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于《大学》诵读之感悟

作者&投稿:五京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随着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经典”一词愈发频繁地出现在大众视野,那么何为“经典”呢?对此,有人说经典是权威性的著作、宗教教义著作,也有人说是能够流传于后世的传世之作,古今中外,各个知识领域中那些典范性、权威性的著作,就是经典。而无论按哪种判断标准来说,《大学》都可被称为经典,可谓是经典中的经典了。

      除内容形式之外,对于经典的学习方法与其它文化知识也不尽相同。经典最重要的学习方法之一就是诵读——要大声朗读,才能字入人心,最大程度的感受到经典文化中的魅力。所以,古代学堂中多有学生跟着先生摇头晃脑地大声读书,用心感悟。于是,在经典《大学》的学习过程中,效仿先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进行了多次诵读。而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在不了解文章释义的情况下,对《大学》所说所感有了自己的看法。

      我认为,《大学》开门见山,首段“明德”一词就概括了其文章的中心要旨。“明德”之德在我看来有大智慧的意思。智慧与聪敏不同,它是于人生际遇之上的东西,包括了沉稳、果敢等许多高尚的精神品质,远不止于聪敏一样的智商层面。而“明德”就是指要拥有大智慧,拥有《大学》文章中表现的那些美好品质,做一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君子。

      明德最重要的便是诚。不只是诚实、诚信,还有诚心、诚意,即做事认真,凡事都要问心无愧,对得起自己。《大学》有曰: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就是说所谓使自己的意念诚实,就是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就如同厌恶难闻的气味、喜爱美丽的容颜一样发自本心,出自本能,这样才能说自己心安理得。所以道德修养高尚的人独处的时候也必须谨慎地对待,要做到在人前一样。这与上文所说之诚一般无二。

      但是,如荀子所说,人性本恶,人之生固小人也,并不是生来就有仁义道德的,明德之诚也不是生来就有的。且不说为何目的,要做到外在的高尚君子之行已是不易,更遑论要做到发自内心的真诚善举。

      为此,首先要“一心向诚”,做到知行合一,无论人前人后都告诫自己要符合君子品格。而不能做没有道德修养的人,在独处时什么坏事都会做,见到那些有道德修养的人,却又掩盖所做的坏事而装出自己的美德,像《大学》所说: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毕竟“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

      之后,思想道德水平提高了,渐知君子品德高尚的重要,慢慢就会做到发自内心的明德之诚,成为明德之人。不过,这也是不一定的。如之前所说,人性本恶,此“恶”不是指做实际的坏事,而是一颗心可能会有坏的念头。而这是不可避免的。比如不小心剐蹭到停在路旁的车,可能第一反应是悄悄走开,但是道德良心要求自己留下联系方式为车主提供赔偿,两相权衡之下最后选择后者。这虽与第一反应就是提供赔偿的结果一样,并且也都是发自内心的选择而非被迫,但是前者只是“一心向诚”,并没有达到明德之诚,也称不上是真正的明德之人,所以并不是每个看起来的君子都是真正的君子的。但是此例中两者差别只有自己知道,旁人无法分晓。不过做到前者就已是不易了,做到后者只是极少数的圣贤之人,无法强求,只多读些圣贤书做个克己复礼的君子罢。

      由此可见,我是不认同《大学》中所说“诚于中,形于外”的,因为并不是说人心里是什么样,外表就必然会是什么样的。如上例中即使一开始想的不是君子所为,但是最后表现的也有可能是君子。不过“君子必慎其独也”我是非常认同的,无论是发自内心还是出于对自己的要求,都要严格要求自己,尽力做一个明德君子。

      为何我认为明德最重要的是诚呢?因为这是明德之基础,只有如此,才能进一步提高修养,真正学到圣贤的品格,时刻铭记仁义礼智信并一直做到如此,不愧对本心,做一个君子。

    《大学》之明德,大概如此吧。常言道“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道德修养是可以改变气质的,文化修养也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精神面貌。随着对《大学》的学习慢慢会改变为人处世的态度,不是一味地追求超凡脱俗,而是认真对待每一天、每一件事,心存大智慧,于细小处洞察大天地,向先贤君子学习。而这也是传统文化学习都会带来的改变。

      都说古琴修心,其实在传统文化学习中,在经典诵读中,也都有一股细水长流般的安定存于心中。好好学习传统文化带来的精神财富必能让人受益终生,愿耕读不辍,弘扬传统。


大学在于明明德,在于民,……
小学即:“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大学”是大人之学,古人十五岁入学,学习伦理、政治和哲学等“穷理正心,修礼治人”的学问,实则是学习如何参与国家政治。《大学》为“初学入德之门也”。经一章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

台湾版《大学》精讲(一)
      朱子的改本:《大学》一书,自从南宋朱子将其列入四书后,古圣《大学》教人之法,圣经贤传之旨,才复明于世。古有对联曰:“大学之道千秋金鉴;中庸至理万世丹根。”      《大学》与《中庸》,既系圣人授人教义,而其主旨不外明德与明道。大学言明德,中庸言明道,互为表里。德之极至於...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清明,止于至善。是什么意思?
小学即:“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大学”是大人之学,古人十五岁入学,学习伦理、政治和哲学等“穷理正心,修礼治人”的学问,实则是学习如何参与国家政治。《大学》为“初学入德之门也”。经一章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是什么意思
原文: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没有邪念。”这一章看似写《诗经》,其实还是写“为政以德”的“德”,用《诗经》的“思无邪”来培养人的道德品质。也就是《大学》中的“正其心,心正而后修其身。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出自?
《大学》和《中庸》出自于春秋曾子的《礼记》,《论语》是由孔子及其弟子编写而成,《孟子》是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编写而成。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种儒家经典。南宋理学家朱熹 注《论语》,又从《礼记》中摘出《中庸》《大学》,分章断句,加以注释,配以《...

如皋名人
学龄入塾受学,塾师授以《中庸》、《大学》,辄忆诵不忘。性格沈静,常学出家人礼佛模样。十二岁时,依本邑福成寺自诚长老出家。自诚长老独具慧眼,以常惺为可造之材,并未使他落发易服,使他就读于如皋的省立师范学校。常惺勤奋向上,考试每列前茅。民国元年(一九一二年),常惺十七岁时,于如皋省立师范学校毕业。

中华经典诵读书目有哪些?
一、《论语》《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

《傅佩荣译解大学中庸》读后感
众所周知,作为儒学经典,《大学》主要内容是 “明明德”、“亲民”和“止于至善”三纲领,以及实现三纲领的八个条目或八个步骤,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庸》则主要集中在讲“中和(中庸)之诚”,通过五达道(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三达德(智仁勇)以及九经(治理天下的九个基本...

家乡泰州的名人——王艮
于是日诵《孝经》、《论语》、《大学》,置书于袖中,逢人质义。在十多年的自学中,一方面不耻下问,一方面“不泥传注”,强调个人心得。提出“百姓日用即道”的命题,认为“道”不是神秘的东西,“道”应解决老百姓的穿衣吃饭问题,有衣穿有饭吃才是真理。38岁时去江西往游王阳明之门,下拜执弟子礼,王阳明对他...

以自己为明灯,以自己为皈依处——西田天香
①持诵 《大学》通篇0遍总130遍;开篇1遍总2144遍;“立勤改责”2遍总1079遍;《中庸》开篇3遍总320遍;《孝经》开篇0遍总20遍;《道德经》通篇0遍总35遍;《道德经阐微》第67章。《六项精进》大纲0遍总2770遍,通篇0遍总257遍;《会计七原则》0遍总52遍;《领导者的十项资质》0遍总...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15787587166: 《大学》读后感 -
羿废斯诺: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古典诗文《大学》里的句子.所谓“大学”,实质为大学问,人世间最重要的学问. 原为《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曾子作,近代许多学者认为是秦汉之际儒家作品.全面总结了先秦儒家关...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15787587166: 《大学》读后感500字,不要百度的,求不重复的. -
羿废斯诺: 通过阅读《大学》,我懂得“大学之道,在于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善”.只有现拥有光明正大的品德,弃旧图新才能达到最完善的境界.在文章中,我找到了解决自己浮躁的方法,即知止而后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15787587166: 《大学》第二章读后感 -
羿废斯诺: 《大学》包括十一章的内容,分别是经述,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知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修身齐家,齐家治国,治国平天下.《大学》以人 的修身为核心,提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亦是皆以修身为本”,格物,致知,诚意,...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15787587166: 《大学》的读后感优秀议论文
羿废斯诺: 大学之道不是空洞的道德理论,它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把儒家的伦理原则落实到“人事”,即现实社会中.这表现了儒家干预生活、改造世界的基本精神.下面小编为大家介...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15787587166: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
羿废斯诺: 意思就是,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大学之道是这样一条道路:从明明德开始,通过作新民,最后止于至善. “明德”就是明明白白的德,性德,天zhidao生具有的品德.“明明德”就是自己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地知道人的本性是什么,应该如何做人. “新民”包括自新和新民两层意思.自新就是日新其德,不断版改变自己,完善自己,做一个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新民就是化民成俗,为生民立命,让老百姓树立新观念,过上新生活. “至善”就是最高的善,权最高的善也就是无善.无善就是不刻意为善而善,无善的外在形式而有一颗真正的善心.这句话出自《大学》,是儒家教育思想的体现.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15787587166: 何为明德、慎思、博学、济世. -
羿废斯诺: “明德”:语出《大学》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德”,即彰明伦理,完善品德.具有理解、普及和恪守道德之义,包含与人为善、和谐相处的意义.寓意为学者要学到高层次的学问,必须推崇高尚的品格和德行...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15787587166: 明德讲堂的感悟 -
羿废斯诺: 截取一段写体会:原文:物格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译文:事物的原理一一推究明白,然后才会拥有渊博的知识,彻底了解事物.拥有渊博的知识,彻底了...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15787587166: 如何理解“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
羿废斯诺: 译文 大学教人的道理,在于彰显人人本有,自身所具的光明德性(明明德),再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去除污染而自新(亲民,新民也),而且精益求精,做到最完善的地步并且保持不变.明德是任何人都禀受于天,至灵而不污染的本性,它能...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15787587166: 《大学》读后感 是四书五经的 -
羿废斯诺: 失四书五经的《大学》 《我的大学》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三部.小说叙述了饱尝人间辛酸的阿廖沙,抱着进大学读书的理想来到喀山,过了不久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15787587166: 明德至爱什么意思 -
羿废斯诺: 完整的话就是明德博学,至爱致用. “明德”源于《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德意思是大学最高的为学之道,是要教导学生彰显自己与生俱来的美好光明的德性,使人革旧从新,身体力行,最终达到内心清明...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