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逐客书中重点句子翻译及赏析

作者&投稿:须艺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谏逐客书重点句子及其翻译如下:

1、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翻译我听说官吏在商议驱逐客卿这件事,私下里认为是错误的。

2、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翻译从前秦穆公寻求贤士,西边从西戎取得由余,东边从宛地得到百里奚,又从宋国迎来蹇叔,还从晋国招来丕豹、公孙支。

3、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翻译这五位贤人,不生在秦国,而秦穆公重用他们,吞并国家二十多个,于是称霸西戎。

4、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

翻译陛下罗致昆山的美玉,宫中有随侯之珠,和氏之璧,衣饰上缀着光如明月的宝珠,身上佩带着太阿宝剑,乘坐的是名贵的纤离马,树立的是以翠凤羽毛为饰的旗子,陈设的是蒙着灵鼍之皮的好鼓。

5、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翻译这些宝贵之物,没有一种是秦国产的,而陛下却很喜欢它们,这是为什么呢?

《谏逐客书》作品鉴赏:

《谏逐客书》识高文亦高,它不仅思想可贵,而且辞采富赡,文思横溢,写作技巧十分出色。第一,摆事实,设比喻,重铺叙,论辩有力,说理透辟。事实胜于雄辩,确凿的事实最具有说服力。文章第一段铺陈的一系列历史事实,在说明客卿一向对秦国有功这个问题上就起了很好的作用。

比喻也是一种有效的修辞手段,此文在说明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和王者不却众庶时都用了很多比喻,甚至可说文章的大部分就是由比喻组成的,正因为事实和比喻用得多,反复用,重铺叙,重渲染,不仅深入浅出、形象鲜明地说清了道理,而且增强了文章铺张扬厉的特色。




谏逐客书中的秦不生一焉一字的读音
表示数量的“一”,读平声:yī.谏逐客书

李斯谏逐客书是如何说服秦王?
这些对比不仅内容是切中要害的,而且对比本身,大大强化了是与非,正确与错误的鲜明程度。很有警策作用。四、综合运用铺陈、排比、对偶等修辞方法,造成饱满的气势,加强文章的说服力、感染力。《谏逐客书》在语言上的最大特点,是铺陈手法的运用和排比句、对偶句的大量使用。如第二、三段都铺陈、排比了大量事实,读之...

李斯的《谏逐客书》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这篇文章在论证秦国驱逐客卿的错误和危害时,没有在逐客这个具体问题上就事论事,也没有涉及自己个人的进退出处,而是站在“跨海内,制诸侯”完成统一天下大业的高度,来分析阐明逐客的利害得失,这反映了李斯的卓越见识,体现了他顺应历史潮流的进步政治主张和用人路线。文章所表现出的不分地域,任人...

李斯《谏逐客书》的说服力表现在哪些方面?说服秦王最终收回成命的根本...
故能就其深”为喻来说明“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的道理;用“藉寇兵而赍盗粮为喻来说明逐客是“资敌国”、“益仇”的愚蠢行为,也都很形象,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二是气势奔放,文采斐然。这与作者多用铺陈、夸饰手法和排比、对偶句子以及多选用华美辞藻有密切关系。如文中写秦国历史上“四君...

初中文言文含有闻
1. 文言文中带有闻字的句子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谏逐客书》作者:李斯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 安者,必积其德义。”——《谏太宗十思疏》魏征 “臣闻之,乐贤而衰不肖,守国之本也。”——《晏子春秋》 “臣闻客有过主人者,见...

为什么说谏逐客书是骈体之祖
使用整齐的句子进行排比。李斯的《谏逐客书》因大量使用整齐的句子进行排比,文章整齐错落、音节流畅,增强了气势和音乐性,被清代李兆洛收录于《骈体文钞》称为骈体初祖。《谏逐客书》是秦朝大臣、文学家李斯写给秦王嬴政的奏议,此文先叙述秦国自秦穆公以来皆以客致强的历史,说明秦国若无客助则未必...

谏逐客书的写作特点
《谏逐客书》篇奏疏在艺术上有两个显著特色。1、善于用比喻。从而增强了议论的形象性和说服力。最突出的例子是用秦王取物的态度为喻,来说明秦王对取人应该抱的态度,和不应该抱的态度。用“藉寇兵而赍盗粮为喻来说明逐客是“资敌国”、“益仇”的愚蠢行为,具有很强的说服力。2、气势奔放,...

由垓下之战看造成项羽悲剧的原因
3、谏逐客书:(1)、文章分析:头一段用历史讲道理。第二段用秦王自身行为谏逐客错误。第三段从正面讲招贤纳士的重要性,进而引出逐客的错误。重点:第二段和第三段,必须会翻译。(2)、思考练习的第一题:答案:提示3。4、过秦论:(1)、什么叫过秦论:过秦论批评秦王朝的过失,总结秦王朝失败的教训,给皇帝提供一...

什么是对偶句子?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文章辞采华美,排比铺张,音节流畅,理气充足,挟战国纵横说辞之风,兼具汉代辞赋之丽.末尾作结,指出秦人“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雠”的危害,有极强的理论说服力和艺术感染力.《谏逐客书》最精彩的是中间一段,语辞泛滥,意杂诙嘲,语奇字重,兔起鹘落,...

谏逐客书一课教学
但李斯的《谏逐客书》开门见山,不绕弯子,首句就犀利明快,一语中的:“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而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则通过比喻、对比等反复引导,最后才讲出“十思”的具体内容,点出其重大意义,写得语重心长,恳切深厚。两文的劝谏风格颇为不同。另外,李斯善于用大量举例的方式...

福清市18523514906: 谏逐客书原文及翻译一句一译 -
以郑盆炎: 谏逐客书原文谏逐客书 [ 先秦 ] 李斯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

福清市18523514906: 《谏逐客书》课文第三段翻译~"臣闻地广者栗多.此所谓籍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
以郑盆炎:[答案] 我听说,地域广的,粮食必多;国家大的,人民必众;武器锋利的,兵士一定勇敢.所以泰山不拒绝土壤,方能成为巍巍大山;河海不遗弃溪流,方能成为深水;称王的人不抛弃民众,才能表现出他的德行.所以,地不分东西,民不论国籍,...

福清市18523514906: 《谏逐客书》翻译 -
以郑盆炎:[答案] “我听说官员们在商议驱逐客卿的事,臣私下认为这样做错了.过去秦穆公求士,在西边从戎那里得到了由余,东边从宛地得到百里奚,在宋国迎来蹇叔,在晋国招来丕豹、公孙支.这五个人,并不生长在秦国,可穆公重用他们,结果吞并了二十个小...

福清市18523514906: 谏逐客书中“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怎么翻译?不要百科上的! -
以郑盆炎:[答案]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客:指客卿.客卿是秦国官名;凡他国之人在秦国做官,其位为卿,而以客礼待之,故称客卿. 窃:私下,谦指自己. 翻译:我听说官吏们在商议逐客的事,我认为逐客错了.

福清市18523514906: 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翻译 -
以郑盆炎: 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平人民也.答案既然这样做,那么这就说明陛下所看重的在于美色、音乐、珠宝美玉;而所轻视的,却是百姓.

福清市18523514906: 急需《谏逐客书》的古文翻译一下,谢谢了! -
以郑盆炎: 《谏逐客书》全文翻译我听说官吏在商议驱逐客卿之事,私下认为是搞错了.从前秦缪公寻求贤士,西边从西戎取得由余,东边从宛地得到百里奚,又从宋国迎来蹇叔,还从晋国招来丕豹、公孙支.这五位贤人,不生在秦国,而秦缪公重用他...

福清市18523514906: 谏逐客书中《政》………异国之乐也这句话的用意? -
以郑盆炎: 异国之乐也,意思是:可算是外国的音乐了.用意是告诉陛下要分清是非曲直,进一步证明逐客关系到秦国的安危. 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

福清市18523514906: 翻译一句文言,并回答出处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
以郑盆炎:[答案] 这是 战国时期 李斯的《谏逐客书》 泰山不拒绝每块泥土,所以能成就它那样的高大;河海不舍弃细小的水流,所以能成就它那样的深广.君王不摒却千万平民百姓的力量,所以能使他的德行圣明.

福清市18523514906: 《谏逐客书》中的《臣闻地广者栗多》的翻译 -
以郑盆炎: 臣听说,土地广阔,粮食就充足;国家强大,人口就多;兵器强大,士兵就勇敢.因此,泰山不舍弃任何土壤,所以能那样高大;河海不排斥任何细流,所以能那样深广;帝王不拒绝任何臣民,所以能显示他们的恩德.因此,土地不论东西南北...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