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教学设计

作者&投稿:祝婷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大禹治水是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故事,著名的上古大洪水传说。以下是我整理的大禹治水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参考!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1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其中8个二会字只读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名为民造福的英雄,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16 大禹治水

  2、简介大禹。

  古代部落联盟的领袖,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

  要求:(1)把生字圈出来。

  (2)把难读的句子画出来。

  2、检查自读情况。

  3、范读课文。

  思考讨论: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谁?写了大禹的什么事?

  4、口头填空。

  课文主要讲的是大禹为了(),三次经过家门都没有()。

  三、细读课文第1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讨论:

  (1)这一自然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2)从哪儿看出洪水很凶猛?

  看图说说洪水的疯狂。理解:滔滔、淹没。

  (3)“无家可归”是什么意思?

  (3)这些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

  3、指导朗读。

  要用急切的语气读出洪水凶猛的态势。

  四、过渡

  洪水如此凶猛,造成的灾难如此严重,老百姓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家破人亡、无家可归的悲惨生活。为拯救天下苦难的百姓,一位英雄大禹出现了,他不辞辛劳、想方设法制服了洪水。下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看大禹是怎样治理洪水的。

  五、教学部分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治、洪、姓,指名读。

  2、引导学生说说字形记忆方法。

  3、学生描红。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二、继续细读课文

  1、细读课文第2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说说这一段有几句话。

  哪一句写是大禹想的,哪几句是写大禹做的?大禹是怎样想,又是怎样做的?

  (2)学习二、三两句。

  ①指名读第二,三雨句,说说大禹先干什么,后干什么。

  ②哪些词语告诉我们大禹治水的艰辛?

  (板书:走遍吃尽)

  “走遍”“吃尽”说明了什么?

  “千山万水”“千辛万苦”中的“千”“万”是不是确指一千个,一万个?它们说明什么?

  ③“九条大河”“九座大山”中的“九”是不是表示数字中的九?它表示什么?

  “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说明了什么?

  (板书:挖通劈开)

  ④要带领老百姓开山挖河,完成引水入海的浩大工程,课文中说大禹吃尽了“千辛万苦”,小朋友们想一想:他可能会吃哪能苦呢?

  ⑤指导朗读。

  学生练读,齐读。

  2、细读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这一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

  (3)自由读课文,找出本自然段表示数量的词。

  这些表示数量的'词强调了什么?突出表现了什么?

  板书:13年三次过家门一次也没进

  (4)指导朗读。

  3、细读第4自然段。

  (1)齐读。

  (2)为什么说大禹是一位伟大英雄?(联系二、三自然段讨论。)

  (3)老百姓会怎样感激大禹?

  板书:制服洪水代代相传

  (4)齐读课文第4自然段,体会“代代相传”的意思。

  三、练习背诵课文。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扩词。

  治()()()久()()()

  理()()()伟()()()

  二、教学部分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教学生字字形。

  (1)引导自学部分生字。

  (2)注意“久”的写法。

  2、指导书写。

  3、练习描红。

  三、课堂练习

  1、抄写词语。

  2、按要求填空。

  洪:有()画,第七画是()。

  父:有()画,第三画是()。

  理:有()画,第十画是()。

  姓:有()画,第三画是()。

  四、作业。

  1、抄写生字。

  2、背诵课文。

  板书:

  16大禹治水

  走遍 吃尽 挖通 劈开 制服洪水

  13年三次过家门 一次也没进 代代相传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⒈认识“洪、毒”等15个生字,会写“洪、灾”等8个字,会写“洪水、经常”等16个词语。

  ⒉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按照提示,讲讲“大禹治水”的故事,体会大禹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

  ⒊拓展积累“洪水、防洪”等词语。

   教学重点

  按照课后提示,讲讲“大禹治水”的故事。

   教学难点

  能按照提示,讲讲“大禹治水”的故事,体会大禹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

   课前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⒈板书课题,齐读。提问:结合课题说说课文主要写了谁,写了什么事?

  ⒉出示大禹头像,简介大禹:传说是我国部落联盟的领袖,曾经带领百姓治理洪水,是为民造福的英雄。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

  ⒈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⒉同桌合作读,一人读一段,相互正音。

  ⒊出示三组词语,检查词语认读情况。

  ⑴第一组:洪水泛滥、毒蛇猛兽、伤害、灾难。

  ①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②识记“灾”字,看字形猜猜“灾”字的意思。揭示“宀”表示房子,房子里边着火表示灾难。

  ③说说读了这组词,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④出示句子,放在语境中再次练读。指导读好第二句的停顿。

  ⑵第二组:教训、驱赶、恢复。

  ①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②请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给3个词语搭配短语。如“吸取教训、驱赶毒蛇猛兽、恢复农业生产”。

  ③读词语想画面,说说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象,相机理解“恢复”就是变成原来的样子,文中是指百姓又像以前一样生活了。

  ⒊第三组:淹没、灾难、重新、耕种。

  ①自由练读这组多音字,根据词语的语境练习读准加粗字的读音。

  ②指名读,及时正音。

  ③出示一组新词,比如,“沉没、重新再来、难民、种花”,巩固读音。

  三、朗读课文,理解首段

  ⒈朗读课文,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

  第一自然段讲治水前洪水经常泛滥,百姓生活在苦难之中。

  第二自然段讲鲧治水九年没有成功,他的儿子禹继续治水。

  第三自然段讲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文中“十三年、三次、一次、到处奔走”等词句集中体现了大禹的奉献精神。

  第四自然段讲禹带领人们采用疏导的办法制服了洪水,百姓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⒉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说说“洪水泛滥”是怎样的景象。

  ⒊出示洪水泛滥的影像(洪水横流、田地被淹、房屋被冲毁、人们无家可归等场景),说说从画面中看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什么。

  ⒋课文中怎样描写的?自己练读第一自然段。

  ⒌朗读:

  ⑴出示“泛滥、淹没、冲毁、伤害”,连起来说说洪水泛滥的情景。

  ⑵通过朗读表现出洪水的凶猛,表现出人们的痛苦。

  相机评价,预设如下:

  ①“很久很久以前”可以拖长,让人觉得时光倒流,回到几千年以前。

  ②读到“淹没了田地,冲毁了房屋”,仿佛看到了滔滔的洪水……

  ③着重强调了“无数的灾难”,听得出你们很为那些百姓难过、担心呢!

  ⑶再读课文:抓住这些词语展开想象,满怀同情地齐读本段。

  ⑷用一句话说说这一段的内容。(洪水使人们生活痛苦。)

  四、指导书写

  ⑴左右结构的字:先整体观察,一看宽窄,“洪、认、难、被”前三个字都左窄右宽,“被”字左右基本等宽;二看笔画变化,“又”做偏旁捺变点;三看穿插避让,以下字要提醒:“认”字,“人”的长撇穿插在“讠”提下;“被”字,“皮”的竖撇穿插在“衤”末笔点下方。

  ⑵上下结构的字“灾”:书写时要及时复习“火”的笔顺,借助“灾”的字理理解字义,可组词“灾难、灾害、火灾、虫灾、受灾”等。

  ⑶独体字“业、产”:“业”字,要按照先中间后两边的笔顺规则书写,书写时以竖中线为轴,左右对称,可组词“工业、农业、作业、专业、业余”等;“产”的书写可迁移熟字“立”的写法,可组词“生产、产品、产业、产生”等。

  五、作业布置

  1.朗读课文。

  2.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⒈检查词语认读,并用上以下词语说一说洪水带来的灾害。

  泛滥、淹没、冲毁、伤害

  师:面对如此悲惨的景象,一个名叫鲧的人开始领着大家治水。这节课继续学习课文。

  ⒉朗读课文。

  二、朗读感悟

  ⒈学习第二自然段,练习讲述

  ⑴自由朗读,说一说:谁?怎么治水?结果怎样?(鲧筑坝挡水,治水没有成功。)

  ⑵指名朗读鲧治水的方法。(他只知道筑坝挡水,九年过去了,洪水仍然没有消退。)

  ①说说什么叫“筑坝挡水”,结果怎样。

  ②练习用“继续”说一句话。

  ⑶练习讲述本段。讲述时可以借助哪些词?学生交流,教师帮助梳理。

  提炼:谁?怎么治理?结果?

  鲧、筑坝挡水、没有成功

  禹、继续治水

  ⒉学习第三自然段

  ⑴鲧的儿子禹继续担起治水的重任。在禹治水期间,还流传着一个感人的故事,教师范读“三过家门而不入”。

  ⑵出示语段,填空。

  禹离开了家乡,一去就是(  )年。这(  )年里,他到处奔走,曾经( )次路过自己家门口。可是他认为治水要紧,(  )次也没有走进家门看一看。

  ⑶体会“治水时间之长、之艰辛”“心系百姓之切”。

  ①创境朗读:禹治水13年,13个365天没回过一次家,传说禹的儿子很大了还没有见过自己的父亲。禹为什么急于把洪水治理好?练习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预设:因为洪水害得老百姓无家可归,禹心里装着百姓,所以他急于把洪水治理好。)

  ②指导朗读:这些数字读好了,这段话的意思也就读明白了。学生练读。

  ③教师介绍:为了治水,禹到处奔走。晚上,他常常睡在草丘山冈,天蒙蒙亮就又出发了。他的脚长年泡在泥水中,脚跟都烂了,他只好拄着棍子走路。课文用了一个词——“到处奔走”。

  ④说一说:读到这里,你最想用哪个词赞美禹?(一心为民、无私奉献……)

  ⑷小结:13年里,禹3次经过家门都没有回家看一看,老百姓们听说了这件事,非常感动。于是就给这个故事取了个名字——三过家门而不入(板书)。现在,人们常用这个成语,赞扬像禹这样“不顾小家顾大家的无私奉献的人”。

  ⒊学习第四自然段——感受大禹的功绩

  ⑴自由读文,练习按“谁、怎么治理、结果如何”的思路说一说这段话的内容。

  ⑵学习第一层,了解“大禹治水”的经过,体会大禹的智慧。

  ①读第四自然段,画出大禹治理洪水的句子。

  ②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禹是怎么让洪水乖乖听话的。

  ③借助插图,理解“疏导”的意思。

  ④齐读禹治理洪水的语句,感受禹的智慧。

  ⑶学习第二层,体会百姓“安居乐业”。

  ①指名读写禹“治水后”的景象的句子。出示百姓“安居乐业”的场景图片,说说看到了什么。(孩童无忧无虑地玩耍,百姓在田里耕作,闲暇之余吹笛歌唱、聊天品茶等。)

  ②理解“安居乐业”:洪水终于被治理好了,老百姓有屋可住,有田可种,幸福地过日子,这样的生活就叫——安居乐业。

  ③指名对比朗读课文写“治水前”和“治水后”的景象的句子。

  ④从洪水泛滥到乖乖地听话,百姓会怎么感激禹?(治水有方、智慧过人,心中装着百姓安危……)

  ⑷小结:人民非常感谢禹的功绩,因此尊称他为“大禹”,也就是伟大的禹。

  ⒋师总结:《大禹治水》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课文讲述了大禹十三年坚持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开通河道,治水成功,为百姓造福的故事。大禹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为世人所敬仰。课文描述的治水前后两个场景形成了鲜明对比,更加凸显了大禹的奉献精神和疏导治水的智慧。

  三、复述故事

  过渡:大禹治水的故事代代相传,让我们来完整地讲述这个故事。

  ⒈借助板书,提示四人小组合作讲述,每人讲述一段,重点把禹的治水方法讲清楚。

  ⒉展示,相机评价。

  ⒊擦掉部分词语,只留下(泛滥、筑坝挡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疏通河道),学生独立练习讲故事。

  四、作业布置

  推荐阅读:在我国历史上,像大禹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出示课件),如《愚公移山》《后羿射日》《女娲补天》……建议课后找来读一读。

  五、板书设计

  15大禹治水

  洪水让人们生活痛苦:泛滥 淹没 冲毁 伤害

  筑坝挡水,没有治好洪水

  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疏通河道,治好洪水

   附录:

   ⒈句子理解

  (1)很久很久以前,洪水经常泛滥。大水淹没了田地,冲毁了房屋,毒蛇猛兽到处伤害百姓和牲畜。人们的生活痛苦极了!

  这段话介绍洪水泛滥时人们痛苦生活的景象。开篇“很久很久以前”突出了传说故事的特点,可以引导学生稍拖长“很久很久”,用声音再现时间的长度。接下来可引导学生边朗读边想象画面,注意长句的断句与停顿。

  (2)禹离开了家乡,一去就是十三年。这十三年里,他到处奔走,曾经三次路过自己家门口。可是他认为治水要紧,一次也没有走进家门看一看。

  这段话讲述了禹治水过程中“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感人事迹。3个表示数字的词语“十三年、三次、一次”可略作强调,以表现禹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

  (3)洪水终于退了,毒蛇猛兽被驱赶走了,人们把家重新搬了回来。大家在被水淹过的土地上耕种,农业生产渐渐恢复了。百姓重新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这是故事的结尾,讲述了禹带领人们终于制服洪水,使百姓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故事幸福、圆满的结局,与开篇形成呼应,朗读的整体基调是喜悦的。3句话语言简洁,介绍了洪水退去后人们恢复农业生产的情况,渲染了人们欢乐的心情。朗读时,“了”稍作强调,拖长,以突出洪水被制服后人们的喜悦心情。

   ⒉词语

  泛滥—①江河湖泊的水溢出,四处流淌。②比喻坏的事物不受限制地流行。

  伤害—使身体组织

  灾难—偶思想感情等受到损害。

  筑坝—修筑大坝。

  消退—减退;逐渐消失。

  教训—①教育训诫。②从错误或失败中取得的知识。

  疏导—①开通壅塞的水道,使水流畅通。②泛指引导使畅通。

  疏通—①疏浚。②沟通双方的意思,调节双方的争执。

  驱赶—①赶(牲口等)。②赶走。

  安居乐业—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

   ⒊多音字

  难:nán(困难 难题);nàn(灾难 遇难)

  没:méi(没有 没了);mò(淹没 出没)




《大禹治水》的原文和翻译
翻译:禹接受了舜帝的命令,与益、后稷一起到任,命令诸侯百官发动那些被罚服劳役的罪人分治九州土地。他一路上穿山越岭,树立木桩作为标志,测定高山大川的状貌。禹为父亲鲧因治水无功而受罚感到难过,就不顾劳累,苦苦的思索,在外面生活了十三年,几次从家门前路过都没敢进去。他节衣缩食,尽力孝敬...

大禹治水课文二年级上册动词有哪些
大禹治水课文二年级上册动词有疏通、劈开、引入。大禹带领人们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把洪水引向了大海。运用了动词,说明了大禹改变了以往的治水方法,反映出大禹是个聪明、有智慧的人。

二年级课文大禹治水里面的疏导湮没分别是什么意思?
二年级课文大禹治水里面的疏导湮没分别是:治水的不同手段,大禹是疏通黄河,父亲是修筑堤坝,最后大禹成功了。禹吸取了鲧治水失败的教训,采取疏导的民店整办法治水。他和千千万万的人一起,疏通了很多河道,让洪水通过河道,最后流到大海里去。洪水终于退了,毒蛇猛兽被驱赶走了,人们把家搬了回来。大家...

大禹治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用最简单的句子来写词,词语要用得很好...
又过了几年,大禹第三次经过家门口,儿子已经十多岁了。大禹让儿子告诉妈妈,等治好洪水后一定回家。大禹说完就脚不停步的向前奔去。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一心一意治理洪水。经过13年的辛勤劳动,洪水终于被制服了。人们过上了安定的生活。大禹治水 (小学课文)《大禹治水》是人教社部编版二年级上...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
约4000多年前,黄河流域.农业起源的传说:炎帝:制作耒耜、教民耕作远古的传说.黄帝:创制历法、发明工具.炎黄子孙的由来:黄、炎部落结成联盟,逐渐形成后来的华夏族(汉族的前身).二、禅让的传说更替的过程:尧、舜、禹.禅让制: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三、大禹治水方法:疏导禹治水十三年,...

大禹治水这篇课文是根据古代什么传说改写的?
根据古代传说大禹治水改写的。课文原文:很久很久以前,洪水经常泛滥。大水淹没了田地,冲毁了房屋,毒蛇猛兽到处伤害百姓和牲畜,人们的生活痛苦极了。洪水给百姓带来了无数的灾难,必须治好它。当时,一个名叫鲧的人领着大家治水。他只知道筑坝挡水,九年过去了,洪水仍然没有消退。他的儿子禹继续治水。

八角楼上课文讲了什么?
八角楼上是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八角楼上》,是2021年9月的语文书做了微改动之后的文章,之前的语文书,这一课是《大禹治水》,这篇课文放到了语文园地中做阅读了。本篇课文一共有两个自然段,通过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后面一句,到第二自然段整个段落,详细写了在艰苦的...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五课 有关大禹的故事
我胼手胝足,平治水土,虽略有微劳,但生平所最兢兢自戒的是个骄字。先帝亦常以此来告诫我说:‘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如果我有骄傲矜伐之处,请大家当面告知,否则就是教我不仁啊!对大家的教诲,我将洗耳恭听。”大家都明白禹受命于天,原本对大禹有...

二年级语文大禹治水这一课近反义词都有哪些
1、近义词 伤害——损害 灾难——磨难 消退——减退 疏导——疏通 驱赶——驱逐 2、反义词 经常——偶尔 伤害——保护 痛苦——快乐 驱赶——迎接 渐渐——忽然 注意:词与词组不能构成反义词。如:“好"与“不好”尽管它们的意义相反,但"好”是个词,而“不好”是个词组。并不是所有的词都有...

在大禹治水中,为什么大禹心中“很是高兴”
因为经过了辛苦的治水后,农业生产渐渐恢复了,百姓重新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大禹由衷的高兴。《大禹治水》是人教社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科书中的一篇课文。本文讲述了鲧和禹治水的故事,体现出他卓越的领导才能和战胜困难的聪明才智。

广州市17070589474: 苏教版2年级上册15科《大禹治水》有句话:“禹下决心要治理洪水.他吃尽了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这句话怎么感觉“吃尽了千辛万苦”欠妥呀?“... -
章饺咳嗽:[答案] 千辛万苦是组合名词,其中辛、苦是名词,千、万是数词用来修饰辛和苦,例如历尽千辛万苦,历尽是动词,千辛万苦是组合名词

广州市17070589474: 大禹治水这篇课文中的毒蛇猛兽指的是什么 -
章饺咳嗽: 大禹治水这篇课文中的毒蛇猛兽指的是指对人类生命有威胁的动物. 《大禹治水》是人教社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科书中的一篇课文,本文讲述了鲧和禹治水的故事,面对滔滔洪水,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对...

广州市17070589474: 苏教版2年级上册15科《大禹治水》有句话:“禹下决心要治理洪水.他吃尽了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 -
章饺咳嗽: 千辛万苦是组合名词,其中辛、苦是名词,千、万是数词用来修饰辛和苦,例如历尽千辛万苦,历尽是动词,千辛万苦是组合名词

广州市17070589474: 大禹治水的二到四自然段讲的什么 -
章饺咳嗽: 大禹治水(鲧禹治水)是古代的汉族神话传说故事,著名的上古大洪水传说.他是黄帝的后代,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鲧、禹父子二人受命于尧、舜二帝,任崇伯和夏伯,负责治水. 大禹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面对滔滔洪水,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体现出他具有带领人民战胜困难的聪明才智;大禹为了治理洪水,长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置个人利益于不顾,"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治水13年,耗尽心血与体力,终于完成了治水的大业.

广州市17070589474: 在大禹治水中,为什么大禹心中“很是高兴” -
章饺咳嗽: 因为经过了辛苦的治水后,农业生产渐渐恢复了,百姓重新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大禹由衷的高兴. 《大禹治水》是人教社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科书中的一篇课文.本文讲述了鲧和禹治水的故事,体现出他卓越的领导才能和战胜困难的聪明才智.

广州市17070589474: 读小学二年级课文《大禹治水》你想对大禹说些什么? -
章饺咳嗽:[答案] 面对滔滔洪水,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体现出他具有带领人民战胜困难的聪明才智;大禹为了治理洪水,长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置家庭于不顾,「三过家门而不入」,体现了公而忘私、把个人...

广州市17070589474: 大禹治水的基本策略是什么 -
章饺咳嗽: 大禹治水的基本策略是疏导为主、堵塞为辅的方法.神话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凿龙门、辟伊阙、疏九河,用的是疏导法;殚智毕力十三年,拼命治水,胼手胝足,披荆斩棘,亮节感人,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取得了成功.大禹接受了治水的重任,吸取父亲失败的教训,改采用疏导为主、堵塞为辅的方法来治理水患.根据地势的高低,引导人民挖渠排水,把满溢的河水引入河道,使洪水最后东流入海,用13年时间成功的解决了水患,安定了百姓的生活,自己也最终获得了很高的威望,成为继尧舜之后又一位著名的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

广州市17070589474: 数学 - 4<x≤ - 2与 - 2x< - 4/3他们的解集合是 - 2吗?一个
章饺咳嗽: 两个集合在数轴上的重叠部分是x=-2 就一个数,你是对的.

广州市17070589474: 《大禹治水》的精神是什么,优秀品质是什么? -
章饺咳嗽: 1、科学创新精神:大禹认真总结失败的经验,研究出治水的规律和方法,创造发明了测量工具,提出了疏川导滞的疏浚排洪治水的总体策略,这种顺其自然,采用疏导的方法包含着丰富的因势利导的科学精神.2、舍小家顾大家的崇高品质:...

广州市17070589474: 大禹治水的方案? -
章饺咳嗽: 至于大禹治水治的是哪条「水」,如何治法?传统的说法似有夸大之处.传说中的龙门,在陕西韩城与山西河津之间,黄河至此,两岸峭壁陡立,十分险要,相传这里是大禹凿开的,所以龙门又称禹门口.但按夏代的施工技术水平,绝对完成不...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