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尔扈特人东归的历史资料?

作者&投稿:箕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关于土尔扈特部东归历史~

看看这个网站:http://www.xjbz.gov.cn/xbzg/trht/index.htm

一、国内
国内的土尔扈特人大部分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部分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青海省,零星居住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甘肃省、云南省、台湾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等。
二、瑞典
生活在瑞典的土尔扈特人,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法西斯占领了原苏联卡尔梅克自治共和国,一部分卫拉特的老人、妇女和儿童,既没有能力参加苏联红军同法西斯作战,也不想在纳粹德国法西斯统治压迫下生活,
只好到西欧各地流浪避难。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们逐渐聚居在斯德哥尔摩,这就是现在生活在瑞典的土尔扈特人。

三、法国
生活在法国的土尔扈特人,是俄国十月革命时逃到西欧的法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们又自动联络,聚居到法国的巴黎定居的。
1990年有3400多人(其它部落有2000多人),法国卫拉特蒙古人有5400多人,中产阶级较多,生活优越,文化素质较高,大部分使用法语、法文,不少人会蒙语、蒙文和汉语、汉文。
四、蒙古国
生活在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土尔扈特人)后裔在蒙古称为卫拉特蒙古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少数从事和畜牧业有关的手工业。信仰藏传佛教,至今讲托忒蒙语,使用托忒蒙文,许多风俗习惯至今和中国的土尔扈特人相同。
五、美国
生活在美国的土尔扈特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部分土尔扈特青壮年被纳粹德国法西斯军队胁迫,参加了法西斯德国组织的反对苏联的伪军,并参加了防御美军和英军的战役,英、美军胜利后被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们不敢回到苏联卡尔梅克自治共和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土尔扈特部东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土尔扈特部

土尔扈特是我国蒙古族中一个古老的部落。早在明朝末年(公元1628年),土尔扈特人为了寻找新的生存环境,部族中的大部分人离开新疆塔尔巴哈台故土,越过哈萨克草原,渡过乌拉尔河,来到了当时尚未被沙皇俄国占领的伏尔加河下游、里海之滨。在这片人烟稀少的草原上,他们开拓家园,劳动生息,建立起游牧民族的封建政权土尔扈特汗国。

在以后的100多年里,土尔扈特人始终保持着与清朝政府的关系。

土尔扈特人在伏尔加河流域,生活了140多年,到了18世纪60年代,他们又决心返回故土,主要原因来自沙俄帝国的巨大压力,使他们再也无法生活下去。

首先是政治,土尔扈特的体制是汗王决定一切,在汗王的下头有个叫扎尔固的这么一个机构。俄国政府要改组扎尔固,并把它的权力上升到和汗王一样,在权力上,对汗王渥巴锡是一个严重的威胁。

从经济上,沙俄政府让大量的哥萨克移民向东扩展,不断缩小土尔扈特的游牧地,意味着土尔扈特畜牧业发展受到限制。

从文化方面来说,土尔扈特人全民信仰藏传佛教,沙俄政府迫使他们信仰东正教,这一条对土尔扈特人,在精神上绝对承受不了。

沙俄政府对土尔扈特人强制实行人质制度,目的就是控制土尔扈特人,一切听沙皇指挥,叫你向东,不能向西,叫你去打仗,你就得上前线。

18世纪,沙俄帝国竭力控制出海口。随着沙俄侵略势力不断扩大,战争越来越多,其中跟土耳其就打了很长时间。

俄国当时就征用土尔扈特的青壮年,作为俄国的军队跟土耳其打,那么这个战争中间,土尔扈特的人员伤亡也很大。而且这个战争打了21年,土尔扈特每次比如说去上10万人,几乎打仗回来就一、二万人,当时土尔扈特人说,如果再这么打下去的话,土尔扈特就没有了。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土尔扈特强盛时期,他们的汗国与沙俄地位是平等的,沙俄强大以后,要求他们俯首称臣。综述以上几个方面的原因,在这样的形势下,土尔扈特人,如何决定自己的命运,面临着一个严峻的考验和选择。

在1767年,当时的土尔扈特在渥巴锡的领导下,开了一次小型的绝密的会议,在这个会议上就决定要东归故土。

土尔扈特人毕竟在伏尔加河流域生活了将近一个半世纪,那里的草原、牧场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撒下了他们的汗水。马上要放弃那块土地,说走就走,在老百姓中也不是所有的人,一下子都能想通的。

清朝乾隆三十五年秋(公元1770年),在伏尔加河下游草原的一个秘密地点,土尔扈特汗王渥巴锡第二次主持召开了绝密会议。会上,他们庄严宣誓,离开沙皇俄国,返回祖国去。

1771年1月4日,渥巴锡召集全体战士总动员,提出土尔扈特人如果不进行反抗,脱离沙皇俄国,就将沦为奴隶的种族,这次总动员,点燃了土尔扈特人心中奔向光明的火焰。

尽管渥巴锡等人力图对俄国人保密,消息还是泄露了。形势的急剧变化,迫使渥巴锡不得不提前行动。

他们本来计划携同左岸的一万余户同胞一道返回故土。不巧当年竟是暖冬,河水迟迟不结冰,左岸的人无法过河。只好临时决定,右岸的三万余户立即行动。

第二天凌晨,寒风凛冽。当阳光洒向大雪覆盖着的伏尔加草原时,伏尔加河右岸的三万三千多户的土尔扈特人出发了,离开了他们寄居将近一个半世纪的异乡,用他们的话说:到东方去、到太阳升起的地方去寻找新的生活。
渥巴锡率领一万名土尔扈特战士断后。他带头点燃了自己的木制宫殿;刹那间,无数村落也燃起了熊熊烈火。这种破釜沉舟的悲壮之举,表现了土尔扈特人将一去不返,同沙俄彻底决裂的决心。

土尔扈特东归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圣彼得堡。沙皇俄国女皇叶卡德林娜二世认为,让整个部落从她的鼻尖下走出国境,这是沙皇罗曼诺夫家族的耻辱,她立即派出大批哥萨克骑兵,去追赶东去的土尔扈特人。同时采取措施,把留在伏尔加河左岸的一万余户土尔扈特人严格监控起来。
土尔扈特人的队伍,很快穿过了伏尔加河和乌拉尔河之间的草原。走在外侧的一支土尔扈特队伍,被哥萨克骑兵追上了。由于土尔扈特人是赶着牲畜前进的,来不及把散布在广阔原野上的队伍集中起来抵抗,九千名战士和乡亲壮烈牺牲。

东归队伍必经的一个险要山口,是奥琴峡谷。一支庞大的哥萨克骑兵抢先占据了这个山口。面对强敌,渥巴锡镇定指挥:他组织五队骆驼兵从正面发起进攻,后面派枪队包抄,将哥萨克军队几乎全歼,为牺牲的九千名同胞报了仇。

一路上除了残酷的战斗,土尔扈特人还不断遭到严寒和瘟疫的袭击。土尔扈特人由于战斗伤亡、疾病困扰、饥饿袭击,人口大量减员。有人对能否返回祖国丧失了信心。

在这最困难的时刻,渥巴锡及时召开会议,鼓舞士气,他说:我们宁死也不能回头!
土尔扈特人东归的消息,事前清政府一点也不知道。土尔扈特人无法和清政府沟通,更不可能得到清政府的任何援助。英勇的土尔扈特人,仍然只有再次抖擞精神,向着既定的目标一步步走去。

乾隆三十六年三月(公元1771年4月),定边左副将军车布登札布向朝廷奏报说俄方派人来通报土尔扈特举部东返。清政府才得知这一消息。

土尔扈特人归来的消息在清朝朝廷中引起了争论,是把他们挡回去,还是把他们接回来意见不一致。

最后清政府决定:第一,这件事如果俄国政府要出面交涉,要坚决挡回去;第二,土尔扈特人回来以后,一定要好好安置。

土尔扈特人浴血奋战,义无反顾。历时近半年,行程上万里。他们战胜了沙俄、哥萨克和哈萨克等军队不断的围追堵截,战胜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承受了极大的民族牺牲。终于实现了东归壮举。

根据清宫档案《满文录副奏折》的记载,离开伏尔加草原的十七万土尔扈特人,经过一路的恶战,加上疾病和饥饿的困扰,“其至伊犁者,仅以半计”。就是说,约有八、九万人牺牲了生命。
在五月的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土尔扈特人终于到达了祖国西陲边境伊犁河畔。

当时任伊犁将军的伊勒图,派锡伯营总管伊昌阿等官员在伊犁河畔迎接刚刚抵达的渥巴锡、舍楞等人。

不久,渥巴锡随伊昌阿到伊犁会见参赞大臣舒赫德,舒赫德向渥巴锡转达了乾隆的旨意,让渥巴锡等人在秋高气爽时节前往避暑山庄面见乾隆皇帝,并转交了乾隆皇帝颁给渥巴锡、策伯克多尔济、舍楞的敕书。

乾隆的敕书是用满文和一种古老的蒙古文字托忒文写成的。 这份敕书充分表达了乾隆对土尔扈特人的赞扬与欢迎。不久,渥巴锡等十三人及其随从四十四人,在清朝官员的陪同下,自察哈尔旗来到避暑山庄。

这一年,恰好承德普陀宗乘之庙落成,举行盛大的法会。乾隆下令在普陀宗乘之庙竖起两块巨大的石碑,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铭刻他亲自撰写的《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和《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用来纪念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

土尔扈特人,举部回归的壮举,深深感动了全国人民,各地纷纷捐献物品,供应土尔扈特人民。清政府也拨专款采办牲畜、皮衣、茶叶粮米,接济贫困中的土尔扈特人,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及《满文录副奏折》都有详细记录。

为了妥善安置归来的土尔扈特部众,清政府指派官员勘查水草丰美之地,将巴音布鲁克、乌苏、科布多等地划给土尔扈特人作牧场,让他们能够安居乐业。

最后确定的游牧地为“渥巴锡所领之地”,也称旧土尔扈特,分东西南北四路,设四个盟,各任命了盟长,舍楞所领之地,称新土尔扈特,舍楞为盟长; 还有和硕特恭格部,下设四个旗,恭格为盟长。

时间虽然过去了二百多年,然而,人们没有忘记东归的英雄,他们的事迹成为经久不衰的学术研究课题。

中外很多学者,都赞颂土尔扈特人民,重返祖国的英雄壮举。 东归英雄们的史诗将永远被传唱下去。

1771年 土尔扈特为摆脱沙俄的奴役 在首领渥巴锡的带领下东归
乾隆皇帝盛情接待了他们 并给他们安置了一块地方

土尔扈特部是我国西蒙古的四部之一,最初活动在今天塔城一带地区。17世纪30年代,为了避免被准噶尔部兼并,就离开故乡向西迁徙,到今天的伏尔加河流域地区游牧定居。而后不久,沙俄强大,向外拓展势力,逐渐控制了这一地区,沙俄用尽威逼利诱等种种卑劣手段,强迫土尔扈特部归附俄国。但是他们始终怀念故乡,坚不屈从,并一直同清朝保持着密切的联系。随着沙俄对土尔扈特部的欺凌和政治压迫日渐加深,土尔扈特人的日子越来越难过。1770年冬季,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顺应民意,决定率领部众共 17万人离开伏尔加河畔,踏上东归祖国的旅途。东行途中不仅要与尾追而来的沙俄骑兵作战,而且还要克服险恶的自然环境和瘟疫疾病流行等带来的种种困难。1771年8月底,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带着部众终于冲破沙俄尾追堵截,历尽千难万险,进入新疆境内,回到他们魂牵梦萦的祖国,此时他们牲畜死伤殆尽,人员幸存者只有7万多人。土尔扈特部的归来受到清朝政府的热情欢迎。渥巴锡向当时的伊犁将军伊勒图献出他们一直保存的明朝永乐皇帝赐封其先世的玉印。乾隆皇帝命令伊犁将军和乌什参赞大臣专门负责接待安置,又拨库银20万两帮助土尔扈特部购买牲畜及生产生活用品。同年9月,乾隆还于承德避暑山庄召见渥巴锡,封他为卓理克图汗,意“英勇汗”。又亲自撰写了《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两块碑文以记此事。这两块碑文今天依然保存在河北承德避暑山庄的普陀宗乘庙内。后来,这部分土尔扈特部分别被安置在裕勒都斯草原与和布克赛尔地区游牧。他们也是今天我国新疆蒙古族的组成部分。

土尔扈特部是我国西蒙古的四部之一,最初活动在今天塔城一带地区。17世纪30年代,为了避免被准噶尔部兼并,就离开故乡向西迁徙,到今天的伏尔加河流域地区游牧定居。而后不久,沙俄强大,向外拓展势力,逐渐控制了这一地区,沙俄用尽威逼利诱等种种卑劣手段,强迫土尔扈特部归附俄国。但是他们始终怀念故乡,坚不屈从,并一直同清朝保持着密切的联系。随着沙俄对土尔扈特部的欺凌和政治压迫日渐加深,土尔扈特人的日子越来越难过。1770年冬季,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顺应民意,决定率领部众共 17万人离开伏尔加河畔,踏上东归祖国的旅途。东行途中不仅要与尾追而来的沙俄骑兵作战,而且还要克服险恶的自然环境和瘟疫疾病流行等带来的种种困难。 1771年8月底,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带着部众终于冲破沙俄尾追堵截,历尽千难万险,进入新疆境内,回到他们魂牵梦萦的祖国,此时他们牲畜死伤殆尽,人员幸存者只有7万多人。土尔扈特部的归来受到清朝政府的热情欢迎。渥巴锡向当时的伊犁将军伊勒图献出他们一直保存的明朝永乐皇帝赐封其先世的玉印。乾隆皇帝命令伊犁将军和乌什参赞大臣专门负责接待安置,又拨库银20万两帮助土尔扈特部购买牲畜及生产生活用品。同年9月,乾隆还于承德避暑山庄召见渥巴锡,封他为卓理克图汗,意“英勇汗”。又亲自撰写了《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两块碑文以记此事。这两块碑文今天依然保存在河北承德避暑山庄的普陀宗乘庙内。后来,这部分土尔扈特部分别被安置在裕勒都斯草原与和布克赛尔地区游牧。他们也是今天我国新疆蒙古族的组成部分。

土尔扈特是我国蒙古族中一个古老的部落。早在明朝末年(公元1628年),土尔扈特人为了寻找新的生存环境,部族中的大部分人离开新疆塔尔巴哈台故土,越过哈萨克草原,渡过乌拉尔河,来到了当时尚未被沙皇俄国占领的伏尔加河下游、里海之滨。在这片人烟稀少的草原上,他们开拓家园,劳动生息,建立起游牧民族的封建政权土尔扈特汗国。

在以后的100多年里,土尔扈特人始终保持着与清朝政府的关系。

土尔扈特人在伏尔加河流域,生活了140多年,到了18世纪60年代,他们又决心返回故土,主要原因来自沙俄帝国的巨大压力,使他们再也无法生活下去。

首先是政治,土尔扈特的体制是汗王决定一切,在汗王的下头有个叫扎尔固的这么一个机构。俄国政府要改组扎尔固,并把它的权力上升到和汗王一样,在权力上,对汗王渥巴锡是一个严重的威胁。

从经济上,沙俄政府让大量的哥萨克移民向东扩展,不断缩小土尔扈特的游牧地,意味着土尔扈特畜牧业发展受到限制。

从文化方面来说,土尔扈特人全民信仰藏传佛教,沙俄政府迫使他们信仰东正教,这一条对土尔扈特人,在精神上绝对承受不了。

沙俄政府对土尔扈特人强制实行人质制度,目的就是控制土尔扈特人,一切听沙皇指挥,叫你向东,不能向西,叫你去打仗,你就得上前线。

18世纪,沙俄帝国竭力控制出海口。随着沙俄侵略势力不断扩大,战争越来越多,其中跟土耳其就打了很长时间。

俄国当时就征用土尔扈特的青壮年,作为俄国的军队跟土耳其打,那么这个战争中间,土尔扈特的人员伤亡也很大。而且这个战争打了21年,土尔扈特每次比如说去上10万人,几乎打仗回来就一、二万人,当时土尔扈特人说,如果再这么打下去的话,土尔扈特就没有了。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土尔扈特强盛时期,他们的汗国与沙俄地位是平等的,沙俄强大以后,要求他们俯首称臣。综述以上几个方面的原因,在这样的形势下,土尔扈特人,如何决定自己的命运,面临着一个严峻的考验和选择。


土尔扈特人如何在沙俄压力下决定回归故土?
清政府得知土尔扈特东归的消息后,决定欢迎并妥善安置他们。土尔扈特人回归的壮举,深深感动了全国,各地纷纷援助。清政府为他们划定了牧场,设立了盟长,确保他们能够安居乐业。这一历史事件被永久铭记,土尔扈特人的东归史诗成为了学术研究的热门课题,他们的英勇事迹被中外学者广泛赞誉。

简述土尔扈特部东归的过程
在1767年,当时的土尔扈特在渥巴锡的领导下,开了一次小型的绝密的会议,在这个会议上就决定要东归故土。清朝乾隆三十五年秋(公元1770年),在伏尔加河下游草原的一个秘密地点,土尔扈特汗王渥巴锡第二次主持召开了绝密会议。会上他们庄严宣誓,脱离沙皇俄国,返回祖国去。尽管渥巴锡等人力图对俄国人保密...

土尔扈特人东归:土尔扈特人回归大迁徙
尽管俄罗斯女皇派兵追击,但土尔扈特人历经千辛万苦,从20万东归者中,只有约13万人成功抵达天山。这场历时七个月,行程万里的人类历史上悲壮的民族大迁徙,终于在1771年结束,土尔扈特人回到了他们的故乡。

土尔扈特部东归的决定
在1767年,当时的土尔扈特在渥巴锡的领导下,开了一次小型的绝密的会议,在这个会议上就决定要东归故土。土尔扈特人毕竟在伏尔加河流域生活了将近一个半世纪,那里的草原、牧场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撒下了他们的汗水。马上要放弃那块土地,说走就走,在老百姓中也不是所有的人,一下子都能想通的。...

土尔扈特人东归土尔扈特人东归的过程
土尔扈特人东归的决定于1767年在渥巴锡的领导下秘密召开会议,决定返回故土。尽管在伏尔加河流域生活了将近一个半世纪,但土尔扈特人决定离开那块土地,前往东方。1770年,渥巴锡在伏尔加河下游草原召开第二次绝密会议,宣布东归计划。1771年1月4日,渥巴锡动员全体战士脱离沙皇俄国,这标志着土尔扈特人心中...

土尔扈特汗国土尔扈特东归
乾隆三十六年三月,清政府得知土尔扈特东归消息,朝廷中出现争议,清政府决定坚决挡回俄方交涉,妥善安置归国者。土尔扈特人浴血奋战,历时近半年,行程上万里,战胜沙俄、哥萨克和哈萨克军队的围追堵截,克服艰难困苦,实现东归壮举。离开伏尔加草原的十七万土尔扈特人,到达伊犁河畔,最终定居在巴音布鲁克、...

1777年的东归是怎么回事???
喋血苦战,历九死而不悔,出发时的二十四万族人,到达伊犁者竟不足七万。经过为期七个月一万多里的长途跋涉与征战之后,土尔扈特人终于回到了故乡,完成了人类历史上最悲壮的一次民族大迁徙。 1771年1月5日分布在伏尔加河两岸的20万的土尔扈特人东归天山。只有13万人东归。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

土尔扈特东归能否称得上“人类迁移史上的一部史诗”?
土尔扈特能决定从俄国长途返归,主要是苦于从俄国到西藏熬茶不便。日本学者矢野仁一也赞同此观点。法国的东方学者伯希和则认为:“由于对俄罗斯人的压榨表现出了不满和惶恐不安,于是又重新东迁”可见,土尔扈特人的东归,在世界历史上的确可以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后一次最为悲壮的民族迁徙”。

大兵既定伊犁指什么历史事件?
终于在5月26日进入中国境内。土尔扈特起程回国时,有3万多户17万余人,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内,竟有一半人死于归途。乾隆帝得到奏报后,立即发布谕旨安插土尔扈特部于新疆。以渥巴锡所领部落为旧土尔扈特部,以舍棱所领部落为新土尔扈特部。这段历史曾拍成电影《东归英雄传》。

历史上的土尔扈特人是什么时候东归的?
《东归英雄》的历史真相是:准葛尔汗败给清朝以后,土尔扈特部受到别人的鼓动,想回来占据准葛尔部的地盘。十六世纪中叶,为防止被准噶尔部兼并,土尔扈特人一路向西迁徙,来到了今天的伏尔加河下游。这里的茫茫草原在名义上虽然属于俄国,但因人烟稀少,俄国的实际控制力远没有到达此地。所以土尔扈特...

化隆回族自治县13573548000: 土尔扈特简介 -
貂实骨肽:[答案] 土尔扈特是我国蒙古族中一个古老的部落.早在明朝末年(公元1628年),土尔扈特人为了寻找新的生存环境,部族中的大部分人离开新疆塔尔巴哈台故土,越过哈萨克草原,渡过乌拉尔河,来到了当时尚未被沙皇俄国占领的伏尔加河下游、里海之...

化隆回族自治县13573548000: 蒙古族的哪个部落在乾隆年间回归祖国?
貂实骨肽: 土尔扈特部落是蒙古族的一部分,他们是一个勤劳、勇敢,有着光荣历史的部落,乾隆 年间,他们历经千难万险回归祖国的怀抱. 18世纪以后,沙俄势力不断向外扩张,...

化隆回族自治县13573548000: 急要 '土尔扈特部回归' 的简介 -
貂实骨肽: 乾隆三十六年,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阿玉奇汗之曾孙)为摆脱沙俄压迫,维护民族独立,率领部众发动了武装起义,并冲破沙俄重重截击,历经千辛万苦,胜利返回祖国.具体上http://baike...

化隆回族自治县13573548000: 《东归英雄传》 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 -
貂实骨肽:[答案] 蒙古土尔扈特部族回归中国 十七世纪三十年代,为了躲避势力日益强大的准噶尔部的威胁,蒙古土尔扈特人西迁至俄国境内伏尔加河流域游牧.伏尔加草原土肥水美,远离战争,使饱经战火洗礼的牧民们终于找到了安静和平之地....

化隆回族自治县13573548000: 东归后新疆的土尔扈特蒙古人的分布 -
貂实骨肽: 东归的时间、数量、涉及的部落: 1628年,吐尔扈特人西迁伏尔加河流域,此后,由于各种原因先后有一部分和硕特人、杜尔伯特人迁到那里.1756年,原来留居故地吐尔扈特、杜尔伯特为了逃避清灭准葛尔的战争,也西迁那里,史称这部分...

化隆回族自治县13573548000: 土尔扈特是怎样“重返祖国”的?回归祖国的原因及条件是什么?
貂实骨肽: 沙皇的残酷压榨,沙皇没有把土尔扈特人当作自己的人,但是那个时代人是最重要的.俄国实行的是农奴制,有人就可以收税,服劳役,兵役.毕竟土尔扈特也有几十万人...

化隆回族自治县13573548000: 土尔扈特是第几个回归的 -
貂实骨肽: 目前从历史上已知应该是第一个,.土尔扈特是明朝瓦剌的后代,明末清初时属于我国蒙古族的一个组成部分.17世纪30年代,由于相邻的准噶尔部强大起来,形成威慑力量,土尔扈特部的首领不得不带领全体部众,跋山涉水,迁徙到遥远的伏...

化隆回族自治县13573548000: 东归的土尔扈特现在在哪儿?现在的名称及分布情况?
貂实骨肽: 如果需要详细了解土尔扈特的来源、过去和近况,请看以下网址. 先答复你的问题: 目前,国内的土尔扈特人大部分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部分聚居在内蒙古自治...

化隆回族自治县13573548000: 东归节的来历是什么? -
貂实骨肽: “东归节”的由来:公元1771年,土尔扈特等蒙古部落17万人在渥巴锡汗的率领下,从俄国伏尔加河流域举义东归,历经千辛万苦仅剩7万人,于1773年6月来到巴音布鲁克草原,经清朝乾隆皇帝批准,从此在巴音布鲁克草原和开都河流域定居.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