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死后,多尔衮掌权,为何他扶持福临即帝位呢?皇太极还有哪些儿子,怎么偏偏远福临呢

作者&投稿:长兴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皇太极死后,多尔衮掌权,为何他扶持福临即帝位呢?皇太极还有哪些儿子,怎么偏偏远福临呢~

其实答案很简单。
首先子以母贵,作为皇帝的人选,就首先落在了后宫五妃的头上。

孝端哲哲无子,但是为了维护他们科尔沁在大清的地位,她肯定是选择自己家人的孩子作为皇位的继承人。海兰珠的儿子早夭,那唯一的人选就是立排在五宫之末,她的侄女之一的庄妃的儿子福临为帝了。

如果你要问:若子以母贵,应当选比庄妃更靠前的淑妃的儿子博穆博果尔啊。不错,淑妃的地位是比庄妃的高,但是她没有背景,没有强大的靠山,更何况她是以遗孀的名义改嫁黄太极的,前夫是林丹汗,似乎她自己很难开口为自己的孩子争取皇位。

再者,孝端的地位也是有一定分量的,在这么大的事情决定的时候,还要听她的意见,所以多尔衮无奈加权衡利弊之下,就选择了福临做皇帝。

清太宗皇太极因患心血管病而猝死之后,皇位继承在肃亲王豪格同睿亲王多尔衮之间角逐,但结果出人预料,六岁的福临成为皇位继承人。六岁的福临何以能承大统?这是清朝历史的一个谜。往之论者多认为出自睿亲王多尔衮之首议。  按照清太祖努尔哈赤规定的皇位继承《汗谕》,由满洲八旗贵族共议嗣君。时亲王、郡王共有七人: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肃亲王豪格、武英郡王阿济格、豫郡王多铎和颖郡王阿达礼。

  认为福临继位之议出自多尔衮的学者,其主要依据是朝鲜《沈阳状启》或《沈馆录》中的一段记载。为便于分析,征引全文如下:

  秘密状启。十四日,诸王皆会于大衙门。大王发言曰:“虎口,帝之长子,当承大统云。”则虎口曰:“福少德薄,非所堪当!”固辞退去。定策之议,未及归一。帝之手下将领之辈,佩剑而前,曰:“吾属食于帝,衣于帝,养育之恩与天同大,若不立帝之子,则宁死从帝于地下而已。”大王曰:“吾以帝兄,常时朝政,老不预知,何可参于此议乎?”即起去。八王亦随而去。十王默无一言。九王应之曰:“汝等之言是矣。虎口王既让退,无继统之意,当立帝之第三(应作九)子。而年岁幼稚,八高山军兵,吾与右真王,分掌其半,左右辅政,年长之后,当即归政。誓天而罢云。

  上述《秘密状启》,时间记为癸未年(1643年)八月二十六日,即大衙门秘密会议后的第十二天。文中的“大王”为礼亲王代善,“虎口”为肃亲王豪格,“八王”为英郡王阿济格,“九王”为睿亲王多尔衮,“十王”为豫郡王多铎,“右真王”为郑亲王济尔哈朗。

  在上述引文中,有两句重要的话,不应该被忽视。这就是“九王应之曰”和“汝等之言是”十个字。在整段文字中,“九王应之曰”———此前为议论,此后为结论;“汝等之言是”———承上而启下,接前而转后。有三点,应分析。

  其一,“九王应之曰”,就是说在九王多尔衮发表当立帝之第九子福临以前,诸王们有一番议论,而被《秘密状启》的作者,或出于重点在启报新君为谁而省略繁文,或对当时秘议不甚了了而断简阙载。不管出于何种原因,其前都有一番争论。因是最高机密会议,外人不可得知而详。这段记载,十分可贵,有所罅漏,不必苛责。

  其二,“汝等之言是”,就是说在九王多尔衮发表当立帝之第九子福临以前,诸王们有人提出立福临,故多尔衮才“应之”、“是之”,否则何应之有、何言之是!上述《秘密状启》,记于当时盛京。《状启》记载疏略,“汝等之言”断简,于是给人一种信息误导,似乎福临继位是由多尔衮提出的。睿亲王多尔衮权势倾朝,功劳归于己,罪祸嫁于人。这样,多尔衮就把拥立福临的功劳归于自己。

  其三,“九王应之曰”与“汝等之言是”,萧一山《清代通史》在转述上面引文时,做了通俗节录:“睿亲王多尔衮曰:‘诸将之言是也。豪格既退让无续继意,则当立帝之三子福临,若以为年稚,则吾与郑亲王济尔哈朗分掌其半,以左右辅政,年长之后,再当归政。’因誓天而散,福临方六岁云。”这里虽省略“九王应之曰”,却将“汝等之言是”诠释为“诸将之言是也”。

  由上可见,福临继位之议出自多尔衮的直接史料未见一条,而所据之《沈阳状启》言辞含糊,且存疑点。

  依据史料,笔者认为拥立福临继承皇位之议首先出自郑王济尔哈朗,理由如下。

  第一,四大亲王态度。当时最有影响的四位和硕亲王———礼亲王代善抱明哲保身态度,以年老多病为由,不想卷进这场政治漩涡,肃亲王豪格与睿亲王多尔衮角立,互不相让,双方僵持,所以只有郑亲王济尔哈朗比较超脱而能起协调作用。郑亲王济尔哈朗是努尔哈赤胞弟舒尔哈齐之子,在这场宫廷斗争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为:一则,济尔哈朗虽是舒尔哈齐之第六子,但自幼为伯父努尔哈赤养育宫中;二则,济尔哈朗小皇太极七岁,两人情谊如同胞;三则,阿敏被夺旗后,济尔哈朗成为镶蓝旗的旗主贝勒;四则,济尔哈朗屡经疆场,军功显赫;五则,济尔哈朗年四十五,序齿仅亚于代善,比多尔衮年长十三岁;六则,济尔哈朗受清太宗信任依重,被封为和硕郑亲王;七则,济尔哈朗既是多尔衮的兄长,又是豪格的叔辈,便于两方协调。八则,济尔哈朗表面憨厚而内心机敏,在关键时刻提出重要政议。所以,郑亲王济尔哈朗在大衙门议商皇位继承而陷于僵局之时,提出了一个折衷方案———让既是皇子、又不是豪格、而是福临继位。
第二,济尔哈朗辅政。郑亲王济尔哈朗因倡立福临继位之功,而得到担任辅政王的政治回报。辅政亲王的政治地位,较和硕亲王更高一层。当时为何不由代善、豪格,而由济尔哈朗辅政?显然,代善在这场严重而激烈的政治斗争中,没有做出有利于胜利一方的贡献。豪格则与多尔衮对立,如二人同时辅政,会出现两虎相争的局面。至于济尔哈朗之所以为摄政王,主要原因是:首先,他提出了福临继位这一折衷方案,侄子继统,皇叔摄政,理所当然,众王接受。其次,他因私下表示拥立豪格,而为两黄旗王大臣所接纳。再次,他同代善父子无恶,而为两红旗王大臣所认允。复次,他非帝统血胤,对多尔衮兄弟构不成政治威胁,而为两白旗王大臣所接受。但是,济尔哈朗不久便被多尔衮撤其辅政王。这是多尔衮对济尔哈朗不拥立自己而拥戴福临的一个政治报复,也是多尔衮独揽朝纲的一项举措。

  第三,睿亲王权衡利弊。睿亲王多尔衮在两黄、两红和两蓝六旗不支持的情势下,若自己强行登极,只有两白旗支持,明显不占优势,还势必引起两白旗与两黄旗的火并,其后果可能是两败俱伤。解决皇位继承难题的途径不外三条:一是强自为君,得不到两红、两蓝旗的赞同,还会引发两黄旗的强烈反对;二是让豪格登极,自己既不甘心,还怕遭到豪格报复;三是让年幼的皇子福临继位,而自己同济尔哈朗摄政,可收一石三鸟之利———打击豪格,摄政掌权,避免内讧。显然,在上述三种解决办法中,以第三种解决办法比较切实可行,两黄、两白、两红、两蓝各方都可以接受。睿亲王多尔衮,能知时务,聪睿机智,权衡利弊后,才赞同立先帝第九子福临。

  第四,顺治帝的肯定。福临当时尚在冲龄,不了解继位政争内幕。后来逐渐知道当年的故事。待多尔衮病死、自己亲政之后,即对皇叔济尔哈朗表彰其当年功绩,赐予其金册金宝。《清世祖实录》顺治九年二月庚申记载:

  我太祖武皇帝肇造鸿基,创业垂统,以贻子孙。太宗文皇帝继统,混一蒙古,平定朝鲜,疆圉式廓,勋业日隆。及龙驭上宾,宗室众兄弟,乘国有丧,肆行作乱,窥窃大宝。当时尔与两旗大臣,坚持一心,翊戴朕躬,以定国难。……睿王心怀不轨,以尔同摄朝政,难以行私,不令辅政,无故罢为和硕亲王。及朕亲政后,知尔持心忠义,不改初志,故锡以金册金宝,封为叔和硕郑亲王。

  在此,顺治帝福临明确表明:济尔哈朗在诸王议立自己为帝时,有首议之功。福临的这番话,说出了当时的内情。郑亲王之功,在拥立福临。顺治帝对其他的亲王、郡王,在决定自己继位的功绩上,都没有进行过表彰,而只有对济尔哈朗表彰此事。这从一个侧面证明济尔哈朗在大衙门诸王贝勒会议上有拥立福临继位的特殊功勋。

  综上所述,郑亲王济尔哈朗在大衙门诸王贝勒皇位继承会议上,鉴于豪格与多尔衮争夺皇位陷于僵局,能从大局出发,平衡各旗利益,提出折衷方案,首议由福临继承皇位,得到多尔衮的回应,也得到诸王贝勒公议。清太宗皇太极遗位争夺的结果,既不是角立一方的肃亲王豪格,也不是角立另一方的睿亲王多尔衮,而是由第三者六岁的福临继承。这个方案与结果,对于四位和硕亲王来说———于礼亲王代善无利无弊,于睿亲王多尔衮有利有弊,于肃亲王豪格无利大弊,于郑亲王济尔哈朗则有利无弊。所以,皇太极遗位由福临继承,得益最大的四个人是:福临、孝庄太后、济尔哈朗和多尔衮

其实答案很简单。 首先子以母贵,作为皇帝的人选,就首先落在了后宫五妃的头上。 孝端哲哲无子,但是为了维护他们科尔沁在大清的地位,她肯定是选择自己家人的孩子作为皇位的继承人。海兰珠的儿子早夭,那唯一的人选就是立排在五宫之末,她的侄女之一的庄妃的儿子福临为帝了。 如果你要问:若子以母贵,应当选比庄妃更靠前的淑妃的儿子博穆博果尔啊。不错,淑妃的地位是比庄妃的高,但是她没有背景,没有强大的靠山,更何况她是以遗孀的名义改嫁黄太极的,前夫是林丹汗,似乎她自己很难开口为自己的孩子争取皇位。 再者,孝端的地位也是有一定分量的,在这么大的事情决定的时候,还要听她的意见,所以多尔衮无奈加权衡利弊之下,就选择了福临做皇帝。
记得采纳啊


皇太极死后,多尔衮掌权,为何他扶持福临即帝位呢?皇太极还有哪些儿子...
首先子以母贵,作为皇帝的人选,就首先落在了后宫五妃的头上。孝端哲哲无子,但是为了维护他们科尔沁在大清的地位,她肯定是选择自己家人的孩子作为皇位的继承人。海兰珠的儿子早夭,那唯一的人选就是立排在五宫之末,她的侄女之一的庄妃的儿子福临为帝了。如果你要问:若子以母贵,应当选比庄妃更靠...

多尔衮一生战功赫赫。没有当上皇帝,是什么原因?
皇太极死后,由于生前没有指定过继承人,因此各方势力都对皇位虎视眈眈。当时多尔衮可以说是大清位高权重,加上功勋卓著,多方势力都愿意支持他自立为帝。但是,多尔衮的主要竞争者是皇太极的长子豪格,从身份上来说,他比多尔衮更具优势,所以,支持豪格继位的势力也不少。 因此形成了“双王夺位“的局...

皇太极为什么传位给福临,清太宗皇太极为什么把皇位传给六岁的福临_百度...
一直到福临14岁的时候,摄政王多尔衮在出去打猎的时候逝世,从此福临开始亲自管理朝政。他为了加强自己的皇权,一步步除去了多尔衮那一派的许多人,废除了他们的权利。 皇太极死后不受重视的福临为什么能登上帝位 当时的候选人有皇太极长子豪哥,还有他叔叔多尔衮,多尔衮势力还要强一点,相持不下,为防内战,各腿一步,于是顺治...

孝庄太后为保儿子登皇位委身下嫁小叔子多尔衮?
据说皇太极死后,自知地位不保的庄妃也在寻求新的出路,而自己手中也只有九皇子福临一个砝码,形势不容选择,于是庄妃决定铤而走险,把儿子推上皇位。几经周转庄妃终于见到了多尔衮,想说服多尔衮支持自己的儿子登上皇位。而多尔衮见庄妃长得极其美丽,谈吐又大方周全,竟然怒火全无,洗耳恭听这个漂亮嫂嫂...

皇太极之后的皇位顺序,皇太极之后的皇帝都有谁?
清成宗义皇帝多尔衮为清太祖第十四子,和硕睿亲王,死后顺治帝追尊其为皇帝,旋因罪追夺其本人及其妻子敬孝义皇后、生母孝烈武皇后的尊号,开除宗籍,开棺戮尸,捣毁陵墓。后,乾隆皇帝为其平反,追复为睿忠亲王,恢复宗籍,修缮陵墓,封其后人为王,世袭罔替。扩展资料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

为清朝打下半壁江山,被乾隆誉为定国第一人的是谁?
多尔衮为清朝打下半壁江山,被乾隆誉为定国第一人。多尔衮为清朝的太平盛世奠定了基础,他用自己的赫赫战功让清朝得以享受万世太平。爱新觉罗·多尔衮作为第十四个出生的皇子,从17岁起就开始体验军旅生活,之后更是凭借一己之力,扫除威胁清朝统治的外来民族,为清朝的稳定和平打下基础。因此乾隆曾经评价他:...

多尔衮为什么不自立为帝
他很清楚八旗制度的威力。3、多尔衮的大局观。多尔衮是满清不世出的理政人才,他当皇帝必然会引起满清内乱,以他这样杰出政治家的眼光,不会看不到这一点,维稳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他目前最大的工作是保证帝国的平稳运行,而不是争权夺利。4、去世过早。就在他实力最为强盛之时,居然坠马而亡。

为什么挥师入关,定鼎中原?
崇德八年(1643年) 八月初九日,清太宗皇太极病逝,其九子年方六岁的福临继位,由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二人共同辅助幼帝,实则多尔衮摄政,掌握军政大权,成为实际统治者和最高决策人。 自松锦之战以后,皇太极本想乘胜入关灭明,但是发现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席卷中原大地,规模之大,威力之猛,都是空前的,于是立即...

清朝实际的创立者——多尔衮为何宁死不称帝(2)
在黄太极期间,皇帝没有规定清朝入关前的王位继承,而是8旗选举制度。各方咄咄逼人,内部矛盾也变得激烈。 当时有力争取皇位的人,一个是皇太极的兄弟睿亲王多尔衮,另一个就是皇太极的长子肃亲王豪格。 皇太极刚死两边的拥立者即时展开了争夺,正黄镶黄两边偏向豪格。 多尔衮和多铎所统帅的两白旗,则...

多尔衮是如何整死皇太极长子豪格的?有什么依据?
支持豪格的郑亲王·杰尔哈朗和多尔衮是摄政王。福林继位后,国号改为顺治,福林被尊为顺治皇帝,帝王之争暂时告一段落。苏王的豪格作为皇帝的长子,是九王之首,屡立战功。他是蓝旗的主人,由太极帝亲自管理,如二黄旗江歌、索尼、小兰等。,并获得了蓝旗所有者郑亲王·杰尔哈朗的支持。皇太极...

大通区13685086869: 多尔衮为什么对顺治这么忠心?
卢衫诺碧: 当皇太极死后,孝庄的儿子顺治登基做了皇帝,至于多尔衮为啥要死心塌地的辅佐顺治,而自己没有觊觎帝位,孝庄起到了绝对的作用

大通区13685086869: 清太宗皇太极死前把皇位传给谁了? -
卢衫诺碧: 其实皇太极是毫无征兆的去世的,在他去世前并没有安排哪个皇子继位,这也导致了他去世之后皇太极的弟弟多尔衮和皇太极的儿子们开始争夺皇位,由于大清朝贵族们的不同看法,使得各方争的面红耳赤,陷入僵局.最后只好立了皇太子的第九子福临继位,多尔衮辅政,才让各方政治势力接受.因此,皇太极死后,由福临继位.

大通区13685086869: 皇太极死后不受重视的福临为什么能登上帝位
卢衫诺碧: 当时的候选人有皇太极长子豪哥,还有他叔叔多尔衮,多尔衮势力还要强一点,相持不下,为防内战,各腿一步,于是顺治上位,多尔衮辅政

大通区13685086869: 多儿衮是皇帝吗 -
卢衫诺碧: 多尔衮不是皇帝,但顺治年幼,多尔衮作为摄政王,代行皇帝权力. 原本努尔哈赤属意多尔衮作为继承人,但皇太极发动政变,逼死大妃阿巴亥,之后继承汗位,又剥夺多尔衮旗主的权力,皇太极死后,多尔衮才算熬出头.

大通区13685086869: 清朝皇位继承有哪几种形式 -
卢衫诺碧: 三种:父子相继(依照传位诏书)、大臣拥立、太后指定.(努尔哈赤不是继承,故不算在内)父死子继:皇太极、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大臣拥立:顺治.(多尔衮等拥立)太后指定:光绪、宣统.(慈禧指定)

大通区13685086869: 好喜欢多尔衮 他真的是为了大玉儿才不称帝的吗如题 谢谢了 -
卢衫诺碧: 不是. 多尔衮想称帝,首先就要过孝庄的这一道坎.孝庄本人不掌权,但其背后有蒙古力量的支持,虽然不足以和多尔衮抗衡,但毕竟起到了牵制作用. 且皇太极身死,不代表多尔衮完全控制大局.两黄旗大多数重臣是不支持多尔衮的,两红旗、镶蓝旗、正蓝旗等基本是态度暧昧不明.多尔衮尽管掌握的力量强大,可一旦称帝,恐怕不可避免的面对分裂之局面. 这样一种情况下,多尔衮明智的选择,最好就是摄政.这可以说是顾全大局,但也可以说,是不得不为之.

大通区13685086869: 多尔衮为什么不当皇帝?
卢衫诺碧: 有想过,在他人生的前部分.皇太极死后,他和其它亲王争夺帝位,但是因为实力不是压倒性的,所以就和其它皇位争夺者妥协,改立顺治皇帝,条件是多尔衮当摄政王之一.从这以后(也就是争夺帝位以后),多尔衮就再没有争夺帝位的心了,而是安于自己单一摄政(后期经过政治争夺,他成为唯一的摄政王)的地位.

大通区13685086869: 皇太极是怎么做皇帝的
卢衫诺碧: 先用排他法来看看皇太极是怎样继位的.努尔哈赤长子褚英死后,可继承汗位的有四大贝勒,即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代善被指与努尔哈赤姬妾有染,早被老罕王封杀.阿敏是努尔哈赤侄子,群众基础薄弱.莽古尔泰暴躁凶残,连自己的额娘都亲手杀死,更不会成为继承人.皇太极无前科,又足智多谋.弱势是其母早逝,影响面小,但代善父子顶他,最终获得汗位. 皇太极继位后几大政绩.1、改后金为大清,重视汉文化,改善满汉关系.2、与蒙古各部联姻,巩固北方统治.3、完善八旗制度,高度集权.4、整饬军备改防御为进攻,对抗大明.5、重视团结,稳定后方.

大通区13685086869: 皇太极死后 最有竞争力的继承人是谁 -
卢衫诺碧: 是多尔衮,皇太极死后多尔衮掌握着镶白旗,弟弟多铎掌握正白旗. 多尔衮有两旗人马支持是皇位最有竞争力的人选.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