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史上有什么趣闻轶事吗?

作者&投稿:愈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洗墨池
王羲之7岁练习书法,勤奋好学。17岁时他把父亲秘藏的前代书法论著偷来阅读,看熟了就练着写,他每天坐在池子边练字,送走黄昏,迎来黎明,写完了多多少少的墨水,写烂了多多少少的笔头,每天练完字就在池水里洗笔,天长日久竟将一池水都洗成了墨色,这就是人们今天在绍兴看到的传说中的墨池。
2、掘墓偷艺
钟繇是东汉末年人,他对于书法学习十分的执着热衷,几乎已经到达痴狂的地步。韦诞也是当时一位书法家,钟繇想向韦诞借阅这本“笔论”,但韦诞就是不肯,三番五次的拒绝,钟繇气得捶胸呕血,幸亏曹操用五灵丹救了他一命。等到韦诞过世后,钟繇便派人从坟墓中挖出那本书,反覆研究,最后了解用笔的奥妙。
3、侍郎行者
唐开元时,有一位名为徐安贞的人,作官时因怕事被牵累,逃隐到山里。因病声哑不能言语。数年之后,某佛寺要选擅长书法的人,为寺庙的梁柱书写楹联。徐安贞不留意跨过放置在地上的梁柱,犯了大忌。庙中住持很生气,用手杖打他的背,他赶紧用手在地上写道:“我虽不能说话,但学过大字书法,期望能让我试试看”。结果,姑且让他一试之生,庙里的僧众都心悦诚服,心甘情愿地请他全部书写,而不计较他的过错。
4、笔冢
智永禅师为隋、唐间人,是王羲之的第七世孙,因十分用功练习书法,用坏的毛笔都弃置在大竹篓里,经年累月之生,积了五大篓,于是他自己作了铭文,并埋葬了这些笔头,称为笔冢,可见得他爱书惜物的襟怀。
5、铁门限
智永禅师擅长楷书、草书,能傅王羲之的风范。他虽然在永兴寺修行,但是书法的名气却愈来愈响亮。很多人都透过各种关系来索求他的书法作品,人来人往络绎不绝,门槛都被踩坏了,他只好将门槛用铁皮包起来,人们就笑称为“铁门限


有趣的汉字表现在哪些地方?
力对办说,牛啥呀,有钱就拎两包出来横晃呀?平对苹说,哥们,用点好洗发膏吧,瞧你脑袋脏的,都长草了。日对曰说,哟,我说朋友,几天不见,胖这么多?驴对马说,大兄弟,跑的快没用,赶紧把户口上了吧!月对肖说,姐姐,快点告诉我,哪能整这么酷的头型呀?孝对教说,有点文化就想办班...

中国书法发展史简要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文字差异很大,是发展经济文化的一大障碍。秦始皇兼并天下,丞相李斯主持统一全国文字,使之整齐化一,这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伟大功绩。从汉字书法的发展上看,魏晋是完成书体演变的承上启下的重要历史阶段。是篆隶真行草诸体咸备俱臻完善的一代。汉隶定型化了迄今为止的方块汉字的基本形态...

关于草书的历史
《石鼓文》在书法史上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它的字体是典型的秦国书风,并对后来秦朝小篆的出现产生了很大影响。同时其本身的艺术成就也很高,它的结体方正匀整,舒展大方,线条饱满圆润,笔意浓厚,在《石鼓文》字里行间已经找不出象形图画的痕迹,完全是由线条组成的符号结构。 秦代书法编辑统一文字春秋战国时期,...

中国传统书法介绍
甲骨文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第一块瑰宝,其笔法已有粗细、轻重、疾徐的变化,下笔轻而疾,行笔粗而重,收笔快而捷,具有一定的节奏感。笔画转折处方圆皆有,方者动峭,圆者柔润。其线条比陶文更为和谐流畅,为中国书法特有的线的艺术奠定了基调和韵律。甲骨文结体长方,奠定汉字的字型。甲骨文的结体随体异形,任其自然。

书法的发展历程
而中国书法也开始有了比较广泛的生活基础。春秋战国时代的中国在政治上是一个分裂的时期,在秦始皇帝统一六国之前,各诸侯国在文字、货币、度量衡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由于历史的原因,汉字形态的发展出现了民间和官方两条路线。因此,汉字的具体形态在从大篆向小篆的发展过程,并不是一个线性一致的过程。后来的人们...

怎样将中国书法简史概括成表格的形式
中国书法简史 为中国书法奠定基础的先秦书法 中国书法,艺苑菁华,历数千年。从历史上大致可分为: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民国。谈及中国书法史,有一个问题不能回避,即:最早的书法是什么样子? 文字在出世并投入使用之后,需要一个成熟过程。甲骨文,是目前可以见到的...

王羲之,颜真卿的书法特点
颜真卿书法特点:楷书端庄雄伟,气势开张;行书遭劲舒和,神采飞动。颜真卿在书学史上以“颜体”缔造了一个独特的书学境界。他的真书雄秀端庄,结字由初唐的瘦长变为方形,方中见圆,具有向心力。用笔浑厚强劲,善用中锋笔法,饶有筋骨,亦有锋芒,一般横画略细,竖画、点、撇与捺略粗。这一书风,...

为何晋唐的书法家格外有名?晋唐两朝的书法好在哪里?
为何晋唐的书法家格外有名?下面我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如果讲性格学的话,唐太宗应该写特别雄强的书法,但是我们看到的唐太宗书法都是飘逸多姿的,比如《温泉铭》(唐太宗为骊山温泉撰写的一块行书碑文,也是我国书法史上第一部行书刻碑,原石已遗失。拓本原藏敦煌藏经洞,现藏于法国巴黎国立图书...

书法历史
中国书法史是和汉字发展史一致的,至今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了。可以辨认的最早文字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甲骨文,后来又发现刻在鼓形石上的石鼓文,再就是刻在青铜器上的金文,这些后来统称为大篆。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由李斯领导统一文字,史称秦篆,又称小篆。后有名程邈者,在小篆基础上创隶书。

世界上哪些国家和中国一样有书法艺术?
1、非汉字书法有阿拉伯书法、梵文字母书写的书法、越南国语字书法、蒙古文书法、乌尔都文字的书法等,都属于“非汉字书法”的范畴。2、其中,越南国语字书法是越南特有的一门艺术,近几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越南国语字,就是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3、在蒙古文书法史上,抒情的书法艺术精品也不乏其...

栾川县18615557649: 有关王羲之的故事 -
池祥薄芝: 书法是我国的传统艺术,古时候的读书人尤其重视,因此,历代都有成名的书法家.其中,最能够集书法大成,被后人尊称为「书圣」的,就是东晋的王羲之. 袒腹东床 王羲之的书法「铁画银钩」,流传千古,而他一生的趣闻轶事,也脍炙人...

栾川县18615557649: 简述中国书法的发展历史 -
池祥薄芝: 起源: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汉字在漫长的演变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方面起着思想交流、文化继承等重要的社会作用,另一方面它本身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采. ...

栾川县18615557649: 书法历史简介 -
池祥薄芝: 中国书法史是和汉字发展史一致的,至今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了.可以辨认的最早文字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甲骨文,后来又发现刻在鼓形石上的石鼓文,再就是刻在青铜器上的金文,这些后来统称为大篆. 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由李斯领...

栾川县18615557649: 中国书法艺术的魅力 -
池祥薄芝: 中国书法艺术的魅力,来自于中国古代至今一代又一代书法巨匠的辛勤汇总和艺术实践.由于中国古老的书法艺术起源于对形象的理解与艺术的浓缩,使现在书法作品肿依然可以令人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好与灿烂. 中国书法从诞生起传承了几千年...

栾川县18615557649: 书法最早起源于哪个朝代 -
池祥薄芝: 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 书法开始与秦代 可以从下面看出来: 李斯是我国秦代的政治家,也是中国书法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书法家.秦统一天下后,李斯升任丞相.当时社会的文字是很混乱的,于是李斯以小篆为标准,统一了全国的文字.李斯对小篆书法的发展影响极大,后代书法家都尊崇他为“小篆书法之祖”.李斯的小篆字体出神入化,结构精妙.传世的李斯书迹只有《泰山石刻》.李斯的笔法有力,字体结构上紧下松.整个看上去,碑文字体平稳端严,雍容典雅.《泰山石刻》的篆书,对后世影响深远,是小篆字体的楷模.李斯的《泰山石刻》是秦篆保留至今的惟一真迹.李斯的书法可以说是历代书法的魁首,他是我国最早的大书法家

栾川县18615557649: 这个人是谁?在古代,有个书法家,刻苦几十年,练就了一笔好字,世人
池祥薄芝: 这个人是张融. 南北朝时,南齐的张融是有名机智的善辩的书法家.齐高帝善书,亦喜书法家张融.张融对自己的草书很自满.高帝说:“你的字很好,但恨无二王之法....

栾川县18615557649: 中国书法史上,有诸多不朽的佳作足以彪炳千秋,其中被称为天下第一?
池祥薄芝: 传统观念认为天下第一行书是王羲之《兰亭集序》,但原帖相传已经随唐高宗李治葬如乾陵,现在流传的是冯承素的摹本和欧阳询、虞世南等人的临本.所以真迹究竟如何无从言说.所以第一行书应该是颜真卿的《祭侄文稿》,第二行书应该是米芾的《蜀素帖》,第三行书是傅山的《丹凤阁记》.

栾川县18615557649: 书法的历史?名人有哪些?各写什么书体著名?
池祥薄芝: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定型于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诸体,书法一直散发着艺术的魅力.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以不同的风貌反映出时代的精神,艺术青春常在.浏览历代书法,"...

栾川县18615557649: 中国书法史上最繁盛的时期是? -
池祥薄芝: 唐宋、魏晋 书法史最繁盛的时期也就就是名家辈出,开一代书法流派的时期 中国古代有许多著名书法家,其中以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苏轼、黄庭坚最为出色,他们主要生活在经济文化极其繁荣的唐宋时期.

栾川县18615557649: 魏晋以前的笔法和唐宋以后的有何不同 -
池祥薄芝: 魏晋南北朝的书法尚神韵,唐宋书法用笔点画圆润而有顿挫. 魏晋的楷、行、草都有飞速的发展,涌现出了大量的书法名家,如钟繇、“二王”、张猛龙等等,楷书甚至出现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可以说是中国书法史上一个强盛发展时期;唐代书法用笔点画圆润而有顿挫,且较多转侧而露锋芒,多数成正方形,整齐而不呆板,在庄严中有秀美之态.如徐浩的《嵩阳观碑》及1977年出土的《张庭硅墓志》和他的儿子徐珙的《崔祥祐辅墓志》等.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