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的事迹是什么?

作者&投稿:劳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曾子的故事~

曾子(前505~前432)春秋末年鲁国人。名参,字子舆,被尊称为曾子。性情沉静,举止稳重,为人谨慎,待人谦恭,以孝著称。齐国欲聘之为卿,他因在家孝敬父母,辞而不就。曾提出“慎终(慎重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追远(虐诚地追念祖先),民德归厚”的主张。又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即“: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郕伯”。宋大中宋大中符二年(1009)加封“郕侯”(一作瑕丘候)。元至顺初年,加封为“郕国宗圣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宗圣”。在山东嘉祥县南建有曾子庙。二十四孝记载了曾子啮指痛心的佳话:曾子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 曾子的故事: 曾子杀猪曾子深受孔子的教导,不但学问高,而且为人非常诚实,从不欺骗别人,甚至是对于自己的孩子也是说到做到。 有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去赶集,孩子哭着叫着要和母亲一块儿去。于是母亲骗他说:“乖孩子,待在家里等娘,娘赶集回来给你杀猪吃。”孩子信以为真,一边欢天喜地地跑回家,一边喊着:“有肉吃了,有肉吃了。” 孩子一整天都待在家里等妈妈回来,村子里的小伙伴来找他玩,他都拒绝了。他靠在墙根下一边晒太阳一边想像着猪肉的味道,心里甭提多高兴了。 傍晚,孩子远远地看见了妈妈回来了,他一边三步作两步的跑上前去迎接,一边喊着:“娘,娘快杀猪,快杀猪油,我都快要馋死了。” 曾子的妻子说:“一头猪顶咱家两三个月的口粮呢,怎么能随随便便于工作杀猪呢?” 孩子哇的一声就哭了。 曾子闻声而来,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以后,二话没说。转身就回到屋子里。过一会儿,他举着菜刀出来了,曾子的妻子吓坏了,因为曾子一向对孩子非常严厉,以为他要教训孩子,连忙把孩子搂在怀里。哪知曾子却径直奔向猪圈。 妻子不解地问:“你举着菜刀跑到猪圈里干啥?” 曾子毫不思索地回答:“杀猪”。 妻子听了扑哧一声笑了:“不过年不过节杀什么猪呢?” 曾子严肃地说:“你不是答应过孩子要杀猪给他吃的,既然答应了就应该做到。” 妻子说:“我只不过是骗骗孩子,和小孩子说话何必当真呢?” 曾子说:“对孩子就更应该说到做到了,不然,这不是明摆着让孩子学着家长撒谎吗?大人都说话不算话,以后有什么资格教育孩子呢?” 妻子听后惭愧地低下了头,夫妻俩真的杀了猪给孩子吃,并且宴请了乡亲们,告诉乡亲们教育孩子要以身作则。 虽然曾子的做法遭到一些人的嘲笑,但是他却教育出了诚实守信的孩子。曾子杀猪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他的人品一直为后代人所尊敬。 曾子避席 “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 陈祎是隋末唐初洛州人,有一次和几个哥哥听父亲讲授《孝经》第一章。父亲说:“古人没有椅子,都是席地而坐。孔子向他的弟子们授课,大家也都是坐在席子上。有一天,孔子讲著讲著,他忽然提了个问题,叫他的弟子曾子来回答。曾子见老师要他回答问题,赶紧站起来,往边上一站,垂下双手,毕恭毕敬的回答了孔子的提问……” “这就是曾子避席的故事。你们明白了吗?” 几个哥哥都说明白了,只有陈祎站了起来,整理好衣襟,站到边上,毕恭毕敬的说:“明白了。” 后来陈祎出家当了和尚,法名玄奘。 (出自《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第一》)

1/《说苑疏正 建本》里有一则关于曾子的故事,故事发生在曾子家里,曾子(名参,是孔子的学生)在田里帮父亲曾皙(也是孔子的学生)锄草,不小心把瓜苗给斩断,父亲大怒,拿起一根大棒就朝曾子劈头盖脸打来,曾子牢记孔子的教诲,决心当一个孝子,来了个“电闪雷鸣何所惧,泰山压顶不弯腰。”作为父亲的曾皙也不点到为止,一棒子就把他打昏在地。过了好一会儿,曾子才慢慢苏醒过来,起来第一件事情赶快到父亲的跟前,问候道:“以往参得罪于父亲大人,父亲大人用力教训儿子,不知父亲有没有闪了腰?”见父亲不语,便退到屏风后面,弹琴唱歌,来平息父亲的不满。 孔子听到这件事后,告诉门卫,“曾参来了,不要让他进来!”曾子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没有罪啊,赶快请人跟孔子解释。孔子说:“你没听说过瞎眼睛老头有个儿子叫舜,他是如何服侍父亲的:随时要使唤他,舜总不离左右;想要杀了他,舜总是逃得无影无踪。如果看到父亲拿个小树条,便站在那儿,等着父亲来教训;若是父亲拿个大木棒,那就赶快逃之夭夭,以避免暴虐之事发生。如今你挺身而立,以待暴怒,若是你的父亲真的把你杀了,你就陷你父亲于不义,这难道不是大不孝吗?你难道不是天子之民吗?你父亲杀天子之民,他又该当何罪?”就像曾子这样的孔门高足,都无法把握孝与义,弄不好,不光是行孝丧命,还要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过。看来惟有孔子能够游刃有余,可惜他的父亲不知为谁? 在孔子的政治思想和伦理世界中尊尊亲亲、父父子子、君君臣臣等都是等级制度的体现,所谓的孝是单向度的,没有人格尊严,没有平等博爱,只有“父教子死子不敢不死,君教臣亡臣不敢不亡”的愚孝和愚忠。这可能就是“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历史原由吧。后世为了宣传孝道,还树立了二十四个孝的榜样,大多是荒诞不经或背离人道主义的。 读了这则故事后,我不禁要向孔子发问:“孝”让人怎么去把握? 2、曾子的故事: 曾子杀猪 曾子深受孔子的教导,不但学问高,而且为人非常诚实,从不欺骗别人,甚至是对于自己的孩子也是说到做到。 有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去赶集,孩子哭着叫着要和母亲一块儿去。于是母亲骗他说:“乖孩子,待在家里等娘,娘赶集回来给你杀猪吃。”孩子信以为真,一边欢天喜地地跑回家,一边喊着:“有肉吃了,有肉吃了。” 孩子一整天都待在家里等妈妈回来,村子里的小伙伴来找他玩,他都拒绝了。他靠在墙根下一边晒太阳一边想像着猪肉的味道,心里甭提多高兴了。 傍晚,孩子远远地看见了妈妈回来了,他一边三步作两步的跑上前去迎接,一边喊着:“娘,娘快杀猪,快杀猪油,我都快要馋死了。” 曾子的妻子说:“一头猪顶咱家两三个月的口粮呢,怎么能随随便便于工作杀猪呢?” 孩子哇的一声就哭了。 曾子闻声而来,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以后,二话没说。转身就回到屋子里。过一会儿,他举着菜刀出来了,曾子的妻子吓坏了,因为曾子一向对孩子非常严厉,以为他要教训孩子,连忙把孩子搂在怀里。哪知曾子却径直奔向猪圈。 妻子不解地问:“你举着菜刀跑到猪圈里干啥?” 曾子毫不思索地回答:“杀猪”。 妻子听了扑哧一声笑了:“不过年不过节杀什么猪呢?” 曾子严肃地说:“你不是答应过孩子要杀猪给他吃的,既然答应了就应该做到。” 妻子说:“我只不过是骗骗孩子,和小孩子说话何必当真呢?” 曾子说:“对孩子就更应该说到做到了,不然,这不是明摆着让孩子学着家长撒谎吗?大人都说话不算话,以后有什么资格教育孩子呢?” 妻子听后惭愧地低下了头,夫妻俩真的杀了猪给孩子吃,并且宴请了乡亲们,告诉乡亲们教育孩子要以身作则。 虽然曾子的做法遭到一些人的嘲笑,但是他却教育出了诚实守信的孩子。曾子杀猪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他的人品一直为后代人所尊敬。 3、曾子避席 “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 陈祎是隋末唐初洛州人,有一次和几个哥哥听父亲讲授《孝经》第一章。 父亲说:“古人没有椅子,都是席地而坐。孔子向他的弟子们授课,大家也都是坐在席子上。有一天,孔子讲著讲著,他忽然提了个问题,叫他的弟子曾子来回答。曾子见老师要他回答问题,赶紧站起来,往边上一站,垂下双手,毕恭毕敬的回答了孔子的提问……” “这就是曾子避席的故事。你们明白了吗?” 几个哥哥都说明白了,只有陈祎站了起来,整理好衣襟,站到边上,毕恭毕敬的说:“明白了。” 后来陈祎出家当了和尚,法名玄奘。 4、 曾子是一个有名的孝子,他从来不惹母亲生气,对母亲知寒问暖,十分体贴。母亲也爱他,视若掌上明珠。   有一天,曾子要离开家乡到齐国去。他告别母亲说:   “我要到齐国去,望母亲在家里多保重身体,我一办完公事就回来。   母亲对他说:   “我儿出去,各方面要多加小心,说话做事,千万注意,不要违犯人家齐国的一切规章制度。”   曾子说:   “母亲放心就是了,儿子一定遵命。”   曾子走后,母亲每日在窗前织布,常常抬头向窗外瞭望,盼望儿子在齐国平安无事,早日回来。   曾子到齐国不久,齐国有个和他同名同姓的人,打架斗殴杀死了人,被官府抓了起来。   曾子的一个同乡,听到这个消息,也不问个清楚,就跑去告诉曾于的母亲说:   “了不得啦,曾子在齐国杀死人了,”   曾子的母亲听了这个消息,不慌不忙地回答说:   “不可能,我的儿子是干不出这等事来的。”   那位同乡,因为自己也是听来的消息,又没有把情况弄清楚,听曾子的母亲这么一说,也觉得拿不出什么根据,便半信半疑地走了。   他走后,曾子的母亲仍旧安心织布,心里没有半点疑虑。   过了不大一会儿,又有一位邻居跑来,慌慌张张他说,   “曾于撞下大乱子了,他在齐国杀了人啦。”   曾子的母亲仍旧没一点儿惊慌的样子,一面织布,一面说:   “不要听信谣言,曾子不会杀人的,你放心吧。”   那人很认真地说:“不哪里是谣言,他明明成了杀人犯,已被齐国官府给抓起来了!”   曾子的母亲还是照样织自己的布,头也不抬地说。   “我知道自己的孩子,他不可能闯这么大的乱子。”   
这个报消息的人还没有走,门外又来了一个人,他还没进门,就大呼小叫地嚷道:   “曾子杀人了,你老人家快躲一躲吧!”   
曾子的母亲见一连三个人来报告这可怕的消息,有些沉不住气了。她想道:   “三个人都这么说,恐怕城里的人都嚷嚷开这件事啦,要是人家都嚷嚷,那么,曾子一定是真的杀人了。”   她越想越怕,耳朵里好似已听到街上哄哄吵吵,官府来抓杀人犯的母亲啦。   于是,她忙扔下手中的梭子,离开织布机。在那两位邻居帮助下,从后院逃跑了。   
对一个人来说,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动摇自己正确的信念,不作无这是一则很有名的古人家庭教育故事。故事讲的是曾子的妻子要上街,她的小儿子哭闹着也要跟着去。曾妻便哄儿子说:“你回去等着我回来杀猪让你吃肉。” 曾妻刚从街上回来,就看到曾子真的要杀猪,她急忙阻拦道:“我只不过是跟孩子说着玩哄他的。”曾子说:“同小孩子是不能开玩笑的。孩子年幼没有知识,处处会模仿父母,听从父母的教导。今天你欺骗他,就是教他学你的样子骗人。做母亲的欺骗自己的孩子,那孩子就不会相信自己的母亲了。这不是教育孩子的好办法啊!”于是,曾子杀了那头猪,煮了肉给孩子吃。 这个故事告诉父母: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欺骗孩子。因为父母是孩子最直接的模仿榜样,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孩子产生巨大的影响,孩子都要跟着学。所以父母在孩子面前行为要特别慎重。在这里,说明曾子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言传身教的特点,家长的以身作则是教育子女成功的保证。我们有些父母认为,跟小孩子说话何必当真,这种想法是不懂得家庭教育,是很有害的。
根据的怀疑,那是多么不容易呀。

潘守宇在清华大学讲:宗圣曾子是古代的圣贤与孝子;是孔子的得意弟子;是儒家文化的正宗传人;是思孟儒学的承上启下者;是孔子晚年托孤寄孙的人!以孝为本的孝道观;忠孝结合的政治观,内省、慎独的修养观,言行一致的诚信观,以阴阳学说为中心的自然社会观。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诚心,正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体系!宗圣曾子的人生智慧可以教我们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怎样做官、怎么发财!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我每天都要作多次自我检讨:为人出谋献计做到忠心不二了吗?与朋友交往做到诚信了吗?老师所传授的东西经常温习了吗?

宗圣曾子曾主编《论语》;著述《孝经》;撰写《大学》;审核《中庸》!没有曾子就没有四书五经里的四书;没有曾子就没有弟子述圣;更没有再传弟子亚圣!

华夏又逢盛世,满心却是迷茫。曾经外向求索,反生无奈乱象。”最好的救赎之道是把习惯向外追逐的目光收回来,关注放逐已久的心灵。战胜自己的人是找到自己本心的人。一心定而万物服,一心定而王天下。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发生了所有一切不愉快的事情,唯有痛定思痛的反思自己的义务,没有总结他人的权力,更何况也没有总结他人的必要!曾子说:知止有定,静安虑得!三省吾身》凡是能成大事的人都是相对时间内都是能够定得住、静得住的人。达摩一禅定了九年,人家把事业干到了全世界;释迦牟尼菩提树下一坐49天,他干的事不够伟大吗?



曾子(前505~前432),姓曾,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嘉祥县)人。 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郕伯”。宋大中宋大中符二年(1009)加封“郕侯”(一作瑕丘候)。元至顺初年,加封为“郕国宗圣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宗圣”。在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南建有曾子庙、曾林(曾子墓)。 曾姓后裔均把曾参作为自己的开派祖先。 鲁定公五年(公元前505年)十月十二日,曾参生于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嘉祥)。是年,孔子四十七岁,少孔子四十六岁。 鲁哀公元年(公元前494年)曾参十二岁。常随父学诗书,有“伏案苦读”之说。 鲁哀公三年(公元前492年)曾参十四岁。“躬耕于泰山之下,遇大雨雪旬日不得归,因思父母,而作梁山之歌。”(见《淮南子》) 鲁哀公五年(公元前490年)曾参十六岁。奉父命至楚,从学孔子。 鲁哀公七年(公元前488年)曾参十八岁。随孔子离楚去卫。 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曾参二十二岁。随孔子自卫返鲁。《孔子家语》记有,他“敝衣而耕,常日不举火”。鲁国君要赠其“食邑”,辞而不受。 鲁哀公十三年(公元前482年)曾参二十四岁。孔子的高才弟子颜回病故,曾参就成了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 鲁哀公十五年(公元前480年)曾参二十六岁。孔子呼而告之,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孔子亲以《大学》授曾参。 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曾参二十七岁。是年,孔子卒,终年七十三岁。孔子临终将其孙孔鲤之遗孤子思托付于曾参。曾参若父丧而无服,守孔子墓。 鲁哀公十九年(公元前476年)曾参三十岁。三年守墓过后,孔门弟子子夏、子游、子张认为有若面貌很象孔子,要把有若当孔子来事奉,强叫曾参同意。曾参拒绝说:“这样做不可。老师的德行象长江的水洗过,象秋天的阳光晒过,清净洁白,无以复加,怎么只求面貌象似呢?”(见《孟子.滕文公上》) 鲁哀公二十年(公元前475年)曾参三十一岁。父病故时,曾参“泪如涌泉,水浆不入口者七日”,以后“每读丧礼则泣下沾襟”(见《礼记》) 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曾参三十八岁。武城大夫聘曾参为宾师,设教于武城(今山东平邑城南40公里曾子山下) 鲁悼公元年(公元前466年)曾参四十岁。离鲁去卫。 鲁悼公十一年(公元前456年)曾参五十岁。时齐聘以相,楚迎以令尹,晋迎以上卿,曾子皆不应命。 鲁悼公十二年(公元前455年)曾参五十一岁。 鲁悼公十三年(公元前454年)曾参五十二岁。 鲁悼公二十一年(公元前446年)曾参六十岁。与子夏、段干木等设教于西河一带。 鲁悼公三十一年(公元前436年)曾参七十岁。是年,曾参有病卧床不起,把弟子们叫到跟前说:你们掀开被子,看看我的脚和手,都保全得很好吧!我一生正象《诗经》上 说的:“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小心谨慎,以保其身。从今以后,我知道身体能够免于毁伤了。小子们,要记住啊!并且他自言自语地说,君子修养之道贵在三条:“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这三条我能做到吗?始终不忘修养功夫(《论语?泰伯》) 鲁悼公三十二年(公元前435年)曾参七十一岁。一天夜里,病危中的曾参,突然想起身下铺着一领华美的席子,是鲁大夫季孙氏送给他的。他认为,自己一生没做到大夫,不应铺大夫的席子,于是就招呼儿子们把席子换下来。没等换上的席子铺好,他就死了,终年七十一岁。葬于嘉祥县南武山西南的玄武山下。

曾子大禹的后代为你讲述“家国情怀”的前世今生




求古今孝子的名字与事迹
周朝时,有一位叫郯子的,从小就很孝顺。 他的父母年老的时候,双目均患眼疾,想吃鹿乳。郯子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一个办法。于是他穿上了鹿皮,往深山鹿群中走去,想这样去取得鹿乳供奉双亲,没想到被打猎的人发现。 正当猎人举起了弓箭要射杀他时,他急忙喊道:”我为了取得鹿乳,给患有眼疾的...

诸子经典故事
孔子谓之——父父、子子,即父亲先守父道,才能要求儿子守子道。 此故事中,曾子的言行事迹既符合儒家思想,又符合曾子的一贯作为。并且,故事中符合情理,合乎逻辑——曾子之妻去市集,其子随之而泣。完全符合幼儿常常粘父母的'天性。在没有铁证反驳的情况下,可认定此故事是真实可信的。。 当然,韩非子讲此故事的...

瞎子阿炳的事迹
阿炳,原名华彦钧,1893年8月17日出生于无锡市,民间音乐家,正一派道士,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1950年12月4日逝世。他刻苦钻研道教音乐,精益求精,并广泛吸取民间音乐的曲调,一生共创作和演出了270多首民间乐曲。其父华清和为无锡城中三清殿道观雷尊殿的当家道士,擅长道教音乐。华彦钧3岁时丧母,由同族...

旧中国的四大公子是谁 都是干什么的 主要事迹
深得袁世凯的宠爱。袁克文也颇为自负,常常自比为三国曹子建,引起了其兄袁克定的妒忌。与父亲不同,袁克文无意于政治权位,1915年袁氏称帝时,他与父兄意见相左,他的一首反对帝制的诗在当时曾传诵一时:“隙驹留身争一瞬,恐声催梦欲三更。绝岭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高层。”...

凯文.米特尼克有什么事迹?
凯文.米特尼克, 他是第一个在美国联邦调查局"悬赏捉拿"海报上露面的黑客。他由于只有十几岁,但却网络犯罪行为不断,所以他被人称为是"迷失在网络世界的小男孩",以下是他的事迹:1、1983年,他因被发现使用一台大学里的电脑擅自进入今日互联网的前身ARPA网,并通过该网进入了美国五角大楼的的电脑...

钱学森的主要事迹是什么?
钱学森的主要事迹简介如下:钱学森从少年时代起,就热爱祖国热爱科学。后到美国留学,研究空气动力学,与老师一起提出了“卡门-钱公式”,并创立了工程控制论。钱学森在美国取得巨大成就后,想要回国用自我的学识报效祖国,而这件事不幸被美国联邦政府明白了,他们害怕钱学森会危害他们国家的利益,并恶意扣留...

有没有有关于建安七子的资料和事迹
建安七子指东汉末建安时期曹氏父子之外的七位著名诗人。他们是,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七子”之称,始于曹丕所著《典论·论文》:“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瑒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期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

自古以来孝敬父母的事迹
自此母慈子孝合家欢乐。 有诗赞曰: 闵氏有贤郎,何曾怨后娘; 车前留母在,三子免风霜。 二十四孝_卖身葬父 汉朝时,有一个闻名的孝子,姓董名永。他家里非常贫困。他的父亲去世后,董永无钱办丧事,只好以身作价向地主贷款,埋葬父亲。丧事办完后,董永便去地主家做工还钱,在半路上遇一美貌女子。拦住董永要董永...

延陵季子是什么人?有哪些事迹?
季札 春秋时吴王寿梦第四子,称公子札,是一位与江阴历史渊源有关的古代贤人。传为避王位"弃其室而耕"于江阴申港东南的舜过山下,人称"延陵季子"。季札不仅品德高尚,而且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广交当世贤士,对提高华夏文化作出了贡献。 季札重信义。一次途经徐国时,徐国的国君非常羡慕他佩带的宝剑,难于...

尉缭子有哪些事迹?
令百人一卒,千人一司马,万人一将,以少诛众,以弱诛强。试听臣言,其术足使三军之众,诛一人无失刑,父不敢舍子,子不敢舍父,况国人乎?一贼仗剑击于市,万人无不避之者,臣谓:「非一人之独勇,万人皆不肖也」。何则?「必死与必生,固不侔也。」听臣之术,足使三军之众为一死贼,...

汤原县17144109997: 谁能告诉我曾子避席的故事 -
长兴富达吉:[答案] 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

汤原县17144109997: 曾子的故事 -
长兴富达吉: 曾子(前505~前432)春秋末年鲁国人.名参,字子舆,被尊称为曾子.性情沉静,举止稳重,为人谨慎,待人谦恭,以孝著称.齐国欲聘之为卿,他因在家孝敬父母,辞而不就.曾提出“慎终(慎重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追远(虐诚地追念祖...

汤原县17144109997: 我想知道关于曾子和墨子的历史小故事? -
长兴富达吉:[答案] 曾子杀猪明不欺 曾子的妻子上街去,他的儿子跟在后面哭着要去.曾子的妻子没有办法,对儿子说:“你回去吧,我从街上回来了杀猪给你吃.” 曾子的妻子刚从街上回来,曾子便准备把猪抓来杀了,他的妻子劝阻他说:“我只是哄小孩才说要杀猪的...

汤原县17144109997: 曾子杀猪和狼来了的故事 -
长兴富达吉: 曾子杀猪 曾子是孔子的学生.有一次,曾子的妻子准备去赶集,由于孩子哭闹不已,曾子妻许诺孩子回来后杀猪给他吃.曾子妻从集市上回来后,曾子便捉猪来杀,妻子阻止说:“我不过是跟孩子闹着玩的.”曾子说:“和孩子是不...

汤原县17144109997: 曾子为了教育人们要讲诚信曾经杀猪给孩子吃根据你的积累写出相关的故事 -
长兴富达吉:[答案] 曾子教育他的妻子要讲诚信: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去赶集,孩子一定要跟她去,妈妈骗他回来给杀猪吃.孩子信以为真,乖乖的待在家里.傍晚,妈妈回来了,孩子激动地让妈妈杀猪,可她不同意.曾子就拿把菜刀,奔向猪圈.而且还严肃的对妻子说:“...

汤原县17144109997: 曾子杀猪的故事 -
长兴富达吉: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 一,曾子杀猪 曾子(前505~前436),姓曾,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人,是黄帝的后代,十六岁拜孔子为师,他的修齐治平的政治观,省身、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孝道为先的孝道观影响中国两千多年,...

汤原县17144109997: 有曾子还是曾参名人诚实守信故事中的人物
长兴富达吉: 曾子(前505~前432),姓曾,名参,字子舆.曾子和曾参是同一个人. 曾子“杀猪示信” 秋后季节,曾参的妻子怀着丰收喜悦,提着篮子、布袋,告诉曾参说:“夫子...

汤原县17144109997: 曾子杀猪的故事简写 -
长兴富达吉: 曾子妻哄小孩时随口答应儿子要杀猪给他吃, 事后,曾子为了实现这个承诺真的杀了猪.“曾子杀彘”是则家喻户晓的故事, 通俗而深刻地阐明了父母一旦有所承诺,就一定要守信兑现的道理.曾子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诚实待人.

汤原县17144109997: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的有关小故事,急用! -
长兴富达吉:[答案] 有关曾子的几个小故事,请参考: 一是奉养父母,虽然生活十分俭朴但是每餐必有酒肉供养父亲.还有就是“父母在不远游”,放弃了多次去异地做官的机会. 二是尊敬父母,与父母在一起时不敢大声说话,曾子做什么事都请示父母. 三是取悦父母,...

汤原县17144109997: 曾子杀猪是怎么回事?
长兴富达吉: 曾子,又叫曾参,春秋时期鲁国人,是孔子的弟子.曾子深受孔子的教导,不但学问高,而且为人非常诚实,从不欺骗别人,甚至是对于自己的孩子也是说到做到. 曾子杀...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