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赐给臣子的五绝诗,千百年来被奉为经典

作者&投稿:用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众所周知唐太宗李世民是天之骄子,文武全才,他赐给臣子的一首五绝诗,千百年来被奉为经典,这首诗就是五言绝句《赐萧瑀》,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赐萧瑀》赏析
《赐萧瑀》——唐·李世民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诗歌意译:
只有当狂风刮过草地时,你才会见识到野草的柔韧。只有当动荡乱世到来时,你才能鉴别出一个人的忠诚。孤勇者未必懂得“仁”,但是有大智慧者,心中必然存着“仁”。
这首诗的第一联是一个“千古名联”,当中含有两个典故,其一出自《后汉书·王霸传》。汉光武帝刘秀对王霸说:“颍川从我者皆逝,而子独留努力,疾风知劲草。”
意思是说,当初跟随我的人都去世了,只有你还留在我的身边,一直为我努力工作。只有经历过劲疾的狂风,才知道细草的柔韧。

王霸是东汉“云台二十八将”之一,是一位善于用兵,文才出众的奇人。汉光武帝刘秀说这句话的时候,当初跟随他从颍川出来的人大多不在了,只有王霸活着。
因此“疾风知劲草”的原意,除了是赞扬王霸的忠诚经受得起时间的考验之外,也是在暗示王霸在群臣中的“资历”老。
萧瑀一生经历南朝、隋朝和唐朝,从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开始归顺李世民,到贞观九年“第四次封相”,当中过了十八年。
论“资历”与“忠诚”,萧瑀的情况都和东汉王霸很相似。在这里李世民直接引用了刘秀原句,当作诗的第一句。
诗的第二句“板荡识诚臣”,或者应该写作“《板》《荡》识忠臣”。《板》、《荡》都是《诗经·大雅》当中的名篇。
其中《板》是一首借臣子口吻警告昏君周厉王的诗,用语非常大胆。首诗的开头就说,“上帝发疯了,下界的人民全都遭了殃”。
接着又批评国策制定不合理,皇帝用人没眼光,对于国家政治更是没有丝毫远见。由于皇帝的无能,所以老天降下了灾祸。可是皇帝还不知道,还在一边喜洋洋呢。
诗人在这首诗中,甚至直接对周厉王说:你和我只是职务不同,大家都是为了国家办事。现在我来找你商议国事,忠言逆耳,你听了不要不开心。
《荡》是一首借着周文王骂商纣王的话,辱骂周厉王的诗。作者忧心周室将亡,于是假托周文王骂商纣王的话语,辱骂周厉王凶暴强横,敲骨吸髓。
同时又骂周厉王没有识人之明,忠奸不辨,导致身边赃官环绕。最可恨的是,他不仅没有治国的才能,还天天酗酒,“灌黄汤”。
君臣礼仪全不顾,昼寝夜眠,日夜颠倒,把政事都荒废了,眼看着这个国家就要玩完。所以“板荡识忠臣”的意思就是,只有《板》、《荡》里面的那种臣子,才是真的忠臣。
那么,《板》、《荡》里面的忠臣,具体是什么样呢?《板》里面的忠臣,直言敢谏的。在政事面前,他甚至不认为国君理当比臣子更高一等。
他还对周厉王说:忠言逆耳,我讲的话不好听,你听了不要不开心。这种君臣相处之道,看上去像是商朝的“比干”对纣王。

《荡》里面的忠臣,不但骂周王亲近小人,不识好歹,而且还要去干涉他的私生活,不许他酗酒,也不许他晚睡迟起,荒废政治,这位忠臣显然更像是闻太师“闻仲”。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古代帝王中,评价最高的一位明主。我们都知道,李世民身边有位叫魏征的忠臣,就是以直言敢谏出名的。
在历史故事中,魏征生性耿介而执拗。在朝堂议政,有时还会认死理。李世民说不过他就要退朝,魏征竟敢上去拽住龙袍,不让李世民走人。
在真实的历史中,萧瑀可能没有拽过李世民的龙袍。但是他和魏征一样,也经常因为说话过于耿直而得罪人。
萧瑀归顺李唐之后,一生五度拜相,五度被罢免。每一次拜相,都是因为他忠心耿耿,有理有节,而每一次被罢免,都是因为他说话得罪了同僚,相处不下去了。
《赐萧瑀》这首诗就是萧瑀第四次当上宰相时,李世民写给他的。那么,李世民为什么如此看重这个萧瑀呢?原来啊,这位萧瑀的来头可不简单。
萧瑀本是南朝梁明帝的第七个儿子,又是隋朝杨广的亲舅舅。萧瑀虽然出身于贵族之家,但是一辈子勤劳节俭。无论是在隋朝还是在唐朝为官,一向都是正直清廉、克己奉公。
当初李建成、李元吉陷害李世民,朝中许多臣子都被前二人收买,但是萧瑀始终站在李世民这一边。
所以李世民夸萧瑀:“守道耿介,古人无以过也。”意思就是说,论及坚守仁义道德,处事忠诚耿介,没有一个古人能超过萧瑀。
《赐萧瑀》第三、四句“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的意思是说:一个孤勇之人,他可能没有读过书,并不懂得圣贤书中的“仁”。但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他的内心天然就存着“仁”。
第三句的“仁”,指的是儒家在吸收《易》学思想后衍生出来的社会规范与个人行为准则。第四句中的“仁”,当是指在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道”,这是一种先天存在的自然规律。
儒家的“仁”,本来就是对《易经》中“仁”的阐释,因此前者必须是合乎后者的。

所以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萧瑀为人臣子方面,可能并不懂得太多的大道理,但是他凭借一颗赤子之心,为后世的忠臣做出了好榜样。
结语
虽然李世民很认可萧瑀的忠心,但是他还是很不喜欢萧瑀的这种“耿介”,所以才会在贞观十年(公元636你那)借口萧瑀与同僚不睦,又将萧瑀罢免了。
到了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李世民要征辽了,才想起萧瑀,又让他第五次拜相。结果过了一年多,又把他赶出京城,弄到商州当刺史。没过几天高兴了,又把他召回来。
折腾来折腾去,又过了两年,萧瑀就去世了。因为萧瑀生前是太子的老师,所以他死后得到了一个优待,就是等李世民去世以后,他可以陪葬昭陵。


谁有虞世南的资料?急!!!
太宗说:“朕不过是在试探你罢了!”又赐他五十匹布帛。[71]虞世南虞世南去世后,太宗曾为他做诗一篇,追述往古兴亡之道,接着感叹说:“钟子期死,伯牙不再鼓琴。朕的这篇诗,将拿给谁看呢?”便命起居郎褚遂良拿诗到虞世南的灵帐边读完后焚烧,希望他的神灵能感知。[72]身兼五绝李世民曾称赞虞世南有超世之才,身...

蝉有什么品质?古代诗人为什么喜欢写蝉?
唐太宗李世民就有一首清新淡雅的咏蝉诗:“散影玉阶柳,含翠隐鸣蝉。微形藏叶里,乱响出风前。”(《赋得弱柳鸣秋蝉》)有了皇帝的带头,大臣们更是后来者有之,如李百药的《咏蝉》:“清心自饮露,哀响乍吟风。未上华冠侧,先惊翳叶中。”从这一君一臣咏蝉诗句的字里行间,隐约能看出他们冰清玉洁的高尚品德,...

历史名人轶事很多,关于房玄龄和杜如晦的故事有哪些?
房谋杜断 房玄龄和杜如晦二人同为李世民的宰相,但所起到的作用却是不一样的。房玄龄擅长给李世民出主意,但是同一个问题,他出的主意很多,李世民也不知道采用哪个好。于是这时候杜如晦将房玄龄的主意加以分析,选出一个最适用的办法,让李世民采用。房玄龄帮李世民出主意,杜如晦帮李世民拿定...

有关李世民房玄龄杜如晦的作文?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其父为大唐的开国皇帝——高祖李渊。那么,李世民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从不同的文献中看到了,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对李世民的评价。老百姓眼中的李世民。“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李世民经常引用《荀子·王制》中的这句话来告诫臣子们,要重视人民的力量,从而要维护他们的利益。对...

蝉有什么品质?古代诗人为什么喜欢写蝉?
在古代蝉文化中,蝉的品质是立身高洁、能够脱胎换骨、使精神升华。古代诗人喜欢写蝉,是因为蝉作为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弱小生命体,朝饮甘露,暮咽高枝,夏生秋亡,在苍茫宇宙中虽然显得微不足道。然而正是它的这一生命规律博得了文人墨客的厚爱,蝉被带入诗词中成了较多的描写对象。1、唐代诗人虞世南...

南皮县17885001913: 李世民正给大臣萧瑀的那首诗叫什么 -
匡祁创必: 《赐萧瑀》是唐太宗李世民写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是李世民赐给萧瑀的一首诗.这首诗盛赞萧瑀的仁德.前两句写识人,句用恰切的比喻,颂扬萧瑀在动乱和危难时刻经受住了考验,表现出一个臣子的忠诚和立场.后两句写知人善用,以反衬正,欲扬先抑,着意突出萧瑀作为一个智者所具备的仁义之心 赐萧瑀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南皮县17885001913: 求<不循先例> <直言谏止> 译文`` -
匡祁创必: 唐太宗李世民亲自作宫体诗,令大臣虞世南唱和,虞世南说: “圣上的诗作得固然工整,然而内容却并非文雅端正.圣上喜欢的,下面的臣子百姓必然趋之若骛甚至过犹不及,臣怕这首诗一旦流传出去,天下的人都会追随效仿.所以不敢听从您的命令.”唐太宗忙说:“朕不过是在试探虞卿家罢了!”又赐给了五十匹布帛.太宗几次出外打猎,虞世南对此提出了批评,都得到了赞美和采纳.曾叫人把《列女传》写在屏风上,当时没有,虞世南暗中派人去找,没有一个字是错的.唐太宋曾经夸赞他:“德行绝好,忠直绝好,博学绝好,文词绝好,书翰绝好.” 对不住,上文不会阿

南皮县17885001913: 春节最给力的习俗是什么? 各位大哥大姐帮帮小妹我吧 -
匡祁创必: 春节的习俗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南皮县17885001913: 兰亭序为什么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
匡祁创必: 《兰亭序》是王羲之用茧纸、鼠须笔与朋友优游之余的得意之笔.全篇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其章法布白,浑然一体.他的用笔、结字更见变化之妙.全篇二十个“之”字,七个“不”字,各具特点而不雷同.他能注意避免“状如算子”、...

南皮县17885001913: 蝉的古诗原文 -
匡祁创必: 1、原文蝉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2、译文蝉居住在挺拔疏朗的梧桐上,与那些在腐草烂泥中打滚的虫类自然不同,因此它的声音能够流丽响亮.蝉儿栖身高处,声音自然会传得很远,这并不是借助秋...

南皮县17885001913: 王羲之《兰亭序》真迹今何在? -
匡祁创必: 王羲之将《兰亭序》视为传家宝,并代代相传,一直到王家的七世孙智永手中.可是,智永不知何故出家为僧,身后自然没有子嗣,就将祖传真本传给了弟子——辨才和尚. 到了唐朝初年,李世民大量搜集王羲之书法珍宝,经常临习,对《兰亭...

南皮县17885001913: 《兰亭序》为什么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
匡祁创必: 《兰亭序》又称为《兰亭帖》,具体介绍不用再说.大概的说,《兰亭帖》典型的书文并茂,从形态上讲字字矶珠,点画精到,章法完美;从书法史发展角度看此帖完全脱离了隶意,字法纯粹,有开山之功!所以被成为天下第一行书!

南皮县17885001913: 吃醋一词是怎么来的?
匡祁创必: 相传李世民赐给宰相房玄龄两个美女,房玄龄的老婆气得把两个美女赶了出去.李世民很生气,让房玄龄的老婆选择收下美人或者喝下毒酒,她选择了喝毒酒.喝完却发现...

南皮县17885001913: 古诗词 要少的 -
匡祁创必: 要少的那就来五言绝句吧,找到10首最经典的发来你看看, 十大“五言绝句” 01.《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本诗是首千古传诵的名篇,平淡的语言娓娓道来,如清水芙蓉,不带半点修饰,完全是...

南皮县17885001913: 关于唐太宗的诗句 -
匡祁创必: 《读唐太宗纪》 年代: 宋 作者: 范成大 宫府相图势不收,国家何有各自谋. 纵无管蔡当时例,业已弯弓肯罢休! 弟兄相贼斁天伦,自古无如舜苦辛. 掩井捐阶危万死,不闻亲杀鼻亭神. 佐命诸公趣夜装,争言社稷要灵长. 就令昆季尸神器...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