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中孔子从自然景物中领悟到时光永不停留的道理的两句是?

作者&投稿:卢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论语》十二章从孔子身上学到了什么?~

 “仁德”——孔子教育学生首先强调做人的问题,在孔子看来,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处于第一位的。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又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yi佾》)这说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础上做学问、学礼乐才有意义。这也教育我们对孩子的教育要重视其内心的成长,正是外在能力的载体。

  “有教无类”——在孔门三千弟子中,有贵族弟子(如南宫敬叔、司马牛、孟懿子),有商人弟子(如子贡),然而大多数出生贫贱,特别是在四科十哲中的,如箪食瓢饮的颜回,卞之野人以藜藿为食的子路等。可以说就是因为孔子有教无类这样一个教育思想,打破了教育的等级界限,使教育扩及于广大平民,扩大了学校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这也教育我们对孩子的教育要不能关注其出身背景,要一视同仁的对待每个孩子。

  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培养目标与社会需要相统一,体现了教育的社会价值。孔子的学说并不是局限于他那个时代,我们在不同角度、不同领域都可以从中汲取到我们需要的知识,现今世上的各类译注,让我有机会读儒家的各类经典,我会努力寻找打开这个知识宝库的钥匙,努力汲取最多的知识。

  论语12章读后感范文2
  孔子作为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被他的弟子子贡称为“天纵之将圣”,一百多年后,孟子更是认为孔子身上凝聚了圣人的各方面的优点,是古代圣人的“集大成”者。司马迁不仅将孔子以布衣之身放入了世家中,而且在《史记·孔子世家》的评论中写到:“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现在通行的《论语》20篇,内容以伦理、教育为主。本次阅读的是杨伯峻《论语译注》。

  纵观孔子一生,他的政治是失败的,然而他的教育是成功的,他的门下既有“不迁怒,不贰过”的颜渊,又有急公好义的子路,既有可以“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的子贡,又有习于文学的子游。所谓“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四科十哲”,作为万世师表,通过他长期的教学实践,提出具有创造性的教学原则和方法,这也正是我们要学习的。

  论语12章读后感范文3
  对于人伦关系的探讨是孔子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朱熹《四书章句——中庸》的说法,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将人伦关系大致分为五个方面:“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由此可见,朋友关系是人伦关系的重要方面。孔子的交友思想十分丰富,仅就《论语》而言,可以将其梳理为以下三个部分。 一、 朋友的作用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为政)子曰:“德不孤,必有邻。”(里仁)人在社会中不可能是孤立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从外部看,考察一个人所结交的朋友,就可以推断出这个人属于哪种类型。从内部看,人只有在朋友中间才能找到归属感。这种归属感不同于家的感觉。除了情感的寄托以外,“家”还有天然的血亲关系加以维系。朋友圈则不同,友情不仅可以满足情感表达交流的需要,还可以使人获得价值上的认同。纯粹的友情总是靠共同的取向得以维系的。一方面,我们通过朋友这面镜子,了解自己是谁;另一方面,我们在与朋友的交往中产生共鸣。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而)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季氏)纯粹的友情带来的是超脱功利的快乐。

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2【翻译】:孔子说:多个人走在一起,其中必定会有我的老师.拿他们的优点来自己学习,拿他们的缺点来自己改过.
3【简析】: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受到后代知识分子的极力赞赏。他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精神十分可贵,但更可贵的是,他不仅要以善者为师,而且以不善者为师,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他的这段话,对于指导我们处事待人、修身养性、增长知识,都是有益的

论语十二章中孔子从自然景物中领悟到时光永不停留,两句诗是,如白驹过隙,如光阴飞逝。

· 第1篇:论语十二章读后感 论语十二章读后感800字 以下是整理分享的论语十二章读后感800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论语十二章读后感800字篇1《论语》中的许多哲理近乎常识,却仍然深沉,世俗中有高远,平凡中见伟大,这就是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精神。


论语十2章的翻译及原文
春秋孔子弟子《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翻译】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从心里感到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君子作风吗?” 2...

《论语》十二章中的四个成语
成语:不亦乐乎、三十而立、从心所欲、温故知新、疏食饮水、择善而从、三人行必有我师、不舍昼夜、逝者如夫、匹夫不可夺志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不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

在论语十二章第三章中,孔子概述了自己的一生,这是怎样...
回答:这是一种立志于学、艰苦奋斗、修生冶性的人生。

高二《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
高二《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如下:原文: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曾子(曾参,孔子弟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

论语十二章中表示孔子心虚的一则是哪一句
论语十二章中没有表示孔子心虚的,但是有表示孔子虚心学习态度的。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孔子说:“多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2【简析】:孔子的“三人行...

论语十二章高中语文原文及翻译
以下是论语中的十二章的高中语文原文及翻译: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孔子说:“学习并适时复习,不是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难道不是很愉快吗?别人不了解却不生气,难道不是君子吗?”有子曰:“其为人也孝...

论语十二章逐句解释
论语十二章逐句解释如下: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解释: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却不恼怒,不也是君子吗?2、曾子曰:吾日...

...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的话
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是讲学习的方法,意思是选择别人的优点去学习,他们的缺点(如果我有)就去改正它。出自《论语‧述而》。孔子提出对自己所不知的东西,应该多闻、多见...

孔子的故事可以用论语十二章中哪个形答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温习它,不也是很高兴的么?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么?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么?”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

《论语》十二章全文及翻译
《论语》十二章全文及翻译: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翻译:孔子说:“学了知识之后时常去温习,不是很愉快吗?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是有才德的人吗?”2、曾子曰...

咸丰县13837705053: 从论语十二章中,能看出孔子的哪些思想 -
挚贸肉蔻: 其一,关于学习的态度.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其次,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述...

咸丰县13837705053: 论语十二章翻译意思,译文 -
挚贸肉蔻: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孔子说:“观学后,时常练习,不高兴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不生气(恼怒),不是君子吗?” 2、曾子曰...

咸丰县13837705053: 孔子为什么从易经领悟到我爱大自然更爱自然山水? -
挚贸肉蔻: 同时精通易经《十翼》孔子所作,孔子率先在理论上突破了这种对自然山水的宗教式态度,我爱大自然更爱自然山水,大自然包涵灾难、地震、龙卷风、恐龙的灭绝等,而自然山水是永存的好风水,提出了“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的著名美学命题.

咸丰县13837705053: 初中一上册语文,论语12章的意思 -
挚贸肉蔻: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

咸丰县13837705053: 《论语十二章》原文 - 译文 - 简析
挚贸肉蔻: 《论语十二章》所选的十二章语录是孔子及其弟子关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个人修养等方面的经典论述,都是蕴含着精深哲理的名言警句.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咸丰县13837705053: 论语十二章中一章的感悟100字 -
挚贸肉蔻: 是一章的感悟,还是一则的感悟?一章的感悟,一百来字恐怕说不完,这里同你说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段话的理解吧自!这句话语言虽然很浅显,道理却很深刻.常人的学习都是追求知识的了解和技能的掌握,而不愿意深入...

咸丰县13837705053: 论语12章里面的第三章孔子告诉了我们怎么样的道理 -
挚贸肉蔻: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这个吗?说的是: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立足于社会,四十掌握了知识而不致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听到别人说话就能明辨是非真假,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又不超出规矩”

咸丰县13837705053: 从论语十二章里能看出孔子的哪些思想?急急急 -
挚贸肉蔻: 能看出孔子会学习,道德品质好会思考人生,懂得世界万物真理 采纳谢了

咸丰县13837705053: 初中语文上册第十课《论语十二章》翻译 -
挚贸肉蔻:[答案] 论语十二章及翻译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从心里感到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

咸丰县13837705053: 读论语十二章有感200字反醒自己 -
挚贸肉蔻: 这里就《论语》开篇第一句谈谈自己的看法.《论语》的第一句话就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我感觉孔子的这几句话的前面都应当加上如果两个字才是完整的,即如果学而...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