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问题主要包括从众心理攀比心理虚荣心理

作者&投稿:阙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社会心理问题主要包括从众心理攀比心理虚荣心理所谓择偶心理指的是男女双方在选择自己的恋爱对象时的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规律。一般来讲,人们建立恋爱以及婚姻关系的原因,是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因此,择偶成为每个人成年之后必须面临的问题。而择偶的标准因人而异,主要决定于本人的恋爱观、婚姻观和家庭观。
虽然择偶观念会有与个体差异而不同,但是人们对男生和女生的择偶观总会有着相似的观念。俗话说“男主外,女主内”,在恋爱关系中,人们常常会将女生放在相对弱势的一方,而男生会较为强势,承担更大的责任。正因为如此,人们常常会产生女生慕强、男生择弱的印象。
其实,女生会有慕强的择偶观,但是并不是所有女生都会按照慕强心理进行择偶。 那么女生择偶到底会依据什么心理进行思考,这就需要我们切实全面的了解女性心理学。
一、什么是慕强心理?
慕强心理,正如字面意思,就是内心喜欢、崇拜比自己更强大、更优秀的人,不管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上,喜欢追随着优秀的人,甚至于心里会存在瞧不起弱者的心理。
二、女生择偶慕强心理的体现
1、坡度择偶理论
女生择偶的慕强心理是女性心理学中坡度择偶理论的体现。这种理论认为,男性倾向于选择社会地位、受教育程度、职业阶层、薪金收入等与自己相当或比自己低的女性,而女性则倾向于选择社会地位、受教育程度、职业阶层、薪金收入等比自己高或与自己相当的男性,即择偶模式中的“男高女低”模式。
2、女生择偶观念分为两个阶段
女性的择偶心理一般要分为两个阶段:浪漫的女孩阶段和现实的女人阶段。而女生的慕强择偶观念则更多的体现在现实的女人阶段。女人毕竟是感情化的动物,无论在任何阶段时若遇见自己真正爱的人,女人大都会不顾一切地跟随,她的理智程度与社会经验成正比。
1)浪漫的女孩阶段
这时的女生,大多都凭感觉寻找另一半,这种感觉取决于对方的形象、气质、言谈举止等个人素质。在这一时期,女生的慕强心理较弱。虽然从根本上而言,女生在不自觉中会被更加优秀的男生所吸引,但是一切的前提依旧是内心的感觉。
2)现实的女人阶段
当女人进入到现实的择偶阶段,这时的女人已经疲倦了,如果她曾经找到了“感觉”,而一无所获的话,她就自然会变得现实起来。这时的女人将认真考虑自己的将来,她会在决定是否与异性发展之前,了解其经济状况,家庭背景,职业种类等硬件水平。
三、为什么女生会有慕强的择偶心理
一般来说,女性择偶心理与男性相比,会有更强的慕强心理。其中的原因还要从女生的对待另一半的看法和自身的性格差异出发。
1、择偶条件具体、现实
女性择偶条件比较具体、苛刻,更多考虑和关注现实问题。女性找男朋友的时候就考虑到了结婚及结婚之后的生活,男性则注重目前的恋爱感受。
2、坐享其成心理 这个论点别提了,容易被说成歧视女性,挨骂……
择偶时,许多女性坐享其成的心理突出。许多女性不是想如何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财富,那样她们会觉得太累,总想走捷径,而最好的捷径就是嫁给一个富有的男人。
3、择偶的理性色彩比较重
女性择偶时,对男性的个性、气质、才华、品行等内在素质比对他的容貌、身材更感兴趣。女性希望她的恋人具有才华出众、个性开朗、幽默、风趣、诚实、有事业心、刚强等优点。女性喜欢可以信赖和依靠男性,喜欢能在精神、情感和心理上给她抚慰的男子汉。
4、择偶条件苛刻,过于追求完美
女性择偶条件有时显得很苛刻,有的甚至脱离现实。另外,女性由于受影视作品的影响,常将爱情过于理想化,在择偶时要求十全十美。
5、攀比与从众心理,这个论点也比较扎心,拿掉吧。或者只留自尊心部分
由于女性的自尊心和虚荣心,女性在择偶时常有攀比心理。女性从众心理较强,如果同伴比自己强,她会觉得在她们面前抬不起头来。因此,她需要攀比,以便在同伴面前炫耀。
四、女生择偶的其他心理原则
俗话说“女人心海底针”,女性择偶心理是极为复杂的,除去慕强心理所体现的坡度择偶理论,还存在有许多其他的心理原则。
1、相似择偶理论
许多学者认为,每个人在选择伴侣时,都在寻找最像自己的人。相似性的寻找不但在容貌、气质、学历、智商上要相配,个人的政治观念、信仰、工作职业、为人处事的态度也要相似,最好个人兴趣爱好也相同。这就是同质性择偶学派的要点。有些同质派学者则提出人们在择偶时,在心理上有15个因素在起决定作用:①类似的价值观;②类似的人生努力目标;③类似的智慧与教育背景;④双方家庭类似的哲学观点;⑤彼此之间良好的沟通能力;⑥相互的生理吸引力;⑦对婚姻与性的健全态度;⑧对婚姻的高度承诺与期望;⑨类似的人格特质;⑩对养育子女有接近的看法;双方都有固定的经济来源;年龄很接近;双方的兴趣与爱好很相似;都有良好的亲子关系;都愿意接受婚前辅导。
诸类相似的因素中,价值观的相似性在择偶中起的作用更长久,在婚姻生活中价值观相似的人更容易相处。
2、互补择偶理论
美国社会学家温奇曾经提出过择偶互补理论。他认为爱情是个人需要的一种表达方式,可能是意识,也可能是潜意识的行为。一个人在幼年期的成长中欠缺某些经验,成年后就会在伴侣身上寻求弥补。温奇认为,每个人都有多方面的需要,如谦卑、成就、独立、顺从、敌对、抚养等。男女选择伴侣的过程实际是发现能给予自己最大心理满足对象的过程。他提出,一个支配欲很强的人,会选择一个意志薄弱、很顺从的人;一个强健的人,会选择一个很纤弱的人,这就是“互补作用”的结果。
3、“刺激—价值—角色”择偶理论
以美国心理学家默斯坦为代表的社会心理学家对择偶过程进行了研究,认为择偶中双方关系的发展是个渐进的过程,可以分为刺激、价值和角色三个阶段。
1)刺激阶段
在这一阶段,双方以“刺激”类的信息决定是否建立关系,将感官的信息作为判断依据,如外貌、年龄、种族等特征。
2)价值阶段
双方比较彼此的基本价值观是否相容,是否有共同语言,是否有相似的信仰等。
3)角色阶段
此阶段是判断是否深度“兼容”的阶段,双方评价对方是否符合自己的角色期望,在为人父母、居家生活等各项生活任务方面是否保持一致。
以上三个阶段中任何一个阶段出现问题,均会导致关系的解体,当然也有很多夫妻在择偶过程中忽视了这些方面的评估和比较,带着问题走入了婚姻,这也为婚姻埋下了隐患。
4、条件权衡理性择偶理论
美国学者默斯登认为,每个人在选择恋爱对象时,实际是对方的某些特点刺激了本人的情感,本人按内心的价值观体系进行衡量,最后加以权衡并确定。他认为,每个人的择偶是在对对方的优缺点有所了解之后,对其各项加减之后考虑各候选人的得分来决定的。
女生找男朋友的确会存在慕强心理,慕强心理作为女性择偶原则之一,这是无可厚非的,谁都会被比自己更加优秀的人所吸引。但是一味的慕强而不提升自我,到最终只会是黄粱一梦。优秀的男生也会寻求优秀的女生,爱情本来该是两个平等有趣灵魂的相爱。盲目追求比自己优秀的人,将自己的一生作为别人的赌注,不如让自己更加强大。所以女生们不应该将爱情与慕强划上等号,而是应该在理性的基础上带有情感的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心理问题有那些
其特征为持久的心理冲突,主要表现为心理活动能力减弱,如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学习和工作效率降低等;情绪失调,表现为情绪波动、烦躁、焦急、抑郁等,睡眠障碍,如失眠、恶梦、早醒等;有疑病性强迫观念,有各种明显地躯体不适应感,有慢性疼痛,急性头疼,腰痛,但检查不出器质性病变。神经症包括六...

心理社会问题有哪些
四、行为问题 心理社会问题可能表现为一系列的行为问题,比如过度消费、滥用药物、酗酒等。这些问题可能是由于情绪压力无法得到有效释放,或者寻求某种程度的心理安慰所导致的。这种行为问题可能会对个人和社会造成负面影响。总之,心理社会问题主要包括适应障碍、人际关系问题、心理健康问题以及行为问题等几个方面...

心理问题有哪些表现
心理问题包含有很多,比如焦虑症,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或者分离转换障碍等。心理问题常见的症状主要包括焦虑症状,抑郁症状同时部分可伴随有精神症状。具体表现为情绪低落,烦躁焦虑,自我评价低,自信心明显不足,或者碰到事情容易紧张焦虑,好烦恼。部分可能会出现自伤自杀的行为,同时饮食睡眠欠佳,注意力,...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正处在青年中期,这一时期是个人发展的重要时期。然而,由于学业、人际关系、未来规划等方面的压力,大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心理问题,包括但不限于:1. **焦虑和抑郁**:面对学业压力、未来就业的不确定性、人际关系等问题,大学生可能会感到焦虑和抑郁。2. **人际关系...

社会心理问题主要包括
社会心理问题主要包括社会心理问题是人们交往和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心理现象。其中,从众心理、攀比心理和虚荣心理是比较普遍的。这些问题如果不能被及时控制,可能会对一个人的行为、情绪和心理状态带来很大的影响。从众心理,是指个体在群体中为了获得认同感和安全感而跟从大多数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在现代...

常见的心里问题有哪些
常见的心理疾病分很多,你举例的这些大多属于轻性心理疾病:神经症,如:焦虑症、恐惧症、强迫症、躯体形式障碍、神经衰弱、抑郁症。癔症。人格障碍,如:偏执性、情感性、分裂样、冲动性、强迫性、表演性、反社会性、依赖性、边缘性、其他类型等。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常见的如:病理性偷窃、病理性纵火...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有哪些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包括:焦虑、抑郁、压力、人际关系困扰和自我认同困惑。一、焦虑 大学生常常面临学习、就业、人际关系等多重压力,这些压力可能导致焦虑情绪的产生。焦虑是一种持续性的不安、紧张和恐惧,影响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二、抑郁 抑郁表现为持续的情绪低落、兴趣丧失和对未来失去希望。

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进入大学,大学生面对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学习目标、学习方法等,打破旧的平衡状态,新的平衡平衡状态建立之前会产生适应性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于刚步入大学生活的大一新生当中。(四)手机、电脑、网络依赖问题随着社会的和科技的发展,电子产品普及到了每个家庭,这对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对人们带来...

教师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
教师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相关内容如下:1. 职业倦怠:教师在长时间的教学生涯中可能会出现职业倦怠,表现为对教学失去兴趣、疲惫感、教学效果下降等。这种问题可能源于长期的教学压力和工作负担。2. 焦虑和紧张:教师可能会因为教学质量、学生表现、家长沟通等方面的压力而感到焦虑和紧张。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包括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包括如下:一、环境适应问题,在新生中较为常见。二、学习问题。学生常见的学习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目的问题、学习动力问题、学习方法问题、学习态度问题、以及学习成绩问题等等。三、人际关系问题。如何与周围同学友好相处,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面临的重要课题。人际关系问题常常表现...

银州区15963342421: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某一社会现象 -
箕饼精制: 有很多哟,比如从众心理,攀比心理,还有的就是心理暗示,比如说,算风水的说你以前怎样怎样,你就会跟着他的主题,去联想一些事情.其实星座也是这样,在你确信你是xx星座的时候,跟据他分析的某些性格,那么你就会不断的去联想自己曾经发生某些类似的事情,那么就会感觉他分析的很正确,其实很多人都有这种普遍的性格,如果要清楚某个人的性格,那么久必须根据他的一些经历与生活环境才能分析出来. 希望对你有帮助!!

银州区15963342421: 怎样形成正确的就业心理?
箕饼精制: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以及高校就业政策的改革,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就业压力激增,导致在就业期发生一些心理问题的学生数量也急剧增多.大学生就业期...

银州区15963342421: 如何评价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求是心理 -
箕饼精制: 从众心理 消费心理特点:仿效性,重复性,盲目性 评价: 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盲目从众不可取. 弊:不健康不合理地地从众心理误导经济良性发展,对个人生活也不利. 利:健康地合理地从众心理可带动某一产业地发展,如绿色消费带动绿色产业.求异心理特点:标新立异 评价: 态度:过分标新立异,不值得提倡. 弊:代价大,社会不认可. 利:展示个性,也可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地出现攀比心理:夸耀性,盲目性 评价: 弊:不健康心理,对个人生活不利. 态度:不健康地心理,不值得提倡.求实心理特点:符合实际讲究实惠 评价: 态度:理智地消费,值得提倡. 利:理智地消费,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都有利

银州区15963342421: 从众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 -
箕饼精制: 从众心理,在现实的购买活动中,由于对很多商品的评价很难有客观的标准,因而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很容易受到别人的意见和行为的影响.从众行为,在某些特殊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之下会对消费者行为方式产生广泛的影响,以至于形成某种特殊的社会现象,鼓励人们“随大流”,而对与众不同的标新立异者持排斥态度.而攀比心理,是指在不同的收入阶层之间,低收入阶层的消费者以高阶层的消费方式为参照进行模仿.一般来说,只要社会上存在不同的社会阶层,高收入基层的消费方式对低收入阶层的消费方式就具有示范作用,低收入阶层不可避免地在或多或少的程度上对高收入阶层的消费方式进行模仿,这种消费行为是不健康的.

银州区15963342421: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消费心理主要有:( )①从众心理 ②求异心理 ③攀比心理 -
箕饼精制: D

银州区15963342421: 攀比心理是指:从俗心理?求美心理?偏好心理?同步心理? -
箕饼精制: 攀比心理,确切的说不能用所列心理来概括.从众心理,在现实的购买活动中,由于对很多商品的评价很难有客观的标准,因而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很容易受到别人的意见和行为的影响.从众行为,在某些特殊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之下会对...

银州区15963342421: 何为“从众心理” -
箕饼精制: 可以参考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393366.htm 从众心理(conformist mentality) 从众因素 1、群体因素:一为般地说,群体规模大、凝聚力强、群体意见的一致性等,都易于使个人产生从众行为.2、情境因素:这主要有信息的模...

银州区15963342421: 什么叫做从众心理?
箕饼精制: 这里,我们着重分析上海的市民消费群体.首先来分析由上海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向社会公布的,2003年上海市民的收入水平(如6. 从众心理:认为既然现在油画收藏如此流行,若是没有跟上这个时尚风潮,会落后于形势.持有此类心理的购...

银州区15963342421: 从众心理的危害及克服方法 -
箕饼精制: 从众心理也称顺从心理,有人也称遵从心理.是指一个人的行动,信仰和情绪会受到别人的影响.一个小群体的错误意见,往往可以迫使一个人做出与自己感知和判断不相符合的回答.50年代一位心理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他让被试者做成一排...

银州区15963342421: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从众心理,是社会心理的普遍现象之一.所谓从众,是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或违背自己的意见,使自己的言... -
箕饼精制:[选项] A. 从众心理在实际工作中产生的是消极的效应 B. 在实际工作中,工作群体应当更为强调人的个性 C. 个体从众达成一致或是被迫服从,或是自愿接受 D. 个体对群体越信任,个体的行为就越容易趋向群体行为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