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将人类知行关系的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他是如何论述“知难行易”说的?

作者&投稿:闳闵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通过总结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经验教训,孙中山深感“知易行难”之传统旧说不但不能激励人们的进取精神,反而助长一种畏难苟安的心理。“不知固不欲行,而知之又不敢行,则天下事无可为者矣。”他认为这正是中国近代之所以积弱衰败、革命事业不能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破除这种旧的传统观念,鼓舞人们“无所畏而乐于行”的勇气,孙中山提出了“知难行易”说。这一学说既具有当时的现实针对性,又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
首先,孙中山对知、行范畴作了新的理解。在中国古代哲学家那里,知、行范畴往往局限于对道德的体认和践履。孙中山所谓的“知”,是指运用科学或哲学的理性思维方法所形成的关于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是指科学知识和革命理论;他所谓的“行”,则指生产活动、科学实验、社会生活和革命斗争。这就突破了中国古代知行观的狭隘j生,而具有近代认识论的特点。
基于以上认识,孙中山将人类知行关系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他说:“世界人类之进化,当分为三个时期:第一由草昧进文明,为不知而行之时期;第二由文明再进文明,为行而后知之时期;第三自科学发明而后,为知而后行之时期。”所谓“不知而行”,是指以实践作为认识的起点。所谓“行而后知”,是指通过实践而获得知识。所谓“知而后行”,是指科学昌明时代以“真知特识”指导实践。据此,孙中山又把知行关系概括为:“以行而求知,因知以进行。”
进一步,孙中山提出了“知难行易”说,并以饮食、用钱、作文、建屋、造船、筑城、开河、电学、化学、进化等十事(即“知难行易十证”)作为论证,说明获得理论知识比进行实践更为困难。“知难行易”说主要包含了两层意思:其一,“不知亦能行”,如前所说的“不知而行”,就表明行先知后,行易于知;其二,“知之惟艰”,从实践中总结出的科学知识是难能可贵的。另外,他还提出“知之则更易行之”的命题,认为“知而后行”可达事半功倍之效。
孙中山“知难行易”说的提出,在当时有着思想解放的作用,但他的学说也存在局限性。第一,对于“知难”的强调,导致孙中山依据经济学分工原理而推演出“分知分行”的观点。他认为科学愈昌明,人们的知与行愈分离,“知者不必自行,行者 不必自知”。这样不仅割裂了知和行的统一,而且实质上是将社会人分为“主知”、“主行”两个等级。第二,孙中山对“知难”的过分强调,也有夸大理论作用、轻视实践意义的倾向,从而不能正确处理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关于知行合一的感悟
刚才讲了这几个,孙中山呀,朱熹朱圣人啊,还有陶行知,以及尚书,你有没有发现,他都是把知和行分开来讲的。5 只有一个人,就是伟大的王阳明。他提出了,知行合一。王阳明说 圣人之学知行是一个功夫。但今人分做两件,所以呢,我才提出知行合一,这是我立命之宗旨。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

辩论题目“知难行易”材料 200分
【出处】:孙中山《民族主义》第五讲:“诸君要知道知难行易的道理,可以参考我的学说。” 【“知难行易”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理论基础】: 关于“知”与“行”的关系,过去中国的传统是认为行比知要困难,即所谓“知之非艰,行之惟艰”。孙中山认为这种旧的知行理念把难和易完全弄颠倒了,造成人们“以难为易,以易...

“知行合一”、“知行并进,相知为用”这两个观点用马哲的观点分析都是...
观的活动,或者是孤立的人类个体的日常活动以及个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经验。二是注 重“知”对“行”的引导和支配作用,突出了主观能动性。从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及至 近代启蒙思想家梁启超的“新民说”、谭嗣同的“心力说”以及孙中山重视革命理论作 用的“知难行易说”,都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在知行关...

辩论赛三辩技巧
1919年,杜威到中国不久即与孙中山会晤,两人论及知行之关系,杜威对中山先生说:“过重实用,则反不切实用,没有人在西方相信‘知’是一件容易的事。”{28}在中国的演讲中,他也多次论及知行关系问题: 我闻中国古代有“知之非艰,行之维艰”的话。试验的方法,却与之相反。这是只有行然后可以知,没有动作便没有...

如何理解 知行合一?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阳明文化的核心。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从道德教育上看,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

建国方略为什么第一章是以饮食为证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孙中山积极主张“知难行易”说,本意并非要在知行关系的哲理探讨方面有所作为。实际上,他的有关论述并不严密周全,从学术意义上分析,也并无特别之处。重要的是孙中山想通过鼓吹“知难行易”说,从解放思想入手,动员广大民众,积极行动起来,投身现代化建设。“故先作学说,以破此心理之大敌,而出国...

知行合一,究竟是什么意思
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这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阳明文化的核心。

知行合一,究竟是什么意思
因为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王守仁认为: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这无疑是有其深刻之处的。“知道是行的想法,行是知道的工作;知道是行的开始,行是知识。”它意味着道德是人类行为的指导思想,是按照道德要求实现“良知”的努力。在道德...

认识论的认知定义
F.费利尔在《形而上学原理》(1854)一书中首先使用的,他把哲学区分为本体论和认识论两个部分。在中国传统哲学中,认识与实践的关系表述为“知”与“行”的关系。从孔子到孙中山,都十分重视知行问题的探讨,提出许多深刻的思想。中国古代先贤在研究知行关系时,有的强调知先行后,认为行就是知,...

知难行易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