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斜杠青年?要不要做斜杠青年?

作者&投稿:端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何看待斜杠青年?要不要做斜杠青年?~


你想做“斜杠青年”吗?

最近,“斜杠青年”这个词,快烂大街了。

有人打着“斜杠青年”的旗号大肆宣扬“月入十万”、“一周挣了五位数”、“一天赚了200万”,有人反驳说“不是斜杠青年也能月入十万”。好像说来说去,都离不开钱。

我想说,你月入十万百万,关我毛事呢?

本来很好一个概念,被糟蹋成这样,感觉实在可惜。忍不住写写这个话题(实在没什么别的可写)。

前不久,某位斜杠大神说了,我做斜杠就是为了钱啊。要不然我每天早上5点起床,下班回家笔耕不辍,拼命买书看书、参加培训班,难道是为了“为人民服务”吗?

是的,为了钱没错,这无可厚非。人人都爱钱,没人跟钱有仇。

但是总把赚了多少钱挂在嘴上,唯恐世人不知,就让人觉得很low。

另外,这样做会造成一个非常不好的影响:让那些不明就里的人,下意识的将斜杠青年与金钱之间画上等号。最可怕的是,把金钱作为斜杠的唯一追求,甚至天真的以为,一旦斜杠起来,就很容易赚大钱。

这就属于24k纯“毁人不倦”了。“斜杠青年”这个词,也被你们带入了深渊。

在这里,提醒一下斜杠的脑残粉们,请明白这样一个基本常识:每个人的成功都不可能完全复制。都有其特定时机、特定环境的作用。别人这样做能月入十万,即使你完全照搬,也很难达到这样的效果,因为时过境迁了。所以,醒醒吧。

好了,掰扯完这些,我们来还“斜杠青年”一个公道。

1 什么是斜杠青年?

“斜杠青年”这个词来源于英文Slash,出自《纽约时报》专栏作家麦瑞克?阿尔伯撰写的书籍《双重职业》,指的是一群不再满足“单一职业”的生活方式,而选择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
这些人在自我介绍中会用斜杠来区分,例如,张三,记者/演员/摄影师,“斜杠”便成了他们的代名词。
近几年,斜杠青年已经越来越流行,逐渐成为年轻人热衷的生活方式。

我最先知道这个词,是从一篇文章《多重职业将成为全球发展新趋势》那里得知的。文章作者Susan Kuang,自称是一个坚持独立思考的80后。文章主要论述了“斜杠青年”会成为未来大趋势的种种必然原因。此文论据翔实、论证严密,读罢直叫人拍腿叫绝:说出了我想说的话啊,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方式啊,原来不只我一个人这么想啊!!!由此,“斜杠青年”这个概念一下子就打进了我的脑海,并且对这种生活方式深表赞同。



文中说到,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年轻人不再满足于工业时代遗留下来的,固定时间固定场所的雇佣工作机制;不再满足于由精细社会分工为他们安排的,螺丝钉性质的枯燥重复工作。他们更愿意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并且身兼数职。例如,白天是在公司写代码的程序员,晚上就化身为独立书评人,周末摇身一变成为儿童手绘培训师。多重身份,不一而足。

文中说到,随着人才取代资本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企业将不一定继续是人才组织的最好形式。移动互联的深度发展,使得个人可以跨越机构,通过线上线下的各种方式,直接提供服务,获得报酬。你拥有的技能越多,能够获得酬劳的方式就越多。由此成为斜杠。

这种多元化的生活方式,是他们基于自由意志的选择,是他们追求个人全面发展的必然结果。

2 做斜杠青年很难吗?
无情的告诉你,很难!

想做斜杠,你得先拥有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作为后盾,保证不断粮。并且在做好这份工作的基础上,还有足够的时间来经营你的斜杠。你能利用的斜杠时间有哪些呢?无非就是下班、周末、节假日等零碎时间。那么,你凭什么认为,你可以靠这些零碎时间,达到专职人员的市场竞争力?

上面提到的Susan Kuang,她也不是从学校一毕业就能斜杠的。她先在一家公司工作了6年,打工这六年,无时无刻不感受到强烈的压抑和束缚:一方面被明确分工的商业机构限定在有限的职能范围,无法发挥全能的优势;一方面每天处在要产出和数据的压力环境中,极大的压抑了她的创造力。即使是这样,她也坚持了6年,觉得自身能力培养起来了之后,才选择离职、专职斜杠。

她在文章《我的Slash生活方式》中写道:“我之所以能够支撑得起Slash的生活方式,是因为我有全面的综合能力:既有艺术和理想的一面,又有理性和逻辑的一面;不仅懂商业,还懂得人性;能说、能写、还能设计;除此之外,还有超强的学习、思考、创造和执行能力。”你有吗?

你们所熟知的六神,他都日入200万了,为什么不肯离职,专职做斜杠呢?或许最大的原因就是,斜杠收入还不稳定。这个月收入6位数,一旦停下来,下个月可能就是零。所以六神像上了发条、打了鸡血一样拼命的读书、参加培训,以便扩大所谓可怜的“信息不对称”,维持自身的江湖地位。

他们的斜杠领域千篇一律的都是知识管理、时间管理、个人IP等等,他们所教授的课程也不过是简单的方法论,他们只是知识的搬运工,并没有进行知识的深加工,很容易被模仿,。所以他们很焦虑,就像拉磨的驴子,唯有不停的旋转才能保证不断粮。

然而,即使就是如此这般,你能做到吗?

你有他那么强烈的内心驱动力吗?你有他那么不折不扣的切实执行力吗?你没有。告诉你成功的方法了,你也不一定能做到,因为你懒;即使你做到了,你也不一定更成功,因为时机变了。

3 我所理解的斜杠青年
韩寒说,理想和情怀就像内裤,没必要逢人就展示给他们看。即使是镶了金边的内裤,它也只是内裤。
你赚了多少钱这种事,也是如此,它也像内裤一样,自己知道就行了,即使你这个内裤价值不菲,也没有必要拿出来标榜。天天喊赚了多少钱,是不是除了钱,实在没啥好展示的了。

更可气的是,他们还扯着“斜杠青年”的噱头喊钱。拜托,请不要毁了这个词,好吗?

斜杠青年本是一个人追求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一种状态。享受生活的多姿多彩。如果能顺便带来一点收入,自然皆大欢喜。没有收入也不必严苛自己。更不能把赚钱作为斜杠的唯一目的。因为这样很容易斜着斜着就跑偏了。很容易因为走得太远,忘记了为什么出发。

Susan Kuang是真正意义上的斜杠青年,她跨越多个不同的领域进行多线产品的开发,今天是人文相关的项目,明天是写作和逻辑,后天是英语,接下来可能是舞蹈和其他艺术。工作内容既丰富又有趣,永远不会因为重复而感到无聊。这种跨领域频繁切换让大脑处于高度活跃的状态,思维变得越累越灵活,创造力也越来越强。

另外,多重职业也为她带来经济上的优势。多重职业意味着多重收入,永远不用担心收入会断掉,因为每一个项目都有一个独立的现金流“管道”,互不影响。即使一条管道断掉,还有其他管道在,而且她还会不断搭建新的管道。努力经营好每一个管道,把它们变成持续的、最好是被动的现金流,她的总收入就能保持稳定增加。

其实最打动我的,不是她的现金流多么充足,而是字里行间,透漏出来的那种对于当下生活状态的快乐与满足,以及行文的严谨、踏实、低调与奢华。这让我看到了一个斜杠青年该有的样子。我想,这才应该是,我们所追求的Slash生活吧。

如果你觉得,斜杠带给你的不安与焦虑,远远大于快乐,那你还是不要斜杠了吧?也许螺丝钉的工作更适合你。

最后我想说,不管斜杠,还是不斜杠,请一定记住,挣多少钱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做喜欢的事,并且享受这个过程。

END


文/彭小亮
一个坚持独立思考的80后

1.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到底什么是“斜杠青年”。实际上,“斜杠青年”这个翻译并不准确,因为英文原词Slash中并没有包含“青年”的意思,而“青年”这个词会让人联想到“文艺青年”。正是因为这种不自觉的联想,“斜杠青年”才会给人一种不踏实,不靠谱的感觉。但其实,斜杠与年龄毫无关系,我倒是觉得,越成熟的人成为斜杠的可能性越大,因为时间和阅历会让人更了解自己,并且有足够多的时间投入到喜欢的事情上。

2.“斜杠青年”他们到底内心的真实渴望是什么样的?过自己想要的生活的希望。曾经不止一个人问过我这样的问题:不喜欢自己现在的工作怎么办?说实话,能够通过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来谋生是件极其幸运的事情,这是因为大部分人在要开始找工作的时候,还根本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3.其实我们并不能戴着有色的眼光来看待这四个字。“斜杠青年”是一种能够让你的业余生活更充实和更有趣的生活方式,但它更是一种策略——一种让你在保持现有收入的同时做真正喜欢的事情的策略,一种让你对抗未来不确定性的策略。尽管听上去美好,但成为“斜杠青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任何一种技能的修炼和优势的获得都离不开自律,以及长期的努力和付出。

4.在我眼里的斜杠青年并没有什么歧义,人生在世哪有那么复杂呢?我认为,“斜杠青年”要既能展现自己的生活态度,又能展现自己的工作能力。要能称得上“斜杠青年”。或许当我们用现实的眼光去看待工作,把它仅仅当作一种维持生计的手段,然后用工作之外的时间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不会如此纠结了

来说说我斜杠青年的生活吧,我身边的斜杠青年还挺多的,但是他们都非常非常努力。


“斜杠青年”来源于英文Slash,出自《纽约时报》专栏作家麦瑞克·阿尔伯撰写的书籍《双重职业》,指的是一群不再满足“专一职业”的生活方式,而选择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这些人在自我介绍中会用斜杠来区分,例如:徐丹妮,自媒体人/活动策划/摄影师,“斜杠”便成了一个人的代名词。


我身边最早成为“斜杠青年”的是一位认识的哥哥,暂且叫他小U吧。当我在高中为高考而努力刷题的时候,他读大学,利用兼职的钱开始背包自由行,学摄影。每年放假回来都能听到他分享在路上的各种趣闻见识,让我好生羡慕。而等我读大学开始背包行的时候,他通过工作挣钱去实现潜水、攀岩、爬山的心愿,并利用业余时间开始学金融的知识。依旧继续着一边工作一边旅行的故事,不同的是足迹开始遍布世界各地。

看过非洲大草原上野生动物群的壮观场面,也去过印度的垂死之家做义工,在土耳其乘坐热气球,在澳洲玩跳伞……一边旅行一边通过拍照卖图片给图库,拟稿给杂志来实现财务上的开源。

后来,他辞职了。成为了一名真正的斜杠青年,自由职业。

开了一家青旅,来自世界各地的人都可以在他这里分享故事。他也分享自己的故事,依旧通过做不同行业的许多事情来实现财务上的自由。有客户找他拍纪录片,也有客户找他写文章,之前所学的金融知识在自己的创业项目上也有一定的帮助。

其实这个职业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也是进步的体现。这种进步使人类摆脱“工业革命”带来的限制和束缚,释放天性。

我问他辞职以后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他说现在过得挺自由的,是很多人理想中的生活,但是压力也大。失去了所谓的“稳定”,甚至有时候会有上顿没下顿,但是获得了相对而言的自由,不管是精神上还是财务上。

也许是受身边的人影响,也许也是自己骨子里那份热爱自由的心,我也尝试了一段时间的“斜杠青年”生活。

大学以前学的钢琴和英语,大学里学过的摄影、在坚持的写作,以及之前在公司的工作经验里有做新媒体、淘宝运营的经验,都对我成为“斜杠青年”有帮助。

在过去的半年里,我尝试身兼数职:英语老师/中文老师/供稿者/摄影师/淘宝店主……

很多人不知道我在忙什么,是因为我压根就没告诉任何人我在做的事。

我教外国人说中文,我教中国人说英语;

我给杂志供稿写文章、卖自己的摄影图片;

我开淘宝店,贩卖一些自己设计的包包也卖大众喜欢的……

嗯,确实挺自由的。不过我对时间管理很严格,每天、每周、每月的工作任务都会量化,自己要达成的目标以及如何分解它。也遇见了很多困难和瓶颈,那些辛苦的过程不多说,都是通往自由路上的垫脚石。

有人问我,做一名斜杠青年容易吗?

答案是:非常不容易,不是你们想象中那种睡到自然醒,数钱数到手抽筋的生活状态呀。

我有忙到手上一天接三个活计跑了整个昆明城,也有着急的项目加班加点做出来给客户。没有周末、没有固定上、下班时间,一个不小心你有可能渐渐就习惯没有规律的生活,导致更多的问题……

斜杠青年最多的是时间,最难控制的也是时间。一旦失去了公司里的规章制度束缚,你需要的如果没有强大的内心和抗压能力,没有强大的执行力,不要轻易尝试斜杠青年的“自由生活”。

那么关键的问题来了:如何成为一名斜杠青年呢?


1、先专注做好一件事。

别忙着辞职,别忙着羡慕别人飞来飞去的生活。好好把你手头上能做的事情做好,如果想成为自由作者,坚持每周都阅读新书籍获取灵感,坚持写作分享有阅读价值的东西。如果想成为自由摄影师,就每天抽空学习摄影知识、抽空去练习拍照。10000小时定律大家都知道,可是真正能坚持下来的又有多少呢?没有坚持一件事到一定时间之前,千万别辞职。

2、用现有的资源去突破行业壁垒。

我也不是毕业就创业的,积累和学习了两年之后才渐渐尝试。选定自己想要发展的领域,积累资源和资金,坚持做好一些事,慢慢的更多资源就会向你靠拢。做好最坏的打算,有想法就去行动,不拖延。

3、做想做的事,而不是赚钱的事。

身边有许多创业的前辈,现在都过得不错。而他们最开始的创业都是出于热爱某个行业的某领域,而不是看到哪个行业赚钱,就进去哪个行业。也只有在一个行业内渐渐积累,才会拥有更多资源和人脉,去做更多事情。兴趣爱好本来就是最好的老师,不是吗?

4、学会记录和分析。

自己工作后的经历、经验记录下来,并认真做每月分析、年度分析。目标达成率多少,哪些事情是必须完成的,哪些事情是由于什么原因没有完成的。如果是创业了,就更应该要坚持记录自己的创业点滴,遇到困难和问题的时候知道从哪里着手分析、解决问题。

5、一定要做的时间管理。

执行力再强大的人,面对一堆事情要处理时也会有头疼的时候。所以必须得做好时间管理,分清楚任务的主次重要程度,以及每个任务都给自己时间节点。我自己的时间管理本上写满了各个大、小项目的时间分配,朋友看到说我对自己严格到可怕,太过于知道自己每天该做什么。

这或许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一个时代:年轻人不再需要依赖家庭背景、拼人脉或拼财力,而是可以完完全全通过自身的实力和才能获得成功。


这些都是我自己的斜杠青年经验,有利有弊,关键自己的取舍。

你看完之后,是否想做斜杠青年呢?



从什么时候起,斜杠青年(Slash)成了一个话题。

似乎你如果不是斜杠青年,或者不想成为一个斜杠青年,你就不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似的。

其实这是个炒冷饭的词,用一个词形容就很明白我的意思——Polymath,博学家(形容在多个范畴领域都非常出众的人)。要知道早在几百年前的文艺复兴时期就涌现了大把类似的人,那些可都是甩出现在动辄就自称为斜杠青年的人几千条街的响当当的人物,比如最著名的达芬奇。


我没有贬低博才的意思,任何一个人都有权利、有梦想去追求成为各个领域的佼佼者,但这就好比时尚,总是换个外皮重新出现在舞台上。

所以,不要因为自己是斜杠青年就沾沾自喜,也无需刻意追求多加几个斜杠。

首先,大多数人的斜杠都无非是个爱好、兴趣,我没有资格定义达到什么样的成就才能把这个标签加入自己的斜杠后(当然,一定不止是创造财富的能力),但至少我知道在每个领域都有大批佼佼者,不是你加个斜杠就能跟他们相提并论的。

其次,许多时候,斜杠只代表了你多元化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没什么值得骄傲,与其刻意追求,还不如去追求财务自由,因为当你自由了之后,你有能力选择更好地进入许多领域(每次安利财务自由的概念,我自己都烦了,但这才是比起皮毛,更该追求的东西)。


总之,斜杠青年并不是一种职业,你也无需追赶,哪怕你是开连锁店买葱油饼的,只要你有能力使之成为你的现金流永动机,你有大把的时间精力去投入任何一个领域,成为一个多元化的斜杠青年。

千万别再被社会上的“热点”欺骗,相信我,斜杠带给你的蝇头小利远不如追求财务自由来得实在。



乐之读老师发表了一篇文章《非斜杠青年,月入十万,有多难?》,其中观点强调:

  • 斜杠青年,只是知识的“搬运工”,而无力进行知识的“深加工”。

把“伪斜杠青年”的问题展示的一览无余。文中提倡在自己的领域上不断深挖,从而成为“非斜杠青年”,让自己获得更高的收入,更好的发展。这个观点非常犀利,堪称对于很多浮躁着叫嚣想要“斜杠”的青年和中年们一针很痛的疫苗。与此同时,可以看得出来,作者乐之读老师本身是一个关注职业深度和高度的专业主义者,非常推崇的是“非斜杠”状态。
我以前也非常反感随随便便给自己贴上“斜杠青年”标签的人,因为正是这些“伪斜杠”把“斜杠青年”这个名词给玩坏了的。

什么是真正的斜杠青年

在乐之读老师的文章中,也列举了一些大家都熟悉和公认的斜杠代表人物,比如李笑来,比如古典,比如秋叶。考虑到他们的年龄因素,可能用“青年”这个词有些冒昧,而用“中年”形容可能稍有孟浪,所以,乐之读老师的文章专门形容他们为“斜杠大神”。其实,大叔也好,大神也罢,严格的说,只有他们才是真正有资格成为“斜杠”。
在我的认知中,“斜杠青年”从来不是一个很容易的事情。更不是随随便便分析发展几个小清新的爱好就自诩为“斜杠青年”的年轻人。那么,真正的“斜杠青年”是什么人呢?
斜杠青年是“多重职业者”。这里重读音节是“多重职业”而不是“多重”。他们一定是拥有多重精深技能的人,而不是仅仅有几个小爱好,他们所有的“斜杠”,都是可以做的专业和职业的工作。比如秋叶大叔,做PPT培训可以营销千万级别的收入,写书也同样可以著作等身。他们的职业经历和身份是不断叠加在一起的,每个斜杠都代表一份出色的业绩,一份被市场所认可的职业。

为什么要成为斜杠青年

乐之读老师在他的文章中强调的另一个观点是:

时间盈余,是你应该获得升迁,或是跳槽到更好的工作岗位的机会!在这样的职场“收获期”,你放弃现有的积累,另起炉灶,去搞一些新的尝试,那就活该你一辈子在自己的职业发展上无所建树了。

这是非常精辟的论述。人的职业规划往往有四个维度,发展的方向各不相同: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高度。这是在当下行业领域更高层次发展的维度。不管是职务升迁,还是视野层次的提升,都是如此。

  •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深度。这是一种匠人精神的体现,让自己专注于某个领域中不断沉淀,深入钻研,乐在其中。

  •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广度。这是一种多领域的切换,这是一种可以让自己的生命变得更加精彩的开放式心态。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温度。这是一种考虑健康、亲情和家庭平衡的内求心态,强调个人的家庭和社交角色重要性。

四种维度,各有不同,每个人都可以围绕一个或几个维度去深入发展。对于大多数职场人士来说,要么专注于高度的提升,升职加薪,要么醉心于深度的钻研和业务技能的沉淀。只是对于很多职场人来说,可能因为平台、个人层次视野、或很多客观因素导致自己无法在某个领域进行深度和高度的发展,因此会考虑把自己和本职专业不相关的兴趣进行进一步深挖,提升到志趣的境界,能够不仅自得其乐,而且服务大众。在海关当小公务员的当年明月就是这么写作《明朝那些事儿》的,在三线城市当项目经理的六神就是这样签约简书、讲课、出书《让未来现在就来》的……

成为斜杠青年从来都很难


真正的斜杠青年,从来不是简单的喜欢,然后就能轻轻松松获得。除了天赋,需要的努力要比单纯的非斜杠还要多,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斜杠。想要成为斜杠青年的人很多,真正能够成为斜杠青年的人很少。无非两种人可以真正斜杠成功:

  • 第一种是真正的天才。他们的天资过人,又选择了正确的前进方向,他们在某一段时间内做好一份工作,做到极致,然后再次选择一个新的领域,把之前的收获和积累叠加上去,成为更加靠谱的“斜杠青年”。特斯拉、达芬奇、弘一法师莫不如是。

  • 另一种是被压抑住的人才。他们在某个领域上因为各种客观限制,无法突破到更高层次上去,但也已经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到当下的最好,但他们暂时不打算完全放弃当下的职业、环境或者状态。所以他们在遵守职业道德和职业规则的前提下进行转型,把技能跃迁到其他领域上去,给社会、老板、客户以价值,从而获得丰厚的回报。这里我最为推崇的,是亲爱的简书签约作者彭小六以及秋叶大叔。所谓“被压抑”并非真的有人在职场上的刻意压制,而是客观上他们不需要或者没有必要去放弃当下工作,对他们来说,微创业更适合,仅此而已。

这两种类型的“斜杠青年”,前者才华惊艳自不必说,后者付出的努力也一定要超过一般的“非斜杠”。所以,做个真正的“斜杠青年”,并非简单的分身有术就可以实现,正如乐之读老师在他博文中写的那样:

我们所看到的很多牛人,看似斜杠,但只要仔细地看看他们的履历,你会发现他们是在成功了之后才斜杠,而非因为斜杠而成功。

斜杠,从来不是那么轻而易举的事情。



来说说我斜杠青年的生活吧,我身边的斜杠青年还挺多的,但是他们都非常非常努力。


“斜杠青年”来源于英文Slash,出自《纽约时报》专栏作家麦瑞克·阿尔伯撰写的书籍《双重职业》,指的是一群不再满足“专一职业”的生活方式,而选择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这些人在自我介绍中会用斜杠来区分,例如:徐丹妮,自媒体人/活动策划/摄影师,“斜杠”便成了一个人的代名词。


我身边最早成为“斜杠青年”的是一位认识的哥哥,暂且叫他小U吧。当我在高中为高考而努力刷题的时候,他读大学,利用兼职的钱开始背包自由行,学摄影。每年放假回来都能听到他分享在路上的各种趣闻见识,让我好生羡慕。而等我读大学开始背包行的时候,他通过工作挣钱去实现潜水、攀岩、爬山的心愿,并利用业余时间开始学金融的知识。依旧继续着一边工作一边旅行的故事,不同的是足迹开始遍布世界各地。

看过非洲大草原上野生动物群的壮观场面,也去过印度的垂死之家做义工,在土耳其乘坐热气球,在澳洲玩跳伞……一边旅行一边通过拍照卖图片给图库,拟稿给杂志来实现财务上的开源。

后来,他辞职了。成为了一名真正的斜杠青年,自由职业。

开了一家青旅,来自世界各地的人都可以在他这里分享故事。他也分享自己的故事,依旧通过做不同行业的许多事情来实现财务上的自由。有客户找他拍纪录片,也有客户找他写文章,之前所学的金融知识在自己的创业项目上也有一定的帮助。

其实这个职业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也是进步的体现。这种进步使人类摆脱“工业革命”带来的限制和束缚,释放天性。

我问他辞职以后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他说现在过得挺自由的,是很多人理想中的生活,但是压力也大。失去了所谓的“稳定”,甚至有时候会有上顿没下顿,但是获得了相对而言的自由,不管是精神上还是财务上。

也许是受身边的人影响,也许也是自己骨子里那份热爱自由的心,我也尝试了一段时间的“斜杠青年”生活。

大学以前学的钢琴和英语,大学里学过的摄影、在坚持的写作,以及之前在公司的工作经验里有做新媒体、淘宝运营的经验,都对我成为“斜杠青年”有帮助。

在过去的半年里,我尝试身兼数职:英语老师/中文老师/供稿者/摄影师/淘宝店主……

很多人不知道我在忙什么,是因为我压根就没告诉任何人我在做的事。

我教外国人说中文,我教中国人说英语;

我给杂志供稿写文章、卖自己的摄影图片;

我开淘宝店,贩卖一些自己设计的包包也卖大众喜欢的……

嗯,确实挺自由的。不过我对时间管理很严格,每天、每周、每月的工作任务都会量化,自己要达成的目标以及如何分解它。也遇见了很多困难和瓶颈,那些辛苦的过程不多说,都是通往自由路上的垫脚石。

有人问我,做一名斜杠青年容易吗?

答案是:非常不容易,不是你们想象中那种睡到自然醒,数钱数到手抽筋的生活状态呀。

我有忙到手上一天接三个活计跑了整个昆明城,也有着急的项目加班加点做出来给客户。没有周末、没有固定上、下班时间,一个不小心你有可能渐渐就习惯没有规律的生活,导致更多的问题……

斜杠青年最多的是时间,最难控制的也是时间。一旦失去了公司里的规章制度束缚,你需要的如果没有强大的内心和抗压能力,没有强大的执行力,不要轻易尝试斜杠青年的“自由生活”。

那么关键的问题来了:如何成为一名斜杠青年呢?


1、先专注做好一件事。

别忙着辞职,别忙着羡慕别人飞来飞去的生活。好好把你手头上能做的事情做好,如果想成为自由作者,坚持每周都阅读新书籍获取灵感,坚持写作分享有阅读价值的东西。如果想成为自由摄影师,就每天抽空学习摄影知识、抽空去练习拍照。10000小时定律大家都知道,可是真正能坚持下来的又有多少呢?没有坚持一件事到一定时间之前,千万别辞职。

2、用现有的资源去突破行业壁垒。

我也不是毕业就创业的,积累和学习了两年之后才渐渐尝试。选定自己想要发展的领域,积累资源和资金,坚持做好一些事,慢慢的更多资源就会向你靠拢。做好最坏的打算,有想法就去行动,不拖延。

3、做想做的事,而不是赚钱的事。

身边有许多创业的前辈,现在都过得不错。而他们最开始的创业都是出于热爱某个行业的某领域,而不是看到哪个行业赚钱,就进去哪个行业。也只有在一个行业内渐渐积累,才会拥有更多资源和人脉,去做更多事情。兴趣爱好本来就是最好的老师,不是吗?

4、学会记录和分析。

自己工作后的经历、经验记录下来,并认真做每月分析、年度分析。目标达成率多少,哪些事情是必须完成的,哪些事情是由于什么原因没有完成的。如果是创业了,就更应该要坚持记录自己的创业点滴,遇到困难和问题的时候知道从哪里着手分析、解决问题。

5、一定要做的时间管理。

执行力再强大的人,面对一堆事情要处理时也会有头疼的时候。所以必须得做好时间管理,分清楚任务的主次重要程度,以及每个任务都给自己时间节点。我自己的时间管理本上写满了各个大、小项目的时间分配,朋友看到说我对自己严格到可怕,太过于知道自己每天该做什么。

这或许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一个时代:年轻人不再需要依赖家庭背景、拼人脉或拼财力,而是可以完完全全通过自身的实力和才能获得成功。


这些都是我自己的斜杠青年经验,有利有弊,关键自己的取舍。

你看完之后,是否想做斜杠青年呢?



古往今来Slasher我只认达芬奇!“SLASH”,中文意思是斜杆,概念出自于2007年《纽约时报》专栏作家Marci Alboher写的一本书《One Person/multiple careers: A New Model for Work Life Sucess》。指那些完全或半自由职业者,依靠不同的技能来获得收入。流行于国外,在国内一线城市也开始出现SLash的身影。

然而今天自称Slash的人多得像雨后春笋,满地开shit,我自认为是一个宽容而大度的人,在面对各种形形色色的婊时依然保持优雅。然而当Slash婊出现时,我整个人都不好了!


活抓一只野生Slash婊
我大学里有一个朋友,在微信简介里面写自己是Slash,一个集设计师、写手、歌手、吉他手、摄影师、影评者于一身的传奇女子。常常在票圈里高歌梦想和自由,配图必须咖啡加杂志,旅行标配必须海边加微单。

偶尔还会在她的照片里感受到坐在暖色清吧里的她手抱尤克里里,眼神中流露着王尔德般的忧郁。但可惜的是在朋友圈里面从没见过她的设计作品,也没见过她真人弹唱小视频,文章也不知道发在哪个网站。

某次比赛被分到同一个组,见她多才多艺的样子,想把ppt和团队的logo交给她设计~不料她极其不情愿,说自己是完美主义者,设计一个图案需要几个星期怕耽误了比赛。好,那就让她上台展示的时候弹首歌撑撑场面吧,她又说自己不习惯在那么多人面前弹。最后把她分到内容组,结果出来写出来东西的逻辑和语序不是一般人能看懂的(俗称狗屁不通),呵呵这样的水平告诉我你是写手?影评人?你TMD逗我啊?

虽然没发挥什么实际的用途,但整个筹备比赛的过程,她常以一种专家级别的姿态去评价和挑刺,说这个创意不够那个内容无聊,却又提不出具体的修改方案~比赛结束后,团队成绩一般,她还埋怨说因为自己的才华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整天查找资料整合资料大材小用了~呵呵

Slash婊最可恨的不是她装逼,而是装着装着真把自己当成一回事,即做不来自己吹嘘的事情,也不肯踏踏实实地做好分内工作,还强迫别人去听他说了等于没说的建议。现在越来越多人认识到她slash婊的性质,几乎没什么人找她合作了。

后来她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如今还大胆地在票圈里晒自己的杰作。只不过设计出来的logo业余到连我这样的行外人看着都觉得尴尬,写的文章也只在粉丝一百不到的个人公众号上面发表过,直播弹唱的美拍也只有500人在线收看(其中有499是僵尸粉、1人是她的合作伙伴)我曾问她:你将来打算做什么?她还傲然一笑道:I am a slash.港真,SLASH我没见过几个,可能是因为太年轻,身边倒是充斥着各式各样把自己当作Slash的Slash婊。

买个咖啡机回家摆着的就说自己是咖啡师,拿个佳能600D去东山口拍些照就说自己是摄影师,组个队在学校拍个微电影就当自己是编剧,唱个K被善意地夸奖一下就以为自己可以组乐队了。

这还不是最low逼的,他们还喜欢一边自high一边鄙视其他上班族或上学娃,自己不是整天迟到或者就是直接不到,和boss一言不合就谈情怀。然后一走不回头,妄想用他各种“特技”去自由职业,当自己的老板。

而下场多半不用想都知道,最后一个个抱着怀才不遇生不逢时的心情又回到朝九晚五泯杀人性的无趣工作去了。俗话说得好:“Too young Too simple”醒醒吧,很多你称之为技能的东西,连爱好都不算。

你的闲暇往往定了你的终身
我有另一个朋友,从小很喜欢画画,梦想是成为一个画家,开属于自己的画展。和众多艺考生一样,高考前经历了漫长的地狱式训练。那时她一人跑去了北京传闻最恐怖的艺考班,每天十几张十几张地画,画到手抽筋。除了吃饭睡觉就是画画,经常一个星期都没时间洗头。

经常饿了就啃个三明治,被老师骂到严重怀疑人生。后来顺利过了专业考试,临高考前3个月回学校突击文化课,最终以重本成绩考上了全国数一数二的美院。上了大学后的她依旧是每天画画画,几乎不翘课,有空就去看画展、请教大师,票圈很少更新,但一有更新就是国家级的个人作品和团队获奖。

如今她刚毕业,设计作品价值已经高达10万,在上海已开过3场私人画展。最近,她还以全校最优的成绩拿下保送名额,半年后将飞去英国爱丁堡大学继续深造。

以前我真的很欣赏那些标签“不会画画的摄影师不是好的吉他手”一类的年轻人。但后来发现,“一万小时”定律不可破,一个要身兼多重技能的人,不是上了年纪就是像达芬奇(除了画家,他还是雕刻家/建筑师/音乐家/数学家/工程师/发明家/解剖学家/地质学家/制图师/植物学家和作家)那样一天只睡2个小时了。

[爱好广泛]本身是一个优点。我并不是反对立志成为slash的人,也许今天的slash婊一直把那几样技能坚持下去,等十年二十年说不定还会真的成为名副其实的slash。

在业余去把爱好发展成技能,就像那个画画的朋友,在学有余力的时候她还会学学古筝、写写小说,如今她古筝已经到了4级水平,在红袖的粉丝已经破万。但毕竟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如果样样都浅尝辄止,没有任何能坚持一万小时的达到专家级别的技能的话,就会丧失立足之本。为了现实的房子车子票子,人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打造自身核心竞争力的。

我身边就有一个作品上过影院的编剧,常常需要闭关在一个出租屋里从早写到晚;
还有一个资深的咨询师,常常需要通宵达旦地做各种逻辑清晰严谨的行业分析;我的架子鼓老师,耳朵里常年需要塞着纸巾,因为一天10个小时的咚咚哒呲的敲鼓声容易损伤听力。他们凭着持之以恒的投入,步入专家行列。 每一样称之为技能的东西,背后都是时间的投资。而每个人一天只有24小时。

所以,如果没把内功修炼到极致,你还不足以谈slash.                 




大学生如何防止“内卷”?
随着大学生竞争的加剧,大学生不仅仅需要成为专业成绩优秀的学生,还需要成为多才多艺的“斜杠青年”。专业知识的学习是基础,很多大学生在大学时期,除了认真学习专业知识,还会参加兴趣社团,学习各种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发展自己的特长。我班里的一个同学,专业成绩一直很优秀,同时还利用业余时间学习软件编程,利用自己的编程...

大学生内卷吗,如何看待内卷?
随着大学生竞争的加剧,大学生不仅仅需要成为专业成绩优秀的学生,还需要成为多才多艺的“斜杠青年”。专业知识的学习是基础,很多大学生在大学时期,除了认真学习专业知识,还会参加兴趣社团,学习各种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发展自己的特长。我班里的一个同学,专业成绩一直很优秀,同时还利用业余时间学习软件编程,利用自己的编程...

应县15864403987: 如何看待斜杠青年一族 -
休滢美天: 斜杠就是抬杠吧? 斜杠有方向,你在看他举的那个例子是以偏概全的,还是普遍规律?以偏概全的,说明这个人愚昧,人品也值得怀疑,普遍现象的,说明他是个聪明人.

应县15864403987: 大家怎么看待斜杠青年,有些社交电商品牌,好像还在鼓励斜杠青年? -
休滢美天: 这几年的经济大环境下,大家的压力都比较大,像北上广一带,房子、车子的成本又高,一旦结婚生子、生了二胎,成本和压力更是增加了不少.更符合事实的基本逻辑,是这样的,现有“斜杠青年”“两栖青年”“副业刚需”现象,并具有...

应县15864403987: 为什么我不主张上班都上不好的人,追求做斜杠青年 -
休滢美天: 因为上班都上不好的人,本身对自己的定位都不够,做斜杠青年,自由职业者,首先的前提是拥有足够多的技能,在本职工作上没有突破的情况下,选择另一种生活方式的人,而不是做不好本职工作打着追求斜杠青年的幌子行事.

应县15864403987: 如何成为一名斜杠青年 -
休滢美天: 斜杠青年就是有技能有思想,追求不一样生活的青年,首先要修炼自己,让自己在某一专项中成为能者,然后多参加类似的活动,认识更多的有志青年,互相交流,不断进步.线下的沙龙很多,小鱼儿网的斜杠青年说就办的不错,只要想成为斜杠青年,总有很多途径到达的,加油.

应县15864403987: 为什么现在年轻人喜欢做“斜杠青年” -
休滢美天: 世界上总有那么一些暖心的人,不经意间分享出他们的善良.

应县15864403987: 职场新人适合做斜杠青年吗 -
休滢美天: 新进职场的你,即使是在校能力超群,也还是要多关注多学习,毕竟学校跟工 作还是有着本质区别的,无论是实际操作还是生活环境等,切记要态度谦和不 要狂妄自大.

应县15864403987: 现代社会出路很多,一个人可以身兼数职,如何成为一名斜杠青年? -
休滢美天: 要根据自己的爱好、学习能力、知识水平,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兼任一些自己能够应付的来的其他工作

应县15864403987: 我如何看待在朋友圈炫富,炫技,炫恩爱的斜杠青年 -
休滢美天: 年轻,社会风气导致的,人之常情的虚荣心!

应县15864403987: 有句话针对人是这样说的,性格决定命运,大家的看法是? -
休滢美天: 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是莎士比亚的名言 第一句话是:优秀是一种习惯.如果说优秀是一种习惯,那么懒惰也是一种习惯.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是日积月累养成的习惯.从现在起就要把优秀变成一种习惯,使我们的优秀行为习以为常,变成我们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