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一个物理小问题

作者&投稿:大季询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个初中物理小问题~

首先你的想法不是没有道理,上面的题目按照你的想法只能说是出的不够严谨,这杯水到底是在密闭环境下加热还是在开放环境下加热呢?按照这个说法那么这题答案就是无法判断了,但是题意显然是考察公式,中学物理题目的本来就是考察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程度。如果拿到实际高度就失去了它的主要目的。就像如果这道题目作为一道竞赛题也许答案会是D,因为竞赛题目严谨,主要目的是考察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你们老师肯定说过初中物理热学问题大部分都是建立在理想情况下的,有特殊情况题目一定会另加说明。

没有关系
机械效率是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所谓机械效率是针对某一机械系统而言的,理论上的意义可以是"(有效功率/总功率)×100%",但在实际应用中有效功率是很难标定的,所以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输出功率/输入功率)×100%"或"(输出能量/总消耗能量)×100%"等等的标定方法.

功率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即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求功率的公式为

P=W/t P表示功率,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

W表示功,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是“J”

t表示时间,单位是“秒”,符号是“s”

因为W=F·s(功的定义式),所以求功率的公式也可推导出P=F·V(F为力,V为速度)

功率越大转速越高,汽车的最高速度也越高,常用最大功率来描述汽车的动力性能。最大功率一般用马力 (PS)或千瓦(kw)来表示,1马力等于0.735千瓦。

功率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功率越大转速越高,汽车的最高速度也越高,常用最大功率来描述汽车的动力性能。最大功率一般用马力 (PS)或千瓦(kw)来表示,1马力等于0.735千瓦。

功率可以分为瞬时功率和平均功率

什么是功率?功率就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物理学里功率P=功W/时间t,单位是瓦w,我们在媒体上常常看见的功率单位有kw、ps、hp、bhp、whp等,还有意大利以前用的cv,在这里边千瓦kw是国际标准单位,1kw=1000w,用1秒做完1000焦耳的功,其功率就是1kw。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把功率俗称为马力,单位是匹,就像将扭矩称为扭力一样。在汽车上边,最大的做功机器就是引擎,引擎的功率是由扭矩计算出来的,而计算的公式相当简单:功率(w)=2π×扭矩(Nm)×转速(rpm)/60,简化计算后成为:功率(kw)=扭矩(Nm) ×转速(rpm)/9549。然而功率kw要如何转换成大家常见的多少匹马力的呢?由于英制与公制的不同,对马力的定义基本上就不一样。英制的马力(hp)定义为:一匹马于一分钟内将200磅(lb)重的物体拉动165英呎(ft),相乘之后等于33,000lb-ft/min;而公制的马力(ps)定义则为一匹马于一分钟内将75kg的物体拉动60米,相乘之后等于4500kgm/min。经过单位换算,(1lb=0.454kg;1ft=0.3048m)竟然发现1hp=4566kgm/min,与公制的1ps=4500kgm/min有些许差异,而如果以瓦作单位(1w=1Nm/sec=9.8kgm/sec)来换算的话,可得1hp=746w;1ps=735w,两项不一样的结果,相差1.5%左右。到底世界上为什么会有英制与公制的分别,就好像为什么有的汽车是右舵,有的却是左舵一样,是人类永远难以协调的差异点。若以大家比较熟悉的几个测试标准来看,德国的DIN与欧洲共同体的新标准EEC有日本的JIS是以公制的ps为马力单位,而SAE使用的是英制的hp为单位,但由于世界一体化经济的来临和为了避免复杂换算,越来越多的原厂数据已改提供毫无争议的国际标准单位千瓦kw作为引擎输出的功率数值。

知道没有?不知道再提问了

呼,真是累

楼主,您的这个问题我提出了两种解决方案:

1、答案:如果物体移动2m,则绳端移动6m。 结论:题目有误。

2、如果楼主的这个问题题干没有错误,我认为这已经超出初中物理学习范畴,即绳子和绳的自由端移动距离存在微小差异。 我个人认为楼主的题目没有错误,楼主兴许是一位公司的CEO,想要考验网民的智商,然后加以统计。也可能是物理学家,在挑战物理所有分支学科的结合题目,外加美术和心理的考核。

1)绳子的张力:
  受到拉力作用时,物体内部任一截面两侧存在的相互牵引力。
  请一定要注意张力和液体表面张力并非同一概念。‘水的表面张力’是分子间的引力,这个引力试图使液体的表面积保持最小,而所有形状中,只有球形的表面积最小。所以,失重状态下的液体呈球形。其实,张力或弹力最基本都是源自原子间的电磁作用力。若是原来处于平衡状态的结构,当受外界影响,例如:绳子下吊东西,原来绳子中原子间的距离便被稍微拉长了,于是原子间变产生企图回复原状的作用力,有如弹簧一般。其实这种现象最能解释这个定义,它表现为单位长度的力。向内收缩表现为“张力”,向外的作用力表现为“弹力”。

2)胡克定律
 胡克定律的表达式为F=k/x或△F=k/Δx,其中k是常数,是物体的 胡克定律劲度(倔强)系数。在国际单位制中,F的单位是牛,x的单位是米,它是形变量(弹性形变),k的单位是牛/米。倔强系数在数值上等于弹簧伸长(或缩短)单位长度时的弹力。
  弹性定律是胡克最重要的发现之一,也是力学最重要基本定律之一。在现代,仍然是物理学的重要基本理论。胡克的弹性定律指出:弹簧在发生弹性形变时,弹簧的弹力Ff和弹簧的伸长量(或压缩量)x成正比,即F= -kx。k是物质的弹性系数,它由材料的性质所决定,负号表示弹簧所产生的弹力与其伸长(或压缩)的方向相反。
  为了证实这一定律,胡克还做了大量实验,制作了各种材料构成的各种形状的弹性体。
编辑本段
历史证明

  Hooke law
  材料力学和弹性力学的基本规律之一。由R.胡克于1678年提 胡克定律相关图表出而得名。胡克定律的内容为:在材料的线弹性范围内,固体的单向拉伸变形与所受的外力成正比;也可表述为:在应力低于比例极限的情况下,固体中的应力σ与应变ε成正比,即σ=Εε,式中E为常数,称为弹性模量或杨氏模量。把胡克定律推广应用于三向应力和应变状态,则可得到广义胡克定律。胡克定律为弹性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各向同性材料的广义胡克定律有两种常用的数学形式:
  σ11=λ(ε11+ε22+ε33)+2Gε11,σ23=2Gε23,
  σ22=λ(ε11+ε22+ε33)+2Gε22,σ31=2Gε31,(1)
  σ33=λ(ε11+ε22+ε33)+2Gε33,σ12=2Gε12,及
  式中σij为应力分量;εij为应变分量(i,j=1,2,3);λ和G为拉梅常量,G又称剪切模 量;E为弹性模量(或杨氏模量);v为泊松比。λ、G、E和v之间存在下列联系: 式(1)适用于已知应变求应力的问题,式(2)适用于已知应力求应变的问题。
  根据无初始应力的假设,(f 1)0应为零。对于均匀材料,材料性质与坐标 英国力学家胡克无关,因此函数 f 1 对应变的一阶偏导数为常数。因此应力应变的一般关系表达式可以简化为
  上述关系式是胡克(Hooke)定律在复杂应力条件下的推广,因此又称作广义胡克定律。
  广义胡克定律中的系数Cmn(m,n=1,2,…,6)称为弹性常数,一共有36个。
  如果物体是非均匀材料构成的,物体内各点受力后将有不同的弹性效应,因此一般的讲,Cmn 是坐标x,y,z的函数。
  但是如果物体是由均匀材料构成的,那么物体内部各点,如果受同样的应力,将有相同的应变;反之,物体内各点如果有相同的应变,必承受同样的应力。
  这一条件反映在广义胡克定理上,就是Cmn 为弹性常数。
  胡克的弹性定律指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f和弹簧的长度x成正比,即f= -kx。k是物质的弹性系数,它由材料的性质所决定,负号表示弹簧所产生的弹力与其伸长(或压缩)的方向相反。
  弹簧的串并联问题
  串联:劲度系数关系1/k=1/k1+1/k2
  并联:劲度系数关系k=k1+k2
  注:弹簧越串越软,越并越硬
  郑玄-胡克定律
  它是由英国力学家胡克(Robert Hooke, 1635-1703) 于1678年发现的,实际上早于他1500年前,东汉的经学家和教育家郑玄(公元127-200)为《考工记·马人》一文的“量其力,有三钧”一句作注解中写到:“假设弓力胜三石,引之中三尺,驰其弦,以绳缓擐之,每加物一石,则张一尺。”以正确地提示了力与形变成正比的关系,郑玄的发现要比胡克要早一千五百年.因此胡克定律应称之为“郑玄——胡克定律.”

3)空气浮力
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托的力叫做浮力,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的上、下表面压力差。

假设有一正方体沉于水中,
  F浮=ρgh2*S-ρgh1*S(浸没在水中)
  =ρgS*Δh
  =ρ液gV排 (通用)
  =G排液
  当物体悬浮或漂浮时,F 浮=G物=m物g
  说明
  (1)h2为正方体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1为正方体上表面到水面距离,Δh为正方体之高。
  (2)“F浮=ρ液gV排=G排液”最重要。
  F浮=ρ液gV排的公式推导:浮力=排开液体所受重力——F浮=G(物体所受重力)排液=m排液?g =ρ液gV排 所以有F浮+G=0 (3)给出沉浮条件(实心物体,如果是空心物体,则下面公式中的密度表示物体的平均密度,即物体的总质量除以总体积得到的结果)
  ρ物>ρ液, 下沉 ,G物>F浮
  ρ物=ρ液, 悬浮 ,G物=F浮 (物体基本是空心的)
  ρ物<ρ液, 上浮,(静止后漂浮)G物<F浮
  ρ物<ρ液, 漂浮,G物=F浮(因为是上浮的最后境界,所以ρ物<ρ液)
  ρ物>ρ液, 沉底 ,G物=F浮+F杯底对物的支持力(三力平衡)
露排比公式
  如果漂浮(这是重要前提!), 则:ρ物∶ρ液=V排∶V物。
  其中,V物=V排+V露
  它的变形公式
  1. (ρ液-ρ物)∶ρ液=V露∶V物
  2. ρ物∶(ρ液-ρ物)=V排∶V露
  证明:∵漂浮
  ∴F浮=G物,即ρ液gV排=ρ物gV物,即ρ液V排=ρ物V物,即ρ物∶ρ液=V排∶V物(交叉相乘)
四种公式
  示重法:F浮=G-G1(空气中重力减去在水中的重力)(用弹簧测力计)
  公式法:F浮=G排=m排g=ρ液gV排(完全浸没)
  漂浮法:F浮=G物(又叫平衡法)
  原理法:F浮=F↓-F↑(上下压力差)
  特例:当物体和容器底部紧密接触时,即物体下部没有液体。此时物体没有受到液体向上的压力,即F浮=0 
阿基米德原理
  物体浸在液体中排开液体的重力等于物体浸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即F浮=G液排=ρ液gV排。 (V排表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4)大气压强
①大气压强是指地球上某个位置的空气产生的压强.地球表面的空气受到重力作用,由此而产生了大气压强. 
  ②气体和液体都具有流动性,它们的压强有相似之处、大气压向各个方向都有,在同一位置各个方向的大气压强相等.但是由于大气的密度不是均匀的,
  所以 大气压强的计算不能应用液体压强公式.
  ③被密封在某种容器中的气体,其压强是大量的做无规则运动的气体分子对容器壁不断碰撞而产生的.它的大小不是由被封闭气体的重力所决定的.
  液体压强计算公式:P=ρgh

5)静摩擦力

定义:当物体在另一物体的表面沿接触面的切线方向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两物体的接触面之间会产生阻碍它们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的作用力,这个力叫摩擦力。若两相互接触且相互挤压,而又相对静止的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如只具有相对滑动趋势,而又未发生相对滑动,则它们接触面之间出现的阻碍发生相对滑动的力,谓之“静摩擦力”。
①最大静摩擦力:静摩擦力存在最大值,称为最大静摩擦力。它等于使物体刚要运动所需要的最小外力。最大静摩擦力与接触面正压力成正比,最大静摩擦力随正压力的增长而增长,随正压力的减小而减小。
  最大静摩擦力定义:当切向外力逐渐增大但两物体仍保持相对静止时,静摩擦力随着切向外力的增大而增大,但静摩擦力的增大只能到达某一最大值。当切向外力的大小大于这个最大值时,两物体将由相对静止进入相对滑动。静摩擦力的这个最大值称为“最大静摩擦力”。
  注意: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大小有关。如:例如在桌面上有一个物块,您用力去推,无法推动。 而:最大静摩擦力,一个实验:用手握一个玻璃瓶,另一个人去抽出玻璃瓶,当握瓶子的人用很小的力去握时,抽出瓶子的人也只需要很小的力就可抽出。但当握瓶子的人用很大的力握住瓶子的时候,抽出的人也要用很大的力去抽出。 这个实验说明,最大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压力(正压力)成正比的。
  还有:最大静摩擦力总是大于滑动摩擦力的。
  ②静摩擦力的大小不是一个定值,静摩擦力随实际情况而变,大小在零和最大静摩擦力Fm之间。其数值由物体此时受的外力所决定。

6)重力势能
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势能(gravitational potential energy)。对于重力势能,其大小由地球和地面上物体的相对位置决定。物体质量越大、位置越高、做功本领越大,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物理学中,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被举高的高度成正比。所以得出
  EP=mgh。重力势能是标量,单位为焦(J)。与功不同的是,功的正负号表示作用效果,比较大小时仅比较数值;而重力势能中正数一律大于负数.在重力势能的表示式中,由于高度h是相对的,因此重力势能的数值也是相对的。我们说某个物体具有重力势能mgh,这是相对于某一个水平面来说的,把这个水平面的高度取做零,这个水平面称为参考平面,物体位于这个参考平面上时,重力势能为零,因此参考平面也称为零势能平面。经典物理对重力势能的理解就是当一个物体处在一个位置,相对于参照平面,重力可以对物体做多少功,使物体获得多少其他形式的能量,就说重力势能是多少. 但并不是说重力势能为0就不具备做功的能力,这是由其的相对性决定的.重力做正功时,重力势能减小,反之,则增大。
  物体由于做机械运动所具有的能量,叫机械能。包括动能、势能两种,势能又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由于重力和万有引力是同性质的力,因此在物体的高度不能忽略时,将重力势能称作引力势能更合适些,也就是说,重力势能就是引力势能,在目前的考纲中,除专门讨论重力随物体在地球上的位置(纬度和高度)变化而变化外,认为重力等于万有引力,因此也可以认为物体的重力势能等于引力势能。 重力势能与弹性势能*为下标。
  两个物体仅受万有引力而相互吸引的重力势能:
  两个物体仅受万有引力而相互吸引的过程其实挺复杂的,首先要把二体问题(两个物体之间由于引力运动的问题)转化为单体问题(一个物体受到另一个固定的物体的引力而运动的问题,转化的方法在某些普通物理教材和理论物理力学教材当中有讲),再把直线运动的过程看成是椭圆运动过程的极限,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求解。另外,如果求的是碰撞前的瞬时速度的话,可以先用动量守恒判断出碰撞前两个物体的速度之比,再用机械能守恒求出碰撞时的速度,不过这种方法要求碰撞的物体是有大小的球体,否则只把它们看作质点的话碰前一刹那的引力势能为负无穷大。
  如果考虑g是变量的话,那么重力势能就过渡到引力势能,引力势能表达式是-GMm/r,不过零势能处在无穷远。
  重力势能的公式:EP=mgh
  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w=EP1-EP2

结论:祝您成功……

重物由三股绳子承担,故拉力=1/3G

根据简单机械不省功的原理,力与移动的距离乘积相等

所以重物上升1单位长度,需拉动绳子3单位长度

2m*3=6m



绳子移动=绳的自由端移动

如果物体上升2绳子上升6(有三段绳子碰到动滑轮,绳子上升=3倍物体上升)

因为n=3 S=nh=3*2m=6m

2/3米


100个生活中的物理问题(并解答)
1.重力的应用 工人师傅在砌墙时,常常利用重锤线来检验墙身是否竖直,这是充分利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这一原理;羽毛球的下端做得重一些,这是利用降低重心使球在下落过程中保护羽毛;汽车驾驶员在下坡时关闭发动机还能继续滑行,这是利用重力的作用而节省能源;在农业生产中的抛秧技术也是利用重力的方向...

8个物理力学中的小问题,物理高手进
1.宇航员在舱外工作,那他相对于什么是静止的,相对于什么是运动的?为什么?---飞船、地球 2.为什么里的三要素中没有受力物的质量?试想,用同样的力推一个质量为3kg的箱子和一个质量为30kg的箱子,受力物的反应一定会不同啊!---因为力的作用效果是,要么使物体发生形变,要么使物体运动状态发...

关于初中物理中压强的一个小问题
如果杯子的重量相同,这三个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相同。因为底面积相同。口大底小,口小底大,口和底一样大都是口和底相对而言,与底面积相同并不矛盾。

一个生活中的物理现象问题。帮忙解答一下。
纸张和物体之间的静摩擦力是有一个极限的,超过这个极限,物体就会相对纸张滑动。(而且滑动摩擦力小于静摩擦力)当纸张和物体都匀速直线运动时它们之间是没有摩擦力的,就像物体静止在纸张上的情况一样。当你慢慢地拉纸张时,你给纸张的加速度是很小的,物体达到这个加速度所需要的摩擦力小于静摩擦力,...

一个简单的物理问题:为什么g随纬度的增加而变大呢?
两个原因:首先是地球的极半径小于赤道半径,是一个扁球体;其次是地球自转,万有引力分出一部分作为切向力(科里奥利力),万有引力F=GMm\/R²,相当于万有引力对质量m产生的加速度a=F\/m=GM\/R²,越接近两极,R越小,a越大。地球自转,在纬度θ上的向心加速度α=ω²r=(2π\/...

某高中物理资料例题中的一个小问题,请快些回答
小球受力分析:受重力、空气阻力 重力做功只与初始位置与末位置的高度差有关,与中间过程无关。实际上中间很多往复过程重力所做的功互相抵销了。竖直上抛运动从开始上升到回到抛出点这一往复过程重力所做的负功与正功互相抵销,从地面反弹起来再落回地面这些往复过程重力所做的功也是一正一负互相抵销。空气...

关于一个一直搞不明白的物理问题
1.小水珠扩散开来,由于其体积十分小,数量也少,而空间又十分大,小水珠在空气中的密度非常小,因此当其扩散在空气中时,我们的肉眼就不再能够看到。2.热的水蒸气喷出后,遇冷,液化成为小水珠,放热,因此小水珠本身的温度降低了,比外部环境的温度还要低,而且小水珠质量小而表面积大,因此小水珠...

几个初中物理的小问题 要详细解答!
和第一个问题一样啊。你考虑问题方法有问题。没有分清抽象模型的理想化和实际问题的复杂之间的关系。一般认为提水桶要拉力T和重力G平衡(这是理想模型,用于计算),但实际上你要先T>G,水桶加速,中间可能T=G匀速上升,然后后T<G,减速到0,最后T=G悬空。至于是不是加速,要测量即时速度才知道。...

物理中一个想了很久都没想通的问题,有关连接体的,
第三,系统内部分平衡部分不平衡 显然这道题目属于第三类;这种情况由于系统内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同,物体间有相对运动,通常习惯用隔离法。若系统内两个物体一个处于平衡,另一个处于不平衡状态时,也可以利用整体法来分析。所以这道题目用整体法的思想,滑梯小孩子看作一个整体,相对于地面没有发生运动,...

问一个物理力学问题
S木块=(1\/2)a木块*t木块^2=8m 木板质量:m木板=4kg 木板与地面的摩擦系数:μ木板=0.1 在0-1s,木板受力:F1=29牛,另外还受到木块给的摩擦力:f木块;以及地面给的摩擦力:f地 f地=μ木板*(m木块+m木板)*g=5牛 木板运动的加速度:a1=(F1-f地-f木块)\/m木板=(29-5-4)\/4=5m\/...

承德市17642215732: 一个初二物理小问题~急~ -
须璧安斯: 物体降温的速度与此物体和周围环境的温度差有关,这个温度差越大,降温越快.(大学物理学中有一个描述类似此种性质的物理量:梯度) 所以正确的做法是方法一,先让热牛奶冷却,这样由于它与周围环境的温度差较大,所以反而是它降温比较快.而你的感觉正好是错误的.

承德市17642215732: 几个初中物理的小问题 要详细解答! -
须璧安斯: 第一个.基本概念没搞清.回去看看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关系.滑动摩擦力要小于最大静摩擦力.所以,推桌子的时候,推动的瞬间推力要大于滑动摩擦力的.推得过程就要看是不是匀速了,实际情况很难匀速,要不然桌子由静到动的...

承德市17642215732: 一个简单的初中物理问题 -
须璧安斯: Ia:Ib=Rb:Ra=1:4 电流比等于电阻的倒数的比...

承德市17642215732: 初中物理问题 -
须璧安斯: 总量不变,人原来有一定的机械能.虽然是人的机械能做功,但由于是摩擦力,滑梯和人都会受到,转化为内能一些,因为人只要能下滑,就说明其沿斜面分力大于其最大静摩擦,合力方向再不会向斜面上,此乃高中观点.不懂再问~ 能量是守恒...

承德市17642215732: 请教一个初中物理问题,流体流速与压强方面的,问题是:一辆飞速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会对公路两边树上的树叶摆动方向有何变化?答案有3个选择:1.向... -
须璧安斯:[答案] 选第2个 流体流速越大 压强越小 飞速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使公路上气体(流体)流速变大 大于公路的外侧 则外侧压强大于内侧 树叶向公路中间的方向摆动

承德市17642215732: 一个初中物理小问题 -
须璧安斯: 这个不算什么正八经题目.答案可以是:0.36A解析:因为测量小灯光电功率实验中,有一步要把电压调节到小灯泡额定电压的1.2倍;即电压为:2.5*1.2=3V,根据电流与电压成正比,电流达到:1.2*0.3=0.36A,实际情况是:电压升高时,灯的温度升高电阻增大,导致最大电流略小于0.36A,所以,变阻器最大电流0.36A足够用了.不明追问.

承德市17642215732: 一个初中的物理问题 -
须璧安斯: 你前面分析时,把开始的情况当做漂浮在水面上,但是刚开始时,瓶子不一定是漂浮的,只知道里面的液面与水面相平,所以G酒=F浮是不对的,因为同样深的水和酒精压强不相等.若不考虑瓶子的自重,则由于水的密度较大,浮力肯定大于里面酒精的重力,放手时,瓶子一定上浮.所以图中的情况不一定是平衡状态,只能根据里面液体和外面的液面相平来看,a点和b点外面的水的压强比里面的酒精压强大,所以水一定向里面压进去.选A.

承德市17642215732: 初中物理问题一小球放在地上,一带正电荷的物体接近它,为了想让小球
须璧安斯: 当然是先让小球离地啦!因为 : 当带正电的物体靠近小球是 ,由于电荷感应 ,使得小球的电荷分布不均 ,靠近物体的一边带负电 ,而另一边带正电 ,但由于小球放在地上 ,正电荷流向大地 ,而负电荷由于物体的吸引 ,存留在小球上 .此时,要想让小球带电 ,先使小球离地 ,然后将物体撤走就使小球带电了 .相反 ,如果先撤走物体 ,此时小球又恢复到以前的状态 ,即无带电体感应 ,而无电荷 .

承德市17642215732: 关于初中物理的一个小问题 -
须璧安斯: 机械效率与功率没有直接关系,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做功多少的量度,有总功的总功率和有用功的有用功功率及其它之分.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反应的是一个机械的效率

承德市17642215732: 初中物理一些小问题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就是在一个电路中用电器有电灯和电阻题目说视灯丝电阻不变是不是就能看做是纯电阻电路呢我问这句话的意思... -
须璧安斯:[答案] 可以.像电动机和电解槽等不是纯电阻的不能这样用,它们的电压用总电压剪去其他用电器的电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