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 / 和蕃原文_翻译及赏析

作者&投稿:淫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唐代·戎昱《咏史 / 和蕃》 咏史 / 和蕃 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
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
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
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 怀古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汉朝的史书上,记载着和亲的拙劣计策。
国家的安定要靠贤明的君主,怎能够依靠妇人。
不要希望用美好的容颜,去止息胡人的干戈。
地下埋著千年的忠骨,其中有谁真正堪称辅佐之臣呢。

鉴赏

中唐诗人戎昱这首《咏史》,题又作《和蕃》,最早见于晚唐范摅的笔记小说《云溪友议》“和戎讽”条。据说,唐宪宗召集大臣廷议边塞政策,大臣们多持和亲之论。于是唐宪宗背诵了戎昱这首《咏史》,并说:“此人若在,便与朗州刺史。”还笑着说:“魏绛(春秋时晋国大夫,力主和戎)之功,何其懦也!”大臣们领会圣意,就不再提和亲了。这则轶闻美谈,足以说明这首诗的流传,主要由于它的议论尖锐,讽刺辛辣。

这是一首借古讽今的政治讽刺诗。唐代从安史乱后。朝政紊乱,国力削弱,藩镇割据,边患十分严重,而朝廷一味求和,使边境各族人民备罹祸害。所以诗人对朝廷执行屈辱的和亲政策,视为国耻,痛心疾首。这首讽喻诗,写得激愤痛切,直截了当,一针见血。

在中唐,咏汉讽唐这类以古讽今手法已属习见,点明“汉家”,等于直斥唐朝。所以首联是开门见山,直截说和亲乃是有唐历史上最为拙劣的政策。实际上是把国家的安危托付给妇女。三联更鞭辟入里,透彻揭露和亲的实质就是妄图将女色乞取国家的安全。诗人愤激地用一个“岂”字,把和亲的荒谬和可耻,暴露无遗。末联以斩钉截铁的严峻态度责问:是谁制订执行这种政策?这种人难道算得辅佐皇帝的忠臣吗?诗人以历史的名义提出责问,使诗意更为严峻深广,更加发人思索。此诗无情揭露和亲政策,愤激指责朝廷执政,而主旨却在讽谕皇帝作出英明决策和任用贤臣。从这个角度看,这首诗虽然尖锐辛辣,仍不免稍用曲笔,为皇帝留点面子。

赏析二

首联开门见山,直抒历史。翻开汉王朝的历史,里面记载着很多的和亲与通婚之事。如汉武帝刘彻将细君嫁到乌孙王国,汉元帝刘奭把王昭君嫁给匈奴单于等。这种和亲或通婚政策并没能阻止大汉王朝的衰败,挽救它江河日下的颓势。由此可见,这种计策是极其短见和拙劣的。这里其实是以汉喻唐。他在这里回顾了历史上某些“和亲”政策的教训,对它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表明了对执行这种政策的鲜明态度。

颔联单刀直入,诗人在这里直白地表露了自己的观点,国家的稳定在于君主的圣明,大臣的贤能,而将一个国家的安危寄托在一个和亲或通婚的女子身上,那是靠不住的,也是极其危险的。实施这种和亲政策,正暴露了君王的昏庸、将相的无能。诗人洞察和亲政策的虚弱,表现出了识见的高远和对时局的忧虑。

颈联鞭辟入里,揭露实质。目睹当时的社会事实,诗人痛心疾首,诗人对唐王朝采取这种屈辱的和亲、通婚政策,意欲求得天下太平的做法,很是不满,于是在此直接大胆地给它敲响了警钟,一个“岂”字,把和亲的荒谬可耻和屈膝投降本质揭露无遗。

“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诗人在这里实际上是讽刺了唐王朝所谓的国家重臣的庸懦无能,感叹当今朝廷缺少真正得力的大臣来维护江山社稷。最后两句作者以历史的名义提出责问,使诗意更宏大深广。

这首诗,诗人反对以屈辱为条件去暂时求得国家安宁的和亲政策,无疑是正确,有见地的,体现了崇高的民族尊严和爱国思想。当然,至于历史上和亲政策的得失,要具体分析,如汉元帝以宫女王昭君远嫁南匈奴,对促进民族和睦,边境安宁,起了一定的作用,不能一概予以否定。作者多次参加边庭幕府的征讨活动,对国家民族命运非常关切,坚决主张抗击外族侵扰。

创作背景

唐代从安史之乱后,朝政紊乱,国力消弱,藩镇割据,边患十分严重,而朝廷一味求和(肃宗李亨、代宗李豫、德宗李适都曾经采用“和亲”的政策),但结果却是侵扰愈多,使边境各族人民饱受痛苦。所以诗人对朝廷执行屈辱的和亲政策,视为国耻,痛心疾首,便创作了此诗讽刺朝廷。戎昱,(744~800)唐代诗人。荆州(今湖北江陵)人,郡望扶风(今属陕西)。少年举进士落第,游名都山川,后中进士。宝应元年(762),从滑州、洛阳西行,经华阴,遇见王季友,同赋《苦哉行》。大历二年(767)秋回故乡,在荆南节度使卫伯玉幕府中任从事。后流寓湖南,为潭州刺史崔瓘、桂州刺史李昌巙幕僚。建中三年(782)居长安,任侍御史。翌年贬为辰州刺史。后又任虔州刺史。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职,流寓桂州而终。中唐前期比较注重反映现实的诗人之一。名作《苦哉行》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羁旅游宦、感伤身世的作品以《桂州腊夜》较有名。

戎昱

柳拖金缕,著烟浓雾,濛濛落絮。凤皇舟上楚女,妙舞,雷喧波上鼓。龙争虎战分中土,人无主,桃叶江南渡。襞花笺,艳思牵,成篇,宫娥相与传。——五代·孙光宪《河传·柳拖金缕》

河传·柳拖金缕

柳拖金缕,著烟浓雾,濛濛落絮。凤皇舟上楚女,妙舞,雷喧波上鼓。
龙争虎战分中土,人无主,桃叶江南渡。襞花笺,艳思牵,成篇,宫娥相与传。 怀古讽刺上吞巴汉控潇湘,怒似连山静镜光。魏帝缝囊真戏剧,苻坚投棰更荒唐。千秋钓舸歌明月,万里沙鸥弄夕阳。范蠡清尘何寂寞,好风唯属往来商。——唐代·杜牧《西江怀古》

西江怀古

上吞巴汉控潇湘,怒似连山静镜光。
魏帝缝囊真戏剧,苻坚投棰更荒唐。
千秋钓舸歌明月,万里沙鸥弄夕阳。
范蠡清尘何寂寞,好风唯属往来商。 咏史怀古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 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皋。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宋代·柳永《少年游·参差烟树灞陵桥》

少年游·参差烟树灞陵桥

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
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皋。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 羁旅 , 写景 , 离别怀古伤今




茂县13476537819: 卢照邻《咏史》翻译 -
叱干彬诺为: 咏史四首(其一) 卢照邻 季生昔未达,身辱功不成.髡钳为台隶,灌园变姓名.幸逢滕将军,兼遇曹丘生.汉祖广招纳,一朝拜公卿.百金孰云重,一诺良匪轻.廷议斩樊哙,群公寂无声.处身孤且直,遭时坦而平.丈夫当如此,唯唯何足荣...

茂县13476537819: 左思的《咏史》的翻译 -
叱干彬诺为: 《咏史》其二<郁郁涧底松>: 茂盛的松树生长在山涧底,风中低垂摇摆着的小苗生长在山头上. (由于生长的地势高低不同,)凭它径寸之苗,却能遮盖百尺之松. 贵族世家的子弟能登上高位获得权势,有才能的人却埋没在低级职位中. 这是所处...

茂县13476537819: 《咏史》译文 -
叱干彬诺为: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2〕.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3〕.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4〕.地势使之然〔5〕,由来非一朝.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6〕.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7〕.茂盛的松树生长在山涧底,风中低垂摇摆着...

茂县13476537819: 【咏史】 高适 原文及译文 -
叱干彬诺为: .唐·高适·咏史“尚有绨袍赠,应怜范叔寒.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 感慨识人于贫贱之难.战国时魏国范雎被须贾诬告险死.后雎逃秦改姓名当宰相,助秦征伐,威震天下.魏遣贾贡于秦,雎乃敝衣而谒贾,贾怜其寒赠雎绨袍.诗谓:须贾尚有绨袍相赠,似还怜惜范雎贫寒.不知范已名重天下,仍视之为普通布衣.

茂县13476537819: 李商隐《咏史》全诗谁有? -
叱干彬诺为: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茂县13476537819: 咏史龚自珍翻译
叱干彬诺为: 原文:金粉东南十五州,万重恩怨属名流.牢盆狎客操全算,团扇才人踞上游.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田横五百人安在,难道归来尽列侯?译文:在那繁华绮丽的江南富庶之地,无限的恩宠和肆意报怨齐集于名流士林.权贵、幕僚把持着全部大权,内宫佞臣窃据了朝廷要津.书生离席畏惧文字狱,著作只为谋食保安宁.田横壮士今在何处?难道都已封官拜爵、归顺大汉朝廷?

茂县13476537819: 求咏史的翻译!!
叱干彬诺为: 茂盛的松树生长在山涧底,风中低垂摇摆着的小苗生长在山头上. (由于生长的地势高低不同,)凭它径寸之苗,却能遮盖百尺之松. 贵族世家的子弟能登上高位获得权势,有才能的人却埋没在低级职位中. 这是所处的地位不同使他们这样的,这种情况由来已久 并非一朝一夕造成的. 汉代金日磾和张安世二家就是依靠了祖上的遗业,子孙七代做了高官.(珥汉貂:珥,插.汉代侍中官员的帽子上插貂鼠尾作装饰.) 汉文帝时的冯唐难道还不算是个奇伟的人才吗?可就因为出身微寒,白头发了仍不被重用.

茂县13476537819: 求:左思《咏史》第五首的翻译和作品分析 -
叱干彬诺为: 解题:本篇写作者鄙视世俗,希望隐居高蹈的意志皓天舒白日, 灵景耀神州.① 列宅紫宫里,② 飞宇若云浮. 峨峨高门内,③ 蔼蔼皆王侯.④ 自非攀龙客,⑤ 何为欻来游?⑥ 被褐出闾阖,⑦ 高步追许由.⑧ 振衣千仞冈, 濯足...

茂县13476537819: 龚自珍咏史的翻译 -
叱干彬诺为: 诗的开头就显得气势磅礴.“金粉东南十五州”,说明早有“六朝金粉”之称的长江下游一带,本是繁华富庶之区.然而在这样的大好河山中,人情世俗又怎样呢?作者首先点出上层人物之间就惯于钩心斗角,翻云覆雨,造成了多少恩恩怨怨.“万重恩怨”,可以说一语破的了.他们的丑态极多,根本原因是由于“士不知耻”.但如果细加分析,也还有不同类型,那就是颈腹二联所指的四句.“牢盆狎客”指封建大官僚门下的宠犬式门客;“团扇才人”指那些像东晋重臣王导之孙王珉一类的贵族子弟,整天手摇白团扇,谈玄说佛,对国政茫然无知.一个是惯于兴风作浪,一个是阻塞贤路.尸位素餐.

茂县13476537819: 高适的诗《咏史》求? -
叱干彬诺为: 《咏史》 作者: 高适 尚有绨袍赠,应怜范叔寒. 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