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重权不昏头,郭子仪是怎么做到如此清醒的?

作者&投稿:包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帝国总裁九爷手握重权不近女色 这是什么小说?~

帝国总裁九爷手握证券不近女色这是什么小说啊?

老虎吧,头上带个王

如果我们站在封建帝王的角度来看,什么样的臣子才是好臣子呢?

第一、他必须非常听话,有道理的命令坚决执行,没道理的命令带着疑惑坚决执行;

第二、他必须任劳任怨,有困难抢着上,从不贪功,皇帝给什么他要什么,没有半句怨言;

第三、他必须很有本事,无能的应声虫到处都是,有极高才能的忠臣却少之又少;

第四、他必须有高情商,皇帝喜欢听什么,他就说什么,皇帝喜欢做什么,他就提前考虑周详。

或许有人会嗤之以鼻,世界上怎么可能有这种人呢?然而,世界上真有这种人,中唐名将郭子仪就是。

郭子仪五十八岁之前的履历平淡无奇,我们只知道他以武举中第,入仕从军,累迁九原太守,却并未受到重用。

当然了,太守放到现在也是牧守一方的大员,可想要在史书留下详细事迹,区区一个太守显然是微不足道的。

但就在郭子仪五十八岁的时候,也就是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被任命为朔方节度副使的郭子仪登上历史舞台,开始书写他传奇的一生。

在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中,郭子仪发挥得非常出色,地位也逐步攀升,升任天下兵马副元帅、以兵部尚书、平章事兼朔方、陇右、河西三镇节度使、加封司徒、代国公。

应该说,此时的郭子仪已经成为了大唐军界首屈一指的大人物,一时风光无二。

此时的大唐皇帝是唐肃宗李亨,在经历过安禄山的叛乱之后,朝廷对拥兵的武将实在是有一股说不出的恐惧。

如果不对郭子仪加以节制,谁敢保证他不会起兵叛乱呢?基于这种思路,唐肃宗开始重用大太监鱼朝恩,逐渐剥夺郭子仪的兵权。

面对一脸猜忌的唐肃宗,面对一脸狠样的鱼朝恩,郭子仪需要面临抉择:是俯首听命还是奋力一搏呢?

安禄山在面临抉择时,都选择了奋力一搏,可他们很快就被淘汰出局。有鉴于此,郭子仪按捺下心中的那份恐惧,选择了遵从皇命。

唐肃宗眼见郭子仪如此识相,也不好继续收拾他,于是郭子仪在交出兵权之后,就像历史上的司马懿那样,长期赋闲在家,李光弼接替了他的职务。

观军容使鱼朝恩恶郭子仪,因其败,短之于上。秋,七月,上召子仪还京师,以李光弼代为朔方节度使、兵马元师。——《资治通鉴》·唐纪三十七

当时就有人上书进言:“此时天下未平,不应该如此浪费人才。”可唐肃宗的亲信鱼朝恩横加阻挠,郭子仪始终无法复出。

或上言:“天下未平,不宜置郭子仪于散地。”乙未,命子仪出镇邠州;党项遁去。戊申,制:“子仪统诸道兵自朔方直取范阳,还定河北,发射生英武等禁军及朔方、鄜坊、邠宁、泾原诸道蕃、汉兵共七万人,皆受子仪节度。”制下旬日,复为鱼朝恩所沮,事竟不行。——《资治通鉴》·唐纪三十七

鱼朝恩横加阻挠的原因是什么?显然是有人在背后授意,这个人是谁?除了唐肃宗还能是谁?

在唐肃宗的最后两年里,他对郭子仪的猜忌逐渐降低,并开始尝试继续使用郭子仪。郭子仪很好地把握住了这次机会,再次得掌兵权。

可好景不长,唐代宗李豫继位之后,觉得这些拥兵的老臣难以控制,所以找个由头,又把郭子仪罢免了。

己巳,郭子仪自河东入朝。时程元振用事,忌子仪功高任重,数谮之于上。子仪不自安,表请解副元帅、节度使。上慰抚之,子仪遂留京师。——《资治通鉴》·唐纪三十八

夺了郭子仪的兵权之后,时局并未好转,安史之乱好不容易被平定,吐蕃又趁火打劫,以至于连都城长安都失守了。

在这紧要关头,郭子仪再次出手,击败吐蕃光复长安。

面对立有大功的郭子仪,唐代宗多少有点尴尬,却也不敢再次削夺他的兵权,可他对郭子仪的忌惮却一点都没减少。

郭子仪以司徒、中书令领河中尹、灵州大都督、单于、镇北大都护、关内、河东副元帅、朔方节度、关内支度、盐池、六城水运大使、押蕃部并营田及河阳道观察等使,权任既重,功名复大,性宽大,政令颇不肃,代宗欲分其权而难之,久不决。——《资治通鉴》·唐纪四十一

于是,唐代宗和郭子仪就这样表面维持和睦,内里勾心斗角一般地相处了十多年,直到唐代宗去世。

继位的是唐德宗李适[kuò],他上台以后立刻开始削夺郭子仪的权力。两年之后,郭子仪去世,享年八十五岁。

在郭子仪与皇帝接触的过程中,发生过三件比较有意思的事。

第一件事,是唐代宗削夺郭子仪的兵权,郭子仪没有表现出什么不满,他的旧部却率先行动,希望通过兵变的方式迫使唐代宗让步。

唐代宗希望郭子仪出面平定叛乱,郭子仪直接抓住了兵变的四十个主谋,并将他们全部处死,理由也很简单:“我郭子仪是忠臣,他们这样做是陷我于不义。”

初,李国贞治军严,朔方将士不乐,皆思郭子仪,故王元振因之作乱。子仪至军,元振自以为功,子仪曰:“汝临贼境,辄害主将,若贼乘其衅,无绛州矣。吾为宰相,岂受一卒之私邪!”五月,庚辰,收元振及其同谋四十人,皆杀之。——《资治通鉴》·唐纪三十八

郭子仪的旧部是不是想要裹挟郭子仪造反?《资治通鉴》认为有这个可能,所以在写到元振见郭子仪的时候,司马光说元振“自以为功”。

郭子仪有没有用旧部的鲜血证明决心的心思?恐怕也是有的,因为郭子仪说得很清楚:“吾为宰相,岂受一卒之私邪!”摆明了就是要划清界限。

第二件事,是著名的“醉打金枝”。

郭子仪与唐代宗是亲家,他的儿子郭暧娶了唐代宗的女儿升平公主,有一次双方发生争吵,郭暧打了升平公主,并对她说:“我父亲如果想当皇帝,这天下就不是你李家的了。”

升平公主觉得受了委屈,于是进宫找唐代宗告状,唐代宗对他说:“郭暧这话说得很有道理,你的公公(郭子仪)要是想当皇帝,他早就当了。”

郭子仪得知此事之后,立刻把郭暧捆起来带到唐代宗面前,说郭暧大逆不道,任由陛下处置。

面对知情识趣的郭子仪,唐代宗说出了一句名言:“不痴不聋,不作家翁。”孩子们的事,我们这些做父母的可不能太当真。

最后,郭子仪打了郭暧几十棍,算是把这事揭过了。

郭暧尝与升平公主争言,暧曰:“汝倚乃父为天子邪?我父薄天子不为!”公主恚,奔车奏之。上曰:“此非汝所知。彼诚如是,使彼欲为天子,天下岂汝家所有邪?”慰谕令归。子仪闻之,囚暧,入待罪。上曰:“鄙谚有之:‘不痴不聋,不作家翁。’儿女子闺房之言,何足听也!”子仪归,杖暧数十。——《资治通鉴》·唐纪四十

第三件事,是郭子仪父亲的坟墓被挖。

这件事其实可以和第二件事相结合,因为这件事就发生在“醉打金枝”之后的几个月。

到目前为止,我们都没有可靠的证据证明,到底是谁挖了郭子仪父亲的坟墓。当时有人猜测,这是鱼朝恩干的。

十二月,庚辰,盗发郭子仪父冢,捕之,不获。人以为鱼朝恩素恶子仪,疑其使之。——《资治通鉴》·唐纪四十

我们可以做个假设:如果真是鱼朝恩干的,他是受谁指使呢?

在这个案件中,处处透露着诡异:唐代宗大张旗鼓地要捉拿罪犯,郭子仪连连表示不必兴师动众,这不是什么大事。

父亲的坟墓被挖了还不是大事?这必然不是郭子仪的真实想法,我们可以据此得出一个结论:郭子仪心里有数,打算吃下这个哑巴亏。

挖坟掘墓是大事,动静肯定不会小。如果唐代宗和郭子仪都有心查这个案件,怎么可能查不出来呢?

作为嫌疑人的鱼朝恩,在这个案件中没有做过任何表态,一直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

其实,这事是谁干的,郭子仪心知肚明,唐代宗也知道瞒不过郭子仪,所以他根本就没打算瞒。

郭暧虽然是酒后出狂言,但在郭子仪一系看来,这是天经地义的事:要不是郭大帅忠心耿耿,你李豫作为一个连都城都丢失的人,有什么资格当皇帝呢?

安禄山为什么会造反?就是因为他身边有太多这样的蠢人,天天说安禄山神勇无敌,似乎安禄山只要轻轻一动,就能把唐玄宗从皇帝宝座上掀下来。

安禄山最终选择了起兵造反,却最终落得个凄惨收场。

唐代宗也担心郭子仪被手下天天灌迷魂汤,于是用这种方法警告郭子仪:如果你不打算造反,那就老实点。

面对唐代宗的警告,郭子仪非常识趣,挖坟一事就这么过去了。

说完这三件事,可能与大家心目中所想的忠臣形象有些不符。但在我看来,所谓的忠臣,其实就应该是郭子仪这样的。

没有人会无缘无故地忠于另一个人,想要收获一个人的忠诚,就必须有所付出。

三位大唐皇帝,始终对郭子仪充满忌惮,但他们谁也没有谋害郭子仪的意思,只是收缴他的兵权,但在个人待遇上从来没有薄待过郭子仪。

无论何时,郭子仪似乎也从未想过要谋反,皇帝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

所谓的君臣和谐,其实就是君臣二人都探知了对方的底线,双方都恪守原则从不越界,长此以往,自然君臣和谐。




明朝34个开国功臣,朱元璋杀了30个,剩下四人为何不杀?
从统治安稳的角度来说,这些功臣对王朝的长治久安的确构成严重的威胁,帝王心术本就无情,伴君如伴虎,那些功臣没能约束自己的言行,加上朱元璋的猜忌心有重,两下一结合,明初开国功臣很多人结局不好。但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被朱元璋杀了,有些是正常死亡,只是可能深受猜忌,惶惶终日。但也有人相对来说...

描写辩论会场面的好词佳句
这一攻可真是攻得漂亮,我们把反方打得是昏头转向,措手不及,既使有反驳也立刻淹没在我们的唾沫星之下。但后来反方也猛烈 地攻击,两军不相上下。 这 次辩论赛,我很佩服刘光晗和杨尚可。这是为什么呢?在反方的反击中,有一次竟问得我方无一人回答,(由此可见,对手也不是吃干饭的,虽然我方厉害,但有时 也会...

秦朝,隋朝,明朝等朝代历史
时大权全部由赵高垄断,赵高对胡亥封锁消息,只让他在宫中花天洒地。有一天,赵高为了考验朝中谁服他,谁不服他,牵了一只鹿上朝,对胡亥说:“我弄到一匹马,特来进献陛下。”胡亥说:“这明明是头鹿,怎么是马呢?丞相在开玩笑吧!”赵高板着脸,一本正经地说:“是马,请大家认吧。”许多大臣惧怕赵高,就附和着说...

朱元璋是暴君吗?他手下的将领怎么都活不长?
朱元璋是残暴之人,但不是暴君。因为出身寒微,在青少年时代备受统治阶级的剥削,其家人父母兄弟皆死于元末的社会动荡,所以他十分痛恨官员的贪污渎职,这也造成明朝初年政府官员非正常死亡率极高,稍有贪渎即遭流放甚至极性。甚至有些官员带着镣铐办公,因为候补官员已经没有了,只能让罪官戴罪继续留任。...

朱元璋不缺皇子,为何还收养20多名义子?
朱文忠他们为了朱元璋的建国大业,南征北战,受过的伤不计其数,朱元璋的义子在战乱中死去的也不少。因为朱元璋是他们的养父,所以他们对朱元璋可谓是忠心耿耿,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再加上朱元璋还需要他们继续效力,便对他们格外看重。朱文忠等后来成为了镇守一方、手握重权的将领,这一场投资不亏。狡兔...

朱元璋把徐达灌醉抬上龙床,其真实意图是什么?
徐达在听到赏赐后,吓得没有当场吓晕,这哪里是给他的赏赐啊,这是要他徐达的老命啊! 一座宅子,徐达为何如此惊恐? 要知道这吴王府大有来头,吴王府是朱元璋为吴王的时候府邸。后来朱元璋称帝后,吴王府就渐渐荒废下来。 此时的朱元璋在听闻徐达生活清贫时,特意恩赐吴王府给徐达居住,如果徐达自己不是真相,认为朱元璋这...

李善长放权种田又年事已高 朱元璋为什么还要杀他
我想李善长的内心已经膨胀的不能再膨胀了,在此后竟然连朱元璋生病十几日不临朝都不表示关心慰问,他的儿子作为驸马,居然不拜见。在如今,老丈人生病做女婿的怎么可能不探望,更别说在当时作为皇帝的朱元璋。仅这一条,足已治罪于李家。蔑视天子,驸马不忠不孝,杀头谢罪也死不足惜。不过李善长不愧为...

朱元璋如果不杀李善长、蓝玉和胡惟庸,朱允炆继位后,江山易主可能性大吗...
相信朱允炆是一定镇不住他的,毕竟他在朝中有党羽在边关有实力,无可厚非他的年纪非常年轻,很可能遭到胡惟庸的挑拨了,祸乱大明的朝廷,不过相信他并不敢让大明王朝改姓。只会控制皇帝,因为他没有政治头脑。胡惟庸可能是最有可能乱权的,他有十分聪明的头脑,并且有很大的可能能够控制蓝玉这个一根筋的...

朱元璋不能同富贵,几乎杀了所有的开国元勋,为何他不杀汤和?
朱元璋所杀官员和功臣,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贪污受贿枉法的,这类人最该杀。第二类就是怕功臣造反的,一般是功劳太大,又不服管教且有般般劣绩的功臣;汤和都不在此两类之中。朱元璋不杀汤和,有深刻的背景,主要分析如下:第一,汤和与朱元璋是安徽凤阳的老乡,史载“与太祖同里闬”,这就可以...

如果朱元璋不杀胡惟庸、李善长和蓝玉三人,大明江山改姓的可能性有多大...
朱元璋杀不杀胡惟庸、李善长、蓝玉,跟大明江山改不改姓没有关系,他杀了也没见大明江山改姓啊,只不过皇帝的世系从朱标一系转到了朱棣一系。朱标去世后,朱元璋就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立为皇太孙,朱允炆就成为朱元璋法律上的接班人,朱元璋可是有儿子的,但是选择了孙子为继承人,考虑是嫡长子继承制,...

临邑县18460795363: 郭子仪为什么能做到功盖一代而主不疑,请结合文意用自己的话说明 -
无富草仙: ①因为郭子仪侍奉皇帝竭尽忠诚.②因为郭子仪手握重兵,面临外敌入侵,皇帝征召,他从不顾虑自己的安危.(3分.答对一点2分,两点3分.)

临邑县18460795363: 郭子仪为什么能做到“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 -
无富草仙: 无论是手握强兵,还是方临戎敌,诏命他何时入朝,他从未迟延过.辞去太尉实职,任分宁、泾原、河西及朔方招抚观察使,关内河东副元帅,中书令等一系列虚职

临邑县18460795363: 郭子仪的历史评价,功高震主的郭子仪为何能善终
无富草仙: 郭子仪,唐朝中兴名将,历史上对其的评价很高,《旧唐书·郭子仪传》称为:“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侈穷人欲而君子不之罪.富贵寿考,繁衍安泰,...

临邑县18460795363: 功高盖主却能够得到善终,郭子仪做了什么,躲过了兔死狗烹的下场? -
无富草仙: 你好,郭子仪戎马一生,屡建奇功,但他从不居功自傲,忠勇爱国,宽厚待人,因此在朝中有极高的威望. 李光弼和郭子仪同为唐朝著名将领.他们曾经同在朔方镇当将军.可是两个人的关系并不太好,互不服气.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提升...

临邑县18460795363: 阅读下文.(12分)郭子仪初与李光弼① 俱 为安思顺牙将②,不相能③,虽同席不交谈.后子仪代思顺为将, -
无富草仙: 小题1:解释文中加点词.(4分)(1)都,全.(2分)(2)平定、安定、安稳.(2分) 小题2:C(3分) 小题3:(2分) 恐见诛 小题4:不计前嫌、公而忘私、顾全大局(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答到其中两点得3分,答到其中一点得2分.)(3分) 小题1:试...

临邑县18460795363: 公而忘私中郭子仪面对李光弼的跪请作出了怎样的反应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
无富草仙:[答案] 1:郭子仪的反应是:子仪趋堂下,握其手.: 2;我得到的启示是:郭子仪具有不计前嫌、公而忘私、顾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精神品格. 请参考!

临邑县18460795363: 从郭子仪身上学到了什么
无富草仙: 从郭子仪身上学到了什么? 以大事为重,不怀私忿 公而忘私,从大局全国着想的高尚品德.

临邑县18460795363: 郭子仪手握兵权为什么不自立为王
无富草仙: 自立为王并非靠的是手握兵权就可以了的,在改朝换代的路上手握兵权的梦想家们还少么?绝大多数都成为垫脚石,和历史中的尘埃.

临邑县18460795363: 在公而忘私中,你从郭子仪身上学到了什么? -
无富草仙: 这问题竟问到了这里!!郭子仪初与李光弼俱为安思顺牙将,不相能,虽同席不交谈.后子仪代思顺为将,老弼恐见诛,乃跪请曰:“死所甘心,但乞贷妻子.”子仪趋堂下,握其手曰:“今国乱主辱,非公不能定,仪岂怀私心忿哉!”因涕泣勉以忠义,即荐之为节度使,遂同破贼,无纤毫猜忌.这是原文 学到什么 非常时期 岂能因私仇而坏大事

临邑县18460795363: 唐代中兴名将郭子仪功绩有哪些
无富草仙: 郭子仪是唐朝时期的名将,最有名的贡献应该算是平定了安史之乱.另外,凌烟阁是唐太宗李世民为了纪念自己的功臣,存放他们的画像的地方,总计有二十四位,此后再...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