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日外交

作者&投稿:运宇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你对中国外交有什么看法?~

中国全球外交是由周边外交、大国外交、区域外交与多边外交四个方面组成的。区域外交是通过会议或对话形式的外交平台,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进行大面积的区域性交往。在这方面,6月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9月的赫尔辛基中国与欧盟国家对话,10月的中国与东盟国家峰会,特别是11月中国和非洲国家首脑会晤的规模和气势,受到了世界舆论的广泛注意。因为由一个大国与一个大洲几十个国家的领导人聚会一堂,在世界外交史上是没有先例的。即使非洲国家组织自身的盛会,参加的首脑从来也没有这么多。

  中国推行和谐外交,标志着中国外交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一、和谐外交具有进取性,不再限于被动的韬光养晦,而是要有所作为。就是要大踏步地走向世界,开拓外交领域,展现中国的独特外交风格。二、和谐外交的目的,既包含了原有创造和平国际环境的自身目的,又超越了这一目的,也就是要肩负起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的更大责任,在国际上发挥中国崛起的作用。   

  三、和谐外交不是“井水不犯河水”的消极和平共处,而是提倡在平等互利互信的基础上,通过对话协商,消除分歧进行合作,以求改善不同理念与不同制度国家之间的双边关系,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和谋求国际重大问题的妥善解决。  

  四、和谐外交表明中国是现有国际体系的认同者与维护者,愿意在现有的国际秩序框架下,维护自身的利益和寻求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
五、和谐外交的基础是实力与自信。没有实力,人家就不会跟你搞“和谐”。中国是在国内生产总值超过2万多亿美元,拥有世界第一的上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情况下开展和谐外交的。中国抛出上百亿美元采购欧洲与美国的大批客机,对伊朗和印尼进行上千亿美元的能源长远投资,是其他任何国家力所不及的大动作。这种运用经济财力资源来推动政治外交关系的情况,是以往中国外交所不可想象的。

  由于后冷战时期的国际形势变化与中国经济的连年持续高速增长,历史的浪朝已经把中国从一个地区大国推上了世界大国的地位,很多外国舆论甚至认为,现在世界老二非中国莫属了。但中国虽然在经济总量上超越了很多发达国家,按人均水平来说,仍然只能算是发展中国家。

  近几年的中国外交表明,中国的国际舞台更广阔,视野更为远大,实力更为雄厚,手段也更为灵活。中国愿意承担更多责任,贡献更多力量,但并不追求强权地位和利益,无意登上对别人指手划脚的地位。中国和谐世界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儒家“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思想。和谐外交的特点,是不仅想到自己,而且也想到别人。尽管有人对中国和谐外交的目的有所疑惑和议论,但实际上中国希望扮演的世界角色,不是领导者而是平衡者:在这个相互敌对充满纷乱的世界上,在和平与战争之间、强国与弱国之间、大国与小国之间、贫国与富国之间进行协调与平衡,力求使世界局势从紧张转为平和,从极端化与恶性化的危机重重往良性的和平与稳定方向转化。

新时期中国外交不仅在外交指导思想上不断完善与发展,而且在实践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不断提高同国际社会交往的本领”、“掌握处理国际事务的主动权”,中国外交更加主动、更加灵活、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需求,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在对外关系实践中不断发展,表现出新的特点。 一、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的发展道路是一条和平发展道路,提出了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这是新时期中国外交最大的特点 和谐世界的思想是中国向世界表明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政策宣言。中国不仅希望和平,而且追求在和平的基础上缓和国家间关系。我们不仅考虑自己的经济发展,同时也考虑自身经济发展与其他国家的关系,争取与它们共同发展和繁荣。中国政府在建立多极世界、维护世界和平战略思想的指导下,提出了中国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这不仅对世界和平作出了庄严的承诺,而且也成为中国外交的重要指导思想。它明确了中国自身发展与外部关系是一个和谐相处的关系。 中国的经济发展需要一个和谐的世界。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已经开创出一条既适合本国国情又适合时代特点的战略道路:在同经济全球化相联系而不是脱离的进程中独立自主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一条和平发展的新道路。中国和平发展就是要充分利用世界和平的大好时机,努力发展和壮大自己。同时又用自己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中国的发展不会妨碍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也不会牺牲任何人。中国现在不称霸,将来强大了也永远不会称霸。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是一条在维护世界和平中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促进世界和平的道路;一条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道路;一条勇于参与和平国际竞争又坚持广泛合作的道路。中国选择这条道路,就是要顺应时代潮流,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就是要超越传统模式,坚持主要依靠中国自身的力量和改革创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和谐世界”是中国既往外交思想的深化。“建设和谐世界”的核心是“和谐共处”。“和谐共处”相对于“和平共处”,是“更上一层楼”了。它不仅要求维护和平,实现“和平共处”,而且要超越和平,促进和睦、合作和共同繁荣,实现“和谐共处”。中国是一个致力于国际和平事业的负责任的大国。中国的和平发展已经并且必将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贡献。中国的和平发展将是推动国际秩序朝着公正合理方向演进的重要因素。 二、“执政为民”、“外交为民”的外交工作指导思想更加明确,是新时期中国外交的一个显著特点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中国外交政策以捍卫国家经济利益为内涵,以维护国家的尊严、主权和领土的完整为底线,采取了灵活而不僵化,抗争而不对抗的外交思路。在外交实践中大力贯彻“以人为本、外交为民”理念。 “外交为民”是中国外交这几年来最大的变化之一。中国的外交工作,在民间一度被误解为只处理国家大事的活动,与老百姓似乎无关。但现在我们看到,从2003年9月开始,中国外交部不仅有了对外“开放日”,老百姓可以走进神秘的大厦去参观。而且外交部公开了一批已失去保密价值的外交档案,公民可以自由查阅;外交部长在网上与网民交流,回答网民提出的问题。所有这些,都体现出新时期外交工作朝着“以人为本,外交为民”方向迈进的特色。这表明,中国外交着力点已从纯粹的处理政府间事务的传统,转为加大对老百姓利益的维护。 外交为民就是外交为人民服务,这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外交为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第二,人民是外交的基石和后盾。外交为人民服务就是致力于为祖国的发展和人民的福利,创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同时维护中国公民、机构和法人的合法权益。 值得称赞的是,从近年来的一系列实践上看,外交为民在各个领域有所展现,我国外交正朝着“以人为本,外交为民”的方向大踏步前进。驻外使领馆领事保护的工作量比过去明显增加,加强了对海外中国公民的保护。每当中国公民在异国他乡有难抑或需要帮助时,我们的“外交机器”就会即刻运转起来,通过各种外交渠道,有力地维护我们每一个中国公民在海外的合法权益。这表明,近年来中国外交“以人为本。外交为民”的理念已经产生了积极影响,正如外国媒体所说,中国外交出现了从“外交为国”到“外交为民”的新变化。这是“执政为民”的理念在外交领域的体现,也是中国外交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的充分体现。 三、“掌握处理国际事务的主动权”,中国外交更加主动、更加灵活、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需求。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在实践中不断发展,这是新时期中国外交的又一个特点 在朝核问题上,中国从大局出发,坚持不懈,积极斡旋,先后促成三方和六方会谈,避免了半岛紧张局势升级,为维护东北亚的和平与稳定发挥了建设性作用。东南亚国家是我国的近邻,为了加强同这个地区的关系,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新措施。除了继续发展双边关系外,还加强了地区合作,妥善处理领土和海洋权益的争端。同东盟之间建立起“10+3”合作机制。实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计划,标志着友好合作关系不断大幅提升。同时还同东南亚有关国家就南海行为准则达成了协议,加强了互信。中国是亚洲区域合作的积极参与者和支持者,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中,中国强调贸易自由化和经济技术合作“两个轮子”并重,倡导以相互尊重、自主自愿和灵活性等原则为特点的“亚太经合组织方式”,在亚洲合作对话机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区域合作中,中国坚持协商一致、平等互利、循序渐进的原则。照顾各方利益和关切,以实际行动推动与亚洲国家的共同发展。我国推动“上海五国”机制发展成为“上海合作组织”。开创新型区域合作模式。 中国一贯把对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看作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足点。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为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促进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充分表明中国新一届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并力争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进一步明确了中国发展同周边国家的外交在中国外交布局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睦邻”、“安邻”和“富邻”是中国实现自身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加快了与联合国的互动步伐。中国外交官们在处理国际事务时变得更加得心应手,而且表现得更加自信。重视发挥联合国在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方面的独特作用,致力于维护联合国安理会的权威。中国首倡举行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首脑会晤。根据联合国宪章精神,积极参与联合国在维和、军控、反恐、发展、人权司法、环境等问题上的合作以及联合国各专门机构的活动。 这一切都充分表明,中国已成为世界体系的建设性参与者、国际矛盾的积极协调者、周边秩序的务实塑造者。中国外交更加主动、更加灵活、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需求,积极“掌握处理国际事务的主动权”,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封建王朝时的外交就不细说了,唐朝时日本向中国学习文化(文字)政治制度,技术等等,往后逐渐不在惧怕中国,在明末时不断骚扰东南沿海,有著名的戚继光军队进行抗倭。由此清初时正式颁布闭关锁国的政策。在落迫的晚清日本开始了侵华,八年抗日胜利,到新中国成立1972年继美国总统访华与中国建交后也与中国建交。此后开始了中日两国在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在政治领域内有这很大的分歧比如台湾问题上,可以肯定美国与日本都不希望中国强大,这是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与较量,而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经济发展的形式无法阻挡经济贸易形式的来往,于两国皆有利,所以都与中国的关系时好时坏,总体上趋于向前发展。

甲午中日战争前,日本是中国的藩国,北洋水师很干过几次天朝宣威的事,1894-1895甲午中日战争,1900日本是八国联军中一国且出兵最多,1904日本和老毛子在东北干仗,中国平民死伤无数,辛亥革命后扶植袁世凯并签署二十一条,1917借口向德国宣战出兵青岛,1919巴黎和会接受德国在华权益。二十年代扶植张作霖,介入军阀混战。1928炸死张作霖。1931挑起九一八事件,占领东北,次年挑起一,二八事件,1932年扶植满洲国,1933年攻击长城,1934年挑起华北自治,1937-1945抗日战争,1972建交。之后几经波折现在又到冰点了

新网12月28日电 中日历史共同研究项目于二十六日至二十七日在北京召开首次会议。《澳门日报》二十八日发表社论指出,正如中方首席委员、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步平所说,“中日历史问题已经存在了几十年,因此不可能通过一次会谈就得到解决,这将需要一些时间,希望大家能有耐心。”但需要强调的是,共同的历史认识,首先应建立在对历史事实的共同确认的基础上。

社论表示,出于政治原因,日本一些政客和极右团体故意掩盖甚至歪曲历史,在日本社会兴风作浪,造成极坏的影响。他们否认日本侵略战争的责任,最突出的表现是否认南京大屠杀和“慰安妇”问题,甚至倒打一耙,诬蔑中国煽动狭隘民族主义。这种言行和思潮一旦主宰政坛,误导群众,当然会严重影响中日关系。

社评指,除了政治原因之外,由于战争体验的不同,战后社会环境与国际环境的不同,中日两国民众对历史问题的认识也会产生差异。语言、文字等方面的文化障碍和交流不充分,也可能使这种差异演变为历史认识上的误解,学者们需要冷静讨论。基于事实的对话,一定能够消除认识上的差异,纠正彼此一些不正确的印象。

社评表示,历史问题不应当成为中日关系发展的绊脚石,但历史问题是影响中日两国,甚至是东亚地区国家关系的重要障碍之一。社评指,相互理解是中日历史共同研究过程中需要贯穿始终的原则,相互理解的前提是将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战争视为具有普世意义的目标。今秋,中日关系出现了积极的变化,目前两国关系有了改善和发展。两国共同开展历史问题研究,将使双方能够通过对话与交流妥善解决有关问题,能够正确了解客观的历史事实,从而为中日关系更加美好的未来创造基矗

1874年侵略台湾,战败
1894甲午中日战争爆发,1895战胜,签订《马关条约》,割台湾等地,直至1945归还
1904日俄战争在中国东北打响
1915“二十一条”扶植袁世凯复辟
1917借口对德出兵占领山东
1931九一八
1932扶植建立伪满洲国
1935《何梅协定》和华北五省防共自治运动
1937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 南京大屠杀 全面侵华战争
1945.8.15投降
1972与中建交

事例: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意义:这是1945年抗日战争以来日本首相首次访华,两国建立了和平友好的外交关系,消释了一些民族矛盾,中日两国的


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在哪年
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在1972年。中日两国政府于1972年9月29日发表联合声明,结束两国的不正常状态,并签署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联合声明》,实现邦交正常化。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意义 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以来,中日关系总体在不断发展,有利于维护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繁...

中日是哪一年建交的
1、中日是1972年9月29日建交的。1972年9月29日中国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日本国政府联合声明》,宣布从即日起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2、《声明》宣布:“自本声明公布之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之间迄今为止的不正常状态宣布结束。”“日本方面痛感日本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重大损害的责任...

中日正式建交是哪一年
一、建交时间及标志:1972年9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联合声明签署,标志着中日邦交正常化。该声明简称为中日联合声明,亦称中日建交公报。二、建交原因:1、中日两国地理位置相近,历史上有深厚的友好关系。两国人民渴望结束不正常的状态,实现邦交正常化,这将有助于两国关系翻开新篇章。...

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在哪一年
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在1972年9月29日,这是两国关系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在此之前,中日两国的关系一直处于紧张状态,两国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屡屡发生。然而,在1972年,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和谈判,中日两国终于达成了共识,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这个事件的背景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初期的冷战时期,...

中日外交伙伴关系等级
1. 中日外交伙伴关系等级主要是指两国之间外交代表的等级,这些等级有助于明确外交官的职责和所受礼遇。2. 外交伙伴关系等级通常分为大使、公使和代办三个级别。大使和公使是由一个国家的元首派遣至另一个国家元首的外交代表。3. 代办则是由一个国家的外交部派遣至另一个国家外交部的外交代表。这三种...

中国和日本正式建交是哪一年?
中国和日本正式建交是在1972年。以下是关于中日建交的详细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中日两国在历史上有着悠久的交往历史。自古以来,两国人民在文化、艺术、科技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交流与合作。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国际政治环境,两国在一段时间内曾经存在隔阂和矛盾。但是,随着国际形势的演变和中国改革开放...

为什么中日建交成为“邦交正常化”而中美建交成为“两国建交”。这里...
着重于恢复和纠正过去的错误,而中美之间的“两国建交”则强调的是建立全新的外交关系。6. 在政治含义上,这些词汇的使用揭示了两国关系的发展路径和背后的政治考量。中日关系的修复是一个克服历史遗留问题、实现和解的过程,而中美关系的建立则是一个新起点,标志着两国愿意共同面对全球性挑战。

中日正式建交是哪一年?
中日建立外交关系

中日外交伙伴关系等级
外交等级,即外交代表的等级。通常分为大使、公使和代办3级。大使和公使是一国元首派往另一国元首的。代办则是由一国外交部派往另一国外交部的。这3个等级的外交代表,除所受礼遇有所不同外,在其他方并无太大差别。至于领事,根据国际法和有关国际惯例,其特权和优遇与外交官有很大的不同,故不...

古代中日友好交往的史实
1、唐朝:公元753年,鉴真东渡日本成功,传播佛教。公元894年,日本派出第十一次遣唐使,即停止了遣唐使的派遣。从前期第一次遣唐使的派出至后期第十一次遣唐使的停止,中间经历近二百六十余年,在唐日两国之间进行外交、文化和经济联系的重要形式的遣唐使,终于结束了。2、宋朝:宋日双方虽未建立...

合川市13532991624: 近十年中日是什么样的外交关系,请从文化、经济、军事方面分析. -
明律利君: 1. 文化上,日本是一个文化输出大国,这十多年来,日本文化已经完全渗透了东南亚和我国 不止是日本,连韩国也对我国实行了文化渗透,这方面我国做的很不足.日本希望由自己主导 亚洲,但是我国的崛起彻底打破了日本的幻想.2. 经济上...

合川市13532991624: 中日外交关系将会怎样发展? -
明律利君: 外交部发言人姜瑜12日在此间表示,我们相信,进一步发展中日关系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一势头将会继续下去. 姜瑜是在回答记者有关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辞职一事的提问时作出上述表示的. 姜瑜说:“我们注意到安倍首相作出辞去首相职务的决定.这是日本的内部事务.” 她说,近年来,中日关系在两国政府和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与发展.安倍首相为此发挥了积极的建设性作用.

合川市13532991624: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的主要原因 -
明律利君:[答案] 因为当时中美已确定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打算联中至俄,日本的外交政策唯美国马首是瞻)自然而然中日也有了建立外交关系的共同利益基础.

合川市13532991624: 鸦片战争后,中日哪一年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明律利君: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联合声明(日语:日本国政府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の共同声明),简称中日联合声明(日语:日中共同声明),又称中日建交公报,是1972年9月29日中日邦交正常化时,两国政府签署的一份联合声明.

合川市13532991624: 中日交往史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明律利君: 1,东汉以前(火种与土著) 日本原是个岛国,可是其土著民族并不发达.在中国和... 这是反映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最早记录. 倭奴国是倭人奴国之意,是《汉书...

合川市13532991624: 中国是否应该主动改善中日关系 -
明律利君: 中日关系问题是由日方挑起的,当然也应当由日方来主动改善和改变,而不会也不应当由中方来主动改变.

合川市13532991624: 中国和日本的外交关系? -
明律利君: 建立了 1972年邦交正常化就已经建立 正是因为建交的关系才会为两国的经济、政治联系提供保障,这些都离不开两国的建交.这次日本地震海啸 咱中国还捐款了那 希望采纳

合川市13532991624: 近期中日的关系 -
明律利君: 联合国一向认为,日本和中国在互相来往方面能够做得更好,相互提供物资等,能够迅速加强中日两国的相继发展我国向来是一个注重礼仪的国度,也希望中日友好睦邻关系能够长久,这是符合中日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日方政府的行为和极个别派别的过激行为是需要反省的,钓鱼岛自古以来是中国的神圣领土,中国可以在遵循国际条例、且不伤害中日两国人民的爱国情感基础上,通过对话方式实现和平共同开发钓鱼岛资源,这是中国博大情怀的政治体现,也是代表中国人民对日本国民的包容和关爱,希望日本当局能够肃清国内存在的不良分子的蛊惑行为,切实把中日关系步入正轨,此时此刻也是日方体现合作诚意的良机.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