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时期中国在哪些方面开始向现代化发展

作者&投稿:能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政治 财经 文教 军事

决定立宪
1906年9月1日,慈禧太后下诏颁布预备仿行立宪。秋,戴鸿慈发表《出使九国日记》。1907年,考察政治馆改为宪政编查馆,奕劻兼任宪政编查馆大臣,馆员中有沈家本、杨度。奕劻对立法工作给予支持。同年成立资政院筹备处,命溥伦、孙家鼐为资政院总裁。
1907年,张謇、汤寿潜等人在上海成立预备立宪公会,之后各地立宪公会纷纷建立。
1908年8月,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和《逐年筹备事宜清单》及“臣民权利义务”、“议院法要领”、“选举法要领”等三个附录,规定第二年即举行地方咨议局和中央资政院选举,计划以九年时间筹备宪法。整份宪法大纲有浓厚君权色彩,但亦基本上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并规定臣民有言论、著作、出版、集会、结社、拥有财产、选举和被选举议员等的权利。与此同时,清廷亦放宽了对报刊及政党的限制。11月15日,慈禧太后及光绪帝逝世。
溥仪继位后,其父摄政王载沣遵循皇兄光绪帝的遗嘱,加快立宪的进程。1909年(宣统元年),各省咨议局选举。1910年(宣统二年九月初一日),资政院举行第一次开院礼。
1911年5月,摄政王载沣任命庆亲王奕劻(皇族)为内阁总理大臣,筹组新内阁,新内阁部院首长共有13名成员,其中满人8名、汉人4名、蒙古人1名,8名满人当中有6人为宗室、1人为觉罗,被当时革命党及立宪派讽刺称为“皇族内阁”。
中央行政改革
1906年,清政府宣示“仿行宪政”次日,即颁布改革官制的上谕,著派载泽、世续、那桐、荣庆、铁良、戴鸿慈及袁世凯共同制定中央官制方案。
1906年9月,朝廷下诏订定新中央官制,改六部为十一部;初仍保留内阁及军机处,改大理寺为大理院,又设立资政院及审计院。
地方行政改革
1902年,山西巡抚赵尔巽建议重整保甲制度等地方行政改革,包括成立警察及扩大地方组织职能。
1905年,朝廷谕令厘定县级以下行政官制。
1907年,颁布外官制,削减督抚财权及军权;民政部统领全国巡警道。
地方自治措施
1906年,袁世凯已于天津成立地方的“自治研究所”及天津县议事会。
1908年,清廷亦开始筹备,设立城镇乡以至厅州县各级自治研究所,并拟定《各省咨议局章程》,定于1914年完成。各省咨议局职能由初议的仅有向督抚提供意见、参与立法、评断下级自治会纠纷、接受民间请愿提升至有权质询督抚之施政,及议请更正;督抚如无异议必须施行咨议局议案、以及议员有言论免责权。咨议局选举主要由士绅参与,由选民选出选举人再选出议员,而选举权及被选权有财产、学历、资望出身及年龄等限制,有利士绅力量之集结,其民主性并不充分,不过,在1910年,各省咨议局联合十数省督抚向中央政府施压,迫使北京提早立宪及召开国会,是为速开国会请愿活动;咨议局亦有与中央政府就铁路国有化政策问题为民请命、进行抗争,是为保路运动。
财经

财政整顿
1906年,度支部颁布《清理财政明定办法六项》,负责统一各中央地方衙门收支、统筹外债借还、考核各省银号以及规定对各省越时造报财政之惩处
税制改革
由度支大臣载泽兼任督办盐政大臣,统理全国盐政行政用人之权履行,并在1902年之《中英商约》中商讨有关免厘加税之条款。而在现代财政预算的组成上,1907年福州道御史赵炳麟奏请中央制定全国预算 。最终,于1910年清廷首次编制第一次全国预算
币制改革
在1910年颁布《国币则例》二十四条,划一银币及铜币之重量和成色,但由于当时市面流通之旧币总值达十五亿以上,回收的财政费用已是政府难以承担,最终清廷需要于1911年4月15日向美英法德四国财团贷款一千万英镑,以推行有关币制改革。
铁路发展
1900-1905年间铁路总体发展为三千二百哩。唯除全长201公里的京张铁路为本国修建外,其余铁路均为外国持有部分股权下所修建。

文教

改革科举
在1901年6月3日,张之洞请降旨改革科举,同年7月26日,张与同两江总督刘坤一会奏改革文科及罢废武科;并提倡兴办西学学校,以在十年内三科渐次取缔科举。于是在同年8月29日,清廷下诏自1902年开始,按张之洞于之建议改革文科及罢废武科。文科头场试中国政治史事论五篇,第二场试各国政治艺学策五道,第三场试四书义两篇及五经义一篇,且不准用八股文,亦不可以书法定高下。次年3月13日,袁世凯及张之洞再上奏请递减科举名额,以免阻碍学校发展,1904年1月13日,朝廷颁布按十年三科内减尽科举,以回应张之洞及袁世凯的建议。最终,在1905年9月2日,日俄战争结果促使直隶总督袁世凯、盛京将军赵尔巽、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周馥、两广总督岑春煊及湖南巡抚端方六人上奏废科举,朝廷从议,废除了实行千余年的科举制度。
兴办学校
代之而起的是西方的学校制度,在五年的蒙养院及八年的小学堂教育中,学生必修经史、文学、算术、地理、体操,选读手工、图画;而在五年中学教育中,则必修经史、文学、算术、地理、体操、外文、物理、化学、图画,选读法制、理财;三年的高等学堂教育,分目则分作政科和艺科,政科科目有论理、经学、算学、地理、外文、物理、法学、理财,艺科科目则有伦理、中外历史、算学、物理、化学、动植学、地质、矿产、图画、体操。最后在大学教育中,学生则可分科主修政治、文学、商务、农业、格致(物理)、工艺、医术及经学
留学生计划
1903年10月,清政府颁布《奖励游学毕业生章程》,规定凡中国留日学生在日本普通中学5年毕业,得优等文凭者,给予拔贡出身;在日本文部省直辖之各高等院校及程度相当的各项实业学校3年毕业,得优等文凭者,给予举人出身;在大学专科某科或数科,毕业后有选科或普通毕业文凭者,给予进士出身;在国立大学及程度相当的官立学堂中3年毕业,得学士文凭者,给予翰林出身;5年毕业,得博士文凭者,除给予翰林出身外,这给予翰林升阶。最初,在洋务运动期间的留学生计划大都留学英美法等国家,不过,由于庚子赔款后政府财政紧拙,结果清末改革中的留学生计划大都留学日本。至1907年,留日学生总数达一万五千人。

军事

军官训练
清廷在1901年废除武举考试;1903年设中央练兵处统筹全国军队训练,禁止各省自练军队,并订定军官训练制度:由三年各省的初级军事学堂晋升至全国共有四所的国立陆军中学堂进修两年,再前往部队见习半年 ,最后晋升至陆军高等学堂;学堂的教习以日人为主
军械
1901年,因团乱后列强禁止中国输入外国兵器,清廷乃设立汉阳、上海及广州三大兵工厂,至1910年其生产已可供应全国所需之山炮、弹药、连发来福枪及机关枪。
陆军
1905年,改北洋六镇为新建陆军,江苏所练自强军由直隶总督袁世凯统领,袁之北洋西镇由陆军部统管;中央设军咨处,由皇族毓朗及载涛管理。年二十至廿五的青年须服正规役三年及预备役两年;清廷原计划在十年内建立三十六镇约五十万正规军(一万二千五百人一镇)由陆军部辖下之参谋部统领;后改为1912年完成,但直至1911年只编成14镇及20旅约十九万人。在新征兵制取代旧有绿营世袭制下,军队待遇亦有所提升。
海军
1902年,北洋水师帮统萨镇冰提出复兴海军方法四点:第一:派海军士官留学日本、第二:于江阴设水师学堂、第三:以马尾船厂为修舰基地、第四:于烟台及福州设海军镇守府,而于1908年陆军部提调姚锡光提出《筹海军刍议》,按“急就”及“分年”两法重建海军,所谓“急就”,即将现有南洋、北洋、湖广舰队共二十八舰合编为巡洋及巡江舰队,配合其他军港、机厂及编订全年经费预算等措施,合共开支五十万两,以应付甲午后海防空洞的当下所需;而所谓“分年”,即希望在十多年内,购置十八至三十艘战舰,建造船坞、军港及培训人才,合共开支为七千七百万两至一亿九千万两,以复当年北洋舰队之盛况。于是在1908年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杨士骧命严复草拟振兴海军计划,分为五个重点,包括:购置轻型舰只;重整水师学堂以培育人才;集中重建一处军港以防御欧美、监控澎台;加强海军的规划及体制,以强化训练、部署及统筹;以“分期筹款”及“各省分担”的方法解决经费问题,清廷更于1909年设“筹办海军事务处”,由肃亲王善耆、陆军部尚书铁良、提督萨镇冰及庆亲王奕劻主管,于1910年筹办海军事务处更进化为海军部,令海军事务更为专门独立,并由中央直接统筹,可见海军事务的受重视程度。

1、经济领域。①地主阶级改革派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②地主阶级洋务派领导了洋务运动,其间经历了从重工业到轻工业,从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到商办的过程。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运动.的起步。③民族资产阶级开始创办近代工业。
2、政治领域。①《资政新篇》是中国第一个较为完整的近代化方案。②洋务派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并未将政治体制的近代化提上议事日程。③总理衙门的设立,标志中国外交走向近代化。
3、思想文化领域。开始“西学东渐",创办新式学堂,培养科技人才。
4、军事领域。创建近代海军。

轻工业 军工业


号称全国的经济中心,苏州在明清时期究竟有多厉害?
但是大家知道在明清时期的苏州,可要比现在更加耀眼,就如同与现在的上海一样,而在当时上海仅仅是一座小渔村。当时的苏州完全就是全国的工商业和经济中心,曾经有不少古典小说和古诗都描绘了苏州阊门外的繁华景象,在当时无论是印刷厂,还是丝绸手工业,都主要集中在苏州发展,同时也是运河南北的商业集散...

唐宋时期中国南北方人口分布变化原因?
三、明清时期,南方富饶,南迁已无优惠政策 宋朝以后,南方已经成为富饶之地,明清时期江南的经济已经在国内占有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对漕运影响重大的京杭大运河治理与黄河的治理一道,一度被列为户部的头等大事。清朝前期的江南省更是全国最富有、土豪的地区,甚至高陵和山地也被一些寺庙和道观所开垦和占据...

在明清两朝的鼎盛时期,封建经济高度繁荣,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手工业方面:私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商业和城市方面:(1)商品流通扩大,广泛使用白银,商业资本活跃.(2)出现专门的手工业产品和原料集散地.(3)工商业市镇兴起.第一,区域经济的发展.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的发展是明清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特点.中国地域辽阔,南北东西自然条件差异很大,发展背景...

在中国,究竟是明朝的经济强还是清朝的经济强?
据统计,在康熙时期,清朝全国的人口为两千一百万,等到康熙驾崩的时候,全国人口已经破亿了。乾隆二十年,全国人口为两亿,等到乾隆驾崩,人口总数已经到了三亿。道光帝时期更加明显,清朝人口涨到了四点一亿,约为世界人口的百分之四十。因此,在清朝,中国就承受着巨大的人口压力。

求:明清时期西方殖民者的东来和中国的抗衡的相关史实
即《尼布楚条约》。条约明确划分了中俄两国的东段边界。《尼布楚条约》是中俄双方在平等的基础上,没有任何强制和压力的影响下签订的。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只是鸦片战争后,由于清朝统治的腐败,这个条约被破坏。等等很多的,上网一搜就是了 ...

日本是在清朝开始侵略中国的?
日本(以国家之名)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确实是从清朝(末年)开始的。而在此之前,虽然中、日之间(在唐、元、明朝)也发生过战争,但要么交战地点不在中国境内(如唐倭白江口之战发生在今韩国锦江入海口附近,所以算不上是对中国的侵略),要么只是流寇骚扰(不是正规军入侵,比如明朝的抗倭战争)。

我国清朝时期的哪个藩属国,到了民国还没忘前来进贡?
严格说来,1891年英国就占领了坎巨提,并实施了有效管辖,而且这里本来就不是中国领土,只是属地而已,清政府和继之的民国政府也都没有对这里实施过有效管辖,事实上,民国时期的地图上,坎巨提也一直被标注于国境之外。1963年中巴签订边界协定之前,坎巨提一直属于巴方管辖。正式划界后,我们也尊重并沿袭...

英国为什么不在乾隆时期入侵中国?
18世纪的世界是飞速发展的世界,虽然这种发展几乎与大清乾隆朝没有关系,但是这种发展带来的世界进步还不足以让远在重洋之外的英国能入侵中国大清朝。大清乾隆朝是非常稳定的一个朝代,虽然边疆有些摩擦,内部有些小叛乱,但是整体国力来说还是非常的强盛的,甚至在整个世界领域来说,都是数一数二的强国。...

明清时期,中国在经济、思想、科技方面的一些变化是与世界同步的吗?_百 ...
虽然在清朝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但是就那会的国力来看,在经济方面可以说仍然不虚任何一个国家。而在思想上就是我们与世界脱轨的一方面,由于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太过于深厚,再加上当时国家比较昌盛,所以营造出了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拒绝学习世界文化,天朝上国的概念故步自封,导致世界其他国家都在逐渐...

清朝成为中国历史第一个幅员辽阔的统一多名族国家的原因是什么?_百度...
清朝:体现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清朝前期以强盛国力所奠定和巩固的中国疆域,促进了民族凝聚力的不断增加,在晚清时期受到外国侵略时,中国各地区民族皆为了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而对列强作出抗争,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清代的民族政策与以前历代相比有那些独特的地方?从顺治帝起,清朝统治者吸取了元朝灭亡的教训,...

内黄县18684259683: 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四个阶段是什么? -
产轰硫酸: 1、第一阶段:中国近代化的孕育:(1840—1860) 阶段特征:这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旧式农民战争时期.基本历史特征:在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下,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由农耕文明时代开始向工...

内黄县18684259683: 19世纪末20年代初,人们在文化生活方面开始近代化的表现主要有哪些?
产轰硫酸: 随着中国近代化的起步,民族企业兴起,如这一时期的荣氏集团,大生纱厂,有了第一部戏剧定军山,开始用电报,商务印书馆的诞生,申报在上海兴起

内黄县18684259683: 如何评价中国向现代社会过渡评价清末三次改革 -
产轰硫酸: 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洋务新政、戊戌变法和清新政作为近代史上三次改革事件依次出现.从三次新的主要内容来看,它们均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军事四个方面的改革,...

内黄县18684259683: 晚清时期中国社会分化为哪些主要阶段
产轰硫酸: 晚清社会主要指的是1840年——1912年,主要分为三个阶段:1840——1860年前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的开始;1860——1895年: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加深;1895——1912年: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清朝的终结

内黄县18684259683: 列举明清时期我国近代化因素萌发趋向的表现
产轰硫酸: 中国的近代化最初发端于国防近代化.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等人就购买和采用了西方先进的武器船舰,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始.另一种意见侧重从生产关系的变化和新经济因素出现的角度考察,认为鸦片战争后中国商业、金融业中已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经营方式和生产关系产生,因此中国的近代化始于鸦片战争以后至洋务运动发生之前的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还有一种意见则认为,中国的近代化是有关的思想先行产生,时间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而作为具有一定规模,并且是有明确意识和目的的近代化运动,则应该是肇始于洋务运动.

内黄县18684259683: 概括并结合史实说明宋元、明清时期,我国在科技发展方面的特点,并结合当时的相关社会背景,指出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 -
产轰硫酸:[答案] 特点与举例:宋元:(1)科学技术有突出发展,特别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在宋代有划时代的发展.如:毕升发明活字... (2)西学东渐(西方近代科学开始传入中国).《泰西水法》介绍了欧洲先进的水利技术和工具;西方传教士将西方的天文...

内黄县18684259683: 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开端是清末预备立宪还是戊戌变法 -
产轰硫酸: 都不是,从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用舰炮轰开中国国门开始中国就开始了近代化进程,预备立宪和戊戌变法都是清朝为图强自救进行的近代化改革运动.

内黄县18684259683: 简要概括明清时期的时代特征 -
产轰硫酸:[答案] 这个问题涉及面太广了,我就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科技方面简要概述一下. 1、政治 明朝:虽然仍然是封建社会,君主专制,但在明朝是期开始出现民主制及选举制的雏形,有了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萌芽,民间政治氛围浓厚,民间也是可以...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