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规在我国诗歌上有什么特别的含义

作者&投稿:御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诗中子规的意象有哪些~

1、烘托伤春、惜春之情。
宋代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意思是松林间沙路洁净得不沾泥土,潇潇的暮雨声和布谷鸟的啼叫声在回荡。
作者虽贬官黄州,但他从自然景物中汲取生活的乐趣,杜鹃鸟在这里烘托了作者伤春、惜春之情。
由景入情,作者一反人们常叹的时光流逝,得出了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飞逝的哲理,表达了作者虽身处逆境,但胸怀旷达、信念坚定不移的思想感情。
2、抒发乡愁、思念之情
唐代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意思是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要经过五溪。
起句写眼前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曲折地传达出对友人的无限思念与深切同情。
3、倾诉悲苦、哀怨之情
唐代白居易《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意思是在这里早晚能听到的是什么呢?尽是杜鹃猿猴那些悲凄的哀鸣。
这里白居易被贬江州,月夜送客,听到琵琶女被弃的故事,诗人伤感万分,再联系自己,谪居卧病浔阳城,苦竹绕宅,朝晚听到杜鹃啼血,悲伤无限。
4、感慨险峻、亡国之情
唐代李白《蜀道难》中有:“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意思是又听见杜鹃鸟在月夜啼叫,仿佛是对这空寂的山谷的哀愁一般。
诗人借景抒情,“子规啼月”是感情色彩浓厚的自然景象,在这里烘托了凄凉的氛围,渲染了旅愁和蜀道古木荒凉、危乎高哉的险峻雄奇景象,因而成为千古名句,广为流传。

扩展资料:

古诗中“子规”的意象:子规,杜鹃鸟的别名,传说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常夜鸣,声音凄切,故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思念故国、故乡和亲人之情。也有比喻忠贞,誓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子规,是杜鹃鸟的别称。古代传说,它的前身是蜀国国王,名杜宇,号望帝,后来失国身死,魂魄化为杜鹃,悲啼不已。
这可能是前人因为听得杜鹃鸣声凄苦,臆想出来的故事。设想杜鹃鸟离去繁华的国土,年复一年地四处飘荡。这个悲剧性的经历。由于哀啼声切,加上鸟嘴呈现红色,旧时又有杜鹃泣血的传闻。人们借取这个传闻发挥想象,把原野上的红花说成杜鹃口中的鲜血染成,增强了形象的感染力。
关于子规的神话故事:
在周朝末期,蜀王杜宇称帝,号望帝。当时有个死而复生的人鳖灵当了宰相。而那时洪水为灾,民不聊生,鳖灵凿巫山,开三峡,除了水患。望帝见他功高,便把帝位让于他,自己隐居于西山中。
杜宇生前注意教民务农,死后仍不改其本性,他化为子规鸟(即杜鹃鸟,又叫布谷鸟),每到春天,总要呼唤人们“布谷”、“快快布谷”,以提醒人们及时播种。
而此时,正是杜鹃花开放之时,古人因见杜鹃嘴上有一块红斑,认为它是苦啼而流出的鲜血,故有“尽是冤禽血染戊”,俗称杜鹃花。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子规

子规,又叫杜鹃,布谷鸟的别称。古代传说,它的前身是蜀国国王,名杜宇,号望帝,后来失国身死,魂魄化为杜鹃,悲啼不已。

子规的文学意象主要有:
1、催春。子规(杜鹃鸟)叫,是春天即将结束的时候,会给诗人带来“流水落花春去也”的遗憾。
2、思乡。这种鸟叫,听起来像“不如归去”,让羁绊在外地而事业上也没什么留恋的人,想念亲人故土。也是对那些希望归隐的仕人辞官的召唤。
3、因“啼血”的传说,也代表“矢志不渝”的追求。


写诗的平仄规律
2、平仄的分类:根据声调的不同,汉语中的字音可以分为平、上、去三声,统称为韵。其中平声包括阴平和阳平,仄声包括上声和去声。在诗歌中,平声和仄声要交错使用,以形成和谐的节奏感。3、平仄的规律:在写诗时,要遵循一定的平仄规律。每句诗的末尾一字应为平声,即“—”,而每句诗的中间一字应为...

诗歌分类及其标准是什么?
(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①楚辞体:是战国时期楚国屈原所创的一种...

诗词规范书写格式
诗词规范书写格式 诗词的格式在创作时非常讲究,它是一种富有节奏和形象、生动的语言。以下是关于诗词规范书写格式的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古典诗词中的“对写法”“对写法”又被称为“主客移位”,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种特殊的表现手法。这里的“主”指的是抒情的主体,即诗人自己;“客”...

诗的规格是什么
诗歌的一种。篇式、句式有一定规格,音韵有一定规律,变化使用也要求遵守一定的规则。它是古老和传统的诗体,结构严谨,字数、行数、平仄或轻重音、用韵都有一定的限制。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格律诗。如中国的近体诗(绝句、律诗)、西方的十四行诗、五行打油诗、四行诗、西班牙的八行诗、意大利的三行诗...

律诗的规则是什么
在讲律诗的格律时,我们主要了解“押韵”“平仄”和“对仗”等概念。 一、押韵 韵是诗歌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诗人在诗歌中用韵,叫做押韵。诗歌(包括古体诗歌、民歌等)没有不押韵的。所谓押韵,就是把同韵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在同一位置(一般是句尾)上。古诗创作中讲究的“韵”,不完全等同于现代汉语拼音中的“...

关于严禁的诗句
1. 中国十大禁歌诗那十个 中国古代十大禁诗 其一: 少年红粉共风流,锦帐春宵恋不休。 兴魄罔知来宾馆,狂魂疑似入仙舟。 脸红暗染胭脂汗,面白误污粉黛油。 一倒一颠眠不得,鸡声唱破五更秋。 其二: 对垒牙床起战戈,两身合一暗推磨。 菜花戏蝶吮花髓,恋蜜狂蜂隐蜜窠。 粉汗身中干又湿,去鬟枕上起犹作...

诗最早出规在哪一代
在中国文学史上,我们能看到的最早的诗是距今三千年左右的《诗经》,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一共三百零五篇,古称《诗》或《诗三百篇》。其内容有“风,雅,颂”三个部分,这是从音乐角度上分的。在表现手法上有“赋,比,兴”三种。因此前人把“风,雅,颂”和“赋,比,兴”称作《...

古诗押韵规则
最终到了唐朝,诗人们制定了近体格律诗,就将押韵作为一条规则明确了下来。近体诗分为五绝、七绝、五律、七律、排律。其实押韵相对于近体诗规则来说并不复杂,只分为首句入韵和不入韵两种格式。如《宿建德江》首句就是不入韵的,而李峤的《中秋》: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

关于严守规范的诗句
意思是:像从前离娄那样精明的眼睛,公输般那样的巧匠,不凭规和矩,是画不成方圆的。 3、求必欲得,禁必欲止,令必欲行 出自先秦管子《管子·法法》。意思是有要求必然希望得到,有禁令必然希望制止,有命令必然希望实行。军事上,喻指令必行,禁必止,部队才有战斗力。 4、令行禁止 出自先秦管子《管子·立政》。意思...

唐诗有什么规律可言 押韵有什么讲究 如何讲究
近体诗是当时的新体诗,它的创造和成熟,是唐代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把我国古曲诗歌的音节和谐、文字精炼的艺术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古代抒情诗找到一个最典型的形式,至今还特别为人民所喜闻乐见。但是近体诗中的律诗,由于它有严格的格律的限制,容易使诗的内容受到束缚,不能自由创造和...

平罗县17617059926: 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 -
裘婵复方:[答案] 子规:杜鹃鸟. 子规:杜鹃鸟的别名.传说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常夜鸣,声音凄切,故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埤雅·释鸟》:“杜鹃,一名子规.” 唐·杜甫《子规》诗:“两边山木合,终日子规啼.” 宋·陈亮《水龙吟》词...

平罗县17617059926: 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 -
裘婵复方: 思念故国、故乡和亲人之情 也有比喻忠贞,誓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平罗县17617059926: 古代诗歌中,“子规”有社么深刻的含义 -
裘婵复方: 思念故国,家乡.以其声似“不如归去”.

平罗县17617059926: 子规夜啼到天明这句诗的含义 -
裘婵复方: 子规:杜鹃鸟的别名,又名蜀魄、蜀魂、催归、杜宇.传说为春秋战国时期蜀国王杜宇(望帝)的魂魄所化.一说望帝思慕大臣鳖灵之妻,传位给鳖灵,惭而离去,化为子规鸟,常夜鸣,声音凄切,借以抒发悲苦哀怨及相思之情.因啼血染红了...

平罗县17617059926: 《送春》,子规在我国古代诗歌中常借以抒写悲情,在这首诗歌中所表现的是怎样一种情感? -
裘婵复方:[答案] 通常地说,子规的形象是感伤、哀怨、惆怅的形象,如,“杜鹃声里斜阳暮”“杜鹃啼血猿哀鸣”“潇潇暮雨子规啼”等,但这首诗的子规形象就打破了传统的界定,它百啭千鸣,不停地鸣叫,甚至延长到夜半,图的是什么?就是要把骀荡东风唤回...

平罗县17617059926: 子规在古诗里是什么意象 -
裘婵复方: 子规:杜鹃鸟的别名.传说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常夜鸣,声音凄切,唱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所谓杜鹃啼血猿哀鸣.经典古诗有 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

平罗县17617059926: 杨花,子规在诗句中的作用是什么 -
裘婵复方: 杨花落尽是李白知道王昌龄要左迁离开是看到的悲伤景象. 子规是杜鹃鸟,杜鹃的啼声很悲凉,以景衬情,用寓情于景的手法表达出对友人离开的依依不舍.

平罗县17617059926: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 "子规”在诗中象征什么?诗人为什么要写“杨花落” “子规啼”? -
裘婵复方: 杨花------飘零/子规------凄凉/ 描绘出了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 首句“杨花落尽子规啼 ”,是写李白“闻王昌龄左迁”时的暮春景象 .“杨花落尽”写出了春光消逝时的萧条景况.杜鹃泣血悲鸣,进一步渲染环境气氛的黯淡,凄楚. 首句写景兼点时令.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 ”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 开头便择取两种富有地方性特征的事物,描绘出了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杨花即柳絮.子规是杜鹃鸟的别名,相传这种鸟是蜀王杜宇的精魂所化,鸣声异常凄切动人.

平罗县17617059926: 求陈与义的送人归京师,里面第一句,子规,意象的含义 -
裘婵复方: 子规 是杜鹃鸟,在古诗词中常常用“子规”这个意象来表达愁苦的情绪.

平罗县17617059926: 送春诗中的子规是指什么? -
裘婵复方: 诗中“子规”的意象:子规,杜鹃鸟的别名,传说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常夜鸣,声音凄切,故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思念故国、故乡和亲人之情.也有比喻忠贞,誓死不屈的民族气节.子规,是杜鹃鸟的别称.古代传说,它的前身是蜀国国王,名杜宇,号望帝,后来失国身死,魂魄化为杜鹃,悲啼不已.这可能是前人因为听得杜鹃鸣声凄苦,臆想出来的故事.设想杜鹃鸟离去繁华的国土,年复一年地四处飘荡.这个悲剧性的经历.由于哀啼声切,加上鸟嘴呈现红色,旧时又有杜鹃泣血的传闻.人们借取这个传闻发挥想象,把原野上的红花说成杜鹃口中的鲜血染成,增强了形象的感染力.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