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两句佛经的解释:最好一个字一个字的翻译!!!最后在分别说出他们的寓意!!!

作者&投稿:墨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佛经里一个字不认识,请求帮忙。~

“瓶”的古字。见

鸠摩罗什
玄奘

1)红尘十丈,却困众生芸芸;仁心虽小,也容我佛慈悲。
“红尘”,比喻引发我们内心贪欲的外境,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财色名食睡”这“地狱五条根”;“十丈”极言六尘对我们众生的诱惑力之大;“困”比喻众生如牲畜被束缚于圈中而不能出离;“芸芸”,言众生之多数不胜数。此为上联,意思是说,无数众生都困在五欲六尘的束缚之中而不得解脱。
“仁心”,出于儒家之说,即孟子所说的“不忍人之心”(包括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简言之,就是心中装着他人,一心只为别人好的那种善良的本性。“慈悲”是佛教用语,“慈”,是“与乐”,给人以幸福快乐;“悲”是拔苦,把别人从痛苦中解救出来;如果是无条件地给众生以快乐,救众生于水火,这就是菩萨的“大慈大悲”。这句讲人的善良的本性发展到极致,就是佛菩萨的大慈大悲。
情之一字,如冰上燃火,火烈则冰融,冰融则火灭。故此,佛曰不可说。
人属于有情的众生,但“情”一字,虽然能给人以温暖,但如果怀着私心,有了染污,那么,“爱”也会走向其反面而变成“恨”。此句用火化冰而反被冰化成的水浇灭来比喻对感情的执著带给众生的痛苦与灾难。
“佛曰不可说”的本义是说,佛认为,宇宙人生的真理需要每个人自己用心去悟,不能从语言中从概念中得;用在这里,是说,对于“情”字,如果能够以清净的爱心去处理,它是人间变天堂的必不可少的至宝;如果以自私的‘爱心’去处理,它会变成杀人的元凶:二者的界限,不是可以从现象上看得到的,要看每个人的动机,这就不是可以用语言来说清楚的。所谓“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如鱼饮水,冷暖自知”是也。
2)佛曰:吾法念无念念。行无行行。言无言言。修无修修。会者近尔。迷
者远乎。言语道断。非物所拘。差之毫厘。失之须臾。
佛的这些话,是告诉我们佛法的本质。佛法是佛陀治疗众生身心的疾病而下的药,众生的病不同,佛开的药方也不同,所以,不能执著于佛讲的“法”。只有去掉了一切执著之后,才能得到佛法的真实利益。佛经浩如烟海,就只有一个目的,让人去掉一切执著而证悟宇宙人生的真相。所以,佛说:“我所讲的佛法就是,虽然时时都有念头,但从来没有‘我在念’的执著;时时都在做事,但从来没有‘我在做’的执著;时时都在说话,但却从来没有‘我在说话’的执著;时时都在修行,但却从来不存在‘我在修行’这个执著。一个真正去掉了内心的我执之后,内心清净了,他便离佛所说的‘道’越来越近了;如果不懂得内心清净才是‘道’,那么,他虽然在修道,但却离真正的‘道’越来越远了。佛道是向自己内心去求的,是从自己内心的清净中去求的,一旦执著于名词术语,通向真理的‘道’反而被阻断了。自己求道之路行不通,不是别人或者外物限制了你。如果我们对佛讲的‘道’的理解有丝毫差错,马上就迷失了方向,找不到修行的正路了。”
第二段文字告诉我们,佛教的核心即破除一切执著,包括对法的执著;只有将内心的分别执著与妄想彻底打破,才是一个真正的佛弟子,才是一个真正的修行佛道的人。

第一句肯定不是佛经原文

出自什么经?(即你在哪部经看到的)。


有关佛经解释
是中峰国师说的【所谓心者,心有多种,曰肉团心,乃现在身中,父母血气所生者是;曰缘虑心,即现今善恶顺逆境界上种种分别者是;曰灵知心,是混千差而不乱,历三际以靡迁,炳然独照,卓尔不群,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处生死流,骊珠独耀于沧海;居涅盘岸,桂轮孤朗于中天。】【处生死流。骊...

比较经典的佛经佛偈有哪些?
1.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此乃六祖慧能的悟禅之言。佛家语:万事万物都是妄念牵动自性而起的幻相,而非自性起用,身也是因心有尘。2.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源自《地藏菩萨本愿经》,当年地藏王菩萨原可以成佛,但他见地狱里有无数受苦的魂灵,不忍离去,于是留在...

佛经解释
最初为蜀版,后有福州版、思溪版、碛砂版等。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北湛颖Rp 2007-03-26 · TA获得超过2039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29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解释什么是佛经是吗?!释迦牟...

佛经中最有禅意的句子 每一句都发人深省(佛经经典句子)
在我国,佛教是非常大的一个教派,许多人都非常信奉佛教,因此佛教的教徒有很多。那么,佛经中最有禅意的句子有哪些呢?下面给大家介绍的这些句子不仅非常具有差异,而且每一句都发人深省,想让人忍不住去思考背后的解释。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句子究竟是哪些吧?佛经中最有禅意的句子介绍 1、种如是...

这段佛经是什么意思,谁可以告诉我?谢谢
此段经文之真实义,悟后菩萨方能知晓;未悟凡夫熏习并如理思维可建立正知见,得“相似般若”。略说如下:能“断一切诸有”,需要触证“诸法实相”;也就是禅宗所说“破本参”而明心。此时,触证此“实相”(亦名真如、真心、如来、一切法、法身、自性、涅盘、心、识等等名称)此“实相”人人...

佛经(?)解释
请高人解释佛经,越详细越好。尔时世尊从三昧安详而起。告舍利弗。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其智慧门难解难入。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所以者何。佛曾亲近百千万亿无数诸佛。尽行诸佛无量... 请高人解释佛经,越详细越好。尔时世尊从三昧安详而起。告舍利弗。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其智慧门难解难入。一切声闻辟支佛...

佛经谁给解释一下
阿弥陀佛!末学不才,仅从字面上解释一下:【二乘】声闻乘和缘觉乘。凡属修四谛法门而悟道的人,总称为声闻乘;凡属修十二因缘而悟道的人,总称为缘觉乘。【出禅定已随所闻慧读诵思议】从禅定出来以后,随所闻之智慧读诵思维其义。【若我以一劫若灭一劫说是佛名不可得尽】若我(本师释迦牟尼...

很喜欢的一段佛经..有懂的人能给我解释一下吗...谢谢
以下是佛家大德宣化上人《妙法莲华经浅释》的解释。‘或见菩萨,而作比丘,独处闲静,乐诵经典’:这一段喻为忍辱波罗蜜。一位比丘,独自住在山洞内,难免会遇恶人之打骂,或毒蛇猛兽侵害,但他都愿忍受而不生恐惧心,此即生忍。自节守志即苦行忍。诵经求佛是第一义忍,是以若人能诵持佛经,其...

请帮忙解释这段佛经:彼于此处,最后识灭,地狱之识,初相续生,彼识共生...
此段文字出自《起世经》卷第七三十三天品第八之二,是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等译。简单解释如下:这些阎浮提世间的众生,等到死的时候,意识也跟着灭了(第六、第七识),因为恶业的缘故,堕落到地狱中,因第八识而化生为新的生命体,又有了新的第六第七识。最初的意识是接着上次死亡时候的意识开始...

有懂佛经的朋友吗?帮忙解释一下这两句.
(我也很喜欢这首歌呢,所以我才花大量篇幅介绍这个呢,希望和喜欢的人分享)莫呼洛迦,原是大蟒神的意思,亦乐神之类,其形人身而蛇首。据说徐克那个老怪物题笔写下第一句歌词“莫叹息,色即空”就跑掉了,考试官一句提示,黄沾善后。于是老黄也只好把看佛经多年的知识也抖了出来——天龙八部的...

铜山县18980946403: 求两句佛经的解释:最好一个字一个字的翻译!!!最后在分别说出他们的寓意!!! -
双钞同贝: 1)红尘十丈,却困众生芸芸;仁心虽小,也容我佛慈悲. “红尘”,比喻引发我们内心贪欲的外境,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财色名食睡”这“地狱五条根”;“十丈”极言六尘对我们众生的诱惑力之大;“困”比喻众生如牲畜被束缚于圈中而不能...

铜山县18980946403: 求佛经名句!!注意一定要有解释!!最好时关于爱情的哦 -
双钞同贝: 1.一切恩爱会、无常难得久、生世多畏惧、命危于晨露,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因为有了爱,所以有了牵挂,所以就有了忧虑和恐慌.心中没有爱时,便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就没有忧虑和恐慌了. 看看金庸大...

铜山县18980946403: 求一段或一句经典佛经..和其解释
双钞同贝: 菩 提 树 下 的 启 示 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觉悟成佛,他说的第一句话是:“奇哉,奇哉,奇哉,一切众生,个个具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若离妄想,则无师智,自然智,一切显现.” 佛的话是说我们众生和佛没...

铜山县18980946403: 求几段佛经.只需佛经和每段的解释. -
双钞同贝: 菩提本非树,明镜亦无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佛教经典的诗句,讲的就是:一切的东西都是虚幻的,我们不要执着于某些事物,一切随缘,冥冥之中自有注定.

铜山县18980946403: 佛经翻译二句 -
双钞同贝: "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解析: 为所有众生灭他们的业障,度他们超脱轮回六道,以至于不生不死入于清净无为之乡.话又说回来,我虽然这样灭度,但是一切众生实在没有得我的灭度.

铜山县18980946403: 般若心经的解释,通俗的? -
双钞同贝: 《心经》,主要分为显说般若和密说般若两大部分. 在显说般若中,“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四句,应该说是《心经》中最难理解的部分. 这四句话大家都熟悉,也都能背.可是,怎么去理解?特别是如何正确地...

铜山县18980946403: 请帮忙解释一句佛经的意思,多多感谢:) -
双钞同贝: 我以我学习佛经的一些收获来回答你,并不一定全面:“首先众多世界的佛他们都是一体的,并没有本质的差别,(就象你我都是肉身长成的)所以你说这个佛、哪个佛,其实是一个佛,仅仅名字不同,不必过于执着于名字,而要用心向他们学习.其次佛经说:过去无量劫世出现过无量的佛,他们同名的很多,甚至连佛陀弟子的名字相同的都很多,百亿同名的佛估计都只是零头啊.还有佛经上说:一佛的化境是3000个大千世界,在三千大千世界里同时有佛的无量化身示现得道成佛,以此来度化其他世界的众生发起菩提心脱离轮回.所以说“十方世界,百亿释迦牟尼分身佛”一点都不虚妄,甚至都有点过于谦虚.这就是我学习佛经的一点收获.希望你依佛教化奉行,早脱轮回之苦.

铜山县18980946403: 佛经中有两句话,“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是什么意思?
双钞同贝: 就是说一切法“缘起性空”.“色”,就是色、受、想、行、识五蕴中的色,是指物... 换句话说,并不是离开色而另外有一个空,而是“当体即空”.色是缘起所起,色法...

铜山县18980946403: 求佛学语句的解释与由来 -
双钞同贝: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这句佛经名言,包含着很深的哲学思想,一般人包括文人们喜欢以此开玩笑,认为色就是指女人,空就是虚无或乌有.说和尚看破红尘,把女人看做是虚无或乌有,便出家做和尚了.其实色并非女色,空也非虚无乌有.要认...

铜山县18980946403: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是何意? -
双钞同贝: “华严经”的重点是讲“一真法界”,处处皆是佛,一切众生人人皆是佛.所有的佛经,乃至所有的宗教,看人生都是悲观的,认为人生是痛苦的,要求解脱;都认为这个世界是缺陷的、悲惨的.唯有“华严经”所讲的,认为这个世界无所谓缺...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