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开国皇帝,为什么不传位给自己的儿子,而要传给其他人?

作者&投稿:古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在中国历史上,实行的是“立嫡立长”的皇位传承制度。一般来说,皇帝要选择自己皇后的长子,作为太子,然后在自己百年之后,传位给他。如果实在没有嫡子,则在其他嫔妃生的儿子之中选择,但一般总跳不出儿子这个框框。

当然,也有极少部分,因为实在没有亲儿子,只能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弟弟或者侄子、养子什么的。比如后周开国皇帝郭威,就是把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养子。

但是,如果在有亲儿子的情况下,还不选择自己的亲儿子,这就有点不正常了。而在历史上,却有2位开国皇帝,做出了这样匪夷所思的选择,而他们为何要这么做呢?

01 宋太祖赵匡胤传位给自己的弟弟赵光义

赵匡胤死后,没有传位给自己的儿子,而是让自己的弟弟接班。宋太祖并非没有儿子,他有两个儿子。其中大儿子,已经完全成人了,具备了接班的能力,那么宋太祖为何还要执意传位给自己的弟弟呢?

关于这件事情,有一正一反两种解释。

正面的解释是,宋太祖建国后,跟自己的两个弟弟有一个“金匮之盟”。这个盟约是宋太祖的母亲杜太后逼着自己的儿子立的。杜太后临终前,嘱咐宋太祖说:如果柴荣有一个年纪大点的儿子,这天下就根本没有你的份,因此,为了保险起见,你将来要传给位弟弟赵光义,赵光义再传位给赵廷美,这样才能保证江山永固。

宋太祖虽然不情愿,但还是答应了,并在丞相赵普的面前,签字画押,由宫人保存在一个“金匮”里。这样,十几年后,宋太祖一死,赵光义算是合法继位。

而反面的解释是,宋太祖是被赵光义害死的,这个故事叫“斧声烛影”。别管宋太祖是死于毒酒,还是死于赵光义的“玉斧”,赵光义的皇位都是来路不明。不过,这两种说法,都有许多不合理的地方,也都可能是编造的传说。

真正合理的解释是,宋太祖当然想要自己的儿子继位,可是,唯有传位给自己的弟弟,才算是顾全大局的选择。宋太祖一当皇帝,就封弟弟赵光义为开封府尹。在五代宋初,这个职务跟包拯那个时候有天壤之别。这时候的开封府尹,就是皇位继承人的标志。不光是宋朝,后周、南唐、北汉等国家,也都是这样的安排。

等到自己的儿子成年后,宋太祖或许又开始犹豫了,但赵光义当了十几年储君,势力与日俱增,已经尾大不掉、功高震主了,这个时候再换人,肯定会造成宋朝的混乱,于是,他还是坚持了自己当初的选择。

02明太祖朱元璋传位给自己的孙子朱允炆

明太祖朱元璋一开始想要把皇位传给马皇后的大儿子,也就是太子朱标。可惜的是,朱标英年早逝,此时朱元璋并未在其他几个儿子之中选择接班人,而是直接选择了朱标的儿子,也就是孙子朱允炆。

从地位上讲,朱允炆并非朱标的嫡子,但他是在朱元璋的眼皮子底下长大的,其聪明仁孝,十分受朱元璋的喜爱。朱标的正妻死后,朱允炆的母亲吕氏,也被扶正,这样朱允炆就变成了“嫡子”,也就名正言顺的成为太子。

而朱元璋的四儿子朱棣,虽然个性非常像朱元璋,但是,他的生母并不明确,从小就不受朱元璋重视,而且他从小就被泡在军营里,尽管能打,但不是朱元璋心目中守成之君该有的样子。他的想法是,有一个能征惯战的儿子给朱允炆守住北方,那么,朱允炆就可以在南京大展手脚了。

还有一点,朱元璋或许也觉得自己一生太过严苛,如果再找一个像自己的人当皇帝,对明朝的发展也极为不利,不如找个像朱允炆这样一个有“仁君”模样的人。

可是,朱元璋万万没想到,温和的朱允炆,削其藩来会如此之狠,把朱棣逼得走投无路,只能选择了起兵谋反。朱元璋的选择,也差点葬送了大明江山。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汉朝为何会有两位开国皇帝?他们除了刘邦以外,还有一位是谁呢?_百度知...
刘秀由于自身有皇族血统,虽然不是嫡系,他不承认王莽政权,认为建立的政权是跟汉一脉相承,所以是汉政权。至于东汉,是后人为了区别两个政权才分东西汉的,当时并没有这样的说法。所以,刘秀是东汉的开国皇帝,也是汉朝的开国皇帝,因为汉朝中断了,要重新开国。刘秀是中国历史上最优秀的皇帝之一,他经过...

秦国和赵国他们的两个开国皇帝,究竟有什么关系?
他们两个人有一个共同的祖先叫——蜚廉。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叫恶来,一个叫季胜。他们两个人的名头就大了。恶来是秦国先祖,季胜是赵国先祖。所以顺着关系往上看,秦国和赵国的两位开国大王,他们之间是有着斩不断的关系存在的。跟据史料记载,秦非子是恶来的后人,造父是季胜的后人。不过还有一...

同样都是开国皇帝 两人知名度为何那么低
第二个那就是玄武门之变了。李世民发动政变,杀兄弑弟,同时又逼着李渊退了位,他也是大一统王朝里第一个太上皇了。而刘秀与李渊还不太一样。刘秀在很多人的眼里存在感很低,不过之所以如此,原因有很多。刘邦和朱元璋时代,群雄并起,这两位虽然能力不高,但能够掌控着非常多的文臣武将,可以说是群星...

为什么没有人推翻暴君朱元璋?
我觉得,根本的原因是,两个开国皇帝虽然都残暴,但是各自残暴的对象不一样。秦始皇是对国人残暴,对普通的老百姓残暴。他的那些刑罚,那些钳制舆论的做法,那些无休无止的劳役,都是针对老百姓的。正是因为针对的对象是老百姓,老百姓才非常不满,起来反抗他的统治。陈胜吴广两个农民一声号角,天下一时...

历史上两个勤快的皇帝:为何朱元璋游刃有余,而雍正却活活累死?_百度知 ...
明朝由朱元璋建立,可能是出于心血结晶以及希望后代子孙永享荣华富贵的原故,朱元璋十分爱惜自己的江山,甚至防备到将一系列开国元老、功臣、大将赶尽杀绝,以绝后患。故此执权治国对朱元璋来说,变得很顺畅没人敢反对他。另外可能是性格使然,朱元璋从小成孤儿流连世间,吃遍酸苦,看透人情冷暖,使得沉淀下来...

夏朝是禹建立的,可为什么说“夏启商汤”是指两个朝代的开国者?
夏真正意义上的开国皇帝是启,而禹是启的父亲,只是追封为太上皇的意思

为何历史上开国皇帝喜欢杀功臣?
第一,不自信,或者说自卑。那些开国功臣很多都是从一开始就跟随这些草根皇帝打江山的,他们都见过这些草根皇帝最卑微的一面,这是他们招致杀身之祸的一个原因。当那些开国皇帝建国成功以后,所有人都在吹捧他们,每天都有无数人殷勤的拍马屁,只有那些跟随最久的人知道他们的过往,如刘邦就是个无赖,...

清朝入关前有几个皇帝
皇太极是清朝入关前的第二位皇帝,1626年努尔哈赤去世以后皇太极继承了后金的汗位并且在1636年得到传国玉玺以后在沈阳称帝,并且改国号为大清,皇太极在位17年于1643年去世,去世以后被尊称为清太宗。在皇太极去世以后他的第九儿子福临继位也就是顺治皇帝,顺治皇帝继位不就多尔衮就攻下了明朝的都城,从此大...

隋朝两个皇帝有什么本质区别
这是一个苦难而又辉煌,伟大与罪恶并存的皇朝。隋朝是五胡乱华后汉族在北方重新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隋文帝杨坚,推行汉化,为后来唐宋汉文化大发展奠定基础。隋唐时期也是全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期。隋文帝之父杨忠,曾被北周封为“随国公”。杨坚袭此封爵...

隋唐俩开国皇帝生的儿子,怎么都是弟弟怼死哥哥?
而为什么他们两个都是弟弟呢,这是巧合啊,这是在事情发生之后你通过找他们的共同点之后你才发现的问题。如果说是两个哥哥赢了,那么你可能还会通过回顾历史,发现为什么隋唐两朝开国皇帝生的儿子都是哥哥赢了?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个人能力强啊,对不对,而不是因为他们都是弟弟,或者他们都是哥哥,...

花都区15116954800: 古代皇帝为什么不将位置传给皇室中有能力的人? -
陈齐威迪: 其实如果皇帝不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对自己的子孙后代来说,将会是十分危险的.在面对皇权这样十分具有诱惑力的权力时,基本上很少有人会保持理智,皇帝作为权力最高的人,做了皇帝的人总是不希望政权被其他人夺走.但只要是自家人继承了皇位,皇室血脉就不至于断裂.

花都区15116954800: 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死后为何不把皇位传给他的后代?而是传给了弟弟赵匡义?要知道宋朝几百年都是赵匡义的后代当皇帝 -
陈齐威迪: 你知道”斧声烛影”吗?是赵光义害死其兄!篡夺帝位的,赵匡胤有后代当皇帝,是南宋宋光宗以后都是其后代!!!

花都区15116954800: 宋太祖赵匡胤为什么传位给弟弟而不是儿子 -
陈齐威迪: 宋朝的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是借“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当的皇帝,按照习惯,他应该传位给他儿子,可是他的弟弟赵匡义有野心,趁着宋太祖生病的机会逼迫赵匡胤,两人吵起来.吵些什么,外边人不知道,躲在外边远远地看,只看见蜡烛影...

花都区15116954800: 赵匡胤的皇位为什么不传给他儿子 -
陈齐威迪: 不是不传 而是因为他弟弟篡位的 据说是这样的

花都区15116954800: 赵匡胤为什么要传位给他弟弟,而不传给他儿子,是怎么回事啊?当中有什么事件吗? -
陈齐威迪: 纯个人观点,没史料依据哈有种说法是赵光义弑凶夺位,我觉得简直太抬举他了古代没有照相机摄录机,为了证明自己曾经存在过,古人对于死后留名有着狂热的最求.为了可以“照汗青”说自己丹心挖给你,只为后世名,所以但凡夺位来的君...

花都区15116954800: 历史上唯独哪个君王不称朕,不坐龙椅,后宫的女人也不碰? -
陈齐威迪: 历史上的开国皇帝,大多数都是顶天立地的大英雄.即便是如程咬金(演义中)、黄巢、李自成这样只做了一小段时间皇帝的草莽英雄,身上也不乏大丈夫之气.不过,在历史长河中,也有一些“开国皇帝”,其身份地位就比较尴尬了:他们能...

花都区15116954800: 朱元璋为何传孙不传子?
陈齐威迪: 1朱元璋很喜欢太子朱标,很想把皇位传给他,在朱标身上花了很多心血,在他认为... 5明朝的各个皇帝都是由“金木水火土”等字作为边旁而命名的. 而朱元璋虽然自己本...

花都区15116954800: 宋朝开国皇帝为什么把皇位传给弟弟? -
陈齐威迪: 关于这个问题又不得不提两个历史事件:金匮之盟和烛影斧声. 961年杜太后病重,召赵匡胤与赵普至病榻前,问及太祖,江山如何得来,太祖泣答,因祖宗庇佑,杜太后摇头,你的天下是因为周世宗(即柴荣)让幼子(即柴宗训)当皇帝而带来的.如果周王朝有一个成年人当皇帝,天下哪里会归你所有!你和光义都是我儿子,你将来把帝位传与他,国有长君,才是社稷之纲啊!所以你百年以后应该把帝位传给你兄弟光义,光义百年后再传给三第光美,光美再传给你的长子德昭.赵匡胤表示同意,也做出了承诺,于是杜太后让丞相赵普把他们母子之间的对话记录下来,当面写成誓词,封存于金匮里,这就是所谓的金匮之盟.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