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男不当兵” 的风气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作者&投稿:张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先说点题外话,“好男不当兵”不是自古已然。秦汉之前,情况相反,是“好男才当兵”。中国的士最早意思是武士。士人都以当兵为天经地义的责任,上场作战是一种乐趣,不能当兵反而是莫大的耻辱。泥腿子想当兵也没资格。一般平民包括工人、商人是没有义务打仗,只负责后勤补给,只捐钱不捐命。

周朝的贵族教育,六艺的“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射、御与军事有关。春秋各国上至周天子,下至最低级的贵族士人,全都踊跃入伍。《左传》所记述的国君、诸侯、卿大夫亲自参战是屡见不鲜。《左传》里更没有一个贵族是临阵退缩,不愿意上阵。

到进入的战国时代,各国抛弃繁文缛节,进入更残酷灭国战争。原来只有贵族当兵,兵源就显得抓紧见肘。贵族在战国依然参战,但是军队里已经有平民,变法后的秦国更几乎是全民参兵,其他国家即使不强制也想尽办法让青壮男子服役。

西周、春秋的时候,打仗都是赵家人的事,百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但是在战国杀戮之深重,屠城坑杀已经累及百姓,厌战心理反战情绪已经渐渐蔓延,其中诸子百家里,有孟子、荀子认为天下要定于一,有墨子和宋钘为和平而奔走呼号,搁在今天肯定可以角逐诺贝尔和平奖。

进入战国士人开始出现文与武的分离,有苏秦、张仪、邹衍凭借学识成为诸侯的座上宾,军事素养已经不是他们的必修课。古代武士的侠义精神,有荆轲、聂政继承,但他们不过是谁出价高,谁给面子,就给谁卖力的游士。

上层阶级开始文武分离,以及厌战情绪,已经酝酿着后来“好男不当兵”的情绪。

秦朝一统天下,形成一个前所未有的帝国,怎样维持国防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秦始皇的对策是让最精锐的秦军驻守在三秦之地,而边疆就由囚徒、无赖进行边戍,因为他们没有留恋故国的思想,所以把他们发配到边远的地方并不危险,但是这成为后来兵匪不分的滥觞。

六国反秦是旧式爱国的回光返照,以后的爱国倒不如说忠君。周朝的贵族是国的一份子所以爱国,而帝国之后百姓都是皇帝的奴仆,旧式爱国自然就流产了。

不过对于统治者来说,无论军队是贵族还是流氓,最重要是打胜仗。陈胜吴广起义后,秦国一度无兵可用,于是调动骊山修建宫殿的囚徒,由章邯带领,这是历史上第一次用囚徒为兵,结果打赢。汉初英布造反,形式一度不乐观,刘邦大赦死罪以下的囚徒,结果平定叛乱。

上层社会文武分离后,贵族不会当兵,但肉眼可见囚徒流氓还是能打。

卫国的责任就以强制手段转移平民,平民又花钱转移到贫民甚至流氓无赖身上。

这些流氓无赖本来跟当地的平民没有多少感情的联系,来当兵不过是混口饭吃,自然受到良民的轻视。

到了汉武帝,使用囚徒已经是常态,军队内还招纳外族雇佣兵。武帝二十五次对外用兵,起码有六次军队里全是流民、囚徒、外族人...表面上是征兵制,实际上已经是募兵制。

到东汉,更是只有中央军,没有能直接控制的地方军。从辽东到敦煌一线,中兴盛世的人民都不愿意放弃安逸的生活,跑去长城驻守。结果东汉的北部分别由乌桓、匈奴、羌人在边戍。所谓的大汉天威,绝大部分是外族人的战功。打跑北匈奴,依靠的就是南匈奴和鲜卑、乌桓。

依赖外族雇佣兵是危险,等待他们也叛乱反咬一口,局面会能以招架。后来爆发的羌乱使东汉彻底放弃经营西域。

在黄巾之乱的次年汉阳贼与羌胡联手东侵略三辅,皇甫嵩请求发乌桓兵,最后应劭决定使用陇西的羌胡。一众公卿公开承认用外族兵,就要忍受外族兵的骄横跋扈,胡作非为,宁愿忍受想没想过任用汉人的军队,民众都不是周朝愿意为国而战的士,士大夫也不是西周能文能武的贵族。可见整个东汉末年整个兵制已经是彻底崩溃。

内轻外重的情况下,董卓带着他的西凉羌人军队乘机占领洛阳。当时此时纷纷拥兵自立,东汉末的汉人不愿意到远方戍守,卫国无能,保家还是愿意出力,因此三国的外战反而打得有声有色。汉末已经有五胡乱华的条件了,只不过在曹操等好几位政治强人的组织下,才把局面延缓了一百年。

汉代的兵制问题之后困扰了中国两千年,只有隋唐继承北魏的军事贵族制度,实行半征兵的府兵制,成为汉朝后中国唯一扩张的汉人朝代。

关陇贵族在盛唐逐渐退出历史问题,兵制问题又摆上台面。在积弱内敛的北宋,王安石认清了问题本质后,上书提到只有叫良家子弟当兵,只有士大夫人人知兵、人人当兵,才能收拾山河,自主自立。

但是王安石的话没有人响应,“好男不当兵”的潜台词已经喊出来了,重文抑武的基调谁能反对?士大夫有科举致仕可以干禄,还要辛辛苦苦去当丘八?平民只知有家,不知有国,国是皇帝一家的私人财产,为什么要完我抛头颅去保护?

在近代成功构建民族主义国家前,这是无解的。


侯马市13118841456: “好男不当兵 好铁不打钉”的说法是出自唐朝还是出自北宋. -
柞严巴阳:[答案] 你好. 是北宋.北宋统治者为了防止武将拥兵自重威胁朝廷,所以就将武将地位打压,令文官治军,特别是宋朝以后,科举制成为了选拔官员唯一合法的途径,读书的人也就越多了.社会上的风气也有,像什么“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所以在朝廷...

侯马市13118841456: 好男不当兵是从宋朝开始的吗?
柞严巴阳: 宋朝人心目中军人地位等同于流放犯,因为军人中多有脸上刺字的流放充军者,民间蔑称为“贼配军”.

侯马市13118841456: 为什么说“好铁不打钉 好男不当兵” -
柞严巴阳: 这句话从宋朝就开始流行了,因为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也是发动兵变当上的皇帝,所以他非常怕这种事也会发生在自己头上,导致后来宋朝的重文轻武,文人看不起当兵的(宋朝文人是没有死刑的,最严重就是发配到现在的海南岛)

侯马市13118841456: 好男不当兵?有人说,好男不当兵;有人说,军人是最崇高的职业;你同
柞严巴阳: 当兵应该说有如下五大好处: 1、为国防建设出一份力量. 2、在部队严格管理下,学会怎样去接受管理和管理别人,可以运用到你今后的公司和单位中,甚至你的家庭. 3、能锻炼自己的身体,磨练意志,特别是能练就永不服输和永不放弃的精神. 4、能培养非常强的团队精神. 5、能结交一群讲义气,肝胆相照、生死与共、两肋插刀的战友.这种感情是同学、朋友等无法比拟的.

侯马市13118841456: 为什么说“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
柞严巴阳: 这可不是偏见,古代 兵 指主将身边的侍从,一般不去冲锋陷阵,好男不当兵是指从军也要投身前线去冲锋杀敌 好铁不打钉是指好铁要打成刀枪武器,铁钉最早发明于军中,起初是为钉马掌的. 这句话越来越被人误解,现在成了这个样子

侯马市13118841456: 为什么以前的戏子都是男的? -
柞严巴阳: 因为以前的戏子都是给男人服务的.舞台上给顾客老爷们表演.底下就给顾客老爷们服务了.因为古代女男授受不亲.有钱的男人大多数只能找戏子.兔子.小官.男宠.电视剧里的青楼的女子.都是假的.都是男子.宋代以前女人虽然地位高...

侯马市13118841456: 秀才遇到兵的后面的歇后语是什么 -
柞严巴阳: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这是流传甚久的俗语.“秀才”指读书人,也就是知识分子;“兵”则指没念过书的粗人,因为古代“好男不当兵”,只有老粗才会去当兵.知识分子碰到老粗,在沟通上会出现几个问题: ——“语言”的表达不同...

侯马市13118841456: 抗日战争时期为什么有很多人不参军打仗而是选择苟且偷生? -
柞严巴阳: 这个跟中国的历史以及当时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密不可分的,中国人讲究安土重迁,长期处于小农社会,消磨了人名的斗志,总之这并不能全部灌醉与当时人的懦弱.

侯马市13118841456: 我有一个困扰、去年我去当兵没有去成.今年我有一份很好的工作、发展前景也很不错.但是 -
柞严巴阳: 处事不是一生下来就会的,这需要生活的历练.如果选择去部队,那你就要有长期效忠国家的准备,因为你如果只是当2年义务兵那你回来之后还是和现在差不多,还是要找工作.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