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暮春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作者&投稿:赤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满江红·暮春
  辛弃疾 〔宋代〕
  家住江南,又过了、清明寒食。花径里、一番风雨,一番狼籍。红粉暗随流水去,园林渐觉清阴密。算年年、落尽刺桐花,寒无力。
  庭院静,空相忆。无说处,闲愁极。怕流莺乳燕,得知消息。尺素如今何处也,彩云依旧无踪迹。谩教人、羞去上层楼,平芜碧。
  译文
  我的家住在江南,又过了一次清明寒食节日。一场风雨过后,在花丛中的路上,一片散乱的落花。落下来的红花,静静地随着流水走了。园林里渐渐地觉得清绿的树叶茂密了。我计算了一下:年年刺桐花落尽的时候,寒天的力量一点也没有了。
  庭院寂静,我在空空地想着她。我为国而愁的太利害了,但没有地方说,因为那些流莺乳燕太可怕了,如果她们知道了这个消息,又要陷害我。如今也不知道书信在哪里,我想念的朋友仍然没有踪迹。空教我上楼去瞭望。我到楼上去的次数太多了,实在没有脸面再上去了。即使是到了楼上也看不到我想念的人,只看见楼外的原野上一片碧绿的庄稼。
  创作背景
  宋代泉州曾环城种植大量刺桐树。元代时马可波罗即称泉州为刺桐城。辛弃疾于绍熙三年至五年,曾在福建任提点刑狱、安抚使等官,此词约写于此时。
一说此词于隆兴二年年作于江阴,此时作者正处于江阴签判任上。1163年,宋军遭遇“符离之败”,暗合词中“一番风雨、一番狼籍”之意,又由本词首句可知这是辛弃疾南归后所过的第二个春天,当为1164年。而此时辛弃疾正位于江阴签判任上。
  鉴赏
  《满江红·暮春》一首十分委婉缠绵的伤春相思词,写一位空闺女子怀念情人而又羞涩难言的情绪状态,逼近婉约派词人秦观的风调。擅长于写豪壮沉郁之词的作者,能以似水柔情写女子的相思怨别,足见作者的大家风范。
  此词分上下两阕,上阕重在写景,下阕重在抒情,也是长调最常用的章法。既属常见常用、那么易陷于窠臼,但是仔细体味该词,既不落俗套,又有新特点,委婉,但不绵软;细腻,但不平板。作到这一步,全赖骨力。具体地说每句之中,皆有其“骨”,骨者,是含义深厚、分量沉重,足以引人注目的字面;由骨而生“力”,就足以撑住各句,振起全篇。
  上阕写这女子眼中的暮春景象。这样写,不仅为下阕抒情作好了铺垫,而且已暗蓄着红颜难久而年华虚度的悲愁。起韵点明时间地点,情韵含藏。如“家住江南”,看来不过点明地点,却能突出这是一位比之塞北女子更娇柔的江南女子的哀怨。如写清明寒食,不过是先叙出抒情的特定时间,为下文写景著力,却以一个“又”字传神,表明不止一次独自度过暮春的寂寞和哀怨,使往年暮春的心情被其调动起来。以下一气贯注,铺写残春凋零景象,也于景中含情。“一番……一番……”的句式。是抒情重笔,表明经过许多次风雨之后。如今的花径里已经狼藉不堪了。“红粉”两句,接前风雨而来,实描花落水流红的残春景象,和绿意渐浓、园林寂寞的风光。其中的一“暗”字,一“渐”字,如钝刀割肉,拉长了感觉的时间,令人想见她饱受煎熬的时间很长。除了写出时光的流转之外,在古典诗词的传统语境里,还有一定的象征意味,象征着青春羌貌的流失。特别是作者用“红粉”一词时,花落所隐含的美人衰老无华的意思更明显。“算年年”以下数语,拈出刺桐一花,以作补充,变泛论为实说。用一“算”字,总束暮春风光,并举出很少入词的暮春刺桐花落,来表明春光的不再,天气的转暖。“寒无力”三字,颇为生新惹目,自是“骨”之所在。寒,谓花朵瘦弱。故无力附枝,只得随风飘落,不而清阴绿叶之盛壮,若得以耀威于枝头。寒花与密叶之比较,亦可使人联想倘能结合作者的处境、心绪而谓其隐含君子失意与小人得势之喻,似非无稽。这样残春景象,在他有点有面的描写中,被收拾无遗,而这位江南女子的伤春之情,也已经从中沁出。就章法而论,此处隐含的比喻,则是由上阕写景转入下阕抒情的过渡,唯其含而能隐,故尤耐人寻味。
  下阕在此描写的基础上,写她的孤寂和苦闷,羞涩和矜持,把一个含羞含情的年轻女子的相思情愫,刻画得体贴入微,美轮美夹;换头的“静”宁,承上启下,既指芳花凋零之后的寂静,也写情人不在的孤寂。因为难以忍受这过度的“静”,所以她“相忆”远方的游子,可是在“相忆”之始,她己感觉“相忆”的徒劳——“空”于是明证,正像上阕起韵的“又”字一样,这里的“空”字,也很能含蓄传恨。以下写“相忆”之情不仅“空”,而且“无说处”,这就加倍传写了她的苦闷和幽怨,所以她感到“闲愁极”。然而这无尽的闲愁。这带有幽怨的相思,依然是“无说处”的。以下就“无说处”转写作者的羞涩和种持。这满怀的闲愁,只能深藏在心中,不仅不能对伊人说。对别人说,而且还生怕流莺乳燕知道。这里,在她极度的羞涩和矜持中,似还隐含着这样的意思:这段感情是不能为外人所窥破的,是非同寻常的。由是,她只好自己隐忍着,在情感的苦汁里泡得透湿。“尺素”以下,由眼前所感苦境,转入对于游子的痴情等待中去。言其既得不到伊人的一封信,也不知道伊人如今身在何方。以“彩云”这一美好的称谓指称对方,表明了她的痴迷未减,以“依旧”来暗怨游子的薄幸,一直未告诉她自己的行踪。这一痴一怨,与前文相亿而无说处一样,表明她的内心充满着惶惑和矛盾,欲爱不得,欲罢不能。结韵虽然把她内在情愫化为情蕴饱满的形象,所传达的感情也如此充满了矛盾:她羞亡层楼,怕见平芜,却又倩不自禁,登楼远望。作者写女子的相思,运笔如此缠绵悱恻,细腻宛转,确能勾魂摄魄,令人赏叹无置。
  对于这样一首从女性那一面写来的闺中念远词,因为读解到这一层次不能窥见抒情主体的精神风貌,所以人们往往试图给它“最终的解释”,即把它与作者自身的情感状态联系起来,因而得出它是一首政治寄托词的结论。如以春意衰败寄托时局衰微之意,以盼望游子音讯,寄托盼望北伐消息之意,以怕流驾乳燕,寄托忧谗畏讥之心,也就是说,词中这位寂寞的江南女子,是作者对于自己的政治形象的审美化和柔化创造。中国诗词既然原有“美人香草”的抒情路子。采取这一角度来解释本词,也就未必不可以成立。只不过要句句扣死。却也未免失于穿凿。倒不如果取“有寄托入,无寄托出”的认知态度,更为合理。
  比兴寄托,乃风骚之传统,宋人填词,也多是继承这种传统,该词就是如此。而词人命笔,每托其意于若即若离之间,致使作品带有“模糊性”的特点。
  此种模糊性,非但无损于诗歌的艺术性,有时且成为构成诗歌艺术魅力的因素,越是模糊、不确定,越能引人求索耐人寻味。此种貌似奇怪的现象,正是诗歌艺术的一大特点。就读者之求索而言,倘能得其大略,即当适可而止;思之过深,求之过实,每字每句都不肯放过,则会认定处处皆有埋藏,又难免要捕风捉影,牵强附会。


一江红是什么意思?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意思是傍晚时分,快要落山的夕阳,柔和地铺在江水之上。晚霞斜映下的江水看上去好似鲜红色的,而绿波却又在红色上面滚动。一、原文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二、翻译 傍晚时分,快要落山的夕阳,柔和地铺在江水之上...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是什么意思
这句诗的意思是:沐浴在春光下的江山显得格外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迟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这句诗出自于唐代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绝句二首》其一,诗的全文如下: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白话译文】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燕子衔着湿...

《暮江吟》的诗意是什么?
由于这首诗渗透了诗人自愿远离朝廷后轻松愉悦的解放情绪和个性色彩,因而又使全诗成了诗人特定境遇下审美心理功能的艺术载体。《暮江吟》是中国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歌作品,以下是其全文、译文、出处、创作背景、使用环境和作者简介:全文: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

舒伯特的《慕春》的创作背景
慕春 (清)鞥格,莫月春归早,花鱼几点红。留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暮春是这样背的。

半江瑟瑟半江红全诗
【创作背景】:这首诗大约是公元822(年长庆二年)白居易在赴杭州任刺史的途中写的。当时朝廷政治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品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作者离开朝廷后顿感轻松惬意,于是写下此诗。【作者简介】: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描写的是暮春黄昏时的美景是对的还是错...
是错误的 全诗如下:《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真珠 通 珍珠)由九月初三夜这几个字可以看出 这显然不可能是暮春的景色 所以是错误的

扬贵妃进宫前和李白是什么关系?
天宝元年十月,玄宗携杨贵妃往骊山泡温泉,李白跟着去了,完后写了《侍从游宿温泉宫作》等诗;次年初春,玄宗在宫中娱乐,李白奉旨作《宫中行乐词十首》(今天只能看到其中的八首);仲春,玄宗游宜春苑,李白也去了,奉诏作《龙池柳色初青听新莺百啭歌》;暮春,玄宗与杨贵妃于兴庆宫沉香亭赏牡丹...

暮春 舒伯特的作曲背景
Frühlingsglaube ( Faith in Spring) Op.20, No.2 歌词源于路德维希 乌兰特于1820年创作的诗歌。Die linden Lüfte sind erwacht, sie säuseln und weben Tag und Nacht, sie schaffen an allen Enden. 柔和的微风已苏醒,它们日夜轻轻地吹拂,到处吹拂。O frischer Duft, o neuer Klang!

菩萨蛮回文该如何赏析其创作背景是什么
译文 山南的江水浅处红梅开出小花,浅红色小朵梅花,开放在江南山岭上。红梅探看我倚靠着稀疏的篱笆,红梅从篱笆的缝里朝我望着。南极老人星行将到来,老人星到时,就是进入暮年时。离别时我们叮嘱要珍惜余年,红梅枯谢了,我们会依恋别离时的情谊。创作背景 苏轼贬居黄州后写了不少咏梅诗词。宋神宗元丰...

暮春浐水送别的创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写于韩琮在朝任中书舍人时期。

苏家屯区19143772327: 《满江红 暮春》的赏析 -
漆媛银多: 《满江红·暮春》赏析 家住江南,又过了、清明寒食. 花径里、一番风雨,一番狼藉. 红粉暗随流水去,园林渐觉清阴密. 算年年、落尽刺桐花,寒无力. 庭院静,空相忆.无说处,闲愁极. 怕流莺乳燕,得知消息. 尺素如今何处也,绿云...

苏家屯区19143772327: 满江红 暮春辛弃疾 鉴赏答案 -
漆媛银多: 上阕写一片凄凉的春景,下阕假托不能与所思美人相见而抒写内心的愁苦.比兴寄托,借景抒情,通过写景色的凄凉衬托下阕中内心的愁苦.

苏家屯区19143772327: 辛弃疾《满江红暮春》分析情与景关系上片写景,下片写词,分析情与景关系 -
漆媛银多:[答案] 上阕写一片凄凉的春景,下阕假托不能与所思美人相见而抒写内心的愁苦.比兴寄托,借景抒情,通过写景色的凄凉衬托下阕中内心的愁苦.

苏家屯区19143772327: 满江红·暮春的译文 -
漆媛银多: 满江红 暮春 【辛弃疾】 家住江南,又过了、清明寒食①.花径里、一番风雨,一番狼籍②.红粉暗随流水去,园林渐觉清阴密③.算年年、落尽刺桐花,寒无力④.庭院静,空相忆.无说处,闲愁极⑤.怕流莺乳燕,得知消息⑥.尺素始今...

苏家屯区19143772327: 满江红 暮春柳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漆媛银多: “暮春柳”,咏柳,突出一个“暮”字,一者指春天将尽暮春时节之柳;二者指柳树岁长,已经近暮年;三者指日近黄昏,暮色中之柳.全篇紧紧扣住“暮”字来作文章. 上片首句点明了时间是黄昏,暮色将临时柳树之景.“一片残阳,映几处...

苏家屯区19143772327: 岳飞的《满江红》的鉴赏及写作背景??? -
漆媛银多: 【赏析一】 岳飞工诗词,虽留传极少,但这首满江红英勇而悲壮,深为人们所喜爱,它真实、充分地反映了岳飞精忠报国、一腔热血的英雄气概.这首的上片,“怒发冲冠,……空悲切”.意思说,我满腔热血,报国之情,再也压不住了,感...

苏家屯区19143772327: 满江红写作背景 -
漆媛银多: 《满江红》创作的具体时间应该是在岳飞入狱前不久.词中有多处可以用来证明这一观点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这两句历来是考证《满江红》作者问题最为关键的内容,但几乎所有的解释都不够准确.认为《满江红》是岳飞...

苏家屯区19143772327: 宋词中的暮春 -
漆媛银多: 1【满江红】暮春 家住江南, 又过了、清明寒食. 花径里、一番风雨, 一番狼藉. 红粉暗随流水去, 园林渐觉清阴密. 算年年、落尽刺桐花, 寒无力.庭院静,空相忆. 无说处,闲愁极. 怕流莺乳燕, 得知消息. 尽素如今何处也, 绿云...

苏家屯区19143772327: 满江红 暮春——“闲愁极”指什么 -
漆媛银多: 庭院静,空相忆.无处说,闲愁极.作者此词中所谓的闲愁,当是由于自己不为南宋朝廷重用,复国壮志无从施展,且受投降派的忌恨排挤,进而而产生的政治失意.

苏家屯区19143772327: 满江红写作背景介绍?跪求! -
漆媛银多: 标题 满江红 作者 吴泳 年代 宋 内容 元帅筹边,谁肯办、向前一著.大丞相、孙儿挺伟,素闲兵略.杨柳依依烟在眼,檀车嘽嘽春浮脚.更何妨、二十五长亭,横冰槊.登剑栈,怀关洛.机易去,愁难割.岂而今全是,从前都错.鹿走未知真局面,兽穷渐近空篱落.早经营、勋业复归来,江头酌. 注释 【注释】: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