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辨辫的区别口诀是什么?

作者&投稿:郝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辨,辩,辫的区别~

区别
1、“辨”的中间是一点一撇,意思是根据不同事物的特点,在认识上加以区别,例如:辨别、分辨、辨认等。有时与“辩”通用,例如:辨(辩)白、辨(辩)证。 
2、“辩”的中间是言字旁,意思是用语言来说明见解或主张,例如:辩驳、辩论、辩辞、辩解。 
3、“辫”的中间是绞丝,意思是把头发分叉编成的条条,例如:辫子、发辫、草辫、小辫子、梳辫子、抓辫子、马尾辫。

拓展资料1、辩
字词释义
“辩”即辩是非,别真伪,这种文体的特点是批驳一个错误论点,或辨析某些事实。如韩愈的《讳辩》、柳宗元的《桐叶封弟辩》,如:《两小儿辩日》
中国古代逻辑学术语。指对一个命题或论点的是非展开争论,亦泛指逻辑学。
《墨经·经上》说:"辩,争彼也。辩胜,当也。"认为"彼"是辩论的对象,指所争论的命题或论点。"辩"是对彼进行争论,或谓之是,或谓之非。如一个牲畜,"或谓之牛,或谓之非牛,是争彼也"。而论断与实际相符便是"当"。
在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中,各家都力图通过辩论,战胜论敌。辩论多了,逐渐摸索到一些应当遵循的法则,积累起一套辩论的方法。《墨经·小取》对辩的法则作了这样的说明:"夫辩者,将以明是非之分,审治乱之纪,明同异之处,察名实之理,处利害,决嫌疑焉。摹略万物之然,论求群言之比;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以类取,以类予;有诸己不非诸人,无诸己不求诸人。"
这里概括了当时辩的基本内容,"辩"称得上是一种专门学问,即辩学。它相当于近代的逻辑学,所以后世有人将逻辑学译为"辩学"。
2、辨
详细注解
(1)[动]
⑵ 同本义 [discriminate;distinguish]
辨,判也。——《说文》
辨,别也。——《小尔雅》
辨方正位。——《周礼·天官》
辨是与非。——《易·系辞下》
⑶ 又如:明辨是非;辨白(分辨清楚);辨色(辨别物色)。
⑷ 通“辩”。
①口头上争论 [argue]。
吾闻穷巷多怪,曲学多辨。——《商君书·更法》
传曰:析辞而为察,言物而为辨,君子贱之。——《荀子·解蔽》
②智慧。
《荀子·非十二子》:“言无用而辩,辩不惠而查,治之大殃也。”(清·王先谦《荀子集解》。“辩不惠而查”句中“辩”字衍文,“惠”当为“急”,参见本条下王念孙注,故今日之《荀子》书中该句为:“言无用而辩,不急而查,治之大殃也。”)
王念孙注曰:“此本作‘无用而辩,不急而察’。辩者智也,慧也,《广雅》:‘辩,慧也。’‘慧’通作‘惠’。《晋语》曰:‘巧文辩惠则贤。’《逸周书·宝典》篇曰:‘辩惠千智。’《商子·说民》篇曰:‘辩慧,乱之赞也。’‘辩’通作‘辨’。《大戴记·文王官人》篇曰:‘不学而性辩。’《荀子·性恶》篇曰:‘性质美而心辩知。’
《东周策》曰:‘两周辩知之士。’是辩与智慧同义。非‘辩论’之‘辩’。下文‘言辩而逆’,乃及言论耳。无用而辩,即辩而无用,非谓言无用而辩也。今本‘言’字涉下文‘言辩’而衍。不急而察,即察而不急,非谓辩不惠而察也。今本‘辩’字涉上句而衍。上文云‘甚察而不急,辩而无用’,今本‘急’字亦误作‘惠’。辩,见前‘甚察而不惠’下,是其明证矣。”
⑸通“平”,均平之平。
《荀子·富国》:“忠信、调和、均辨之至也”。
王念孙注曰:“辨,读为平。‘平’‘辨’古字通。若《尧典》‘平章’之为‘辨章’、‘平秩’之为‘辨秩’是也。说见段氏《古文尚书撰异》。忠与信,调与和,均与辨,皆同义。”
⑹ 通“班”。颁布 [promulgate]
吏以文法教训辨告,勿笞辱。——《汉书·高帝纪下》
辨社诸侯,出门见之,著以为戒。——《汉书·王莽传上》
又如:辨告(古代官吏将所订法律颁布告知民众)。
⑺治,治理之治。(古辨、辩通用,参见“详细解释”第4条之②,故辩亦可作“治”解。)
《荀子·不苟》:“上则能尊君,下则能爱民,物至而应,事起而辨,若是,则可谓通士矣。”
王念孙注曰:“辨者,治也。谓事起而能治之,非谓事有疑而能辨之也。《说文》:‘辨,治也。’昭元年《左传》‘主齐盟者谁能辩焉’,杜注与《说文》同。《荀子·王霸》篇‘儒者为之,必将曲辩’,杨注曰:‘辩,治也。’字或作‘辨’。《荀子·议兵》篇‘城郭不辨’,注曰:‘辨,治也。’合言之,则曰‘治辩’。
《荀子·儒效》篇曰:‘分不乱于上,能不穷于下,治辩之极也。’《荀子·王霸》篇曰:‘有加治辩强固之道焉。’(有,读为又。旧本‘有加’二字倒转,今据杨注乙正。杨以辨为分别,失之。)又曰:‘天下莫不平均,莫不治辩。’《荀子·议兵》篇曰:‘礼者,治辩之极也。’或作‘治辨’。
《荀子·荣辱》篇曰:‘君子修正治辨。’《荀子·正论》篇曰:‘上宣明则下治辨矣。’《荀子·礼论》篇曰:‘君者,治辨之主也。’以上凡言‘治辨’者,皆两字同义。倒言之,则曰‘辩治’。《小雅·采菽》传曰:‘平平,辩治也。’《荀子·君道》篇‘君者,善班治人者也’,‘班’亦与‘辩’同,《韩诗外传》作‘辩治’。《荀子·成相》篇:‘辩治上下。’”
⑻通“变”、“遍”,周遍之遍。
《荀子·不苟》:“以义变应,知当曲直故也”,俞樾注曰:“变,读为辩。《周易·文言》曰‘由辩之不早辩也’,《释文》曰:‘辩,荀作变。’《礼记·礼运》篇‘大夫死宗庙谓之变’,郑注曰:‘变,当为辩。’是‘变’与‘辩’古通。辩之言遍也。《仪礼·乡饮酒礼》‘众宾辩有脯醢’,《燕礼》‘大夫辩受酬’,郑注并云:‘今文辩作遍。’是其证也。‘变’与‘辩’通,则亦可借为‘遍’。以义变应者,以义遍应也。”
3、辫
字义
(1)本意〈文言义〉〖动〗交织,编结
织绳曰辫。——《通俗文》
女子头发辫而不垂。——《梁书·西北诸戎传》
(2)〖名〗发辫。分股编紧的头发
解辫请职。——南朝齐·丘迟《与陈伯之书》
又如:梳小辫儿;发辫
(3)〖名〗像辫子一样的条状物
如:蒜辫儿;草帽辫儿
(4)〈方言〉〖量〗用于像辫子一类的东西
籍其家,得金箔金二万九千二百五十片,金钱六十辫。——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佞幸盘荒一》
又如:一辫蒜。
(5)〈方言〉〖动〗编成(辫子)
如:辫辫子

一撇一点念作辨,辩论用嘴要有言,中间是绞丝,好把辫子编。

有心能辨别, 有言能辩论, 有丝能扎辫, 有瓜能开花。

辩辨辫的区别口诀:丝带来把小辫扎,能言善语把理辩,竖撇巧将分辨搭。

一、辩

拼音:biàn,部首:辛,笔画:16,繁体:辩,五笔:UYUH。

释义:争论;说明是非、真假。

组词:辩论、争辩、辩解、辩才、辩白、辩辞、强辩、辩正、声辩、辩证、论辩。

二、辨

拼音:biàn,部首:辛,笔画:16,繁体:辨,五笔:UYTU。

释义:

1、区别;分析。

2、古又同“辩”。

组词:辨认、分辨、辨析、辨明、辨别、辨识、辨正、辨证、索辨、辨捷、臆辨。

三、辫

拼音:biàn,部首:辛,笔画:17,繁体:辫,五笔:UXUH。

释义:

1、把头发分股编成的带状物

a、发辫。

b、像辫子的东西。

c、喻把柄。

2、像辫子的东西。

组词:辫子、辫髻、绦辫、发辫、南辫、辫绳、髫辫、辫蒜、辫群、草辫、小辫。

笔顺



扩展资料:

一、辫子 [ biàn zi ] 

释义:

1、把头发分股交叉编成的条条儿。

2、像辫子的东西。

3、比喻把柄。

二、绦辫 [ tāo biàn ] 

释义:发辫。

三、发辫 [ fà biàn ] 

释义:长发编绕而成的辫子。

四、南辫 [ nán biàn ] 

释义:古指我国西南的少数民族。其俗编发为辫,故称。

五、辫绳 [ biàn shéng ] 

释义:

1、分股交叉编成的像发辫一样的绳子。

2、扎发辫用的头绳。



谢谢你的关注
辩辨辫的区别口诀:丝带来把小辫扎,能言善语把理辩,竖撇巧将分辨搭。
一、辩
拼音:biàn,部首:辛,笔画:16,繁体:辩,五笔:UYUH。
释义:争论;说明是非、真假。
组词:辩论、争辩、辩解、辩才、辩白、辩辞、强辩、辩正、声辩、辩证、论辩。
二、辨
拼音:biàn,部首:辛,笔画:16,繁体:辨,五笔:UYTU。
释义:
1、区别;分析。
2、古又同“辩”。
组词:辨认、分辨、辨析、辨明、辨别、辨识、辨正、辨证、索辨、辨捷、臆辨。
三、辫
拼音:biàn,部首:辛,笔画:17,繁体:辫,五笔:UXUH。
释义:
1、把头发分股编成的带状物
a、发辫。
b、像辫子的东西。
c、喻把柄。
2、像辫子的东西。
组词:辫子、辫髻、绦辫、发辫、南辫、辫绳、髫辫、辫蒜、辫群、草辫、小辫。
欢迎关注




区分辨和辩
一、意思不同 “辨”意思是:指分别、判别;察看,察觉。“辩”意思是:指判别、分别;争论是非曲直。二、用法不同 1、辨:多用于表示辨别、察看。例句:他的字迹潦草难以辨识。2、辩:通常用于表示争论是非曲直。例句:假若不满对方的妄加批评,就应该公开答辩。

...辨”“辫”“瓣’的不同部件标成红色,以帮助学生更好区别...
【答案】:A 知觉的基本特性包含四个内容: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和恒常性。选择性是指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地反映的特性就叫知觉的选择性。其中被清楚地知觉到的客体叫对象,未被清楚地知觉到的客体叫背景。题干中老师将不同部件标成红色,以帮助学生更好区别,属于...

辨辫辩组词有哪些
辨辫辩组词有:辨别、辨证、辩解、辩驳、辩白。以下是对上述组词的详细解释:辨别:通过事物的特点或性质进行对比,从而确定其区别或不同点。例如:“他们正在仔细辨别真假物品。”此词常用于描述对比和确认的过程。辨证:与辩证法有关的一种说法,它侧重于论证或分析问题,特别是对某一事物的...

辩,辨,辫,瓣,各能组什么词
辩,辨,辫,瓣组词:争辩、辩证、辩解、辩论、分辩 分辨、思辨、辨别、辨证、辨认 辫绳、发辫、髫辫、辫发、小辫 花瓣,豆瓣酱,

形近字 辩辨
不辨真伪 distinguish; discern difference 分辨 clearly distinguish right from wrong 明辨是非 【1】名词 (姓氏) a surname Bian Qing 辨清 【2】动词 区别;分析:分~|~别|明~。【辨别】biàn bié (动)根据不同事物的特点,分析比较,使易混事物区分开来,着重指分辨,分别。~真伪。(作...

新国辫与华语辫的区别
辨别方式不一样。新国辩与华语辩是辩论的两种方式,经查询辩论资料显示,新国辩和华语辩的区别为辨别的方式不一样,新国辩辨别的是事物潜在的意思,而华语辩辨别的是事物的内在。

评坪苹燥躁操饿俄娥辨辫瓣这些字有什么特点
评坪苹;燥躁操;饿俄娥;辨辫瓣;都是形声字.(就是偏旁不同,读音一样或相似).

弛俊缰辨辫辩组词
松弛、俊俏、缰绳、辨别、发辫、辩论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满意请采纳,谢谢。

戊戌戍戎口诀怎么读
汉字顺口溜 1、乌、鸟: “乌”鸦是“鸟”,黑的看不见。2、坐、座、做: 两人站土上,坐车擦土忙, 座位请加“广”,做事就用单人旁。3、瓣、辫、辩、辨: 花瓣落了结大瓜,发丝来把小辫扎, 能言善语把理辩,竖撇辨字笑开颜。4、燥、操、澡、噪、躁:用水来洗澡,伸手来做操,...

辩,辫,辨,乖,乘,瞪,凳,朗,郎,措,惜,莹,荧,的组词
辩 不屑置辩 辩证 争辩 辩解 辩论 分辩 逞辩 雄辩 辫 辫子 小辫子 翘辫子 辫髻 抓辫子 解辫 发辫 抓小辫子 辨 分辨 思辨 辨别 辨证 辨认 明辨是非 辨析 不辨菽麦 乖 乖戾 乖张 乖舛 乖巧 乖僻 时乖命蹇 乖违 乖觉 乘 乘舆 千乘之国 万乘 乘机 上乘 有机可乘 乘风破浪 家乘 ...

竹山县18023986964: 请给“辨、辩、辫”编几句顺口溜来区别字形. -
逄珍赖氨:[答案] 一撇一点念作辨,辩论用嘴要有言,中间是绞丝,好把辫子编. 有心能辨别,有言能辩论,有丝能扎辫,有瓜能开花.

竹山县18023986964: 辩 辨 辫用编顺口溜的办法来区别记忆越通顺越好 -
逄珍赖氨:[答案] 辩论要用嘴,分辨需两点,辫子缠丝带.

竹山县18023986964: 如何分辨辩,辨,辫,瓣 -
逄珍赖氨:[答案] “辩”中间有言字旁,与语言有关,组词“辩论、狡辩”.“辨”,是辨别区分的意思,组词“明辨是非”.“辫”,中间是绞死,与头发有关,组词“辫子”.“瓣”,组词“花瓣”.前三个都读"bian",四声,后一个读"ban",四声.

竹山县18023986964: 照样子写 比如“辨辩辫瓣”方法一:中间点撇仔细辨,中间有言来争辩,中间种瓜长花瓣,中间青丝扎成辫方法二:大姐绞丝编个辫,二姐点撇不分辨,三... -
逄珍赖氨:[答案] 旁边有人长得俊,旁边有山真险峻,旁边一立立马竣,

竹山县18023986964: 副和幅,辩,辨和辫怎么区分? -
逄珍赖氨:[答案] 副,量词(1.一组或一套,如“一~手套”,“全~武装”;2.指态度,如“一~笑脸”). 幅,量词,用于布帛、图画等:画.布 辩,用于语言、文字上的争辩、辩论 辨,用心去分别事物的时候用“辨”,中间是“心”的变体 辫:这只用于辫子

竹山县18023986964: 辨,辩,辫的区别 -
逄珍赖氨:[答案] 辨,动词,主要指用视觉、嗅觉、味觉、触摸等方式感知、区别事务,如分辨. 辩,动词,主要指用言语来解释、说明问题,如辩论 辫,名词,就是辫子

竹山县18023986964: 用”辩”和”辨”写一个顺口溜 -
逄珍赖氨:[答案] 一撇一点念作辨,辩论用嘴要有言,中间是绞丝,好把辫子编. 辩辫瓣要分清,听我把它说分明. 唇枪舌战论不休,小小言旁藏里头. 麻花辫子粗又长,中央是个绕丝旁. 花朵瓣瓣开得鲜,一个小瓜悬中间. 遇上它们在一起,仔细端详看分明. 有用麻烦给...

竹山县18023986964: 用辫 辩瓣 编一个顺口溜 -
逄珍赖氨:[答案] 辩辫瓣要分清,听我把它说分明. 唇枪舌战论不休,小小言旁藏里头. 麻花辫子粗又长,中央是个绕丝旁. 花朵瓣瓣开得鲜,一个小瓜悬中间. 遇上它们在一起,仔细端详看分明.

竹山县18023986964: 辩辨辫辡办辧辫,这几个字有什么区别 -
逄珍赖氨: 点撇为分辨,有言是辩论,绞丝是辫子,瓜地开花有花瓣 .“辨”的中间是一点一撇,意思是根据不同事物的特点,在认识上加以区别,例如:辨别、分辨、辨认等.有时与“辩”通用,例如:辨(辩)白、辨(辩)证.“辩”的中间是言字旁,意思是用语言来说明见解或主张,例如:辩驳、辩论、辩辞.“辫”的中间是绞丝,意思是把头发分叉编成的条条,例如:辫子;方言中也可用作量词,用于编成的像辫子的东西,例如:一辫蒜.而“瓣”的中间是“瓜”,指花瓣或植物的种子、果实可以分开的小块,有时也用作量词,例如:四瓣橘子.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