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投湖没有讲原因,遗言“只欠一死”,他当时经历了什么?

作者&投稿:淫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投湖自尽的王国维在临死前,留下了哪16字的遗言?~

民国时期,涌现出许多名声斐然的国学大师,像学贯中西的陈寅恪,精通哲学、文史及宗教的梁启超,独步古今的章太炎,他们在某些领域所达到的高度,几乎很难被超越。提起民国大师,除了上面介绍的几位牛人,还必须介绍一人,他就是被郭沫若称为“新史学开山鼻祖”的王国维,他平生学无专师,自辟户牖,成就卓越,其著作《人间词话》更是不可多得的作品。
王国维出生于光绪三年的海宁,先祖乃抗金名将王禀,家族在当地颇为显赫,同时也是世代书香,自幼饱读诗书。父亲是一位大才子,擅长书画和古诗文,对王国维的影响很大。王国维七岁进入私塾读书,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也接触到近代先进思想的熏陶。
当时科举制度尚未废除,十五岁的王国维,以优异成绩考中秀才,并成为海宁四才子之一,虽然年纪较小,却因出色的才华,此荣誉实至名归。甲午战争之后,王国维的思想有了很大变化,学习先进技术和知识的愿望越来越强烈,然而家境大不如从前,无法帮助他外出求学,只好尽可能阅读一些书刊,通过这种途径了解外界信息。



十八岁那年,王国维结婚了,属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谈不上幸福或不幸福。三年后,王国维拜别家人,来到上海求学,学习日文、英文和数理化,恰逢戊戌六君子遇害,这让他非常心痛,提笔写下“颇有扼腕槌胸、搔首问天之慨”。后来在朋友老师的资助下,王国维前往东京留学,次年因身体原因回国。
此时的王国维,已经表现出非凡的思想与见解,并开始研究西方哲学,结合诸子百家之学说,以及宋代程朱理学,同时又攻读心理学、美学和逻辑学,对中国戏曲也深有研究,堪称兼通世界之学术,百年难遇的全才。辛亥革命后,清朝封建统治彻底结束,王国维带着家眷在日本生活四年之久。
回国之后的王国维,没有停下学习和研究的步伐,对甲骨文和商周历史进行研究,其成果颇丰。清朝虽然灭亡了,但根据之前的约定,溥仪可以继续住在紫禁城,需要招聘一些学识渊博的老师,王国维经他人推荐,以布衣之身,成功入选南书房行走,成为溥仪的老师。



他尽心尽力教溥仪读书,本以为师生情谊能够持续很久,却没有想到,这段时光仅有一年多,溥仪被迫离开紫禁城。这件事,让王国维感到十分耻辱,与一些清朝遗老打算相约投河自杀,幸亏被家人提前发现,阻止了悲剧的发生。胡适对王国维的学问非常钦佩,推荐他到清华大学任教,王国维没有推辞,培养出一大批人才,涉及历史学、考古学、文学等领域,可谓桃李满天下。
1927年6月2日,王国维跟平时一样,吃完早饭后来到学校,为学生批阅试卷,并与同事探讨接下来的招生事宜,没有一点异样表现。谁也未曾想到,这是他们见王国维的最后一面。中午十一点多,有人在昆明湖发现王国维的尸体,他投湖自尽了。整理遗物时,在他衣服口袋里,发现一封遗书。
遗书写道:“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短短十六个字遗言,是王国维留下的绝笔,至今仍然令人费解,关于其遗言的猜测很多,笔者不敢妄加猜测,究竟真实原因是什么,或许只有王国维大师心里清楚。鲁迅曾评价:“要谈国学,那才可以算一种研究国学的书。开首有一篇长序,是王国维先生做的,要谈国学,他才可以算一个研究国学的人物。”



也许你对王国维的一生不太了解,但一定听过他在《人间词话》里的治学经验,即“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治学经验如此,人生之路不也是这样吗?近百年过去了,王国维的成就被世人铭记,郭沫若给出的评价很客观:“留给我们的是他知识的产物,那好像一座崔嵬的楼阁,在几千年的旧学城垒上,灿然放出了一段异样的光辉。”

1927年6月2日。王国维早起盥洗完毕,即至饭厅早餐,餐后至书房小坐。王国维到达办公室,准备给毕业研究生评定成绩,但是发觉试卷、文章未带来,命研究院的听差从家中取来。卷稿取来后,王国维很
认真地进行了评定。随后,王国维和研究院办公处的侯厚培共谈下学期招生事,相谈甚久,言下,欲借洋二元,侯给了五元钞票,王国维即出办公室。王国维雇了一
辆人力车,前往颐和园。王国维吸完一根烟,跃身头朝下扎入水中,于园中昆明湖鱼藻轩自沉。[4]

事后人们在其内衣口袋内发现遗书,遗书中写道“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短短数言,却给了后人无数的猜测。[7]

清废帝溥仪事后赐王国维谥号为“忠悫”。

1927年6月3日,王国维入殓,停灵于成府街之刚秉庙,7日,罗振玉来京为其经营丧事,16日举办悼祭。
1927年8月14日,王国维被安葬于清华园东二里许西柳村七间房之原。1928年6月3日,王国维逝世一周年忌日,清华立《海宁王静安先生纪念碑》,碑文由陈寅恪撰,林志钧书丹,马衡篆额,梁思成设计。[5

‍1927年6月2日,王国维在颐和园昆明湖投湖。投湖之前,王国维写了遗书:“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里面佷明显写了他投湖的直接原因——“受辱”。但是他受的是什么辱到现在都是众说纷纭,不过猜测大抵有以下几种:被亲家罗振玉逼迫、殉清、殉文化。

‍颐和园昆明湖

1.  王国维自杀可能源于与罗振玉逼迫,不甘受辱自杀。

罗振玉是王国维的恩人。王国维虽然祖上曾在宋朝当过将军,但到了他这一代已经没落的厉害。他虽然对西方文化充满兴趣,却困于资金无法出国,后来是在罗振玉的资助下得以留洋日本,在日本生活和学习也是基本得益于罗振玉的帮助。对于这份恩情,王国维一直谨记在心。溥仪在《我的前半生》里面明确说罗振玉挟恩为难王国维,不仅剽窃王国维的研究成果,还一直逼迫他还钱,即使做了儿女亲家也没有收敛。而王国维再自杀之前曾经托罗振玉帮溥仪卖字画,结果字画的收入被罗振玉私吞,还让王国维再补,使王国维无法向溥仪回话,忍无可忍之下,这个又高傲又贫穷的小老头选择了沉湖。溥仪的这个说法也得到了陈曾寿和周君适的辅证。

‍‍

2. 王国维自杀是避免被北伐军羞辱,是为清朝殉节。

这个说法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并且在王国维死后不久就出现,提出这个的正是罗振玉。罗振玉称在溥仪被冯玉祥赶出紫禁城时王国维就存了死志。此外王国维也一直以“南书房行走”为荣,留着清朝的长辫,对自己能见到溥仪十分自豪,所以被视为“满清遗臣”。此外1927年北伐战争进行的如火如荼,和王国维交好的叶德辉被杀,加上1926年被他寄予厚望的长子突然病逝,丧子之痛与“亡国之痛”的双重打击下,王国维选择沉湖明志,也避免了被北伐军羞辱。

3. 王国维是深感中华旧文化之消逝而绝望沉湖。

王国维是一个文化造诣极深的哲学家,他的精神层面是远高于常人的。他虽然熟知西方文化,但骨子里还是一个“旧式文人”。王国维最早是考过科举的,后来也是一直研究中国古文化,在甲骨文破译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对他来说,北伐战争要斗倒的“腐朽思想”正是他赖以为生的精神支柱。但是在北伐军的摧枯拉朽中,他看到了旧文化的末路,而他无力抗争,他实在不忍心看着“旧文化”受此羞辱,于是在这种发自精神的绝望中,他决心做一个“卫道者”,与他深爱的“旧文化”一同沉入昆明湖。



民间对于王国维的死因也只有猜测,有人说是殉清,有人说是逼债。

肯定是做了错事让他非常的愧疚,所以才自尽的

可能是他没有活下去的欲望了,所以选择了投湖自尽。

我感觉他肯定是做了什么坏事,然后自己内心过意不去才会这样的。


王国维为何要投河自尽?
王国维死后,陈寅恪在他的碑上题词写到: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王国维是一位很有思想的学着,更可以说它是一名思想家。当时中国就社会社会动荡,思想动荡,什么都处于不稳定状态。特别是作为有思想的学者,他们就更容易感慨时局。他的自尽,我认为是从内心中不能适应社会太大的变化而发生的。这也是...

王国维的“美丽之心”
然而,历史并没有因为平民教育运动的热闹而将这位国学大师的教育情怀遗忘,王国维也没有因为外界如何嘈杂就改变毕生的学术追求和教育主张。 当时清华大学校长曹云祥请胡适代为设计国学院课程,并且想聘其担任国学院导师,胡适婉言谢绝,他说,非第一流学者,不配做研究院的导师,我实在不敢当,你最好去请梁任公、王静安、...

王国维究竟是为什么死的?
摘自余秋雨《一个王朝的背影》清朝的灭亡后,社会震荡,世事忙乱,人们也没有心思去品咂一下这次历史变更的苦涩厚味,匆匆忙忙赶路去了。直到1927年6月1日,大学者王国维先生在颐和园投水而死,才让全国的有心人肃然深思。 王国维先生的死因众说纷纭,我们且不管它,只知道这位汉族文化大师拖着清代的...

王国维 怎么死的
他死的直接的原因是因为“世变”。如梁启超所说,“他平日对于时局的悲观,本极深刻。最近的刺激,则由两湖学者叶德辉、王葆心之被枪毙”。他也是为“文化”而死。凡是一种旧文化消逝,总有为此旧文化徇死的人。王国维属于这样的“前朝忠臣”。陈寅恪等人为王国维的骤逝,也由衷发出自己的感慨。如此复...

王国维是怎么死的
卷稿取来后,王国维很认真地进行了评定 王国维和研究院办公处的侯厚培共谈下学期招生事,相谈甚久,言下,欲借洋二元,侯给了五元钞票,王国维即出办公室。王国维雇了一辆人力车,前往颐和园。王国维吸完一根烟,11时左右,跃身头朝下扎入水中,于园中昆明湖鱼藻轩自沉。

王国维人生三境界 成大事者必经的三种境界
王国维先生是近代享誉国际的著名学者,一生爱国却经历了如同屈原一样的国破家亡,最后也同屈原一样投湖自尽。如今王国维先生最广为流传的话是他的人生三境界,是古往今来成大事者必定会经过的人生三种境界,但能够理解王国维人生三境界的人少之又少。王国维人生三境界 对于王国维人生三境界,每个...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为什么不谈李清照?
被家人劝阻后,于1927年在颐和园投湖自尽。王国维一生都非常看重封建礼俗,宁可殉清也不愿变节。而李清照一介女流,却做了许多在当时看来违背了封建纲常的事情。她于丈夫死后改嫁,后又状告夫君,宁可坐牢也要离婚。王国维本人,想必对于李清照的所作所为应该颇有微词。另外王国维推崇境界说,看中精美浑...

陈丽华是慈禧的什么人跟溥仪有什么关系?为何能住在颐和园?
比如圆明园除了在1960年和1900年两次北京城陷落中遭遇抢劫,后来每次发生战乱,都有很多人涌入圆明园,砍伐树木、拆毁砖墙,后来越来越多人定居在圆明园,圆明园从一片荒地,变成了一个欣欣向荣的村子。 同样的道理,颐和园遭到的破坏一点都不少。 1914年颐和园作为溥仪私产对外开放,1927年6月,王国维在颐和园投湖自尽。民国...

王国维的一生如何评价?
但这种说当时即多有人鄙而不取,以为不合王国维立身处世方式。 四为“谏阻”说。认为王国维投湖与屈原投江相类,是以“尸谏”劝阻溥仪听从罗振玉等人主意,有东渡日本避难打算,并认为王、罗两人最后决裂的原因也缘于此因。 五为“文化殉节”说。与王国维同为清华导师,且精神相通、过从甚密的陈寅恪先是以“殉清...

罗振玉是做什么的
有人讲罗振玉廉价使用王国维的脑力劳动;有人讲罗振玉的《殷墟书契考释》,剽窃了王国维的研究成果;有人讲王国维投水自尽乃罗振玉所逼那么,真实或接近真实的情况究竟如何呢?罗振玉社会活动多,经历也更复杂些,加之他后来的逆历史潮流之举,人们对他所做的一些文化事,也颇有微词。有人讲他贩卖假字画假古董骗人;...

蜀山区15993783399: 国学大师王国维死于何处,为何而死? -
畅俗小儿: 1927年6月2日上午,王国维在颐和园投湖自尽.他衣袋中有一封给家人的遗书,写道:“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我死后当草草棺殓, 即行槁葬于清华茔地.汝等不能南归,亦可暂于城内居住,汝兄亦不必奔丧,因道路不...

蜀山区15993783399: 王国维最著名的遗言是什么? -
畅俗小儿: 老兄,我刚查了下.王国维死于1927年,所留遗言“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对于王国维之死,学术界有殉清、被逼等多种说法.但有影响力的还是他生前之好友陈寅恪先生在《王观堂先生挽词辞》所云“凡一种文化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陈寅恪在这里扫清了所有恩怨荣辱的流俗猜测,将其阐述为与传统文化共存共尽的理念.观王国维一生及其遗言,但其精神深处的失落和疲惫的确是导致自杀的深层原因.

蜀山区15993783399: 王国维的真实死因??? -
畅俗小儿: 王国维之死,是一个世纪的谜语,但总觉得他是为“忧心”而死.他找到叔本华做他的精神引领,而从叔本华那里领会到的悲观主义恰好促成骤然赴死的决心.“人生问题,往复胸臆”,度量王国维的一生,寻觅于哲理,探求于史学,往复于“...

蜀山区15993783399: 帮我介绍一下王国维
畅俗小儿: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伯隅,号观堂、静观,浙江海宁人,我国近现代... 其实,王国维也不仅是为“忧心”而死,他的遗言就是明证:“五十之年,只欠一死,...

蜀山区15993783399: 上次听了云声电台的《闻人墨默》讲王国维,说他是投湖自尽,很想知道详情啊,谁知道呢? -
畅俗小儿: 1927年6月2日.王国维早起盥洗完毕,即至饭厅早餐,餐后至书房小坐.王国维到达办公室,准备给毕业研究生评定成绩,但是发觉试卷、文章未带来,命研究院的听差从家中取来.卷稿取来后,王国维很认真地进行了评定.随后,王国维和...

蜀山区15993783399: 征求古代名人和现代的杰出名人的挽联?能突出他的贡献
畅俗小儿: 左宗棠挽曾国藩:“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 王国维遗言:“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事变,义无再辱.我死后当草草棺殓,即...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