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早期实行的什么制度,导致后来有那么多奇葩君王?

作者&投稿:韩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修仙、做木匠、任性妄为,明朝为何接连出现“奇葩”君王?~

明朝自朱元璋、朱棣之后,接班的皇帝确实一个比一个奇葩,如有喜欢炼制丹药,一心想修仙的明世宗朱厚熜,还有整天无所事事,喜欢当木匠的明熹宗朱由校。正是在这些皇帝的折腾下,等到崇祯登基后,面对奔向末路的大明王朝,已经没有回天之力了。

1、朱元璋定下当皇帝的规矩,让继承者按照要求做就行,使得可以随便做别的事情。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后不久,就开始编纂他的《皇明祖训》,他立下规矩,继任者对这本书要求的事情,一个字也不能更改。而这本书对如何做皇帝工作,甚至对皇帝平时的日常生活,管理后宫等都有详细的要求。这样一来,继任者不用干什么了,直接按照要求做就行了。

2、明朝官僚体制成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皇权。朱元璋虽然废掉了宰相制度,看似将皇权更加强化了。但取而代之的内阁首辅制,将文臣的权力开始集团化,当皇帝有想法的时候,一旦和内阁意见不一,在双方制约下,吃亏的总是皇上,纵使后来执行下去,但皇帝面子已经失去了。在这种情况下,如嘉靖皇帝后期多年不理朝政,就是因为和大臣们发生矛盾,直接以拒绝上朝来抗议。

3、朱元璋给予皇室子孙太多特权,让他们从小只会贪图享乐。朱元璋建立的藩王制度,让朱氏子孙可以说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些人成长起来,让他们管理国家,可想而知,没有啥远大理想。

因为朱元璋给明朝制定的“匠户政策”,这个政策就是控制这明朝的人口数量。各个人口从事的职业被规划得很清楚。不能有任何的逾越。而且朱元璋还规定了,皇室中的子弟不能参与朝政,也不能从事商业和任何一项职业,完全是靠着皇室的补给来生活的。这在前期还好,但是到了后期朱氏家族繁衍得特别快,最后朝廷也没有能力继续养着他们了。
所以说可能有些明朝皇帝都不是自然死亡的而是被害死的,因为当时的统治者认为到了一定岁数的人就对国家没有作用了,为了不让她们争夺资源,所以都被赐死了。在当时皇帝下过一个命令,凡是到了六十岁以上的人,就会被家人送到山上找个坑供养起来,而且让他们这些老人每天只能吃一顿饭设法不让她们出来。所以不只是明朝皇帝短命,而民间百姓也很难活过六十岁。
在明朝的皇帝中,因为接连死去的皇帝都没活过五六十岁,所以他们就认为是不是又诅咒,所以大多都想追求长生,还经常寻访名医道士。那个时候皇帝大都每天吃丹药,这些丹药大都含有朱砂之类的重金属,长期食用的人会有中毒的迹象,导致短命。
也有的说明朝皇帝短命是因为家族遗传基因的原因,他们可能患有某种遗传性疾病,所以大多数皇帝都命短。而且在明朝,朱氏家族之间的皇位竞争十分激烈,他们也可能是遭到了某些人的迫害。

准确的说,不是朱元璋废除了宰相制度。是朱元璋早期实行的是“内阁制度”。但是朱元璋制定的那个制度只是一个雏形,真正形成是在明成祖朱棣。也不能说后来出了奇葩的君王都归咎于内阁制度。奇葩是无法更改的,一个本性的东西是改不了的。所以奇不奇葩和制度没有太大的关系。


最早的时候明朝还是沿袭了元朝的制度,设立了中书省,也分左右丞相。洪武十三年(1380年),胡惟庸案之后,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中书省和宰相,分中书省之权归于六部。这种废除就让皇帝直接掌管了六部百司所有的政务,说白一点就是皇上的活儿我干了,宰相的活儿我也干了,把君主独断的专权达到了顶峰。洪武十五年,估计朱老头年龄大身子骨也吃不消了,仿照宋朝制度,设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也就是个辅助、顾问,但这也是内阁的雏形。


上面说了,真正形成是在明成祖朱棣时期。这是因为朱棣是一个武将皇帝,他需要每次御驾亲征。所以无法分心分身去总览所有政事,于是就想一个能帮助皇帝的机构。这个时候内阁的制度就算是定型了,明成祖即位后,特派解缙、胡广、杨荣等入午门值文渊阁,参预机务,称为内阁。内阁制度至此建立。我们都知道过去的宰相制度,他们是拥有决策权议政权和行政权的,这种内阁形成以后就把宰相的决策权把握在皇权手中,把议政权分给内阁,行政权分给了六部、三司。


朱元璋老头能干,朱老四也不弱,可是到了中后期,他的子孙后代就吃不消这种劳模似的活。所以就把权力慢慢的移交到内阁,内阁权力慢慢的就会加重。到了成化年间,弘治时期内阁的权力渐渐可以对抗皇权。再加上正德年间朱厚照虽然吃喝玩乐一条龙,但是有杨廷和等人撑着所以没有形成大乱。

到了嘉靖时期,内阁简直就是如日中天形成了权臣“严嵩”父子。但是隆庆、万历时期内阁真的是达到巅峰,张居正的一系列改革让内阁成为了中枢,他的实际权力都很接近现代首相的位置。总之,内阁不是奇葩君王的借口,而是君王本来就奇葩,所以才会让内阁有权力。



朱元璋刚建立明朝时,政治上实行废丞相,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掌权力,进一步的加强了中央集权。

宰相制度废除了,大事情都要由皇帝自己来主政,他的子孙们哪受得了这种罪,所以不想管这些事做其他的事情。

朱元璋实行的内阁制度,这样制度的结果就是后来君王得使用宦官来平衡大臣,而且内阁的权力过大可以处理朝廷事务就导致很多时候君王反而无所事事。

内阁制度。归纳起来,就三个特点:全面放权、重用能人、相互制衡。这种情况一直到崇祯才发生了改变。


明朝的皇帝除了朱元璋和朱棣,其他的都很没用么?
不是的,明宣宗也是位有作为的皇帝。明宣宗朱瞻基(1398年-1435年1月31日),汉族,明朝第五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炽长子,幼年就非常受祖父朱棣与父亲的喜爱与赏识。永乐九年(1411年)被祖父立为皇太孙,数度随朱棣征讨蒙古。洪熙元年(1425年)即位,朱瞻基在性格上,他与其父朱高炽相似,也具有他父亲那种...

我国古代出家的帝王有几个?
至于元璋之名,那是后来起的。元顺帝至正四年,壕州一带百姓遭受了严重的灾难,旱灾、蝗灾、瘟疫纷纷而来,半年之间,朱的父母兄长相继死去,他穷得办不了丧事,靠邻居给了一块地才把亲人埋葬了。为求生计,进皇觉寺当了和尚。谁知做和尚才50天,“寺僧以岁饥罢僧饭食”,朱元璋只好出门化缘乞讨,尝尽人间疾苦。这段...

如果朱元璋不杀胡惟庸、李善长和蓝玉三人,大明江山改姓的可能性有多大...
朱元璋杀不杀胡惟庸、李善长、蓝玉,跟大明江山改不改姓没有关系,他杀了也没见大明江山改姓啊,只不过皇帝的世系从朱标一系转到了朱棣一系。朱标去世后,朱元璋就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立为皇太孙,朱允炆就成为朱元璋法律上的接班人,朱元璋可是有儿子的,但是选择了孙子为继承人,考虑是嫡长子继承制,...

朱元璋长子懿文太子朱标简介 朱标怎么死的墓在哪
早期经历 朱标生于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正史记载其乃高皇后马氏所出,是为明太祖的嫡长子。但又有史学家指出朱标出生在太平陈迪家中,而当时马皇后尚在江北的和州,所以,朱标不可能是马皇后之子。据说朱标、朱、朱揪为李淑妃所生,因朱棣登基后担心自己庶出的身份得不到认同,索性将三位兄长和同胞兄弟朱归到马皇后...

明代早期名儒,诗歌却备受萧瑟,细品宋濂十首诗,写人物可谓一尽
正在墨元璋的号令下,宋濂被委以重担,主修元史,逐步成为明代早期的名儒。听说,宋濂辞职归里的时辰,墨元璋亲身为其饯行,可见其正在天子心中的职位。人有朝夕祸福,正在明初较为紊乱的政局下,宋濂也没能保全,他由于被连累进胡惟庸案中,致使一家蒙受灾难,他与儿子被判正法刑,但正在皇后的死力...

莲花县有什么有什么历史名人吗
莲花县历史名人:徐国贤徐国贤同志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他是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届委员。徐国贤:(公元1916~2000年),江西莲花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于2000年7月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江西省莲花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

朱元璋是如何拥有他的第一支精兵的
朱元璋入伍后,因为他作战勇敢,而且机智灵活、粗通文墨,很快得到郭子早期和朱元璋结识的徐达兴的赏识,于是把朱元璋调到帅府当差,任命为亲兵九夫长。 朱元璋精明能干,处事得当,打仗时身先士卒,获得的战利品全部都上交郭子兴元帅,得了赏赐,又说功劳是大家的,就把赏赐分给大家。不久,朱元璋在部队中的好名声传播开来。...

朱元璋的主要历史活动是什么?
在完成了“高筑墙”的部署后,朱元璋便着手实行“广积粮”了。在初期,军粮的解决主要是靠强征,即征收“寨粮”。但是长此以往,军队就会成为纯粹的破坏力量,失去民心。为了解决粮食问题,朱元璋除了动员百姓进行生产外,决定推行屯田法,大力开展军队屯田,任命元帅康茂才为都水营用使,负责兴修水利,又分派诸将在各地开垦种...

朱元璋是怎么起家的
在完成了“高筑墙”的部署后,朱元璋便着手实行“广积粮”了。在初期,军粮的 帮助朱元璋出谋划策的刘基[46]解决主要是靠强征,即征收“寨粮”。但是长此以往,军队就会成为纯粹的破坏力量,失去民心。为了解决粮食问题,朱元璋除了动员百姓进行生产外,决定推行屯田法,大力开展军队屯田,任命元帅康茂才为都水营用使,负责...

明朝朱元璋求贤求的那个贤人
郭子兴见朱元璋是个人才,于是便把养女马氏嫁给了朱元璋,[48] 从此军中改称他为朱公子,朱元璋另起了正式名字元璋,字国瑞[49] 。[50]当时的濠州城中,红巾军有五个元帅。郭子兴一派,孙德崖与其他三个元帅一派,两派之间矛盾重重。这年九月,徐州红巾军主将芝麻李被元军杀害,其部将彭大和...

余姚市17817608165: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后,结果导致后来的内阁和宦官权势很大,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蒙秦典舒: 这是因为朱元璋死后后面的帝王宠信宦官,使宦官权势大增,而建立内阁是为了出于提高工作效率,强化皇权.

余姚市17817608165: 朱元璋采用了什么制?朱元璋采用了什么制度
蒙秦典舒: 建立锦衣卫特务监察机构,开启军人监视百官的制度; 实行军民分离,编制独立军户,采用卫所军制,限制皇帝官吏干涉随意劳役百姓,军户世袭当兵,防止将领蓄养私家兵,威胁皇权; 废除宰相制度,建立六部直属皇帝的行政制度; 建立五军都督府,以分兵部军权; 采用八股取士制度,控制读书人思想; 建立皇室和功臣两套爵位制度,皇室一亲王,郡王,世子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都尉,辅国都尉,奉国都尉等一套;功臣以公 侯 伯爵三等为一套.如果这对你有帮助,请点好评,谢谢.

余姚市17817608165: 朱元璋 统治政策朱元璋采取了哪些统治政策
蒙秦典舒: 朱元璋削平群雄,统一南北的同时,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着手稳固新建王朝的统治,制定一系列的政策和制度,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和发展.在中央废中书省和丞相,政归六部,六部尚书直接听命于皇帝.改御史台为都察院,与大...

余姚市17817608165: 朱元璋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强君主专制 -
蒙秦典舒: 1、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2、废除行省,地方推行三司(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制度3、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4、实行八股取士 5、设立厂卫特务组织 (内阁制度不是朱元璋设立的,而是他儿子明成祖之后慢慢形成的)

余姚市17817608165: 明代初期,朱元璋采取了哪些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 -
蒙秦典舒:[答案] 朱元璋即位后,废除丞相.丞相被废除以后,.朱元璋平均每天要批阅奏章二百多件,处理国事四百多件,忙得不可开交,于是他另设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后来,殿阁大学士参与决策,逐渐形成内阁制度并延续至今,在中央废中书省,设...

余姚市17817608165: 朱元璋的文化政策对明文学的影响 -
蒙秦典舒: 朱元璋在思想文化上最大的一个措施是科举考试采用八股文,这一措施对明朝乃至整个中国的历史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曾经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秦国咸阳之郊........”.也就说八股文对人才的破坏比秦始皇时期的焚书坑儒还要严重.总的说它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摧残了人才.导致后来明朝人才凋零,使得当时的大臣只会一味的趋炎附势,没有主见.

余姚市17817608165: 朱元璋对宰相制度做出了什么改变?有何影响? -
蒙秦典舒: 洪武十三年取消了丞相制度,后设大学士,但这些人的品级很低,只是作为皇帝的顾问.我们知道之所以设置丞相,实际上因为活太多,皇帝一个人忙不过来,皇帝不得不分权.朱棣时代,设置内阁,内阁大学士作为皇帝的私人秘书,地位得以提高.再后来提高了大学士的品级,一般是以六部尚书加内阁大学士,这样内阁大学士就握有了实权,其实这时的内阁权力就已经相当于丞相了,以致出现超级猛人张居正.

余姚市17817608165: 朱元璋为了加强皇权采取哪些措施?其中哪项制度可以显示皇帝的绝对权威? -
蒙秦典舒: 朱元璋建立的锦衣卫,朱元璋建立锦衣卫的初衷也只是用来卤簿仪仗,但后来由于他大肆屠杀元勋,感觉传统的司法机构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使用起来不太顺手,因而将锦衣卫的保卫功能提升起来,使其成为皇帝的私人警察.负责侦缉刑事的锦衣卫机构是南北镇抚司,其中北镇抚司传理皇帝钦定的案件,具有自己的监狱(诏狱),可以自行逮捕、刑讯、处决,没必要经过1般司法机构.锦衣卫的建立并直属于皇帝,是朱元璋在历史上的发明,建立了皇帝的绝对权威.至于废除宰相,权分6部,使6部部长成为事实上的宰相,这些举动在历史上早就有了,其实不是朱元璋的发明.

余姚市17817608165: 据材料一二,指出朱元璋的举措和废除丞相的原因 -
蒙秦典舒: 举措;明太祖为巩固统治,废除了丞相制度.后由于臣务繁多,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待从顾问,为后来的内阁制度,奠定了基础~原因: (1)根本原因:相权过大,威胁到了皇权. (2)历史原因:元丞相权势过重. (3)直接原因:胡惟庸娇姿擅权,胡乱作为.

余姚市17817608165: 朱元璋 统治政策 -
蒙秦典舒: 统一全国后,朱元璋采取加强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措施.改革中央的地方的行政机构.废除丞相制,设立六部,直接由皇帝负责.调整军事机构,推行科举制度,加强法制.加强了皇帝的统治. 朱元璋称帝后,...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