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义”只是“致良知”

作者&投稿:表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集义”只是“致良知”

《传习录·答聂文蔚(10)》

夫“必有事焉”只是“集义”,“集义”只是“致良知”。说“集义”则一时末见头脑,说“致良知”即当下便有实地步可用功;故区区专说“致良知”。随时就事上致其良知,便是“格物”;著实去致良知,便是“诚意”,著实致其良知,而无一毫意必固我,便是“正心”。著实致良知,则自无忘之病;无一毫意必固我,则自无助之病。故说“格、致、诚、正”,则不必更说个“忘、助”。孟子说“忘、助”,亦就告子得病处立方。告子强制其心,是助的病痛,故孟子专说助长之害。告子助长,亦是他以义为外,不知就自心上“集义”,在“必有事焉”上用功,是以如此。若时时刻刻就自心上“集义”,则良知之体洞然明白,自然是是非非纤毫莫遁,又焉“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之弊乎!

孟子“集义”、“养气”之说,固大有功于后学,然亦是因病立方,说得大段,不若《大学》“格、致、诚、正”之功,尤极精一简易,为彻上彻下,万世无弊者也。

大意是:

“必有事焉”就是“集义”,“集义”不外乎“致良知”。说“集义”不说“致良知”,是因为一时间还没有完全搞明白,没掌握要领;说“致良知”而不再说“集义”,是因为马上就可以付诸实践了。我只说“致良知”不说“集义”。遇到什么事都“致良知”,那就是“格物”;踏踏实实地去“致良知”,那就是“诚意”;踏踏实实地“致良知”,还能做到不受私欲影响,那就是“正心”;踏踏实实“致良知”,自然没有“忘”的毛病;不受私欲影响,自然没有“助”的问题。所以只要说“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就可以了,没必要说“勿忘”“勿助”。孟子说“勿忘”“勿助”,是针对告子的毛病提出来的。告子强迫内心,犯了“助”的错误,孟子特意说揠苗助长的危害。告子犯揠苗助长的错误是因为他把“义”当成独立于内心的心外之物,不知道从内心出发去“集义”,不知道在“必有事焉”上下功夫。如果能时时刻刻从内心出发去“集义”,良知就能非常清晰、明明白白,是非曲直也能看得清清楚楚。那怎么还会有“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的弊病呢!

孟子说的“集义”“养气”,虽然对后世有很大的作用,终究只是针对具体毛病提出来的,没有完全说清楚,不如《大学》中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更为精确、唯一和简单明了,是上下贯通,适应于千秋万代的恒理。

进一步理解此文的意思,还得理解什么是“集义”

“集义”一词源于《孟子·公孙丑上》,原文是:“(浩然之气)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相对于“义袭而取”的意思,“集义”是不间断地“义”,而“义”是内心的外在表现,是由内心设定起来的,而作为实体,或者说作为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外在表现和内心是同一的,也就是说“义”就是“内心”。而“内心”就是良知,所以王阳明不说“集义”只说“致良知”。从这一点看,王阳明比孟子高明。

还有“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这句话不好理解。这其实是孟子引用告子的话。这里的“言”是言语表达,也就是指能用言语表达的浅显的理性思维。相对于“言”,“心”更为深刻,更具有概括性。“气”和“义”的意思相近,是外在表现。之所以有时候说“气”不说“义”,说“义”不说“气”,是因为“气”比“义”更具客观性,“义”与“内心”的联系更直接。这样,这句话也就好理解了,大致可以这么说:用简单的理性思维得不到理解,那就不必从更深的层次去思考了;内心都没有肯定的东西,那就没必要表现出来,没必要运用到实践中去。孟子否定了前一句话,肯定了后一句话;王阳明两句话都否定。

孟子的想法是:只要是现实存在的东西,都应该从内心深处去理解,“不得于言,勿求于心”就会间断“集义”的进程,不可取。王阳明的意思是:“内心”和内心的外在表现本来就是同一的,就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个事物来看,所以说“不得于心,勿求于气”也是不可取的。

孟子和王阳明之间,没有谁对谁错的问题,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境界而已。

一时之念,不知对不对,权且记下。


如何有效的运用内省的方法?
内省法它有两种方式:1、自我观察法(也叫自我内省法):指个人凭着非感官的知觉审视其自身的某些状态和活动以认识自己。2、实验内省法:要求被试者把自己的心理活动报告出来,然后通过分析报告资料得出某种心理学结论(在特定环境下进行,如心理学实验室)。在心理学研究中通常采用后者,例如要求被试在解决...

如何理解内省与慎独
孟子的“内省”修养名为“存心”,也叫“求放心”。宋明理学家继承了孔孟的“内省”的修养方法。程颐的修养方法为“诚敬”、“致和”、“集义”。王守仁则为“致良知”。儒家要求人们用这套道德要求的各种思想行为。从总体上来说,这是唯心主义的修养方法,它的根本缺陷在于和实践脱节,与人民生活脱节...

致良知150金句(十三)
必有事焉者,只是时时去“集义”。若时时去用“必有事”的工夫,而或有时间断,此便是忘了,即须“勿忘”。时时去用“必有事”的工夫,而或有时欲速求效,此便是助了,即须“勿助”。其工夫全在“必有事焉”上用,“勿忘勿助”只就其间提撕警觉而已。若是工夫原不间断,即不须更说勿忘;...

必有事焉勿助长的意思是什么?
意思是:一定要不断地培养义,心中不要忘记,但也不要一厢情愿地去帮助它生长。出处:《孟子》原文: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

志有定向,集义而生——华与华新合伙人许永智专访
王阳明说“不对,我怎么才能格尽天下那么多事呢?格是格子的格,是拿致良知的格子去格正事物。”许永智的认知里,就有这个格子。这一格格不上,他马上就不舒服,就会发觉,就会改变。第二,认真之后就带来准确。很多人讲华与华方法,在语言表述上总有模糊不清的地方,但我发现许永智就讲的很准确,他来来回回把华与华...

黄宗羲与理学史体系之建构
伊川(程颐)则以敬字未尽,益以穷理之说,而曰‘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又曰‘只守一个敬字,不知集义,却是都无事也’,然随曰‘敬以直内,义以方外,合内外之道’,盖恐学者作两项工夫用也。”理学家们从儒家典籍中寻求到一些关于性理与道德的概念加以发挥,注重治学的门径。黄宗羲探讨诸家宗旨时对它们阐释,...

对“性”和“气”的理解
《传习录》第173条讲,夫“必有事焉”只是“集义”,“集义”只是致良知。说“集义”则一时未见头脑,说“致良知”即当下便有,实地步可用工。故区区专说“致良知”。随时就事上致其良知,便是“格物”;著实去致良知,便是“诚意”;著实致其良知,而无一毫意必固我,便是“正心”。著实...

什么是“集义”,什么是“义袭”
集义的意思是积累善事,行事合乎道义。义袭的意思是平时不按良知行事,偶然良心发现就做一下好事。出自自战国孟子的《孟子》。原文: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 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

心勿忘勿助长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一定要不断地培养义,心中不要忘记,但也不要一厢情愿地去帮助它生长。出处:《孟子》原文: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

小河区18985046525: 王阳明心学精髓60句讲解(王阳明心学精髓60句)
宦怡扶他: 一、一、格物就是有担当1、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正其不正者,... 至于“集义”“博约”,功夫只一般,不是以那数件都做“格物”底事.10、所谓致...

小河区18985046525: “自我省察” -
宦怡扶他: 在内心省察自己的思想、言行有无过失.儒家自孔子始便很注重这种内心的道德修养.孔子要求人们“内省”、“自论”.孟子的“内省”修养名为“存心”,也叫“求放心”.宋明理学家继承了孔孟的“内省”的修养方法.程颐的修养方法为“诚敬”、“致和”、“集义”.王守仁则为“致良知”.儒家要求人们用这套道德要求的各种思想行为.从总体上来说,这是唯心主义的修养方法,它的根本缺陷在于和实践脱节,与人民生活脱节.但其中也有某些合理因素,如强调修养的重要性,修养中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以及讲究修养方法等等.指被训练过的观察者仔细的、小心地注意他们自己的感觉,精确的辨别这些感觉,并尽可能客观地报告这些感觉.

小河区18985046525: 借助他人省察自己作文 -
宦怡扶他: 借助他人,省察自己 ——以人为镜简简单单的一面镜子,却能照出人们的喜怒哀乐、妍媸美丑.以人为镜,不仅可以明得失,知成败,更可以从中汲取经验与教训,从而完善自己的人生.镜子自发明以来,其任务就是映照个人的容颜.以镜为...

小河区18985046525: 王守仁的主要观点? -
宦怡扶他: 王守仁为中国古代主观唯心主义之集大成者.其学深受南宋陆学和禅学的影响,但比陆学精致完整和广泛得多.王守仁之学,经历了“学凡三变”的历程.黄宗羲曰:“先生之学,始泛滥于词章;继而遍读考亭之书,循序格物,顾物理、吾心终...

小河区18985046525: 指出王阳明提出的“致良知”的方法 -
宦怡扶他: 中国明代王守仁的心学主旨.语出《孟子·尽心上》 :“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 ,其良能也 , 所不虑而知者 ,其良知也.”《大学》有“致知在格物”语.王守仁认为,“致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

小河区18985046525: 王阳明三大思想是什么? -
宦怡扶他: 王阳明的心学三大核心思想是:1、心即理(价值存在);2、知行合一(价值判断);3、致良知(价值归宿),“心即理”是开端,是起因,即意动;“知行合一”是认知过程,是实践;“致良知”才是根本目的.三者是必然的递进关系,进...

小河区18985046525: 致良知是否就是达到儒家的中庸境界 -
宦怡扶他: 不是,致良知只是达到中庸境界的前提,中庸是君子处事的最高境界,贯穿君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每个阶段.只有致良知了才是真正领悟到了天道天理,然后凭借这领悟到的天道天理通过诚意正心就能执中守正地行事,这才是中庸之道,不偏为中,不易为庸,中庸正是君子天人合一后一以贯之的处事态度.所以大学中八目顺序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致良知只是第二步,而中庸贯穿人的一生.

小河区18985046525: 对于王阳明的心学的领悟???? -
宦怡扶他: 关于阳明心学的几点意见 文:深蓝 一、、阳明心学阳明心学用三个字来概括就是:“致良知”.用七个字来概括就是“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前者是认识论,后者是方法论.这成就了王阳明据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真三不朽”的大家...

小河区18985046525: 孟子“集义”的功夫是什么 -
宦怡扶他: 关于“集义”到底是什么,历来争议颇多,无论先儒还是时贤,都可谓钩玄提要、高见迭出,只是一直缺乏定论,其恰如朱熹所言,“此最难说”.在此,笔者谨从字面意义入手,姑且将“集”译作积累,将“义”理解为正义的、符合道义的行为.考虑到浩然之气关乎天地,而“天”的概念即道德的宇宙,所以换句话说,也就是“经常做一个'天民'在宇宙中应当做的事情.” 相比之下,“坐忘”的含义要明确许多.“坐”即不走动,“忘”则是排除外在的意思,合起来也可译作“坐而自忘其身”(司马彪),从而进入一种似有似无、若即若离的状态中.与“集义”有着静态与动态、心理层面与现实层面的差异.

小河区18985046525: 朱熹对道德规范提出了什么新的见解 -
宦怡扶他: 朱熹对道德规范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存天理灭人欲”是朱熹理学思想的重要观点之一,人欲佛教讲的三毒.后世人断章取意评判宋明理学时,多言“存天理,灭人欲”禁锢了人的自由等.此处“人欲”是指超出人的基本需求欲望,如私欲、淫欲、贪欲等,这些欲望是要革除的!其实,理学认为人的基本需求欲望即人们通常所理解的“人欲”即是“天理”——此处人欲即天理.通俗一点的说法就是人的欲望要有一个度!另外,王阳明王大圣人也向他的弟子提出过“存天理,去人欲”.其实,圣人们的思想都是同源的,目的都是一样的,只是王阳明是以“致良知”来实现的.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