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楚国的春申君的典故

作者&投稿:镇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楚国春申君是个什么样的人?~

黄歇,楚国人(一说荆州监利人,有争议),楚国大臣,曾任楚相. 黄歇游学博闻,善辩。楚考烈王元年(公元前262年),以黄歇为相,

春申君(前314-前238)本名黄歇,汉族,楚国江夏人,中国战国时期楚国公室大臣,是著名的政治家。与魏国信陵君魏无忌、赵国平原君赵胜、齐国孟尝君田文并称为“战国四公子”,曾任楚相。黄歇游学博闻,善辩。楚考烈王元年(前262),以黄歇为相,封为春申君。赐淮北地12县。是为“申”地。公元前238年,楚考烈王病逝,春申君在前去奔丧时被楚国国舅李园安排的刺客刺杀。
我是河南省信阳市人,春申君的封地就是我们那里,因此信阳简称就是“申”,现在我们那里还建有春申楼和春申祠,以纪念这位历史人物。

1、移花接木

黄国灭亡后,有一部分遗民仍留在潢川坚守残破不堪的家园,有的沦为亡国奴,但他们并没有完全绝望,相反,经过袭变,他们获得新生,以征战、做官和讲学的形式,重振黄姓家族的声威。

到了战国晚期,申君黄歇公在楚烈王门下做官,他一心想获得楚王的信任,好伺机报亡国之恨。为了让楚王有个后代,他曾献上好几个美女,但荒淫过度的楚王,却没有本事生养,急得他想不出主意,叹气出神。

歇公的心事被赵国来的门客李园发现了。李园原想将自己的妹妹献给楚王,又怕他照样不能生养,白费心机。

于是,李园想出个办法,把自己的妹妹嫣嫣送给了春申君歇公。不到三个月功夫,嫣嫣有了身孕。李园和妹妹商量后,将嫣嫣献给楚王,这样,楚国的大权实际上落在歇公后代手中。

2、治理黄浦江

黄歇未封吴地之时,黄浦江也不叫黄浦江,而且这条河由于泥沙淤积,河床过高,一到汛期常常洪水泛滥,老百姓苦不堪言。

黄歇到后,就对这条河进行治理,疏通了河道,筑起了堤坝,使这条河不再泛滥,造福了当地的百姓。人们为了怀念他,将这条河改称为春申江或黄浦江,简称申江。后来, “申”字就成了上海的代称。

黄歇疏通河道,抑制水患,政绩显赫,深得民心。当地人纷纷以其姓或号为许多山、水、地方命名,如浙江吴兴的黄浦,江苏江阴的申港、黄田港,江苏江阴的君山也叫黄山。在上海,黄浦江、申江、春申江、黄浦区、黄申路、春申村等,均为纪念这位开申之祖。

扩展资料:

黄歇的后世纪念:

春申君死后葬地众说纷纭。一说他死后葬于安徽淮南市谢家集区李郢孜镇境内,今有“春申君陵园”。一说他葬于古黔中郡开元寺(今湖南常德一带)。

陈桥驿主编的《中国都城辞典》称“皇陵冢、即春申君黄歇墓,在江陵城东35公里处,泥港湖东岸”。

另,今江苏苏州之人颇敬春申君,不少民众奉之为城隍,为之立神主,定期祭祀。2002年9月,上海申博成功的欢庆晚会上高唱的第一首歌就是《告慰春申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移花接木



和春申君有关的典故有移花接木。

移花接木

楚考烈王没有儿子,黄歇为这件事发愁,就寻找宜于生育儿子的妇女进献给楚王,虽然进献了不少,却始终没生儿子。赵国李园带着他的妹妹来,打算把他的妹妹进献给楚王,又听说楚王不宜于生育儿子,恐怕时间长了不能得到宠幸。

李园便寻机做了春申君的侍从,将妹妹献给春申君,并立即得到黄歇的宠幸。后来李园的妹妹怀了身孕,以黄歇后代可替代楚王子孙掌管楚国为由劝说黄歇君将自己献给楚王,黄歇赞同并把李园的妹妹严密地安排在一个住所便向楚王称说要进献李园的妹妹。

楚王把李园的妹妹召进宫来很是宠幸她,在其生了儿子后,将其封为王后,立其子为太子,这就是移花接木的典故了。

扩展资料

春申君历史事迹

史料记载,黄歇是楚国大臣,顷襄王时,曾去秦国说退秦兵,又用巧计使入质的太子完脱险回国。太子完立,是为考烈王。考烈王赐给黄歇淮北十二县土地,封为春申君。不久改封江东,“改封之后,封地以无锡为中心,西到镇江,东到上海,南到太湖,北到长江。”

黄歇在无锡做的贡献除了造路之外,还为民兴修水利,成绩卓著。当年无锡湖(即芙蓉湖)水浅,非雨季时就有陆地露出,因而很多百姓在附近居住,但是一到雨季,居民的房子就会被淹,因而黄歇下定决心要治理无锡湖,黄歇疏浚无锡湖的同时,开凿通向长江的河道,用于消除水患,如今的江阴申港、黄田港,均为当年黄歇所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歇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春申君封地在无锡苏州一带 兴修水利受百姓爱戴



春申君
  相关成语典故:两虎相争、三千珠履、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楚国春申君,姓黄名歇。少年时曾游学各地,因此博闻广记。他辅佐楚顷襄王,楚王因春申君口才出众,便命他出使秦国。当时秦昭王命大将白起攻打韩、魏,两国已经臣服,秦王又打算命令白起联合韩魏一同伐楚。
  春申君在秦国闻听这个消息,立即上书给秦王,信中他引经据典力陈要害,最终使秦王打消了伐楚的想法,并与楚国交好。
  正如春申君在信中所说“天下莫强于秦、楚”。这两个国家是当时最强大的诸候,秦国是连横的中心,而楚国是合纵的主角,其它国家只是在两国间朝三暮四而已。春申君在信中以两虎相斗作比喻,说明其中利弊,果然他的口才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成功的避免了一次战争,并给楚国的复兴赢得了时间。
  
  春申君和秦国签订了盟约返回楚国。根据盟约,两国需派太子到对方留作人质,于是楚王又派春申君陪同太子入秦,在秦国留住几年的时间。后来楚顷襄王病重,太子不能回国,春申君担心太子无法继承王位,就游说秦国宰相应侯:
  “相国与我家太子关系最好,可现在楚王病重,秦国又不放太子回国。恐怕日后楚国将另立君王,那太子不过是个留在咸阳的百姓罢了,对秦国无益。而新楚王肯定不会交好秦国了,这不是上策。如果放太子回国继承王位,太子必然会感激秦国,日后会永远和秦国为友,希望您能认真考虑。”
  宰相应侯把春申君的意思转达给秦王,秦王有顾虑,最后只是答应先让春申君回国探望楚王病情,回来再作商议。春申君回到驿馆,马上让太子换上车夫的衣服离开了秦国。而他则留在驿馆里推托太子有病暂不会客。等到估计太子已回国,春申君才主动到秦王面前领罪。秦王大为恼怒,要杀春申君,宰相应侯劝谏道:“楚太子已登基,春申君是他的恩人,如果杀了春申君,必然会触怒楚国倒不如放他回去继续交好秦国。”秦王无奈,只好放春申君回国。
  
  春申君的这一谋略,兼有“偷梁换柱”和“李代桃僵”两计。假如楚太子不能回国,那春申君也只好流落他乡,种子失去了土壤,就更别提施展什么凌云之志了。
  
  春申君回到楚国三个月后,楚顷襄王薨,太子继位史称考烈王,新楚王一登基就封春申君做宰相,并把淮北十二个县的领土分给他做封邑。春申君作宰相的第八年,楚国北伐灭掉了鲁国,国力一度强大了起来。春申君作宰相的第十五年,齐、楚关系紧张,他向楚王建议,淮北靠近齐国,那里边情紧张,应该撤销自己的十二个封邑,改设立郡,这样便于统治和防御齐国的虎视眈眈。楚王采纳了他的建议,并把他的封地改为江东,于是春申君又在江东建造他的宫殿。
  恰又是一招“一石二鸟”之计。这样一来,即把自己的封邑迁移到富庶的江东,减少了日后齐国被侵占的危险,又可以调动国家的军队正面防御齐国。蚂蚁真要效仿刘江大大说一句“高,实在是高。”
  
  春申君早年陪太子入质秦国,直到回国担任宰相后,才有机会大肆收揽门客。他门下的宾客不仅多,而且待遇都很豪奢。某次,赵国平原君派使者前来拜会春申君,春申君安排他们住上等驿馆,赵国的使者有意夸富,都佩戴着高级的饰品。可等见到春申君的宾客,三千人都穿着嵌着珠宝的鞋子,赵国使者大惭!
  后人便以“三千珠履”来形容门下宾客众多。李白曾有诗句“堂上三千珠履客,瓮中百斛金陵春”,用典就是春申君故事。
  
  春申君担任宰相的二十二年,东方六国联合起来攻打秦国,六国的军队统一归春申君指挥。可是,军队刚到函谷关,就被秦军打的落花流水。楚王认为此次失利完全是春申君指挥不当,由此渐渐疏远了他。
  
  楚王没有子嗣,春申君为此很是着急,想了很多办法,还是没能奏效。这时候有个叫李园的赵国人,带着自己的妹妹投靠春申君,李园打算送自己的妹妹入宫,但又怕失宠。于是他先将自己的妹妹进献给了春申君,没过多久,这女子便怀了春申君的孩子。李园便与妹妹合谋,让妹妹对春申君献计说:“我现在怀有身孕,如果您趁机将我进给楚王,日后我若生下儿子,便是楚王,那到时候您便是楚王的亲生父亲,整个王国都是您的!”
  春申君居然听从了李妹的鼓惑,受李氏兄妹的摆布(看来真是老糊涂了)。李妹成功进献给楚王,没多久果然生了一个儿子,于是李妹被封为王后,李园也就此飞黄腾达。但他一直怕春申君泄露秘密,便暗中蓄养刺客,准备除掉春申君。这件事国人已经有所耳闻,唯独春申君和楚王蒙在鼓里。
  有春申君的门客给他提醒,并建议事先杀了李园,但春申君错误的估计了李园,认为他不过是个懦弱的小人物,所以并不放在心上。也正是他的一时疏忽,造成了日后的灭顶之灾。
  
  春申君担任宰相的第二十五年,楚王薨,李园派刺客埋伏在宫门处,春申君入宫猝不及防,被刺客斩了个身首异处。可怜一代豪杰,就这样糊里糊涂的做了刀下鬼。接着李园又派人抄灭了春申君的全家。春申君和李妹生的儿子继位,是为楚幽王。这件事很像吕不韦与赵姬的故事,而且两件事年代也相隔不久,看来这样的馊主意,还很容易迷惑人!
  
  司马迁在《史记-春申君列传》结尾中说:当年,春申君劝秦王罢兵、送太子回国,是多高明的计策啊!后来竟然被李园控制,真是糊涂了。古语: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或许就是在说春申君吧!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出自《史记春申君列传》,战国时代,春申君(黄歇)是当是楚国掌管军政大权的最高官员。在春申君担任令伊的时候,朝内有一个官员名叫李园,是楚考烈王的亲戚,很受楚王重用。春申君虽身为令伊,但大部分实权已落于李园之手。李园并不以此为满足,还要阴谋杀害春申君。春申君门下有个食客名叫朱英,知道李园不是个好东西,便劝春申君把他杀了,以绝后患,可春申君没有听。朱英认为春申君不听自己的劝告,恐祸及身,便逃跑了。楚考烈王死后,李园果然派刺客把春申君杀了。事后人们议论说:“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意为:春申君遇事不能当机立断,以致遭到了杀身之祸。) 后人们引“当断不断”表示应该做出决断的时候却犹豫不决。


平原君既返赵,楚使春申君将兵赴救赵翻译
平原君回到赵国后,楚国派春申君带兵赶赴救援赵国 一、译文 平原君回到赵国后,楚国派春申君带兵赶赴救援赵国,魏国的信陵君也假托君命夺了晋鄙军权带兵前去救援赵国,可是都还没有赶到。这时秦国急速地围攻邯郸,邯郸告急,将要投降,平原君极为焦虑。邯郸宾馆吏员的儿子李同劝说平原君道:“您不担忧赵国...

《道德经》第十八章
春申君纳忠义之才 楚国的春申君,是“战国四公子”之一,曾任楚相。因为他以才德会友,所以门下有许多为他效力的门客。一天,有个叫汗明的说客来拜见春申君,但他等了三个月才见到春申君。两个人谈完后,春申君非常高兴。汗明想再继续谈,而春申君却说:“我已经了解先生了,请回去休息几天吧。”...

战国四君子成语故事
③无妄之灾:考烈王患病。有个叫朱英的人,对春申君说:“世人有不测之福,又有无妄之祸(又有不测的灾祸),如今您处在不测的世道中,服事不测的君王,那么,你周围哪能没有不测之人呢?”春申君问:“什么叫不测之福?”“您做楚相已经二十多年了,虽然名义上是相国,实际就是楚王。如今...

楚考烈王迁都至寿阳时,为何将作战失利的罪责归于春申君?
威望过高在当时秦国势力誓要统一天下。其他各国也是人人自危,在这些的情况下,楚国的春申君曾经领兵救援被秦军围攻的赵国,而建立威望,使得赵国国君都对春申君刮目相看。再后来楚考烈王认命春申君领军征伐鲁国大胜而归,虽然赢得战事,可是这也让春申君的威望在诸侯各国更盛了,同时也让楚国国力重新强大...

战国四公子的故事
魏国信陵君魏无忌、楚国春申君黄歇、齐国孟尝君田文、赵国平原君赵胜,是为战国四公子。一、信陵君魏公子信陵君无忌,“魏昭王少子而魏安嫠王异母弟也”,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士因此多归公子。而列国也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地十余年。”但才高招忌,安嫠...

收集4公子的故事(楚春申 齐孟堂 魏信陵 赵平原)
孟尝君近交远攻,实属愚蠢。他报私怨而调动国家军队,三年伐秦,图靡消耗,给齐国的未来和韩魏盟国都带来了巨大损失(齐国士卒疲敝,不能抗后来的五国联兵的攻击;韩魏则被秦斩首二十四万)。楚国的春申君,则是极端专权,压制人才,奢华腐朽。至于赵国的平原君则目光短浅,一味贪利,在长平之战和华阳之战前因为贪利和不...

战国的四公子简介,
十七日后,考烈王卒,李园使死士刺春申君于棘门,“尽灭春申君之家”。 春申君初为左徒时,外无宾客之助,内无王室之亲,说秦以存魏国,设计而归太子,独赖其才而成大事,其智何其明也。及为相国,五年将兵救赵,八年北伐灭鲁,复兴楚国。以非王室宗亲而相楚二十五年,言必听、计必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名为...

楚幽王熊悍到底是春申君之子,还是楚考烈王儿子?
根据《史记》的记载,在战国晚年的楚国发生一件让王室蒙羞的大事,当时的楚考烈王没有儿子,楚国丞相春申君黄歇也为此发愁,向楚考烈王进献了很多女子,但都没有怀孕生子,春申君有个门客,是赵国人,名叫李园,李园有个妹妹长得很漂亮,名叫李环,李园为了讨好春申君,于是把自己的妹妹进献给了春申君。 春申君宠信了李...

《读孟尝君传》原文及翻译
《读〈孟尝君传〉》这篇文章所以能成为“千秋绝调”,为历代文学爱好者传诵、欣赏,就是因为它文极短而气极长,就是因为在如何看待“孟尝君能得士”的问题上,王安石有务出新意、发人深思的脱俗看法。 孟尝君,姓田,名文,是战国时齐国的公子,封于薛(今山东滕县南)。他与当时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魏国的...

忍学《忤之忍第三十六》译文与赏析
典例阐幽 忍耐心中的不满,才能与人为善 春秋战国时期,有所谓的战国四公子,即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和楚国的春申君。据记载,这四个人的门客有时多达三千人,只要有一技之长,即可投到门下,四公子对他们一视同仁,不分贵贱。他们以养士而着名,也因养士而在一定程度上保全...

资阳市13354452088: 关于楚国的春申君的典故 -
愈采鹿瓜: 和春申君有关的典故有移花接木. 移花接木 楚考烈王没有儿子,黄歇为这件事发愁,就寻找宜于生育儿子的妇女进献给楚王,虽然进献了不少,却始终没生儿子.赵国李园带着他的妹妹来,打算把他的妹妹进献给楚王,又听说楚王不宜于生育...

资阳市13354452088: 春申君帐下门客朱英有什么典故? -
愈采鹿瓜: 春申君是楚国贵族,招揽门客三千余人,为“战国四公子”之一.曾以辩才出使秦国,并上书秦王言秦楚宜相善.时楚太子完入质于秦,被扣留,春申君以命相抵设计将太子送回,随后亦归楚,任为楚相.曾率兵救赵,又率六国诸侯军攻秦,败...

资阳市13354452088: 伯乐和千里马的故事以及道理啦什么的... -
愈采鹿瓜:[答案] 楚国人黄歇博学多才,喜欢招纳宾客,是战国四公子之一,封号为春申君,楚考烈王任命他为楚相. 有一天,一个叫汗明的贤能人士来见春申君,等候了三个月才见到春申君.见面交谈以后,春申君很高兴,也很喜欢汗明这个人. 汗明想再与春...

资阳市13354452088: 谁能给我讲一下春申君的故事——最好是白话的 -
愈采鹿瓜:春申君(?~前238) 中国战国时期四公子之一,战国楚相,即黄歇.黄歇游学博闻,善辩.考烈王元年,以黄歇为相,封为春申君.赐淮北地12县. 春申君明智忠信...

资阳市13354452088: 黄歇典故 300字! -
愈采鹿瓜:[答案] 黄歇(前314-前238年),楚国江夏人,原籍楚国属国黄国(今河南省潢川县).战国时期楚国公室大臣,是著名的政治家.与魏国信陵君魏无忌、赵国平原君赵胜、齐国孟尝君田文并称为“战国四公子”,曾任楚相.黄歇游学博闻,善辩.楚考烈王元年...

资阳市13354452088: 读一读,写一写据《战国策》记载,战国时期有名的春申君担任楚国的宰相时,欲用临武君为抵抗秦国的将领.赵国使者魏加竭力反对,并引用了《惊弓之鸟》... -
愈采鹿瓜:[答案] 害怕;惊弓之鸟;害怕

资阳市13354452088: 请教“珠履三千”之典故 -
愈采鹿瓜: “珠履三千”典故来源:《史记》卷七十八〈春申君列传〉. 春申君担任楚国宰相的第四年,秦国击败坑杀了赵国长平驻军四十多万人.第五年,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邯郸向楚国告急求援,楚国派春申君带兵去救援邯郸,秦军解围撤退后,春申君返回楚国.春申君担任楚国宰相的第八年,为楚国向北征伐,灭掉鲁国,任命荀卿担任兰陵县令.这个时候,楚国又兴盛强大起来.有一次,赵国平原君派使臣到春申君这里来访问,春申君把他们一行安排在上等客馆住下.赵国使臣想向楚国夸耀赵国的富有,特意用玳瑁簪子绾插冠髻,亮出用珠玉装饰的剑鞘,请求招来春申君的宾客会面,春申君的上等宾客都穿着宝珠做的鞋子来见赵国使臣,使赵国使臣自惭形秽.

资阳市13354452088: 春申君黄歇的历史是什么?
愈采鹿瓜: 然而在一次楚国与秦国的战争中,楚考烈王把作战失利的罪责归于春申君,从此开始冷落黄歇

资阳市13354452088: 春申君黄歇的资料 -
愈采鹿瓜: 春申君(?-前238)本名黄歇,中国战国时期楚国公室大臣,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与魏国信陵君魏无忌、赵国平原君赵胜、齐国孟尝君田文并称为“战国四公子”,曾任楚相.黄歇游学博闻,善辩.楚考烈王元年(前262),以黄歇为相...

资阳市13354452088: 民不聊生这个典故及释义怎样?
愈采鹿瓜: 民不聊生的典故来源:《史记·春申君列传》中记载,楚国贵族、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黄歇担心秦国举兵灭楚,便给秦昭王写了封信,要求秦楚联合共灭韩、魏,信中...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