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诸侯联军20多万,为何三个月就败退了?

作者&投稿:益阀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我们都知道在历史上发生了很多的叛乱,而在西汉时候,有一场叛乱可以说是几乎要颠覆了全国,那么这场暴乱就是七国之乱。当时的汉朝的各大亲王的集结约有20万左右的军队,浩浩荡荡以“清君侧”的名义,向国都而去。但是这个大军却在三个月以后却全面消灭,其中的原因是什么?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详细聊一聊结果,为什么大军短短三个月就叛乱了。

其实七国之乱,最终没有形成大气候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这些叛军虽然是清君侧的理由起兵,但在皇帝诛杀身边的晁错后,他们实际上是没有合理的继续出兵理由。虽然说当时吴王是受到了朝廷的削弱领地,但是毕竟正统还是在汉朝的皇室手中。各地作为藩王,也没有办法说颠覆整个朝廷的正当理由,这种情况下是为了私仇进行出兵,也没有得到过多人的响应,没有足够的政治立场。

而这些叛军,最终没有形成气候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他们不够团结,叛军的各大领袖本就是汉朝的分封王,各个藩王之间,也是在相互的勾心斗角,在算计着彼此。尤其是,因为叛乱时间的提前,部分原本答应响应的叛乱的王,更是害怕波及自己,将情报透露给了朝廷。这样的情况下叛军已经被从内部瓦解,大军的兵心也是出现了动荡,有的部队甚至就直接的投降。所以实际上他们的兵力远远没有20万,战斗力更不如正规军了。

综上所述,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虽然说诸侯联军兵力共有20万,但是他们实际上的战斗力远远没有汉朝正规军队强,而且因为师出无名,部队更是离心离德,这样的情况下败退也是很显而易见的。



诸侯联军各自为政,军队人员复杂,没有联军头领,景帝发策划做的很好,他们反叛的理由是杀晁错那是晁错已死。

主要是因为他们太慌张了,而且没有摸清楚对方的底细,就随意出战,导致军心大乱。

是因为他们没有想到汉景帝竟然偷偷的留了一手,培养了一大批精英的军队,那些精英以一敌百。


汉景帝时七国之乱是哪七国?为何乱?其中周亚夫是什么角色有什么故事...
吴王刘濞、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因为汉景帝要削藩,引起蕃王叛乱。周亚夫当时很得汉景帝重用,他也是镇压七国主要功臣,他和汉景帝最出名得故事,就是那段霸上的故事,有一天汉景帝去视察镇压七国的军队,他经过一个军营,那个军营很散乱,皇帝的车队...

七国之乱的爆发原因
导语:七国之乱是发生在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国叛乱,参与叛乱的是七个刘姓宗室诸侯王:吴王刘濞、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等。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关于七国之乱的介绍,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七国之乱是发生在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国叛乱,参与叛乱的是七个刘姓宗室诸侯王:吴王刘濞、楚王...

汉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诸侯联军20多万,为何三个月就败退?
七国之乱始于晁错削藩,作为汉景帝上台之初依仗的大臣,削藩之举实则是为了捍卫中央王朝对于地方诸侯的控驭能力。只是,晁错的削藩手段太过猛烈,直接激怒了各地诸侯。公元前154年,汉景帝听取晁错建议,开始下令削藩:削夺吴王刘濞会稽郡、豫章郡削夺楚王刘戊东海郡削夺赵王常山郡削夺刘卬六县“吴王即...

汉景帝刘启期间发生“七国之乱”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是汉景帝在即位之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对地方诸侯采取了削藩举措,从而致使皇权与诸侯的矛盾彻底激化,“七国之乱”随之爆发。身为西汉建立者的汉高祖,他在称帝之后采取了“郡国并行”的制度来管理国家。汉高祖刘邦在尚未称帝之时便曾分封过异姓诸侯,而待称帝之后他又因猜忌而对...

七国之乱的起因是什么
到了汉景帝时期,中央欲对诸侯的势力进行削弱从而加强中央集权,这必然使早已拥兵自重的诸侯王们无法接受,最后联合起兵来反抗中央王朝。西汉七国之乱 因为汉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晁错看出了汉景帝因当下同姓诸侯国的势力过大,进而威胁到了中央的王朝而苦恼的事,所以他上疏《削藩策》建议汉景帝开始...

七国之乱:景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战役?
可当匈奴得知六个诸侯国全都被消灭时,果断拒绝了赵王的请求。当栾布将另外一个诸侯国平定之后,立刻与郦寄会和一起攻打赵国,仅仅用了几天的时间赵国就被攻打了下来。同时,赵王在城中选择了自杀。历经三个月的七国之乱终于得到了平息,而其余诸侯王的势力同样受到了打压。同时,汉景帝趁着这一个...

汉景帝时期为什么会爆发七国之乱?其原因是什么?
汉景帝时期爆发七国之乱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汉景帝当时实现了削藩令,这一制度从根本上来看,直接损害了诸侯的地方利益,也引起了诸侯王和中央集权的权利抗争,所以当时的藩王就以吴王刘濞为首打出了清君侧的旗号,想要夺取帝王之位,引发了七国之乱。七国之乱的主要背景是在秦末年间,刘邦为了巩固实力,...

七国之乱(西汉诸侯国叛乱)详细资料大全
七国之乱是发生在中国西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国叛乱。汉景帝即位后,御史大夫晁错提议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景帝三年(前154),汉景帝采用晁错的《削藩策》,先后下诏削夺楚、赵等诸侯国的封地。这时吴王刘濞就联合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等刘姓宗室诸侯王,以...

汉景帝是怎么引发七国之乱的?真相是什么
公元前154年,距离汉景帝登基仅仅才3年,位于南方的吴王刘濞就开始搞小的动作了,他与其他六位诸侯王联手向汉景帝发起了攻势,史称“七国之乱”。最后,仅仅3个月,七国之乱就被汉景帝平息,七位诸侯王也全部被处死,汉朝的皇权统治根基进一步得到了巩固,也将文景之治的太平盛世延续下去。但您不知道的...

谁能说说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的根源,是强大的王国势力与专制皇权的矛盾。诸吕当权以及汉文帝刘恒继统等政治事件,加剧了这一矛盾。七国之乱的导火线,则是汉景帝刘启采纳晁错的《削藩策》,削夺王国土地。王国势力强大的局面,是汉高祖刘邦时形成的。楚汉相争阶段,刘邦迫于形势,分封了异姓王。汉五年(前202)刘邦称帝后,共有异姓王七人(见...

满城县15819256718: 汉景帝怎么平定的七国之乱? -
楚蓓锋塞: 景帝三年(前154年),吴王濞起兵广陵(今江苏扬州),有众二十余万,还兼领楚国兵.他置粮仓于淮南的东阳,并派遣间谍和游军深入肴渑地区活动.吴楚军渡过淮水,向西进攻,是叛乱的主力.胶西等国叛军共攻齐王将闾据守的临淄,赵...

满城县15819256718: 西汉时期刘姓诸侯王引发的七国之乱具体情况?
楚蓓锋塞: 吴楚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是以刘邦之侄吴王刘濞为首发动的一次同姓王联合大叛乱,刘濞蓄谋叛乱,为时已久.导火线是当时景帝和晁错认为吴王刘濞有罪,欲削他的会...

满城县15819256718: 七国之乱是什么性质的事件 -
楚蓓锋塞: 诸侯国叛乱 七国之乱是发生在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国叛乱,参与叛乱的是七个刘姓宗室诸侯王:吴王刘濞、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故又称七王之乱. 汉景帝二年(前155年),御史大夫晁错上疏《削藩策》,提议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汉景帝采用晁错的建议,于次年冬天下诏削夺吴、楚等诸侯王的封地.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个刘姓宗室诸侯由于不满朝廷削减他们的权力,以“清君侧”为名联兵反叛,后被窦婴、周亚夫所平定. 七国之乱的根源是强大的诸侯王势力与专制皇权的矛盾,七国之乱的平定,标志着西汉诸侯王势力的威胁基本被清除,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加强.

满城县15819256718: 七国之乱时什么? -
楚蓓锋塞:[答案] 这是发生在公元前154年发生的一次叛乱,参与叛乱的共有七个诸侯国,所以叫做“七国之乱”. 发生的原因是地方王国势力和中央集权的矛盾,还有当时的皇后——吕后专权等原因.汉景帝平定了王国叛乱,为后来汉武帝继续清除地方王国的势力奠...

满城县15819256718: 汉景帝刘启“七国之乱”博弈灭吴的高超手段
楚蓓锋塞: 西汉汉文帝初期,吴国与中央政府之间发生了一件很不愉快的事:吴王刘濞的太子刘... 与此同时,汉景帝因为看到分封的诸侯王日益骄横,目无法纪,对他这个新任皇帝不...

满城县15819256718: 「七国之乱」的成因? -
楚蓓锋塞:[答案] 七国之乱又称作七王之乱,是发生在公元前154年发生的一次叛乱,发生於中国西汉初期的汉景帝三年.当时以被封为吴王的刘濞为中心的七个刘姓宗室诸侯由於不满国家削减他们的权力,所以兴兵引起之内乱,参与叛乱的共有七个诸侯国,所以叫做...

满城县15819256718: 西汉初年,对中央政权构成威胁的诸侯国问题是如何产生的? 历史的问题... -
楚蓓锋塞: 汉初仿秦实行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王,后来,诸侯王势力强大,对朝廷构成威胁.汉景帝采纳谋臣晁错的建议,削减诸侯国势力.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联络6个诸侯国,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起兵叛乱.“七国之乱”震惊朝廷.景帝杀掉晁错(腰斩),刘濞仍不退兵,扬言“我以为东帝”,景帝只好派兵出征,平定叛乱.

满城县15819256718: 西汉“吴楚七国之乱”发生的原因? -
楚蓓锋塞: 西汉初期,刘姓诸侯王的势力渐渐强大,一些有识之士深感担忧,建议对这种势力加以控制.文帝的时候,贾谊就提出把大的诸侯国变成几个小的,以削弱其面积及实力.景帝的时候,御史大夫晁错又提出削藩的建议,即削夺诸侯的封地.他指...

满城县15819256718: 七国之乱涉及哪些人物 -
楚蓓锋塞: 七国之乱发生在汉景帝前元3年 由于诸侯的势力过于强大(诸侯的封地占国土的2/3,而朝廷的郡县却只有1/3) 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讲国家封给功臣,刘姓宗亲,后来除去异姓诸侯,天下的诸侯...

满城县15819256718: 平定七国之乱是发生在什么时期?
楚蓓锋塞: 汉景帝为限制诸侯王的势力,采用御史大夫晁 错的建议实行“削藩”,即削夺诸侯王的领地,收归^ 中央政府直接管理.这样的举动遭到诸侯王的强硬抵5 制.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吴王刘濞联合楚、赵、胶东、胶西、济南、淄川等国打着“诛晁错,清君中 侧”的旗号,挑起叛乱.景帝命太尉周亚夫领兵讨伐 § 叛军,仅三个月就平定了吴、楚,随后击败了剩余的五国,诸侯王或自杀或被处决.在平叛胜利后,景帝趁 g 势收回诸国的行政权和官吏任免权,“令诸侯王不得知 复治国”,大大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