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在文言文中的词性有哪些?

作者&投稿:主万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以在文言文中的词性有哪些~

以,介词,可译为“在“。

词类根据表示实际意义以及语法结构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按照是否吸收其他词性的词分为开放词类和闭合词类(例如汉语的动词可以直接作为“某种动作的名字”当成名词使用,所以汉语的名词是一个开放词类。)以上大类以下还可以按照词的具体用法和功能分为小类。
1、实词包括体词、谓词、加词和代词。体词包括名词、数词和量词。谓词包括动词和形容词。加词包括区别词和副词。(实词,有实际意义的词,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即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词。)
2、代词是独立于体词、谓词、加词之外的一类实词。它的主要作用是替代,它可以替代名词、数词、量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它所替代的对象不同,语法功能就不同。代词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词类。

3、虚词包括关系词和辅助词。关系词包括连词和介词。辅助词包括助词和语气词。(虚词泛指没有完整意义的词汇,但有语法意义或功能的词。具有必须依附于实词或语句,表示语法意义、不能单独成句,不能单独作语法成分、不能重叠的特点。)
4、拟声词和叹词既不属于实词,也不属于虚词。它们是特殊词类。这两类词的特点是在句子中通常不跟其他词发生结构关系。
5、介词总是同其他的词组合在一起,构成介词短语,做定语、状语和补语。如"把、从、向、朝、为、为了、往、于、比、被、在、对、以、通过、随着、作为”。
扩展资料对汉语来说,划分词的标准是语法功能,词的语法功能就是词的组合能力。
具体地说:
(1)词的语法功能首先表现为能否充当句法成分。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是实词。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虚词。
(2)实词的不同语法功能体现于词和词的组合能力。
(3)虚词的不同语法功能表现于虚词和实词或者短语的不同关系上。

在阅读文言文的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词类活用的情况,即有些词类由于使用的需要,会临时改变它的词性,起另一类词的作用。如果不能正确掌握它们的用法,理解它们的意思,就不能正确地理解、翻译句子。尤其是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是同学们较难区分的,现在就把动词的使动、意动以及为动用法放在一起进行认知比较,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是一种特殊的动宾关系,是指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不是由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发出,而是在主语的影响下使宾语所代表的人物发出,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干什么(怎么样)”的意思。使动用法主要有四种:名词的使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数词的使动用法。
(一)名词的使动用法:
表示使宾语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或使宾语产生这个名词用作动词后所表示的动作。例如:
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使……定居)
②桓公解管仲之束缚而相之。(让……做丞相)
③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使……做王)
(二)动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的使动用法主要发生在不能带宾语的动词上。例如:
焉用亡郑以陪邻?(使……灭亡)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使……发怒)
“亡”“忿恚”都不能带宾语,但因分别跟了“郑”“尉”,成为使动用法。
某些可带宾语的动词也有使动用法。例如:
谨食之,时而献焉。(“食”,吃,这里是捕蛇者“使蛇吃”即让蛇吃东西,可译为喂养。“食”用作使动意义后读si。)
(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同动词的使动用法略有区别,它的特点是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例如:
①今媪尊长安君之位。(使……尊贵)
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使……势力削弱)
③春风又绿江南岸。(使……变绿)
④空乏其身。(使……受贫困之苦)
(四)数词的使动用法
数词活用为动词后也有使动用法。例如:
籍令秦始皇长世,……虽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假若秦始皇长寿的话,……那么即使是使秦始皇与三皇并列变成四皇,与五帝并列变成六帝,也不能比拟秦始皇的隆盛)
数词的使动用法,在于使事物发生数量的(如例句的“四”可解释为“使……变成四个”,“六”可解释为“使……变成六个”)或以数量为比喻的变化。
我们可以总结出这样一条规律:凡能译为“使……怎么样”的词语,就是这个词语具有了使动的功能,视为使动用法。
二、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也是一种特殊的动宾关系,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或者“把宾语当作什么”的意思。意动用法有两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
(一)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由形容词活用而来的动词,表示主观上认为(觉得)宾语所表示的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例如:
①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认为其言奇,认为其貌壮,可译为:认为其言出众不凡,其貌壮美)
②孔子登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认为……小,可译为:孔子登上东山就觉得鲁国小了,登上泰山就觉得天下小了)
(二)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用作意动,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例如:
①今我在也,而人皆藉(欺侮)吾弟,令我百岁后,皆鱼肉之。(把……当作鱼肉〔任意宰割〕)
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把……当成伴侣,把……当作朋友)
③孟尝君客我。(把……当作客人)
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在结构形式上没有区别,只是所表示的意义不同。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么样”,意动用法是主观上“认为宾语怎么样”。我们可以根据上下文意来体会二者的区别。
三、为动用法。
为动用法是一种少见的动宾关系,指谓语动词“为了宾语怎么样”的意思。例如:
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为……哭泣)
等死,死国可乎?(为……而死)
使动、意动、为动这三种活用方式在判断、理解、翻译时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凡谓语有使宾语如何,以“使……为”的形式对译的,属于使动用法;谓语有认为宾语如何,以“以……为”形式对译的叫作意动用法;谓语有为了宾语怎么样,以“为……”形式对译的叫作为动用法。如“闻寡人之耳者”要译为“让我的耳朵听到的”,这是使动用法;“固以怪之矣”要译为“本来就认为这件事是很奇怪的”,这是意动用法;“死国可乎”要译为“为国而死可以吗,这是为动用法。
总之,同学们一定要注意积累,注意比较,可以试着翻译成以上三种格式,再根据语境看哪一种翻译最合理,进而明确属于哪一种活用。

有: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还有些语法活用现象:名词做状语,各种倒装等等……

名词、动词、介词


文言文中常常有词性活用的现象。
这是用作动词,意思是歌唱。(5)夕阳西下 西:名词,本义表方位,这里用作状语,意思是在西。(6)窗扉皆洞开 洞:名词,本义是洞口,这里用作状语,意思是像洞一样。(7)友人惭 惭:动词,本义是惭愧。(8)其家甚智其子 智:名词,本义是智慧,这里用作动词,意思是认为……有智慧。

请问“因”在文言文中是什么词性啊?
“因”在文言中可以作动词、名词、连词和介词等。一、作动词 “因”作动词时,由于语境不同译法也不同。例如:1、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译为“依靠”)2、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译为“沿袭”)二、作名词 “因”作名词时少见。例如:1、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

文言文中什么词性的词具有使动用法
文言使动用法主要有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三种:1.动词使动用法。指主语所代表的人或物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动作,而是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发出这个动作,表示主语使宾语“怎么样”的一种用法。例如:①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活”这个行为不是主语“臣”发出,而是主语...

文言文中、关于主谓宾定状补等分别都是由哪些词性充当的?是名次或动...
主语和宾语是名词,定语是形容词(最简单的就是“XXX”的),谓语是动词和形容词,状语一般的后缀是“XXX地”,定语一般都在主宾前面,起修饰作用 看一个句子是说什么,就先要知道主谓宾,然后再结合定语和状语分析,这样你就能理解句子说的是什么了(还要结合语境哦)。主谓宾是枝干,定状补是枝叶,...

文言文词性?
副词吧 乃用作副词,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就”“这才”等。后来队伍渐渐扩大,就互相约定

语文文言文,怎么看出句子中词、是动词还是名词等别的词性
看它的句子成分。主语·宾语一般是名词代词。谓语一般是动词(及物动词带宾语)形容词。如果形容词作谓语带了宾语,那就是词类活用。

文言文词性活用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如题
文言文中比较常见的词类活用的类型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名词用作状语,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 一、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一判断方法 在汉语中,名词不能带宾语,只有动词能带宾语和介宾补语,如果名词带宾语了,说明它临时具有动词的性质,就是词类活用. 所以,如果名词后紧接代词...

文言文中,代词是实词还是虚词?
文言文中实词包括名、动、形、数、量、代。代词是实词还是虚词,要看具体在文中的用法,有些代词兼有虚词的词性。比如“其”,它兼有语气词和代词两种词性。

文言文断句技巧
一、明词性 文言文中,名词、代词常作主语和宾语,所以我们拿到一个文段后先找出其中的人名、地名、事名、物名、朝代名、国名、官职名、谥号等,找出其中的代词,如人称(自、吾、尔、汝、余、我、予、彼),谦称(寡人、臣、妾、朕、孤),敬称(君、公、卿、子、先生、足下),再考虑:什么...

欣然,即,时,而,则,之,这几个词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欣然:【词性】动词、副词 【释义】非常愉快的,自然的(指表情上的)高兴的样子。即:表示就,立刻,现在常用作连词,同“则”。那就。常用词组“即使”。同时即字还有动词、名词、副词、介词的不同用法。时:时,四时也。《说文》四时,四方各一时,时,期也。――《释名》时辰,旧时的计时单位,一...

周村区17395343664: 以在文言文中所有的意思词性,而在文言文中的用法 -
高孔金鸡:[答案] 以 释义 yǐ①用;使用.《涉江》:“忠不必用兮,贤不必~.”②做.《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如或知尔,则何~”③认为.《邹忌讽齐王纳谏》:“皆~美于徐公.”④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可...

周村区17395343664: 古文中的“以” -
高孔金鸡: "以"字在古文中,就词性而言,有六种,至於语法上的用法,也大致如是.详见下文. (一)动词 1.用.如:“以礼待之”.左传˙襄公十年:“我辞礼矣,彼则以之.”汉˙王充˙论衡˙程材:“洗洿泥者以水,燔腥者用火.” 2.仰赖、凭藉...

周村区17395343664: 可以的以是什么词性 -
高孔金鸡:[答案] 古文中“以”在“可以”一词中大多翻译为“用来”,“可以”的意思为“可以用来”,此处“以”是介词 现代汉语的“可以”表示许可,是助动词

周村区17395343664: 文言文中以的词性与用法 -
高孔金鸡: 以 yǐ〈动〉(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金文字形,象人.本义:用)(2) 同本义.有一部分现已弱化成了介词 [use]以,用也.——《说文》以,用也.——《小尔雅》凡师能左右之曰以.——《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封疆社稷是以.——《左...

周村区17395343664: 文言文“以……为……”中“以”“为”分别是什么词性? -
高孔金鸡:[答案] “以……为……”中“以”通常是介词,“为”是动词,“当”的意思.如:“民以食为天”,可译为“老百姓将粮食当成自己的'天'(天大的事)”.有时候,“以……为……”在文言文中是动词“以为……”的另...

周村区17395343664: 古文中“以”字有哪些解释“以”在古文中 -
高孔金鸡: 以"在文言文中的用法:1、动词:a用;使用.《涉江》:“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b做.《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c认为.《邹忌讽齐王纳谏》:“皆以美于徐公.” d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

周村区17395343664: 在文言文中,"以"的各种义项有什么区别 -
高孔金鸡: 以一、虚词用法:(一)介词:“以”字作为介词,它们后面一定带有一个名词或者词组.“以”字和它后面的名词或词组组成一个介宾词组.以”字后的名词或词组即是“以”字的宾语.整个介宾词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1.表示动作、行...

周村区17395343664: 文言文“以……为……”中“以”“为”分别是什么词性? -
高孔金鸡: “以……为……”中“以”通常是介词,“为”是动词,“当”的意思.如:“民以食为天”,可译为“老百姓将粮食当成自己的'天'(天大的事)”.有时候,“以……为……”在文言文中是动词“以为……”的另一种句式,认为的意思....

周村区17395343664: “以”在汉语中充当什么词性? -
高孔金鸡: 1、〈介〉引入动作行为赖以实现的工具、手段、材料等:~毒攻毒;~不变应万变. 2、〈介〉引入动作行为依据的方式、标准等:~貎取人;~高标准要求自己. 3、用作标准:《左传·宣公四年》:“ 以贤,则去疾不足;以顺,则公子坚长....

周村区17395343664: 古文中"以"的用法 -
高孔金鸡: 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①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 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①以八月十三斩于市.②以...①古人秉烛游,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六)通假 1.通“已”,已经.①固以怪之矣...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