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史记》每次的感觉都不一样。小时候喜欢刘邦,因为他赢了。再后来喜欢项羽,因为他光明磊落,随心所

作者&投稿:谷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读<史记》里的项羽本纪,对项羽的一生做出评价~

一、楚汉相争中的两大主角

项羽和刘邦在中国历史上,是楚汉相争中的两大主角,项羽是锐不可当的27岁霸王,刘邦是年逾50的垂老之人;项羽乃名将之后,刘邦为默默无名的农家子弟;项羽受过严格的大将训练,刘邦本身非将才,集结的亦多乌合之众;后项羽宰制天下, 声势如日中天,而刘邦仅被封为汉王,所据之地偏远险阻。然而,历史的转轮却出现了强弱悬殊的戏剧性大逆转:项羽以32岁的英年兵败自刎,全盘皆输;刘邦则承袭了秦始皇的大一统格局,尽收天下,开创了绵延四百年的汉朝。这场被称为「猛狮与胡狼」之争的历史对决,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又为何会成为后人一再回顾的经典教训?

二、他们共同特点是敢作敢为,化危机为转机

他们共同的的特性:有敢作大梦的大器量、不在乎世俗评价的大胆行为、过人的包容力和忍耐力、化危机为转机的能力。但为什么他们的际遇有如天壤之别?

项羽——缺乏耐心,眼高手低,但他自信心强,做事积极..。

刘邦——我行我素,喜欢吹牛,但他慷慨好施,善交朋友...

项羽的失败,正是过份依赖军事的结果。他出生将门贵族,崛起于秦始皇大秦帝国动荡之际,他拥有用兵如神的军事天赋,在短短三年内,率领五国联军直入秦都咸阳,终结了大秦帝国,以霸王之名威震宇内;他凭着天赋的军事才能和严格的军事训练,在他二十七岁起,就逐步立下惊人的战功;他用兵别有洞见,敢于行险,善于以强大的精神力量凝聚士卒的心,形成强大实力。他本应成为秦始皇之后下一个掌控天下的人,然而,与年长一倍、出身草莽的刘邦对峙争峰数年后,在「楚汉争霸」中,却让他尝到一败涂地的四面楚歌滋味。他虽善战,政治谋略却不敌老谋深算的刘邦,灭秦之后一连串失策的扰民、焚宫、封王、杀义帝等举动,引发了四起的民怨及诸王叛乱,终于让长于收买人心的刘邦羽翼丰满,布下牢不可破的圈套,霸业昙花一现,功败垂成。却出现全盘皆输的大逆转...

刘邦高明的地方在知人善任,宽宏大量,宁愿斗智而不斗力。这正是刘邦能够从风起云涌、诡谲多变的时代里脱颖而出的原因。

三、项羽失败的原因

一、缺乏谋略和视野,不具备政治家

读 司马迁《史记》得知: 项羽,是一位英雄。天生神力,"吴中子弟皆惮之"。其志向博大高远。他很讲信义,只因允诺了项伯"善遇"刘邦的进言,他不顾亚父"示之者三",于鸿门宴上放走了罗网中的刘邦。当兵败乌江时,他拒绝登上乌江亭长的救生船,面对身后的丛林干戈,他笑对死亡,气概何其豪迈。英雄项羽最终自刎死掉了...耳畔怆然响起悲歌一曲:"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折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至死将失败的原因归之为时运不济。然而,真的只是时运不济使然吗?

有人说:项羽最大的失误,就是在鸿门宴上未听从谋士范增之言,以至放"虎"归山,招致最后的失败。这一失败看出项羽是一个在政治上看不清方向认不清真假的人,又在险境中不能急中生智,化险为易的人,怎么能领导众人走向成功呢?

二、项羽性格中存在着极为严重的缺陷

1、目光短浅、自满自得 足勇少智、缺乏宽宏大量的国君气质

细读史书可知,项羽性格中存在着极为严重的缺陷:他空有高志却目光短浅;爱慕虚荣,不乏自满自得的小农意识;凡事勇在先,智在后,残忍有余,仁善不足;缺乏从谏如流、宽宏大量的国君气质。这就决定了他的一生,只宜做一名叱咤风云的将军,却不具备一种帝王的胸怀。他真正的失误不在于杀没杀刘邦,而是误在自身不能克服的性格弱点上,就算他于鸿门宴上杀了刘邦,以后也一样会败于张邦、王邦、李邦。

2、残忍有余,仁善不足;缺乏从谏如流、宽宏大量的国君气质。且看一下《史记》中的几个小片断:

新安。章邯率部归降。项羽不是对降兵善加督导,化为己用,反因害怕降卒不服而"夜击坑秦卒二十余万人"。

新丰鸿门。闻刘邦欲关中称王,项羽大怒,欲以四十万大军击压刘邦十万军。刘邦恐,急笼络项羽季父项伯,卑曲称臣,高颂项王。项羽显然沾沾自喜,颇以为得意,遂听从项伯言而"善遇"刘邦。这就有了鸿门宴上范增"数目项王"而"项王默然不应"的千古遗憾。

入关后。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令"秦人大失望"。

既灭秦。有人劝说项羽:"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羽此时却心怀东归意,说:"人富贵了不回归故乡,就如同穿着好衣服在夜里行走一样,谁能知道呢?"劝者见项羽目光如此短浅,不由意冷心灰,说:"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羽闻之,大怒,"烹说者"。

汉二年冬。因封侯不当,田荣起兵反叛。项羽平叛后,"皆坑田荣降卒,系虏其老弱妇女,徇齐至北海,多所残灭。"

这样的例子不必一列举下去。

项羽的性格弱点贯穿了一生的始终,他似乎并无意加以改变,这对一个有着远大抱负和理想的英雄来说,是他的致命伤。他的成长过程,只是一部勇猛成长史,却忽略了对更高层次人格的追求和塑造。他的失败是必然的失败,不过是一名强悍的勇士而已。

四、刘邦取胜的原因:

一、以名人为榜样,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努力追求人生的高度,这是刘邦战胜项羽的最重要原因。

1、工于心计,善于吸引他人为己所用

请看刘邦。他天生狡黠、油滑,爱吹牛皮,颇象个混混儿。他的出身极其普通,其名子不为世人知这与项羽的名将后裔身份。在一贯重视光环和背景的人们心目中,刘邦显得黯淡,这使得二人在刚起兵的时候,刘邦只能落个从属的地位。但刘邦自有他的一套。狡黠和油滑自然不是领导者的气质,沛公却善于不断拔高自己。他自比"信陵君",从而给自己定出了人生的高度。他常不自觉地模仿信陵君的处世、行为方式,为自己的性格添加了理性和工于心计的优秀的一面,这使得他的人生成为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的一生。他也因此受到乡里人士的敬重。

刘邦从信陵君那里学到了很多优良品,例如,他学到了用笼络手段壮大力量的方法。用现在的说法,就是善于根据情势揣摸人的心理,润滑人际关系,有较强的凝聚力,能够吸引他人为己所用。

史记载:刘邦先行入关后,项羽闻讯,欲击之。是时,刘邦自忖以十万军不敌项羽之四十万军,乃急笼络项羽季父——项伯,恭敬地"以兄事之",并"奉卮酒为寿",与之约为婚姻。项伯遂感于厚爱,力劝项羽"善遇"刘邦,并于鸿门宴上拔剑与项庄对舞,"常以身翼蔽沛公",使得范增的杀"邦"计划全盘落空!

从表面看,刘邦似乎无甚特殊才能,但其麾下人才济济,萧何、韩信、陈平...皆忠诚效命,连自视甚高的张良也敬佩的对人说:"沛公殆天授也"。以一个平民出身的"浪子",团结着一大批才高气傲的谋士、将军为之效力,岂一般的手段所能致?

二、宽容、仁慈、有大胆量。

与项羽"诸所过无不残灭"之举相反,刘邦做事较有分寸。楚国长老皆赞曰:"沛公,长者也。"史记载:汉元年十年,沛公兵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

项羽兵败死后,刘邦以鲁公礼葬项羽谷城。"汉王为发哀,泣之而去。诸项氏枝属,汉王皆不诛。"

三、遇事冷静,喜用智不斗力。

楚汉久相持未决,项羽曾对刘邦说:"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汉王笑谢曰:"吾宁斗智不斗力。"以己之短敌彼之长,这样的傻事,刘邦自然不会做。

攻打宛城时,为免强攻损兵之弊,刘邦听从陈恢的建议,许原宛守为殷侯(相当于现

四、为实现大谋,坚忍克己。

刘邦入关后,从樊哙、张良谏, 封秦重财物于府库,不取分文。并当众宣布:"父老苦秦苛法久矣...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同时派人到各县乡村广而告之。秦人大喜,献上牛羊酒食犒劳军士。沛公又推辞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这样秦人更加高兴了,唯恐沛公不为王。这一点,聪明的范增看的十分清楚:"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刘邦的本性也是贪财好色的,但是为了达成目标,他变得很能克制自己。这与项羽每攻城破镇后遂"收其货宝妇女"形成鲜明的对比。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为了做成大事,刘邦常能忍受相当的痛苦,做出惊人之举。楚汉荥阳对峙时,项羽欲烹刘邦之父以迫其退兵,刘邦竟说:我们已约为兄弟,我父亲即你父亲,如果要烹你父亲,"则幸分我一杯羹"。项羽惊怒,要胁计划因之破产。

总结起来,争霸中的项羽与刘邦俱怀统一江山的大志,项羽禀赋优于刘邦,可惜的是他不注重自我管理,动辄怒、大怒,遇事率性而为,毫无克制,这是成功的大忌。相反,刘邦在起初表现平平,但他善于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不断以高标准来完善和要求自己,培植优秀品质,克制天性中的不良成份。他的成功不是偶然的,值得深悟之。

人生在世,谁无理想?谁不希望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人。谁不渴望自己成功。我们不妨以项羽为鉴,学一学刘邦,探索人生成功之道。

项羽的第一个性格特点是勇而无谋。 项羽的第二个性格特点是优柔寡断。当断不断,反受其乱。项羽的第三个性格特点就是孤性多疑项羽的第四个性格特点是残暴成性。
纵现项羽一生:生逢乱世,相机而起;勇冠三军,叱咤风云;引兵北上,逐鹿中原,问鼎咸阳,裂土封王,曾一度左右过历史的进程,最终却因他自身难以克服的性格弱点酿就了他的人生悲剧。随着乌江渡口的那一道长剑血光,项羽的悲剧命运划上了一个令人遗撼的句号。
历史是无情的,历史却又是公正的,他在给前人以教训的同时,总是给后人以无限的启示。站在历史的长河边.面对项羽的人生悲剧,徒叹“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不是我们应有的积极态度;我们应该在今后的人生历程中,不断磨炼自己的意志,反复锤炼自己的性格,把握住自己的命运之舟,更好地驶向人生海洋的理想彼岸。

秦二世三年十月,刘邦破咸阳,驻军霸上。霸上在哪里呢?在现在西安市长安区的白鹿原。陕西有一个作家叫陈忠实,写过一本书叫白鹿原,就是刘邦当年驻军的霸上。这个时候,赵高已经谋杀了秦二世,立子婴为帝,但是子婴不敢再称皇帝了,他改称秦王。当刘邦的军队来到的时候,子婴穿着白衣服,孝服,脖子上挂了一块丝巾表示要自杀,跪在路旁向刘邦投降,刘邦取得了灭秦斗争中的重大胜利。

胜利对于刘邦是一个考验,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我们在上一集已经交代过了,刘邦这个人的特点是“好酒及色”,是喜欢酒肉和女人的,我们可以想像一下,秦皇宫里面有多少酒?有多少肉?有多少女人?一个从边远地方来的这么个乡巴佬进了秦始皇、秦二世的皇宫看见那么多的酒,那么多的肉,那么多的美女,他会怎么样?刘邦的反应是正常人的反应,今晚就住这儿了。

但是他手下的将领樊哙劝他不要住,这个地方不是咱们住的,咱住不得,我们还是住军营吧。刘邦说,那不行,早年我就说,“大丈夫当如是也”,我好容易我有了今天,我今晚不住这儿?不行,我要住这儿。樊哙劝他,他不听。这时候张良来劝他,张良说,沛公,不要住在这里,这是谁住的地方?这是暴秦的君主住的地方,难道你想成为第二个暴秦吗?樊哙的话虽然说得不中听,但是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我们还是退出秦宫,还军霸上吧,我们还是住到白鹿原去吧。那么这一次劝说刘邦听了。

刘邦这个人是很会做人的,他这个思想转了弯以后,他表现得非常大度,他不但不住在秦皇宫了,他还做了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情不杀子婴,子婴投降了以后就成了他的俘虏,手下的将领都说要把他杀了,这不就是秦始皇的孽种吗?不杀他吗?刘邦说,不要杀他,人家投降了嘛。人家已经投降了,我们为什么要杀人家呢?这是不吉祥的,不要杀他。

第二件事情就是约法三章,刘邦把秦国的父老召集起来说:天下苦秦久矣,大家受秦王朝残暴统治已经很苦很苦了。他说,我知道秦代的统治是靠苛法,很苛的法,苛到什么程度呢?“诽谤者诛,偶语者弃市”,什么意思呢?如果谁诽谤朝廷,诽谤皇帝,要灭族,哪怕你没有诽谤,你两个人在街上交头接耳,杀头。他说,我知道秦地的人民已经忍无可忍了,今天我刘邦来了,我跟你们约法三章,哪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什么意思呢?就是你如果杀了人,那你要偿命,如果你是伤了人家,或者是你偷了人家的东西,根据你罪行的情况轻重,予以量刑。就这三条,杀人、伤人、盗,只有这三条我们治罪,其他的我们不管,这个就叫做“约法三章”,“约法三章”这个成语也是从这儿出来的。

第三件事情不受犒赏,因为他“约法三章”以后,秦国的老百姓非常高兴,来了这么一个宽厚仁慈的人,于是就牵着牛、羊、猪、酒,就要劳军,刘邦说,谢谢,谢谢,谢谢各位父老乡亲,我们有军粮,大家生活也不容易,苦日子过了很长时间了,我刘邦的军队怎么好意思来骚扰大家呢?大家千万不要害怕,我不是来征服你们的,我是来解放你们的。这一下子秦这个地方的人民群众可以想像出来是“欢欣雀跃为何如”。大家都希望刘邦留下来做秦王,就怕刘邦不肯留下来做秦王或者不能留下来做秦王,刘邦大得人心。从这个例子里面,我们就看出来刘邦能够一步一步走向胜利,最终夺取全国政权的第一个原因,这个原因是什么呢?在胜利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又有虚心纳谏的态度。

但是与此同时,刘邦也犯了一个错误,刘邦也不是不犯错误的人,他也是会犯错误的,做了一个错误的决策,当时有一个不知名的谋士向刘邦提出一个建议:说你现在应该派兵把守函谷关,因为函谷关是从中原地区进军秦地的必经之路。他说,你如果把函谷关把守起来,秦这块地方就是你的了。刘邦想这个有道理,马上派了一支军队把守函谷关。

而这个时候我们知道项羽在北边打仗,项羽把北边的战局也平定下来了,带着自己的军队浩浩荡荡地也往关中地区开过来了,开到函谷关的时候,刘邦的军队把函谷关守起来了,打不进去,项羽哪能受这个,马上下命令给英布,英布给我攻下来。刘邦的军队是打不过项羽的,项羽一打,就把函谷关打开了,项羽的军队开到了鸿门,这个情况对于刘邦来说就不利了。这个时候刘邦自己的队伍内部出了一个叛徒,有一个官职叫做左司马的,名字叫做曹无伤的人出卖刘邦,左司马是个什么官呢?司马就是军中法官。实际上我们读《史记》,我们知道,《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司马迁这个姓就是以官为名,司马家族本来是做军法官的,不是做史官的。这个曹无伤就跑去报告项羽,说这个刘邦很坏的,野心很大的,他到秦王宫里去,把金银财宝都运走了,要在关中称王。项羽一听,勃然大怒,马上下命令说,明天早上让我们所有的将士饱餐一顿,给我把刘邦灭了。

当时的情况是什么样呢?项羽兵力四十万,号称一百万,刘邦的兵力十万,号称二十万,刘邦如果和项羽打它一仗的话,那叫“以卵击石”,根本就不是对手,可以说此刻的刘邦是危在旦夕。幸亏这个时候项羽的队伍里面也出来一个通风报信的,此人是谁呢?项羽的叔叔,项伯,项伯和张良是好朋友,他知道张良现在在刘邦的军队里,明天大军出发,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城门失火,也得殃及池鱼。大军开将过去,张良很可能也就死于战争。所以他连夜从鸿门到霸上,去给张良通风报信,当时鸿门离霸上是四十里路。项伯把这个情况告诉张良以后,张良说,让我想一想,项伯说,你不要想,你走,你何必和刘邦一起同归于尽呢?赶快跟我走。张良说,不行,他说,我本来是韩王的人,是韩王让我到沛公这里来的,来帮助沛公的,我现在不辞而别,这是不仗义的,我得跟沛公说一声,于是张良马上去见刘邦,向他报告有这样的情况,刘邦说,“为之奈何”,这可怎么办?张良说,谁给你出的主意,要你把函谷关把守起来。刘邦说,哎呀,不是有一个谋士,他说我只要把这个门一关,这个地方就是我的了。张良说,这个馊主意啊,请你想一想,你打得过项羽吗?司马迁写道:“沛公默然”。刘邦沉默了好半天说“固不如也”,实在是打不过,“且为之奈何?”那怎么办呢?张良说,现在只有一个办法,请项伯说情。

于是张良就把项伯请进来了,刘邦就说,项伯,老哥,你看这个事是这样的,这个项将军恐怕是误会我了,我这个怎么敢背叛项将军呢?我是派兵在函谷关把守,那是防强盗的,我怎么会是防项将军的呢?帮我说说,帮我说说,说说。项伯说好吧,我就帮你说说吧,于是项伯晚上又连夜回到项羽军中,如是这番的说了一遍,然后说了,侄子,贤侄啊,刘邦,你最好不要杀他,人家是功臣,秦刚刚被我们灭掉,你就杀功臣,这讲不过去嘛。项羽就答应了。

到了第二天早晨,刘邦就带着张良,樊哙这些人,就从霸上到了鸿门去拜见项羽。刘邦就这么说了,他说,将军啊,当年臣和将军一起在怀王手下当差,接受怀王的命令出击,将军战河北,臣战城南,臣也没有想到,怎么一不小心,我就先来了,实在不好意思,不过也好,我不就是很荣幸地又见到将军了吗?装孙子。

这个项羽是个缺心眼的,大家知道吗?一看刘邦装孙子,他就得意了,哎呀,你看看,这个事情本来也是个误会,这都是你手下的那个左司马,那个叫曹无伤的人,他这么说,要不我怎么会这样呢?缺心眼吧,一不小心把自己的线人给卖了,所以刘邦从鸿门脱身以后,回到军中第一件事情就是把曹无伤杀了,“立诛杀曹无伤”,那还不杀他?下面的故事就是大家熟悉的鸿门宴了,刘邦就从鸿门上脱身回去了,从这个例子里面,我们就看出来刘邦能够一步一步走向胜利,最终夺取全国政权的第二个原因,简单地说就是镇定机智,转危为安。

那么刘邦和项羽和解以后,天下的形势大致上也就定下来了,秦是已经灭掉了,所以史书上从这一年开始就称之为汉元年。这一句话要解释一下,就是秦的历法是以十月为首,就是它不是以元月份为一年的第一个月,它是以十月份为第一年的第一个月,那么汉元年还依旧使用秦代的历法,也是以十月为岁首,所以汉元年十月是这一年的第一月。

天下定下来以后,项羽就开始分封诸侯,因为这个时候诸侯们基本上也有一块地盘,封王。一下子封了18个王。在这个封王当中,项羽表现很不公平,和他关系好的,他就封个大的,和他关系差的,他就封个小的,他不喜欢的人,甚至不封,然后自己封的什么呢?西楚霸王,楚霸王就是从这儿来的,他自称是西楚霸王,其他的这个王那个王,什么齐王,秦王,给刘邦封了个什么呢?汉王,汉这个称呼也就是从这儿开始的。

为什么封他做汉王呢?这是范增出的主意,范增总觉得刘邦是最危险的敌人,所以就跟项羽说,你把他封到汉中去,汉国的国都叫做南郑,在什么地方?就在现在陕西省的汉中市,汉中市旁边上有块地方就叫南郑,封到那个地方。然后把关中这个地方,原来秦这个地方,把它一分为三,分给了三个秦朝的降将,就是秦朝投降过来的将领,封了三个王,因此这个地方从此叫做三秦。

为什么这样封呢?就是要让秦王朝的这三个将军封的王堵住刘邦的路,不让刘邦从汉中再反扑过来,就是要把刘邦软禁在汉中这个地方。而且要知道刘邦的军队都是楚人,你说,把他弄到那个地方去,他们怎么能安心呢?所以对刘邦是很不公平的。刘邦自己也是一肚子气,但是刘邦很清楚,现在不是和项羽叫板较劲的时候,所以他自己强咽下自己的泪水,吞下了这颗苦果,叫做打落牙齿往肚子里面咽。

到了汉元年的四月,各个诸侯王都回到了自己的封地,叫做“之国”。之乎者也的之,“之”就是去的意思,到自己的封国去,刘邦也往汉中走,这时候张良就来向刘邦告别,说我本来是韩王的人,我现在还要回到韩王的身边去,我临走有一个建议,建议你烧掉栈道,栈道是怎么回事?给大家看一个图,这块地方就是汉中,就是南郑,这个地方是咸阳,从咸阳到汉中这个地方,那个路是不好走的,所以很多地方要凌空在山上用木头这些东西修一条路,一条便道,这个叫栈道。张良说,你把这个栈道烧了,让项羽放心,表示你非常高兴、乐意地、满足地接受了他的封赐,准备就在汉中那一亩三分地上,老婆、孩子、热炕头了,没有什么野心了,把栈道烧了,刘邦马上采纳这个建议,把栈道烧了。

刘邦来到汉中以后,军心极不稳定,因为刘邦的军队都是楚人,跟着刘邦出来打仗盼望的是衣锦还乡,怎么结果把他弄到这个地方来跟充军差不多,谁愿意在这儿待,再一看刘邦把栈道也烧了,觉得刘邦这个人也没有什么雄心壮志,跟着他能有前途吗?所以他手下的将领,兵士一批一批地逃亡,其中就包括来投奔刘邦的韩信。而这个时候,萧何发现韩信的逃走连夜把韩信追了回来,让刘邦拜韩信做了大将军。这就是著名的“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

韩信当了大将军以后,就对刘邦说,大王,我们不能待在这儿,你愿意待在这儿吗?刘邦说,谁愿意待在这鬼地方,我不是没办法吗?韩信说,办法是有的。关键是时机,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刘邦说,为什么?他说,现在军心思归,天下未定,现在天下还是一个纷纷乱乱的时候,韩信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项羽封了这些诸侯以后,很快齐这个地方,就是山东这个地方就乱起来了,项羽当时封王的时候把齐一分为三,像秦一样,一分为三,封了三个王,这三个王互相是不服气的,而在灭秦斗争当中,最有功劳的一个齐国原来的丞相叫田荣的,项羽不封他,项羽不喜欢他,田荣就开始闹事,齐国闹得一塌糊涂,最后反了。项羽带兵就去平定齐国,然后韩信说,这个时候大概是汉元年八月份的事情,韩信说这是个最好的时机,一旦天下定下来,没有人再愿意打仗了,现在是有人愿意打仗的时候,我们现在应该马上出关。刘邦说,现在我栈道都烧掉了,怎么办?韩信给他出了一个主意,八个字,“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当然这个“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我得给大家交代一下,这是《史记》里面没有记载的,实际上是小说家言。这是汉元年八月份的事,从此揭开了长达四年多之久的楚汉战争的帷幕。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刘邦能够一步一步走向胜利,最终夺取全国政权的第三个原因。这个原因是这样的,在逆境面前保持坚定的信念,又有出奇制胜的策略。

刘邦出关以后,战争并不顺利,他曾经是顺利的,因为他是乘虚而入,因为项羽带的人马在齐忙活着,南边这边他根本就控制不了,所以刘邦带着军队一路凯歌,一口气打到什么地方?打到了彭城。彭城是什么地方呢?就是现在江苏省徐州市,是项羽西楚霸王的国都。这可以说是非常大的一个胜利了,刘邦的军队打进彭城以后就不客气了,吃、喝,大摆酒宴,把项羽储存在彭城的好酒都开了坛,日夜酒会。项羽当然不能容忍了,那小子端了我的老窝。于是项羽带了一班人马,都是精兵强将从北方南下反扑过来,和刘邦决战。

这个刘邦打仗确实是不如项羽,项羽这个时候人数虽然少,结果把刘邦打得是落花流水,这场战争打到什么程度呢?打到刘邦死的人有10万人,这10万人的尸体都掉到河里面,把一条河都堵住了,变成一个坝,拦洪坝了,到这种程度,几乎刘邦要全军覆没。

这个时候老天爷帮忙,突然刮起一阵飓风,这个风是朝楚军的方向刮的,刮得是飞沙走石,不见天日,楚军都睁不开眼睛,在这个关头,刘邦才带了极少数人逃出这个重围,逃出去刘邦就从彭城往沛县跑,他想把自己的家小,因为他还有父亲,还有老婆,还有孩子,还有两个孩子,就是吕后生的,一个是后来的汉惠帝,一个是后来的鲁元公主,想把家小接回去,结果跑到沛县吕后、父亲已经找不到了,只找到了两个孩子,刘邦就把这两个孩子装到车上,由他的车夫夏侯婴,夏侯婴也是我们前几次讲座一再谈到的一个人,太仆夏侯婴赶着马车逃命。情急之中刘邦甚至做了这样的事,把两个孩子推下车去,他觉得车跑得太慢了,把两个孩子推下去了,推下去以后,夏侯婴马上勒住马跳下去,把两个孩子抱上来装进去又跑,跑了一段,刘邦又觉得不行,又把两个孩子推下去,夏侯婴又跳下去把这两个孩子抱上来,一共三次,最后夏侯婴说了,说大王怎么能这样,事情再紧急,我们不能把车赶快一点吗?刘邦这才不再把孩子推下去,也可见当时的情况狼狈到了什么程度,也可见这个人心狠到什么程度。至于他的父亲刘太公和他的老婆吕后,当然做了项羽的俘虏,所以刘邦和项羽的战争,并不是那么顺利的。

在这样一个漫长的过程中,其他的诸侯王也纷纷闹起了独立,而且这些诸侯王那就是朝秦暮楚,那都是墙头草,风吹两边倒,一会儿倒向刘邦,一会儿倒向项羽,一会儿又倒向刘邦,一会儿又倒向项羽,那么刘邦和项羽这样一个势力在中原大地也就是展开了拉锯战,一会儿这边胜,一会儿那边胜,这样一直打到汉四年,楚汉两军处于胶着状态。因为这个时候,主战场上就是刘邦的军队和项羽的军队在对峙,其他那些人在观望,这个时候刘邦派出他手下的大将军韩信在齐,把齐国已经拿下来,也在观望,

那么在这样一个情况下,项羽就焦躁了,因为项羽现在的粮食已经不够了,项羽就出来跟刘邦说了这样的话,刘邦,天下战事频仍,战乱不已,不就是因为我们两个吗?不就是我们两个都要当老大吗?那么这一场弄得天下百姓都不得安宁的战争不就是你我两个男人之间的事吗?你如果是个男人的话,你出来,我们两个决斗,好不好?不要把大家都拖进去,好不好?这个刘邦肯定不答应,对不对?项羽是什么呢?“力拔山兮气盖世”,力能扛鼎,他们两个要是决斗的话,项羽一巴掌就把刘邦的脑袋给打下来了,怎么能够决斗。刘邦就咯 咯 咯地笑,小兄弟,我这个人喜欢斗智,不喜欢斗勇,你少来这一套。项羽说,你出来说话,刘邦说,我出来说话,刘邦就打马向前,说项羽你不要太嚣张,我刘邦来征讨你,那是正义之师,因为你犯下十项大罪,然后一条一条开始数。项羽哪受得了这个,勃然大怒,拔起弓箭,一箭射过去了,正中刘邦的前胸。这个刘邦中箭以后,他会本能地弯腰,他这个地方中箭了,他本能地一下就弯腰下来了,弯腰手就扶住了脚,然后他大喊了一声:臭小子,你射了我的脚,实际上是射到胸了,反应之快,回去了。

回到军营,这个伤很重。那么大家都说那不行,你不能养伤,赶快敷点药,你出来再巡逻,然后刘邦敷点药,然后坐上战车又在军营里面巡逻,表示我没事,稳定军心。

所以这个故事它很能说明一些问题,很能清楚地看出项羽所表现出来的确实是韩信批评他的匹夫之勇,你两个集团军在作战的时候,你搞什么单打独练、决斗这种事,想不出招来了。刘邦确实在智力上更胜一筹。所以在这里我们又看到刘邦一步步走向胜利最终夺取全国政权的第四个原因,这第四个原因是在强敌面前保持昂扬的斗志,又有随即应变的方法。

到了汉四年的九月,这个仗就打不下去了,刘邦没有能力吃掉项羽,而项羽军粮已经不够,这个时候两家就开始讲和,反正就谈判。谈下来最后双方决定以鸿沟为界,鸿沟以西归汉,鸿沟以东为楚,鸿沟在哪里呢?在现在河南省的中牟,这就是有名的楚河汉界,我们现在下象棋,棋盘上还有一条楚河汉界,就是这个鸿沟。这个和平协议达成以后,项羽便归还了刘邦的父亲和妻子,然后带着自己的人马就回东边去了,回他的楚国去了。刘邦也集合自己的人马也准备回西边去。这个时候张良和陈平就对刘邦提出一个建议,说我们不能回去,张良和陈平是这样说的,他说,“汉有天下太半,而诸侯皆附之,楚兵疲,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今释弗击,此所谓‘养虎自遗患’也。”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天下,汉我们已经得了大半,诸侯们也都拥护我们,项羽那边兵已经疲弊了,粮已经没有了,这是天灭楚的时候,如果你不趁机把他灭了,那你就是等于养虎为患啊,你就等于养一只老虎。刘邦接受了这样一个建议,在汉四年十月引兵东进,也是一路打了过去。

那么这个时候刘邦还是没有能力消灭项羽的,因为其他的诸侯还在观望,于是刘邦又问张良,“为之奈何?”这个事情怎么办呢?张良说,你现在只有这样了,这叫做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你现在得舍得孩子,你得答应韩信、彭越这些人,如果他们一起来合兵灭楚,灭楚以后咱们平分天下,刘邦说,可以,就答应他们,于是就开始封官许愿,说韩信如果灭了楚,哪一个地方归你,彭越灭了楚以后,哪一块归你,你们来吧。他们两个接到这个以后,那我们就去吧。于是韩信从齐这个地方南下,当时韩信在这儿,在临淄走高密下来,刘邦的军队这样过来,还有彭越的部队也过来,还有项羽自己军队里面有一只支叛军也过来,然后把项羽的军队团团围在垓下,然后又让士兵们唱起楚国的歌曲,使项羽陷入十面埋伏,四面楚歌,最终将项羽消灭于乌江。刘邦就夺取了全国政权。

总结一下:项羽的第一个性格特点是勇而无谋。
项羽的第二个性格特点是优柔寡断。
项羽的第三个性格特点就是孤性多疑.
项羽的第四个性格特点是残暴成性。


所以我认为:项羽是一个英勇无畏的英雄,但是他这种英雄是绝对没有资格当皇帝的.

李清照评价项羽: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这似乎太抬举他了.

绝大多数人对于历史的爱好仅限于听故事图个热闹好看,拿评书和历史剧当历史,热衷于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之类的演义八卦,这不叫读史。高级一点的认为真实历史比小说有意思,比如说喜欢看二战史,对德军高级将领如数家珍,这也仅仅能算对历史的入门而已。就好比喝酒不是为了解渴一样,"读"不是" 看",要想谈论读史的境界,光了解人物事件不行,关键是自己要能从中得到思想。

  

  本文研究读历史的三个境界。

  

  读史的第一个境界是权术。很多人可能看不起试图从历史中学习权术,其实懂得权术的人才是成熟的人。

  

  真正读懂历史,最起码的一个认识就是人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拿《封神演义》当历史的人可能会认为周文王好的不得了,而商纣王坏得不得了;可是如果你去读正经书《淮南子》,《孟子》,可能会发现商纣王也不像小说里描写的那么变态;如果你去读专业史书《史记》,可能会发现周文王也许不像小说里描写的那么神圣;如果进一步去读更早的《左传》,《尚书》,你的最终结论甚至可能是周文王和商纣王,这两个人谁是好人谁是坏人还真不好说。(参考文献:链接出处)

  

  中国人一向喜欢用道德标准去衡量历史人物,然后非得整出一个忠奸善恶来,然而真实历史完全不是这样的。用善恶标准看待历史是非常危险的事情,最大的受害者可能是万历皇帝朱翊钧。当他发现自己原本无比尊敬的张居正先生居然也有奢侈腐败行为,美好形象破灭以后对社会彻底失望,干脆来个几十年不上朝。现在的家长只让孩子看PG -13的电影,培养出来的都是朱翊钧,殊不知R级片才能训练真人才。

  

  第一次把政治斗争中很难区分好人坏人这个思想在老百姓中普及的可能是当初一部叫做《雍正王朝》的电视剧,其实这个片对雍正还是有点故意美化。等到《走向共和》出来以后,大家思想彻底崩溃,发现怎么李鸿章慈禧也做有道理的事啊,一直到最近开始有人呼吁给秦桧平凡甚至批评岳飞,人们已经见怪不怪了。既然现实如此残酷,不如多学点权术吧。整天看《雍正王朝》的人跟看《还珠格格》的人玩办公室政治,那还不是视之若掌上观文么?

  

  《百家讲坛》的《王立群读史记》走的就是这个路数,帮你分析权力斗争中的成败得失。很多政治人物,比如张学良,非常喜欢读《明史》,大约也是出于与人奋斗其乐无穷的意思。当今在权术史学方面的大家当属吴思先生,他的《潜规则》早已深入人心成为现代汉语新词汇,其跟后来的《血酬定律》的合订本,叫做《隐蔽的秩序》,副标题"拆解历史弈局",权术味道十足。我记得记者问他你是否担心有人把你的书当官场指南看,吴思笑说那也没办法,简直是做广告。

  

  其实权术也有高级的,比如说《战国策》就比《厚黑学》高级得多,兵者诡道也,一点都不丢人。

  

  达到读史的第一境界的人,他的思想已经进入不知道善恶的状态。

  

  读史的第二个境界是天下大势。如果说达到第一境界的已经是人中之俊杰,达到第二境界可谓凤毛麟角,因为只有把历史读通才能达到这个境界。

  

  是人改变事情还是事情改变人?只有把握了天下大势才能真正理解那些历史人物:他们想的不光是自己的权力和地位,他们也有关于中国应该往何处去的理想。达到这一境界,不但不会去划分好坏人,而且会发现用道德标准去评价历史人物其实没什么意义。比如说武则天。大多数人可能对武则天的"面首"问题最感兴趣,并以此来批判她;第一境界的"历史学人"会从宫廷斗争角度去评论,总结一个女人怎样称为女皇,怎样屠杀异己。但是如果你看的是天下大势,就会更加注意尽管当时朝廷上腥风血雨,老百姓的日子其实过的还不错。

  

  看天下大势首先要看大局。中国史书特别爱写宫廷斗争,而对经济和社会的大局描写不够。如果100年后有人找出我们这个时代的报纸,很可能得出结论说最近几年的高等教育改革是失败的,因为搞得学费那么贵,大家怨声载道。但大局是什么呢?是2006年高校招生540万,是1998年的五倍!那些今天抱怨学费贵的大学生,如果不改革的话可能连上大学的机会都没有。现在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23%(链接出处),这就叫大局。

  

  其次要把大局放在前后历史中去看。三国的天下大势不是什么"分久必和合久比分",而是中国统治集团从贵族阶级到士族阶级过渡的大局中的一个插曲。如果把握了这个大势,就会更加注意袁绍和荀彧这样的人,而不是吕布和貂蝉。易中天最近的《品三国》最后几集讲述了这个天下大势,其境界显然远高于王立群的宫廷斗争。

  

  研究天下大势的人根本不会在意朱元璋杀戮功臣,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和推动八股文才是更重要的事情。雍正用不用血滴子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摊丁入亩土地政策。

  

  研究天下大势,看政治主要看制度的演变,看经济主要看政策和数字。明朝为什么灭亡?从崇祯的性格去解释,其实不如从整个明朝的税收政策,税率偏低导致国家没有力量干大事这样的角度去分析有道理。

  

  但是把握天下大势是非常困难的,而且历史学界根本没有定论,只能靠个人自己体会。中学历史课本其实一直都在强调天下大势,但郭沫若的那一套把中国分成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理论到底对不对?郭沫若从个人品质入手去分析李自成兵败,《甲申三百年祭》到底有多少道理?很难说。

  

  就算知道了政策比道德品质重要,那么一项具体的政策到底是对是错,其实也不知道。比如说雍正的摊丁入亩,把以前的按人头征税改为按土地面积征税,显然对老百姓大大的有好处,是好政策没错吧?也不一定。正是这个政策导致人口暴增,而在没有先进灌溉技术的情况下,人口暴增可能是乾隆以后中国积贫积弱的最重要原因。

  

  再比如说八股文考试,现在主流意见当然是它限制了人的思想。但八股也有积极的一面,就是确保了公平。如果文章样式内容随便,可以想象身在京城大户人家的孩子肯定见多识广写出来文章比山区孩子好看。比如几年以前全国统一高考试题的时候,北京分数低录取率高,北京教委的辩护就是我们北京孩子虽然分数低,但是有见识啊!听到这种说法边区孩子肯定反问你会背几句《大话西游》台词就叫有见识?八股的优点就是根本不可能考《大话西游》。八股就好比GRE考试,是一种尽量确保公平的"能力"测验,这就确保了来自海南的人也能在官场有一席之地,就好比说中国大陆学生GRE成绩普遍超过美国学生一样。

  兴一利必生一弊,真正选择政策真是如履薄冰。

  达到读史第二境界的人,他的思想已经进入了不知道对错的状态。

  

  读史的第三个境界是纯粹为了历史。大多数人学物理是为了通过考试,有些人学物理是为了使用物理定律为人服务,只有极少数的人学物理纯粹是为了好奇,他们对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不能统一感到坐立不安。前面说的两个读史境界其实都有点以史为鉴的用意,而真正的 主流历史学家,比如我最近读的这本《Are We Rome?》新书所介绍的西方绝大多数历史学家,实际上认为古为今用毫无意义,历史没什么用处。易中天在接受崔永元采访的时候也说过,他不提倡古为今用,这一点显然比吴思专业。

  

  政治家特别喜欢引用历史来说明今天的行动。因为以前古人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他们是这么做的,这件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但历史学家会告诉你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古人遇到的情况根本不是你说的那个情况,他们采取的行动也不是你说的那个行动。搞不好历史学家还会告诉你,这位古人是否存在,我们有争议。

 

  这个问题我是这么看的,如果你想古为今用,其实历史上是否发生了这个事件根本不重要。满清入关不需要读真实历史,读的是《三国演义》,而且把"群英会蒋干中计"的故事用来陷害袁崇焕还取得了成功,尽管"蒋干中计"其实是罗贯中虚构的故事。从小说,寓言,神话中都可以学到道理古为今用,而且真能用上。学术界对南怀瑾的最重要批评是他使用典故不分真实还是虚构历史,其实南怀瑾说的明白,大意是报纸上的东西可能除了名字是真的,事情都是假的;而小说里的东西除了名字是假的,可能都是真的。所以所用水浒传分析江湖斗争一点问题没有。

  真正的历史学家研究历史不带有功利目的,他们只是想知道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史书也是人写的,司马迁也有主观情绪,拨开历史迷雾去分析真实情况,是极具挑战性的工作。

  达到读史第三境界的人,他的思想已经进入了不知道真假的状态。

  
  不知道善恶,不知道对错,不知道真假,一问三不知才是真正的历史专家啊!


《史记》读后感
大家多读读《史记》吧,既了解到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也感悟到许多道理。 《史记》读后感2 《史记》是司马迁忍辱负重、呕心沥血,花费一生的精力来创作的。它是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曾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大哲学家培根说过:“读史...

《史记》读后感
《史记》,让我感受到中国历史文化是多么宏伟,同时也使我对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的知识增加自豪感。 《史记》读后感【三】 俗话说:“读史使人明智。”阅读史书,以史为鉴,可以鉴往知来。在浩如烟海的中华史籍中,《史记》无疑是最璀璨的明珠之一。司马迁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写就...

司马迁的《史记》读后感范文
各个时代的背景特色;各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在《史记》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绘声绘色。 就像尤安·艾肯在《走遍天下书为侣》一文中所说的那样,看《史记》就仿佛在作一次历史旅行,读者像是穿越了时空,成了一位历史事件的亲历者,体会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感情;就仿佛在和司马迁面对面的谈话,被他那准确到...

读史记故事有感
读史记故事有感1 我们中国有五千年的灿烂历史,而《史记》就占其中三千余年的辉煌历史。 妈妈给我买了一本《史记故事》我一拿到书,就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在这书中,我知道了好多伟大人物的生平故事,像平原君、信陵君的故事更是我以前听都没听过,看起来也是格外认真的,像项羽、李广、卫青的故事,虽然听过好多遍...

史记片段读后感400字左右
史记片段读后感1 当翻阅《史记》的篇章,那些历史人物的故事如电影般在脑海中回放,每个角色都以其独特的魅力和鲜明的个性跃然纸上。司马迁笔下的五帝故事,让我们领略了古代英雄的风采。炎帝的仁爱、黄帝的智慧、唐尧的公正、虞舜的谦逊,以及大禹的勤勉,他们不仅为人类的福祉不懈努力,也确立了华夏民族的...

《史记》读后感
《史记》让我懂得了一个做人的道理:一定要做一个君子,不要做小人。如果一个人长得丑,脑子笨,也没关系,只要能做一个君子,不做小人,就算再丑、再笨的人,也会受到人们的尊重。 在《史记》一书中,让我最受感动的就是屈原了。屈原是一个多么有正义感的君子呀!为了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竟投汨罗江自杀了! 《史...

阅读史记有什么启发
1、第一感悟:养精蓄锐把握机会:学会定位。《史记》告诉人们,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的定位是不同的,而又是承前启后相互衔接密不可分的,因而又是不能超越的。2、第二感悟:心有乾坤神闲气定:戒除浮躁。当人们浮躁的时候,应该想想那浩繁飘渺无穷无尽的宇宙,为什么它能够数亿年的时间仍然坚守着自己...

《史记》读后感
而在历史人物方面,《史记》记录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史事,从这方面来讲也是一部具备价值的著作,虽然读历史书会有的烦闷、难懂,但我是结合历史书上学过的常识来读的,自然乐在其中。这部书实在让我收获颇丰,对知道历史常识起到一个非常不错有哪些用途! 《史记》读后感10 今年暑假,我在空闲的时间里看完一本名叫《...

《史记》读后感
在夜幕降临,我最爱的就是《史记》。静静地,如同静静的流淌的河,流过我的心底。 也许是因为历史书本的空缺,也许是遗落了太多太多,许久许久的共鸣,我便爱上了《史记》。 没有太多的伏笔,没有太多的伤愁。它留给我的,只是书上没有写的,然是在读后,一种百感交集的情绪充斥着身心,一种莫名的回首,忘却自己。在...

《史记》读后感
《史记》,让我感受到中国历史文化是多么宏伟,同时也使我对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的知识增加自豪感。 《史记》读后感9 星期天,我独自一人在家,做完了作业,随手拿了一本名著——-史记,史记主要讲了古往今来出了名的人:孝子,很诚实的人,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的故事…… 史记是由许多小故事组成的,有些故事讲的...

江源区15759144797: 史记的读后感 -
范缪西咪: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司马迁发奋写《史记》的故事,现在的语文书又有了这样的一篇课文,因为喜欢司马迁,我常常会情不自禁地翻开课本再读这篇故事. 司马迁出生在黄河岸边的龙门,他父亲司马谈立志要编写一部史书,临死前嘱托司...

江源区15759144797: 史记读书心得五年级优秀作文500字
范缪西咪: 《史记》在传授给我们历史知识的同时,又告诉我们如何为人处世,时刻谨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史记读书心得五年级作文500字,希望能对大家...

江源区15759144797: 史记读后感3000
范缪西咪: 我们先谈《史记》.读它,我有一个感觉,就是我是在和活人谈话.司马迁,好人.好人经常倒霉,我对他很同情,也很佩服,觉得他这一辈子没有白活. 《史记》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大家都知道,它是一部史书,而且是史部第一,就像希罗...

江源区15759144797: 史记让我明白了什么,议论文作文800字 -
范缪西咪: 一本书写出来,一定是让读者看的、想的,有句话说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史记》也是一样的,作为一本纪传体的史书,记录历史时融入了司马迁的个人情感,同时读者在读的时候也融入了自己的情感.说《史记》不能不说司马迁在...

江源区15759144797: 史记 孔子世家 读后感400字 -
范缪西咪: 孔子说:“仁者爱山,智者乐水.”仁者何以乐山,智者何以乐水?山水是天地自然的象征,是一切生命的源泉和万物栖息之所;是仁者对生命的寄托,是智者对自然的依恋.这是孔子对天人相结合境界的最高体验.孔子的一生追求仁,被大多...

江源区15759144797: 关于历史著作读后感 -
范缪西咪: 史记》读后感 喜欢在边缘与缝隙中窥看历史. 喜欢把历史读成小说,也就把《史记》读成小说.《史记》写男子也写女子,写男子不吝笔墨,写女子一笔带过;写女子多淫荡,也多真性情.《史记》于我历历在目的也便是这些女子. “褒姒...

江源区15759144797: 读《史记 大禹治水》有感400字 -
范缪西咪: 今天,邻居张阿姨去逛街路过书店,给我买了一本《史记》,偶尔间看见了一片叫“大禹治水”,就孜孜有为的看了起来.这篇文章意思是这样的:以前,自然界有吃人的毒蛇猛兽,又有水灾,老白请都处于水生火热之中.帝绕知道后,派大禹...

江源区15759144797: 史记演讲稿
范缪西咪: 我读《史记@陈涉世家》演讲稿 时长:4分钟,背景音乐:George Winston的《Canon》谢幕音乐(倒数第二段开始):《情非得已 钢琴曲》) 演讲稿正文 尊敬的评委,敬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很荣幸能参加这次演讲比赛!一本文学巨著,...

江源区15759144797: 史记学生读书感悟 -
范缪西咪: 《史记》不但是中国史学上第一本记传体通史,而且是司马迁走遍大江南北,经受住了各种打击,呕心沥血在公园前91年完成的旷世巨作.这本书中,最吸引我的是撰些时代中各领域英雄豪杰和记载国内外少数...

江源区15759144797: 读书的乐趣作文 -
范缪西咪: 读书的乐趣读书、教书、著书、藏书是历代文人毕生之快事,因此书自然就成了文人最心爱的东西.读书,顾名思义,就是与书籍打交道.古人常说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就是一语道出享受读书的乐趣. 读书的乐趣在于书...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