癌
  症研究上作出的贡献,1926年度授予他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

  姚雷格(1857—1940)
  奥地利病理学家、神经病学家1927年获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

  维也纳大学医学博士,是维也纳卓越的精神病学和神经病学教授。
  他主要研究甲状腺功能、呆小病和甲状腺肿,推广使用碘盐。在抗生
  素疗法和疟热疗法之前,成功地研究出一种治疗麻痹性痴呆症的有效
  方法。另外他也是首先实际使用奎宁给人治疗疟疾获得效果的医生。
  由于他发现治疗麻痹的发热疗法,于1927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及医
  学奖。

  化学奖
  1901年 J.H.范特·霍夫(荷兰人)发现溶液中化学动力学法则和渗透压规律

  1902年 E.H.费雪(德国人)合成了糖类以及嘌呤诱导体

  1903年 S.A.阿累尼乌斯(瑞典人)提出电解质溶液理论

  1904年 W.拉姆赛(英国人)发现空气中的惰性气体

  1905年 A.冯·贝耶尔(德国人)从事有机染料以及氢化芳香族化合物的研究

  1906年 H.莫瓦桑(法国人)从事氟元素的研究

  1907年 E.毕希纳(德国人)从事酵素和酶化学、生物学研究

  1908年 E.卢瑟福(英国人)提出放射性元素的蜕变理论

  1909年 W.奥斯特瓦尔德(德国人)从事催化作用、化学平衡以及反应速度的研究

  1910年 O.瓦拉赫(德国人)脂环式化合物的奠基人

  1911年 M.居里(法籍波兰)发现镭和钋

  1912年 V.格林尼亚(法国人)发明了格林尼亚试剂——有机镁试剂

  P.萨巴蒂埃(法国人)使用细金属粉末作催化剂,发明了一种制取氢化不饱和烃的有效方法

  1913年 A.维尔纳(瑞士人)从事分子内原子化合价的研究

  1914年 T.W.理查兹(美国人)致力于原子量的研究,精确地测定了许多元素的原子量

  1915年 R.威尔斯泰特(德国人)从事植物色素(叶绿素)的研究

  1916—1917年未颁奖

  1918年 F.哈伯(德国人)合成氨的发明

  1919年 未颁奖

  1920年 W.H.能斯脱(德国人)从事电化学和热动力学研究

  1921年 F.索迪(英国人)从事放射性物质的研究,首次命名“同位素”

  1922年 F.W.阿斯顿(英国人)发现非放射性元素中的同位素并开发了质谱仪

  1923年 F.普雷格尔(奥地利人)创立有机化合物微量分析法

  1924年 未颁奖

  1925年 R.A.席格蒙迪(德国人)从事胶体溶液的研究并确立了胶体化学

  1926年 T.斯韦德贝里(瑞典人)从事胶体化学中分散系统的研究

  1927年 H.O.维兰德(德国人)研究确定了胆酸及多种同类物质的化学结构

  1928年 A.温道斯(德国人)研究出一族甾醇及其与维生素的关系

  1929年 A.哈登(英国人),冯·奥伊勒·歇尔平(瑞典人)阐明了糖发酵过程和酶的作用

  1930年 H.非舍尔(德国人)从事血红素和叶绿素的性质及结构方面的研究

  1931年 C.博施(德国人),F.贝雷乌斯(德国人)发明和开发了高压化学方法

  1932年 I.兰米尔(美国人)创立了表面化学

  1933年 未颁奖

  1934年 H.C.尤里(美国人)发现重氢

  1935年 J.F.J.居里,I.J.居里(法国人)发明了人工放射性元素

  1936年 P.J.W.德拜(美国人)提出分子磁耦极矩概念并且应用X射线衍射弄清分子结构

  1937年 W.N.霍沃斯(美国人)从事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C的结构研究

  P.卡雷(瑞士人)从事类胡萝卜素类、核黄素类以及维生素A、B2的研究

  1938年 R.库恩(德国人)从事胡萝卜素类以及维生素类的研究

  1939年 A.布泰南特(德国人)从事性激素的研究

  L.鲁齐卡(瑞士人)从事萜烯、聚甲烯结构研究

  1940—1942年未颁奖

  1943年 G.海韦希(匈牙利人)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化学和物理变化过程

  1944年 O.哈恩(德国人)发现重核裂变反应

  1945年 A.I.魏尔塔南(芬兰人)研究农业化学和营养化学,发明了饲料贮藏保鲜法

  1946年 J.B.萨姆纳(美国人)首次分离提纯了酶

  J.H.诺思罗普,W.M.斯坦利(美国人)分离提纯酶和病毒蛋白质

  1947年 R.鲁宾逊(英国人)从事生物碱的研究

  1948年 A.W.K.蒂塞留斯(瑞典人)发现电泳技术和吸附色谱法

  1949年 W.F.吉奥克(美国人)长期从事化学热力学的研究,特别是对超低温状态下的物理反应的研究

  1950年 O.P.H.狄尔斯,K.阿尔德(德国人)发现狄尔斯—阿尔德反应及其应用

  1951年 G.T.西埔格,E.M.麦克米伦(美国人)发现超铀元素

  1952年 A.J.P.马丁,R.L.M.辛格(英国人)开发并应用了分配色谱法

  1953年 H.施陶丁格(德国人)从事环状高分子化合物的研究

  1954年 L.V.鲍林(美国人)阐明化学结合的本性,解释了复杂的分子结构

  1955年 V.维格诺德(美国人)确定并合成含硫的生物体物质(特别是后叶催产素和增压素)

  1956年 C.N.欣谢尔伍德(英国人),N.N.谢苗诺夫(俄国人)提出气相反应的化学动力学理论(特别是支链反应)

  1957年 A.R.托德(英国人)从事核酸酶以及核酸酶辅酶的研究

  1958年 F.桑格(英国人)从事胰岛素结构的研究

  1959年 J.海洛夫斯基(捷克人)提出极普学理论并发现“极普法”。

  1960年 W.F.利比(美国人)发明了“放射性碳素年代测定法”

  1961年 M.卡尔文(美国人)揭示了植物光合作用机理

  1962年 M.F.佩鲁茨,J.C.肯德鲁(英国人)测定出蛋白质的精细结构

  1963年 K.齐格勒(德国人),G.纳塔(意大利人)发现了利用新型催化剂进行聚合的方法,并从事这方面的基础研究

  1964年 D.M.C.霍金奇(英国人)使用X射线衍射技术测定复杂晶体和大分子的空间结构

  1965年 R.B.伍德沃德(美国人)对有机合成法的贡献

  1966年 R.S.马利肯(美国人)用量子力学创立了化学结构分子轨道理论,阐明了分子的共价键本质和电子结构

  1967年 R.G.W.诺里什,G.波特(英国人),M.艾根(德国人)发明测定快速化学反应技术

  1968年 L.翁萨格(美国人)从事不可逆过程热力学的基础研究

  1969年 O.哈塞尔(挪威人),D.H.R.巴顿(英国人)为发展立体化学理论作出贡献

  1970年 L.F.莱洛伊尔(阿根廷人)发现糖核苷酸及其在糖合成过程中的作用

  1971年 G.赫兹伯格(加拿大人)从事自由基的电子结构和几何学结构的研究

  1972年 C.B.安芬森(美国人)确定了核糖核苷酸酶的分子氨基酸排列

  S.莫尔,W.H.斯坦(美国人)从事核糖核苷酸酶的活性区位研究

  1973年 E.O.菲舍尔(德国人),G.威尔金森(英国人)从事具有多层结构的有机金属化合物的研究

  1974年 P.J.弗洛里(美国人)从事高分子化学的理论、实验两方面的基础研究

  1975年 J.W.康福思(澳大利亚人)研究酶催化反应的立体化学

  V.普雷洛格(瑞士人)从事有机分子以及有机反应的立体化学研究

  1976年 W.N.利普斯科姆(美国人)从事甲硼烷的结构研究

  1977年 I.普里戈金(比利时人)主要研究非平衡热力学,提出了“耗散结构”理论

  1978年 P.D.米切尔(英国人)从事生物膜上的能量转换研究

  1979年 H.C.布郎(美国人),G.维蒂希(德国人)研制了新的有机合成法

  1980年 P.伯格(美国人)从事核酸的生物化学研究

  W.吉尔伯特(美国人),F.桑格(英国人)确定了核酸的碱基排列顺序

  1981年 福井谦一(日本人),R.霍夫曼(美国人)从事化学反应过程的研究

  1982年 A.克卢格(英国人)开发了结晶学的电子衍射法,并从事核酸蛋白质复合体的立体结构的研究

  1983年 H.陶布(美国人)阐明了金属配位化合物电子反应机理

  1984年 R.B.梅里菲尔德(美国人)开发了极简便的肽合成法

  1985年 J.卡尔,H.A.豪普特曼(美国人)开发了应用X射线衍射确定物质晶体结构的直接计算法

  1986年 D.R.赫希巴奇,李远哲(美籍华人),J.C�波利亚尼(加拿大人)研究化学反应体系在位能面运动过程的动力学

  1987年 C.J.佩德森,D.J.克拉姆(美国人),J.M.莱恩(法国人)合成冠醚化合物

  1988年 J.戴森霍弗,R.胡伯尔,H.米歇尔(德国人)分析了光合作用反应中心的三维结构

  1989年 S.奥尔特曼,T.R.切赫(美国人)发现RNA自身具有酶的催化功能

  1990年 E.J.科里(美国人)创建了一种独特的有机合成理论——逆合成分析理论

  1991年 R.R.恩斯特(瑞士人)发明了傅里叶变换核磁共振分光法和二维核磁共振技术

  1992年 R.A.马库斯(美国人)对溶液中的电子转移反应理论作出贡献

  1993年 K.B.穆利斯(美国人)发明“聚合酶链式反应”法

  M.史密斯(加拿大人)开创“寡聚核苷酸基定点诱变”法

  1994年 G.A.欧拉(美国人)在碳氢化合物即烃类研究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

  1995年 P.克鲁岑(德国人),M.莫利纳,F.S.罗兰(美国人)阐述了对臭氧层厚度产生影响的化学机理,证明了人造化学物质对臭氧层构成破坏作用

  1996年 R.F.柯尔(美国人),H.W.克罗托因(英国人),R.E.斯莫利(美国人)发现了碳元素的新形式——富勒氏球(也称布基球)C60

  1997年 P.B.博耶(美国人),J.E.沃克尔(英国人),J.C.斯科(丹麦人)发现人体细胞内负责储藏转移能量的离子传输酶

  1998年 W.科恩(奥地利人)提出密度函数理论

  J.波普(英国人)提出量子化学的方法

  1999年 A.兹韦勒(美籍埃及人)利用激光闪烁研究化学反应

  2000年 艾伦·黑格(美国人)、艾伦· 马克迪尔米德(美国人)、白川英树(日本人)导电聚合物领域的开创性贡献

  2001年 威廉·诺尔斯(美国人)、野依良治(日本人)“手性催化氢化反应”领域所作出的贡献

  巴里·夏普莱斯(美国人)“手性催化氧化反应”领域所取得的成就

1901年12月10日第一届诺贝尔奖颁

德国科学家伦琴因发现X射线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贝林因血清疗法防治白喉,破伤风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02年12月10日第二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费雪因合成嘌呤及其衍生物多肽获诺贝尔化学奖。

德国历史学家塞道尔·蒙森获诺贝尔文学奖。

1905年12月10日第五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勒纳因阴极射线的研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拜耳因研究有机染料及芳香剂等有机化合物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德国科学家科赫因对细菌学的发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07年12月10日第七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毕希纳因发现无细胞发酵获诺贝尔化学奖。

1908年12月10日第八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埃尔利希因发明“606”、俄国科学家梅奇尼科夫因对免疫性的研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德国作家欧肯因《伟大思想家的人生观》获诺贝尔文学奖。

1909年12月10日第九届诺贝尔奖颁发。

意大利科学家马可尼、德国科学家布劳恩因发明无线电报技术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奥斯特瓦尔德因催化、化学平衡和反应速度方面的开创性工作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0年12月10日第十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瓦拉赫因脂环族化合作用方面的开创性工作获诺贝尔化学奖。

德国作家海泽因小说《傲子女》、《天地之爱》等获诺贝尔文学奖。

1911年12月10日第十一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维恩因发现热辐射定律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12年12月10日第十二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格利雅因发现有机氢化物的格利雅试剂法、法国科学家萨巴蒂埃因研究金属催化加氢在有机化合成中的应用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德国作家霍普特曼因剧本《织工们》获诺贝尔文学奖。

1914年12月10日第十四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劳厄因发现晶体的X射线衍射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15年12月10日第十五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威尔泰特因对叶绿素化学结构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8年12月10日第十八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普朗克因创立量子论、发现基本量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哈伯因氨的合成获诺贝尔化学奖。

注:本届诺贝尔奖仅颁发两项

1919年12月10日第十九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斯塔克因发现正离子射线的多普勒的效应和光线在电场中的分裂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20年12月10日第二十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能斯脱因发现热力学第三定律获诺贝尔化学奖。(1921年补发)

1921年12月10日第二十一届诺贝尔奖颁发。

美籍德裔科学家爱因斯坦阐明光电效应原理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22年12月10日第二十二届诺贝尔奖颁发。

英国科学家希尔因发现肌肉生热、德国科学家迈尔霍夫因研究肌肉中氧的消耗和乳酸代谢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25年12月10日第二十五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弗兰克、赫兹因阐明原子受电子碰撞的能量转换定律而共同获得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26年12月10日第二十六届诺贝尔奖颁发。

法国人白里安因促进《洛迦诺和约》的签订、德国人施特莱斯曼因对欧洲各国的谅解作出贡献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1927年12月10日第二十七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维兰德因发现胆酸及其化学结构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8年12月10日第二十八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温道斯因研究丙醇及其维生素的关系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9年12月10日第二十九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作家曼因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获诺贝尔文学奖。

1930年12月10日第三十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费歇尔因研究血红素和叶绿素,合成血红素获诺贝尔化学奖。

1931年12月10日第三十一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博施、伯吉龙斯因发明高压上应用的高压方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德国科学家瓦尔堡因发现呼吸酶的性质的作用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32年12月10日第三十二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海森堡因提出量子力学中的测不准原理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35年12月10日第三十五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斯佩曼因发现胚胎的组织效应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德国人奥西茨基因揭露德国秘密重整军备获诺贝尔和平奖。

1936年12月10日第三十六届诺贝尔奖颁发。

英国科学家戴尔、德国科学家勒维因发现神经脉冲的化学传递而共同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38年12月10日第三十八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库恩因研究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获诺贝尔化学奖。但因纳粹的阻挠而被迫放弃领奖。

1939年12月10日第三十九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布特南特因性激素方面的工作、瑞士科学家卢齐卡因聚甲烯和性激素方面的研究工作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布特南特因纳粹的阻挠而被迫放弃领奖。

德国科学家多马克因发现磺胺的抗菌作用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但因纳粹的阻挠而放弃。

1940年~1942年的诺贝尔奖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影响而中断。

1944年12月10日第四十四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哈恩因发现重原子核的裂变获诺贝尔化学奖。

1946年12月10日第四十六届诺贝尔奖颁发。

瑞士籍德国作家黑塞因小说《玻璃球游戏》等获诺贝尔文学奖。

1950年12月10日第五十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狄尔斯、阿尔德因发现并发展了双稀合成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53年12月10日第五十三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施陶丁格因对高分子化学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

1954年12月10日第五十四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玻恩因对粒子波函数的统计解释、德国科学家博特因发明符合计数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56年12月10日第五十六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医生福斯曼、美国医生理查兹、库南德因发明心导管插入术和循环的变化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61年12月10日第六十一届诺贝尔奖颁发。

美国科学家霍夫斯塔特因确定原子核的形状与大小、德国科学家穆斯堡尔因发现穆斯堡尔效应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63年12月10日第六十三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詹森、美国科学家梅耶因创立原子核结构的壳模型理论、美国科学家维格纳因发现原子核中质子和中子相互作用力的对称原理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意大利科学家纳塔、德国科学家齐格勒因合成高分子塑料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67年12月10日第六十七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艾根、英国科学家波特因发明快速测定化学反应的技术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71年12月10日第七十一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总理(前西德)勃兰特因“缓和二次大战后欧洲紧张局势”获诺贝尔和平奖。

1972年12月10日第七十二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作家伯尔因对复兴德国文学作出了贡献获诺贝尔文学奖。

1973年12月10日第七十三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费舍尔、英国科学家威尔金森因有机金属化学的广泛研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79年12月10日第七十九届诺贝尔奖颁发。

美国科学家布朗因、德国科学家维蒂希因在有机物合成中引入硼和磷而共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85年12月10日第八十五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冯克利津因发现量子霍尔效应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86年12月10日第八十六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鲁斯卡、比尼格、瑞士科学家罗勒因研制出扫描式隧道效应显微镜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美国科学家赫希巴赫、美籍华裔科学家李远哲因发现交叉分子束方法、德国科学家波拉尼因发明红外线化学研究方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87年12月10日第八十七届诺贝尔奖颁发。

瑞士科学家米勒、德国科学家柏诺兹因发现新型超导材料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88年12月10日第八十八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戴森霍费尔、胡贝尔、米歇尔因第一次阐明由膜束的蛋白质形成的全部细节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89年12月10日第八十九届诺贝尔奖颁发。

美国科学家拉姆齐因发明观测原子辐射和计量原子辐射频率的精确方法、美国科学家德默尔特因创造冷却捕集电子的方法、德国科学家保罗因在50年代发明的“保罗捕集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91年12月10日第九十一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内尔、扎克曼因发现细胞中单离子道功能,发展出一种能记录极微弱电流通过单离子道的技术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95年12月10日第九十五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克鲁岑、美国科学家莫利纳、罗兰因阐述了对臭氧层产生影响的化学机理,证明了人造化学物质对臭氧层构成破坏作用,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科学家刘易斯、维绍斯、德国科学家福尔哈德因发现了控制早期胚胎发育的重要遗传机理,并利用果蝇作为实验系统,发现了同样适用于高等有机体(包括人)的遗传机理,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

1999年12月10日第九十九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作家君特.格拉斯因《铁皮鼓》、《我的世纪》等作品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001年12月10日第一百零一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克特勒、美国科学家康奈尔、维曼因在碱性原子稀薄气体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以及凝聚态物质性质早期基础性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姚雷格(1857—1940)
奥地利病理学家、神经病学家1927年获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

维也纳大学医学博士,是维也纳卓越的精神病学和神经病学教授。
他主要研究甲状腺功能、呆小病和甲状腺肿,推广使用碘盐。在抗生
素疗法和疟热疗法之前,成功地研究出一种治疗麻痹性痴呆症的有效
方法。另外他也是首先实际使用奎宁给人治疗疟疾获得效果的医生。
由于他发现治疗麻痹的发热疗法,于1927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及医
学奖。


中国有获得偌贝尔奖的吗?
杨表示有信心随着经济的发展、科研条件的改善,继本世纪的华裔科学家之后,中国本土的科学家必将于下个世纪在重要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中国本土出生、成长,并在本土出成果的科学家要获得诺贝尔奖,从现在算起,20年足够”。丁肇中1976年12月10日,40岁的丁肇中赴瑞典皇家学院领取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诺贝尔奖自1901年...

为什么会有诺贝尔科学奖?
首先,诺贝尔奖有辉煌的历史。诺贝尔奖正好设立于现代科学革命的开端,陪伴了二十世纪现代科学的发展。现代科学的那些伟大的名字,出现在教科书里的名字,多半也出现在诺贝尔奖得主名单里。所以,获得诺贝尔奖,就有幸与他们排列在一起。对于科学家来说,这是无上的光荣。第二,诺贝尔奖的评奖比较慎重公正...

诺贝尔奖有哪些奖项 诺贝尔奖包括哪些奖项
传言说诺贝尔有一个比他小13岁的女友,但她后来和一位数学家私奔了,这件事让诺贝尔大受刺激,他从此不谈婚娶,直到生命的尽头仍是个单身汉。也正是因为这件事,诺贝尔在设立诺贝尔奖时毫不客气把数学排除在外。实际上诺贝尔忽视数学是受他所处的时代和他的科学观的影响。19世纪下半世纪,化学领域的...

八十旬获得诺贝尔奖的是谁?
他的实验设计巧妙,耐心超群,最终在1960年代进行了一项在地底下深处捕捉太阳中微子的试验【3†source】。这项试验在当时被许多人认为是不可能成功的,但戴维斯的坚持最终得到了回报。2002年,他因这项开创性的工作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他已经88岁【1†source】【3†source】。在...

曾经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有谁??
国际废除核武器运动(ICAN)(非政府组织),十年来致力让原子弹走入历史,也是2017年122国签署的禁止核子扩散条约(NPT)重要倡导者。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美国的理查德·塞勒 ,在行为经济学领域的贡献,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

诺贝尔奖第一次颁奖是在哪一年
在19世纪的下半世纪,化学领域一般是不需要高等数学的,诺贝尔的数学知识可能不超过四则运算和比例率。数学化学中的基本变化只是发生在诺贝尔死后,1900年以后的不多几年,诺贝尔奖就不可能忽视数学的影响。2、巧合 2007年10月10日,2007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公布,德国科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因为在表面化学研究...

荣获诺贝尔奖的三位中国人分别是谁
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

20世纪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及其成果
20世纪生理学及医学诺贝尔奖获得者 1901年 E.A.贝林(Emil Adolph von Behring1854-1917)德国细菌学家、免疫学家因发明血清免疫疗法,并用于治疗白喉病获奖 1902年 R.罗斯(Ronald Ross 1857-1932)英国细菌学家 因证实疟疾由疟蚊传播,为成功地防治疟疾奠 定基础获奖 1903年 N.R.芬森(Niels Rvberg Finsen1860-1904...

诺贝尔奖谁得过
1914年12月10日第十四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劳厄因发现晶体的X射线衍射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15年12月10日第十五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威尔泰特因对叶绿素化学结构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8年12月10日第十八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普朗克因创立量子论、发现基本量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

世界著名女性事迹
1903年,居里夫妇和贝克勒尔由于对放射性的研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11年,因发现元素钋和镭再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2] ,成为历史上第一个两获诺贝尔奖的人。居里夫人的成就包括开创了放射性理论、发明分离放射性同位素技术、发现两种新元素钋和镭。在她的指导下,人们第一次将放射性同位素用于治疗...

武强县13389624969: 世界第一个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是谁 -
绪阎希普:[答案] ■首届诺贝尔奖得主1901年12月10日,第一届诺贝尔奖颁发的5个奖项得主分别是:因发现X射线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德国科学家伦琴.因化学动力学和渗透压定律获诺贝尔化学奖的荷兰科学家范托霍夫.因血清疗法防治白...

武强县13389624969: 世界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是谁 -
绪阎希普:[答案] 1901年12月10日,第一届诺贝尔奖颁发的5个奖项得主分别是:因发现X射线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德国科学家伦琴.因化学动力学和渗透压定律获诺贝尔化学奖的荷兰科学家范托霍夫.因血清疗法防治白喉、破伤风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德国科学家...

武强县13389624969: 第一位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是谁 -
绪阎希普:[答案] 首届诺贝尔奖得主 1901年12月10日,第一届诺贝尔奖颁发的5个奖项得主分别是:因发现X射线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德国科学家伦琴.因化学动力学和渗透压定律获诺贝尔化学奖的荷兰科学家范托霍夫.因血清疗法防治白喉、破伤风获诺贝尔生理学或...

武强县13389624969: 获诺贝尔奖的人有哪些,以及奖项、获奖时间、国籍. -
绪阎希普:[答案]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1833-1896)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创立的.诺贝尔奖包括金质奖章、证书和奖金支票. 诺贝尔生于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他一生致力于炸药的研究,在硝化甘油的研究方...

武强县13389624969: 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是谁?是什么诺贝尔奖? -
绪阎希普:[答案] 伦琴:诺贝尔奖的第一位获得者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X射线的发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X射线的发现,是一个轰动世界的伟大科学事件.

武强县13389624969: 世界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是谁? -
绪阎希普:[答案] 是玛丽·居里Maria Curie 1867年11月7日出生于波兰.她是法国的物理学家、化学家. 居里夫人研究放射性现象,发现镭和钋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她被人称为“镭的母亲”,一生两度获诺贝尔奖(第一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03年12月,他们和...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