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客家围龙屋图片

作者&投稿:拔群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梅州客家围龙屋的介绍~

  围龙屋

  ----河源

  在岭南山区客家人聚居的村子里,人们随处可看到许多风格独具、古朴典雅的客家民居建筑:围龙屋、走马楼、四角楼等,其中以客家围龙屋存世最多,也最为著名,被中外建筑学界称之为最具中国民居特色的建筑物之一。

  围龙屋最早建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客家人采用中原汉族建筑工艺中最先进的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技艺,在丘陵地带或斜坡地段建造围龙屋。主体结构为“一进三厅两厢一围”。普通围龙屋占8亩、10亩,大的占地30 亩以上。一座围龙屋就是一座客家人巨大的堡垒。屋内卧室、厨房、大小厅堂及水井、猪圈、鸡窝、厕所、仓库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是中国封建自给自足生活的典型缩影。

  与众多圆形转龙屋不同的是,河源的围龙屋是方形的,被称为“府第式”、“角楼”。其形制接近北方传统的“四合院”,其文化内涵更加深厚。在市郊东源县仙塘圩镇周围,保留较好的客家民居就达30多座。现这座被辟为客家民俗博物馆供游人参观的民居是河源围龙屋的典型代表。据记载,它建于乾隆17年(1749年),后经主人复修并扩建后栋,共66间房、24个厅、12个天井,算来这座民居的年龄已有250岁了。

  仙塘这座围龙屋规模大,结构复杂,布局讲究。其中不仅有卧室、澡堂、书房、厨房,而且还有一个四层高的楼阁。来到楼阁,大家如果留意的话,可以注意到每一层四壁上都开有小方窗。也许有人产生疑问,这么小的窗口采光不太吝啬了吗?我这里要告诉大家的是,它主要是防御外敌入侵的嘹望孔、射击孔,便于用土枪、土炮、弓箭等武器抗击来犯之敌。围龙屋如此设计,与当时客家人的处境有很大的关系:客家南迁入偏僻山区,受当地人的排挤和欺侮,为了一致对外,他们不得不聚族而居,不得不建造有防御功能城堡式的住宅。

  这座民居最让人费解的是有那么多天井,那么多厅。尽管这是一个深宅大院,但经几个天井透进来的光照射,各个角落也明亮许多。厅分上、中、下厅。据说上厅是为老人百年归寿时的停放地;中厅为拜祖、议事的地方。其中,上中下厅之间都用两扇屏风隔开,一般在举行婚礼时,打开下厅屏风,百岁老人归寿时打开两厅屏风。各们朋友你知道?去年中央电视台迎接香港回归所播放的电视连续剧《香港的故事》中前10集许多镜头,就是在这座客家的“大观园”里拍摄的。

  围龙屋不论是圆是方,在建筑上都有其共同特点:以南北子午线为中轴,东西对称,前低后高,主次分明,座落有序,布局规整。里面的厅堂、天井为中心设几十个或上百个生活单元,适合几十人,上百人甚至几百人同居一室,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如今客家人住宅大都进行了改革,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单家独院的形式,不再建造围龙屋了,因而遗存的围龙屋尤显珍贵。围龙屋的设计与建筑,既有中原古朴的遗风又有南部山区的特色,融科学性、实用性、观赏性为一体,显示出客家先人的出色才华和高超技艺。围龙屋与北京的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栏杆式”、云南的“一颗印”一起被中外建筑学界誉为中国五大特色的民居建筑物。如今围龙屋已走出封闭的大山,走向辽阔的世界。它成了一种历史遗迹,一种奇特的景观。

  围龙屋的精巧结构、奇妙布局以及丰富内涵会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看惯了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再看看古色古香的客家民居,不仅是一种美好的享受,同时又增长了知识

梅州各地典型客家围龙屋主要分布在客都梅城周边方圆100里内,包括兴宁、五华、丰顺、大埔、平远、蕉岭等县市的乡村和城区。梅州市客家围龙屋“申遗”候选项目初步确定,专家们根据客家围龙屋的集群性、人文性和独特性的特点,从梅州各县(市)区上报的71个围龙屋中挑选了5个围龙屋集中的村落和30个单体建筑为候选项目。
5村包括:梅县侨乡村、西阳镇白宫新联村、梅江区泮坑村、蕉岭县赤前村和大埔西河村。
30个单体建筑包括梅县丙村仁厚温公祠、兴宁叶塘磐安围等。

  广东以及香港、澳门地区,是客家人聚居的主要区域之一。客家人的传统居所——客家围屋,主要分布于粤东、粤北、东江流域和环处珠江口的深圳、香港等地,其内涵丰富,形式多姿多彩,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粤港地区的客家围屋,大体可以分为15种类型,其中尤以围龙式围屋、城堡式围楼和四角楼最具地方特色。

  一、方形围楼

  方形围楼有多种形式,如闽西式方形土楼和粤北的方形碉楼等等。方形围楼又有正方形和长方形之分。“闽西式方形土楼”,是指用数层高的夯土墙四周围合,围内各层多为木结构的通廊式住房,中心成形一个矩形内院的夯土建筑,它对外封闭、对内敞开,庞大的外观,如同一座坚固的土堡。这种方形围楼在与闽西邻近的广东饶平、蕉岭、大埔、丰顺有零星分布。
  大埔湖寮蓝氏绳武楼(方楼)

  二、圆形围楼

  圆形围楼犹如“天上掉下来的飞碟,地下冒出来的蘑菇”,真可谓鬼斧神工。这种环形的土楼,也有人称之为“寨”。圆形的布局、高大宏伟的气势,堪称世界民居奇观。圆形土楼内部结构有通廊式和单元式两种。土楼的直径由几十米至上百米不等。圆形土楼与方形土楼一样,分布在与闽西邻近的粤东大埔、饶平、蕉岭、丰顺一带,土楼内房舍结构多为单元住房。
  饶平上善许氏启明楼(圆围楼)

  圆形围楼犹如“天上掉下来的飞碟,地下冒出来的蘑菇”,真可谓鬼斧神工。这种环形的土楼,也有人称之为“寨”。圆形的布局、高大宏伟的气势,堪称世界民居奇观。圆形土楼内部结构有通廊式和单元式两种。土楼的直径由几十米至上百米不等。圆形土楼与方形土楼一样,分布在与闽西邻近的粤东大埔、饶平、蕉岭、丰顺一带,土楼内房舍结构多为单元住房。

  三、半月形围楼

  半月形围楼主要分布在与闽西交界的广东大埔、饶平等地。饶平的饶洋、上饶、上善数量最多,其次是大埔的桃源,梅县东部也有零星分布。半月形围楼,外形与兴宁、梅县地区的围龙式围屋的后围相似,有的以两个或三个半月形重叠,高二层,第一层为单元式住房,围与围之间有宽约数米至十余米不等的巷道。粤东半月形围楼多见单围,半月形内环广场中间建有二堂或三堂式的祖祠,前面照例有禾坪、池塘。亦有环内空旷的半月形围楼,空地作为晾晒东西和举行活动的空间。
  大埔桃源谢氏德馨堂(半月楼)

  四、椭圆形围楼

  椭圆形的客家围楼,据深圳博物馆黄崇岳、杨耀林先生调查,发现六座。饶平饶洋蓝畲村的泰华楼,与“闽西式”通廊房结构的圆形土楼相比,在外形上有所变化。兴宁黄陂石氏中山公祠、罗岗刘氏恒丰楼和大埔湖寮黄氏中宪第,外形虽呈椭圆形(中山公祠为“螃蟹形”),但其用材、建筑结构与“闽西式”圆形土楼有很大的差异,平面布局与围龙式围屋比较接近。

  饶平饶洋蓝氏泰华楼(椭圆楼)外景及内景

  五、八角形围楼

  八角形围楼,是方形、圆形土楼的综合体,其建筑方法、用材和建筑结构与圆形土楼最为接近,而其施工难度要大得多。建筑这种多棱角的楼宇,就居住使用面积和舒适便利等方面与方形、圆形土楼相比,看不出其有优越性。这可能与风水有关。八角形土楼仅在广东饶平发现两座,其中三饶南联村道韵楼内的黄氏居民,操潮汕语,但他们认同其祖先是客家人。

  饶平饶洋詹氏听捷楼(八角楼)外景及内景

  六、围龙式围屋

  围龙式围屋的分布,以客家聚居腹地兴宁、梅县为中心,向周边辐射,衍播东江流域以及环珠江口的深圳地区。围龙式围屋是广东客家民居中数量最多,规模宏伟,集传统礼制、伦理观念、阴阳五行、风水地理、哲学思想、建筑艺术于一体的民居建筑。

  围龙式围屋的主体是堂屋。所谓堂屋,即中轴建筑为方形厅堂,最少的为二堂,一般三堂,堂与堂之间以天井相隔,上敞堂为祖公堂,中堂为议事厅,下敞堂进深小,呈长方形,为门厅。堂屋两边有衬祠,一般以巷径隔出明间、次间、梢间和尽间。堂屋两侧为横屋,后面建半月形的围屋连结横屋,半月形内为花头。有二横一围龙,四横二围龙……,最大规模的为十横五围龙。围龙式围屋多依山而建,前低后高,突出中轴堂
  兴宁宁新刘氏大刘屋(围龙屋)
  屋,蔚为壮观。门前为禾坪,前有低矮的照墙和半月形的池塘。围龙式围屋整体呈圆形,犹如阴阳两仪的太极图,寓有天圆地方的意义。

  有一部分围龙式围屋,出于防御的需要,在外横屋前后建碉楼,碉楼往往高出堂屋一层,故又称之为“四角楼”或带四碉楼的围龙式围屋。围龙式围屋围数的多少,取决于家族的发展状况和地形位置等因素,一般在初建时仅一围,以后不断增加。

  七、四角楼及其他角楼

  分布于粤东北地区的四角楼,与“闽西式”方形土楼和赣南“土围子”有着渊源传承关系,更突出其防御功能。

  兴宁罗岗袁氏善述围(四角楼) 新丰梅坑潘氏儒林第
  (六碉楼、一望楼的长方形四角楼)

  四角楼的主要特点是方形(更准确地讲是长方形)围屋四角加建碉楼。四角楼的外形和内部结构变化多端,粤东与粤北两地又有各自的特点。

  粤东四角楼一般中轴为堂屋,以三堂居多,左右横屋和上堂外墙相连成围,四角建高出横屋和堂屋一至二层,即二至三层的碉楼,碉楼凸出檐墙一米多。正面三门,中间(堂屋)为大门(正门),左右两侧横屋为小门(侧门),门前与围龙式围屋的布局相同,照例有禾坪、前护墙、半月形池塘。禾坪两头建出入“转斗门”。有些四角楼中间不建堂屋,形成大空间,四周杠屋环列,这种布局有利于防卫,如兴宁岗背“躲世围”,当地传说,每逢战乱或闹匪,附近村庄的居民迁入该楼躲避固守。

  粤北和河源四角楼更富于变化,除碉楼顶装饰呈各种锅耳状外,有带二碉楼、四碉楼、六碉楼或八个碉楼和一望楼者。

  八、堂横式围屋

  堂横式围屋,其基本结构在中心轴线上为二堂(厅)或三堂,最多者达五堂,两侧加横屋。这种传统屋式粤东客家人称之为“府第式”,福建称为“五凤楼”。此类住宅对地形适应性强,比较适合人们聚族而居、几代同堂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因此分布地域广、数量多。它与围龙式围屋的主要区别在于后面不带花头和围龙,突出了客家民居的平面结构与特点:保持中原地区四合院、殿堂式结构组合特色,即厅堂、天井、天街、禾坪、池塘等配套成为一体,既完整,又实用。
  兴宁新陂刘氏五堂屋
  (堂横屋类型)

  堂横式围屋的造型特征,是以中轴线上的敞厅堂、敞廊和天井构成三位一体的厅井空间,左右有平衡对称的厢房,无论是中轴或横屋,均以“四架三间”为基本构图,横屋偶数对称。整座楼宇的造型前低后高,突出中轴,堂屋高横屋低。由于整体结构高低有序,屋顶瓦面层层错落,成叠式瓦面,一般为五叠,一层层的瓦顶瓦檐有如五凤展翅,故有人将其称之为“五凤楼”。

  九、杠式围楼

  杠式围楼是客家民居中较为简单的一种类型,因其纵向排列,山花朝前,故称杠式围楼,又因纵列式横屋如同轿子两侧之杠杆而得名。杠式围楼最少有二杠,多至八杠。在杠式围楼中,堂屋被夹在杠与杠之间,显然夸大了“杠”,缩小了“堂”,抬高了“杠”的高度。但在平面布局上,堂仍具有决定朝向的作用,而且必须正对大门。
  梅县白宫丘氏大夫第(杠式楼)

  杠式围楼与围龙式围屋在建造原则上有所不同。围龙式围屋是先建堂屋,后建横屋和围龙,随着家族的兴旺不断向外扩展。而杠式屋的建筑原则是,根据经济条件,首先建造最简单、实用的杠屋,留出空间待经济条件许可后再建造祖堂。 另一因素是受到风水地理的影响和限制,风水先生根据阴阳五行测算建造屋式,如梅县白宫丘氏大夫第“牛角屋”,本是六杠屋,根据山形,在边杠屋末端加建围龙,围龙仅包一半,并未围拢并且在堂屋后檐墙两侧挖圆形水井象征牛眼,成了“牛角屋”。杠式围楼,在粤东的梅县、大埔分布较多,其他地区也有零星分布,香港地区的杠式围楼多在形式上有变化,而且小巧玲珑。

  十、城堡式围楼

  城堡式围楼,外墙用“三合土”夯筑或青砖垒砌,是东江流域和深圳、香港客家民居的一大特色,是堂横式围屋、围龙式围屋和四角楼的综合体,并吸收了广府民居的优点发展起来的。在平面布局上保留了兴梅客家民居堂屋、横屋、禾坪、月池、转斗门的主要结构,四周被二层围楼包围起来。有些围楼在保留四角碉楼的基础上,在后围中央增建“望楼”,望楼是全楼的最高点。围楼顶层周围建成通廊“走马楼”。

  深圳坪山曾氏大万世居(城堡式围楼) 深圳龙岗李氏正埔岭(城堡式围楼)

  围楼外部装饰有两大特点:一是四周檐墙上建女儿墙,檐额用青砖砌作数层菱角牙子;二是碉楼、望楼顶端两侧(山花)大都做成“锅耳”状,并有挑头装饰。内部结构的建筑形式有较大的变化,围楼四周(前排称倒座)是二层或三层高的单元式住房,内低外高,通常是一厅、二房、一天井、二廊。堂屋、横屋多为二层高的单元式房间。正门楼占一单元,进入大门穿过门厅为天街,天街将围楼和堂屋、横屋隔开。有些大门内建仿牌坊式建筑,上有灰塑图案和石刻。

  十一、围村

  围村,就是将一个村庄用围楼或围墙围拢起来,故有人称之为“寨”。围村深沟高垒,固若金汤,显然是出于防御的需要。客家围村的分布主要在客家人与潮汕人或广府人的临界点或杂处地。在粤北和深圳、香港地区有较多的实例。

  深圳横岗西坑围(围村) 深圳龙岗刘氏田丰世居(围村)

  深圳的客家围村,既受广府围村的影响又保留了客家民居的传统。主要特点是横纵成行成列的房屋,四周被围楼或围墙包围起来,平面呈方形,四角设碉楼。围内的住房多为单元房,有斗廊式或“大齐头”(一厅一房)。单姓围村在中轴线上设祖公堂,而多姓围村则各有祖堂。大门口有禾坪和池塘,这是与广府围村的主要区别之一。

  客家围村有的呈方形,有的呈不规则的圆形。围内房屋有的排列有序,有的比较凌乱。此外,围村内的住房有单间式的,也有堂横屋和单元式的,还有一间房中间建隔墙成了套间或“背靠背”前后开门的,形式多样。而粤东丰顺建桥围村则四面环水,围内是一座座独立的堂横屋。

  十二、碉楼

  在粤东、粤北以及河源、惠阳、深圳和香港等地区所见的客家碉楼,大都与围楼、围龙屋或“斗廊屋”结合在一起,且多为四角楼。惟独在粤北始兴等地区可见独立存在的大型碉楼,建筑占地面积200~400平方米不等,有四五层高。碉楼内有天井和水井(少数无天井),有的还设有祖(神)堂。每层楼均为通廊式单间房,有木楼板和走廊。外墙用大卵石和青砖砌筑,厚1米有余,特别坚固。全楼只有一个大门,条石门框,内装铁皮木门、木杠、铁栅等四五重屏障,门上还有防火水槽,真可谓固若金汤。一个村可建几个互为犄角的碉楼,以保护全村的安全。遇有匪贼或战事,村民们便扶老携幼进驻碉楼。这也是粤北客家建筑文化中的一绝。

  始兴太平曾氏憩春阁(碉楼) 始兴太平曾氏万福攸崇楼(碉楼)

  十三、中西合璧式围楼

  中西合璧式围楼的建筑年代较晚,最早在清代末期,但大都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后的产物。漂泊海外的客家游子们在国外经商致富,不忘故土,眷恋民族的传统生活,荣归故里后置田建屋。他们受到南洋各国及西洋文化思想的影响,采用传统的围龙屋或堂横屋的平面布局,局部稍作改动,如有些屋式将弧形的围龙和花头部分变成了长条形、直线形,横置如枕,当地人称“枕头屋”,如梅县南华又庐、万秋楼、联芳楼等。门窗、厅堂加之西式装修,特别是增设阳台的做法,使古老深沉的传统建筑焕发出清新的气息。

  梅县城北李氏联辉楼
  (中西合璧式围楼)

  十四、自由式围屋

  所谓自由式,是指没有明显的布局规律的一类客家民居形式。屋主人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并结合财力和用地情况,建造居住舒适、外形美观而又符合客家传统民居风水学中阴阳五行理念的建筑。

  梅县梅江黄遵宪故居人境庐
  (自由式围屋)

  十五、香港客家围屋

  香港地区客家围屋的形式主要有堂横屋、杠式屋、凹字形排屋以及城堡式围楼和中西合璧式围楼等。

  客家人较集中居住的新界北区以及元朗大旗岭、八乡、十八乡等以杠屋、凹字形排屋最为常见。杠屋小型化,仅见单杠和双杠二式。单杠式在距前檐墙数米处建与前檐墙等高的围墙,围成前院,开侧门出入。凹字形排屋以新界北区分布最广。所谓“凹字形排屋”,即以多单元“锁头屋”连结而成。

  中西合璧式围楼以崇正新村最为集中。

  城堡式围楼仅见沙田山厦围一处。

  柴湾罗屋是吸收广府居住文化较为典型且年代较早(清康熙年间)的斗廊屋。

  元朗阴华居、岭梅庄和杨家村年代较晚,均建于清末,它们是典型的粤东式堂横屋。

  荃湾陈氏建于清乾隆年间的三栋屋,形式较为特别,它的平面布局是介于堂横屋和城堡式围楼之间的一种形式。

  相关连接:南粤客家围掠影

http://www.cnhakka.com/bbs/read.php?tid=10531

http://www.cnhakka.com/bbs/read.php?tid=10531
这里看看有你想找的吗


梅州高山围龙屋的夜景怎么样?
围龙屋是客家人特有的一种建筑形式,其特点是中轴线对称,四周环绕着一圈圈的房屋,象征着团结和和谐。夜晚的围龙屋,仿佛是一座座小山丘,错落有致,层次分明。每一座房屋都灯火通明,窗户上挂着红色的灯笼,照亮了整个夜空。从远处看,围龙屋的轮廓在月光下显得更加清晰,仿佛是一座座古老的城堡,...

谁知道客家围龙屋的特点是什么?
特点 客家围龙屋,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客家传统民居,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著称。这些建筑,无论是土楼、围龙屋还是殿堂式围屋,尽管形式多样,但都具备几个显著的特征:它们的坚固性、安全性、封闭性以及合族聚居性。1. 坚固性 福建和广东地区的土楼,许多已有200至300年的历史,甚至有的...

梅州有哪些风景优美的旅游景点?
梅州市位于中国广东省东北部,是全国著名的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梅州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以下是梅州一些风景优美的旅游景点:梅州客家围龙屋:位于梅州市梅江区,是典型的客家民居建筑,被誉为“东方古堡”。围龙屋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价值,吸引了大量...

客家围龙屋与闽南红砖楼在建筑风格上,有哪些显著的不同点和相似之处...
客家围龙屋与闽南红砖楼都是中国南方地区具有独特地域特色的传统民居建筑,它们各自代表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建筑风格和居住习惯。以下是它们在建筑风格上的一些显著不同点和相似之处:显著不同点:建筑结构:客家围龙屋通常为方形或矩形的多层围楼式结构,中间有天井,四周围绕着房间,形成一个封闭的防御性...

广东梅州梅县的哪些景点值得推荐?
广东梅州梅县,位于中国广东省东北部,是客家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梅县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风光,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探访。以下是一些值得推荐的梅县景点:梅州客家围龙屋 围龙屋是客家人特有的居住建筑形式,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而著称。在梅县,有许多保存完好的围龙屋,如大埔...

梅县有哪些比较热闹的游玩地值得安利?
梅县,全称梅县区,是中国广东省梅州市下辖的一个市辖区。梅州是客家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因此梅县拥有丰富的客家文化遗产和自然风光。以下是一些值得推荐的热闹游玩地点:客家围龙屋 - 梅县是客家围龙屋的集中地之一。围龙屋是客家人的传统居住建筑,具有很高的历史和建筑价值。参观这些围龙屋不仅可以...

最高最大的围龙屋在那个市(区)那个镇,那个乡?
在该县水寨镇坝美村惊喜地发现一幢名为王监公祠的庞大古围龙屋,经现场测量,这幢始建于641年前现为六横六围结构的围龙屋直径长126米,深(含门口半月形池塘)278米,占地面积达3.5万平方米,其规模相当于早先发现的梅县最大的客家围龙屋丙村仁厚温公祠的3倍。据中国客家博物馆有关专家考证,这...

客家围屋有什么功能
大万世居,深圳十大客家古村落(古民居)之一,深圳市主要旅游景点 。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大万路33号坪环社区西南的客家村,始建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为古堡式客家围龙屋建筑,占地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6万平方米,共有房屋400余间。碧滟楼位于惠州市惠阳区秋长街道办事处周田村,是清代...

梅州附近有哪些著名景点可以游览?
梅州,位于中国广东省东北部,是客家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这里不仅有丰富的客家文化遗产,还有许多自然风光和历史古迹。以下是梅州及其附近的一些著名景点:梅州客家围龙屋:客家围龙屋是客家人的传统居住建筑,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而著称。在梅州,有许多保存完好的围龙屋,如大埔县的千年...

梅州有哪些观光体验不错的景点?
梅州,位于中国广东省东北部,是著名的客家文化发源地之一。这里不仅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还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多样的旅游资源。以下是一些在梅州观光体验不错的景点推荐:客家围龙屋 - 客家围龙屋是客家人的传统居住建筑,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而著称。在梅州,你可以参观一些保存完好的围龙屋...

云南省18333101673: 梅州围龙屋是怎样来的 -
云肺立生: 很久以前,梅州客家人为防御外敌及野兽侵扰,大多数客家人选择聚族而居,因此建造了围龙屋.客家围龙屋的主体结构大多为 “一进三厅两厢一围”.普通的围龙屋占地8亩左右,大的围龙屋占地30亩以上.一间围龙屋就如同一座巨大的城堡.屋内分别建有多间卧室、厨房、大小厅堂、水井、猪圈、鸡窝等设施,形成了一个自给自足、自得其乐的场所.

云南省18333101673: 客家围龙屋的资料? -
云肺立生: 南方网讯 在岭南山区客家人聚居的村子里,人们随处可看到许多风格独具、古朴典雅的客家民居建筑:围龙屋、走马楼、四角楼等,其中以客家围龙屋存世最多,也最为著名,被中外建筑学界称之为最具中国民居特色的建筑物之一.围龙屋最...

云南省18333101673: 什么地点是围龙屋特色民居 -
云肺立生: 围龙屋是一种富有特色的典型汉族民居建筑,福建西南部及广西北部、广东传统客家住房样式.遍布于梅州(梅江区、梅县区、兴宁市、五华县、丰顺县、大埔县、蕉岭县、平远县共2区1市5县)全市8县(市、区),一般都有二三百年乃至五六...

云南省18333101673: 围龙屋 - 围龙屋为什么被称为民间宫?围龙屋为什么被称为民间宫殿
云肺立生: 围龙屋是客家人最典型、最成熟、最具特质的民居建筑.它承袭并发展了华夏民居建筑的人文精神和营造艺术传统,其方、圆式围楼结构和堂、横屋纵横交织的综合性大型...

云南省18333101673: 围龙屋是什么地方的 -
云肺立生: 围龙屋是一种富有中原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筑,客家围龙屋与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和云南的“一颗印”,合称为我国最具乡土风情的五大传统住宅建筑形式,被中外建筑学界称为中国民居建筑的五大特色之一.

云南省18333101673: 广东的“围龙屋”是什么样的?
云肺立生: 广东的“围龙屋”是客家最著名也是最有特色的民居,它是将中原古朴的风格和南部山区特有的文化特色做了糅合的一种建筑风格,也是中 国五大民居特色建筑之一.世界...

云南省18333101673: 梅州客家围龙屋在什么地方 -
云肺立生: 梅州各地典型客家围龙屋主要分布在客都梅城周边方圆100里内,包括兴宁、五华、丰顺、大埔、平远、蕉岭等县市的乡村和城区.梅州市客家围龙屋“申遗”候选项目初步确定,专家们根据客家围龙屋的集群性、人文性和独特性的特点,从梅州各县(市)区上报的71个围龙屋中挑选了5个围龙屋集中的村落和30个单体建筑为候选项目. 5村包括:梅县侨乡村、西阳镇白宫新联村、梅江区泮坑村、蕉岭县赤前村和大埔西河村. 30个单体建筑包括梅县丙村仁厚温公祠、兴宁叶塘磐安围等.

云南省18333101673: 试述客家围龙屋的文化意蕴 -
云肺立生: 围龙屋是一种富有中原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筑,遍布于全市各县(市、区),一般都有二三百年乃至五六百年历史.围龙屋的客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从建筑风格到民风民俗处处展示了客家的人文历史,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象征,被众多国内外...

云南省18333101673: 围龙屋的名称来历 -
云肺立生: 围龙屋 客家民居建筑的风格和形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和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变化,有圆寨、围龙屋、走马楼、四角楼等.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围龙屋.围龙屋是一种富有中原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筑,客家围龙屋与北京的“四合院”、...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