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饮建业水建业是哪里

作者&投稿:毕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宁饮建业水,不饮武昌鱼”中的建业指什么地方?~

  建业指南京。
  该句出自《吴孙皓初童谣》:
  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
  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
  在三国吴国历史上曾多次迁都。公元211年,孙权从吴迁都秣陵,并改名建业(即今南京)。后又迁都鄂,改名武昌。229年,又还都建业。
  到孙皓时代,公元265年,在西陵督阐的建议下,迁都武昌。而建业宫殿已破旧。孙皓是个贪欲无度的暴君,但求享尽人间欢乐,于是从建业搬到武昌,并下令扬州地区的百姓远道从长江送去供享乐的一切耗资。沿江百姓怨声载道,苦不堪言。
  “政事多谬”,加上“公私穷匮”,虽然孙皓还在醉生梦生之中,可政事已是风雨飘摇、岌岌可危了。左丞相陆凯是孙权留下的旧臣,对孙权的治国之道有切身感受,对孙皓的腐配专横有冷静观察,凭借旧臣身份,直言上疏。《吴孙皓初童谣》就是陆凯在武昌劝孙皓时引用的一首童谣。
  《吴孙皓初童谣》仅短短四句,却从中透露出了百姓的苦难、怨恨和不平。尽管武昌有美鱼可烹食,有房屋可停居,但百姓宁愿到建业去,即使在那里只能饮水充饥,以至如履死地,也心甘情愿,在所不辞。
  因为武昌为孙皓所居,百姓苦于暴政久矣,已不能共存于一处。当然,这里还有一层深意,那就是建业曾是孙权的古都,百姓向往建业,实是怀念创业皇帝孙权。对比孙皓的暴虐贪残,百姓痛恨万分。童谣正是通过向往建业、远避武昌这种直率的语言责孙皓。以宁死而不愿留居武昌的激愤之声,揭露了当时“苛政猛虎”的血淋淋社会现实。

武昌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始建于1800年前的战国时期,有丰厚的文化历史底蕴,现为湖北省委、省政府所在地,是全省的政治、文化、信息中心,200多家外地驻汉机构和众多金融机构、商贸企业、大公司总部汇集在此,形成武汉市的江南核心区;武昌是辛亥革命“首义”之地,因武昌首义一枪打响,成就了中国推翻帝制、建立亚洲第一个共和国的丰功伟绩;武昌滨江滨湖,是一个生态环境优良、适宜人居和旅游的美丽城区;武昌科教集聚,有着丰富的智力资源和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武昌是国家传统制造业基地,具有发展现代制造业的天成基础。武昌的辖区总面积81.22平方公里,内含14个行政街道、194个社区居委会,常住人口97万,加上流动人口共约110万,人均可支配收入9000元左右,2002年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约120亿元人民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8亿元。武昌区先后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全国科普示范区、省级文明城区、市级经济强区等称号。进入新世纪,武昌用世界的眼光看发展,为自己描绘了一个美好的蓝图:把武昌建设成为经济发达、科教先进、文化繁荣、环境优美、文明富裕的现代化中心城区。

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
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这是三国时代东吴流行于今南京一带的民谣。它反映出以建业为中心的长江下游人民,不愿用大量的人力和物资,逆流而上供应武昌(今湖北鄂州市)的东吴朝廷;同时说明作为东吴政权支柱的江东大族,如吴郡的顾氏、陆氏、朱氏和张氏,阳羡(今宜兴市)的周氏,吴兴(今湖州市的沈氏等,也不愿离开他们的势力范围过远。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孙权虽然于公元221年决定建都于鄂”,将鄂县改称为武昌”,并且于公元229年在那里称帝,但虽然在江东大族的强烈要求下还都建业。同样,东吴后主孙皓于公元265年又一次执意迁意迁都武昌,结果也遭到举国上下更强烈的反对,不得不再次还都建业。这一情况说明,到了东吴埋藏,建业地区已经在为众所公认的南方中心。东吴以后,东晋和宋、齐、梁、陈等王朝都相继在这里建都,历史上称为六朝”(公元229~589年)。
东吴甘露元年(公元二六五年),末帝孙皓欲再度从建业(南京)迁都武昌。左丞相陆凯上疏劝阻,疏中引用了“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这两句“单谣”。


请问一下宁饮建业水是指什么
1、宁饮建业水出自《三国志》中的《吴孙皓初童谣》,意思是宁可喝建业的水,它是三国时代的东吴百姓反对吴王孙皓(公元264至280年在位)迁都武昌而作的,在当时的东吴百姓中广泛流传。2、《三国志》是二十四史之一,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的,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当时魏、吴两...

三国时期东吴的吴郡、柴桑、建业等几个城市的区别?
在孙权称帝后,一度将首都设在柴桑所属的武昌,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建业。之后建业的百姓之中就有“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的说法,在东吴末代皇帝孙皓时期,曾经迁都武昌,但举国上下都表示强烈反对,之后还是回到建业。因为选择武昌,就等于选择永远缩在长江流域自保,而在建业,才有向北方拓展的可能。

毛主席《水调歌头。游泳》中的“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的典故来历...
民谣:“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沙水清澈甘美,驰名远近。武昌鱼,因主要产地在湖北省古武昌县(今鄂城县)的梁子湖而得名。三国时吴主孙皓(孙权的孙子)从建业(今南京)迁都武昌(今湖北鄂城县),当时的人反对迁都,编出童谣:“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词中这两句化用民谣,用...

关于武昌鱼的古诗句
古人有关武昌鱼的诗句:三国时从建业迁移1000家居民到武昌(今鄂州),移民思乡心切,遂有民谣: “宁饮建业水 不食武昌鱼 宁还建业死 不止武昌居”北周诗人庾信: “还思建业水 终忆武昌鱼”唐代诗人岑参: “秋来倍忆武昌鱼 梦著只在巴陵道”宋代王安石: “迢迢建业水 中有武昌鱼” “昔人宁饮建业水 共道不食武昌鱼...

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这句话有什么寓意?求解。
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出自《吴孙皓初童谣》,作者佚名。是三国时代东吴百姓反对吴王孙皓(公元264至280年在位)迁都武昌而作的歌谣,在当时的东吴百姓中广泛流传。从中透露出了人民的苦难、怨恨和不平。童谣正是通过向往建业、远避武昌这种直率的语言责孙皓。以宁死而不愿留...

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
武昌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始建于1800年前的战国时期,有丰厚的文化历史底蕴,现为湖北省委、省政府所在地,是全省的政治、文化、信息中心,200多家外地驻汉机构和众多金融机构、商贸企业、大公司总部汇集在此,形成武汉市的江南核心区;武昌是辛亥革命“首义”之地,因武昌首义一枪打响,成就了中国推翻帝制...

“不食武昌鱼”是什么意思
“不食武昌鱼”该句出自《吴孙皓初童谣》,原诗是这样的: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吴孙皓初童谣》仅短短四句,却从中透露出了人民的苦难、怨恨和不平。尽管武昌有美鱼可烹食,有房屋可停居,但百姓宁愿到建业去,即使在那里只能饮水充饥,以至如履死地,也心甘情愿,在...

“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语出何时何地
吴孙皓初童谣 (51人评分) 8.2 朝代:魏晋 作者:佚名 原文: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吴孙皓初童谣》就是陆凯在武昌劝孙皓时引用的一首童谣。陆凯在这个奏疏中,痛陈国衰民弱之现状,力劝孙皓“省息百役,罢去苛扰,科出宫女,清选百官。”孙皓当然十分不悦,...

高分求水调歌头-游泳的译文
〔长沙水〕作者自注:“民谣: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所谓无沙水,地在长沙城东,有一个有名的‘白沙井’。”〔武昌鱼〕据《三国志·吴书·陆凯传》记载:吴主孙皓要把都城从建业(故城在今南京市南)迁到武昌,老百姓不愿意,有童谣说:“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这里化用。武昌鱼,...

南京曾经的名字有哪些
孙权定都建业 【孙权定都建业】汉献帝建安十六年(211),孙权将政治中心由京口(今江苏镇江)迁至秣陵(今南京秣陵关一带),次年在楚国金陵邑城址修建石头城,以资守御,并取"建功立业"之意改称秣陵为建业。黄龙元年(229)四月,孙权在武昌称帝。同年九月,在朝野"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

南召县15542374622: 三国时期吴国的首都建业是现在哪一个城市 -
木些精制: 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 吴都建业说的就是石头城南京

南召县15542374622: “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中的“建业”指哪里 -
木些精制: 南京!

南召县15542374622: 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 -
木些精制: 今湖北鄂州市 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这是三国时代东吴流行于今南京一带的民谣.它反映出以建业为中心的长江下游人民,不愿用大量的人力和物资,逆流而上供应武昌(今湖北鄂州市)的东吴朝廷;同时说明...

南召县15542374622: 南京的历史有哪些 -
木些精制: 南京,战国时楚威王始置金陵邑、以为“王之地也”,简称“宁”,原中华民国法定首都,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省会、副省级城市.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有“六朝古都”之称.南京位于长江下...

南召县15542374622: 南京曾经的名字有哪些 -
木些精制: 一开始叫石头城三国吴:建业(越王要迁都到武昌,东吴贵族不愿意,说“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晋:建邺晋(司马邺):建康隋:丹阳郡唐:升州五代:江宁宋:建康元:应天清:江宁太平天国:天京后来就叫南京 iptxpcvdnw

南召县15542374622: 是"才饮长江水"还是"才饮长沙水"? -
木些精制: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长沙水,指长沙南门口“白沙井”井水,名“沙水”.民谣:“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沙水清澈甘美,驰名远近.武昌鱼,因主要产地在湖北省古武昌县(今鄂城县)的梁子湖而得名.三国时吴主孙皓(孙权的孙子)从建业(今南京)迁都武昌(今湖北鄂城县),当时的人反对迁都,编出童谣:“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词中这两句化用民谣,用形象化的说法,点明行踪.

南召县15542374622: 三国时期的建业是现在的哪里???急急急!!!! -
木些精制: 南京. 建业是南京在东吴时期的名称,是三国时期东吴的都城,当时中国南方的经济、文化、政治、军事中心. 东汉建安十六年(211年),孙权将治所从京口迁往秣陵(今南京).东汉建安十七年(212年),在金陵邑故址石头山筑城,名为...

南召县15542374622: 武昌鱼名字的由来 -
木些精制: 武昌鱼得名于三国.东吴甘露元年(公元二六五年),末帝孙皓欲再度从建业(南京)迁都武昌.左丞相陆凯上疏劝阻,疏中引用了“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这两句“单谣”.于是武昌鱼便始有其名.不过当日所说的武昌鱼,可能不是专指樊口鳊鱼,但在武昌所产的鱼中以樊口蝙鱼为上,故后来就将其美名归于武昌.历代名流学者都有赞赏,它的名声也越来越著.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