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风俗画

作者&投稿:拱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怎么理解山水画,写意画,宗教画,风俗画?区别是什么?~

山水画、宗教画、风俗画,这些是从绘画的内容来区分的,山水画是以自然风光为主题,宗教画则是以宗教故事、传说为主题,风俗画一般画的是世俗生活场景或人物。写意画是一种绘画手法,理论上与绘画的主题无关。

一、历史背景对于风俗画这一概念,我国古代虽然没有做出科学的定义和系统的论述,但是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风俗”一词用于绘画,在我国始见于魏晋时期,那时已经出现了以“风俗”为题材和命名的绘画作品,有文字记载的如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有:“晋明帝司马绍有‘人物风土图传于代’。”顾宝光的《越中风土图》就是直接以风俗画命名的作品,这是目前画史文献资料上最早明确的关于风俗画这一绘画门类的作品.
风俗画是反映城市、乡村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社会风俗的人物画。早在远古时期的岩画中,就已经出现了描绘人们生产和生活的画面。如将军崖的岩画、青海大通县孙家寨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舞蹈纹盆》等。虽然这些描绘事物的线条在今天看来十分简单笨拙,但是在文字尚未产生的年代,这些线条却令现代人为之折服、赞叹.
早期风俗画存在于汉代的辽阳、望都的墓室壁画和画像石、画像砖及帛画等类中,内容有舞蹈射猎、车马出行、百戏、农耕、宅院、历史故事等,它们可以说是风俗画的早期雏形,为风俗画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二、宽松的政治氛围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统一了中国。宋朝改革了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度,因而使许多出身贫寒的饱学之士能通过考试进入上流社会,同时,对那些上层贵族有所抑制,下层人民只要有才华,都有可能进入上流社会。有一例便能说明,有一次,宋太祖到西京视察,张其贤献十策,他回来后就对宋太宗说“:我至西京,惟得一张其贤,汝异时可用自辅。”后来宋太宗继位后,张其贤来考进士,宋太宗将一百多名士子不用,“盖为张其贤”,曾传为佳话。科举是当时选拔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也带来了更生活化更世俗化的艺术审美标准.
宋代帝王对书画艺术均有不同程度的偏爱,同时也更重视画院、画学的建设。宋朝建国不久,宋太祖就开始大量收集古今名画。开国之初,宋太宗就设立了翰林图画院,宋代是宫廷画院的鼎盛时期,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书画皇帝宋徽宗在位期间,在政治上没有什么建树,但他在艺术上却很有成就,书画具精,他的书法自成一家,后世称“瘦金体”,有“千字文卷”传世。于宋朝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设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宫廷绘画教育机构——画学。画学初建于国子监,后于大观四年改隶于翰林院图画院。宋徽宗任命米芾为书画学博士,整顿和健全画院组织。这所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宫廷绘画教育机构,有着完整健全的学制。它的招生、考试以及课程安排系统而周到。画院画家的职位,分学正、艺学、柢侯、待诏等级。画学所招收的学生,无论士流、杂流,凡是经过太学合法的考试,合格者都可入学。俞成《萤雪丛说》(卷上)载:“徽宗政和中,建设画学,用太学法补四方画工,以古人诗句命题,不知抡选几许人也。”如以“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为题,据说自第二名以下,都画空舟系于岸边,唯独第一名不同,他画一人卧于舟尾,横一孤舟,表现诗意并非无人无舟,仅无人渡水而已,人舟皆闲也。又如,“乱山藏古寺”、“踏花归来马蹄香”等。标准是“意高韵古”,不推崇模仿古人,而以能否体察诗意,是否具有创造力为上,这对提高画院画家的文学素养有很大的作用。宋代画院、画学的设立,也推动了风俗画在当时的繁荣.
还有一部分画家,由于其高超的技艺,早已在社会上有很高知名度,也被从社会各个阶层发掘进画院。如画家高益,本是于都市做小买卖的,被太宗近戚荐入画院,随后,高益又推荐“架舟来京”的市井画家燕文贵进入画院。宋代画院的不拘一格,便使得其画家组成结构多元化,这亦是宋代风俗画兴盛的重要因素.
三、繁荣的经济宋初,统治阶级采取了各种措施,发展农业和工商业。宋代的农业特别发达,尤其在江南地区,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称颂这最富庶的“鱼米之乡”。在工商业上,宋代的都城改变了唐代的坊(居民所居之处)与市(商品交易之处)区分制度,任何街道都可以开店营业,也取消了商业活动的时间规定,晚间夜市开放。北宋都城东京,是我国封建社会城市由封闭式的坊市分离向开放式的坊市合一转化的典型。东京街道拓宽后,临街的坊墙被拆除,住户被允许临街修盖凉棚、楼阁、门市,这种制度实质上也是允许人们沿街贸易,面街而居。据宋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灯宵月夕,雪际花时,乞巧登高,教池游苑。举目则青楼画绣户珠帘,雕车竞驻于天衢,宝马争驰于御路.
金翠耀目,罗绮飘香。新声巧于柳陌花街,按管弦于茶坊酒肆。八荒争揍,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当时北宋鼎盛时期,十万户以上的城市就有四五十个,东京的总人口已达一百五十万左右,当时的东京,是国际上最大最繁华的大型商业都会之一.
两宋时期,农业生产发达,工商业繁荣,城市规模也越来越大,在工商业较为发达的城市里,聚集了无数小商人与手工业者,从而形成了市民阶层。具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市民阶层,也追求高雅的诗歌绘画欣赏活动.
但他们的审美需求又带有一定自己阶层的特点,于是便出现了一些反映农村或市民生活的诗歌、小说、戏剧以及绘画艺术等专门的市民文化。多彩的市井生活,成为画家笔下绘画的新题材,这种以社会的中下层为描绘对象的绘画作品,符合新兴市民阶层的审美趣味,因而受到群众欢迎。正因为如此,宋代的职业画工才能够突破汉唐以来描绘宗教和贵族生活的限制,把绘画作品描绘的主题扩展到城乡生活的各个方面。如街市、货郎、村医、婴戏和乡居等,画家们创作出了一幅幅反映不同阶层审美需求的风俗画卷。如燕文贵的《七夕夜市图》、苏汉臣的《秋庭戏婴图》、王居正的《纺车图》等千古流传的风俗画杰作。王居正的《纺车图》(北京故宫藏),画面上有一个坐着的织妇,她一边给婴儿喂奶,一边摇动纺车,纺车前还站着一个老农妇,正在倒线,一副疲惫的神情。她们身上穿着打有补丁的破烂衣裳,真是“蚕妇寸丝不著体,豪家墙壁被纨绮”的贫富不均的生活的见证。画家从贫民的角度来反映社会生活,展现下层人民的朴实和清贫,表现了画家对下层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关爱。这亦是宋代风俗画兴盛的重要因素.
四、文化艺术基础宋朝因为内忧外患的社会现实,形成了与唐朝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内敛。唐代沉雄博大的文化氛围,孕育了唐人以丰腴为美的时代特征。宋代崇文抑武,大兴科举,取士的规模远过于唐朝。众多的孤寒之士登第踏入仕途,在此影响下,宋代的文学艺术倾向就体现为平和与理智,审美角度趋于内敛.
兼容并包的文化态度是宋在文化上的基本国策。在儒、道、释三教融会贯通的文化氛围中,产生了一种新儒学——程朱理学(又称宋学)。理学思想迅速在士大夫文人中蔓延,绘画也渐渐被渗透,一改“皇家富贵”程式,多画败荷雪雁,枯槎寒禽,远离世俗.
整个宋代绘画,无论宫廷还是民间,具体体现在设色方面,表现为由重色而转为喜用水墨。这一画风的转变,恰使其更适合于表现民间人物风俗的幽情逸趣。宋代的“文人画”与“宫廷画”都很繁荣,它们对风俗画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文化艺术氛围宽松,“雅俗并举”。宋代统治者崇文抑武的政治倾向,为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宽松的氛围以及广阔的空间,促进了宋文化艺术走向全面繁荣。这既有文人士大夫之气的雅文化,也有市井特色的俗文化,雅俗并举把宋文化推向极致。宋代的“雅文化”中也渗透了许多“俗文化”的成分。宋代的代表性文学—词,它的产生与市井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初写男女之情,后来才为文人士大夫抒情而用。北宋中后期,由于北宋朝廷长期实行“右文”政策,宋代的皇帝均重视文化,“唐宋八大家”中,就有六个是宋代的,宋代的绘画也是如此,宋代具有突出影响的画院绘画,多数画家来自民间,因丹青一技而被招入画院,他们接受过正统的教育,其作品也多倾向“雅文化”,但其“俗”的成分还是有明显的痕迹。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北京故宫藏),是我国绘画史上罕见的风俗画长卷。全画结构共分三段:首段写汴梁城郊风景;中段描写汴河,特别是拱桥,桥上,车水马龙,桥下,货船穿梭,上下呼应,非常热闹;后段描写市区街景。画家运用现实主义手法描绘了北宋首都汴梁城郊、汴河、城内居民在清明节时的动人景象,深刻揭示了12世纪我国都市各阶层人物的生活情状,也揭示了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面貌、民风民俗、经济活动、城市建筑等,《清明上河图》是研究我国古代历史、经济、文化等的重要依据,它以其高超的艺术技巧把宋代风俗画推进到更高的阶段.

风俗画是人物画的一种。是以社会生活风习为题材的人物画。始于汉代,如辽阳、望都等地墓室壁画和画像石、画像砖等。

风俗指的是某时代普遍的社会生活习俗。风俗画就是以这类习俗生活为题材的绘画,它采取客观的视角,真实地描绘社会习俗的场景,并不带政治的、宗教的或伦理的价值判断。当然,成功的风俗画,描绘的也一定是健康自然的社会习俗,带有浓厚的诗情画意。

历史介绍

中国风俗画从历史上流存的以风俗为题材的作品来看,最早的当属汉代的画像砖。由于汉初崇尚无为而治、与民生息,社会生产力取得了很大的恢复和发展,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也兴盛起来。商业的发展也带来了城市的繁荣和财富的积聚。社会生活不时地呈现出生机盎然的景象,这些在画像砖里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画像砖在四川、江苏、河南、山东等地都有大量出土,题材几乎涉及了社会习俗的各个方面,如宴饮、骑射、出巡、农桑、舞蹈、杂技等等。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柱杖无时夜扣门” 这是宋代诗人陆游描绘三春前后,农家祭社风俗的诗篇。在当时有许多画家也以民间风俗为题材,画了不少好作品。

宋代是中国风俗画创作的高峰期,其中最著名的有李嵩的《货郎图》和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风俗画的题材以山水画的形式出现,在宋代画家马远的作品里表现得最完美。

代表作品

《货郎图》 李嵩(宋)

《清明上河图》 张择端(宋)


《清明上河图》

《踏歌图》马远(宋)

《踏歌图》




夏尔丹的风俗画主要描写的是什么?
夏尔丹的风俗画主要是描写巴黎小资产阶级的日常生活,如《勤劳的母亲》、《集市归来》和《饭前祈祷》等。其中《饭前的祈祷》一画尤为著名。它描绘了一个普通市民充满人情味的家庭生活场景,充分展现了市民生活阶层的境遇和品格情操,给人以怡静和亲切的感觉。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什么为北宋风俗画作品?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画卷,北宋风俗画作品。传世名作、一级国宝。《清明上河图》是中国绘画史上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不但艺术水平高超,而且围绕着它还流传下来许多有趣的故事。 这幅画描绘的是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通过这幅画...

北宋画家张择端创作的风俗画什么属于国宝级文物
北宋画家张择端创作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属于国宝级文物。《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的繁荣景象,整幅画卷长5.287m、宽0.248m,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馆。它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政治价值,是我国的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总结,我们通过以上关于北宋画家...

北宋风俗画《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杰出作品,被公认为中国十大名画之一,至今仍被广泛研究和讨论。关于这幅画所描绘的季节,存在一定的争议。传统观点认为画面展现的是春季景色,然而,这种看法并非没有争议。首先,从植物的角度来看,画面中出现了多株柳树,它们的生长状态各异,有的光秃秃的,有的发芽,...

我国书画史上第一幅风俗画是什么
中国第一幅风俗画--《清明上河图》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国第一首长篇抒情诗--《离骚》中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 (357句,1785字)中国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中国第一部文言志怪神话小说集--《搜神记》中国第一部小说总集--《太平广记》中国第一部笔记体小学集--《...

春分有什么风俗画吗
春分,作为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的大约3月20日标志着这一时刻。在春分期间,民间有诸多习俗和传统活动:1. 春祭:春分是传统的祭祀节日之一,部分地区会举行春祭活动,以祈求来年丰收和家庭平安。2. 野游:随着春分时节的到来,气温逐渐回暖,天气晴朗,人们会趁着这个好时光外出野游、踏青,享受...

一般认为,北宋风俗画,《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_百度知 ...
一般认为北宋风俗画《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春季的景象。《清明上河图》画卷,北宋风俗画作品。传世名作、一级国宝。作者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是中国绘画史上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不但艺术水平高超,而且围绕着它还流传下来许多有趣的故事。这幅画描绘的是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

一般认为,北宋风俗画,《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_百度...
一般认为,《北宋风俗画》、《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春天季节的景象。《清明上河图》是北宋时期画家张择端创作的作品,从诞生至今,一般都认为该画所描绘的是北宋徽宗时代东京汴梁以及汴河两岸在清明时节的繁华热闹景象和自然风光。《清明上河图》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清明上河图》这在...

19世纪俄罗斯巡回画派在风俗画方面的表现形式是什么?
在风俗画方面,巡回画派在接受过去画家揭露性传统的同时,使主题更加深化。他们从表现压迫者和被压迫者的社会冲突,转向表现整个阶层之间的冲突。同时,在风俗画的表现形式上也更加完美,从而使风俗画的水平达到了历史的高峰。最重要的画家是雅罗申科(1840年—1898年)、马克西莫夫(1844年—1911年)和...

请问 福娃 是风俗画么?
福娃 是风俗画么---应该不是。应该是写意画吧。工笔画对线的要求是工整、细腻、严谨。写意画较工笔画更能体现所描绘景物的神韵,也更能直接地抒发作者的感情。你可以把工笔画理解为是一种精细型的,细节非常突出的画法,可以比作是西方的精细素描。写意画重神似。从福娃的画法上来看应该是神态强调得更...

新蔡县13177612899: 风俗画 - 搜狗百科
乐欣肾炎: 分开来看各自的概念: 风俗画----人物画的一种,是以社会生活风习为题材的人物画.始于汉代,如辽阳、望都等地墓室...建国后,风俗画反映了新的社会、新的人物...

新蔡县13177612899: 怎么理解山水画,写意画,宗教画,风俗画?区别是什么? -
乐欣肾炎: 山水画、宗教画、风俗画,这些是从绘画的内容来区分的,山水画是以自然风光为主题,宗教画则是以宗教故事、传说为主题,风俗画一般画的是世俗生活场景或人物.写意画是一种绘画手法,理论上与绘画的主题无关.

新蔡县13177612899: 风俗画出现于什么时期?
乐欣肾炎: 风俗画出现于隋唐时期,题材主要取自农村生活,如隋代田僧亮擅画农 家,阎立本曾画过田舍屏风十二扇,韩混的畜牛画也是农家风俗的一部分, 敦煌莫高窟壁画中也有不少农业耕作和市镇生活的场面.晚唐五代后,都市 生活逐渐进入画家的视野.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虽是人物画,但明显带 有风俗画倾向.宋代商业经济发展,都市日趋繁华,城市市民阶层壮大,市 民生活丰富多彩.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出现了历史上最为著名的风俗画长卷 -《清明上河图》.

新蔡县13177612899: 景物描写手法有哪些 -
乐欣肾炎: 1、正面描写(直接描写),是对人或环境的直接描述. 2、侧面描写(间接描写),通过对其他人或环境的描写,从侧面烘托所写人物、所写之景从而收到“烘云托月”的效果. 3、场面描写,是对许多人参加的大型的社会活动或生活、战斗、...

新蔡县13177612899: 风俗画有哪些特点 -
乐欣肾炎: 莫泊桑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短篇小说内容广泛,从各个方面反映了当时法国社会各阶层人物的人情世态,生动勾画出一幅幅逼真感人的风俗画,在思想和艺术上达到炉火纯青的艺术效果.莫泊桑炉火纯青的艺术技巧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新蔡县13177612899: 日本风俗画叫浮世绘,那中国风俗画叫什么?国画有哪些种类,故宫里一些走廊过道的顶上面的画叫什么画
乐欣肾炎: 中国画没有风俗画之说,就叫国画.国画从画法上来说分为工笔和写意两大类;从题材上来说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个大的门类.故宫走廊上的画称之为壁画,有些美术学院专门还有壁画专业.飞天多出现壁画中,敦煌莫高窟壁画中就有多种飞天形象.

新蔡县13177612899: 中国古代最大的风俗画是? -
乐欣肾炎: 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风俗画是宋朝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画卷长525厘米,其中有人物550余人,牲畜50多头,船只20多艘,还有房舍、店铺等.

新蔡县13177612899: 我国古代最大,最著名的社会风俗画是什么 -
乐欣肾炎: 当然是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图宽25.2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814个各色人物,牛、骡、驴等牲畜73匹,车、轿二十多辆,大小船只二十九艘.房屋、桥梁、城楼等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望采纳

新蔡县13177612899: 中国第一幅风俗画是什么?
乐欣肾炎: 中国第一幅风俗画是《清明上河图》,为北宋风俗画作品,高24.8厘米,长528厘米,绢本设色.《清明上河图》以精致的工笔记录了北宋末期徽宗时代首都汗京(今河南开封)郊区和城内汴河两岸的建筑和民生.该画卷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生动地记录了中国12世纪城市生活的面貌.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