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原文

作者&投稿:彭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原文:表达了作者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思想感情。

一、原文: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二、译文:

弯弯的勾月悬挂在疏落的梧桐树上;夜阑人静,漏壶的水早已滴光了。有谁见到幽居的人独自往来,仿佛天边孤雁般缥缈的身影。突然惊起又回过头来,心有遗憾却无人知情。挑遍了寒枝也不肯栖息,甘愿在沙洲忍受寂寞凄冷。

三、赏析:

苏轼被贬黄州后,虽然自己的生活都有问题,但他是乐观旷达的,能率领全家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渡过生活难关。但内心深处的幽独与寂寞是他人无法理解的。在这首词中,作者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

上阕写的正是深夜院中所见的景色。“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营造了一个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漏”指古人计时用的漏壶:“漏断”即指深夜。

在漏壶水尽,夜深人静的时候,苏轼步出庭院,抬头望月,这是一个非常孤寂的夜晚。月儿似乎也知趣,从稀疏的桐树间透出清晖,像是挂在枝桠间。这两句出笔不凡,渲染出一种孤高出生的境界。

接下来的两句,“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周围是那么宁静幽寂,在万物入梦的此刻,没有谁像自己这样在月光下孤寂地徘徊,就像是一只孤单飞过天穹的凄清的大雁。

先是点出一位独来独往、心事浩茫的“幽人”形象,随即轻灵飞动地由“幽人”而孤鸿,使这两个意象产生对应和契合,让人联想到:“幽人”那孤高的心境,正像缥缈若仙的孤鸿之影。

这两句,既是实写,又通过人、鸟形象的对应、嫁接,极富象征意味和诗意之美地强化了“幽人”的超凡脱俗。物我同一,互为补充,使孤独的形象更具体感人。

下阕,更是把鸿与人同写,“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这是直写自己孤寂的心境。人孤独的时候,总会四顾,回头的寻觅,找到的是更多的孤独,“有恨无人省”,没有谁能理解自己孤独的心。世无知音,孤苦难耐,情何以堪?“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写孤鸿遭遇不幸,心怀幽恨,惊恐不已,在寒枝间飞来飞去,拣尽寒枝不肯栖息,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度过这样寒冷的夜晚。

这里,词人以象征手法,匠心独运地通过鸿的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

作者与孤鸿惺惺相惜,以拟人化的手法表现孤鸿的心理活动,把自己的主观感情加以对象化,显示了高超的艺术技巧。

这首词的境界高妙,得益于高妙的艺术技巧。作者取神题外,意中设境,托物寓人;对孤鸿和月夜环境背景的描写中,选景叙事均简约凝练,空灵飞动,含蓄蕴藉,生动传神,具有高度的典型性。




卜算子苏轼原文及翻译
整首词的意思是:残月高挂在稀疏的梧桐,滴漏声断了,人群开始安静。谁能见幽居人独自往来徘徊?唯有那缥渺高飞的孤雁的身影。它突然惦起又回首匆匆,心里有恨却无人能懂。它拣遍了寒冷的树枝不肯栖息,却躲到寂寞的沙洲甘愿受苦。《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此词上片写...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宋苏轼的翻译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译文:弯弯的勾月悬挂在疏落的梧桐树上;夜阑人静,漏壶的水早已滴光了。有谁见到幽居的人独自往来,仿佛天边孤雁般缥缈的身影。 突然惊起又回过头...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的核心意象是什么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词中两个核心意象分别指代幽人、孤鸿。全文: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翻译:弯弯月亮挂在梧桐树梢,漏尽夜深人声已静。有时见到幽居人独自往来,仿佛那缥缈的孤雁身影。突然...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原文及翻译(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原文及翻译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作者】苏轼【朝代】宋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译文:残月高挂在稀疏的梧桐,滴漏声断人群开始安静了。谁能见幽居人独自往来,仿佛那缥缈的孤雁身影。它...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的翻译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的翻译:弯弯的月亮挂在树叶稀疏的梧桐树上;深夜时,人声刚静下来。谁能见到幽居的人独自来往,就像天边孤雁般缥缈的身影。突然惊起又回过头来,心有怨恨却无人知情。挑遍了寒枝也不肯栖息,甘愿在沙洲忍受寂寞凄冷。《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宋代〕缺月挂疏桐...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出处?
苏轼的“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诗句源于他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译文:弯弯的勾月悬挂在疏落的梧桐树上;夜阑人静,漏壶的水早已滴光了。有谁见到幽人独自往来,仿佛天边孤雁般飘渺的身影。黑夜中的它突然受到惊吓,骤然飞起,并频频回头,却总是无人理解它内心的无限幽恨。它...

帮我翻译一下苏轼的《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原文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2]注释 ⑵漏断:即指深夜。漏,指古人计时用的漏壶;即指深夜。译诗 残月高挂在稀疏的梧桐,滴漏声断了, 人群开始安静。时常能见幽居人独自往来...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逐句赏析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寞、苦闷的心情。下面我们来逐句赏析这首词。开头两句“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描绘了一幅寂静的夜晚景象,月亮挂在稀疏的梧桐树上,滴漏的声音也已经断绝,人们都已经安静下来了。

“寂寞沙洲冷”和“天青色等烟雨”分别出自哪两首古诗?
“寂寞沙洲冷”出自《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天青色等烟雨”出自于宋徽宗词。《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 原文: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译文:弯弯月亮挂在梧桐树梢,漏尽夜深人声已静。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逐句赏析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逐句赏析,是一篇充满哲理和禅修境界的文章。卜算子在这篇文章中,通过对自然、人生和心灵的深入思考,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禅修境界的追求。自然的美妙与无限 卜算子首先谈到了自然的美妙与无限。他说:“黄州有山水,有佛法,何必去江南?”这句话表达了卜算子对黄州的热爱和...

泽州县15585208240: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词) - 搜狗百科
招童复方:[答案] 这首诗写于宋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因与时任宰相的王安石政见不合,出补外官.他看到当时地方官吏执行新法扰民,心中不满,发泄于词中,因而激怒新党,被捕入狱,历时百余日.出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暂居定慧院.这段经历,总不免使他产...

泽州县15585208240: 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 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招童复方:[答案] 作者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

泽州县15585208240: 苏轼写的《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主要表现作者怎么样的心境?下阕主要运用了一种什么表现苏轼写的《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主要表现作者怎么... -
招童复方:[答案] 表现作者幽独凄清的心境 下阕专写孤鸿遭遇不幸 ,心怀幽恨,惊恐不已,拣尽寒枝不肯栖息,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这里 ,词人以象征手法 ,匠心独运地通过鸿的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

泽州县15585208240: 从卜算子州定慧院寓居作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苏轼? -
招童复方: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此词上阕写鸿见人,下阕写人见鸿,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词人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全词借物比兴,写景兴怀,托物咏人,物我交融,含蕴深广,风格清奇

泽州县15585208240: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诗歌赏析 1.这首词下阙主要运用了一种什么表现手法?2.这首诗主要表现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诗歌赏析1.这首词下阙主要运用... -
招童复方:[答案] 1.从内容上看,核心形象是孤鸿.上片用缺月疏桐、漏断人静来烘托它的孤独形象,下片用它不肯随意栖息的行为来表现它孤傲又遭遇冷落的形象.(意对即可) 2.这首词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作者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抒发了...

泽州县15585208240: 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解释 -
招童复方:[答案]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枫落吴江冷. [注释] 1.定惠院:在湖北黄冈县东南. 2.漏:古代盛水滴漏计时之器.漏断,漏壶水滴尽了,指...

泽州县15585208240: 《卜算子 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中运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
招童复方: 这首诗写于宋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因与时任宰相的王安石政见不合,出补外官.他看到当时地方官吏执行新法扰民,心中不满,发泄于词中,因而激怒新党,被捕入狱,历时百余日.出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暂居定慧院.这段经历,总...

泽州县15585208240: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抒发什么样的情感写点感想更?卜算子黄州定慧
招童复方: 此词上片写鸿见人,下片写人见鸿,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词人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全词借物比兴,写景兴怀,托物咏人,物我交融,含蕴深广,风格清奇,为词中名篇.

泽州县15585208240: <黄州定惠院寓居作>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招童复方: 原文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解析如下 残缺不全的月亮挂在疏落的梧桐上,记时用的漏壶里水已滴完,夜出奇地沉寂.又有谁见到过那一位幽人,似真似幻,他仿佛一只飘渺的孤鸿,独自来去于这一片幽寂世界之中. 大雁受到惊吓怀着无限幽恨似的回顾,然而没有人去抚慰它,也没有人分担它对死亡的恐惧.孤鸿在寒冷的树枝之间逡巡,不肯栖息于任何一棵树,而是寂寥地降落在了冰冷的沙洲上. 这首词上片写鸿见人,下片写人见鸿.表现了词人初贬黄州时的彷徨痛苦的心情,以及那种宁愿寂寞也不愿与世俗合污的心态.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