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审美教育在提高全民素质教育中的位置和意义

作者&投稿:郅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教育的意义是什么~

教育的意义不是为了适应外界,而是为了自己内心的丰富。
教育是人类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 雅斯贝尔斯
教育是每个时代亘古不变的文化传播手段,没有教育的国家,缺乏教育的国家就是过家家。
对于一个家庭而言,教育就是家庭幸福,稳定安康的前提,没有教育,就好比石缝中的枯草,缺乏养分,难以遍地开花。

可见人跟教育之间的关系,好比鱼离不开水,花草离不开土壤,万物离不开阳光。
网上前段时间有一个段子:说之所以要多读书、多受教育,就是因为当我们看到一群鸟在湖面飞过的时候,
能够吟诵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不是在那吵吵:我去,全都是鸟!在我们去戈壁旅游、骑着骏马奔腾之时,心里默念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而不是在那喊:哎呀妈呀,都是沙子,快回去吧!这当然是一种调侃,但是不自觉间就道出了教育的核心含义。
教育还是应该回到像孔子说的,孟子说的,包括蒙田说的,“教育不是为了适应外界,而是为了自己内心的丰富。”古希腊有个哲学家叫西塞罗,他说“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

教育,不仅传授知识,更能提高个人修为,增加我们对生活的感受力,从而认知自己,并不断提高自己。我认为,这是教育赋予重要价值和意义,也是指引我们前行。
扩展资料:
1、儿童不是尚未长成的大人,儿童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
如果用外部功利目的来规范教育,无视生长本身的价值,一个最直接的负面影响就是否定儿童期的内在价值。这会把儿童看作一个未来的存在,一个尚未长成的大人,在长大成人之前似乎无甚价值。于是教育的目标就变成了使儿童为未来的成人生活做好准备。这种荒谬错误观念由来已久,而且流传极广。
长大成人的提法本身就愚蠢透顶,仿佛在长大之前儿童不是人似的!蒙台梭利首先明确地批判这种观念,在确定儿童的人格价值的基础上建立了他的儿童教育理论。杜威也指出,儿童期生活有其内在的品质和意义,不可把它当作人生中一个未成熟阶段,只想让它快快地过去。
人生的各个阶段皆有其自身不可取代的价值,尤其是儿童期。儿童阶段是身心生长最重要的阶段,也应是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光,教育所能成就的最大功德是给孩子一个幸福而有意义的童年,以此为他们幸福而有意义的一生创造良好的基础。
然而,今天的普遍情形是,整个成人世界纷纷把自己渺小的功利目标强加给孩子,驱赶他们到功利战场上拼搏。而实际上,在若干年后的社会中,童年价值被野蛮剥夺的恶果就会以可怕的方式显现出来。
2、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
这是西塞罗的名言。今天的情形恰好相反——教育正在全力做一件事,就是以适应现实为目标塑造学生。人在社会上生活,当然有适应现实的必要,但这不该是教育的主要目的。
蒙田说:学习不是为了适应外界,而是为了丰富自己。孔子也主张,学习是为己而非为人的事情。古往今来的哲人都强调,学习是为了发展个人内在的精神能力,从而在外部现实面前获得自由。
当然,这只是一种内在自由。但是,正是凭借这种内在自由,这种独立人格和独立思考能力,那些优秀的灵魂和头脑对于改变人类社会的现实发生了伟大的作用。教育就应该为促进内在自由、产生优秀的灵魂和头脑创造条件。如果只是适应现实,只要把孩子当成动物一样训练就好了。

教育是什么?——一种让人们变得更好的过程引言:教育是人类社会始终以来一直存在的一项重要事业。它是培养和提高人们的知识、技能和道德素质的手段,是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本文将从教育的定义、目的、方式、环境等多个角度为您详细介绍教育的本质。一、教育的定义教育是一种系统性、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有感染力地影响个人行为和发展的活动。在教育过程中,人们以某种方式去改变他人的认识、态度、思想和行为。教育可以通过各种信息,如书本学习、教师讲授、实践、实验和社交互动等方式来传递知识。二、教育的目的教育旨在提升个人的能力,包括知识、技能、道德和文化价值观等方面。教育的核心目标是让人们变得更好,成为独立自主、有创造力、有责任心的人。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从而为他们的未来做好准备。三、教育的方式教育的方式包括通过组织的课程、活动和体验来传授知识和技能,以及通过比如家庭、社区、职场等环境中的自发学习和社交互动来获得经验和智慧。四、教育的环境教育发生的环境是多样的,包括学校、家庭、社区、工作场所和网络等。在不同的环境下,教育的方法和形式也是不同的,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和场所,有助于提升学习者的学习成效。结论:总的来说,教育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其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个人的能力,以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变化和挑战。通过多种方式、不同环境下的教育,我们可以促进个体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


意义:
美育就是为建设精神文明,培养学生心灵美、行为美服务,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气质、情操、信念,促使学生身心各方面素质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因此,我们可以说,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美育,人的素质的全面开发,不能没有美育。而人又生活在现实社会中,这就要求我们在信息社会里需要更精致的审美眼光和更强的视觉形象的阅读能力,而且未来人类社会生活品质的提高也将有赖于人们审美意识的提高。所以,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提高审美素质。
(1)、审美素质教育对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作用。
人们认识美、发现美和鉴赏美的能力并非天生的,而是通过学习、培养训练才逐步增强的,是通过后天日渐积累形成的。[3]虽有“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由于人的经历、思想水平等个体因素的差异而使不同的人对美的内涵的认识也不同,审美情趣和品位也因人而异,甚至相差甚远。所以只有不断的使年青一代接受美的教育和陶冶,并且不断积累和升华对美的体验,才能提高他们自身的审美素养,从而来不断的完善他们的文化素质。
(2)、审美素质教育对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美是人的道德财富的源泉,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一个人只有把自己的思想、信念和道德信仰作为一种美来追求并赋予深厚的情感时,他的道德信念才是坚定地,他的思想才是积极的、向上的、符合时代需要的。尤其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心理、生理年龄都处于待发展、待成熟阶段,然而这一阶段却是进行审美教育的黄金时期。不仅可以提高他们对真善美的辨别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优良的品德、健康的思想、高尚的情操,从而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3)、审美素质教育对开发学生智力的作用。
人类生活在世界上,并能从事各种活动,一切都是依赖于大脑神经系统的作用。人的大脑分为左脑和右脑两个部分,而审美教育对智力的开发主要表现在右脑上。有调查认为21世纪人才必须具有开拓进取精神,必须具有立足于本职工作基础上的创造思维与创造力。创造能力是21世纪人才最重要的素质之一。大家知道,人的创造力主要靠人的大脑。右脑是想象的大本营,是人类智慧的宝库,一个人聪不聪明,关键在于右脑的开发程度。然而,目前我国的教育则偏重于对左脑功能的开发,重语言轻体验,重理论而轻感性,重科学而轻艺术,致使许多人右脑功能未得到充分开发,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在开发人的右脑,培养人的创造力方面,审美教育有着很大的优势。因为审美教育是通过具体、生动、直观、可感的美的形象来进行教育,使人在审美活动中,直接对美的事物进行感知,展开想象,伴随着情感体验,进行品味和理解,从而得到审美的愉悦和理性的启迪。这种以形象性为主要特点的教育,对形体、明暗、色彩、空间的感应能力和表现能力,对于以后不管是从事美术还是其他别的职业都大有好处,而且对人的右脑潜能的开发具有重要的作用。这将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更有利于对人才的开发和培养。

人生有三境界:第一境界:俗世层面,柴米油盐酱醋茶。
第二境界:为事业而奋斗,最能够把个人价值与国家集体需要统一起来。
第三境界:为审美的、诗意的层面。人需要做事,但要有些诗意。
三者不可或缺互相影响互相联系。

  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在素质教育只有三个问题:美育的地位和作用;美育对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品格;美育与人生境界。
  一、美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这个问题牵涉到很多方面,仅从一个方面谈。1999.3.5在全国人大会议,朱镕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德智体美”,这是一个重大的事件,对21世纪将有巨大的推动。有三个理由。
  1. 德育不能包括美育。
  我国原来的教育方针是不列入美育的,把它视为德育的一部分或手段,认为美育没有独立的价值,这主要是受苏联的影响。美育与德育互相配合、补充、渗透,但不能互相代替,它们的性质、社会功用都有所区别。
  (1) 性质。
  美育和德育同作用于人的精神,引导青少年追求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但它们是有区别的。
  德育主要是树立行为规范,使人获得自觉的道德意识观念;美育则是通过熏陶、感发,“兴发”人的精神,激励、净化升华人的精神境界。德育注重理性、思想的层面,作用于人的“良知”,理性道德;美育作用于人的感性、情感、无意识层面,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气质、性格、胸襟等深层因素,在此层面德育是无能为力的。
  (2) 社会作用。
  德育强调调整人与人的关系和规范,建立社会伦理、秩序、规范,避社会行为的“失序”。美育着眼于保持个体人精神的平衡、和谐、健康,使情感具有文明的内容,促进理性和感性的沟通,使之协调发展。席勒在《美育书简》中提出,人类存在着感性和理性相脱离的现象:感性脱离理性使人变成动物;理性脱离感性使人变得僵死。现代社会追求功利、物质,竞争使人的精神压力增加,产生大量的心理疾病,而缓解这种状态更多的要靠美育,要在精神的深层施加影响。美育是通过精神和谐来维护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的。荀子说:乐使人血气平和,从而达到家庭、社会的和谐,这在现代社会显得日益重要。
  现代社会的动乱,社会心理、情绪的因素显得越来越突出,有些社会动乱不是因为政治、经济原因。而美育发挥了维护社会安定的作用,而社会安定已成为一个国家的发展的重要因素。
  这种区别和联系,在中国古代的有关理论中就有论述,认为德为“礼”的教育,主要建立“序”;美育为“乐”,内容为“和”--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德育和美育互相补充、互相配合,“礼乐相济”,但不能相互代替。
  2. 加强美育是培育重新人才的需要。
  “重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在此,美育有着智育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这可从三个方面体现。
  (1) 美育激发人的创造冲动,培养审美直觉和想象。
  审美的核心是要创造审美“意象”,科学家的科学发现到最后往往不是凭理性而是靠直觉,这样的事例很多。这种想象力的培养是靠美育。智育主要是培养人的逻辑推理能力,而美育培养人的想象力和洞察力。孔子说:“诗可以观”,是指直观洞察。美育培养人的形象思维,发掘人的右脑潜能。
  (2) 美和“真”的关系。
  自然界形式美的特征--简洁、对称、和谐--启发人的联想和发明,很多科学家的发明往往由追求美的形式走向真理,“一个方程式的美比其符合实验结果更重要。”“发明就是选择,这要由科学美感来支配。”美感对科研发明重新具有重要的作用,这种美感要由美育来培养。
  (3) 成就大事业,需要建立广阔平和的胸襟,这有赖于美育。人若心烦气乱、眼光短浅,必不可有所成就,做不成大事业。比如城市山水园林,能够拓宽心胸。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往往游历祖国的山河,为的是拓宽心胸,心胸小了是不行的,古代的“乐教”、诗教就是为了拓宽人的胸怀,认为豪杰、圣人的教育要通过诗教来“兴心”“荡浊”。
  审美是超越功利的,对人成就事业有很大作用,这已得到现代心理学的映证。除了智商(IQ),情商(EQ)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考试成绩高的不一定就能成就大事业。
  3. 加强美育是21世纪经济发展的要求。
  20世纪最后的20、30年出现了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和趋势,要求国家的经济、政府人员不仅要有经济政治的眼光,还要具有美学的眼光和文化的头脑。
  (1) 60年代以来,商品的文化、审美价值逐渐超过其使用、交换价值。
  名牌效应实际上是一种符号价值;人们挑选商品样式超过实际功用,实际注重的是审美价值。提高格调、品味成为商品生产和销售的大问题。我国的建筑、旅游、服装产业的问题往往是因为格调低。例如北京的很多建筑物,往往比例、色彩搭配不对,产生一些常识性的问题,这主要因设计人员基本修养差,包括政府部门和批准部门的人员素质。导致北京建筑整体的问题,贝律铭说,新建筑很难搞“古都风貌”。这是美学问题、文化问题,需要各级人员的文化修养。又如旅游业,我国的自然景观很美,但人为建筑和导游的素质太差。设计、管理人员的文化修养,包括流通部门、政府部门,他们的文化修养成了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2) 21世纪最大的产业有两个:信息产业(高科技)和艺术产业。
  目前高科技产业已被认识,但艺术产业还并未被认识。高科技的发展与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发展并不同步,物质提高了,反而使人之间的关系冷漠。从筒子楼到单元房,使得邻居多年互不相认。而“数字化生存”将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问题,这并不是人类的理想社会,必须要加上“艺术化生存”。到那时,人们对艺术的要求会更迫切,高科技要与高情感需求结合,艺术产品将会更被需求。现在已经产生工业产品向艺术产品转移的端倪。我国文化资源非常丰富,但长期未受到重视,或仅限于低层次利用。21世纪的艺术产业将有广阔的前景,可能是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由此可见,发展美育是经济发展的直接要求。
  综上所述,美育列入教育方针是一个极好的契机。21世纪中国的复兴,要使人民发挥原创性和智慧;而哲学、史学、艺术的教育,正是可以激发人的原创性的教育。美育可以使我们民族在新的世纪为世界贡献一批大师。为在高科技、数字化社会中保持精神的平衡和社会安定,为使经济持续增长,将美育列入教育方针是完全必要的。这是蔡元培先生(甚至可以上溯到孔子),提倡美育精神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对时代呼唤的积极回应。
  二、美育从多方面提高人的素质和文化品格
  美育的实施,不等于开设几门美育的课程,而应贯穿于全部教育环节中、贯彻在整个社会生活中。从两个方面谈。
  1. 空间方面,即整个社会生活。
  营造优良健康的社会文化环境。特别是大众传媒,其人文价值导向到底是什么。现在电视的影响面非常大,但其文化内涵、价值、格调都存在很多问题,它对下一代人的影响不容忽视,从事传媒工作的人员应具有“理论责任感”。
  2. 时间方面,美育应贯穿人的一生。
  一生的教育应从胎教开始,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而大学毕业后的教育更重要,直至退休后的精神生活。美育对人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可以归纳成几点。
  (1) 培养审美能力。
  美育培养对感性世界无限风的形式的感受,体育对内涵丰富意韵的感受。如果常用功利的眼光看待事物,会使世界千篇一律、暗淡;转用审美的眼光看待世界,世界则无限丰富。美育培养人体验人生的意义、价值的能力。这有别于科学的认识--发现本质规律,得到知识体系。美育是体验人生的价值,审美能力即体验人生的能力。
  (2) 培养想象力。
  (3) 培养创造的欲望。
  审美即发现,发现即创造。审美创造审美意象。郑板桥画竹有“眼中-胸中-手中”之竹的区别,这就是创造。艺术欣赏也是这样,心的过程也就是审美创造的过程。
  (4) 培养珍惜美好事物的情操。
  美育可以使人了解美好事物的不可重复性、独特性,并了解美好事物对生活的意义。艺术作品具有“多义性”、不确定性,这是艺术不同于理论、政作品的区别。产生美感的差异性和丰富性,因审美者的差异、更因作品本身的无限性与不确定性而起。
  (5) 培养对个性的尊重。
  科学成果是普遍性规律,是可重复的,而审美活动是独特的、一次性的,是独创、不可重复的。“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个性不同,审美体验不同。美育培养广泛趣,培养宽胸襟和人文气氛。
  (6) 培养群体意识。
  艺术活动具有共同和社会化的功能,能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孔子说:“诗可以群”,它可以培养群体意识,在现代社会针对人与人日益疏远的倾向,美育显得更加重要。
  (7) 培养宽广平和的心境。
  美育可以拓宽胸襟,是成就事业的必要条件。艺术有净化功能,可把过分极端的情感释放出来而达到平和。
  (8) 培养超越的精神。
  人的感性存在(空间、时间)是有限的,但有追求无限、永恒和自由的要求,这就是超越的要求。审美可以用自己所特有的方式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功能,可以超越生存的有限。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后来有很多人批评这个观点,认为“幼稚”,认为宗教除了认识,还有社会方面、人性方面和心理依赖等,仅用教育是无法取代的。人类发展有可能消除宗教,但人的精神的超越需求是永恒的,除了宗教,只有审美活动具有使精神超越的功能,这是一种积极的超越。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以美育代宗教”,就有了新的价值。
  八个方面,可归结为,美育是人(精神)的最高层面,可以提升人生的境界。
  三、美育与提高人的人生境界
  人生是有限的,但每个人的人生意义价值不同,构成不同的人生境界。表现在内在心理称为“胸襟”或“格局”。表现为言谈举止贼为“气象”。古代思想家强调,不仅要增加知识学问,更重要的是拓胸襟,提气象,升境界。北大老一辈学者称蔡元培先生有“光风霁月”的气象。除知识外,更要注重人文内涵,追求完美的人生。现在提倡学生的自由发展,但也要引导,价值有高低之分,要引导学生追求更高的价值。人生有三个层面:一为俗物层面,柴米油盐,这是人生存所必需的,还有如工作中的应酬,不可脱离。第二层面为事业,为国为家建功立业,可以是多方面的:科研、经商、艺术……,最昊能够把个人价值与国家需要统一起来。第三为审美的、诗意的层面。人需要做事,但要有些诗意。这个层面没有直接的功利,但是又是成就事业切实需要和不可缺少的。
  这三个层面应当恰当地搭配,不能把某个部分过分膨胀。只有事业的成功不一定就最完美。这三个层面也会相互影响。有时,事业的本身就具备了或可以上升到审美层面;审美能力的提高也会促进事业的成功甚至俗物层面的充裕。审美使人“脱俗”或“免俗”:振其暮气,荡其浊气。三个层面互现、互渗,从事业、俗物的层面可以看到格调和情趣。前两个层面依赖人生体验,美育的最高层面是提高人生的境界。


在现代教育中,美育与艺术教育是一回事。对吗
不是,前者只是指一样,而后者就包括了很多种,像:电影,美术,绘画,建筑、、、等等,都是指的艺术。1、美育即审美教育,是指适用审美的方式实施教育,旨在提高人们的审美感受力、审美创造力及审美情趣,以促进其人格的完善及全民族整体素质的提升。2、艺术教育是美誉的核心,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

审美教育美育的历史
古希腊雄辩术中,语言美也是重要的训练目标。中世纪欧洲虽轻视艺术,但教堂艺术作品仍进行审美教育。文艺复兴后,人文主义教育追求全面发展,音乐和图画教育被赋予重要地位,主张通过游戏学习。18世纪的卢梭提出自然教育,强调游戏和艺术对感官发展的作用,歌德和席勒则强调个性解放和审美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道德...

加强大学生艺术教育 提升大学生艺术素养
(一)提高对大学生艺术教育的认识 大学艺术教育长期以来不受重视,认识问题是关键。尽管教育部自1997年以来推行全面素质教育,推动了艺术教育的发展,但是从力度和广度以及重视的程度上还远远不够,比起发达国家相差甚远。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3000多年前被在“礼、乐、射、御、书、数”“六术”中列为...

美育为什么能够提升素质教育
2、美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美术教育不仅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技能,更需要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在美术学习中,学生需要尝试新的表现手法、思考新的创意,这样能够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3、美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美术作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通过...

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能够多体会感知和创造美,能够吸收和借鉴艺术上的精华,逐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使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得到升华,具有这些素质的小学教师,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推动社会进步,是极为有利的。由此可见,审美教育不容忽视,它与素质教育是密切相关的。二、技能训练不能...

美育基础审美对于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有何作用
”娱乐的同时也在提高人们的艺术欣赏能力和文化素养。寓教于乐是校园文化教育功能的延伸;可以陶冶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培养良好的个性品格、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激励凝聚功能,校园文化可以提高人们对学校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激发师生拼搏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实际上校园文化开展的过程,就是...

怎样提升孩子审美能力
四、不断历练提升审美能力 家长要运用知识,从不同方面入手不断提高孩子审美能力。比如建筑美的欣赏。建筑艺术历来被称为“凝固的音乐”。平时,家长有机会就可进行审美教育,观赏时先让孩子看到建筑物的全貌,讲解建筑物的布局、功能、结构、色彩、造型上的特点,使孩子真正感受到建筑宏伟的美。有的古代...

你认为艺术教育的意义究竟是在哪里呢?
古人在欣赏名家字画前,往往怀着无比的恭敬,因此总是要沐浴焚香,以此来表达重视。这其实也是一种陶冶情操的方法。它能够达到愉悦身心的效果,让你沉浸其中,修身养性。02、提高鉴赏能力艺术教育的普及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当代人的艺术鉴赏能力,提升审美水平,让他们了解和发现世界的美,感受艺术的浪漫与不...

加强美育对深化教育改革有何重要作用
从培养片面发展的“单面人”向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转变。要完成这几个方面的转变,审美教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审美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要提高全民的素质,自然也应包括审美素质。另外,审美教育本身是一种感性与理性有机结合的教育,它...

审美教育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美育的基本任务有三个方面:一是培养孩子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评价美的能力,使其懂得美与丑的区别;二是培养孩子进行音乐、美术等艺术活动的技能与技巧,发展其艺术创造;三是培养孩子高尚的情操和文明的习惯,使其在生活中能够表现美。从孩子生理和心理特点来看,对孩子进行审美教育不仅必要,而且具有...

掇刀区13326416457: 求美术欣赏论文? 题目是 论学校美术欣赏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 -
裴侍中诺: 美术欣赏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使艺术成为每个人都可以参与的创作,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体现,提高了动手动脑的能力. 2、审美能力的教育. 优秀美术作品,能引起人们心灵情感的共鸣,思想冲...

掇刀区13326416457: 如何理解学前美术教育对中国未来教育的重要性 -
裴侍中诺: 现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全方位的,既要智力又要能力,临阵磨枪当然不能适应现在社会的发展,涉及到的这些基本能力最主要的是从幼儿抓起.因为学龄前是塑造将来能力、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所以现在只要是涉及到未来的都提倡从娃娃抓...

掇刀区13326416457: 浅谈美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能力 -
裴侍中诺: 【摘 要】美术教育的重要功能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作为一线的美术教师如何在美术课上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审美意识的培养是按一定的目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施以积极影响的一种有计划...

掇刀区13326416457: 论文 - ----浅谈儿童美术的特点(1200字)
裴侍中诺: 【摘要】美术是人类文明的象征,是文化实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全民审美素质的提高对于一个民族的发展具有相对的可行性与紧迫性.纵观我国当今的教育现状,素质教育已深入到学校各个领域,已经引起包括美术教师在内的许多科任教师...

掇刀区13326416457: 浅谈高中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
裴侍中诺: 美术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感觉的提高,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现代教育环境中,高中美术教育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审美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对于美术美感的理解和审美观点的走...

掇刀区13326416457: 如何通过美术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
裴侍中诺: 在文学艺术中、大自然生态环境中、社会生活领域中,我们都可以无穷无尽地享受到美.那么健康的、高尚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我们就必须从小开始培养起,美术教育以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意识为根本目的.

掇刀区13326416457: 如何培养学生艺术素质 -
裴侍中诺: 美术教育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且对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都有非常大的作用.在素质教育的今天,美育是不能忽略的,那么该如何来培养农村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呢?学校外部因素是大环境,...

掇刀区13326416457: 美术教育在一个人成长中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
裴侍中诺: 美术教育学生整体素质全面发展过程中的组成部分,究其范围而言,它是包容性的,与美术并非是一个完全重合的概念.在这里教育是作为美术的一个功能之一发挥其作用. 诚然美术教育这个术语包括许多意识、有目的的活动,诉诸于人眼睛、...

掇刀区13326416457: 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
裴侍中诺: 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其中的美就包含于美术教育.在美术教育中不但要重视知识的传授,而且更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小学美术教育新课标指出小学美术课是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