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求土家族节庆、婚嫁,礼仪习俗研究的内容

作者&投稿:左莘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土家族的节庆习俗有哪些,具体点~

  土家族绝大部分居住在湖南永顺、龙山、保靖、古丈以及湖北省来凤、利川、鹤峰、咸丰、宜恩一带及四川省。自称“毕兹卡”(意为本地人)。
  土家族有自已的语言,大多数人通汉语,目前只有几个聚居区还保留着土家语。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崇拜祖先,信仰多神。

  主要从事农业。织绣艺术是土家族妇女的传统工艺。土家族的传统工艺还有雕刻、绘画、剪纸、蜡染等。土家织锦又称“西兰卡普”,是中国三大名锦之一。

  土家族爱唱山歌,山歌有情歌、哭嫁歌、摆手歌、劳动歌、盘歌等。传统舞蹈有“摆手舞”、“八宝铜铃舞”及歌舞“茅古斯”。乐器有唢呐、木叶、“咚咚喹”、“打家伙”等。

  习俗

  很注重礼仪,见面要互相问侯,家有来客,必盛情款待。土家族平时粗茶淡饭,若有客至,夏天先喝一碗糯米甜酒,冬天就先吃一碗开水泡团馓,然后再以美酒佳肴待客。一般说请客人吃茶是指吃油茶、阴米或汤圆、荷包蛋等。 无论婚丧嫁娶、修房造屋等红白喜事都要置办酒席,一般习惯于每桌九碗菜、七碗或十一碗菜,但无八碗桌、十碗桌。因为八碗桌被称勺吃花子席,十碗的十与石同音,都被视为对客人不尊,故回避八和十。

  食俗

  土家族平时每日三餐,闲时一般吃两餐;春夏农忙、劳动强度较大时吃四餐。如插秧季节,早晨要加一顿“过早”,“过早”大都是糯米做的汤圆或绿豆粉一类的小吃。据说“过早”餐吃汤圆有五谷丰登、吉祥如意之意。土家族还喜食油茶汤。

  日常主食除米饭外,以包谷饭最为常见。有时也吃豆饭,粑粑和团馓也是土家族季节性的主食,有的甚至一直吃到栽秧时,过去红苕在许多地区一直被当成主食,现仍是一些地区入冬后的常备食品。

  土家族菜肴以酸辣为其主要特点。民间家家都有酸菜缸,用以腌泡酸菜,几乎餐餐不离酸菜。豆制品也很常见,如豆腐、豆豉、豆叶皮、豆腐乳等。尤其喜食合渣,即将黄豆磨细,浆渣不分,煮沸澄清,加菜叶煮熟即可食用。民间常把豆饭、包谷饭加合渣汤一起食用。

  土家族的饮酒,特别是在节日或待客时,酒必不可少。其中常见的是用糯米、高梁酿制的甜酒和咂酒,度数不高,味道纯正。

  典型食品:土家族人最爱吃粑粑(糍粑)腊肉、油茶等食品,还有合菜;团馓;绿豆粉(米粉);油炸粑。

  节庆

  土家族民间十分注重传统节日,尤其以过年最为隆重。届时家家户户都要杀年猪,做绿豆粉、煮米酒或咂酒等。猪肉合菜是土家族民间过年、过节必不可少的大菜。每年农历二月二日称为社日,届时要吃社饭。端阳节吃粽子。糯米粑粑是土家族民间最受欢迎的食品之一。

  土家族过去迷信鬼神,崇拜祖先,每逢年节都要大敬祖先,初一、十五也要进行小敬。祭祖的食品有猪头、团馓、粑粑、鸡鸭和五谷种等。有的在每餐饭前,先用筷子夹少量的菜插在饭上敬默一会儿,表示请已故先人先吃,然后自己才开始食用,农历六月六日为祭土王,每个村寨都要设摆手堂,将猪头、果品等祭品放摆手堂前。十月朔日祭冬,宰鸡鸭设筵宴客。此外,土家族还敬灶神、土地神、五谷神、豕官神,在修房造屋时祭鲁班,祭品除酒肉外,还要一只大公鸡。

由于长时期与其他兄弟民族的交往,生活习俗、文化等互相影响、吸收,现已通用汉语和汉文。生活习俗与其他民族大同小异,现保留的独特部分极少。

居住 土家族采取倚山建房,一般为吊脚楼,楼上住人,楼下关牲畜。建房要求背有靠山,面有向山。一般是四列三间,居中的一间要设祖先神位。正侧左右两房住人,多为两小间,叫住“小二间”。小二间前设火铺,火铺中间置火炕,火炕用于取暖的煮饭,火炕上放着铁制三角架。火炕上空吊有炕架,用以烘炕物品。特别是春节之前,用以烘炕腊肉和香肠等物。

婚姻 土家族的婚姻有姑表开亲之俗。一般姑家之女嫁舅家之子,称为“骨种”,“接亲路”,视为亲上加亲。土家族的婚礼,要送三道人情。姑娘出嫁前要练《哭嫁歌》。要哭众亲友,还要提前1~2天不饮食,叫做“不吃茶饭”。姑娘婚后生了孩子,男方要到女家报喜。由女婿提壶酒,送到女家放在堂屋的香龛上,壶嘴朝外,表示生男孩;壶嘴朝内,表示生女孩。后由女家亲戚送粮食、鸡、肉、蛋到男家吃“月米酒”,男家也要反送礼物。

服饰 土家族男女大多喜穿大衣袖、大裤脚,在裤脚上刺绣花、鸟一类,裤子要接腰,男女头上喜包白帕子,脚上穿白底布鞋,大方美观。妇女头缀银饰,胸前配有银刀、响铃、牙签等。男女小孩帽上有各种各样的头饰,帽后配有银饰响铃,叮当作响。

丧葬 土家族的丧葬,老人去世,大都要举行隆重的葬礼。要请土老师主持选择安葬日期和墓地以及座山、向山。发丧时,路上要丢“引路纸钱”,坟内禁放有铁的东西。因此,要自己的亲人挖井,待死者埋葬以后,才能离开。埋葬的过程中,要请土老师开棺、清棺、“抛米”。抛米时,亲人在棺前跪地用背后衣服接米,有的当场将米嚼细吞下,也有的将米带回煮食,表示后代要团结和睦,衣食不愁,继承老人的遗风。

节日 土家族有过“赶年”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腊月二十八、二十九日过年,现土家族聚居的部分村寨,一直保留了这一习俗。“四月八”是土家族送毛虫的节日,要自念谚语,祈望庄稼免遭虫害,五谷丰登。

信仰 土家族崇拜祖先,认为祖先是最大的神,处处保佑子孙。普遍信奉“土王”,传说“土王”是土家族的祖先,每逢节日都要烧化钱纸,祭祀祖先和“土王”。土家族还信奉土地神,过年期间,凡是走亲访友经过土地庙时,都要烧香化纸,也还在不少土家族供奉“三王庙”的,庙内供有冉、杨、田三神位,祈祷三王神保佑人口平安、六畜兴旺。

土家族的人基本上分布在湘西一带,居住的基本上是山顶上,包括张家界旅游景点的山顶上。出嫁是哭嫁,就是女孩在出嫁前在房内哭泣,用以表示对父母的感激。还有赶尸,是最为神秘的,至今没人知道其中的所以然。


解惑:土家族婚俗文化
关于土家族的婚嫁习俗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是婚嫁前奏曲,第二则是婚礼进行时。一、婚嫁前奏曲 婚嫁前奏曲:托媒:男方托请一能说会道,且熟悉双方家庭情况的人(多为女性,俗称媒婆)到女方家里提亲,此后女方也托人暗中打探男方的家庭情况。婚嫁前奏曲:合八字 若女方有意,则由媒人互通男女双方...

土家族结婚风俗土家族结婚风俗有哪些
1、土家族结婚前,男方需要请媒婆去女方家提亲,女方也要托人打听南方家庭情况,同时需要互通男女双方额度生辰八字,结婚时女方进入男方家中时需要踩一下门槛,第二天需要拜见长辈亲戚。2、关于土家族的婚嫁习俗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是婚嫁前奏曲,第二则是婚礼进行时。

土家族风俗简介 土家族饮食习惯及特点
1. 土家族婚嫁习俗:传统上,土家族有着同姓婚配的习惯,有“凡姑家之女,必嫁舅家之子”的说法,称为骨种,无论年龄大小。他们还有“姑家女,伸手取;舅家要,隔河叫”的俗语。此外,兄长去世后,嫂子会被收养,弟弟去世后,妻子会被收养,称为“坐床”。青年男女在唱歌跳舞时,如果相互爱慕,...

谁知道土家族的生活习俗,嫁娶习俗.谢谢!
他们的饮食习惯独特,喜欢油茶汤,主食除米饭外,还有包谷饭、粑粑等。土家族饮酒在节日或待客时必不可少。他们的文学以叙事诗、山歌等著名。土家族还懂得天文、地理、气象等方面的知识,并用于指导生产与生活。土家族婚俗中,新娘出嫁前会哭唱,陪十姊妹是哭嫁的独特形式。哭嫁的歌声表达了女子对婚姻制度...

土家族习俗
摆手舞、舍巴歌、山歌、打溜子、毛古斯。土家族的婚嫁习俗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是婚嫁前奏曲,第二则是婚礼进行时。拜早茶也是婚礼的重要习俗。男女多经对歌相爱结婚。有“哭嫁习惯”习俗。土家年是土家族最隆重的节日。土家族过年时年事活动持续时间久,内容丰富多彩。从腊月二十三开始作准备。过年...

湘西地区的土家族有哪些传统节庆活动?
在赶年场期间,土家族人民会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舞龙、舞狮、唱山歌、打陀螺等,同时还会进行传统的民间艺术表演,如傩戏、花鼓戏等。此外,赶年场还是一个集市贸易的场所,人们在这里可以购买各种商品和农产品。吃新节:吃新节是湘西土家族的一个重要节日,通常在农历七月初七举行。这个节日主要是...

土家族、苗族的信仰、禁忌、婚嫁寿诞、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民俗特征、
土家族的婚姻通常是通过男女对歌相爱后结婚。在土家族的婚礼中,女子出嫁前会有“哭嫁”的习俗。土家族热爱唱山歌,包括情歌、哭嫁歌、摆手歌、劳动歌和盘歌等多种类型。土家族的丧葬方式主要是土葬,但古代巴人也有火葬、悬棺葬和船棺葬的习俗,这些方式现已基本消失。在饮食方面,土家族有见面互相问候的...

和土家族姑娘交往的禁忌,娶土家族姑娘要注意
婚嫁习俗:在土家族地区,婚嫁仪式独具特色。婚礼前一日,男女双方会举行庄重的成年礼。此外,还会有“陪十姊妹”、“陪十兄弟”的仪式,即“哭嫁”,这一传统通常持续三至五日,有时甚至长达一个月。交往禁忌:1. 腊月二十九至正月初一,不宜食用汤泡饭。2. 立春日不宜挑取井水。3. 立秋日不宜...

土家族婚俗土家族结婚流程
同时进行“哭嫁”仪式。12. “哭嫁”中,新娘边哭边唱,表达了对父母、兄弟姐妹和祖先的依恋,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忧虑。13. 哭嫁的同时,新娘和女伴们会制作各种婚嫁用品,如被套、枕巾、公婆鞋袜等。14. 最终,在吉日,双方会在各自家中举行婚礼,标志着土家族少女转变为妻子的开始。

土家婚嫁习俗有哪些啊? 老婆是土家族,我得了解一点的好
鄂西土家族的婚嫁习俗 土家族以勤劳勇敢、智慧聪明、能歌善舞著称,数千年的文化积淀,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土家族文化。土家族的婚嫁习俗作为土家族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亦蔚为大观,夺人眼目。鄂西土家族的婚嫁习俗与其他地方的土家族有共同点,又别具一格。其婚嫁的乐章可分为两个阶段。一、婚嫁前奏曲 ...

镇安县17888877897: 跪求土家族节庆、婚嫁,礼仪习俗研究的内容 -
正艺益坦: 土家族的人基本上分布在湘西一带,居住的基本上是山顶上,包括张家界旅游景点的山顶上. 出嫁是哭嫁,就是女孩在出嫁前在房内哭泣,用以表示对父母的感激. 还有赶尸,是最为神秘的,至今没人知道其中的所以然.

镇安县17888877897: 土家族结婚时有什么习俗 -
正艺益坦: 与汉族相比较而言,虽然土家族也重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总体而言婚姻还是自由的.土家族未婚青年男女在摆手节、女儿会等大型节日和生产活动中相识、相恋,以对山歌、吹木叶表达爱情,在征得双方父母同意后便可结婚.土家族...

镇安县17888877897: 土家族、苗族的信仰、禁忌、婚嫁寿诞、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民俗特征、 -
正艺益坦: 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意为本地人),崇拜祖先和白虎,信仰多神,跟汉族差不多.男女多经对歌相爱结婚.土家族婚俗女子出嫁前,有“哭嫁”的风俗.土家族爱唱山歌,山歌有情歌、哭嫁歌、摆手歌、劳动歌、盘歌等. 丧葬基本是土葬,...

镇安县17888877897: 土家姑娘出嫁有什么习俗 -
正艺益坦: 男女多经对歌相爱结婚.土家族婚俗女子出嫁前,有“哭嫁”的风俗.为了准备哭嫁,女孩稍懂事,就要学习哭嫁.观摩、学习如何哭,很小时就陪哭.在哭嫁时,口中念念有词,叫做“送嫁饭”.哭嫁时,同村亲友的女该都来陪哭.陪哭的人,哭得越伤心,越动听,越感人越好.在出嫁前,姑娘如果不会哭嫁,就会受到歧视和讥笑.男方必须送粑粑到女方家,参加哭嫁的人多、范围广,而且有专门的哭嫁歌.在婚前哭嫁的时间短则五、六天,长则一二个月.要与家人、亲戚、朋友之间哭.哭的内容有“哭爹娘”、“哭哥嫂”、“哭姐妹”、“哭媒人”、“满堂哭”、“表姐妹哭”、“堂姐妹哭”等等.解放后哭嫁已逐渐淡化,仅在深山僻野居住的部分土家人中还有遗风遗俗.

镇安县17888877897: 湖北土家族婚嫁习惯 -
正艺益坦: 结婚前一年先拜大年(女方的父亲的男性直系亲属),然后订婚,跟汉族差不多.结婚前先讨庚(女方八字),然后合八字,再定结婚时期(写一封结婚的时间书,算八字和正日子的地方都有),由媒人给女方,女方确定后再由媒人给男方(礼金要说清楚,一般你给多少,女方都会拿来相当的数量买东西作陪嫁,).接亲和其他的一些事宜可以和女方家里人商量,我就知道这么多了,不行的话你们合八字的时候可以问问八字先生或者媒人.

镇安县17888877897: 民族礼仪中的土家族婚俗礼仪文化有哪些?
正艺益坦: 土家族男女大多经对歌相爱结婚,有“哭嫁习惯”.女子在出嫁前7 ~ 20天开 始哭,哭嫁歌有“女哭娘”、“姐哭妹”、“骂媒人”等.开始是轻歌唱,越接近嫁期越 悲伤,直到哭得口干舌燥、两眼红肿.他们把是否善于哭嫁作为衡量女子才德的 标准.

镇安县17888877897: 湖北土家族婚俗有什么? -
正艺益坦: 在神农架各民族中,土家族的婚俗别具一格,青年男女在劳动中相识产生爱情后,便以“歌为媒、鞋定情”的方式来订终身. 在热恋的过程中,土家儿女不像其他民族青年男女把爱情藏在心底,羞于启齿,而是把自己内心的感情通过情歌毫无...

镇安县17888877897: 旅游常识中土家族有哪些古老的婚嫁习俗?
正艺益坦: 我们恩施土家族属古代巴人的后裔,自称“贝京卡”,即本地人的意思.是土生土长的,对这个地区居住的汉人称为“客家人”,即外来人的意思.土家族有自己的独特风...

镇安县17888877897: 土家族礼仪中的婚姻食俗有哪些?
正艺益坦: 求亲时,媒人打一把伞去提亲,女方初步同意后,男方带一块1.5公斤左右的 猪肋肉(条方)去求亲.连去3次,女方收下,求亲有望.然后取“八字”,去时男青 年带酒、肉、糯米粑及其他礼物,取得“八字”,即为定婚.女方主动提出礼单,男方 得如数送上.其中有一条带尾巴的猪坐墩(即后臀).女方同意女儿来年出嫁,就 全部收下;如不同意,就将猪尾巴退给男方.娶亲时,男方要宰一头肥猪给女方,供 女方待客用.女方嫁女之席,称“花园席”,必备“砣陀肉”(即连刀肉),寓新郎、新 娘心连心,同甘共苦,白头偕老.男方的喜宴,规格高者称旱席,肉多汤少;低者为 水席,十大碗,多是汤菜.

镇安县17888877897: 重庆地区过传统节日有什么风俗 -
正艺益坦: 重庆节日风俗介绍:重庆人千百年来形成的春节拜年、十五观灯、清明祭祖、中秋赏月以及悬酒幌、赶庙会、坐花轿、放风筝等民俗,与中国其他地区相比大同小异.但由于重庆有五个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这两个既热情又传统的民族都有自己...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