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词在宋代备受文人青睐

作者&投稿:依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古代文人特别青睐“竹”的原因~

竹,随遇而生,虑心直节;干云而上,四季常青,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也备受历代文人墨客的青睐。竹的形象,最早人画是以工细的双勾填色形式出现,画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可见人们对竹的喜爱,代表画家有王维、萧协律、李颇、黄筌、崔白、吴元瑜等人。相传五代西蜀郭崇韬之妻李夫人,独坐南轩,见轩外竹影婆娑,映在窗纸上,用笔描出,始创水墨画竹法。宋人黄山谷云:“吴道子(唐代画家,有画圣之誉)画竹,不加丹青,已极形似。”元代,张退公著《墨竹记》云“夫墨竹者,肇自明皇,后传萧悦,因观竹影而得意,故写墨君。”可见,以墨画竹唐代就已有之,并非始于五代。从勾勒填色到水墨丹青,是民间绘画到文人写意的变化过程。综观历代画竹高手首推宋代文同(字与可,曾任湖州太守,世称文湖州)。画竹叶分阴阳,“以深墨为面,淡墨为背”。他是大书法家苏东坡的表兄弟。也是诗文书画相知的好朋友。苏轼评价文同画竹是“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而文同画竹又屡请苏轼题识,于是“文画苏题”也就成了画竹史上的美谈。这不是简单的诗画结合和朋友默契,也开创了文人诗、画结合的一代新风。说起画竹,苏东坡对文同佩服得五体投地,“终身北面事之”。苏轼本人也有惊人的绘画理论。他总结出“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稍纵则逝矣(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堰竹记》)”。这段高论就是成语“胸有成竹”的出处,也道出了绘画艺术和自然规律的一致性,一直影响着后世的绘画发展。由于文同、苏轼在画竹方法上的杰出贡献,“湖州竹派”一直主宰着画坛。元代的李衎师从文同,“尽得文湖州不传之妙”;其他画竹名家如元代的柯九思、吴镇、管道升,明代的王绂、夏昶等人无不受其影响。画竹史上另一个重要人物当数清代的郑燮了。此人是扬州八怪之一,字克柔,号板桥,一生擅画墨竹,融真、草、隶、篆于一炉,自创六分半书。“日间挥写夜间思”,每画必题,若“乱石铺街”,错落有致。板桥画竹师法自然,每画前,早已“胸有成竹”,但“胸中之竹并非眼见之竹,手中之竹又非胸中之竹”。主张“未画之先,不立一格,既画以后,不留一格”。强调“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与苏轼的“胸有成竹”论一脉相承而又有进一步的发展。
历代画竹的高手既是诗人,又是书家。他们以诗言志、直抒胸臆。强调“骨法用笔”,以写代画,竹干用篆文、竹节用邈隶、竹枝用草书、竹叶用楷锐。正如板桥题《兰竹册页》中所说:“要知画法通书法,兰竹如同草隶然。”这也就是写意文人画的显著特点。竹,作为文人画的主题,无处不体现书画家的感情色彩和精神境界。能表现出竹子的风、晴、雨、露,春、夏、秋、冬,只是画家的技巧所在。一种无花无果又无多大变化的草木,千余年来久画不衰,其主要原因是每幅作品都有自己的主题,都凝聚着画者的情感。既可以表现其“未出土时先有节”,也可以画“到凌云处总虚心”。与其说作品感人,不如说是作者的情操感人。板桥先生画竹并非顶级高手,“工细有余,萧散不足”,然而诗情画意的“板桥画风”却令人刮目相看。他画一竿竹枝本无厚非,但题上“乌纱掷去不为官,囊囊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鱼竿”,就充分体现了画家不与朝廷合作,甘愿“两袖清风”去退隐的清高心境。画两竿修竹题上“本是同根复同气,有何卑下有何高”,从中表现出了板桥先生对社会以贫富来分贵贱的不平心理。在一片竹林上题“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通过这画里“竹音”,流露出了作者时刻关心人民疾苦的父母官心态。当然,一幅作品题上诗文可以使境界升华,但是,不贴切的题跋和庸俗的词句也会有伤画面,且有如邯郸学步,盲目师从。
画竹除水墨之外,尚有蹊径。宋仲温画朱竹、虚谷画绿竹、程堂画紫竹、解处中画雪竹、完颜亮画方竹等也都别出一派,各领风骚。竹,是中国画中的“四君子”之一,是虑心向上、高风亮节的象征,文人墨客好清高、重文雅,往往寄情自比。作画讲究人品与画品并重,虽有其时代的局限性,但仍不失有健康向上的积极因素。

哈,庐山之所以成为在中国人文第一圣山,其主要缘由在于地理位置,古代出入内地与沿海发达地区之主要交通还是依托长江,而庐山之位置就在长江出平原之江右第一山,九江一直以来就是交通要道之名城,一般都会在此停留放松休闲,庐山自然成为文人雅士登高抒怀之地儿,以此延年积累之文人雅士存留诗歌画赋。。。更成就了庐山之所以成为人文圣山。。。

主要原因有三点:

(1) 经济的繁荣 北宋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治统治, 加强了集权制度, 抑制了地方势力的兴起, 使国内局势较安定; 宋室还采用一系列措施, 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手工业和商业也随之兴起, 城市经济颇为繁荣.北宋前期, 中原地区百馀年间没有受到兵祸, 与社会经济繁荣相适应的艺术文化也迅速地发展起来, 其中特别是形式简短, 以歌唱为特色的词, 如同盛唐之诗, 得到了非常突出的发展.

(2) 教坊与歌楼的设立 为了适应当时统治者的娱宾遣兴,歌舞升平的需要, 不但宫廷内设有「教坊」, 大城市中都有歌楼妓馆, 贵族豪绅家中也多有歌妓舞女, 这都促使歌词更加普遍地发展.

(3) 文学本身的发展 诗歌发展到唐末, 无论长篇短制,古体律绝, 都达到成熟的阶段, 作家再难有新的突破, 另一种文体代之而兴, 而词正是代诗而起的新形式.词在晚唐五代专门摹写闺情, 而在宋代, 词则成为士大夫享乐的一部分.由於晚唐五代的词境界狭窄, 这便给宋代作家留下充分驰骋才情的广阔天地.他们运用自然而通俗的腔调, 表达著真挚而坦率的感情, 因此词的题材越加广阔, 词的体制也逐渐完备, 艺术风格上也呈现多样化, 可谓进入词的黄金时代.

错了,在当时,词的地位根本比不上诗,现在的说法只是后来人加以拔高的,在古代正式场合(比如科举考试都是考作诗,还没听说过写词)一般多是写诗,一直到清代都是如此。只是在宋代,经济繁荣,娼妓业发达,文人墨客多喜欢招妓,招妓就免不了唱曲,而词就是用来唱的,所以……呵呵,总免不了留下一些风流韵事啊。

经济的繁荣 北宋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治统治, 加强了集权制度, 抑制了地方势力的兴起, 使国内局势较安定; 宋室还采用一系列措施, 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手工业和商业也随之兴起, 城市经济颇为繁荣.北宋前期, 中原地区百馀年间没有受到兵祸, 与社会经济繁荣相适应的艺术文化也迅速地发展起来, 其中特别是形式简短, 以歌唱为特色的词, 如同盛唐之诗, 得到了非常突出的发展.

1 商品经济发展繁荣 市民阶层兴起 词作为通俗文学得到推广.
2 词本身长短句相错 易于表达情感 易于歌唱 受文人与市民的喜欢.
3 宋代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 词可以更好地表达文人对现实的批判

因为词没有诗那么多的要求,更适合文人们抒发自己感情。


清词是什么意思
清词,释义是:清丽的词句。清词,又称“近体乐府”或“南词”,是中国清朝时期的一种诗词形式。它起源于唐代,并在宋代和元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清词遵循严格的格律,语言优美,音韵和谐,是清朝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清词的格律十分严谨,每一首词都有固定的字数、韵脚和声调。其中,字数通常是58个字...

宋朝的文艺活动及文化
宋代文化空前进步,理学、文学、史学、艺术以及科学技术领域硕果累累,二程、朱熹、欧阳修、苏轼、司马光及沈括等优秀人物,享誉千古;而活字印刷、指南针及火药的发明和应用,更对人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宋朝是个群星汇粹的年代,寇准、包拯、欧阳修、范仲淹、王安石、苏东坡、沈括、岳飞、朱熹、李清照、辛弃疾、文天祥等等一...

苏轼是宋代诗人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什么和什么等是他千古流传的诗词作...
【扩展】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一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95][96]、苏仙、坡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

宋代文体成就最高的是词。 对?
宋代皇帝个个爱词,宋代大臣则个个是词人。宋代政治家范仲淹、王安石、司马光、苏轼等都是当时的著名词人。在封建社会中从不出头露面的女子李清照也成为一代词宗,名垂千古。在当时的科举考试中,流传着这样的谚语:“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由此足见词人苏轼被崇拜的程度。正是全社会的...

词究竟是如何在宋代从“小流“变为”主流"?
唐代的诗在历史上可以说是已经达到了创作的巅峰,在宋朝的时候词的创作数量也是非常多的,词这种文学形式也成为了宋朝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形式,诗和词之间是有着非常大的差别的,在表现形式和体裁上的差别是最明显的,所以这两者还是比较容易好区分的。词在宋朝开始兴起,但是它在一开始的时候却只是一个...

了解宋代词人和词文化发展 我是开封的小学六年级学生
一个流落异乡新寡的才女百无聊赖的情态和浓郁的忧思,全在词中表现出来。忧愁,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可是在词人笔下,不但有了重量,而且能把小船压翻,这是多么新奇的想象!2南宋词 由苏轼开创的豪放词派,到南宋时代才大发展起来。被金人赶到江南的文人们,看到山河破碎,体验了国破家亡的惨痛,再...

为什么词在宋代达到巅峰时代?
婉约派依旧承袭了词”和歌“的作用,在语言上也是柔软细腻,但能够脱离男女情爱,而转而表达自身的悲惨境遇、对往昔的怀念、人生的喟叹等等。在艳词的写作上,也更趋向于自我的剥离,产生一种客观感。而豪放派则认为是曲调服务于内容,表现出了“以诗入词”“以文入词&rdquo...

宋代最有成就的文学样式是什么
宋代始于南朝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盛行的一种中国文学体裁,宋词是一种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之一,为宋代儒客文人智慧精华,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宋词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为...

宋朝的词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它发展的所需要的主要原因和社会条件是什么...
2.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商业的兴盛,城市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平民阶层对文化娱乐的需求增加,这促使宋词创作得到蓬勃发展。3. 文学自身的发展趋势:唐诗之后,诗歌形式难以突破,词便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宋代词人运用通俗自然的腔调,表达真挚的情感,使词的题材和风格更加多样化,进入了一个黄金...

词在宋代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成就,其中出现过那些著名的词人?
其词内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男女之情,对都市社会生活也有所反映。语言工巧,代表作有《菩萨蛮》、《天仙子》、《青门引》等;晏殊(991-1055)字同叔,临川人,七岁能属文,以神童应招试,赐同进士出身,三十岁拜翰林学士,后又为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是婉约派的代表作家,词风风流...

临沭县18262334932: 词在宋朝时兴起的原因 -
犹奔百沫: 恩.我觉得它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而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存在. 宋词是唐诗文化脉络的延续.从唐诗到宋词必然有一个过程.首先.唐诗的兴起主要是因为唐代君主提倡 .唐代是以诗取士. 於是诗歌一门. 成为文人得官干禄的捷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前...

临沭县18262334932: 为什么诗的鼎盛时期在唐而词在宋 -
犹奔百沫: 中国文学及诗得发展是由俗到雅在到俗!早期得如诗经,乐府,大多来自民间,形式也较散.而发展到唐朝是,中国社会达到鼎盛时期,文人比较多,诗词大多为文人所做.而且唐诗得格式很严格,成为格律诗,成为雅!而这之后又逐渐归于通俗,所以相较自由得词开始在宋兴起,而且又逐渐发展到更加通俗得曲及明清得小说!

临沭县18262334932: 宋词兴起的原因 -
犹奔百沫: 宋词 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它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据《旧唐书》上记载;“自开元(唐玄宗年号)以来,歌者杂用胡夷里巷之曲.”由于音乐的广泛流传;当时的都市里有很多以演唱为生的优伶乐师,根据唱词和音乐...

临沭县18262334932: 宋词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
犹奔百沫: 宋词是中国宋代的长短句歌词.宋代是长短句歌词的繁荣时代.在文学史上,词以宋称,体现了宋词作为一代文学的重要地位. 词兴起于唐代,入宋发展成为一代之胜,据《全宋词》及《全宋词补辑》载,作品有2万余首(不包括残篇、附篇)...

临沭县18262334932: 宋代词乐发展与文人有什么关系 -
犹奔百沫: 在宋代的文化娱乐市场中,文人居于非常明显的地位.从文化市场的消费情况来看,文人士大夫占据了这个市场的高端.就当时文艺作品所流露的生活态度与趣味来看,品味高雅的宋词所流露的自然是士大夫的趣味和生活,这种带有非常明显的...

临沭县18262334932: 宋词产生的历史背景 -
犹奔百沫: 宋词的发展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晏殊、张先、晏几道、欧阳修等承袭“花间”余绪,为由唐入宋的过渡;第二个阶段,柳永、苏轼在形式与内容上所进行的新的开拓以及秦观、赵令畤、贺铸e69da5e887aa62616964757a686964616f...

临沭县18262334932: 宋词的风格 -
犹奔百沫: 宋词的风格主要有婉约派风格和豪放派风格.婉约派风格: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内容比较窄狭.由于长期以来词多趋于宛转柔美,人们便形成了以婉约为正宗的...

临沭县18262334932: 词是怎么来的? -
犹奔百沫: 词是诗的别体,是唐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

临沭县18262334932: 请问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它们繁荣的原因各是什么? -
犹奔百沫:[答案] 唐朝诗歌在我国文化史上是空前绝后的,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同时也是我国文化对世界文化史的一大贡献.那么为什么这种文化现象会出现在唐朝呢,而不是其他朝代呢?下面就这个问题发表一下个人看法. 第一是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是文化因素发展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