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中 菊之爱的 之 字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林顷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爱莲说》中 菊之爱 的“之”是什么意思?~

此处为宾语前置,所以“之”是象征宾语前置的结构助词,无实际意义。
原文
《爱莲说》
宋代: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

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代的陶渊明只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上的人十分喜爱牡丹。而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生蔓不长枝,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人们只能远远地观赏而不能玩弄它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就很多人了!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宋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周敦颐来到星子(现已撤销,原为江西省九江市下辖县)任南康知军。周敦颐来星子后,在军衙东侧开挖了一口池塘,全部种植荷花。周敦颐来星子时已值暮年(55岁),又抱病在身,所以每当茶余饭后,他或独身一人,或邀三五幕僚好友,于池畔赏花品茗,并写下了散文《爱莲说》。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文体,大多是借事物或一种现象来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波澜起伏,篇幅一般长短不定,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它可以直接说明事物,阐述事理,也可以托物寓意,借物抒情。
《爱莲说》是我国古代散文之精品。全文119字,结构严谨,笔意超越,言简意赅,情景交融,其采用“借影”笔法,以莲自喻,有着深邃的思想内容。正如《爱莲说》抒意,周敦颐虽身居官场,却始终未曾放弃读书治学,著书立说,教育青年提携后进。宋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二程——程颐、程颢,便是他在赣州一手培养出来的弟子。
周敦颐做官也和别人不同,“为政精密,务尽道理”,他在1045年任南安(今大余)司理参军(一种小官)时,为了一个法不当死的囚犯,和顶头上司转运使王逵据理力争,并递上辞呈,不愿为官,终于使刚愎自用的王逵有所感悟,承认自己的错误,囚不得死。周敦颐在赣州为官多年,清廉勤勉。《爱莲说》据传系他一次游览于都罗汉岩之后所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莲说

语气助词,宾语提前的标志,无实际意义。
出自周敦颐《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甚爱 一作:盛爱)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作者起笔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选用“可爱”二字,包罗群芳,表明托物寄兴,并不刻意求工,极见其立言斟酌之妙。接着叙说“晋陶渊明独爱菊”。陶渊明不肯为五斗米折腰,解绶归隐后,饮酒赋诗,安享“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逸趣。“独爱菊”,显示渊明雅致芬芳,傲然物外的性格,而且更加明确了题意:陶渊明可以爱菊抒怀,我怎不可独爱莲呢?继写“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写了唐人,特别是统治阶层“甚爱牡丹”的好尚,这几句像是重复,但实为加深语意也,而且此句入文,让对比感更为强烈,为其求莲之高洁铺下了引子。大意是周敦颐本人独爱莲与晋陶渊明的爱菊避世不同,为保持一份高洁,宁愿终老南山。他要在尘世中当个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这种在污世保持清白与独自避世求真的心态,与众人皆羡富贵(牡丹)的从众心态是有着思想境界上本质的区别的。这为爱莲说所要表达的“出淤泥而不染”作了最好的铺垫。然后作者撇开一笔说,让那班人爱其所爱吧,“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一连串铺叙,对莲花挺拔秀丽的芳姿,清逸超群的令德,特别是可敬而不可侮慢的嵚崎磊落的风范,作了有力的渲染。这几句隐喻作者本身具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高尚品格。实际上,他说的意思就是:官场黑暗,要在官场上保持自己高洁的品格,就如同莲花出淤泥而不染那么难。这也是他为官的经验总结,因为他不想同流合污。而“濯清莲而不妖”,不过是作者的一种良好愿望罢了。他为官正直,数洗冤狱,为民作主;晚年定居庐山,著书明道,洁身自爱,颐养天年,便是身体力行,澹泊明志的体现。这正是这篇小品能给人思想情趣以深切感染的着力之处。

代词:
⑴他,她,它(们)。例:以刀劈狼首,数刀毙之。(之:它,指狼。)
助词⑵的。例:近塞之人,死者十九。(《塞翁失马》)动词⑶往,到......去。例:如欲之南海,何如?(《为学》)代词⑷这,此。例:以君之力,曾不能损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本义项指后一个“之”。)虚词⑸作宾语前置的标志。例:
①何陋之有?
②宋何罪之有?虚词
用在主谓结构中,表示了消句子独立性。例:
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虚词作定语后置的标志。例:
①云之崔嵬。
②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①结构助词,不译,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起舒缓语气的作用②助词,不译,起宾语前置的作用在这里是②助词,不译,起宾语前置的作用的意思

对于菊花的喜爱 之:的

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之一般有这机中用法,当代词,无意义,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松原市19177623487: 《爱莲说》中 菊之爱 的“之”是什么意思 -
悟赖安射: 菊之爱意思是对于莲的喜爱,这里是宾语前置,所以“之”是象征宾语前置的结构助词.

松原市19177623487: 菊之爱 之什么意思 -
悟赖安射:[答案] 《爱莲说》中菊之爱意思是对于莲的喜爱,这里是宾语前置,所以“之”是象征宾语前置的结构助词.

松原市19177623487: 《爱莲说》里面这几个“之”的意思是什么?花之隐逸者也;花之富贵者也;花之君子者也;菊之爱;莲之爱;牡丹之爱. -
悟赖安射:[答案] 前三句中的“之”为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意. 后三句中的“之”为语气助词,的.(一说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松原市19177623487: 《爱莲说》中“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之的意思是什么?是“之”的意思,不是整个句子的意思. -
悟赖安射:[答案] 菊之爱:对于菊花的喜爱.之:语气助词,的.(一说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松原市19177623487: 《爱莲说》中“菊之爱” 的“之”是什么意思? -
悟赖安射: 语气助词,宾语提前的标志,无实际意义.出自周敦颐《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

松原市19177623487: 爱莲说 最后一段'之'字的意思 '花之隐逸者也'和'菊之爱'意思不同,哪个是'的',哪个是无意义 -
悟赖安射:[答案] 花之隐逸者也'中的之是“的”的意思 菊之爱 的之 是无意义的

松原市19177623487: 《桃花源记》中菊之爱的“之”是什么意思?
悟赖安射: 在下佩服你!!!“菊之爱”好像是在《爱莲说》里才有的呀! “之”意思是:语气助词:的.

松原市19177623487: 《爱莲说》中的“菊之爱”“牡丹之爱”的之字怎么解释? -
悟赖安射: 对于菊花的喜爱,对于莲的喜爱,对于牡丹的喜爱

松原市19177623487: 爱莲说中 菊之爱的 之 字是什么意思
悟赖安射: 对于菊花的喜爱 之:的

松原市19177623487: 爱莲说中之字的用法完整的 -
悟赖安射:[答案] 水陆草木之花:之,助词,的. 予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 花之隐逸者也:之,助词,的. 花之富贵者也:之,助词,的. 花之君子者也:之,助词,的. 菊之爱:之,助词,的. 莲之爱:之,助词,的. 牡...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