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材料题引用文言文

作者&投稿:俟骆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初中历史材料分析题

1927年领导南昌起义

理由 这是武装反抗国民单反动派的第一枪

1936年到西安与蒋介石谈判,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理由 西安事变后停止了内战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统一战线,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日热情。

1945年参加重庆谈判

理由 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团结教育广大人民。

1948年9月,参加领导和指挥了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

理由 为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武装夺取政权、创建社会主义新中国,建立了不朽的功绩。

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理由 半个世纪以来,五项原则不仅成为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而且也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接受,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

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

理由 这次会议在第三世界联合反帝反殖斗争的历史上占有极其光辉的一章,标志着亚非国家登上国际政治舞台,成为具有世界意义的重大历史事件,维护世界和平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972年会见尼克松,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理由 打开了中美友好关系的闸门

刚好7个

2. 高中历史材料分析题

介个,鄙人也是名高中生,面对的也是那些古文写的材料分析题,其实这些古文没有必要去看懂,因为我们学的毕竟是历史,而不是语文,对于这类题型,我们只要抓住其中的关键词就可以了,这类题中他会给出一些关键词的,比如年份,人名,改革,国家,重大事件,你可以根据这些中出判断。

其实历史中最容易的就是这种材料分析题,你完全可以不背书就能拿高分,我做这种题目都是从材料中找答案的,就像做语文那样,所以你大可不必太担心。当然,对于历史,平时还是得多读多记。

希望这些对你有帮助。

3. 现在我刚开始上初一,刚开始接触历史

初中历史材料题解题方法: 一读:解题的基础 1.一般情况下,应读两遍。

第一遍粗读,浏览,了解大意,主要任务有两个,第一,了解材料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第二,注意各段材料的联系,读出材料叙述的核心内容。

2.审读设问,带着设问仔细读材料,将材料读懂,读透。 ⑴细读材料时要注意具体材料具体分析。

如古代史的材料多为文言文,须像语文课上分析古文一样,进行字斟句酌,读透材料的本义并挖掘其引申义。世界史的材料多为外来的翻译文,有的句子很长,很难读懂;此时,可按语文课中划分句子成份的办法来处理,先找句子的主,谓,宾语,再找定,补,状语等其它修饰成份。

正确阅读理解材料虽然与语文阅读水平有关,但在阅读理解时必须具有历史意识,运用历史观点,联系相关的历史知识,站在历史知识体系的高度进行阅读。如95年第39题,要求把继昌隆缫丝厂艰苦创业、生产经营的重要情况逐条列出,如果不从近代中国民族工业产生、发展的历史角度来阅读,就会眼花缭乱,不解其大意。

⑵阅读材料时,一定要认真审读设问。因为设问的实质是为解析材料确定方向,使考生在阅读材料时能够充分提取材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

所以明确设问要求 ,据设问考查的方向重新仔细读材料,是尽快获取有效信息的捷径。 ⑶阅读材料时,除读懂材料正文外,还要特别注意提示性文字和材料出处。

这些说明性文字能够提供材料的时间,国别,作者,背景等信息,给考生某种暗示和引导,有时能起到‘得来全不费功夫’之效。如;'92第46题的提示性文字‘下面反映同一朝代的四段材料’,其中‘同一朝代’就是一重要信息。

特别是材料出处如果放在材料前面,就必须更加留心细读,它对解题肯定有用。如‘以下材料是淝水之战前,前秦群臣对战争形势的分析’,这里就提供了一个重要信息一材料的历史背景。

另外,阅读材料时,还应注意从文体材料(正文)的开头,结尾,省略号两边获取有效信息。材料原文一般很长,试题只能摘录其中一小部分。

从某句开始摘录到某句为止,这开头和结尾两句,当然得考虑为答题服务;省略号删去的是与答题无关的内容,省略号两边保留的内容必定是重要的,肯定隐含着重要信息。 二、找:解题的关键(说明:在实际解题过程中,“找”与“读”往往是一致的,不需要将两者截然分开。)

1.阅读完全部材料之后,要找出材料之间的联系。一般每一道材料题都有一个中心。

即使有些材料解析题的一些材料观点完全相反,它也是围绕这个中心,确认材料涉及的内容或对课本知识进行迁移,便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 2.找出材料与教材解析题具有“新材料、新情况、新问题”的特点,但不管多新,必定与教材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把材料中的重点信息与教材的史实观点相对照,确认材料涉及的哪章、哪节相关联,这样便将材料与材料挂靠在一起,挂靠准了,解析的大方向便明确了。 3.找出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体会命题者的意图。

材料解析题是“史论结合”的典型题目。读材料是为了回答设问,回答设问离不开材料。

因为“论从史出”,结论要从对材料的理解、发掘、升华中得出的。材料解析题的设问,一定是从材料出发的。

所以,读材料时要处处想着设问,把设问放到材料中相互对照。或从材料中找出回答设问的信息;或从设问行文的信息中重新获得读材料时忽略了的重要之处,然后通过分析、判断得出结论。

在找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时,领会命题者采用这些材料的意图至关重要。4.审读设问,找出不同材料解析题的不同要求。

从近几年的高考题来看,材料解析题的设问与作答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层层发问、逐次诱导的递进式。即围绕一个中心,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推进。

如'97年第45题“雍正帝论农工商关系”。二是归纳评述论证式,如'95年第39题“陈启沅的继昌隆缫丝厂”便是典型的归纳要点式材料题。

三是'97 年第44题“南唐烈主”题,'98年“巴黎和会”题。弄清设问的不同要求,解答中可避免的的失误。

三、答:解题的落脚点 1.组织答案时注意的问题: ⑴按问作答。注意针对性和具体性。

材料解析题多由几问组成,每问却有具体指向,要根据具体要求组织答案,并根据分值来确定答案内容的多少。 ⑵克服思维定势,坚持论从史出。

命题者有时为体现自己的学术观点,往往会选取与教材相左的材料,用以考查提取材料信息和把握正确观点的能力。如'97 年“西进运动”题。

因此,在回答时,要克服思维定势,对材料具体分析,从材料中提取观点。 ⑶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确观点,准确辨别材料观点的正误。

材料解析题所引用的材料,多是原始史料,难免摆脱封建史学家落后史学观点的影响。必须按照正确的立场和观点进行辨析。

⑷要认真书写。 四、怎样解答历史问答题 1.首先明确问答题的基本结构 通常情况下,问答题是由提示项、限定项、中心项、求答项四部分构成。

提示项是对学生回答方式的提示,限定项是对题目涉及的时空范围和情景内涵的规定,中心项则规定了解答所依据的对象和内容,求答项是对回答内容和项目的规定和要求。中心项是问答题的。




初中历史材料题引用文言文
2. 高中历史材料分析题 介个,鄙人也是名高中生,面对的也是那些古文写的材料分析题,其实这些古文没有必要去看懂,因为我们学的毕竟是历史,而不是语文,对于这类题型,我们只要抓住其中的关键词就可以了,这类题中他会给出一些关键词的,比如年份,人名,改革,国家,重大事件,你可以根据这些中出判...

答历史材料题什么情况下引用原文?
除了题目中说的从材料中找的外,别的情况一般不允许直接使用材料,而需要通过材料的内容概括,但某些材料说的很精简理论化程度比较高的可以使用

高中历史文言文材料翻译
1. 历史的文言文材料翻译 材料一: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说利呢?只要说仁义就行了。大王说‘怎样使我的国家有利?’大夫说,‘怎样使我的家庭有利?’一般人士和老百姓说,‘怎样使我自己有利?’结果是上上下下互相争夺利益,国家就危险了啊!在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杀掉国君的,必定是国...

历史材料题概括可以答古文吗?
具体的要求,还是要结合具体的考试,一般来说,试卷作答尽量不要使用旧体书面语,当然可以引用需要的材料。

急!初二历史题!!!材料一:我们的民族是伟大的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
一、两次鸦片战争 二、太平天国运动 三、中法战争 四、中日甲午战争 五、戊戌变法 六、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七、辛亥革命 八、国民大革命运动 九、抗日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十、封建的地主阶级以及官僚主义资本和国际帝国主义反动势力勾结(三座大山压迫)十一、帝国主义在华扶持傀儡的(代表人物)慈禧...

初一历史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
1、材料一中的“上古之世”是指原始社会时期,因为当时人们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所以根本没有办法对付毒蛇猛兽,要想生存只能过群居的生活。2材料二中的“耒耜”是农具,是用来挖地的。半坡遗址居民和河姆渡遗址的居民都使用过“耒耜”。半坡遗址居民种植的粮食是粟,河姆渡遗址的居民种植的粮食是水稻...

中考历史材料题能不能抄原文
可以截取原文里面可以作为参考依据的(别抄太多了,抓重点。)

请结合材料,从文明史角度分析中华文明的历史地位。
例如,甲骨文、青铜铭文的出土有了明确的地层关系,而相关的地层又可以取样作碳14测年。如果据甲骨文与青铜铭文推算的年月数据与碳14年代数据相吻合,那么其年代结论就大大提高了可信度。科学论证、庄严宣告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意义是深远的。从学术史角度讲,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的论证,表明了...

历史论文引用档案资料的格式
(5)注释:论文中引用他人观点、材料须注明出处(若论文中没有引用他人观点、材料,可省略此项内容)。在正文引用处要标注“注释引用标记序号”,依次按〔1〕、〔2〕、〔3〕……标注;在文尾与正文空两行处进行注释,〔注释〕二字用小四号黑体字,顶格放置。注文用小四号宋体字。注释格式标准如下:专...

历史材料题解题技巧
历史材料题题型 1、 从常规出题来看,它一般分为两类 一类是针对某种观点或看法,要先行明确表态(是否正确;是否全面等)后再进行分析解答; 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另一类则是一题中有几种不同的观点或看法,要先行或先后明确表态,然后分别进行论证 ...

布拖县19353424472: 七年级(川教)历史的几个文言的题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论语》材料二:治世不一道,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 -
鲜桦甲磺:[答案] 一、(大意) 因为管仲不循古法,适应了天下形势. 代表封建主的利益 二、(大意) 春秋时期 / 东周王室势微,各地诸侯势力迅速膨胀.

布拖县19353424472: 急呀急呀急! 初一历史 关于江南的古文材料分析题
鲜桦甲磺: 额~~试着做一下历史题 好久不碰了 怎么现在初一就做那么难的哦 第一 看书的出处可是看出第一个是汉朝的 第二个是南北朝时期的 汉朝时江南还没有开发 统治着的重心在北方 但是南方的地理自然资源优势已经开始被人关注 例如地广人稀 能种...

布拖县19353424472: 历史文言文材料题,答案摘抄原文句子可以吗? -
鲜桦甲磺: 可以变一种说法,换成你自己的.

布拖县19353424472: 初中历史材料题 -
鲜桦甲磺: 这道题目很容易啊. 材料二说明.唐太宗执政后,天下安定太平.流民都有了土地,回归乡里.粮食丰收,一斗米才3 4钱,一年来全国因为犯罪而判死刑的人才29个人.全国都可以不关家门.也没盗贼.出门在外的旅人也不需要带粮食,在路途中就可以买到. 原因就是太宗意识到君取于民的道理,吸取了隋朝灭亡的教训,治理天下治的好,就天下太平,治理的不好,就会把这个君主推下去.意图警示后代要勤恳治国.

布拖县19353424472: 中学历史知识题(32) -
鲜桦甲磺: 一、 (1)“桓公九合诸侯”指葵丘会盟.公元前7世纪中期,齐桓公召集诸侯在葵丘会盟,周天子派人送去礼物表示慰问,齐桓公成为霸主. 得益于管仲“尊王攘夷”的策略,即尊敬周王和阻止周边民族对中原侵犯的旗号,团结一些诸侯国,在北方阻止了山戎和北狄对中原的侵扰;在南方出兵阻止了楚军的北进. (2)启示:一个国家要利用其有利的地理条件并抓住机遇,实行改革,实现富强,改革是强大的根本,而尊重知识和人才是强盛的必要条件. 二、 D 2、诸侯争霸使诸侯国数目减少,这是结果,不是原因. 1、3、4是原因.

布拖县19353424472: 初中历史题材料题:《忆昔》回答:(1)杜甫诗中“开元”是唐朝哪位皇帝的年号? (2)杜甫诗中反映了什么社会景象?具体表现如何? (3)根据诗的... -
鲜桦甲磺:[答案] (1)“开元”是唐玄宗的年号 (2)诗中反映了唐玄宗时期唐朝兴盛的景象,具体表现在“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3)唐开元年间,社会安定,天下太平,商业和交通十分发达.农业连年获得丰收,...

布拖县19353424472: 初中历史题材料题:《忆昔》<br/>回答:(1)杜甫诗中“开元”
鲜桦甲磺: (1)“开元”是唐玄宗的年号 (2)诗中反映了唐玄宗时期唐朝兴盛的景象,具体表现在“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3)唐开元年间,社会安定,天下太平,商业和交通十分发达.农业连年获得丰收,粮食装满了公家和私人的仓库,人民生活十分富裕.扬州位于运河和长江交汇处,中外商人汇集,城市特别繁华.唐都长安城里更是热闹非凡,世界上很多国家的使臣、商人、学者、工匠都争相前往唐朝进行友好交往,开展贸易,学习文化、技术.

布拖县19353424472: 初中历史题,急~!! -
鲜桦甲磺: ,(1)答:材料一反映的是"战"的关系;材料二反映的是"和"的关系.(4分)(2)答:材料一是指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匈奴被赶到大漠以北,故唱此曲.材料二是指昭君出塞嫁给呼韩邪单于,边境的人民过上了多年的安定生活.(6分)(3)答:都有积极作用,汉武帝反击匈奴的胜利使北部边郡得到安定;昭君出塞,汉匈和亲,为汉匈之间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6分)

布拖县19353424472: 初中历史题 - 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 -
鲜桦甲磺:[答案] 商鞅废分封行县制;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开阡陌封疆”就是把标志土地国有的阡陌封疆去掉,废除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实行土地私有制.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度.)统一度量衡;作用:出现了“家给人足”的繁荣景象,全国...

布拖县19353424472: 一道初一的历史材料题
鲜桦甲磺: 公元前356年 在秦孝公的支持下 保护土地私有制 触犯了贵族阶级的利益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