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说相声,为什么侯宝林能称作相声大师,郭德纲却不能

作者&投稿:宰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大家都熟悉那个打造了“中国相声第一天团”,自称“相声看坟人”的郭德纲,你是否知道著名的相声大师侯宝林呢?

郭德纲和侯宝林都是相声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如果说郭德纲让相声进入到商演有功劳,那么侯宝林先生就是改变相声地位、挽救相声命运的功不可没的祖师爷。


以侯宝林为代表的的一众相声名家,从民国到共和国,创作了许多能登大雅之堂的相声。


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为“老侯爷”。因为他在相声界的名气和地位颇高,大家又尊称他为侯宝林大师。


为什么说相声的那么多,而唯有侯宝林先生可以被称为“相声大师”呢?


其实,侯宝林先生就是在解放前能把相声变成“大轴”(最后一个节目)的人,他的相声靠的就是格调高。


他一生致力于相声创作和研究,用毕生的精力,把相声这种旧 社会 称之为“杂耍”的“玩意儿”,变成了登上大雅之堂的艺术,老先生居功至伟。


家境贫寒、苦心学艺,成为相声行业的名角儿


侯宝林1917 年生于天津。因幼年家境贫寒,4岁时被舅舅送到侯姓人家做养子。12岁拜颜泽甫为师,到老北京天桥学唱京剧。从懂事起,侯宝林就饱尝生活的波折和艰辛。


后来,由于侯宝林对相声酷爱,就拜相声艺人朱阔泉为师,开始进入正式的相声场子演出,曾在北京天桥、鼓楼一带“撂地”演出。他跟当时旧 社会 的许多民间艺人一样,靠说单口相声养家糊口。



为了学习说相声,侯宝林当年经常跑到一些小场子、小馆子去听人家如何说的,然后在回家的路上一边走一边背刚才听到的词儿,有时不知不觉就背出了声儿。


后来有人问他怎么这么厉害,听听就会了?结果他说,“因为饿呀!不学不行,要吃饭要活下去!”


因为这个“要活下去”的愿望,使得侯宝林在那个畸形的 社会 如大石头底下的幼苗,曲折而顽强地生长,并且逐渐崭露头角。


孟子说过:“天将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当年的 社会 ,宿娼极为普遍,如果没有自持能力,就会让人走上另一条道路。


那么,是什么让侯宝林一次次闯过诱惑的关口呢?就是那个朴素而又严肃的人生哲学: 凭本事吃饭,要过人的生活。



侯宝林认为,要说好相声,就要苦练基本功。 既然相声是门艺术,学什么就应该学得像,更应该学得美。


当年的侯宝林在学唱上非常勤奋,下过大功夫,他不仅求形似而且求神似。有一次周信芳先生在给专业京剧演员讲课中谈到如何学习京剧表演时,曾说“你们要学我啊,要照着侯宝林那样学。”


马三立曾这样夸赞侯宝林: “他学嘛像嘛,每唱一番都有满堂好,这是人才。”


侯宝林后来还写了“相声演员应具备的12项基本功”,从如何做好开场诗、如何逗哏、捧哏、如何表演口技、双簧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他认为每一个相声演员都应该掌握这些基本技艺。


梭罗曾说,执着追求并从中得到最大快乐的人,才是成功者。可对于侯宝林而言,为了生存,执着追求艺术的精湛,也是成功。


正因为侯宝林先生执着追求相声事业,对自己要求严格,并善于模仿各种方言、相声、戏剧表演,他说的相声,语言清晰,动作自然,且台风儒雅,学唱传神,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铁肩担道义,让相声登上大雅之堂


解放前很多相声演员没有 社会 地位,那些演员们为了迎合观众、养家糊口,都会说一些脏话荤话,甚至不惜自轻自贱、贬低自己。

但是侯宝林先生给自己定了两条原则:一是骂人的“荤口”不说,二是摇尾乞怜的贱话不说。这在当时的 社会 是极其难能可贵的。我们现在听到的一些老艺人的传统相声,大都是侯宝林改良过的。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相声演员常被请到中南海春耦斋,在舞会的间歇给领导们说相声,还时常来到主席的住处说相声,侯宝林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据说当时侯宝林被邀请给主席说相声,还有一段插曲呢。


当时是“10年动乱”期间,侯宝林正在干校劳动,突然被人叫走,送到了火车站。他很疑惑,就问旁边的人怎么回事,人家笑而不语,侯宝林有点忐忑不安。等他到了革委会报到,发现周围的人都冲着他笑,而且还叫他同志。


后来他和郭启儒毛主席和周总理说过很多次相声。听相声的时候,主席常常会朗声大笑,有时候还笑得直不起腰。而周总理不但会开怀大笑,还会捧腹大笑。



当年侯宝林在中南海给毛主席说相声时,毛主席嘱咐他,放开演,不要担心哪些能说哪些不能说,什么逗乐来什么,不要顾及什么教育意义。


也许有的相声演员,不在相声中加入教育意义,就会缺少了包袱。


但是侯先生的相声没有那些,却一样可以做到有趣和耐人寻味,包括《北京话》、《醉酒》、《戏剧与方言》等经典作品,都是既有包袱又干净高雅,这就是水平!


侯宝林的人生从此改变,他也进入了体制内,相声这门艺术开始登上大雅之堂。


侯宝林先生不仅创作相声时注重出新出巧,而且很注重台上台下的仪表风度。


舞台上的他,不卑琐油滑、不贫里贫气,而是是清新、典雅、注重 时尚 ;舞台下的他,自信而谦和,言谈举止很有风度。用他自己的话说: “不能让环境摆布自己,自己要支配环境。”



虽然在旧 社会 相声演员不被人尊重,但是侯宝林先生一生最看重的就是尊严。


孙福海在《逗你没商量》中记载,侯宝林大师在南开大学讲学时,一位副校长不经意说了一句“侯先生,您来一段儿”。


侯先生当时立即回答说:“对不起,我是来讲学的。”言外之意:希望你能尊重我,想听相声吗?去剧场买票。那个任人呼来唤去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看中尊严的人不是认为自己比别人优越,而是对自己有信心,而自信心大多来自于对自身实力的清醒认识。


虽然侯宝林在相声界的名气如雷贯耳,但是他却不建议自己的儿子侯耀文和侯耀华学习相声。


他认为现在是新 社会 ,工作机会很多,孩子们不应该还像自己的过去一样,靠说相声、表演京剧来养家糊口。


可是因为受到家庭的耳濡目染,侯耀文从小就喜欢相声,而且天资聪颖。


家里当时有曲艺界的人来来往往,他就学会了“偷师学艺”,偶尔还当着外人的面说一小段。侯宝林看了之后,也认为“孺子可教也”。


后来,侯耀文没有依靠侯宝林的关系,而是靠着自己的本事考入铁路文工团当上了相声演员。


侯耀华在七八十年代也说过相声,后来也走向了影视表演这条路。侯宝林看了他在《编辑部的故事》中的表演,也只是淡淡地说:“行,饿不死了。”


侯宝林对孩子们的要求如此之高之严,可见他对艺术的要求之高,对艺术家的尊严看得如此之重。

结果侯宝林说:里根我知道,我们不一样,他是二级演员,我是一级的。



侯宝林用自己的实力证明了相声演员可以不作贱自己,甚至主基调都不用围绕着市井。


他以一种文人的气节,将这世间怪事,用相声的语言写出来,让相声艺术真正走进千家万户,真正登上了大雅之堂,使其达到了一个令人瞩目的艺术高峰。对 社会 来说,可谓是“铁肩担道义”了。


严以律己,提携后人


成名后的侯宝林住在有七户人的大杂院里,恰巧这又是他在五十年前故居的附近。


他自称是这一代最老的住户,并为此而欣喜。因为这样他可以每天跟各式各样的工人、职员、基层干部见面,始终活跃在群众之中。


那时候,他经常热情接待山南海北的“粉丝们”,跑到许多学校、机关给青年们作报告,尽可能的帮助同行们克服艺术、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


他还注重培养年轻演员,马季、郝爱民、师胜杰等都是他培养出来的。看到相声界人才辈出,他亦是甚感欣慰。


侯宝林不仅喜欢博采众长,丰富相声文化的内涵和底蕴,还对我国的古代文物,特别是陶瓷有着特殊的爱好,且有很高的鉴赏力,并尽自己有限的财力收藏了不少古文物。


他认为收藏古文物,不仅可以扩大知识领域,也可以提高一个演员的思想和情趣方面的境界。


其实,他收藏文物还有另外一个目的,就是在做一名出钱的“保管员”。因为看到我们民族的艺术珍品被外国人买去,他心疼。



巴尔扎克说过:艺术乃德行的宝库。


从侯宝林先生收藏文物的做法中,我们看到了一个艺术家的良心。


侯宝林先生不仅对对待艺术非常严谨,对自己的要求也甚为严苛。他曾经对学生说: 我每次演出,就像第一次登台一样。


这或许就是他在艺术上成功的原因之一吧!


当年侯先生决定退出相声表演舞台时,精神、身体状态尚佳,继续在舞台上表演一定会让观众们欣赏他独特的大师风采。



可是在一次表演猜字时,他把“和平的平”说成了“和平的和”。


对自己要求甚高的侯先生对出现这样小小的瑕疵也绝不容忍,他觉得自己不适合继续从事相声表演,于是,才60岁出头便决定退出相声舞台。



高尔基曾说:天才,就其本质而说,只不过是一种对事业、对工作过程的热爱而已。


侯先生对相声事业的执着和热爱,使得他的相声不仅贴近生活,而且好在干净,老少咸宜。


你可以和异性一起听,和父母一起听,和孩子一起听,和生人一起听,然后到了包袱口可以一起哈哈大笑,而不失尴尬。



侯宝林先生一生视相声艺术如生命,真心地热爱着喜爱他的观众朋友。


1993 年 2 月 4 日,侯先生得胃癌病逝了,享年76岁。


去世前,他还嘱托家人在《北京晚报》上发表给观众、听众《最后的话》:“我最大的愿望是把最好的艺术献给观众。观众是我的恩人、衣食父母,是我的老师……”


并在录音里给观众留下这样一段话:“亲爱的听众,尊敬的观众,侯宝林将去了,去世了,恕报不周,祝大家身体 健康 ,万事如意……”


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侯宝林先生还念念不忘喜爱他的观众,真让人感慨唏嘘,心生敬佩。


在他漫长的60年艺术生涯中,始终坚持以“把笑声和欢乐带给人民”作为奋斗目标,所以他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爱戴,不愧是人们心目中德艺双馨的“相声大师”、“人民艺术家”。


. END .


【文| 伊人】

【编辑| 丹尼尔李】

【排版 | 毛毛雨】




侯宝林和马三立一把年纪了还在说相声,姜昆怎么不说了?
姜昆为什么不说相声了 按照姜昆的成就和他的声誉,他完全没有必要创作新相声,更没有必要去各地演出,但是他有一种使命感,总想让更多的人了解相声。他经常提及侯宝林,马季等大师对他的教诲,他说侯宝营马季都是中国上升至上里程碑式的人物,在净化相声的过程中,他们有一种文化自觉,这种文化自觉也...

马东、常远、侯耀华都生于相声世家,为什么没有成为一名相声演员
马是相声大师马季的儿子,常远是相声大师常的孙子,是相声大师侯的儿子。之后三人也是有名的相声演员,也不搞相声了。有人说侯耀华说自己是相声演员,其实只能算是半路出家点名的假相声演员。为什么他们不会说相声?这个还是要分开看的。马东没学相声主要是马季没打算让他学。第一,马季说“我爱相声,...

现在看侯宝林的相声真不觉得好笑,为何称他大师?
侯宝林的相声是非常的好,在相声界中侯宝林是特别的受欢迎,现如今,相声界比较出名的就是郭德纲跟他的德云社,对于侯宝林很多人是不认识的。其实侯宝林在娱乐圈中是非常的有地位,他也培养了很多重量级的后辈,其中马继,师胜杰等人都是侯宝林培养的,可以说侯宝林为相声界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而且侯宝林...

有人说郭德纲对侯震很好,把侯震捧的很高?为什么呢?
郭德纲对侯震好,主要还是因为侯震的身份吧。当年郭德纲和于谦还在天桥茶馆说相声的时候并不出名,在相声行业里来说算是无门无派的野路子。而相声最注重的就是传统,所以郭德纲这种无师承、无字号的情况很难在圈子里混下去,看一看老郭一路走来的经历有多困难就知道了。侯耀文是相声艺术大家侯宝林的儿子,...

郭德纲当初拜师特别难,而侯耀华不会说相声,却能在圈内大肆收徒,为什么...
为了振兴自己的门风,还要和交恶的郭德纲在相声圈子拼一下地位,所以现在的侯大家长硬着头皮来广开家门收徒,也是为了给相声圈子的从业者们看看,侯家在相声圈子的影响力。通过收徒,宣示自己在相声圈的地位 这也是为了突出自己本事,而安慰自己的良药。让那些说相声的民间团体们看看,我侯耀华虽然不会说...

侯耀华相声作品并不多,出名的段子更少,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拜侯耀华...
有的朋友会说侯耀华有争议,围绕侯耀华有不少话题,其实现在好多人都明白,有争议、有话题就是流量啊,流量是什么?拜他为师的徒弟们都是聪明人,当然都明白这个道理啊。说实在的,现在相声也不算太繁荣,北京前些年相声场子大小有近60家,现在也就剩10家左右,除了个别相声名人能挣到大钱之外,大...

有人说侯耀华不会说相声却依然大量收徒,你对这说法有什么看法吗?_百度...
不管侯耀华会不会说相声,我想说的是,不是每个骑白马的都是白马王子,也许是唐僧,同样的道理,不是每个穿相声外套的都是相声演员。侯耀华是相声大师侯宝林的儿子,侯耀文的哥哥,中国戏曲影视研究院副院长、艺术总监。是的,有这么多头衔,但是没有一个著名相声演员的头衔。为什么侯耀华不会说相声却...

...一代大师,侯宝林认为相声是艺术,郭德纲认为是一门手艺,这是为何?
其实可以这么说:“相声艺术的技术或技巧”。此问题没有什么可争辩的,即使老郭说了“手艺”并没有排除艺术,因此也是“艺术和技术”的折叠式说法。侯宝林生活在娱乐匮乏的年代 在那个年代相声是为数不多的娱乐选择之一,而且没有什么传播途径,一个演员靠一个作品能吃一辈子。但是现在这种情况是根本不...

抢遗产,清郭德纲出师门,侯耀华为什么晚节不保?
随着喜剧时代的崛起,年轻人说起相声,可能首先想到的是郭德纲和德云社,如果年长的人说相声的话,一定会想起侯宝林。他是相声界具有开创性的一代宗师,善于模仿各种方言、市声、戏剧表演。他说相声,语言清晰,动作自然,神态洒脱,寓庄于谐,化雅为俗,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受大家的喜爱。侯宝林只上...

牛群相声大师兄的位置为什么会被侯耀华占去?他做错了什么?
牛群落魄,大师兄的位置也被抢不过牛群冯巩裂穴之后,牛群的事业开始走下坡路,从政失败后,就慢慢淡出了视野,虽然偶尔也参加节目,但是影响力已经远不能比,尤其是牛群之后几乎不说相声,在相声界几乎没有什么存在。向来势利的师父看见徒弟落魄,也开始看不起徒弟,而当名气更大的侯耀华提出拜师的时候,...

鄯善县18250276497: 侯宝林相声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
慈玲贝感: 1、通俗易懂 如果说,通俗易懂是曲艺语言的共同特色,那么,对相声来说,恐怕应当冠之以“更加”二字.不论对口相声还是单口相声,都采取聊天、话家常的表现形式.相声必须口语化,才会有亲切感和幽默感.相声语言口语话的特色,单...

鄯善县18250276497: 侯派相声的侯宝林 -
慈玲贝感: 侯宝林是一位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相声大师.他的相声语言清新、流畅,格调高雅.是相声中的“阳春白雪”.台风潇洒、漂亮.侯式相声的特点“以唱功见长”.这和他童年学过京剧有很大的关系.侯门弟子众多,以马季和师胜杰最为著名...

鄯善县18250276497: 侯宝林为什么这么地位高 -
慈玲贝感: 第一年代不同,他们说的以前的事情你可能听都没听过.感觉不出来里面的幽默. 第二呢你所能看到的可能也是他们晚年说话都不太利索的时候的相声.他们巅峰时候的节目应该留下的不多. 第三当时的时代背景也不太允许说些太过搞笑的相声,都比较含蓄.估计你因为年龄或学识的问题都没听懂觉得不好笑.第四任何一个红遍天下的艺术家你理解不了,现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吧.

鄯善县18250276497: 简述相声大师侯宝林的表演风格 -
慈玲贝感: 侯宝林善于模仿各种方言、市声、戏剧表演.他说相声,语言清晰,动作自然,神态洒脱,寓庄于谐,化雅为俗,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他注重相声的知识性、趣味性和评论性,对相声艺术的发展...

鄯善县18250276497: 候宝林和郭德纲谁的相声水平高? -
慈玲贝感: 个人理解应该是侯宝林高一些,侯宝林时期大师一大堆,在那么多人中也就马三立能和他相提并论,,而且当时电视也没什么娱乐节目,基本都在剧场演出,所以每天就只能研究相声了,不像郭德纲,火了以后拍电视剧,当主持人,专研时间没那么多了,而且侯宝林76岁去世的,郭德纲还不到50呢,多20多年经验呢..

鄯善县18250276497: 侯宝林和郭德纲谁才是大师 -
慈玲贝感: 如果现在说,我肯定说侯宝林是大师.如果百年之后,我觉得后人会把他俩都称为大师.二位都是对相声做出了极大贡献的人.我个人认为郭德纲得专业水平已然超越了侯宝林,无论从说学逗唱还是唱念做打方面.当然了,侯大师的贡献也是郭德纲代替不了的.这是我作为相声爱好者的个人言论,绝没有贬低任何人的意思,仅供参考.

鄯善县18250276497: 同样都是“相声大师”,侯宝林和马三立,谁的艺术成就更高? -
慈玲贝感: 侯宝林和马三立都是我非常喜爱的相声大师,他们的相声艺术是各有特色.如果非要相比,我个人认为侯宝林的艺术成就相对要高一些.马三立简介 马三立(1914—2003年),回族. 祖籍甘肃,出生于北京.马三立中国相声第五代传人,为...

鄯善县18250276497: 从艺术成就上说,侯耀文先生能被称为“泰斗”吗?姜昆能被称为“大师”吗?
慈玲贝感: 你好,不能.无论哪个时期,“大师”和“泰斗”都不是随便叫的.对某一领域造诣深,有创造性,有深远见识及见解,以及应用能力;并将这些东西用书面化、理论化的方式传授给他人、影响他人,这才叫“大师”.相声界侯宝林先生解放前...

鄯善县18250276497: 说相声的分帅、卖、怪、坏四种,代表人物都是谁? -
慈玲贝感: “帅卖怪坏”相声演员的四种风格.侯宝林“帅”,动作潇洒,谈吐风趣;马季“卖”,声音宏亮,底气十足;马三立“怪”,与众不同,惹人发笑,出人意料;侯跃文“坏”...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