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评书有什么说唱特征

作者&投稿:毋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摘要:湖北评书是湖北省的传统说唱艺术。流行于中国北方地区,作为一种独立的说书品种,大约形成于清代初期。许多渠道的资料证明,评书虽然是口头讲说的表演形式,但其艺人来源却多为“唱曲”的转行。相传形成于北京的评书艺术,其第一代艺人王鸿兴。那么湖北评书有哪些特征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详细的了解一下湖北评书的历史起源及特征吧!湖北评书是用湖北方言讲故事。由一人表演,只说不唱,以一块木头为道具,情节每到关键时刻,猛击一下醒木,听众为之一振。湖北评书流布于武汉、沙市、宜昌等长江沿岸城市,与之相近的荆州、孝感、黄岗、宜昌等地区也有一些艺人从事演出活动。
一.历史起源
(1)起源
湖北评书的兴起,据前辈艺人说,并参考民国初年《夏口县志·建置志》记载,1635年(明崇祯八年),汉阳通判袁_在夏口(今汉口市区)督修拦水长堤期间,有艺人胡某在民工、船夫中说书,很受欢迎。从此说书在那里打开了门户。
湖北评书曾经在江城百姓中家喻户晓,有着约三百年的传承历史。然而近些年来趋向式微,有濒临灭绝之忧。有关方面正在努力将湖北评书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请老艺人万生鼎先生专门介绍湖北评书的来龙去脉,连续刊登,以飨读者。
说书这一行,在旧中国是处于勾栏瓦肆中的下九流,不登大雅之堂,文字资料极少。要弄清武汉市评书界的历史状况,在缺乏文字资料的情况下,就必须依靠“活资料”。我1950年踏进武汉书坛时,新艺评书队有54位艺人,其中三大流派的容派创始人容宗圣、陈派创始人陈树棠(何祚欢的师爷)、江派创始人江云卿都健在。还有掌握口碑资料较多的老艺人田汉卿等也在。他们都是清光绪年间出生,行艺五六十年,横跨清末民初直到解放,沉淀积累颇为丰厚。我们对老艺人“访艺问道”,从中了解到许多艺程、评讲、传承、行规、轶闻趣事、祭祀等等,务求将武汉市的湖北评书来龙去脉弄个明白。十度寒暑,埋头耕耘。我们初步将武汉湖北评书的源头追溯到了明代成化与崇祯年代。
明代
明将左良玉兵驻武昌,招江南大说书家柳敬亭为幕客,在军中说书。钱谦益诗《左宁南画像歌为柳敬亭作》云:“宁南既老而被病,惟怏然一榻,柳生敬亭者善谈笑,军中呼为柳麻子,摇头鼓舌,恢谐杂出,每夕张灯高坐,谈说隋唐间遗事。宁南亲信之,出入卧内,未尝顷刻离也。(《有学集》卷六)明亡,柳曾在黄鹤楼等地说过书。”因此南派说书艺人尊他为本行业始祖,称为柳祖。
又据江派湖北评书创始人江云卿、老艺人田汉卿共同追述,明崇祯八年(1635年)汉阳府袁通判,为了治理汉口连年水患,在汉口城北修筑后湖堤即袁公堤(现长堤街),有一胡姓民工于夜间收工后,常在工棚内为同伙说书解闷。长堤建成后,胡氏自行留在堤边摆场说书谋生。似为较早的业余说书转向为职业说书艺人。
另据范锴《汉口丛谈》记载:“嘉庆十三年(1808)今桥口一带,有周在溪说《红楼梦》野史,雅致缠绵,感人至深。”以上三人均为已知汉口最早的说书人。
袁公堤建成以后,汉口市廛日渐繁荣。邻县一些半农半艺者,以打鼓说书和讲故事的形式进入汉口行艺,说唱的书目,常见的有《文武香球》、《十美图》、《义妖传》、《济公传》(又名《醉菩提》)等。
清道光末年,打鼓说书艺人丁海洲(丁铁板)、龚柏庭(鬼打响)先后由河南来汉演出。他们以敲击堂鼓、钢镰,用北方语言讲唱。他们推出了一批大书,如《五女兴唐》、《八窍珠》、《大红袍》、《薛刚反唐》等。市民称他们的演出为“打鼓京腔”。丁海洲、龚柏庭在汉传艺,所收的学徒都是本地人,当他们入主书坛以后,顺应听众的要求,改用地方语言,同时根据自己说优于唱的条件,干脆放下鼓、镰,以说为主,遂开湖北评书之滥觞。
清代
湖北评书形成以下三条发展的师徒链。丁海洲传徒杨云山;龚柏庭传徒任春山;顾轩南传徒刘维舟。从晚清到民国,这三条线都有数代人的传承,不但推动了湖北评书的发展,而且出现了不少杰出人才。例如当今号称评书表演艺术家的何祚欢,实际上是丁海洲的第五代嫡嫡亲亲的后辈。丁海洲传杨云山——传容宗圣——传李少霆——传何祚欢。
民国
三条传承链中出现了有独自特色的看家书目的评书演员,如童雪松的《水浒》、王端甫的《杨家将》、李兰阶的《岳飞传》、夏秀峰的《七侠五义》,一时声誉鹊起,被听众誉为“童、王、李、夏,评书四杆旗”。稍后,容宗圣说《五蟒忠孝图》、陈树棠说《五老图》、刘绍文说《彭公案》、易子文说《呼家将》、徐培之说《封神榜》,再获书坛五虎将之荣称。
解放前
武汉的湖北评书,在较高水平艺术创造实践中,产生了以容宗圣为代表的、以陈树棠为代表的、以江云卿为代表的“容、陈、江”三大流派,艺人称之为三大门户。解放后成立的新艺评书队共有艺人54人,属于三大流派的弟子辈有38人。至于这三大流派的擅长书目、艺术特点,留待后续。
湖北评书源于宋代,在湖北武汉、沙市、宜昌等长江沿岸城市的土地上流传、发展,语言铿锵、韵律回旋,善于在离奇惊险的情节中刻画人物,与之相近的荆州、孝感、黄岗、等地区也有一些民间艺人从事演出活动。据前辈艺人说,并参考民国初年《夏口县志·建置志》记载,明崇祯八年(1635),说书打开了门户,从隐姓埋名的乡村野夫逐渐走向前台。
湖北评书的繁荣发展开始于清同治年问。19世纪中期,山东艺人丁海州(丁铁板)由河南来汉演出打鼓说书。至光绪年间,洋务派在武汉建立大型工业,修建京汉铁路,市镇经济有了发展,人口骤增,使评书有了大量听众。当时武汉三镇的茶馆都争相邀请评书艺人演出。当时汉口以说书驰名的有任春山、顾轩南,后来他们各收艺徒,各立门户,流传范围逐渐扩大。20世纪20年代,打鼓说书部分艺人丢下铜镰和鼓槌,专事评讲,于是评、鼓分流而形成评书,其报字发音均变为武汉方言,其评书书目受苏州评话、安徽怀书的影响,不断丰富。当时,武汉评书艺人江云卿拜四川评话艺人鲁明阶为师,并将川江路子书《燕王扫北》改成《走马建国》,而成为当地保留书目。
二.主要特征
湖北评书表演善于模拟书中的各种人物,并借助手势、身段、口技等渲染气氛。其描叙景物时喜欢使用骈体、叙述,对话时则使用来自民间的口语。
三.艺术类型
湖北评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两类书目:一是根据演义小说讲述的“底子书”和在这种基础上加工发展的“雨夹雪”,说“底子书”的也逐渐减少。但由于“路子书”是自编自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湖北评书逐步整理了一些传统书目,并上演了《铁道游击队》、《烈火金钢》、《林海雪原》等一批新书,也出现了一些优秀短篇书目,如《智闯鄱阳》、《芒种喂马》、《挂牌成亲》等,使湖北评书得到发展。
四.主要流派
主要流传于长江沿岸的武汉、沙市、荆州、宜昌、孝感等地。评书有着悠久的历史,书目丰富多彩,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仅按小说底本讲述的“底子书”和在“底子书”基础上发展加工而成的“雨夹雪”,书目有《三国》、《水浒》、《隋唐》、《岳飞传》等;另一类被称为“路子书”,这类书目是演员自己编创并演出的,较追求情节的惊险热闹,书目有《王莽忠孝图》、《八门斗智》等。
早期著名民间艺人童雪松、王丹普、刘维舟、夏秀峰被称为评书“四杆旗”,孝感何玉山、天门蒋春山、应城徐振山被称为评书“三大山”。后出现了以荣忠圣、陈树堂、江云卿为代表的荣、陈、江三大流派。
五.传承意义
虽然没有扬州评弹、李伯清散打评书名气大,但湖北评书也算独树一帜。与一般评书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只是口音上有所区别,因为湖北评书就是指用湖北方言讲故事,以一块木块为道具,情节每到关键时刻,猛击一下醒木,听众为之一振。湖北方言甚多,各地口音略有不同,不过如今的湖北评书基本只剩武汉话一门,在武汉电视台影视频道的《都市茶座》节目中还可以见到现场说湖北评书的踪迹。
湖北评书在发展过程中,由于“路子书”是自编自演,艺人可以扬长避短,发挥自如,促进了艺术流派的形成和发展。湖北评书善于塑造玩弄权贵豪强于股掌之间的草莽英雄形象,每部书中都有一个或几个这种类型的重要人物。湖北评书讲述风格幽默酣畅,语言流畅、华丽,描绘景物时常用韵律回旋有致的骈体,与叙述、对话时使用的生动口语辉映成趣。
时至今日,传统曲艺受到当代流行文化的冲击致使包括湖北评书在内的中国传统曲艺渐渐没落,亟待发扬。
六.传承保护
湖北评书艺人众多,名家辈出,各流派自怀绝技,各有代表书目,这正是城市化促进评书艺术成熟的标志。建国后吸收知识分子加入,使其别开生面。自1958年后,不断有作品和演员在全国获奖,并有人被列入“中国评书评话十大名家”。
湖北评书早期著名民间艺人童雪松、王丹普、刘维舟、夏秀峰被称为评书“四杆旗”,孝感何玉山、天门蒋春山、应城徐振山被称为评书“三大山”。20世纪30年代,出现了以荣忠圣、陈树堂、江云卿为代表的荣、陈、江三大流派。李少霆吸取三派之长成为武汉著名评书艺人,沈邦寿的评书则善于营造舞台效果而深受欢迎。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著名湖北评书表演艺术家何祚欢师承李少霆,他博采众长,将湖北评书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更多湖北相关文化:
湖北传统习俗文化知识大全>>
武汉有哪些传统文化习俗武汉传统文化大盘点约你看楚剧热干面文化
【武汉文化】武汉风俗习惯武汉历史文化武汉工艺品介绍
汉绣起源于什么时候汉绣怎么绣汉绣工艺特色概述
热干面怎么做热干面起源于什么时候热干面文化介绍
楚剧有什么艺术特色楚剧的历史起源以及艺术特色介绍
汉剧有哪些传统曲目汉剧的艺术特色及传统曲目介绍


评书为什么叫“评书”
「说国贼怀奸从佞,遣愚夫辈生嗔;说忠臣负屈衔冤,铁心肠也须下泪;讲鬼怪,令羽士心颤胆寒;论闺怨,使佳人绿惨红愁……」这和现代评书艺人所发挥的感人力量,殊无二致呀!评书是纯粹说的表演艺术,它和其他说唱艺术有著迥然不同的表演形式,一无布景、二无伴奏、三无下手(帮说的),仅是一...

湖北评书的介绍
流行于中国北方地区,作为一种独立的说书品种,大约形成于清代初期。许多渠道的资料证明,评书虽然是口头讲说的表演形式,但其艺人来源却多为“唱曲”的转行。相传形成于北京的评书艺术,其第一代艺人王鸿兴,原来就是表演一种叫做“弦子书”的“说唱”艺人;至20世纪初叶,又有许多北方乡村表演“西河...

书茶馆里的评书文化有什么特征?
明清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它植根于民众生活中,更富有生命力。北京的书茶馆正是中国古代小说诞生的土壤,许多优秀长篇名著,都是在茶肆、饭馆里,由说唱艺人的口头文学转变而来的。老北京书茶馆很多,这种茶馆以演述评书为主,饮茶只是媒价。评书一般分"白天"与"灯晚"两班。"白天"一般由...

怎么说评书啊!
掌握了以上各种技巧,在表演时加以灵活运用,才能把书说好。下面,分别就“三种功夫”加以简单说明:说功:所谓“说功”就是嘴上的功夫.说书人并非平铺直叙地照本宣读,它是需要具有说唱演员所共有的几种功夫,即口、齿、唇、舌、喉的技巧,只有这样才能说的利落,句句送到听众耳朵里。所以一个评书...

说书是什么意思
流行于中国北方地区的评书艺术,作为一种独立的说书品种,大约形成于清代初期。许多渠道的资料证明,评书虽然是口头讲说的表演形式,但其艺人来源却多为“唱曲”的转行。相传形成于北京的评书艺术,其第一代艺人王鸿兴,原来就是表演一种叫做“弦子书”的“说唱”艺人;至20世纪初叶,又有许多北方乡村...

说评书的张庆生是哪里人
我有更好的答案邀请更新 2013-01-04 最佳答案 张庆生河北保定人。生于书曲艺人家庭,自幼学习书曲艺术,十四岁独立书坛。1956年加入黑龙江伊春市说唱团,1964年转到北安说唱团,1968年文化大革命时下放到呼兰亚麻厂,文革后重返书坛工作直到现在。北方评书社的张庆生先生是评书演员张少佐的叔叔,亦是张少佐的启蒙老师...

中国说唱与戏曲的区别 中国说唱与戏曲有什么不同
1、说唱一般指的是说唱艺术,是曲艺的表演形式,比如:相声,快板,评书,快书,单弦,大鼓,坠子,评弹等。一般是有一个或两个人表演,自己伴奏或者由乐队伴奏。在表演时,一个人表演多个人物。比如快板《劫刑车》,虽然只由一个人来唱,但演员一会儿扮演双枪老太婆,而扭转过身时候,同样可以扮演跟...

中国曲艺都有哪些类型?
5. 弹词类:弹词主要流行于中国南方,通常由两位演员弹唱,一人弹三弦,一人弹琵琶,有说有唱,称为双挡。也有演员自弹自唱的形式。6. 大鼓类:大鼓流行于华北、东北等地区,演员在演唱时会使用三弦伴奏,或者仅以鼓伴奏。它是黄河流域的产物,清末开始盛行,从小调发展而来。7. 说唱书类:说唱书通常...

请问中国十大评书艺术家有哪些?
代表作品 “秘密列车”、“虎门硝烟”、“林祥谦”、“民国风云“9.李鑫荃,男,评书演员。河北安次人。 师承评书老艺人段兴云、评书大师连阔如、马连登等。20世纪60年代是他演艺生涯的高潮。1959年,他加入北京宣武说唱团,积极说演新评书,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并播放了《红岩》、《平原枪声》等新...

评书十大阵条
以前听说过评书有十大阵条,相当于套路.金庸小说中也有运用.比如破阵时要祭阵,还有什么得宝,得将的说法,都是为了书说的更长,满足听者对故事的某种期待.但是不记得具体是哪些阵... 以前听说过评书有十大阵条,相当于套路.金庸小说中也有运用.比如破阵时要祭阵,还有什么得宝,得将的说法,都是为了书说的更长,满足...

户县13794267791: 中国曲艺有多少曲种?各是什么? [ -
真骨香草: 曲艺是中华民族各种说唱艺术的总称.曲艺在中国有着深远的渊源.它是由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其主要特征是通过说、唱敷演故事和刻画人物.经过唐、宋、明、清的朝代更迭和历史演变,...

户县13794267791: 请问,评书,有什么特点,概念是? -
真骨香草: 评书是曲艺的一种表现形式,流行于中国北方地区的评书艺术,作为一种独立的说书品种,大约形成于清代初期.许多渠道的资料证明,评书虽然是口头讲说的表演形式,但其艺人来源却多为“唱曲”的转行.相传形成于北京的评书艺术,其第一代艺人王鸿兴,原来就是表演一种叫做“弦子书”的“说唱”艺人;至20世纪初叶,又有许多北方乡村表演“西河大鼓”和“东北大鼓”的“说唱”艺人进入城市后,纷纷改说评书.这是中国曲艺艺术在流变过程中出现的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

户县13794267791: 评书的语言有哪些特点 -
真骨香草: 评书用北方语音为基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调的普通话语说演.中国华北和东北的大部分地区均见流行.因使用口头语言说演,所以在语言运用上,以第三人称的叙述和介绍为主.并在艺术上形成了一套自身独有的程式与规范.比如传统的表...

户县13794267791: 评书和评话有何区别? -
真骨香草: 1、评书就是评话,两者没有本质区别. 在北方语系中通称评书,如京津塘地区;而在南方地区多称“评话”,如江浙沪地区;也有称“评词”的.在清朝初期就形成了以扬州和苏州评话为代表的南方评话,和以北京评书为代表的北方评书这两大系统. 2、评书是汉族曲艺的一种.通常由一位表演者演出说唱,通过叙述情节、描写景象、模拟人物、评议事理等艺术手段,敷演历史及现代故事.一般以古事而今说,再加以评论,谓之评书. 3、如单田芳的《白眉大侠》,田连元的《杨家将》、《海青天》、《李元霸别传》、《罗成别传》,孙一的《时迁演义》,都是评书的经典节目.评书一般通过广播电台的形式播出.

户县13794267791: 怎样能说好评书? -
真骨香草: 作为一个评书演员,应当善于状物表情.这就需要做到“五到”,即心到、足到、口到、手到、眼到;欲求惊人需擅长“八技”即吼叫、爆头、鹅鸣、犬吠、牛喊、马嘶、状哭和状笑.即所谓“五到八技”之能.当然要说新书,就更应该掌握一...

户县13794267791: 有谁能够系统的讲一下民间文学中说唱文学的特点,表现形式,及它的历史~~~感激不尽啊...... -
真骨香草: 文学体裁名,也叫讲唱文学. 说唱艺术(曲艺)的文学底本.根据说唱艺术的特点,要求编制故事、描述环塑造任务形象,尤其注意语言的音乐美,除应明白晓畅,令人一听就懂外,还能上口数说,或能合调说唱.韵文散文兼用,可以连讲带唱的文艺形式,如古代的变文和诸宫调,现代的评弹和大鼓. 一般分为三类:一类有说有唱,如弹词、鼓词等;一类以说为主,如评书、相声等;一类以唱为主,如清音、小曲等. 中国古代说唱文学发生甚早,先秦时已有萌芽,如荀子《成相篇》即用通俗词曲形式写成,供人说唱.唐宋以后,随着市民社会的发展,日趋兴盛.唐代变文、宋代鼓子词、金代诸宫调、明代弹词、清代子弟书等,皆说唱文学中之著名者.

户县13794267791: 评书的起源是什么时候 -
真骨香草: 评书,也叫评词,流行于华北、东北、西北一带.在江南则称为评话.它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时代就有人说书.它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口头文学.战国时,诸子百家游说诸侯,经常旁征博引,用故事做比喻,后来形成许多脍炙人口的成语...

户县13794267791: 评书起源于什么时候 -
真骨香草: 流行于中国北方地区的评书艺术,作为一种独立的说书品种,大约形成于清代初期.许多渠道的资料证明,评书虽然是口头讲说的表演形式,但其艺人来源却多为“唱曲”的转行.相传形成于北京的评书艺术,其第一代艺人王鸿兴,原来就是表...

户县13794267791: 中国传统艺术,形式多样,各具魅力,如什么什么的京剧唱腔?什么什么的评书说唱?什么什么的古典建筑? -
真骨香草: 韵味悠长的京剧唱腔,铿锵悦耳的评书说唱,美轮美奂的古典建筑

户县13794267791: 说唱音乐的八大类别有哪些?
真骨香草: 说唱音乐按照民间流传下来的约定俗成的称谓能大致分为八大类,即鼓词类、弹词类、渔鼓道情类、牌子曲类、琴书类、杂曲类、走唱类、板诵类.下面分类叙述.鼓词类...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